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水环境治理漫谈
水环境治理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水环境治理的国际比较及启示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水环境治理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极为关注的重要议题。
水环境治理的国际比较对于各国在解决水环境问题上的启示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出发,探讨各国在水环境治理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为我国水环境治理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美国美国作为发达国家,拥有先进的水环境治理技术和丰富的水资源管理经验。
美国政府高度重视水环境治理工作,建立了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监测网络。
美国环保署负责统筹全国的水环境管理工作,各州和地方政府也有自己的水环境管理部门。
在水环境治理方面,美国注重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积极推动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回收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
与此美国还重视公众参与和社会合作,鼓励民间组织和市民参与水环境治理,形成了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的水环境治理格局。
(二)欧盟国家欧盟国家在水环境治理方面也有着丰富的经验。
欧盟成员国根据欧盟水环境法规的要求,建立了统一的水环境管理体系和标准。
欧盟通过《水框架指令》等法律法规,要求各成员国对水体进行全面评估,并制定具体的水资源管理计划和措施,保护和恢复水体生态系统,防止水污染和生态破坏。
欧盟还注重跨国合作和区域合作,推动各成员国之间的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合作,共同应对水环境问题。
(三)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在水环境治理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也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解决路径。
一些发展中国家在水资源管理方面采取了创新的举措,如印度推行雨水收集和地下水补给项目,埃及利用尼罗河水资源进行农业灌溉,巴西发展了生物柴油和乙醇燃料等。
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水环境质量,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
二、启示与思考(一)建立科学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各国都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建立了科学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制定了水资源利用的总体规划和政策措施。
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和欧盟国家的经验,建立全面、科学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加强水环境监测和评估,推动水资源的综合治理和保护。
美国流域水环境治理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探析

美国流域水环境治理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探析作者:吕承达来源:《海外文摘·学术版》 2020年第8期吕承达(布林梅尔学校,波士顿栗子山 02467)摘要:流域水环境是当前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我国这方面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只有借鉴先进发达国家的经验才能少走弯路,美国作为超级大国在经济领域中有较高的地位,其水环境方面采用网络治理模式,并在一元体系下建立起来了中心合作治理方案。
本文针对我国的流域水环境进行分析,从管理目标、管理范围、法律依据、运行机制、保障技术等多个方面借鉴美国的治理模式,并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流域污染治理机制措施。
