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的自述》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复习《语段综合题》含答案24

高考语文复习《语段综合题》含答案24

高考语文复习《语段综合题》含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0题。

(11分)
长期以来,人们对月球是怎么来的,①,如俘获说、分裂说、大碰撞说等,目前最可靠的,能提供科学证据的学说是同源说。

2001年科学家在对阿波罗登月收集到的岩石发现,氧的同位素在地球和月球的岩石中几乎是完全一样的,②,我们目视到的比较亮、颜色发白的地方主要由斜长石构成;另一类是比较暗的地方就是月海中玄武岩。

美国和苏联采集的样品,主要偏向于覆盖月海中的玄武岩和斜长岩,年龄距今大约30多亿年,比较老。

嫦娥五号采集到的吕姆克火山口旁岩石,可能年龄较新,是距今13 亿年的样品。

通过未来的研究,对于地月同位素上的一致性有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③。

9.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6分)
[答案]①提出了很多假说(或者“有不同的说法”)
②月球的岩石大致为两类③进而挑战地月同源说
10.请分别用一个句子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

每句不超过20个字。

(5分)
[答案]①在月球来源的众多说法中同源说最可靠;②美、苏联采集的样品
能验证同源说;③嫦娥五号采集到的样品可能挑战同源说。

《月亮》阅读测试题(附答案)

《月亮》阅读测试题(附答案)

《月亮》阅读测试题(附答案)
1. 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谁?
答案: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小明和月亮。

2. 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哪里?
答案: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小明的家和小明的学校。

3. 故事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答案:故事的主要事件是小明在晚上看到了月亮,然后追着它跑去学校,最后还是没有赶上月亮。

4. 小明为什么想追月亮?
答案:小明想追月亮是因为他觉得月亮很美丽,并且想要和月亮一起玩耍。

5. 故事结尾如何?
答案:故事结尾是小明追着月亮跑到学校,但是月亮已经消失了,小明感叹着回到家,期待下次再见到月亮。

6. 这个故事给我们传达了什么寓意?
答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珍惜美好的事物,并且要有追求梦想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7. 你觉得故事中的月亮是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角色?
答案:在故事中,月亮被描述成一个活动的角色,但从科学角度来看,月亮是一个自然天体,并不具备生命和行动能力。

因此,故事中的月亮是一种想象和拟人化的表达方式。

---
以上是《月亮》阅读测试题的答案。

希望对你有帮助!。

2024年部编版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4年部编版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4年部编版语文高二上学期期中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在夜幕低垂的时候,海上的景色,总是格外美丽。

一轮明月升上天空,便有如银的光辉洒在海面上,海水便仿佛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银色。

你只觉得,海面一片宁静,连风也是静静的,只有远处偶尔传来一两声鲸鱼的歌声。

在这宁静的夜晚,你还可以听到一种奇特的声音,这种声音不是从海面上传来的,而是从海底传来的,它像是从什么乐器中发出来的,又像是某种动物在鸣叫,又像是海浪在击打礁石,但又不完全像这些声音。

这种声音,叫“波音”。

波音并不是海浪拍打礁石时发出的声音,它和潮水涨落也没有关系。

那么,波音究竟是什么呢?直到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才揭开这个谜底。

原来,在海底,有许多暗礁,它们是巨大的山岩,它们从海底升起,有的露出海面,有的还隐藏在海底。

这些山岩,有的像珊瑚,有的像石笋,有的像蘑菇,千姿百态,形态各异。

这些暗礁,虽然不大,却足以影响海流。

在暗礁附近,海流会变得十分湍急,而海流湍急,就会产生巨大的能量。

这些能量,一部分被海水吸收,一部分则被转化为声音,这便是我们听到的波音。

【乙】海底世界真是神秘而又奇妙。

那里有千姿百态的珊瑚礁,有光彩夺目的珍珠,还有形态各异的海洋生物。

海底世界的秘密,在科学家们不懈的努力下,逐渐被揭开。

珊瑚礁是海底世界中最常见的景观之一。

它们有的像巨大的蘑菇,有的像美丽的花朵,有的像神秘的宫殿。

珊瑚礁是珊瑚虫的家园,它们通过分泌石灰质物质,形成一个个美丽的珊瑚礁。

珊瑚礁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为海洋生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栖息地。

