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合集下载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一种重要的综合素质,对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在当今社会,许多学生存在着语言表达能力不足的问题。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呢?本文将从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以及培养阅读习惯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首先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倡导正确的语言态度学校和家庭都应该重视语言的力量,倡导学生正确的语言态度。

应该引导学生明白语言的重要性,并教育他们尊重语言、善用语言,从而树立正确、积极的语言态度。

1.2 创设宽松的交流氛围在课堂上,教师要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思想,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语言是被重视和认可的。

1.3 提供合适的语言素材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精选的语言素材,如文学作品、新闻报道等,供学生学习参考。

这些素材可以帮助学生丰富自己的词汇量,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二、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除了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外,还需要给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以帮助他们培养语言表达的能力。

2.1 组织口语交流活动口语交流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进行实际的口语交流。

同时,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辩论、演讲比赛等,培养他们的演讲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

2.2 引导学生参与写作活动写作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写日记、作文,或者参加写作比赛等,让学生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同时,教师要提供针对性的写作指导,帮助学生提升写作技巧。

2.3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语言学习当今社会,多媒体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学校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配合音频、视频等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语言学习材料。

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与他人沟通交流,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信心。

然而,很多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存在不足。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创造积极的语言环境营造积极的语言环境对于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口语交流活动,如小组讨论、辩论赛等,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观点和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发言机会。

此外,学校和家庭也可以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如组织实地考察、外出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二、注重听力训练要想提高口语表达能力,首先要注重听力训练。

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听力练习来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进而理解和模仿标准的口语表达。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趣且适合学生水平的听力材料,如英语广播、英语歌曲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听力游戏,如听写比赛、听力问答等,培养学生的听力技巧和反应能力。

三、多角度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

教师可以采用多个角度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例如,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时,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回答,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表达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或作品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四、鼓励学生多与他人交流交流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关键,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与他人进行交流。

学生可以与同学、朋友或家人进行口语对话,从中获得反馈并进行改进。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和应对能力。

通过不断的交流实践,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将得到提高。

五、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反馈不同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存在差异,教师需要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反馈。

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一环,它不仅需要教师的耐心与付出,也必需学生自身的努力。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通过以下多种途径来培养。

1. 阅读阅读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各种文学、科技、人文等方面的书籍,学生将从中真正领悟语言的运用和表达,从而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写作写作是语言表达的另一种方式,学生通过写作能够让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传达给别人。

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写作活动,让学生动笔,既增强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了写作水平,又促进了学生整体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3. 话剧表演通过话剧表演活动,学生可以体验到语言表达的力量。

在话剧表演中,学生不仅要学会正确表达台词,还要学会表情、肢体的配合,从而形成完整的表演效果。

通过这种活动,一些发音不准或不善于表达的学生也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与提高。

4. 辩论赛通过辩论赛活动,可以让学生考虑自己的观点,并且有理有据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同时也需要学会倾听和尊重对方的观点和意见。

通过辩论赛,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 演讲通过演讲活动,可以让学生学会合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还能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在演讲中,学生要注意掌握讲话的速度、节奏、声音的高低等方面,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总之,通过多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既能增加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能让学生全面提高语言能力,不同的培养方式可以相互补充和共同发挥作用,适当安排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收获更多,取得更好的效果。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

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的沟通能力,还有助于他们在学习和职场中取得成功。

本文将从多角度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提升词汇量词汇是语言表达的基础,而丰富的词汇量可以帮助学生更准确、更丰富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为了提升学生的词汇量,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 使用词汇卡片:将常用词汇写在卡片上,包括词义、例句和使用方法。

学生每天背诵几张卡片,并在语境中运用这些词汇。

2. 阅读广泛:鼓励学生多读各种类型的文章,例如小说、新闻报道和学术论文。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领域的词汇,提升自己的词汇量。

3. 组织词汇游戏:以有趣的形式进行词汇游戏,例如猜词游戏、填词游戏等。

通过游戏,学生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词汇。

二、培养语法意识良好的语法意识对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学生需要了解语法规则并能够正确运用。