关键词:美国;流域水环境;治理模式;启示中图分类号:X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08-0127-02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都是以发展经济为主要目标,因此没有考虑环境影响所带来的影响,在地域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不得不牺牲环境来换取地方经济的发展,而且由于流域水资源具有跨界性,各地域在行政划分上没有统一思想,还存在环境治理的分割现状,因此相邻地方政府也有相互推诿的现象。
美国虽然在流域水环境治理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相对于我国有了更多的探索和发展时间,所以有很多经验值得借鉴,特别是在制度体系和体系框架的确立上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1 美国流域一元化体系的多中心合作治理模式概述1.1 管理目标和范围美国在流域水环境治理上注重目标的多元化,强调水资源、水质量、水生态等多个方面的考量,另外还强调水的战略发展,也就是说管理政策的制定不能局限于眼前,要以更加长远的目光看待治理方案,一旦确定下来就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流域水环境进行指导。
从流域水环境的管理范围来看,美国并没有单一的进行划分水体,而是从空间的维度上包含了全部水体,在一个地域内的水体以综合性的方式对水环境进行记录,包含其物理、化学、生物、生态多个方面,并根据水资源的使用进行分析,使用功能从食用、工业、农业、观赏、运输、防洪等多角度进行评价[1]。
北美大湖区的水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

北美大湖区的水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北美大湖区位于北美洲的东北部,由五个大湖组成,即苏必利尔湖、休伦湖、密歇根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
这片区域是美国和加拿大共享的重要水域,拥有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和生态系统。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展和影响,大湖区的水生态系统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破坏。
为了保护和恢复这一宝贵的自然遗产,许多倡议和努力已经展开。
首先,水质改善是保护和恢复大湖区生态系统的关键之一。
因工业和农业排放物的不断增加,大湖区的水体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为了改善水质,许多措施已经采取,包括监测和控制污染源、提高废水处理设施的效率等。
此外,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活动也是改善水质的重要手段,通过提高公众意识和行为改变,可以减少人为污染的发生。
其次,湿地保护与恢复是保护大湖区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策略之一。
湿地是大湖区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提供了许多生态服务,如水净化、洪水控制和鱼类繁殖场所。
然而,由于城市化和农业扩张,湿地的面积急剧减少,导致生态功能受到破坏。
为了保护和恢复湿地,政府部门和环保组织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湿地保护法的制定和湿地恢复项目的实施。
这些举措有助于减缓湿地损失的速度,并恢复已经受损的湿地生态系统。
此外,物种保护和生态恢复也是维持大湖区水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
大湖区是许多珍稀和濒危物种的栖息地,包括湖鲟、湖鲈和湖鸥等。
为了保护这些物种,许多保护项目已经启动,如建立保护区域、限制捕捞和引入保护措施等。
同时,适当的生态恢复措施也是保护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手段,通过修复栖息地和引入栖息地改善措施,可以帮助受损的物种恢复和增加。
最后,跨界合作与政策协调是实现大湖区水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的关键。
由于大湖区横跨美国和加拿大两个国家,跨界问题成为制约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的重要因素。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两国政府已经建立了合作机制,并签署了一系列协议和合作计划,如修复大湖区生态系统联盟和大湖区水质协议等。
这些跨界合作使得双方能够共同应对水生态系统面临的挑战,并加强政策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美国水污染控制立法的经验教训及对我国的启示(“控制”相关文档)共9张

3. 进入70年代,尼克松签署了《水质改善法》
水污染控制立法在改善全国的水质方面收效甚微。
1972年前的