珍珠是海底世界的另一种珍贵资源。

珍珠是由贝类分泌的珍珠质形成的,它们光彩夺目,被誉为“海中钻石”。

珍珠的形成过程十分神奇,当贝类身体受伤时,会分泌珍珠质来包裹伤口,逐渐形成珍珠。

海洋生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有庞大无比的鲸鱼,有憨态可掬的海豚,有色彩斑斓的热带鱼,还有生活在深海中的怪异生物。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阅读理解摸底习题及答案浙教版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阅读理解摸底习题及答案浙教版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阅读理解摸底习题及答案浙教版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_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没人喝彩的工作有一天,我从学校里出来,流着泪,很伤心地走回家去。

妈妈像往常一样,站在门口,亲切地微笑着向我招招手,欢迎我回家。

但是我满是泪水的脸,使得妈妈很惊奇。

她连忙拉着我的手,一边走进去,一边问我说:“为什么这么伤心?”“妈妈,我想做的,我要做的事,老师不让我做。

”我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呜咽地说。

“呀!到底什么事?”妈妈温和地问我。

“学校里要开家长会……要演节目……但是老师这一次不选我当主角,只让我在后台工……工作!”我呜咽着,连话也说不清楚了。

妈妈伸出手来,要我看看她戴着的手表。

“你看看!这手表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妈妈一面擦干净我的眼泪,一面温和地问。

“那是一块玻璃,两根指针。

”我回答说。

妈妈脱下手表,把表壳打开,又问我:“你看些什么?”“那些是小齿轮和螺丝!”这时,我完全忘记了我的伤心事。

“当表的指针不走或不准时,别人就会说,“这表是虚有外表’。

”妈妈继续说,“可是怎样才能使它会走,并且走得准确呢?就得靠这些小齿轮和螺丝,还有那些你看不见的部分。

”停了一会儿,妈妈又意味深长地望着我说:“这是无人喝彩的工作,但却是重要的工作,而且是不能够没有的工作。

”我忽然明白过来,心里便觉得很轻松,很快活了。

1.“喝彩”的“喝”字读作____。

这是一个多音字,它的另一个读音是_____,可以组词______。

2.画线句子是一个________句,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3.文中的“我”为什么伤心,又为什么不再伤心了呢?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忽然明白过来”,明白了什么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训练。

《月亮的自述》阅读答案

《月亮的自述》阅读答案

《月亮的自述》阅读答案《月亮的自述》阅读答案阅读训练做题要牢牢地记住:“答案不在你的脑子里,答案只在原文中。

”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作答,既要体现个性和独特见解,又要较好地忠实于作者的主张。

《月亮的自述》原文我是月亮,是地球的卫星。

古往今来,地球上的人们还给我起了许多好听的名字,如玉盘、冰镜、蟾宫、婵娟等。

这说明人类对我有深厚的感情。

我比地球小得多,体积只有地球的四十九分之一;与地球离得很远,相距约为384000千米。

我本身并不发光,但我总能把阳光反射给地球,使地球上的长夜有一个天然光源。

我这儿没有空气,没有水,因而也没有风、云、雨、雪。

声音不能传播,热量无法对流。

白天,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中午温度高达127摄氏度,夜间则降到零下183摄氏度。

我这儿有山脉、高原、平原、低地和坑穴。

我那明亮的部分,就是我的山脉和高原,而黑暗部分则是平原和低地。

1969年7月,“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首次载人到我这儿做客。

之后,人们发现我这里有近60种矿产,其中有5种在地球上至今还没有发现。

中国人特别喜欢我。

常有人说:“月到中秋分外明”,那是因为秋高气爽,地球大气层的透明度特别高,使我反射到地面的阳光更强了。

“月是故乡明”,表达了中国游子对故土的思念。

我——人类宇宙航行的第一站,正翘首盼望着中国的'来客!《月亮的自述》阅读题1.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选择。

