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选修五第三章第二节醛优秀课件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 3.2 醛(共15张PPT)

乙醛的物性
乙醛的结构
乙醛的化学性质
无色、有刺
激性气味的
液体 ,密度
比水小能与 水、乙醇、 乙醚、氯仿 等互溶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课堂练习
1、关于乙醛的下列反应中,乙醛被还原的是 ( ) A、乙醛的银镜反应 B、乙醛制乙醇 C、乙醛与新制 Cu(OH)2的反应 D、乙醛的燃烧反应
2、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2=CHC| H-CHO,下
(氢氧化钠要过量)
② 再滴入三滴乙醛,振荡后把试管放在热水浴中温热。
(2)、乙醛的氧化反应
② 再滴入三滴乙醛,振荡后把试管放在热水浴中温热。
第二节 列对其化学性质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必须用水浴加热,不能用酒精灯加热。
注意:C=O和C=C双键不同,通常情况下, 请观察桌上的乙醛试剂并结合教材,说出乙醛有哪些物理性质。
B、乙醛制乙醇
(1)、乙醛的加成反应
1 了解乙醛的物理性质
学习目标
2 掌握乙醛的结构特点
3 理解乙醛的化学反应
一、乙醛
1、乙醛的物理性质
探究活动1、
乙请观醛察无桌色上、的有乙刺醛激试性剂气并味结的 液合教体材,,密说度出比乙醛水有小哪能些与物水、
乙理醇性质、。乙醚、氯仿等互溶
沸点20.8℃,易挥发
2、乙醛的结构特点
探究2、
分子式:C2H4O H O 结构式: H C C H
H
结构简式:CH3CHO
碳原子杂化方式:SP3和SP2
1mol乙醛分子中∂的数目:
CHO
官能团: 醛基
或
O C
6NA H
3、乙醛的化学性质
(1)、乙醛的加成反应
根据加成反应的概念写出CH3CHO和H2 加成反应 的方程式。
人教化学选修5第三章第二节 醛(共20张PPT)

c.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
实验3-6
CH3CHO + 2Cu(OH)2 △
CH3COOH+ Cu2O↓+2H2O
应用:
用于醛基的检验和测定。
医学上检验病人是否患糖尿病。
乙醛能否使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
褪色?
能
-CHO是常见的唯一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 性的有机物官能团。
1、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三种物质: 溴乙烷 、乙醇 、乙醛
CH3CHO+2Ag(NH3)2OH 水浴加热 CH3COONH4 +2Ag↓+3NH3+H2O
应用: 此反应可以用于醛基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工业上用来制镜或保温瓶胆。
1.试管要洁净。 2.水浴加热时不可振荡和摇动试管。 3.乙醛的量不能过多。 4.银氨溶液现用现制,不能久置。 5.试管内壁银镜的处理:稀硝酸清洗。 6.每1mol醛基被氧化,就应有2molAg被还原。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二节 醛
家装污染知多少?
醛:是由烃基与 醛基 相连而构成的 化合物。
简写为:R-CHO
分子式: CH2O 结构式: O
H CH
结构简式: HCHO
物理性质:
最简单的醛。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 水。
甲醛的1H-NMR
甲醛的应用:
1.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 2.35%~40%的甲醛水溶液被称为福尔马 林,具有杀菌、防腐性能。
分子式: C2H4O 结构式:
HO HC C H
H 结构简式: CH3CHO
乙醛的1H-NMR
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沸点 20.8℃, 密度比水小,易挥发,易燃 烧,能跟水、乙醇、氯仿等互溶。
O=
人教版选修五第三章第二节 醛(共2课时)共31张ppt

加压、加热
O
CH3-C-H
O 2CH3-C-H
甲醛——室内污染的罪魁祸首
木板中为什么含甲醛? 市面上的家具、地板可分两大类。一类称之为实木,另 外一类为复合木材(板材)。前者为天然原木直接锯切后成形, 未经复合拼接处理的木材。后者是由天然木材切锯后经粘接 复合、表面覆以贴面而成。因为目前市面上所用的粘着剂是 以甲醛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所以复合板材一般都会散发出一 种刺激性的气体,即甲醛。人体长期处于甲醛浓度超标的环 境下会出现嗅觉异常、刺激、过敏、肺功能异常、免疫功能 异常等方面的症状。
微热,加热 一下就拿 开!!!
