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的家》阅读附答案
共同的家刘亮程阅读答案

篇一:共同的家刘亮程阅读答案刘亮程①那头黑猪娃刚买来时就对我们家很不满意。
母亲把它拴在后墙根,不留神它便在墙根拱一个坑,样子气哼哼的,像要把房子拱倒似的。
要是个外人在我们家后墙根挖坑,我们非和他拼命不可。
对这个小猪娃,却只有容忍。
每次母亲都拿一个指头细的小树条,在小猪鼻梁上打两下,当着它的面把坑填平、踩瓷实。
末了举起树条吓唬一句:再拱墙根打死你。
②黄母牛刚买来时也常整坏家里的东西。
父亲从邱老二家买它时才一岁半。
父亲看上了它,它却没看上父亲,不愿到我们家来。
拉着一个劲地后退,还甩头,蹄子刨地向父亲示威。
好不容易牵回家,拴在槽上,又踢又叫,独自在那里耍脾气。
它用角抵歪过院墙,用屁股蹭翻过牛槽。
还踢伤一只白母羊,造成流产。
父亲并没因此鞭打它。
父亲爱惜它那身光亮的没有一丝鞭痕的皮毛。
我们也喜欢它的犟劲,给它喂草饮水时逗着它玩。
它一发脾气就赶紧躲开。
【我们有的是时间等】。
一个月,两个月。
一年,两年。
我们总会等到一头牛把我们全当成好人。
把这个家认成自己家。
有多大劲也再不往院墙牛槽上使。
爱护家里每一样东西,容忍羊羔在它肚子下钻来钻去,鸡在它蹄子边刨虫子吃,有时飞到脊背上啄食草籽。
③牛是家里的大牲畜。
我们知道养乖一头牛对这个家有多大意义。
家里没人时,遇到威胁其它家畜都会跑到牛跟前。
羊躲到牛屁股后面,鸡钻到羊肚子底下。
狗会抢先迎上去狂吠猛咬。
在狗背后,牛怒瞪双眼,扬着利角,像一堵墙一样立在那里。
无论进来的是一条野狗、一匹狼,一个不怀好意的陌生人,都无法得逞。
④在这个院子里我们让许多素不相识的动物成了亲密一家。
我们也曾期望老鼠把这个家当成自己家,饿了到别人家偷粮食,运到我们家来吃。
可是做不到。
⑤经过几个夏天我记不清经过了几个夏天,无论母亲、大哥、我、弟弟妹妹,还是我们进这个家后买的那些家畜们,都已默认和喜欢上这个院子。
我们亲手给它添加了许多内容。
除了羊圈,房子东边续盖了两间小房子,一间专门煮猪食,一间盛农具和饲料。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共同的家》教案——讲述家庭故事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共同的家》教案——讲述家庭故事的文章一、教材分析教材选取的是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共同的家》。
本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小明一家人为了庆祝爸爸生日,共同合作制作生日蛋糕的故事。
所以,在教学本篇课文时,不仅要让学生理解生日蛋糕的制作过程,还要让学生感受到家庭成员之间的融洽和互助精神。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生能理解故事内容,掌握生日蛋糕的制作过程。
(2)学生能准确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读懂课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描写家庭生活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家庭观念,感受家庭的温馨和幸福。
(2)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精神。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1、热身与导入情境描述:通过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的知识和情感。
(1)老师可以与学生换位思考,问学生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过过像小明一家人一样制作生日蛋糕的经历?”(2)孩子们可以先用手势来描述自己的家庭生日庆祝经历,通过有趣的发言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及丰富他们的想象力。
2、阅读课文情境描述:通过小组或班级合作的形式,学生阅读并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要的生词和概念。
(1)老师首先将课文大声朗读,让学生跟读。
(2)团体读求:学生分小组或者班级,将课文分段朗读,一边读一边讨论意思。
(3)独立思考和回答问题:老师给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3、讲述个人的家庭故事情境描述:通过个人在家庭的生活实际经历,让学生学会感怀,铸造自己的价值观。
(1)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家中做过的事情,并强调家庭与生日庆祝的重要性。
(2)学生在听到同学分享的故事时,要认真倾听,给予积极的评价。
(3)鼓励适量的评论,让学生记住“尊重和尊重别人”的观念,促进学生感恩家庭中的所有人。
4、制作生日蛋糕情境描述:通过小组或班级合作,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蛋糕,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自行选择一位代表,负责领取上课前提前准备好的食材和器械等物品。
最新语文S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共同的家》资料家(精品)

《共同的家》资料家家,是这样一个地方。
我们在平常意义上说的“家”,大多指的是有一个稳定不变的生活、成长和休憩的地方。
古人是这样说的:“家,居其地曰家。
”《正志通》。