A.打比方B.作比较C.举例子D.列数字(1)我比地球小得多,体积只有地球的四十九分之一。

( )(2)白天,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中午温度高达127摄氏度,夜间则降到零下183摄氏度。

( )(3)地球上的人们还给我起了许多好听的名字,如玉盘、冰镜、蟾官、婵娟等。

( )2.“我比地球小得多,体积只有地球的四十九分之一;与地球离得很远,相距约为384000千米。

”这句话中第一个数字说明,第二个数字说明________。

3.“白天,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中午温度高达127摄氏度,夜间则降到零下183摄氏度。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练习及答案(二篇)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练习及答案(二篇)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练习及答案(二篇)目录: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练习及答案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练习题及答案二新部编版年级语文上册单元练习及答案一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读拼音,写词语。

(15分)máo yán mìshí wèi jièsōng zhīxiáng xì bèn zhòng jíbìng jiàn kāng二、比一比,再组词。

(10分)硕(________)授(_________)蝴(________)涩(________)项(________)受(_________)湖(________)湿(________)三、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

(15分)兵贵(____)(____)笑逐(____)(____)(____)(____)不拔手不(____)(____)(1)出自成语故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描写战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描写人的精神和意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描写人物神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10分)维护、爱护(1)我们要学会父母、(________)家人。

(2)热爱和平、(________)和平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如果……就…… 即使……也……不是……而是…… 虽然……却……(1)小华(______)年龄很小,(_______)很懂事。

(2)飞机装上雷达,(______)在漆黑的夜里,它(______)能安全飞行。

月亮阅读理解题附答案

月亮阅读理解题附答案

月亮阅读理解题附答案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

月亮阅读附答案是怎样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月亮阅读附答案,欢迎阅读。

《月亮》阅读材料月亮中秋赏月,忽有友人相问:"月亮生于何年,来自何方?"在天文学上,这个问题称为"月球的起源"。

其答案虽然至今尚付阙如,但是天文学家们却根据众多的天文观测事实,对月球的身份作了合乎逻辑的推测。

总的说来,大致有三种可能:月球若不是地球的妻子,那便是地球的姐妹,或者是地球的女儿。

你看,月球的平均密度是每立方厘米3.34克,只相当于地球密度的3/5,而且两者的化学成分又大不相同;因此情况很可能是这样:当46亿年以前我们这个太阳系从一大团星云物质脱胎而出时,月球和地球分别处在相去甚远的不同部位,它们各由当地的不同物质所形成。

另一方面,月球的平均密度又与小行星乃至陨星的密度十分相近。

所以,它原先很可能是一颗小行星,在它围绕太阳运行的过程中一度接近地球,并为后者的引力所俘获,而成为地球的卫星。

这种学说称为"俘获说",倘若情况果真如此,那么,将地球与月球比作邂逅相遇遂成天作之合的夫妻,岂不是再妙不过了吗?但是,地球的直径只是月球直径的3.7倍,相去并不悬殊;况且,迄今为止人们所知的小行星无一例外都比月球小得多;所以,像地球这么一颗并不很大的行星,要俘获一颗像月球这么大的小行星亦实非易事。

于是,有一部分天文学家认为:在太阳系形成之际,地球和月球由同一块尘埃云凝聚而成。

它们的平均密度和化学成分之所以不同,乃是由于原始星云中的金属成分在行星形成之前已先行凝聚成团。

地球形成的时候,一开始便以大团的铁作为核心,并在其外围吸积了许多密度较小的石物质。

月球的形成稍晚于地球,它由地球周围残余的非金属物质聚集而成,因而密度较小。

这种学说称为"同源说"。

如此看来,月亮岂不就是地球的妹妹?最后一种推测更具有戏剧性:在40多亿年前,太阳系形成之初,地球、月球原为一体。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月亮》含答案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月亮》含答案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月亮》含答案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月亮肖复兴①初一,我第一次用公交车的学生月票。