NaOH溶液(过) 新制Cu(OH)2
b、被新制Cu(OH)2氧化 (此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2)催化氧化 工业制羧酸!
乙醛
-CHO
得O,被氧化
乙酸
乙酸 -COOH
【注】乙醛能 使酸性KMnO4 褪色!!!
CH3CH2OH还原(加成) CH3CHO 氧化 CH3COOH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2节 醛
常见的醛、酮
O
甲 醛 H CH
HO
乙 醛H C C H
H
丙
H HO
醛 HC C C H
HH
丙
H OH
酮H C C C H
H
H
1. 醛和酮的结构
(1) 醛分子中,羰基碳原子与H和烃基(或H)相连
O
官能团是醛羰基,也称醛基,
|| (H)R— C —H
结构式:
O ||
—C—H
经济实用的植物去除甲醛方法:
芦荟
虎尾兰:可吸收室内 80%以上的有害气体, 吸收甲醛的能力超强。
吊兰
长春藤:强力除甲醛。能分解两种 有害物质,即存在于地毯,绝缘材 料、胶合板中的甲醛和隐匿于壁纸 中对肾脏有害的二甲苯。
O
CH3-C-H
O 2CH3-C-H
甲醛——室内污染的罪魁祸首
木板中为什么含甲醛? 市面上的家具、地板可分两大类。一类称之为实木,另 外一类为复合木材(板材)。前者为天然原木直接锯切后成形, 未经复合拼接处理的木材。后者是由天然木材切锯后经粘接 复合、表面覆以贴面而成。因为目前市面上所用的粘着剂是 以甲醛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所以复合板材一般都会散发出一 种刺激性的气体,即甲醛。人体长期处于甲醛浓度超标的环 境下会出现嗅觉异常、刺激、过敏、肺功能异常、免疫功能 异常等方面的症状。
微热,加热 一下就拿 开!!!
NaOH溶液(过) 新制Cu(OH)2
b、被新制Cu(OH)2氧化 (此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2)催化氧化 工业制羧酸!
乙醛
-CHO
得O,被氧化
乙酸
乙酸 -COOH
【注】乙醛能 使酸性KMnO4 褪色!!!
CH3CH2OH还原(加成) CH3CHO 氧化 CH3COOH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2节 醛
常见的醛、酮
O
甲 醛 H CH
HO
乙 醛H C C H
H
丙
H HO
醛 HC C C H
HH
丙
H OH
酮H C C C H
H
H
1. 醛和酮的结构
(1) 醛分子中,羰基碳原子与H和烃基(或H)相连
O
官能团是醛羰基,也称醛基,
|| (H)R— C —H
结构式:
O ||
—C—H
经济实用的植物去除甲醛方法:
芦荟
虎尾兰:可吸收室内 80%以上的有害气体, 吸收甲醛的能力超强。
吊兰
长春藤:强力除甲醛。能分解两种 有害物质,即存在于地毯,绝缘材 料、胶合板中的甲醛和隐匿于壁纸 中对肾脏有害的二甲苯。
人教版化学选修五第三章第二节 醛 课件

(2)甲醛发生氧化反应时,可理解为:
所以,甲醛分子中相当于有2个—CHO,当与 足量的银氨溶液或新制Cu(OH)2悬浊液作用时, 可存在如下量的关系: 1 mol HCHO~4 mol Ag 1 mol HCHO~4 mol Cu(OH)2~2 mol Cu2O
(3)二元醛发生银镜反应或与新制Cu(OH)2悬
浊液反应时有如下量的关系:
1 mol二元醛~4 mol Ag 1 mol二元醛~4 mol Cu(OH)2~2 mol Cu2O
1.某学生做乙醛的还原实验,取1mol/L的CuSO4溶 液2mL和0.4mol/L的NaOH溶液5mL,在一个试管中
混合加入40%的乙醛溶液加热至沸腾,无红色沉淀,
实验失败的原因
②反应现象:试管内壁出现光亮的银镜。 银镜反应有关方程式: ______C_H_3_C_H_O+_2_A_g_(_N_H_3)_2_O_H ____△______________
CH3COONH4+2Ag↓+3NH3+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B )