111一四美一1美12进 进四四进一一作3进进1进一它2美作四1、 、 、、 、88888、、国、国入入、、入、、为入入入、是国为、99999政法完 政法99999美 美 水 美 水 77美 美 7美 美 通 777美 现 水 通 美年年年年年府规00善 00府0规0国国污国污国国国国航国行污航国年 年年年年年制制制制制要的水 要的水水染水染水水水水水水《染水水代 代代代代代定定定定定敢稳污 敢稳污污控污控污污污污路污水控路污, ,,,,,了了了了了于定染 于定染染制染制染染染染控染污制控染尼 尼尼尼尼尼《《《《《、性控 、性控控立控立控控控控制控染立制控克 克克克克克河河河河河善、制 善、制制法制法制制制制污制控法污制松 松松松松松流流流流流于灵的 于灵立立的立的立立立立染立制的染立签签签签签签与与与与与鼓 活 经鼓 活法法经法经法法法法的法法经的法署 署署署署署港港港港港励性济 励性的对验的验对对的的一的》验一对了 了了了了了口口口口口公与刺 公与历我与历与我我历历种历的与种我《 《《《《《占占占占占众适激 众适史国教史教国国史史手史最教手国水 水水水水水有有有有有参当机 参当回的训回训的的回回段回初训段的质 质质质质质法法法法法与性制 与性顾启及顾及启启顾顾,顾形及,启改 改改改改改》》》》》水相, 水相示对对示示被式对被示善 善善善善善。。。。。污结改 污结中中认中认法 法法法法法染合变 染合国国为国为》 》》》》》控。环 控。的的是的是制保 制启启美启美与理 与示示国示国环念 环最最境。 境早早保保的的护护有有关关水水111111污污999999777777染染222222控控年 年年年年年制制前 前前前前前方方的 的的的的的面面水 水水水水水的的污 污污污污污立立染 染染染染染法法控 控控控控控制 制制制制制。。立 立立立立立法 法法法法法在 在在在在在改 改改改改改善善 善 善 善 善全 全全全全全国 国国国国国的 的的的的的水 水水水水水质 质质质质质方 方方方方方面 面面面面面收 收收收收收效 效效效效效甚 甚甚甚甚甚微 微微微微微。 。。。。。
美国水法资源管理保护与争议

美国水法资源管理保护与争议美国水资源管理保护与争议美国作为一个拥有丰富水资源的国家,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利用和分配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议和挑战。
本文将从美国水资源管理的背景和现状入手,重点探讨美国水资源管理中的争议,并探讨一些解决方案。
1. 美国水资源管理背景和现状美国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包括河流、湖泊、地下水和湿地等。
根据美国环境保护署的统计数据,美国总共拥有近300万英里的河流和2.5万个湖泊。
这些水资源不仅为美国的居民提供生活用水,还支撑着农业、工业和能源等各个领域的发展。
然而,美国的水资源管理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不同地区之间的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导致一些地区水资源匮乏。
其次,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日益显著,干旱和洪水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给水资源管理带来了巨大压力。
此外,农业和工业的水资源需求不断增加,对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2. 美国水资源管理中的争议由于水资源的稀缺性和多样性,美国水资源管理中涌现出一系列的争议。
以下是其中几个典型的争议:2.1 水权争议美国各州普遍采用的是水权制度,即先占先得。
这导致一些地区和利益集团之间发生水权争夺的情况。
例如,西部干旱地区的农业和城市之间就经常发生关于水资源利用的纠纷。
2.2 跨界水资源争端美国境内存在许多跨越州界的河流和湖泊,跨界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问题成为各州之间的争议焦点。
例如,科罗拉多河是美国西部地区的重要水源,源于科罗拉多州,流经多个州,其中科罗拉多州和加利福尼亚州之间的水资源争端一直备受关注。
2.3 环境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国水资源管理中还存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一方面,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河流的污染、湿地的退化等。
另一方面,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如提供生活用水、用于农业灌溉和发电等。
3. 解决方案针对上述争议,美国政府和各州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水资源管理中的问题。
美国水污染治理的模式选择、政策过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水污染治理的模式选择、政策过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白永亮;石磊【摘要】实现良好的水污染治理已经成为破解发展与环境矛盾的重要工具,需要从宏观战略上合理选择水污染治理模式,从中观政策过程中精准掌控水污染治理动态效果,从微观治理主体上全面把握各方根本利益需求。
美国在水污染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对美国水污染治理的模式选择的背景,治理机制的整体设计进行系统归纳。