以下是一些培养学生语法意识的方法:1. 教授语法知识:系统地教授常见的语法知识,例如时态、语态、从句等。

通过讲解、练习和实例分析,帮助学生掌握语法规则。

2. 编写语法练习: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法练习题,让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

同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3. 运用语境教学:将语法规则融入到真实的语境中,例如让学生完成一篇完整的作文,要求他们正确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对语法的应用能力。

三、开展口语训练良好的口语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自如地进行语言表达。

下面是一些开展口语训练的建议:1. 组织角色扮演:教师可以给学生准备一些实际生活中常见的情境,并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进行对话。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增加口语表达的机会,提升他们的口语能力。

2. 举办辩论赛:组织学生参与辩论赛,让他们在真实而有挑战性的环境中进行辩论。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锻炼辩论和口语表达的能力。

3. 演讲比赛:举办演讲比赛,让学生准备演讲稿,并在全班面前进行演讲。

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核心能力。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社交能力,还能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教师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语言输入语言输入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

教师应该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语言输入,包括课堂教学、阅读材料、多媒体资源等。

课堂教学可以通过授课和讲解进行语言输入,教师要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丰富度。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新闻报道等各种材料,扩大学生的语言输入。

二、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学习氛围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积极创造一个宽松、互动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展示个人观点和思想。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活动和讨论,让学生有机会进行语言表达,并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辩论、演讲、写作等各种语言表达的活动,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三、提供充分的练习机会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需要不断的练习。

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练习机会,包括口语练习、写作练习等。

口语练习可以通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教师可以提供话题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

写作练习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写日记、作文等来进行,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和指导,帮助他们改进语言表达能力。

四、注重语言策略的教学语言策略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语言策略包括词汇选择、语法运用、修辞手法等,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语言策略的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分析优秀的表达方式和语言技巧来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策略,同时鼓励学生在实际的语言使用中灵活运用所学的语言策略。

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参与语言表达的重要动力。

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语言学习的主动性。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语文表达能力是指学生运用语言进行有效地沟通和表达的能力。

它是学生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那么,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方法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提升阅读能力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表达能力的基础。

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可以提高词汇量,丰富自己的语言素材。

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文章,并提供合适的阅读材料。

同时,针对阅读中的难点和问题,进行适当的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加强写作训练写作是培养学生语文表达能力的关键环节。

通过写作训练,学生可以加深对语言的理解、运用和表达能力。

因此,教师应该设计各种类型的写作任务,给予学生充分的写作机会。

同时,进行适当的写作指导,帮助学生规范自己的语言表达,提高写作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三、进行口语交流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口语能力是学生语文表达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口语交流,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增强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因此,教师应该设计一些口语交流的任务和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口语交流,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开展讨论活动讨论是培养学生语文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参与讨论,学生可以学会倾听、思考、表达、辩论等能力。

因此,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各种形式的讨论活动,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五、注重批改和评价批改和评价是帮助学生提高语文表达能力的关键环节。

教师应该认真批改学生的作文和口头表达,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语文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表达能力。

在培养学生语文表达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机会。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和综合素养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仅是为了让他们能够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更是为了帮助他们提升思维能力、培养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等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口头表达是学生语言表达的基础,也是与他人进行交流的主要方式。

为了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可以积极开展如下活动:1. 朗读和背诵:通过朗读和背诵经典文学作品、诗歌和散文,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节奏感,并提高其口头表达的流畅度和韵律感。

2. 口头表达训练: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演讲和小组讨论等活动,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和感受,从而能够更生动、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是学生语言表达的重要方式,也是检验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

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写作指导:教师可以提供写作范文和写作技巧,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连贯性和文采性,逐步提高其写作水平。

2. 写作训练: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写作训练,如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等,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和写作技巧。

3. 写作反馈:给予学生针对性的写作反馈,帮助他们分析自己的写作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动力。

三、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理解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阅读指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快速阅读、精读和批判性阅读等,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

2. 阅读训练:组织学生进行各类阅读训练,包括课内文本、诗歌、故事书以及报纸文章等,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教育工作者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育工作者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育工作者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社交能力以及未来职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提出几个实用的方法。

一、鼓励学生进行口语交流口语交流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

为了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育工作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课堂氛围营造:在课堂上,创造一个积极、开放的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发言。

