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阅读练习及答案
(语文)初中必备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技巧全解及练习题(答案)

(语文)初中必备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技巧全解及练习题(答案)一、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寂寞梁实秋①寂寞是一种清福。
我在小小的书斋里,焚起一炉香,袅袅的一缕烟线笔直地上升,一直戳到顶棚,好像屋里的空气是绝对的静止,我的呼吸都没有搅动出一点波澜似的。
我独自暗暗地望着那条烟线发怔。
屋外庭院中的紫丁香还带着不少嫣红焦黄的叶子,枯叶乱枝的声响可以很清晰地听到,先是一小声清脆的折断声,然后是撞击着枝干的磕碰声,最后是落到空阶上的拍打声。
这时节,我感到了寂寞。
在这寂寞中我意识到了我自己的存在,片刻的孤立的存在。
这种境界并不太易得,与环境有关,更与心境有关。
寂寞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泽里去寻求,只要内心清净,随便在市场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觉到一种空灵悠逸的境界,所谓“心远地自偏”是也。
在这种境界中,我们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尘世的渣滓,与古人同游。
所以我说,寂寞是一种清福。
②在礼拜堂里我也有过同样的经验。
在伟大庄严的教堂里,从彩色玻璃窗透进一股不很明亮的光线,沉重的琴声好像是把人的心都洗淘了一番似的,我感到了我自己的渺小。
这渺小的感觉便是我意识到我自己存在的明证。
因为平常连这一点点渺小之感都不会有的!③我的朋友肖丽先生卜居在广济寺里,据他告诉我,在最近一个夜晚,月光皎洁,天空如洗,他独自踱出僧房,立在大雄宝殿的石阶上,翘首四望,月色是那样的晶明,蓊郁的树是那样的静止,寺院是那样的肃穆,他忽然顿有所悟,悟到永恒,悟到自我的渺小,悟到四大皆空的境界。
我相信一个人常有这样的经验,他的胸襟自然豁达寥廓。
④但是寂寞的清福是不容易长久享受的。
它只是一瞬间的存在。
世界有太多的东西不时的提醒我们,提醒我们一件煞风景的事实:我们的两只脚是踏在地上的呀!一只苍蝇撞在玻璃窗上挣扎不出去,一声“老爷太太可怜可怜我这个瞎子吧”,都可以使我们从寂寞中间一头栽出去,栽到苦恼烦躁的漩涡里去。
至于“催租吏”一类的东西打上门来,或是“石壕吏”之类的东西半夜捉人,其足以使人败兴生气,就更不待言了。
寂寞孙犁阅读答案

寂寞孙犁阅读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这个世界上假寂寞的人很多,真正寂寞的并不多,而甘于寂寞的没几个。
孙犁是甘于寂寞的。
我18岁爱好者上文学就从孙犁已经开始的,《荷花淀》使我著迷。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
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
女人坐在院子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
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在怀里弹跳着”使人敬佩。
孙犁就是白描的,整洁、简约。
董解元说道:“平淡观最难做。
”我写下了十几年,虽不无成就,但我对自己的写作能力就是自信心的。
孙犁大俗大雅,从不吊书袋子。
念他的书,仿佛一个戴着一顶旧有草帽的调皮的老人在同你随意聊,一不留心,给你一个会心的微笑。
但凡奥罗讷几筐大字的人,看看孙犁文章,简直没什么容易的,仿佛玄机全系列并无。
倘若自己去一先行,却八十不是那个味。
没经过训练的人,就是不能真正记住孙犁的。
我当年迷孙犁迷昏了头。
二十岁的时候曾给孙犁写过一封信,信的内容我现在已记不起来,大抵是说我对他作品的喜爱和阅读感受,寄到当时的《天津日报》,企盼能得到孙犁的一封回信。
我的梦想当然落空了。
但我对孙犁的热爱一分也没减少。
那个时候孙犁经常在《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的副刊发些回忆性的文字,像《亡人逸事》、《芸斋琐谈》、《删去的文字》、《吃粥有感》等等,我是每篇都剪下来,然后一篇一篇贴在一个大本子上,编上号,在边上写一些读后感之类的文字。
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孙犁因身体一直不好,不会客,不出席任何活动,生活极其简单,旧衣箪食,完全过的是一种“清心寡欲”的生活。
