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听听秋的声音》
三年级语文《听听秋的声音》教学反思(通用5篇)

三年级语文《听听秋的声音》教学反思〔通用5篇〕三年级语文《听听秋的声音》教学反思1《听听,秋的声音》是新课标人教实验版语文教材第五册的一篇略读课文。
它是一首现代诗,作者抓住秋天大自然里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
我在教学本课时,围绕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这一学习重点,通过反复的朗读,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配合多媒体课件教学,共同来聆听秋天,感受秋天景象的美好。
当学生们听老师范读课文时,他们的脑海里浮现出各种各样秋天的画面,有植物,有动物,还有他们自己。
置身于秋天中的他们是如此幸福,如此美好。
这是第一次让学生走进秋天感悟文本的过程;学生们第二次听多媒体课件的朗读,此时学生们的想象变得更加丰富,世间万物皆是精灵,孩子们纯真的心灵中听到的都是世上最美妙的声音。
这是让学生深层感悟文本、解决学习重点目标的一个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在激活了学生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同时,赋予了学生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的同时,也帮助学生翻开了另一扇通往知识宝库的大门,激发出了学生巨大的学习热情。
三年级语文《听听秋的声音》教学反思2《听听秋的声音》是一首非常优美的小诗,如何能让学们在优美的情境中感受到秋天的各种声音,感受到秋天的美我花费了一番心思。
我制作了精美的课件。
课件上有秋的声音的各种优美的图片。
并配上一段优美的钢琴曲《秋日的私语》。
学们生受了感染后,举手特别积极。
例如在学生读到“蟋蟀震动翅膀,瞿瞿,是和阳台辞别的歌韵。
〞时,老师问,如果你就是蟋蟀你准备怎么台阳同道别?这一问题旨在让学生移情入境,体会诗境,使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产生情感共鸣;然后再指导朗读,学生读得声情并茂。
而第二、三小节老师放手让学生去自由读,并和小伙伴合作,想象蟋蟀和阳台、大雁和人们是怎样道别。
这样既让学生在合作中训练了语言,开展了思维,又激发了学生情感,因而朗读指导不用花什么力气就水到渠成了。
在学生配乐朗读、背诵全文的根底上,引导学生仿写课文,创作小诗,这一环节对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听听_秋的声音》PPT课件