A.乙醛溶液太加热时间不够
2.甲醛、乙醛、丙醛组成的混合物里,氢元素
的质量分数是9%,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B( )
A.16% B.37% C.48%
D.无法计算
3.一定量的某饱和一元醛发生银镜反应,析出
21.6g银,等量的此醛完全燃烧时生成
8.96LCO2(标准状况下),则此醛是(CD ) A.乙醛 B.丙醛 C.丁醛 D.2-甲基丙
一、醛类的性质
1.醛基与醛的关系 醛基是醛的官能团,醛是烃基或氢原子
与醛基相连的化合物,含有醛基的物质不一 定是醛,如葡萄糖,含有醛基但不是醛。
人教版选修5 化学:3.2 醛 课件(共15张PPT)

C、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
CH__3C_H_O__+_2_C_u_(_O_H_)2_+_N_a_O_H_____C_H_3_C_O_O_N_a_+ Cu2O↓+3H2O
D、催化氧化: 催化剂
砖红色
___2_C_H_3_C_H__O_+_O_2__________2_C_H_3_C_O__O_H
(2)还原反应(加氢)
7、丁基有4 种形式, 不试写, 试推断化学式为 C5H10O的醛有( C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谢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已知柠檬醛的结构简式为: ,根据
已有知识判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它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它可以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C.它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D.它被催化加氢后最终产物的化学式为C10H20O
6、某醛的结构简式为(CH3)2C=CHCH2CH2CHO。 检验分子中醛基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A.配制银氨溶液时氨水必须过量
B.1 mol甲醛发生银镜反应最多生成2 mol Ag
C.银镜反应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D.银镜反应后的试管一般采用稀硝酸洗涤
3、下列物质中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D)
A.
B.HCOOH
C.HCOOC2H5 D.
4、从甜橙的芳香油中可分离得到如下结构的化合物:
现 有 试 剂 : ① KMnO4 酸 性 溶 液 ; ② H2/Ni ; ③ Ag(NH3)2OH;④新制Cu(OH)2,能与该化合物中所 有官能团都发生反应的试剂有( A )
物质 名称 甲醛
人教版化学选修五第三章第二节-醛PPT(共51页)

人 教 版 化 学 选修五 第三章 第二节 -醛(共 51张PP T)
3、乙醛的化学性质
H δ-O H C C δ+ H
H
(1)—CHO官能团中含有一个C=O双键, C=O的内部结构与C=C双键类似,可发生加成 反应 (2)C=O双键对C—H键有活化作用,C—H键 可断裂,发生氧化反应。
人 教 版 化 学 选修五 第三章 第二节 -醛(共 51张PP T)
人 教 版 化 学 选修五 第三章 第二节 -醛(共 51张PP T)
2. 乙醛的分子结构:
分子式: C2H4O HO
结构式 H C C H
H O
结构简式: CH3 C H
或CH3CHO
醛基:不要写成—COH
O
或—CH=O
官能团: C H 简写为—CHO
人 教 版 化 学 选修五 第三章 第二节 -醛(共 51张PP T)
1、什么样的醇可以被催化氧化?生 成什么?
2 、完成乙醇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喝酒“脸红”???