正如孙犁自己所说的“淡泊晚年,无竞无争。
抱残守缺,以安以宁”。
这是一个十分倔强、固执的老人,绝不随“缘”,对自己的要求几乎到了苛刻的程度。
孙犁崇尚的就是人与自然,就是简约通俗。
通俗而不媚俗,就是大雅之后的大俗。
就是“通在”,就是“化”。
可以这样的崇尚就是不取悦的,就是孤独的。
凡成大器者,必能承受大寂寞。
(节录《重庆晚报》)1.综观全文,分析文章为什么以“寂寞孙犁”为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高一语文《寂寞》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

《寂寞》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背景知识】亨利·戴维·梭罗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年7月12日—1862年5月6日),美国著名作家、哲学家,著名散文集《瓦尔登湖》和论文《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又译为《消极抵抗》、《论公民的不服从》)的作者。
梭罗出生于马萨诸赛州的康科德城,1837年毕业于哈佛大学。
梭罗除了被一些人尊称为第一个环境保护主义者外,还是一位关注人类生存状况的有影响的哲学家,他的著名论文《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影响了托尔斯泰和圣雄甘地。
1845年7月4日梭罗开始了一项为期两年的试验,他移居到离家乡康科德城(Concord)不远,优美的瓦尔登湖畔的次生林里,尝试过一种简单的隐居生活。
他于1847年9月6日离开瓦尔登湖,重新和住在康科德城的他的朋友兼导师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一家生活在一起。
出版于1854年的散文集《瓦尔登湖》详细记载了他在瓦尔登湖畔两年又两个月的生涯。
亨利·戴维·梭罗墓在不同时期,梭罗靠教书与务工过活。
他曾经在他家办的铅笔厂工作过,还发明了一种可以简化生产、降低费用的机器。
梭罗是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的学生和朋友,受爱默生的影响,梭罗也是一位先验主义者。
梭罗曾经旅行到过科德角(Cape Cod)、阿基奥科楚科(Agiokochuk)和缅因州的卡塔丁山(Mt. Katahdin)。
其中的缅因州之行到过卡塔丁(Ktaadn)、车桑库克(Chesuncook)和培诺伯斯科特河(Penobscot River)的东支。
梭罗因患肺病死于他的家乡康科德城,并被葬于马萨诸赛州康科德城的斯利培山谷公墓(Sleepy Hollow Cemetery)著作列表康科德河和梅里麦克河上的一个星期(A Week on the Concord and Merrimac Rivers ,1839年)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Civil Disobedience ,1849年)马萨诸赛州的奴隶制度(Slavery in Massachusetts ,1854年)瓦尔登湖(Walden ,1854年)为约翰·布朗上校请愿(A Plea for Captain John Brown ,1860年)远足(Excursions ,1863年)缅因森林(The Maine Woods ,1864年)科德角(Cape Cod ,1865年)马萨诸赛州的早春(Early Spring in Massachusetts,1881年)夏(Summer ,1884年)冬(Winter ,1888年)秋(Autumn ,1892年)杂录(Miscellanies ,1894年)梭罗最初与最后的旅行(The First and Last Journeys of Thoreau ,1905年)【阅读指导】亨利·大卫·梭罗(1817—1862)在瓦尔登湖只生活了两年,但是后人已经把他和瓦尔登湖紧密联结在一起。
梁实秋《寂寞》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实秋《寂寞》阅读练习及答案.doc》【梁实秋《寂寞》原文】寂寞是一种清福。
