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2)

合集下载

GDP等指标解释

GDP等指标解释

名词解释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即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其核算方法有三种:生产法、分配法(收入法)、支出法(最终产品法)。

通常生产法得值最小,支出法得值更标准。

具体公式为:生产法GDP=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值-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收入法GDP=劳动者报酬+营业盈余+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支出法GDP=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即GNP,又叫国民总收入,是用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本国常住单位从国外得到的净要素收入(从国外得到的要素收入-支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

其中的要素收入包括从国外获得的劳动报酬、投资收益(包括红利、股息和利息等)。

公式为: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

GDP平减指数GDP平减指数,作为反映通胀压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又称为GDP缩减指数,是按当年价格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和按可比价格(不变价格)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之间的系数。

它的计算基础比CPI广泛得多,涉及全部商品和服务,除消费外,还包括生产资料和资本、进出口商品等。

其使用目的是反映扣除价格变动因素后国内生产总值实际的发展水平和状况,为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实际增长速度、发展指数等相对指标提供依据。

现价GDP公式:GDP平减指数=不变价GDP现行价格(当年价格)、不变价格(可比价格)现行价格,又叫当年价格,是指报告期当年的实际价格。

不变价格,又叫固定价格,可比价格,是用某一时期同类产品的平均价格作为固定价格来计算各个时期的产品价值。

目的是消除各时期价格变动的影响,因此,在计算增长速度时,一般都使用可比价格计算。

三次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及其相关服务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指凡是对农副产品进行加工、再加工,即直接或间接以农副产品为基本原料,从事工业产品生产活动的企业统称为农产品加工业。

2000年后我国GDP分析

2000年后我国GDP分析

41.7 41.6 43.8 47.2 48.1
2011
465731.3
228561.3
225006.7
12163.3
49.1
48.3
108068.2 119095.7 134977.0 159453.6
109655.2 120332.7 135822.8 159878.3
15781.3 16537.0 17381.7 21412.7
49512.3 53896.8 62436.3 73904.3
43580.6 47431.3 54945.5 65210.0
第一产业 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 工业 采矿业 制造业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建筑业 第三产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 金融业 房地产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教育
14601.0
最终消费率
(消费率) (%)
资本形成率
(投资率) (%)
98749.0
61516.0
34842.8
2390.2
62.3
35.3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109028.0
66933.9
39769.4
2324.7
61.4
36.5
120475.6
136613.4 160956.6 187423.5
2011
109.6
109.3
104.3
110.3
110.4
109.7
109.4
108.8
本表按不变价格计算。
(1978年=100)

国内生产总值(GDP)

国内生产总值(GDP)

三、与GDP有关的几个重要概念
(一)名义GDP与实际GDP 某年名义GDP=∑(Qi×Pi) 某年实际GDP=∑(Qi×Pt) 名义GDP与实际GDP之间的比率,被称为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数。
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数是重要的物价指数之一,它是用来衡量一国 在基年和本年之间的通货膨胀程度。
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数或平减指数=当年名义GDP÷当年实际GDP =Pt×Qt÷Po×Qt×100% (二)人均GDP
(三)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
用公式来表示就是:
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 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外国公民在本国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 市场价值总和。
甘肃联合大学经管学院
二、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基本总量及其相互关系 1、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内生产净值(NDP)
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折旧 2、国内生产净值(NDP)与国民收入(NI)
按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大致包括以下几个项目: 1、雇员报酬
雇员报酬是雇主支付给工人的全部报酬,包括用现金 和实物支付的工资和薪金,以及支付给雇员的社会保险、 养老金、家庭资助费等。
甘肃联合大学经管学院
2、租金收入 租金收入包括出租土地、建筑物所有者得到的租金,自用
土地、房屋的估计价以及转让专利权和版权的收入。 3、净利息
第四,国内生产总值指的是最终产品市场价值的总和,这就 是要按这些产品的现期价格来计算。这样就引出两个值得注意 的问题;
其一,不经过市场销售的最终产品(如自给性产品,自我服务 性劳务等),由于没有进行商品交换,所以没有价值,也就无法 计入国内生产总值中;
其二,价格是变动的,为了消除价格变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 响,应以某年为基数,即以该年的价格为不变价格,然后用物 价指数来调整按当年价格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宏观经济学第2章习题和答案解析