一张小小的硬纸卡片,上面贴着我的一张照片,上车时朝售票员眼前晃一晃,就可以畅行无阻了。

那感觉,很奇妙,特别好玩。

②在北京,只有上中学后才可以买学生月票,小学生不可以,就是说,能买到月票,是身份的一种证明,自己一下子长大了那种感觉,是一种有点儿神奇的体验。

③在北京,汇文中学一直很有名。

这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老校。

在我爸和我们班主任张老师的督促下,我终于考上了这所中学。

④如果考上的不是汇文,我爸是绝对不会舍得花钱让我买这张月票的,非得逼我“腿儿着”(北京话,走着的意思)。

上学,还得美其名曰锻炼身体!⑤那是开学后第一个月的月底,也就是九月三十日的那天中午,我坐公交车回家吃午饭。

⑥我们的教室在三楼,窗户朝北,背面不远是前两年新建成的北京火车站。

上午最后一节课,我的眼睛会时不时紧盯着北京火车站钟楼上的时针和分针,当它们在十二点上重合,钟楼会响起嘹亮的《东方红》的音乐,下课铃像听到它发出的号令似的,也跟着清脆地响起来。

我早早搞好我的学生月票,像离弦的箭一般,飞快地跑出教室,从学校的后门出来,在安华楼那个公交车站坐二十三路回家。

如果赶得及,跑到这里的时候,能赶上一辆二十三路正好进站,回家的时间。

会节约很多。

⑦学校离我家。

坐公交车有四站地,包括走到车站和等车的时间,需要二十来分钟。

如果走着去学校,要走半个多小时。

大概因为在我们大院那么多孩子里面,我是第一个考上汇文的,给家里争了脸,为了奖励我,爸爸破天荒每月给我三元钱,由我自己支配。

那时候,我爸每月的工资是七十元,我和弟弟和我妈,一家四口,靠我爸一个人的工资过日子,三元钱,虽然不多,但对于我家也算不少了。

那时候,一斤棒子面才要八分钱,一斤白面才要一角三分钱。

爸爸妈妈虽然不说什么,但是,这是一笔一目了然的账,三元钱,能买多少棒子面和白面啊!⑧自然,每月这三元钱,我得省着点儿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亮的自述
我一直是人们(想往向往)的仙境,人间流传着嫦娥奔月、吴刚砍桂等神话故事。

于是,我便被蒙上一层又一层(神秘神奇)面纱。

人们经过几个世纪的努力,终于实现了登月的(愿望希望)。

首次乘着宇宙飞船来拜访我的人,一定会感到惊奇。

因为在他们心目中,我一直是十分美丽的:有银光闪闪的宫阙,有奇花异卉,到处是琼枝玉树。

可是事实上,我仅有成片的环形山、坑坑洼洼的地面和一些地球上没有的元素。

由于缺氧气,动植物根本不能在这里安家落户。

有趣的是:行走在我的表面如同跳霹雳舞、太空舞。

因为我的引力相当于地球的1/6,()是最糟糕的跳高运动员,只需轻轻一跃,()会创造出数倍于奥运会跳高纪录的好成绩。

你们看见悬挂在空中的我,只有一个圆盘大,其实我的直径有3476公里,大约是地球直径的1/4,在太阳系的所有卫星中,我是老五。

因为我离你们38万公里,所以看上去才显得那么小。

你们看见的月光,其实是我反射的太阳光。

我是地球的卫星,环绕地球转,地球又自转,这中间平均每18年就有29次地球置身在我和太阳中间,太阳光正好被挡住不能射到我身上。

不见我的影子,好像被吞噬了,这种现象叫“月食”,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天狗吃月亮”。

太阳光全部被挡住叫“月全食”,部分被挡住叫“月偏食”。

还有,地球上的人终生只能看到我的正面,见不到我的反面,为什么?那是因为我是地球的同步卫星,即我绕地球旋转的周期和地球自转的周期相同。

从1969年以来,人类已经六次实现了阿波罗载人宇宙飞船登月。

听说现在已有向月球移民的打算,我听了真高兴,()我终日在茫茫宇宙中枯燥乏味地运动着,寂寞而孤独。

等到你们来了,就热闹了。

热忱(盼望渴望)你们来做客,来定居。

1.画掉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分)
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分)
3.词语巧搭配。

(2分)
实现()创造()
()地等()的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