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 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 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
听听, 秋的声音, 大树抖抖手臂, “刷刷”, 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听听, 秋的声音, 蟋蟀振动翅膀, “ ”, 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 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 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
听听, 走进秋, 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 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
秋的声音, 在每一片叶子里, 在每一朵小花里, 在每一滴汗水里, 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
听听, 秋的声音, 从远方匆匆地来, 向远方匆匆地去, 听听, 我们听到了秋的声音。
听听,秋的声音, 燕子拍拍翅膀,
“唧唧”
是和朋友们告别的歌谣。 听听,秋的声音,
田野里一片金黄,
“咔嚓”
四人小组合作写诗, 每人一节,合成一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听听, 秋的声音, 大树抖抖手臂, “刷刷”, 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听听, 秋的声音, 蟋蟀振动翅膀, “ ”, 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 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 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
听听,秋的声音, 花枝( ), “( )”, 是( )。 听听,秋的声音, 农民伯伯( ) (“ ”) ( )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上册
手臂
振动
刷刷 歌韵 歌吟
蟋蟀
叮咛 辽阔 匆匆
掠过
音乐厅
绽开
朗读课文
• 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 • 你觉得这秋天的声音美吗? • 你最喜欢的是哪种声音?(是否可以 小组合作学习)
听听,
秋的声音,
大树抖抖手臂, “刷刷”,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听听,秋的声音》课文原文及教案精选11篇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听听,秋的声音》课文原文及教案精选11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听听,秋的声音》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粗知诗的大意。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重点:1、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语:我们在《秋天的雨》中,欣赏了秋天多彩的颜色、品味了秋天好闻的气味,真是令人陶醉!这节课,我们再走进秋天,去听听秋天美妙的声音!听—— 一。
范读,听秋声。
1.老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
读后,问问学生“听到”了哪些秋的声音。
2.板书课题,读好“听听,秋的声音”(后一个“听”读轻声,“秋”稍重稍长,但气息不要断),读出一些味儿。
3.读课文前面的连接语,明确学习要求。
读完可以提问学生,学习这首读要达到什么目标(一是有感情朗读;二是想象交流体会;三是接着写几句)。
二。
默读,说秋景。
1.自由读,多读几遍,必要时,老师可以领读,读准字音,注意停顿和节奏,读出诗的韵味。
2.默读,想象画面,并说说“仿佛听到什么声音”或“看到什么景象”。
三。
诵读,表诗情。
问:读完了诗歌,你觉得作者喜欢秋天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怎样朗读,才能把这种喜爱之情表现出来呢?1.自由朗读。
2.比赛朗读。
四。
续写,述诗文。
1.联系生活说一说,你还听到什么声音?(老师作一些提示,如蛇的声音“咝咝”;蛙的声音“呱呱”;燕子的声音“喳喳”等等。
)2.小组合作,按照下列句式,把听到的声音用诗的语言表达。
句式:听听,/秋的声音,/ ,/“ ”,是道别的。
/生:听听,/秋的声音,/燕子拍拍翅膀,/“喳喳”,/是和北方的家道别的话语。
/3.把说的,按照诗歌的形式写下来。
五、小结:是啊,秋的声音,在大自然中,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让我们再次来感受秋声带给我们的喜悦吧!一、教材简说本课是一首现代诗,是略读课文。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听听,秋的声音》教案【三篇】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听听,秋的声音》教案【三篇】导读:本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听听,秋的声音》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童话般的诗境,轻、柔、美。
2、展开想象,通过朗读与同学交流体会。
3、仿写第一小节,体会童真、童趣。
二、课前准备:印一些与秋天相关的诗文,诵读《秋天的雨》、《秋天的图画》、《秋天到》等。
三、教学过程板块一:整体感知1、孩子们,秋的脚步很轻很轻,可是我们却听到了她的声音,不信,你听听听,秋的声音。
配上音乐和美丽的图画。
(学生不看书,滚动式字幕,最后没有字幕)2、孩子们,听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觉呀?3、秋天多美啊,请同学们拿出课文纸,美美地读读课文,争取把字读准,把句子读通,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读好的同学就带着微笑看着老师。
4、看到那么多快乐的笑脸,老师知道大家都已经读好了,下面老师要检查一下,你们是不是已经读准了这些生字抖抖手臂——刷刷,振动翅膀——嚁嚁,秋风掠过,送来歌吟,谷粒绽开,唱起歌韵,蟋蟀匆匆,洒下叮咛,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
(1)一句一句出示,指名学生读。
(2)全班齐读。
(3)我们不光要读准字词,还要读出点诗的韵味呢!老师读前半句,同学们读后半句。
学生读后半句,老师读前半句。
男女生互读。
5、读好了这首小诗,谁想来读读课文?指名读,第六小节全班齐读。
其他同学认真听,想一想,在秋的音乐厅里,谁在唱着美妙的歌。
板块二:体会诗的节奏感和韵律感1、从同学们的朗读中,你知道了谁在唱着美妙的歌?生回答:大树蟋蟀大雁秋风叶花汗水谷粒(用板画的形式)这些都是秋天特有的景象,秋天特有的声音,所以,题目叫——学生接《听听,秋的声音》。
2、在秋天这个音乐厅中,音乐家们唱歌的方法是各有不同,有的独唱,有的合唱。
你再快速读读课文,看看诗中谁在独唱呢!A、大树“刷——刷——”,风吹树叶,多有意思啊!独唱的时候,声音要响一点哦!风吹过来喽,谁来唱一唱。
三年级上语文教案听听,秋的声音人教新课标精选文档

三年级上语文教案听听,秋的声音人教新课标精选文档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一首现代诗,是略读课文。
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从秋天所特有的声音中,体味秋天独特的风情。
诗歌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过程与方法: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情感、态度、价值观:从秋天的美好中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1、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2、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难点:1、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2、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课前准备:1各种声响(如风声、雨声、落叶声、蛐蛐声等)的录音带。
2配套的课文朗读磁带。
教学过程:一、预习探究1、导入:师:秋天的雨,趁我们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秋天悄悄地向我们走来。
它的脚步轻轻的,可我们还是分明听到了秋的的声音。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2课(齐读课题)注意标点符号要停顿。
3、秋天的声音可不容易,小朋友可要真用心去听,去想象。
(再次)二、合作交流复略文的学方法1、心的同学已在12的旁有一个星号,明是一篇“略文”。
那我怎学略文呢?2、生随机回答:自学、借助提示3、那我赶快来一提示,看看提示中我的自学提了几个要求,并用划出来。
4、生交流,:要求:1、“听听,我听到了秋的声音”,你从文中听到了秋天的哪些声音?同学快速默文,从文中找一找。
2、学生朗文,教巡。
指名回答,教板。
黄叶刷刷蟋蟀嚁嚁大雁叮秋歌吟3、在些声音中,你最喜哪种呢?找到你喜的那一,再去一。
(生再。
)并明你喜的理由。
4、哪个同学愿意把你喜的声音的那一和大家一起分享?5、朗交流。
1、秋天的声音多奇妙。
在大家的朗中,我一起走了秋,走了的音。
2024年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听听秋的声音》