人的酒量大小,与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和过
程有很大关系。乙醇进入人体内,首先在乙醇脱氢酶 的作用下氧化为乙醛,然后又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 将乙醛氧化为乙酸,并进一步转化为CO2和H2O。如果 人体内这两种脱氢酶的含量都很大的话,酒精的代谢 速度就很快。但如果人体内这两种脱氢酶的含量不够 大, 例如缺少乙醛脱氢酶,饮酒后就会引起体内乙醛积 累,导致血管扩张而脸红。
第二节 醛
一、醛类
1、醛的定义: 分子里烃基跟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
O
HO
H CHHC CH
甲醛
H 乙醛
HH O HC C C H
H H 丙醛
肉桂醛
人教化学选修5第三章第二节 醛 (2)(共22张PPT)

H
(3)结构简式: CH3CHO
O
官能团: C H 醛基
乙醛的核磁共振氢谱:两个峰。
乙醛分子有两种氢原子。较高峰-CH3中的氢原子; 较低峰-CHO中的氢原子。
3、乙醛的化学性质
(1)乙醛的加成反应
HO
H C C H +H2
H
催化剂 C2H5OH △
(2)乙醛的氧化反应
①乙醛燃烧
2CH3CHO+5O2 点燃 4CO2+4H2O ②乙醛催化氧化
甲醛分子中相当 于有两个醛基
HCHO+4Cu(OH)2+2NaOH △
Na2CO3+2Cu2O↓+6H2O
4、用途 甲醛杀菌、防腐;甲醛还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
小结:
一.乙醛
1、物理性质
2、分子结构
3、化学性质 (1)加成反应(与H2)
二、醛类
(2)氧化反应
三、甲醛
1、乙醛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以还原性为主
练习2:丙醛被新制的Cu(OH)2氧化的方程式
CH3CH2CHO+2Cu(OH)2+NaOH △
CH3CH2COONa+Cu2O ↓ +3H2O
• 二、醛类
1、醛的定义:烃基与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
简写成:RCHO
2、饱和一元醛的通式:CnH2nO
常见的醛:CH3CHO 3、醛的化学性质(联想乙醛)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二节 醛
常见的醛
桂皮中含有肉桂醛 -CH=CH-CHO
含有香草醛的兰花 杏仁中含有苯甲醛
HO- -CHO
-CHO
CH3O
前言
我们已知:
2CH3CH2OH+O2
(3)结构简式: CH3CHO
O
官能团: C H 醛基
乙醛的核磁共振氢谱:两个峰。
乙醛分子有两种氢原子。较高峰-CH3中的氢原子; 较低峰-CHO中的氢原子。
3、乙醛的化学性质
(1)乙醛的加成反应
HO
H C C H +H2
H
催化剂 C2H5OH △
(2)乙醛的氧化反应
①乙醛燃烧
2CH3CHO+5O2 点燃 4CO2+4H2O ②乙醛催化氧化
甲醛分子中相当 于有两个醛基
HCHO+4Cu(OH)2+2NaOH △
Na2CO3+2Cu2O↓+6H2O
4、用途 甲醛杀菌、防腐;甲醛还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
小结:
一.乙醛
1、物理性质
2、分子结构
3、化学性质 (1)加成反应(与H2)
二、醛类
(2)氧化反应
三、甲醛
1、乙醛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以还原性为主
练习2:丙醛被新制的Cu(OH)2氧化的方程式
CH3CH2CHO+2Cu(OH)2+NaOH △
CH3CH2COONa+Cu2O ↓ +3H2O
• 二、醛类
1、醛的定义:烃基与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
简写成:RCHO
2、饱和一元醛的通式:CnH2nO
常见的醛:CH3CHO 3、醛的化学性质(联想乙醛)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二节 醛
常见的醛
桂皮中含有肉桂醛 -CH=CH-CHO
含有香草醛的兰花 杏仁中含有苯甲醛
HO- -CHO
-CHO
CH3O
前言
我们已知:
2CH3CH2OH+O2
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五课件:第三章 第二节 醛(36张PPT)

(3)相关定量计算 ①一元醛发生银镜反应或与新制的 Cu(OH)2 反应时,量 的关系如下: 1 mol 1 mol ~2 mol Ag ~1 mol Cu2O
