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的家
共同的家刘亮程阅读答案

篇一:共同的家刘亮程阅读答案刘亮程①那头黑猪娃刚买来时就对我们家很不满意。
母亲把它拴在后墙根,不留神它便在墙根拱一个坑,样子气哼哼的,像要把房子拱倒似的。
要是个外人在我们家后墙根挖坑,我们非和他拼命不可。
对这个小猪娃,却只有容忍。
每次母亲都拿一个指头细的小树条,在小猪鼻梁上打两下,当着它的面把坑填平、踩瓷实。
末了举起树条吓唬一句:再拱墙根打死你。
②黄母牛刚买来时也常整坏家里的东西。
父亲从邱老二家买它时才一岁半。
父亲看上了它,它却没看上父亲,不愿到我们家来。
拉着一个劲地后退,还甩头,蹄子刨地向父亲示威。
好不容易牵回家,拴在槽上,又踢又叫,独自在那里耍脾气。
它用角抵歪过院墙,用屁股蹭翻过牛槽。
还踢伤一只白母羊,造成流产。
父亲并没因此鞭打它。
父亲爱惜它那身光亮的没有一丝鞭痕的皮毛。
我们也喜欢它的犟劲,给它喂草饮水时逗着它玩。
它一发脾气就赶紧躲开。
【我们有的是时间等】。
一个月,两个月。
一年,两年。
我们总会等到一头牛把我们全当成好人。
把这个家认成自己家。
有多大劲也再不往院墙牛槽上使。
爱护家里每一样东西,容忍羊羔在它肚子下钻来钻去,鸡在它蹄子边刨虫子吃,有时飞到脊背上啄食草籽。
③牛是家里的大牲畜。
我们知道养乖一头牛对这个家有多大意义。
家里没人时,遇到威胁其它家畜都会跑到牛跟前。
羊躲到牛屁股后面,鸡钻到羊肚子底下。
狗会抢先迎上去狂吠猛咬。
在狗背后,牛怒瞪双眼,扬着利角,像一堵墙一样立在那里。
无论进来的是一条野狗、一匹狼,一个不怀好意的陌生人,都无法得逞。
④在这个院子里我们让许多素不相识的动物成了亲密一家。
我们也曾期望老鼠把这个家当成自己家,饿了到别人家偷粮食,运到我们家来吃。
可是做不到。
⑤经过几个夏天我记不清经过了几个夏天,无论母亲、大哥、我、弟弟妹妹,还是我们进这个家后买的那些家畜们,都已默认和喜欢上这个院子。
我们亲手给它添加了许多内容。
除了羊圈,房子东边续盖了两间小房子,一间专门煮猪食,一间盛农具和饲料。
乾县实验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 4.7《共同的家》教学设计4 北京版一年级语文上册4.7共同的家教学设

由单韵母到复韵母读法和写法比较难,要多练习,多指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ɑi ei ui三个复韵母和它们的四声,认清字母的读音。.练习复韵母ɑi ei ui拼音,正确、熟练地读准每个音节。
过程与方法
教给学生正确读书ai ei ui、拼音,正确、熟练地读准每个音节。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懂得在学习中要相互合作
3.初读全诗,读准字音
下面,你们就跟着老师一起来看看唐伯虎是怎样描写大公鸡的。
(1)学生边指课文,边跟教师一行一行地读,注意读准字音.(两遍)
(2)大家想不想自己也来读一读课文啊?如果碰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问同学,问老师,拼拼音等,老师强调把读得不通顺的句子多读几遍,读完举手。)
(3)下面老师想听听大家读得怎样.
(6)分四组比赛,看看哪一组读得最好,(要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若四组都不错,“我们为自己鼓掌”)
(7)谁愿意上来给大家读一读,其他同学要认真听,听听他是不是把字音读准了,把节奏读出来了。
画面上出示课文插图和带音节的《画鸡》这首诗,“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3)自己说()是()的家。
(4)你能把你说的话连起来吗?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4猜字谜
课题
猜字谜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和朗读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本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充满趣味性.根据所学内容和学情特点,本着激发学生猜字谜的学习兴趣的目的,故采用猜字谜导入,自主识字,探究新知,拓展延伸的教学策略。
ei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小朋友砍木头,嘴里发出ei
的声音).编儿歌:
2 共同的家-字理识字