我在小小的书斋里,焚起一炉香,袅袅...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https://m./wenxue/liangshiqiu/56371.html下载说明: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文档或者wps打开进行编辑;2. 若打开文档排版布局出现错乱,请安装最新版本的word/wps 软件;3. 下载时请不要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导致无法下载成功;4. 网页上所展示的文章内容和下载后的文档内容是保持一致的,下载前请确认当前文章内容是您所想要下载的内容。
付费下载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限时特价:6.00元/篇原价20元免费下载仅需3秒1、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copy839点击复制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3、将验证码输入下方框内,确认即可复制联系客服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温馨提示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我知道了咨询客服×常见问题•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3、如何联系客服?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网站在线小助理”,及时联系客服解决。
请把【付款记录详情】截图给客服,同时把您购买的文章【网址】发给客服。
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送给您。
(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梁实秋《寂寞》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实秋《寂寞》阅读练习及答案梁实秋《寂寞》阅读练习及答案【梁实秋《寂寞》原文】寂寞是一种清福。
我在小小的书斋里,焚起一炉香,袅袅的一缕烟线笔直地上升,一直到顶棚,好像屋里的空气是绝对的静止,我的呼吸都没有搅动出一点波澜似的。
我独自暗暗地望着那条烟线发怔。
屋外庭院中的紫丁香还带着不少嫣红焦黄的叶子,枯叶乱枝的声响可以很清晰地听到,先是一小声清脆的折断声,然后是撞击着枝干的碰声,最后是落到空阶上的拍打声。
这时节我感到了寂寞。
在这寂寞中我意识到了我自己的存在--片刻的孤立的存在。
这种境界并不太易得,与环境有关,更与心境有关。
寂寞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泽里去寻求,只要内心清净,随便在市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觉到,一种空灵悠逸的境界,所谓“心远地自偏”是也。
在这种境界中,我们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尘世的渣滓,与古人同游。
所以我说,寂寞是一种清福。
但是寂寞的清福是不容易长久享受的。
它只是一瞬间的存在。
世界有太多的东西不时的提醒我们,提醒我们一件煞风景的事实:我们的两只脚是踏在地上的呀!一只苍蝇撞在璃窗上挣扎不出去,一声“老爷太太可怜可怜我这个瞎子吧”,都可以使我们从寂寞中间一头栽出去,栽到苦恼烦的漩涡里去。
至于“催租吏”一类的东西打上门来,或是“石吏”之类的东西半夜捉人,其足以使人败兴生气,就更不待言了。
这还是外界的`感触,如果自己的内心先六根不净,随时都意马心猿,则虽处在最寂寞的境地里,他也是慌成一片,忙成一团,六神无主,暴跳如雷,他永远不得享受寂寞的清福。
如此说来,所谓寂寞不即是一种唯心论,一种逃避现实的现象吗?也可以说是。
一个高韬隐遁的人,在从前的社会里还可以存在,而且还颇受人敬重,在现在的社会里是绝对的不可能。
现在似乎只有两种类型的人了,一是在现实的泥中打转的人,一是偶然也从泥中昂起头来喘口气的人。
寂寞便是供人喘息的几口新空气。
喘几口气之后还得耐心地低头钻进泥里去。
所以我对于能够昂首物外的举动并不愿再多苛责。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寂寞梁实秋①寂寞是一种清福。
我在小小的书斋里,焚起一炉香,袅袅的一缕烟线笔直地上升,一直戳到顶棚,好像屋里的空气是绝对的静止,我的呼吸都没有搅动出一点波澜似的。
我独自暗暗地望着那条烟线发怔。
屋外庭院中的紫丁香还带着不少嫣红焦黄的叶子,枯叶乱枝的声响可以很清晰地听到,先是一小声清脆的折断声,然后是撞击着枝干的磕碰声,最后是落到空阶上的拍打声。
这时节,我感到了寂寞。
在这寂寞中我意识到了我自己的存在,片刻的孤立的存在。
这种境界并不太易得,与环境有关,更与心境有关。