②甲醛发生氧化反应时,可理解为: 1 mol HCHO~4 mol Ag 1 mol HCHO~4 mol Cu(OH)2~2 mol Cu2O ③二元醛发生银镜反应或与新制的 Cu(OH)2 反应时有如 下量的关系: 1 mol 二元醛~4 mol Ag 1 mol 二元醛~4 mol Cu(OH)2~2 mol Cu2O
解析:含醛基的有机物能发生银镜反应。
答案:选 A
1.下列关于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醛是甲基跟醛基相连而构成的醛 B.醛的官能团是—COH
)
C.饱和一元脂肪醛的分子式符合 CnH2nO 的通式 D.甲醛、乙醛、丙醛均无同分异构体
解析: 甲基跟醛基相连构成乙醛,醛的官能团是— CHO;甲醛、乙醛无同分异构体,而丙醛的同分异构体为 丙酮。
第二节 醛
1.了解乙醛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2.了解丙酮的结构、主要化学性质和用途。 3.了解醛、酮在结构上的区别及醛基的检验。 4.了解醇、醛(或酮)之间的相互转化。 5.了解甲醛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关注有 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
细读教材记主干 一、醛类 1.概念:由烃基和 醛基 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简写 为RCHO 。 2.甲醛: 无 色,有 刺激性 气味的气体, 易溶 于 水。它的水溶液称为 福尔马林 ,具有杀菌、防腐性能。 3.乙醛: 无 色、具有 刺激性 气味的液体,密度比 水 小 ,易 挥发 、易 燃烧 ,能与水、乙醇 互溶 。结构
(4)酚:官能团是酚羟基。 检验方法:①加入浓溴水产生白色沉淀。 ②加入 FeCl3 溶液,溶液变紫色。 (5)醛:官能团是醛基。 检验方法:①加入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若试管内 壁出现光亮的银镜,证明有机物分子结构中含有醛基。 ②加入新制 Cu(OH)2 悬浊液并用酒精灯加热, 若试 管内出现红色沉淀,证明有机物分子结构中含有醛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式: H—C—H; 结构简式:HCHO
特殊性:分子中有两个醛基
(2) 物性:
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 体(含氧衍生物唯一常温下呈气体的 物质),易溶于水;
福尔马林——
质量分数为35%~40%的甲醛水 溶液(混合物)
(3) 化学性质: (与其它醛类性质相似)
① 与银氨溶液: (水浴加热) HCHO+4[Ag(NH3)2]++4OH- △
(NH4)2CO3 +4Ag↓+6NH3+2H2O
② 与新制Cu(OH)2悬浊液: △
HCHO+4Cu(OH)2
CO2↑+2Cu2O+ 5H2O
小结甲醛:
(也叫蚁醛,分子结构最简单的醛)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
(35%~40%的甲醛水溶液叫做福尔马林)
甲醛的化学性质 与乙醛相似
能被还原成醇
Ⅱ.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 [实验3-6 ]
a、配制新制的Cu(OH)2悬浊液:在试管里加入 2ml10%NaOH溶液,滴入2%CuSO4溶液4~6滴, 振荡。
Cu2++2OH-= Cu(OH)2
b、乙醛的氧化:在上述蓝色浊液中加入 0.5ml乙醛溶液,加热至沸腾。
现象:有红色(Cu2O)沉淀生成
总结:CH3CH2OH
氧化 还原
CH3CHO
氧化
CH3COOH
【思考】乙醛能否使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
能
乙醛性质的小节:
1、加成反应 醛+H2
醇
2、氧化反应
a 燃烧
b 催化氧化 c 被弱氧化剂氧化
乙酸
(银氨溶液、新制的Cu(OH)2)
d 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褪色
已知:柠檬醛的结构为:
△
2Cu(OH)2+CH3CHO Cu2O↓+CH3COOH+H2O
注意:氢氧化铜溶液一定要新制 碱一定要过量
应用: 检验醛基的存在
医学上检验病人是否患糖尿病
学与问
结合乙醛的结构,说明乙醛 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有什 么特点?