2.左读是土也,右读也是土; 农民耕耘它,上面长万物。
lán tiān shì bái yún de jiā 蓝 天 是 白 云 的 家
tǔ 土
dì shìhé miáo de jiā 地 是 禾 苗 的 家
shù lí n shìxiǎo niǎo de jiā 树 林 是 小 鸟 的 家
dà hǎi shìyú er de jiā 大 海 是 鱼 儿 的 家
lá n tiān shìbá i yú n de jiā 蓝 天 是 白 云 的 家, tǔ dì shì hé miá o de jiā 土 地 是 禾 苗 的 家, shù lí n shìxiǎo niǎo de jiā 树 林 是 小 鸟 的 家, dà hǎi shì yú er de jiā 大 海 是 鱼 儿 的 家,
左右结构
独体字
半包围结构
我会看图猜字
tǔ
土地 黄土 沙土 土山
lí n
树林 森林 竹林 山林 林场 姓林
树
又
寸
树林 树木
gòng
共
共同 公共 一共 总共 共产党
qiú
篮球
球
足球
气球
羽毛球 乒乓球
miáo
苗
禾苗 树苗 火苗 鱼苗 苗条
苗
猜字谜识字
1.门里异口声一致, 大伙行动也一致
同
地
沙漠
南极
大海
企鹅
(
鱼儿 骆驼 )是( )的家。
课后拓展: 照样子说一说
( 草原 )是羊群的家, 泥土是( 花儿 )的家, ( 夜空 )是( 星星 )的家。
dìqiú shìwǒ men ɡònɡ tó nɡ dejiā
共同的家 教案

《共同的家》教案陈卓2009013697【课题】共同的家【课时】1【授课时间】12月22日第1周第1星期第3节【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基本内容;2体味文章主旨及作者思想情感;3把握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朗读品味文章,把握文章主题【教学难点】阅读分析文章,把握主旨及作者思想情感【教学工具】幻灯片、板书【教学方法】激趣法;诵读法;探究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课程⑴(激趣法)老师: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刘亮程的《共同的家》一文。
看到这个题目同学们想到了哪些?关于“家”你有什么想法吗?(提问1-2个同学)学生1:我想这篇文章可能是写关于作者家庭中的人或者事情;关于家,我想到了我的父母。
学生2:是不是类似于关于我们共同的家——地球之类的题材;关于家,我想到了我们家的每一位成员。
⑵(导入新知)老师:好的,前面两位同学已经给出了她们的答案,那到底这篇文章是写什么的呢?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共同的家》。
板书:共同的家刘亮程二、介绍作者和创作背景1.刘亮程老师:刘亮程,作家,1962年出生在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一个小村庄。
著有诗集《晒晒黄沙梁的太阳》,散文集《风中的院门》、《一个人的村庄》、《库车》等。
所获荣誉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
大家有没有读过作者的其它文章?(提问1-2个学生。
)学生:《风中的院门》、《一个人的村庄》2.刘亮程,1962年出生。
他种过地,当过乡农机管理员。
劳动之余写点文字,几乎所有文字都在写自己生活多年的一个村子。
在这个人畜共居的村庄里,房子被风吹旧,太阳将人和牲畜晒老,所有事物都按自然的意志伸叶展枝。
作者在不慌不忙中叙述着一种人类久违的自然生存。
刘亮程不同于其他作家所写农村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他不是站在一边以“体验生活”的作家的身份来写,而是写他自己的村庄,他眼中的、心中的、生于斯长于斯、亦必葬于斯的这一方土地。
3.老师:在讲课之前同学们已经对文章内容进行了预测,《共同的家》这篇文章不仅涉及到普通意义上的“家”,还关联到作者生存过的故乡以及那里的一切,就连家里的动物之间都是和谐相处的。
《共同的家》教学反思 教案教学设计

《共同的家》教学反思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反思:1. 在讲解地球的自然环境时,学生对于一些地理概念理解不深,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解释。
2. 在进行环境保护的讨论时,学生们的观点各异,我需要更加有效地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环保意识。
3. 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保护我们的家园。
二、教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认识我们的地球家园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认识到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2. 教学内容:地球的位置、地球的结构、地球的自然环境。
3. 教学方法:观察图片、观看视频、小组讨论。
4. 教学步骤:(1)观察地球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外观。
(2)观看地球运行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3)小组讨论:地球的自然环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第二课时: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1. 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入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地球的地形、气候、生态系统。
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4. 教学步骤:(1)图片展示:各种地形、气候、生态系统的图片,让学生直观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
(2)案例分析:分析一些由于环境破坏导致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3)小组讨论:如何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第三课时:爱护地球,从我做起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培养环保意识,从自己做起,爱护地球。
2. 教学内容:环保知识、环保行为、环保法规。
3. 教学方法:观看视频、小组讨论、实践演练。
4. 教学步骤:(1)观看环保视频: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和方法。
(2)小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环保行为?(3)实践演练:学生分组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
第四课时:我们的地球,我们的责任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保护地球是每个人的责任,形成共同的环保意识。
2. 教学内容:地球面临的挑战、我们的责任。
《共同的家》歌词 零点乐队