教育工作者可以提供一些话题或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并给予充分的发言机会。

2.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讨论。

通过小组活动,学生有机会与同伴交流思想、分享观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角色扮演:教育工作者可以设计一些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进行对话。

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阅读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积累丰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拓宽思维视野。

教育工作者可以:1.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包括故事书、报纸、杂志等。

这些材料可以涵盖不同的主题和领域,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求。

2.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分析和思考。

教育工作者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主旨、观点以及作者的意图,从而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3.鼓励学生进行读后感的书写。

通过写读后感,学生可以巩固对文章的理解,并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开展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写作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体现形式,通过写作训练,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维逻辑和语言组织能力。

教育工作者可以:1.设计写作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

例如,要求学生写一篇观点陈述式的文章,或是写一封向校长反映问题的信件等。

2.提供写作指导。

在学生完成写作任务之前,教育工作者可以给予必要的写作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理清思路,选取恰当的词汇和句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农村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几种方法
苏州市吴中区东山中学岳钦(215107)
说话能力是人们必须具备的一种语言能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多层次多领域的接触越来越多,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越来越成为学生必备的一种能力。

社会需要“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雄辩者,而那种“足将进而趔趄,口将言而嗫嚅”的人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的生活节奏了。

可就拿笔者任教的农村中学来说,由于受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局限,再加上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在语言表达上存在的问题就更多了:词汇贫乏,误用滥用,方言杂糅,语序不顺,颠三倒四,抓耳挠腮,抠鼻摸手……这些看似无所谓的小毛病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心理健康都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

由此看来,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

针对目前农村中学的状况,笔者在过程中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 认识语言表达的重要性,培养说话的兴趣
卡耐基在《口才秘诀》中说过:“一个人获得事业的成功的机会,取决于15%的技术知识,85%的人类工程—人格和领导能力。

而后者又主要表现在他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和激发他人热忱的能力。

”这就充分肯定了语言表达能力是提高素质、开发潜能、成为开拓型人才的无价之宝。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翻开史册,凭借高超的语言艺术立下丰功伟绩的人不胜枚举:唐雎不辱使命、墨翟止楚攻宋、触龙说赵太后、烛之武退秦师、诸葛亮舌战群儒等。

时代发展到今天,利用语言来交换信息和表达思想的量越来越大,录音设备、可视设备、固定和移动电话、电脑网络的广泛应用,许多突发事件的汇报与指挥,招聘工作时的陈述等等,都预示着只有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在上,一定要把这些重要性迫切性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足够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语言表达的潜能。

在农村中学,我发现初一的学生回答问题时举手踊跃,到初二下半学期发言的积极性似乎有些降低,年级越高,举手发言的情况就越少。

这倒也不足为奇,十六岁花季,十七岁雨季,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内心世界逐渐的复杂起来了,渴求思想独立的心理越来越强烈,更多的时候不愿轻易的敞开自己的心怀,他们竭力的向别人展示自己的“成熟”,在回答问题上,生怕自己说错了而招来别人的嘲笑,尤其是农村的孩子,这点表现的
更为突出,长此以往,在心理上形成了一种越不说,越怕说;越怕说,越不会说的恶性循环。

往往出现笔试成绩尚好,交际能力很低的现象。

因此在过程中我首先极力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气氛,热情鼓励,认真倾听,尊重学生的回答,向学生提出五个允许:允许说错,允许补漏,允许争辩,允许设疑,允许创造。

其次通过问题的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发言欲望,问题的设计要从教材和学生的认识之间寻找到思维的“爆破点”。

如《林黛玉进贾府》的中我设计了一个问题“你眼中的贾宝玉”;《装在套子里的人》中设计了“我们的生活中有套中人吗”。

这些问题都会引起同学们的积极的思考和踊跃的争辩,从心理上冲淡了“不好意思”的障碍。

第三,要不断的自己,老师的影响是很重要的,所以上课之前,不但要备课,还要备说,上老师用词准确,条理清楚,幽默隽永,有启发性、感情充沛,使学生从老师的发言中体验到语言的丰富、奇妙,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并且能逐步演化成自己的说话能
力。