从美国水污染治理历史的视角总结了治理政策的产生背景、政策过程和重要关键性政策。
并对美国水污染治理政策效果进行定性评价。
最后结合中国的水污染治理实践,得出若干值得借鉴的启示。
%To achieve effectively object of water pollution governance has become the most effective tool for dealing with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Water pollution governance need to reasonably choose water pollution governance patterns from the macro strategy,precisely control the effect of water pollution governance from the process of policy,and also fully grasp the basic interest demand of all kinds of microscopic governance A has achieved obvious results in water pollution governance. The experiences of water pollution governance mode and mechanism of the overall design system in USA a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history of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governance policies in American,the formation of the policy process and the important policies are analyzed.The effectiveness of American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policies are then evaluated.Finally,enlight-enment from USA is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governance practice in China.【期刊名称】《人民珠江》【年(卷),期】2016(037)004【总页数】5页(P84-88)【关键词】美国水污染治理;治理模式;政策过程;治理机制【作者】白永亮;石磊【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991.2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水环境质量不断恶化,水污染事故也频频爆发。
美国农村分散式污水治理的经验及启示

美国农村分散式污水治理的经验及启示美国农村分散式污水治理的经验及启示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个重要议题。
在这个过程中,污水的治理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美国作为一个发达国家,在农村地区采取了一系列创新的分散式污水治理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文将对美国农村分散式污水治理的经验进行探讨,并从中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美国农村分散式污水治理的背景农村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往往难以接入传统的集中式污水处理系统。
特别是较偏远的地区,治理污水的成本更高,运营难度也更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美国采取了分散式污水治理的方式,即通过将污水处理设施分散设置在需要处理的源头上,实现小规模化、近源处理的目的。
二、美国农村分散式污水治理的技术1. 家庭污水处理系统家庭污水处理系统是农村分散式污水治理的核心技术之一。
它主要包括固体分离、生物降解和氮磷去除等环节。
通过将家庭污水处理系统分散设置在每个农户的下水道处,可以在源头上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水的排放和对环境的污染。
2. 湿地处理系统湿地处理系统是一种生态修复技术,通过植物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降解并转化为无害物质。
这种技术具有成本低、效果好、运营方便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农村地区环境友好型污水处理。
三、美国农村分散式污水治理的效果1. 生态环境改善通过分散式污水治理,农村地区的废水处理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