寂寞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泽里去寻求,只要内心清净,随便在市场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觉到一种空灵悠逸的境界,所谓“心远地自偏”是也。
在这种境界中,我们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尘世的渣滓,与古人同游。
所以我说,寂寞是一种清福。
②在礼拜堂里我也有过同样的经验。
在伟大庄严的教堂里,从彩色玻璃窗透进一股不很明亮的光线,沉重的琴声好像是把人的心都洗淘了一番似的,我感到了我自己的渺小。
这渺小的感觉便是我意识到我自己存在的明证。
因为平常连这一点点渺小之感都不会有的!③我的朋友肖丽先生卜居在广济寺里,据他告诉我,在最近一个夜晚,月光皎洁,天空如洗,他独自踱出僧房,立在大雄宝殿的石阶上,翘首四望,月色是那样的晶明,蓊郁的树是那样的静止,寺院是那样的肃穆,他忽然顿有所悟,悟到永恒,悟到自我的渺小,悟到四大皆空的境界。
我相信一个人常有这样的经验,他的胸襟自然豁达寥廓。
④但是寂寞的清福是不容易长久享受的。
它只是一瞬间的存在。
世界有太多的东西不时的提醒我们,提醒我们一件煞风景的事实:我们的两只脚是踏在地上的呀!一只苍蝇撞在玻璃窗上挣扎不出去,一声“老爷太太可怜可怜我这个瞎子吧”,都可以使我们从寂寞中间一头栽出去,栽到苦恼烦躁的漩涡里去。
至于“催租吏”一类的东西打上门来,或是“石壕吏”之类的东西半夜捉人,其足以使人败兴生气,就更不待言了。
《寂寞》阅读试题及答案

《寂寞》阅读试题及答案阿照跟她的爸爸一点都不亲,就连“爸爸”似乎也没叫过几次。
这个爸爸其实是她的继父。
妈妈在她四岁的时候离了婚,把阿照托给外婆照顾,自己跑去北部谋生。
阿照国小二年级的时候,妈妈带了一个男人来,说是她的新爸爸;不过,她不记得那时候是否叫过他,记得的反而是那男人给了她一个红包,以及她从此改了姓。
改姓的事被同学问到气、问到烦,所以这个爸爸对她来说不仅陌生,甚至从来都没好感。
一直到国中三年级,阿照才被妈妈从外婆家带到北部“团圆”,而且听说这还是那男人的建议,说以后如果要考上好大学,她应该到北部来读高中。
那时候妈妈和那男人生的弟弟都已经上小学了。
男人在工厂当警卫,有时日班有时夜班,妈妈那么在同一家工厂帮员工办伙食,早出晚归,一家人始终没交集,各过各的。
不久之后,阿照考上台北的高中,租房子自己住,即便假日也很少回去。
外婆在阿照大三那年过世,不过,之后的寒暑假,阿照也同样很少回家。
她给自己的理由是要打工、读书、谈恋爱,其实自己清楚真正的原因是对那个家根本一点感情也没有。
不过,不知道是不是亲生的儿子太不成材还是怎样,那男人对待两个孩子有很明显的差异待遇,比方跟儿子讲话总是粗声粗气,对阿照那么和颜悦色,过年给的红包永远阿照的比拟厚,儿子只要稍微嘟囔一声,他就会大声说:“你平常拿的、偷的难道还不够多?”阿照大学毕业申请到美国学校的那年他从工厂退休,妈妈原本希望阿照先上班赚到钱才出guo,没想到他反而鼓励她说念书就要趁年轻。
阿照记得那天她跟他说:“爸爸,谢谢!”不过,才一说出口就觉得自己可耻,因为在这之前她不记得是否曾经这么叫过他。
从美国回来后,阿照在外商公司做事。
弟弟在她出guo的那几年好似出了什么事,偷渡到大陆之后音讯全无,连几年前妈妈胰脏癌过世都没回来。
孤孤单单的爸爸也没给阿照增加什么负担,他把房子卖了,钱交给阿照帮他管理,自己住到老人公寓去。
阿照也一直单身,所以之后几年的假日,他们见面、聊天的次数和时间反而比以前多很多。
寂寞练习题及答案

寂寞练习题及答案1. 描述一下你最近感到寂寞的情况,并解释这种感觉是如何产生的。
2. 寂寞和孤独有什么区别?请给出你的观点并举例说明。
3. 列出至少三种可以缓解寂寞感的活动或方法,并解释为什么它们有效。
4. 如果你的朋友感到寂寞,你会如何帮助他们?5. 阅读以下情景,并给出你的建议:- 情景一:小明因为搬家到一个新的城市,感到非常寂寞。
他应该怎么办?- 情景二:小红因为和最好的朋友发生了争执,感到被孤立。
她应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答案1. 答案示例:最近我感到寂寞是因为我最好的朋友搬到了另一个城市,我们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经常见面。
这种寂寞感来自于我对友谊的渴望和对过去习惯的怀念。
2. 寂寞和孤独虽然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互换使用,但它们有着不同的含义。
寂寞通常指一种情感状态,是个人感到缺乏社交互动或情感联系时的感受。
而孤独则更多地描述一个人物理上的独处状态,不一定伴随着情感上的需要。