按照《说文解字》和查《汉字大辞典》里对家的定义是指:家,上面是“宀”头,下面是一个“豕”字,表示是一个有遮风避雨的屋子里养猪的地方。
这里面的“豕”字,即是指猪的意思。
在远古时期的生产力比较低下,人们多在屋子里圈养几头猪,用以维持生活所需备,所以在屋子里养有几头猪就成了“家”字的标志。
现在通常意义上来讲,“家”:一般是指共同生活着最少两个人以上。
“室为夫妇所居,家谓一门之内。
”《诗·周南·桃夭》。
当然,一个人也可以在自己“家”里生活一辈子,可总感觉一个人生活的“家”不象是个家的真正意义。
古人这样说过:“有夫有妇,然后为家。
”在我国,大多情况下,我们在婚嫁以前都是跟父母一起生活的家里,等到长大了以后,女孩嫁出去,跟另外一家的男孩成立一个家;男孩结婚以后,又在外面成立了新的“家”。
社会学家说:家庭是人类社会的细胞。
正是有了细胞的生长、繁衍,才有了绵延不断的人类历史长河。
跟朋友们在一起聊天,话题也常常会谈到各自家庭里的一些事情。
因为关于“家”里的话题有太多,甚至在很多时候感慨:家里的事情说不明、理不清。
结了婚的男人可能都有这样的看法:“家,是个不讲理的地方。
”这句话是专指夫妻之间生活里的琐碎事而言。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清官难断家务事。
”大抵都是对家事的一些比较消极的看法和观点。
“家”是什么?看法和观点不同,千万个人有千万个说法。
有人这样比喻:家是一个“窝”。
哪怕在里面四壁皆空,但只要你有这样一个窝,就可以抵挡风雨寒冷,也给你一个可供休憩生活的地方。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我们每个人一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已经与“家”有着割舍不断和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有“家”才有你。
就象是程琳在二十世纪80年代流行的那首《酒干倘卖无》歌里唱的那句: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地哪有家?没有家哪有你?家就象是个线盘,离家在外的孩子是放飞的风筝一样,走得再远,飞得再高,也离不开家的牵挂。
小学一年级语文《共同的家》

小学一年级语文《共同的家》教学设计[内容分析]《共同的家》是语文出版社S版教材中一年级上册里的一首儿歌。
课文把土地比做禾苗的家,把树林比做小鸟的家,把大海比做鱼儿的家,把地球比做我们共同的家,既传授了知识,又渗透了环保教育。
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学生分析]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知识经验不是太丰富,但是他们活泼、天真、可爱,表现欲望强。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共、同、家、土、禾、苗、树、林、地、球”10生字。
会写“云、土”两个生字。
学习新笔画“撇折”。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理念]第一、阅读方面: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的指导,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本课教学要以朗读为主,在读中成诵,在读中受到美的熏陶。
1、体验阅读,读中见悟以读为主,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与多样的读书形式,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好,读美,在读中去感悟,在读中去欣赏,去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
教学《共同的家》一课,结合诗歌短小精悍这一特点,我让学生充分自由地朗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结合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脑海中浮想与词语相关的清晰具体的形象“蓝天万里,白云朵朵;树林里小鸟在欢唱;清清的河水中,鱼儿自由自在地游;嫩绿的芽破土而出,迎着和风微笑……”从而进一步悟出“家”的内涵——温馨、快乐,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教师适时的评价点拨给了学生个性化朗读更大的空间,让他们在体验中把对语言文字独到的理解感悟,通过读张扬出来,从而形成语感。
2句式迁移,刨编诗歌儿童诗的句式往往可以举一反三,迁移运用。
《家》这课中句式“(什么)是(谁)的家”的迁移有两次。
一是在学习课文“地球就是我们共同的家”前,其主要目的通过句式的拓展练习使学生对于我们和底气关系的感悟,从蓝天白云、树林小鸟以及其他的生活经验迁移过来,无需说教,一样亲切感人。
(小学教育)2019年一年级上册课文2《共同的家》word同步练习

2019年一年级上册课文2《共同的家》word同步练习
一、连一连:
shùlín xīng kōng dìqiúdàjiātǔdì
星空地球树林大家土地
二、数笔画,填一填:
①火,共( )画,第三画是( )。
②我,共( )画,第五画是( )。
③山,共( )画,第二画是( )。
三、找部首相同的字:
木: 树朵林
艹: 花苗节
四.填一填。
(1)泥土是种子的家。
蓝天是()的家。
小河是()的家。
大山是()的家。
(2)()是()的家。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每人说一句,试者连起来,看看是不是一首儿童诗。
五、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保护它呢?