这不仅保护了农田水源的安全,还减少了农田和水源污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 国民健康提升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的使用可以有效减少有害物质的释放,降低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这对农民和居民的健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 社会经济发展分散式污水治理的推行可以刺激就业,提供了大量的技术工作岗位。
同时,新技术的推广和使用还能够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繁荣。
四、对我国污水治理的启示美国农村分散式污水治理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当前的污水治理工作有着重要启示。
国外流域水污染治理经验及对我们的启示

国外流域水污染治理阅历及对我们的启示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进步,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而水污染问题也愈发严峻。
为了有效治理水污染,各国纷纷实行了一系列措施,并积累了丰富的阅历。
本文旨在探讨国外流域水污染治理的阅历,并从中吸收对我国的启示。
一、美国的阅历美国在水污染治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阅历,这与其长期以来高度重视环境保卫相关立法的制定以及公民的环保意识有着密切的干系。
1. 立法和政策措施美国通过《清洁水法案》等法律法规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保卫标准和污染物排放限制。
此外,美国还建立了各级政府部门以及环境保卫局等机构来监督和管理水污染治理工作。
2. 水体修复与保卫美国重视对污染源的治理,并且接受了一系列的水体修复措施,如造湿地、沿海保卫带的建设,以及退耕还湿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水质。
二、荷兰的阅历荷兰位于欧洲的河流和海洋交汇的地区,水资源珍贵且脆弱。
荷兰对于水污染治理的阅历值得我们进修,尤其是在水资源管理和防洪方面。
1. 水资源管理荷兰通过建立水资源管理的相关机构,加强了对水质和水量的监测和管理。
此外,荷兰还重视提高农业和城市排水的效率,缩减水资源的浪费。
2. 防洪措施由于地势低洼,荷兰一直以来都面临着严峻的洪灾恐吓。
为了应对洪水,荷兰实行了一系列的防洪措施,如建设堤坝、开创洪水容量区等,有效保卫了土地和人民的安全。
三、日本的阅历作为一个岛国,日本水资源的管理与治理成为其长期以来一项重要工作。
同时,从国家到地方,从政府部门到民间社会,形成了全面参与环境保卫的社会氛围。
1. 水资源分配与利用日本实行了严格的水资源分配与利用政策,建立了全面监测和管理水资源的体系,并推动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缩减用水的浪费,提高用水效率。
2. 河流和湖泊改善日本乐观重视对河流和湖泊的治理和生态修复。
通过改善河道和湖泊的水质,保卫了生态环境,提升了水体的功能。
四、国外阅历对我国的启示1.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于水污染治理,我国应该制定更完善的法律法规,明确污染物排放的标准和责任,建立健全的环境保卫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水环境治理漫谈
当下,中美关系与中美发展对比似乎已成为较为敏感的议题。
但在政治的纷扰之外,两个大国之间的互相注视、互相影响与互相交流从未停止。
在全球结成命运共同体的环境领域,这种在经验和方法层面的学习借鉴更是必行之事。
在中国水污染治理已进入“深水区”的当下,重新审视和观察发达国家治水、治污、改善和管理水环境的历程,或许能为下一个五年,下一个“十条”提供一些参考。
从污染防治到“可游泳、可垂钓”水环境治理政策的转变对污水厂的影响美国的水污染治理需求肇始于经济蓬勃发展带来的水体污染问题和环境事件。
20世纪50年代前后,美国开始尝试系统性的管理并打下政策基础(发布联邦级的综合性水污染控制法、水质法案),70年代确立以水环境管理的职能主体(EPA)为代表的全国性的环境管理,同时确立了适用于全国范围的基础性废水排放限值以及针对排污主体的排污管理制度(排污许可制度)。
20世纪70年代末,清洁水法案出台,排污许可制度优化为基于国家污染物排放削减制度(NPDES)的排污许可,水污染治理思路也从对常规污染物的控制转为对“可游泳,可垂钓(waters are safe for fishing and swimming)”水环境的改善与追求。
承接前几十年确立的大框架,进入2000年以后,美国的水污染防治政策和思路又有所补充和延伸。
近年来美国水环境管理的重心主要是城市及乡村雨水径流管理、近岸海域海水监测体系建设、特殊污染物的控制、以及脱氮除磷等,后者即本文的论述主题。
2000年以来,EPA发布了一系列与脱氮除磷相关的技术文件(表1),其核心在于进一步推动有水环境质量提升需求区域的污水处理厂在营养物去除方面的低费用升级改造。
一州之视角看美国脱氮思路
在州一级的视角,美国的水环境营养物控制思路值得一谈。
一方面,作为典型的小政府国家,美国各州政府地方自治程度较高。
这自然也体现在环境管理方面,如在联邦层级污水厂污染物排放标准非常粗线条,具体到微观层面,NPDES体系管理下的排放标准能细化到各个污水处理厂。
因此不同地区污水厂氮磷污染物的排放限值也差别极大。