HO H C CH
H
乙醛能发生氧化反应是由于醛基上的H原子 受C=O的影响,活性增强,能被氧化剂所氧化; 能发生还原反应是由于醛基上的C=O与C=C类似, 可以与H2发生加成反应。
Cu
△
2CH3CHO+2H2O
(2)乙炔水化法:
HC CH+H2O 催化剂 CH3CHO (3)乙烯氧化法:
2CH2热、
2CH3CHO
加压
四、乙醛的用途
主要用于生产乙酸、丁醇、乙酸乙酯等, 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
五、醛类
1. 醛的定义:
分子里由烃基(包括氢原子)跟醛基相连 而构成的化合物。 2. 醛类通式: O
由于生成的银附着在试管壁上形成银镜,所以叫银镜反应
注意点:
(1)试管内壁必须洁净; (2)必须水浴; (3)加热时不可振荡和摇动试管; (4)须用新配制的银氨溶液; (5)乙醛用量不可太多; (6)实验后,银镜用HNO3浸泡,再用水洗
银镜反应有什么应用, 有什么工业价值?
应用: 检验醛基的存在, 工业上用来制瓶胆和镜子
R—C—H 饱和一元醛的通式为:
CnH2nO n≥1
3. 醛的同分异构体
(1) 写出符合分子式C4H8O属于醛的同 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2) 写出符合分子式C5H10O属于醛的同 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4. 物理通性
醛一般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密度一 般比水小。
含有1-3个碳原子的醛能以任意比例和 水互溶。
练习二
O
CH3 C CHCH2CH2C CH C H
CH3
CH3
如何证明存在碳碳双键?
先加足量的银氨溶液(或新制的Cu(OH)2)使 醛基氧化。然后再用酸性KMnO4溶液(或溴水) 检验碳碳双键,碳碳双键能使酸性KMnO4溶液 (或溴水)褪色
三、乙醛的制备
(1)乙醇氧化法:
2CH3CH2OH+O2
5. 醛的化学性质
-H(氧化)
+ O(氧化)
醇
醛
酸
+H(还原) (氧化性) (还原性)
① 与H2加成→醇 ② 与O2催化氧化→酸 ③ 与银氨溶液 、新制Cu(OH)2悬浊液→酸 ④ 与溴水、KMnO4溶液 反应→能使之褪
色(反应式不要求)
6. 特殊的醛——甲醛(蚁醛)
(1) 分子式:CH2O O
沸点:20.8℃, 易挥发,易燃烧,
能与水、乙醇、乙醚、氯仿等互溶。
(三)乙醛的化学性质
1、加成反应
根据加成反应的概念写出CH3CHO 和H2 加成反应的方程式。
CH3CHO+H2 Ni CH3CH2OH 学与问 这个反应属于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为什么?
还原反应 因为在有机化学反应里,通常还可以从加 氢或去氢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即加氢就 是还原反应去氢就是氧化反应。
1ml2%的AgNO3溶液,再逐滴滴入2%的稀氨 水,至生成的沉淀恰好溶解。
Ag++NH3·H2O→AgOH +NH4+
AgOH+2 NH3·H2O=[Ag(NH3)2]++OH-
水+2浴H加2O热生成银镜
:在配好的上述银
氨溶液中滴入三滴乙醛溶液,然后把试管放
在热水浴中静置。
△
CH3CHO+2Ag(NH3)2OH →CH3COONH4+2Ag↓+3NH3+H2O
能被氧化成羧酸
能起银镜反应,能与新制的 氢氧化铜反应
(2)氧化反应
a. 乙催化醛氧可化以被还原为乙醇, 能否被氧化?