宏观经济学第2章习题和答案解析

宏观经济学第2章习题和答案解析f第14章国民收入的核算一、名词解释:国内生产总值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总投资折旧净投资存货投资净出口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二、判断题(正确标出“T”,错误标出“F”)1.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将GNP作为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

()2.家庭成员提供的家务劳动要计入GDP之内。

()3.某种物品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取决于它本身的性质,例如,汽车一定是最终产品,煤只能是中间产品。

()4.用价值增值法计算一国产出的总价值,可以避免重复计算的问题。

()5.对于整个经济来说,所有的价值增值之和必定等于所有的最终产品的总价值。

()6.以前所生产而在当年售出的存货,应当是当年GDP的一部分。

()7.某公司生产的汽车多卖掉一些比少卖掉一些时,GDP增加要多一些。

()8.销售一栋建筑物的房地产经纪商的佣金应加到国民生产总值中去。

()9.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是美国GDP 的一部分,也是日本GNP的一部分。

()10.政府转移支付应计入GDP 中。

()11.用支出法核算GDP时,政府公债利息不应计入GDP中。

())(.政府国防费用支出不属于政府购买。

12.13.失业救济金属于政府的转移支付。

()14.居民购买住房是一种消费支出,住宅是一种耐用消费品。

()15.购买普通股票是投资的一部分。

()16.总投资增加时,资本存量就增加。

()17.总投资和净投资之差就是GNP和NNP之差。

()18.如果一个企业用购买的一台新设备替换一台报废的旧设备,因为机器数量未变,所以企业购买这台新设备不属于投资行为。

()19.用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资本折旧应计入GDP中。

()20.家庭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中。

()21.国内生产总值是从国民生产总值中减去国外净要素支付后的余额。

()22.折旧费用是国民生产总值的一部分。

2020年我国1-3季度GDP分析

2020年我国1-3季度GDP分析

2020年我国1-3季度GDP分析目录1.2020年1-3季度GDP数据分析 (2)1.1.国内生产总值概述 (2)1.2.2020年1-3季度GDP(现价)数据 (2)1.3.2020年1-3季度GDP(不变价)数据 (2)1.4.2020年1-3季度同比增长速度 (2)1.5.2020年1-3季度环比增长速度 (2)1.6.2020年1-3季度各行业GDP占比 (2)1.7.2020年1-3季度三次产业贡献率 (2)1.8.2020年1-3季度三大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 (2)2.2020年1-3季度GDP与股票指数的关系 (2)2.1.2020年1-9月主要股指涨跌幅数据 (2)2.2.1-3季度GDP与上证指数的关系 (2)2.3.1-3季度GDP与深证指数的关系 (2)2.4.1-3季度GDP与沪深300指数的关系 (2)2.5.GDP与股票指数关系总结 (2)1. 2020年1-3季度GDP数据分析1.1. 国内生产总值概述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是由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根据不同产业部门、不同支出构成的特点和资料来源情况采用不同方法计算的。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价值量指标,其价值的变化受价格变化和物量变化两大因素影响。

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是把按当期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换算成按某个固定期(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从而使两个不同时期的价值进行比较时,能够剔除价格变化的影响,以反映物量变化,反映生产活动成果的实际变动。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就是根据两个时期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计算得到的。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行业的价格结构也会不断发生变化,为了更好的反映这种变化对于经济的影响,计算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需要每隔若干年调整一次基期。

我国自开始核算国内生产总值以来,共有1952年、1957年、1970年、1980年、1990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9个不变价基期,目前的基期是2015年。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一)、三种计算方法:收入法部门法(生产法)支出法(最终产品法)1、支出法 expenditure approach)又称最终产品法 final product approach 。

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总,计算该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C+I+G+NX(X-M)⏹【C】消费 consumption:居民支出,占GDP一半以上。

购买消费品和劳务支出,不包括建造住宅。

⏹(I)投资: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社会资本的形成和增加(计算GDP时的投资是指总投资)●第一类分类:固定投资(既可以长期存在和使用):居民住房投资和企业固定投资存货投资是净存货(即年初存货与年底存货的差额)。