小学教育资料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第2 页共2 页。
乌兰察布市语文一年级上册《共同的家》同步练习A卷

乌兰察布市语文一年级上册《共同的家》同步练习A卷一、看拼音,写汉字。
(共1题;共4分)1. (4分)读拼音,写词语。
chú xīsuàn bàn jiǎo zi lì z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组词。
(共1题;共4分)2. (4分)读一读,选择正确的字。
向像①小明好________没来上学。
②燕(yàn)子飞________南方。
③我走________门口。
④邻居(línjù)妹妹长得________她爸爸。
三、照样子,写笔顺。
(共1题;共8分)3. (8分)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稻________测________途________诞________焰________侧________涂________涎________四、猜一猜 (共1题;共8分)4. (8分) (2018二上·高阳期末) 查字典五、组词 (共1题;共16分)5. (16分)辨字组词挪________ 鬼________ 腊________ 翡________那________ 愧________ 蜡________ 韭________刑________ 君________ 鞭________ 撇________刊________ 裙________ 便________ 敞________六、给下列汉字注音 (共1题;共6分)6. (6分) (2019六上·汉川期中) 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写在横线上。
搔痒________( náo sāo)破帆 ________(fān fán)倾听 ________ (qīng qūn)蜷身________ (juǎn quán)勉强 ________ ( qiáng qiǎng)傍晚________ (bàng páng)七、减一减变成新字并组词 (共1题;共20分)7. (20分)比一比,组词语。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共同的家

看
谁
比 一
n泥í tǔ土sh是ì 种的d子e家j。iā 草原 shì yánɡ qún de jiā
最 聪 明
比
是 羊 群 的 家。
大地shì
d花e 儿jiā
是
的 家。
大气污染
白色污染
乱砍滥伐
河水污染
尾气排放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就
是我们的家.我们要保护环境, 不乱扔垃圾,不要乱砍树木, 不乱捕食动物,不污染水源 等.弄脏了、糟蹋了地球,我 们就会失去可爱的家。
关爱地球,保护环境
tǔ
yún
dà
hé
一字开花
白云
云朵 云 乌云
土地
水土 土 田土
泥土
云彩
大海
大人 大 大小
大家
பைடு நூலகம்
2 共同的家
gòng tóng jiā tǔ hé 共 同 家 土禾
miáo shù lín dì qíu 苗 树 林 地球
共同 家 土 禾 苗树林 地球
ɡònɡ tónɡ
共同
tǔ di
土地
dà hǎi
大海
lán tiān
蓝天
hé miáo
禾苗
dì qiú
地球
bái yún
白云
shù lín
树林
xiǎo niǎo
小鸟
共白 同云
土 地
地大
大 海禾
苗
树 林
球家
lán tiān shì bái yún de jiā 蓝 天 是 白 云 的 家。
tǔ dì shì hé miáo de jiā 土 地 是 禾 苗 的 家。
shù lín shì xiǎo niǎo de jiā 树 林 是 小 鸟 的 家。
浙江省精诚联盟2024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3学年第二学期浙江精诚联盟适应性联考高三语文学科试题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三联生活周刊:近几年来,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考古遗址博物馆建成。