催化剂
2CH3CHO+O2 △ 2CH3COOH
2、氧化反应
a.燃烧
点燃
2CH3CHO+5O2
4CO2+4H2O
b.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
O
2CH3 —C
—
H
+
O2
催化剂 △
O 2CH3 —C — OH
c. 被弱氧化剂氧化 Ⅰ.银镜反应 配制银氨溶液 :取一洁净试管,加入
(-CHO)相连而成的 化合物叫醛。
O
H C H 甲醛
O
CH3CH2 C H
O
CH3 C H 乙醛
丙醛
二、乙醛
(一).乙醛的分子结构
分子式
C2H4O
结构式
HO H C CH
H
结构简式 CH3CHO 官能团 醛基: CHO 或
友情 提示
醛基的写法,不要写成
O CH
COH
(二)乙醛的物理性质
常温下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密度比水小,
醇类发生催化氧化的条件是什么?
1.Ag或Cu作催化剂并加热。 2.羟基所连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
根据醇类催化氧化反应的原理,完成下列方
程式:
△ 2CH3CH2OH+O2 Cu
2CH3CHO+2H2O
OH
△
2CH3CHCH3+O2 Cu
O 2CH3CCH3+2H2O
一、醛
醛的定义:
从结构上看,由烃基
R (或氢原子)跟醛基
特殊性:分子中有两个醛基
(2) 物性:
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 体(含氧衍生物唯一常温下呈气体的 物质),易溶于水;
福尔马林——
质量分数为35%~40%的甲醛水 溶液(混合物)
(3) 化学性质: (与其它醛类性质相似)
① 与银氨溶液: (水浴加热) HCHO+4[Ag(NH3)2]++4OH- △
(NH4)2CO3 +4Ag↓+6NH3+2H2O
② 与新制Cu(OH)2悬浊液: △
HCHO+4Cu(OH)2
CO2↑+2Cu2O+ 5H2O
小结甲醛:
(也叫蚁醛,分子结构最简单的醛)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
(35%~40%的甲醛水溶液叫做福尔马林)
甲醛的化学性质 与乙醛相似
能被还原成醇
Ⅱ.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 [实验3-6 ]
a、配制新制的Cu(OH)2悬浊液:在试管里加入 2ml10%NaOH溶液,滴入2%CuSO4溶液4~6滴, 振荡。
Cu2++2OH-= Cu(OH)2
b、乙醛的氧化:在上述蓝色浊液中加入 0.5ml乙醛溶液,加热至沸腾。
现象:有红色(Cu2O)沉淀生成
总结:CH3CH2OH
氧化 还原
CH3CHO
氧化
CH3COOH
【思考】乙醛能否使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
能
乙醛性质的小节:
1、加成反应 醛+H2
醇
2、氧化反应
a 燃烧
b 催化氧化 c 被弱氧化剂氧化
乙酸
(银氨溶液、新制的Cu(OH)2)
d 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褪色
已知:柠檬醛的结构为:
△
2Cu(OH)2+CH3CHO Cu2O↓+CH3COOH+H2O
注意:氢氧化铜溶液一定要新制 碱一定要过量
应用: 检验醛基的存在
医学上检验病人是否患糖尿病
学与问
结合乙醛的结构,说明乙醛 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有什 么特点?
HO H C CH
H
乙醛能发生氧化反应是由于醛基上的H原子 受C=O的影响,活性增强,能被氧化剂所氧化; 能发生还原反应是由于醛基上的C=O与C=C类似, 可以与H2发生加成反应。
Cu
△
2CH3CHO+2H2O
(2)乙炔水化法:
HC CH+H2O 催化剂 CH3CHO (3)乙烯氧化法:
2CH2热、
2CH3CHO
加压
四、乙醛的用途
主要用于生产乙酸、丁醇、乙酸乙酯等, 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
五、醛类
1. 醛的定义:
分子里由烃基(包括氢原子)跟醛基相连 而构成的化合物。 2. 醛类通式: O
由于生成的银附着在试管壁上形成银镜,所以叫银镜反应
注意点:
(1)试管内壁必须洁净; (2)必须水浴; (3)加热时不可振荡和摇动试管; (4)须用新配制的银氨溶液; (5)乙醛用量不可太多; (6)实验后,银镜用HNO3浸泡,再用水洗
银镜反应有什么应用, 有什么工业价值?