二. 结合学习实际,多方面培养说话的能力
充分利用好教材,教材中大部分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样板文章,通过由读到说的“外化”过程。

可以为学生树立典范。

为了切实提高农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授课的过程中,我尽可能增加多样化、层次丰富的形式,如问答、朗诵、背诵、复述、讨论等。

问答是最常见的练说方式之一,为了激发学生的答问兴趣,在课前我精心的设计一些问题,设计这些问题既不能过于肤浅,造成学生不屑回答,又不能晦涩艰深,造成无法回答的局面。

而要难易适中、富于启发性,这样既能引导学生就某个问题进行较长时间的分析、判断,又不会培养那种一笼统的回答对与不对的惰性思维。

评讲时不但评正误,还要评表达上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能不断的掌握分析判断表述能力。

经常反复的读和背不仅可以使学生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目的,还可以丰富他们的词汇,增强语感,学会多种句式,进而使自己的语言得到充实,形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读的时候通过接龙、找茬儿、分角色等多种形式激发读的兴趣;背的时候,可以要求学生在头脑中再现诗文的“意境”,深入体会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这样学生的读背就更接近自己说,达到一石二鸟的效果。

复述课文内容则是由读向说过渡的一种好方法,它使学生对原文的依赖性降低了,利用原文进行加工、创造。

在中除了详述和简述之外,还可以使用创造性复述,即对原文内容、形式进行调整,如在《祝福》中,我设计了以《祥林嫂自述》为题来复述课文;《边城》中以《爷爷的心事》、《翠翠的心声》为题复述课文,大大激发了学生发言的兴趣。

也可以通过想象联想对课文内容进行补充。

讨论则是由提出特定的议题,由学生以组的形式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再总结汇报的一种形式。

如在《鸿门宴》的学习中,我设计了“有人认为项羽的性格中具有‘妇人之仁’;有人却认为项羽具有‘君子之度’你是如何认为的?”主题的讨论,参与的同学很多,发言的机会多,学生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

三. 联系生活实际,锤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应该说,在生活中练说话的空间还是很大很丰富具体的。

这样的环境不仅给说话练习提供了丰富的内容,还使的说话的目的性,场合性提高,经常在这样的环境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练说兴趣,还突出了学生说话能力的社会性。

这也是非常符合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培养的目的的。

如有主题交谈、讲故事、即兴讲话等形式。

东山是一个历史文化名镇,人文、物产资源非常丰富,近年来到东山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我要求学生们把有关家乡的文化古迹、历史名人、太湖民俗、特产等资料搜集起来,重新组织语言,成立学生导游服务队向游客介绍家乡风情,这种有主题交谈既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又对提高语言表达水平不无裨益。

将故事是把看、听、读获得的原始材料经过消化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将故事有利于发挥学生说话的创造性。

在农村人们的知识水平较低,有的家长初中也没毕业。

如何在这些人面前把好的文章、电影、戏剧清楚明白的讲解给他们听,需要调整顺序、补充细节、改换人称、加强口语化等加工创造,如学完蒲松龄的《促织》,要求学生回家把成名的故事讲给父母听,要求如何处理语言使父母都能听懂。

这有利于发挥学生说话的创造性,是培养学生长篇讲话能力的有效形式。

即兴讲话并不是不假思索、信口开河。

它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把说话的中心,要点组织起来。

如在朋友生日聚会时,就聚会的目的意义等内容组织起来进行发言,虽比有准备的说话更难,但却能更好的检验一个人的说话水平。

清代学者王筠的《教童子法》中有“拟题目
若干道,书签上,贮之筒,每日食后拈十签,讲说思维,令有条贯;逮作文时遂可不劳余力。

”这种抽签练说的方法非常有效,可以推荐给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做。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这一精辟的阐述,体现了应试向素质转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语文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

要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的方法是多样的,途径也各不相同,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学生的现状,充分挖掘资源,不断总结方法,积极鼓励每一位学生,多给他们希望,多让他们有获得成功喜悦的机会,学生在此方面肯定有长足的发展。

在语文中加强口才都是很有必要的也是非常迫切的任务,这是社会对跨世纪人才的要求,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全面实施素质必不可少的一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