文博界对考古遗址博物馆的具体定义是什么?高蒙河:要谈如何定义考古遗址博物馆,我们首先需要将其解构为两个核心:博物馆和遗址。
遗址,尽管是一个出现在《辞海》等工具书中,已经常识化并被广泛接受的考古术语,但大众可能对其含义尚未完全明确。
许多人参观考古遗址博物馆,比如去看兵马俑、石峁或殷墟,通常是出于观赏文物的目的,对遗址本身的理解和认知较浅,也不知道这类遗址博物馆与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有什么区别。
实际上,遗址博物馆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是“看宝”的地点,而且是了解和体验遗址本体的场所,遗址本身就是个“大宝”。
遗址博物馆的主旨在于让观众意识到他们所参观的是遗址本身,而不仅仅是其中的文物。
虽然文物也是展示的一部分,但它是次要的,遗迹和现场本身才是主角。
在传统博物馆中,我们经常可见的是“可移动文物”,如国家博物馆中的后母戊鼎,它们被展示在玻璃展柜中供人欣赏。
然而,遗址博物馆不同,它不仅展示文物,更重要的是展示遗迹和现场本身。
遗址博物馆是一个“考古地带”,按照考古的术语解释,它是一个可能有闭环的空间区域,无论从历史角度还是自然角度来看,是人造物和自然物共同结合的杰作。
遗址一定既有遗迹又有遗物,但观众到遗址博物馆主要就是看遗迹、看现场。
考古遗址博物馆的基本前提是它必须是考古发掘的,得有考古遗产或遗存,是专题性博物馆,包含文化景观、自然环境、考古遗迹和博物馆等多个元素。
博物馆只是在这个考古地带中为访客提供了一个深入探索历史和文化的窗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同的家》阅读附答案
共同的家
①那头黑猪娃刚买来时就对我们家很不满意。
母亲把它拴在后墙根,不留神它便在墙根拱一个坑,样子气哼哼的,像要把房子拱倒似的。
要是个外人在我们家后墙根挖坑,我们非和他拼命不可。
对这个小猪娃,却只有容忍。
每次母亲都拿一个指头细的小树条,在小猪鼻梁上打两下,当着它的面把坑填平、踩瓷实。
末了举起树条吓唬一句:再拱墙根打死你。
②黄母牛刚买来时也常整坏家里的东西。
父亲从邱老二家买它时才一岁半。
父亲看上了它,它却没看上父亲,不愿到我们家来。
拉着一个劲地后退,还甩头,蹄子刨地向父亲示威。
好不容易牵回家,拴在槽上,又踢又叫,独自在那里耍脾气。
它用角抵歪过院墙,用屁股蹭翻过牛槽。
还踢伤一只白母羊,造成流产。
父亲并没因此鞭打它。
父亲爱惜它那身光亮的没有一丝鞭痕的皮毛。
我们也喜欢它的犟劲,给它喂草饮水时逗着它玩。
它一发脾气就赶紧躲开。
我们有的是时间等。
一个月,两个月。
一年,两年。
我们总会等到一头牛把我们全当成好人。
把这个家认成自己家。
有多大劲也再不往院墙牛槽上使。
爱护家里每一样东西,容忍羊羔在它肚子下钻来钻去,鸡在它蹄子边刨虫子吃,有时飞到脊背上啄食草籽。
③牛是家里的大牲畜。
我们知道养乖一头牛对这个家有多大意义。
家里没人时,遇到威胁其它家畜都会跑到牛跟前。
羊躲到牛屁股后面,鸡钻到羊肚子底下。
狗会抢先迎上去狂吠猛咬。
在狗背后,牛怒瞪双眼,扬着利角,像一堵墙一样立在那里。
无论进来的是一条野狗、一匹狼,一个不怀好意的陌生人,都无法得逞。
④在这个院子里我们让许多素不相识的动物成了亲密一家。
我们也曾期望老鼠把这个家当成自己家,饿了到别人家偷粮食,运到我们家来吃。
可是做不到。
⑤经过几个夏天一一我记不清经过了几个夏天,无论母亲、大哥、我、弟弟妹妹,还是我们进这个家后买的那些家畜们,都已默认和喜欢上这个院子。
我们亲手给它添加了许多内容。
除了羊圈,房子东边续盖了两间小房子,一间专门煮猪食,一间盛农具和饲料。
院墙几乎重修了一遍,我们进来时有好几处篱笆坏了,到处是大大小小的洞。
拆掉重盖又拆掉垒了三次狗窝,一次垒在院子最里面靠菜地的那棵榆树下,嫌狗咬人不方便,离院门太远,它吠叫着跑过院子时惊得鸡四处乱飞。
二次移到大门边,紧靠门墩,狗洞对着院门,结果外人都不敢走近敲门,有事站在路上大嗓子喊。
三次又往里移了几米。
⑥这些小活都是我们兄弟几个干。
大些的活父亲带我们一块干。
父亲早年曾在村里当过一阵小组长,我听有人来找父亲帮忙时,还尊敬地叫他方组长,更多时候大家叫他方老二。
⑦牲畜们比我们更早地适应了一切。