应用: 检验醛基的存在, 工业上用来制瓶胆和镜子
R—C—H 饱和一元醛的通式为:
CnH2nO n≥1
3. 醛的同分异构体
(1) 写出符合分子式C4H8O属于醛的同 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2) 写出符合分子式C5H10O属于醛的同 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4. 物理通性
醛一般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密度一 般比水小。
含有1-3个碳原子的醛能以任意比例和 水互溶。
练习二
O
CH3 C CHCH2CH2C CH C H
CH3
CH3
如何证明存在碳碳双键?
先加足量的银氨溶液(或新制的Cu(OH)2)使 醛基氧化。然后再用酸性KMnO4溶液(或溴水) 检验碳碳双键,碳碳双键能使酸性KMnO4溶液 (或溴水)褪色
三、乙醛的制备
(1)乙醇氧化法:
2CH3CH2OH+O2
5. 醛的化学性质
-H(氧化)
+ O(氧化)
醇
醛
酸
+H(还原) (氧化性) (还原性)
① 与H2加成→醇 ② 与O2催化氧化→酸 ③ 与银氨溶液 、新制Cu(OH)2悬浊液→酸 ④ 与溴水、KMnO4溶液 反应→能使之褪
色(反应式不要求)
6. 特殊的醛——甲醛(蚁醛)
(1) 分子式:CH2O O
沸点:20.8℃, 易挥发,易燃烧,
能与水、乙醇、乙醚、氯仿等互溶。
(三)乙醛的化学性质
1、加成反应
根据加成反应的概念写出CH3CHO 和H2 加成反应的方程式。
CH3CHO+H2 Ni CH3CH2OH 学与问 这个反应属于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为什么?
还原反应 因为在有机化学反应里,通常还可以从加 氢或去氢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即加氢就 是还原反应去氢就是氧化反应。
1ml2%的AgNO3溶液,再逐滴滴入2%的稀氨 水,至生成的沉淀恰好溶解。
Ag++NH3·H2O→AgOH +NH4+
AgOH+2 NH3·H2O=[Ag(NH3)2]++OH-
水+2浴H加2O热生成银镜
:在配好的上述银
氨溶液中滴入三滴乙醛溶液,然后把试管放
在热水浴中静置。
△
CH3CHO+2Ag(NH3)2OH →CH3COONH4+2Ag↓+3NH3+H2O
能被氧化成羧酸
能起银镜反应,能与新制的 氢氧化铜反应
(2)氧化反应
a. 乙催化醛氧可化以被还原为乙醇, 能否被氧化?
催化剂
2CH3CHO+O2 △ 2CH3COOH
2、氧化反应
a.燃烧
点燃
2CH3CHO+5O2
4CO2+4H2O
b.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
O
2CH3 —C
—
H
+
O2
催化剂 △
O 2CH3 —C — OH
c. 被弱氧化剂氧化 Ⅰ.银镜反应 配制银氨溶液 :取一洁净试管,加入
(-CHO)相连而成的 化合物叫醛。
O
H C H 甲醛
O
CH3CH2 C H
O
CH3 C H 乙醛
丙醛
二、乙醛
(一).乙醛的分子结构
分子式
C2H4O
结构式
HO H C CH
H
结构简式 CH3CHO 官能团 醛基: CHO 或
友情 提示
醛基的写法,不要写成
O CH
COH
(二)乙醛的物理性质
常温下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密度比水小,
醇类发生催化氧化的条件是什么?
1.Ag或Cu作催化剂并加热。 2.羟基所连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
根据醇类催化氧化反应的原理,完成下列方
程式:
△ 2CH3CH2OH+O2 Cu
2CH3CHO+2H2O
OH
△
2CH3CHCH3+O2 Cu
O 2CH3CCH3+2H2O
一、醛
醛的定义:
从结构上看,由烃基
R (或氢原子)跟醛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