共同的家
共同的家
零点乐队
一啸云天编辑
虽然我们说着不同的语言
在地球上我们是一家
而有人正在沐浴阳光
有人却饱偿悲伤
经过了多年的沧桑
我们已分别得太久太长
彼此想往长重逢的来临
祈盼着自由的天堂
来吧,为了一个和平的家
来吧,来吧,这是一个美丽的家
来吧,为了一个共同的家
来吧,来吧
music
(为了那些无辜的儿童,和所有失去父母的孩子)来吧,放下你手中紧握的枪
来吧,来吧,让友情唤醒你的无情
来吧,因为我们拥有共同的家
来吧,来吧网()欢迎您! 以上就是关于共同的家的歌词,感谢您的阅读!。
《共同的家》的教案

《共同的家》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家庭的基本构成和功能,认识到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
2.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珍惜亲情,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3. 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学会在家庭中承担责任和义务。
二、教学内容:1. 家庭的基本构成:父母、子女、祖父母等。
2. 家庭的功能:情感交流、生活照顾、教育培养、社会化等。
3. 家庭价值观:亲情、友情、爱情等。
4. 家庭中的责任和义务:子女对父母的孝顺、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家庭的基本构成、家庭的功能、家庭价值观、家庭中的责任和义务。
2. 教学难点: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沟通技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家庭的基本构成、功能、价值观和责任义务。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家庭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家庭中的关系和沟通技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沟通技巧,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家庭的基本构成、功能、价值观和责任义务,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沟通技巧,分享讨论成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评估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问题的深度和沟通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家庭结构和功能的了解,以及他们对于家庭价值观和责任义务的认识。
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反馈,了解他们的理解和意见。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共同的家》教材,用于提供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
2. 幻灯片:制作相关的教学幻灯片,辅助讲解和展示。
3. 视频材料:选择相关的家庭题材视频,用于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理解。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家庭的基本构成和功能。
语文S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共同的家》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S)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2 共同的家语文(S)教学设计教课板材:语文(S)一年级上册文:2 共同的家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共同的家是一首儿童诗,全诗只有短短的五行,却已勾勒出一幅温馨和谐的“家”的图画,让爱地球、保护地球的情感得以表达。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抓住儿童诗的特点,以“读”贯穿始终,注重学生个性的感知、联想、体验等心理活动,努力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以此发展学生语言,启迪他们的智慧,让他们的心灵和情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认识“共、同、家、土、禾、苗、树、林、地、球”10 个生字。
会写“土、大、云、禾”4 个字,学习新笔画“撇折”。
2. 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家乡的可爱,从而以实际行动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地球。
4. 引导学生练习用“()是()的家”的句式说话,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书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