它们认下了门:朝路开的大门、东边侧门、菜园门、各自的圈门,知道该进哪个不能进哪个。
走远了知道回来,懂得从门进进出出,即使院墙上有个豁口也不随便进出。
它们都已经知道了院子里哪些东西不能踩,知道小心地绕过筐、盆子、脱在地上没晾干的土块、农具,知道了各吃各的草,各进各的圈,而不像刚到一起时那样相互争吵。
到了秋天院子里堆满黄豆、甜菜、苞谷棒子,羊望着咩咩叫,猪望着直哼哼,都不走近,知道那是人的食物,吃一口就要鼻梁上挨条子。
也有胆大的牲畜趁人不注意叼一个苞谷棒子,狗马上追咬过去,夺回来原放在粮堆。
⑧一个夜晚我们被狗叫声惊醒,听见有人狠劲顶推院门,门哐哐直响。
父亲提马灯出去,我提一根棍跟在后面。
对门喊了几声,没人应。
父亲打开院门,举灯过去,看见三天前我们卖给沙沟沿张天家的那只黑母羊站在门外,眼角流着泪。
(节选自《中外书摘》2009年第4期,有删节)
小题1:黑猪娃和黄母牛刚买回来时,一个“在墙根拱了一个坑,样子气哼哼的,像要把房子拱倒似的”,一个“蹄子刨地向父亲示威……它用角抵歪过院墙,用屁股蹭翻过牛槽。
还踢伤一只白母羊,造成流产。
”它们这样“为非作歹”,可母亲和父亲是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它们的?从中你看出了什么?(3分)小题2:第②段划线句“我们有的是时间等”这个“等”字,有什么深刻内涵?(2分)
小题3:第③段“无论进来的是一条野狗、一匹狼,一个不怀好意的陌生人,都无法得逞。
”这句话中“一匹狼”后的逗号可否改为顿号?为什么?(2分)小题4:读到选文末尾中“那只黑母羊站在门外,眼角流着泪”这一细节时,你有什么感受?这个结尾对突出主题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5:仔细研读选文,说一说“共同的家”有什么深刻含义?(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母亲只是吓唬黒猪娃,并没有因此真的责罚它;而父亲也并没有因此鞭打黄母牛,父亲爱惜它那身光亮的没有一丝鞭痕的皮毛。
从中可以看出父亲和母亲是多么爱惜这些家畜,把它们当成家里的一员来看待。
(与此大意相近即可酌情给分)
小题1:“等”这个字包含了我们对家畜们的宽容和爱护,我们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它们认可和喜爱这个家,成为家里的一份子,因为这是我们共同的家。
(与此大意相近即可)
小题1:不能,因为野狗和狼是动物一类,和人不能并列在一起。
小题1:这一细节非常感人,黑母羊在被卖三天之后又独自在深夜找回家来,可见它是真正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十分地留恋,这就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主题,这个家是每一个人包括每一个家畜心中真正的、共同的家。
(说出大意即可得分)小题1:文中深情地描述了这个家庭之中每一个成员对这个家的热爱,对牲畜们的宽容和爱护,最终竟然使它们都能认可、爱护、留恋这个家,大家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共同营造出一个充满友爱、生机勃勃的大家庭。
(说出大意即可得分)
小题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根据父亲与母亲对待家畜的表现来谈父母亲与家畜之间的情感。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中词语的内涵。
根据一家人对家畜的态度来分析“等”这个字的深刻内涵。
小题1: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能力。
因为野狗和狼是动物一类,和人不能并列在一起。
小题1:本题考查细节描写的作用。
从“那只黑母羊站在门外,眼角流着泪”这一细节的描写,突出了“共同的家”这一主题。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标题内涵的能力。
理解文章标题的内涵,一般从表层、深层上来理解即可。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