但另一方面,美国同时又是非常强调流域整体化治理的国家。
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政府就专门成立了流域委员会对田纳西河进行治理,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流域整体化治理的基因也自此开始在美国环境管理体系中传递。
以最具代表性的佛罗里达州为例。
该州污水厂TN、TP排放标准总体而言在美国各州之中最为严格。
佛罗里达州是一个水质较为敏感的地区,主要体现在:海岸线长(全美第二、农业发达——美国最主要柑橘类作物产区)、河湖繁密(境内有河流17116条,湖泊3万多个)、有重要湖泊和生态保护区(美国第二大淡水湖、美国知名的生态湿地大沼泽地‘everglades’)。
而该州的水污染控制一直面临着比较严峻的挑战。
早在20世纪60、70年代,就有Jacksonville市因污水处理设施缺乏建设资金而向河流直排5.6万m3/d市政污水,导致佛罗里达州中西部沿海水域发生短裸甲藻赤潮,致使近1500km2海域生物几乎全部灭绝的
污染事件。
根据当时环境管理部门的一份报告,市政污水、工业源(以磷肥工业为典型)、农业源(畜牧业粪便、种植业的化肥使用)等是境内主要河流、湖泊的水生生物数量和种类出现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居民的饮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随后佛罗里达州开始逐渐重视水污染问题,其在前期的摸索和准备期中逐渐形成了两条治污主线:一条是州政府一级的整体规划统筹,包括发布治理计划(州级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河流和海港污染防治计划)、募集资金投入治污(每年花费数亿美元主要用于支持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尝试和创新管理手段和制度(分级管理污水厂)等宏观举措;另一条是重点流域开始构建形成专门的治污和水环境保护组织,推动特定水域的污染治理,如持续至今的大沼泽地
‘everglades’富营养物去除项目、印第安河潟湖 (Indian River Lagoon)流域富营养化调查和治理项目等。
这些水污染防治的基础打牢、并且各类举措收到一定成效后,佛罗里达州于1996年发布了较为重要的提标政策——“市政污水处理设施Chapter
62-600–Domestic Wastewater Facilities)”。
该政策将州内部分重点流域的总氮排放标准规定为I、II类污水处理设施年平均TN浓度≤3mg/L,III类污水处理设施年平均TN浓度≤10mg/L。
这一“严约束总量、对日常波动宽容”精神的提标政策开始推动州内污水厂的升级,并逐步向极限脱氮迈进。
美国极限脱氮(LOT)发展及应用现状
中文语境下的“极限脱氮”脱胎于英文术语‘the Limit of Technology (LOT)’。
而这一概念则属于美国环境学界较为公认的水体污染物去除之“三层级”:即较为传统的生物去除(BNR)、加强型营养物去除(ENR)和极限营养物去除(LOT)。
这三个层级更为细化的内涵如下:
BNR:传统的厌氧-缺氧-好氧的顺序排列组合,通常可实现TN≤10 mg/L,TP≤1 mg/L。
ENR:在应用BNR技术的工艺基础上加入化学沉降及过滤以实现更优的氮磷去除效果,可以实现TN≤6 mg/L,TP≤0.2 mg/L。
LOT:代表“最先进技术”的内涵。
这一类技术和工艺虽然非常先进,但在习惯于对公共支出精打细算、同时强调地区个性化的美国此类技术没有过于普及。
如果将学界和产业界较为公认的TN≤3 mg/L,TP≤0.1 mg/L作为对LOT类
工艺的入门要求,根据EPA网站等官方来源的资料统计,美国全境约有十余座污水厂达到这一标准。
在美国,实现极限脱氮的技术工艺主要为在二级处理后加上化学处理+过滤、膜过滤、离子交换/吸收等工艺。
应用极限脱氮技术的污水厂主要分布在美国东部,尤其是接近五大湖区的区域和前文已提到的佛罗里达州。
污水厂脱氮除磷升级案例
近数十年,一些与佛罗里达州类似,有着更高污水/水环境营养物质控制需求的州在各种因素的推动下开始推行污水厂脱氮除磷的提标改造,由BNR提升为ENR甚至LOT。
具有代表性的部分案例见表2及表3。
可以看出,综合而言,美国各州污水厂在脱氮除磷升级方面较为精打细算——既不脱离自身实际需求定过高的目标,也不投入过多资金。
同时,在美国污泥农用政策较为友好的框架下通过营养物质的产出和出售以及能量的节省等途径追求脱氮处理环境效益之外的经济利益产出。
此外,更让人有些意外的是,美国部分污水厂脱氮除磷改造的个案经济性数据显示,极限脱氮和增强型脱氮实际的吨水花费不但不高于普通的生物脱氮,甚至会低于后者。
当然,这样的情况可能由于实施普通生物脱氮升级的污水厂通常
较老旧,需要改造的设施较多。
而实施更高两个层级标准脱氮除磷升级的污水厂通常较新,需实施改造的设施和工艺较少等因素的影响。
个案数据无法给出定性的结论,但也足以对“极限脱氮=高昂费用”的惯性思维等式给出一定的质疑。
对中国脱氮事业的启示
回顾美国的水体富营养化治理路径,不难发现一些值得参考且学习引入的点。
比如地方政府统筹和跨区域流域治理的双管齐下;比如对投入产出的精打细算;比如对区域特殊性的强调和从个体实际需求出发的务实……另一方面,从美国一些区域依然持续的治污举措和依然偶有爆发的水污染事件中也可以看出,即使在环保已先行几十年的发达国家,治水和防污依然是不辍的长期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