《听听秋的声音》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留意”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秋天的声音。
(2)学会观察大自然,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秋天吗?为什么?2.齐读课题:听听秋的声音。
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导学生分段朗读,感受秋天的声音。
3.交流感受:你觉得秋天的声音有哪些?三、品析课文1.学习第1自然段:(1)朗读第1自然段,找出秋天的声音。
(2)引导学生理解“留意”的意思,学会用“留意”造句。
2.学习第2自然段:(1)朗读第2自然段,找出秋天的声音。
(2)理解“收获”的意思,引导学生举例说明。
3.学习第3自然段:(1)朗读第3自然段,找出秋天的声音。
(2)引导学生理解“留意”的意思,学会用“留意”造句。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回忆秋天的声音。
2.指导学生齐读课文。
二、深入品析课文1.学习第4自然段:(1)朗读第4自然段,找出秋天的声音。
(2)引导学生理解“留意”的意思,学会用“留意”造句。
2.学习第5自然段:(1)朗读第5自然段,找出秋天的声音。
(2)引导学生理解“留意”的意思,学会用“留意”造句。
三、拓展延伸1.让学生举例说说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秋天的声音。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何保护大自然,让秋天的声音更加美好?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3.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发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听听秋的声音说课稿新人教版

7* 听听,秋的声音一、说教材:《听听,秋的声音》一课是部编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的一首现代诗,是略读课文。
作者毕国瑛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
诗歌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读起来朗朗上口。
根据部编版教材对小学三年级的教学要求,结合本课的教材特点,针对我班学生的实际,本课时我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二)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三)尝试仿照诗歌的格式,续写诗文。
教学重点:边读边想,从秋天的声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教学难点:学写诗歌课前准备:教学课件(包括秋天的多彩的图片、本课涉及到的重点词句、能反应秋天到来的特点的音频、旋律优美的轻音乐文件等内容。
)教学时数:一课时二、说教法和学法:教法:在本单元以“秋天”为主题的教学篇目中《听听,秋的声音》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没有听觉上的美感,秋之韵味将大减;没有诗歌来佐料,秋之意境顿感逊色。
所以在本课的设计中,我以“美”为基调,以“赏”为主线,以“趣”为佐料,以“仿”为桥梁,旨在让学生久久沉浸在浓浓的诗情秋韵里,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使语文学习变成一种愉悦身心的自主的渴望。
学法:三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但他们的思维仍以直观、形象为主,持久性差,教学时要注意动静搭配,有张有弛,要充分运用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让学生们从秋天所特有的声音中,体味秋天独特的风情。
使学生初步接触诗歌,走进诗歌,感受诗歌从而达到热爱诗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说教学流程:(一)图片导入,展开想象1.出示给同学们一片真实的美丽的火红枫叶,给同学们十秒钟时间欣赏,谈谈自己的感受。
2.展开想象:看了这枚枫叶,你想到了什么?学生会感受到叶子的美或秋天来了(一叶知秋)等内容。
3.接着欣赏秋天的美景图,(放背景音乐)让学生试着用学过的成语描述秋天。
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听听,秋的声音》精品课件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 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 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
听听, 走进秋, 走进这辽阔透明的音乐厅, 你好好地去听 ——秋的声音。
秋的声音, 在每一片叶子里, 在每一朵小花上, 在每一滴汗水里, 在每一颗饱满的谷粒里。
听听, 秋的声音, 从远方匆匆地来, 向远方匆匆地去。 听听, 我们去听秋的声音。
动动小脑筋?
大树抖抖手臂 唰唰
“大树抖抖手臂” 采用什么修辞手 法?
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拟人修辞手法,把黄
叶落下说成大树抖手 臂,给我们描绘一幅 大树道别的动态图
拟人修辞手法,把大 雁的叫声说成是暖暖 的叮咛,很亲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一边读一边想象,和同学们交流体会。 3、学习并会运用拟人修辞手法。
秋天不仅有美好的景色,也 有很多美妙的声音。
蛐蛐“嚁曜”
蜜蜂“嗡嗡”
大雁“嘎嘎”
收割机“轰轰”
秋天有哪些独特的 声音?
听听, 秋的声音, 大树抖抖手臂, “唰唰 ”, 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拟人修辞手法 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 化,将本来不具备人的动作、言行、 神态、思想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 样具有思想感情的样子。
小练笔:
1、花儿在风中
。
2、小草向我们
。
3、蝴蝶在
。
4、柳条在
。
高粱好似一队队的"红领巾",
悄悄地把周围的道路观察;
高粱好似一队队的"红领巾",
悄向悄地日把葵周摇围的头道微路笑观察着;,
和大雁”一样。
课后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观赏!
2020/11/5
15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 册《听听秋的声音》
听听, 秋的声音, 大树抖抖手臂, “刷刷”, 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听听, 秋的声音, 蟋蟀振动翅膀, “ ”, 是和一阵暖暖的叮咛; 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 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
听听, 秋的声音, 大树抖抖手臂, “刷刷”, 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听听,
秋的声音,
, “ ”,
。
听听, 走进秋, 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 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
秋的声音, 在每一片叶子里, 在每一朵小花里, 在每一滴汗水里, 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
听听, 秋的声音, 从远方匆匆地来, 向远方匆匆地去, 听听, 我们听到了秋的声音。
1.四人小组合作写诗,每人一节,合成一首。 2.为组里写的诗配上合适的图画。
听听,
秋的声音,
蟋蟀振动翅膀,
“
”,
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 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 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
听听, 秋的声音, 大树抖抖手臂, “刷刷”, 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听听,
秋的声音,
蟋蟀振动翅膀,
“
”,
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 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 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