2.认识、会写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理解“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的意思。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说明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一)师:(板书:家)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你们的家在哪儿吗?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家,冷了,家会给我们温暖;累了,家会让我们舒适;难过时,家会抚慰我们的心灵……难怪“家”字头上有一个宝盖头,原来它是为我们遮风挡雨的幸福的港湾啊!(学生观察“家”字,用自己的有趣想法记忆)(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家”的儿童诗,题目是——(板书:共同的)我们一起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一)学生借助拼音练习读诗。
师:请同学们轻声读这首诗,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要读准字音。
多读几遍,看谁先能读通顺。
(二)师范读课文。
师:这首诗写得朗朗上口,老师情不自禁地想要读一读了,大家拿好书、仔细看,认真听老师是怎么读的?(师范读)(三)学生照老师的样子练读。
师:老师发现大家不仅读得投入,而且听得非常专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同的家
为一窝老鼠我们先后养过四五只猫,全是早先一只黑母猫的后代。
在我的印象中猫和老鼠早就订好了协议。
自从养了猫,许多年间我们家老鼠再没增多,却也始终没彻底消恶意,这全是猫故意给老鼠留了生路。
老鼠每天夜里牺牲掉两只供猫果腹,猫一吃饱,老鼠便太平了,满屋子闹腾,从猫眼皮底下走过,猫也懒得理它。
我们早就识破猫和老鼠的这种勾当。
但也没办法,不能片罚猫。
猫打打会跑掉,三五天不回家,还得人去找。
有时在别人屋里找见,已经不认你了。
不像狗,对它再不好也不会跑到别人家去。
我们一直由着猫,给它许多年时间,去捉那窝老鼠,很少打过它。
我们想,猫会慢慢把这个家当成自己家,把家里的东西当成自己的东西去守护。
我们期望每个家畜都能把这个院子当成家,跟我们一起和和好好往下过日子。
虽然,有时我们不得不把喂了两年的一头猪宰掉,把养了三年的一只羊卖掉,那都是没办法的事。
那头黑猪娃刚买来时就对我们家很不满意。
母亲把它拴在后墙根,不留神它便在墙根拱一个坑,样子气哼哼的,像要把房子拱倒似的。
要是个外人在我们家后干部根挖坑,我们非和他拼命不可。
对这个小猪娃,却只有容忍每次母亲都拿一个指头细的小树条,在小猪鼻梁上打两下,当着这绵面把坑填平、踩瓷实。
末了举起树条吓唬一句:再拱墙根打死你。
黄母牛刚买来时也常整坏家里的东西。
父亲从邱老二家买它时才一岁半。
父亲看上了它,它却没看上父亲,不愿到我们家来。
拉着一个劲地后退,还甩头,蹄子刨地向父亲示威。
好不容易牵回家,拴在槽上,又踢又叫,独自在那里耍脾气。
它用角抵歪过院墙,用屁股蹭翻过牛槽,还踢伤一只白母羊,造成流产。
父亲并没因此鞭打它。
父亲爱惜它那身光亮的没有一丝鞭痕的皮毛。
我们也喜欢它的犟劲,给它喂草饮水时逗着它玩。
它一发脾气就赶紧躲开。
我们有的是时间等。
一个月,两面三刀个月。
一年,两年。
我们决会等到一头牛把我们全当成好人,把这个家认成自己的家。
有多大劲也再不往院墙牛柄上使。
爱护家里每一样东西,容忍羊羔在它肚子下拈来拈去,鸡在它蹄子边刨虫子吃,有时飞到脊背上哺食草籽。
牛是家里的大牲畜。
我们知道养乖一头牛对这个家有多大意义。
家里没人时,遇到威胁了家畜都会跑到牛跟前。
羊躲到牛屁股后面,鸡钻到羊肚子底下,狗会抢先迎上去狂吠猛咬。
在狗背后,牛怒瞪双眼,扬着利角像一堵墙一样立在那里。
无论进来的是一条野狗、一只狼,还是一个不怀好意的陌生人,都无法得逞。
在这个院子进而我们让许多素不相识的动物成了亲密一家。
我们也曾期望老鼠把这个家当成自已家,饿了到别人家偷粮食,运到我们家来吃。
可是做不到。
几个夏天后这个院子比我们刚来时更像个院子。
牛圈旁盖了间新羊圈,羊圈顶上是鸡窝。
猪圈在东北角上,全用树根垒起来的,与牛羊圈隔着菜窖和柴垛,是我们故决隔开的,牛羊都嫌弃猪,猪烘太臭,猪又爱往烂泥坑里钻,身子脏兮兮的。
牛羊都极爱干净。
尽管白天猪猪哼哼唧唧在牛羊间钻来钻去,也看不出牛羊怎么嫌弃它,更没见羊和猪打架,但我们还是反它们分开,一来龙去脉院子东北角正对着荒地,需要把院墙垒结寮。
二来我们潜意识中觉得,那个角上应该有谁驻守。
猪也许最合适。
经过几个夏天--我记不清经过了几个夏天,无论母亲、大哥、我、弟弟妹妹、还是我们进这个家后买的那些家畜们,都已默认和喜欢上这个院子。
我们亲手给它添加了许多内容。
除了羊圈,房子东边续盖了两间小记子,一间专门煮猪食,一间盛农具和饲料。
院墙几乎重修了一遍,我们进来时有好几处篱笆坏了,到处是大大小小的洞。
第一年冬天从雪地上的脚印我们知道,有野杀虫剂、狐狸,还有不信识的一种动物进了院子拆掉重盖又拆掉垒了三次
的狗窝一次垒在院子最里面靠菜地的那棵榆树下,嫌狗咬人不方便,离院门太远,它吠叫着跑过院子时惊得鸡四处乱飞。
二次移到大门边,紧靠门墩,狗洞对着院门,结果外人都不敢走近敲门,有事站在路上大嗓子喊。
三次又往里移了几米。
这些小活都是我们兄弟几个干。
大睦的活父亲带我们一块干。
父亲早年曾在村里当过一阵小组长,我听有人来找父亲帮忙时,还尊敬地叫他方组长,更多时候大家叫他方老二。
我们跟父亲干活总要闹许多别扭。
那时我们对这个院子的历史一无所知,不知道那些角角落落里曾发生过什么事。
"不要动那根木头"父亲大声阻止。
我们想把这根歪扭的大榆木挪到墙根,腾出地方来栽一行树。
"那个地方不能挖土""别动那个木桩"我们隐约觉得那些东西上隐藏着许多事。
我们太急于把手伸向院子的每一处,杨抹掉那些不属于我们的陈年旧事,却无意中翻出了它们,让早已落定的尘埃又弥漫在院子里。
我们挪动那些东西时已经挪动了父亲的记忆。
我们把他的往玷搅乱了。
他很生气。
他一生气便气哼哼地蹲到墙根,边抽烟边斜眼噔我们。
在他的乜里我们小心谨慎干完一件又件事,照着我们的想法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