=企业持有存货的变化,即产量超过销量的存货。

●第二类分类:重置投资replacement =对磨损的补偿=折旧净投资=每年新增资本= 投资–折旧(重置投资)= 期末的资本存量 - 期初的资本存量注意:①、净投资、折旧(重置投资),都是当年的投资支出,都构成对当年资本品市场的社会需求。

②、某年转手的旧房交易:房屋价值不应计算在该年国民生产总值中,但交易中所提供的劳务,即佣金,应计算在该年国民生产总值③、购买股票、债券等不算。

⏹【G】政府购买:政府购买的产品与劳务总和。

不包括政府的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

●转移性支出:政府单方面的价值让渡,不是等价交换,如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体现的是再分配职能救济金,失业保障金●原因:①以避免重复计算。

②因为转移支付仅仅把收入转移,没有交换的产生。

③政府的转移支付给予后,无非是归入个人消费和投资(主要是消费)⏹【X-M】净出口(X是出口,M是进口)●表示本国的最终产品有多少通过外国人支出而实现。

●是国外对本国产品与劳务消费和使用的净支出。

●贸易顺差屡创新高。

●一方面,顺差过大不利于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人民币有升值压力,国际贸易磨擦增大。

经济指标之国内生产总值

经济指标之国内生产总值

经济指标之国内生产总值1)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

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共有四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额。

用公式表示为:GDP:C+I+C+X 式中:C为消费、I为私人投资、C为政府支出、X为净出口额。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究竟处于增长抑或衰退阶段,从这个数字的变化便可以观察到。

一般而言,GDP公布的形式不外乎两种,以总额和百分比率为计算单位。

当GDP的增长数字处于正数时,即显示该地区经济处于扩张阶段;反之,如果处于负数,即表示该地区的经济进入衰退时期了。

由于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商品与劳务的总量乘以"货币价格"或"市价"而得到的数字,即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等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和。

因此,总产量即使没有增加,仅价格水平上升,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仍然是会上升的,在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国内生产总值的上升只是一种假象。

然而,有实质性影响的却是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率,所以使用国内生产总值这个指标时,还必须通过GDP缩减指数,对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做出调整,从而精确地反映产出的实际变动。

因此,一个季度GDP缩减指数的增加,便足以表明当季的通货膨胀状况。

如果GDP缩减指数大幅度的增加,便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也是货币供给紧缩、利率上升、进而外汇汇率上升的先兆。

(2)国内生产总值的解读一国的GDP大幅增长,反映出该国经济发展蓬勃,国民收入增加,消费能力也随之增强。

在这种情况下,该国中央银行将有可能提高利率,紧缩货币供应,国家经济表现良好及利率的上升会增加该国货币的吸引力。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简答题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简答题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简答题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简答题1、简述常用的相对指标的种类。

2、简述统计指标的分类。

3、简述各类统计调查方法的特点。

4、简述相关关系的种类。

5、简述指数的种类。

6、简述等距抽样的特点。

7、简述国民财产的主要分类。

8、简述基本核算表的内容。

9、简述衡量人口身体素质的主要指标。

10、简述商品流通的基本分类。

11、简述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因素分析中常用的指数体系。

12、简述国民经济效益统计指标体系中的内容。

13、简述利用移动平均法求时间数列长期趋势的注意事项。

14、简述类型抽样及其分类。

15、简述资金流量统计具有的特点。

16、简述计算和应用平均速度指标应注意的问题。

17、简述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的区别。

18、简述劳动资源的特点。

19、简述社会消费品零售统计的意义。

20、简述《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的基本结构。

21、简述森林资源统计的内容。

22、简述统计的涵义。

23、简述从不同层面反映固定资产投资活动过程的总量指标。

24、简述如何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25、简述统计调查的意义。

26、简述相关分析的主要内容。

27、简述对信贷收支差额的收支方法。

28、简述主导产业判定分析的四个指标。

29、简述固定资产投资的内容。

30、简述商品流通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

1、相对指标按其作用和计算方法不同可分为许多种。

常用的相对指标包括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和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2、统计指标可以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1)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特点不同,分为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2)指标按其反映总体特征的性质不同,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3)指标按其数据的依据不同,可分为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

(4)指标按其计量单位的特点主要有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3、(1)普查: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

(2)抽样调查:非全面调查,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样三进行观察研究,以抽样样本的指标去推算总体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