例如,一个人可能在人群中感到孤独,因为他们没有与周围的人建立联系。
3. 缓解寂寞感的活动或方法包括:- 加入兴趣小组或俱乐部,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流。
- 进行户外活动,如散步或跑步,这有助于提高情绪并减少孤独感。
- 通过志愿服务参与社区活动,这不仅可以帮助他人,同时也能建立新的社交联系。
4. 如果我的朋友感到寂寞,我会首先倾听他们的感受,然后建议他们尝试新的活动或加入社交团体。
同时,我会提供陪伴,一起进行一些有趣的活动,帮助他们感到不那么孤单。
5. 情景一建议:小明可以尝试加入当地的社交团体或俱乐部,参与社区活动,或者通过网络与新朋友建立联系。
他还可以探索新城市,发现新的兴趣点,这有助于他更快地适应新环境。
情景二建议:小红应该尝试与她的朋友沟通,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寻求解决争执的方法。
如果面对面的交流有困难,她可以通过写信或发信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同时,她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减少对单一朋友的依赖。
通过这些练习题和答案,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寂寞这一情感,并学会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应对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寂寞阅读练习及答案
①我曾经三十天蛰居山庄,足不离户。
坐在阳台上记录每天落日下山的分秒和它落下时与山棱碰触的点的移动。
有时候,迷航的鸟不小心飞进屋内,拍打着翅膀从一个书架闯到另一个书架,迷乱惊慌地寻找出路。
在特别湿润的日子里,我将阳台落地玻璃门大大敞开,站在客厅中央,守着远处山头的一朵云,看着这朵云,从山峰那边漫漫飘过来、飘过来,越过阳台,全面进入我的客厅,把我包裹在内,而后流向每个房间,最终分成小朵,从不同的窗口飘出,回归山岚。
②夏天的夜空,有时很蓝。
我总是看见金星早早出现在离山棱很近的低空,然后月亮就上来了。
野风吹着高高的树,叶片飒飒作响,老鹰立在树梢,沉静地看着开阔的山谷。
我独立露台,俯视深沉的老鹰。
③有一年的12月31日晚上,朋友们在我的山居相聚,饮酒谈天,11时半,大伙纷纷起立,要赶下山,因为,新年旧年交替的那一刻,必须和家里那个人相守。
朋友们离去前还体贴地将酒杯碗盘洗净,然后是一阵车马启动、深巷寒犬的声音。
5分钟后,一个诗人从半路上来电,电话上欲言又止,意思是说,大伙午夜前刻一哄而散,把我一个人留在山上,好像……他说不下去。
④我感念他的友情温柔,也记得自己的答复:“亲爱的,难道你觉得,两个人一定比一个人不寂寞吗?”
(选自《目送》,有删节)
1.第二节用“沉静”、“深沉”形容老鹰,说说你对这一形象的理解。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请列举作者在蛰居生活中关注自然的举动,并思考她所追求的生活境界是什么?(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三、四两段写朋友们在“我”的山居相聚,这与文章的题目“寂寞”有何关系?说说你的理解。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作者已经将老鹰的形象人格化了,它“沉静”、“深沉”,像一个自然界的智者,作者在关注老鹰的过程中,把自己所推崇的独立、冷静的人生态度也附着在老鹰身上了。
(答出“人格化”,或老鹰具有象征意义,都可以得2分;写出对作者所推崇的人生态度的阐释再给2分)
2.记录落日的时间和状态;留心迷航的鸟;
守着远处山头的云;仰视夏日夜空的金星;
注视立于树梢的老鹰。
(3分,写出3个即可)。
作者在与自然的对话中,追求一种释放心灵、物我相融的生活境界。
(2分)
3.这段文字写朋友们在我的山居相聚后,无一例外地回到现实
生活中,这与我选择留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2分)为朋友离开后“一个诗人”觉得“我”寂寞作铺垫,也便于作者阐发关于寂寞的人生观。
(2分)而“一个诗人”对“我”的问候,自然友善温柔,但更能看出他们对我内心选择的不理解,而这种心灵的隔阂其实正是我寂寞的根源。
(2分)答案解析: 1.
试题分析:这里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老鹰当做人来写,赋予了
老鹰以人所具有的“沉静”、“深沉”特点,把自己所推崇的独立、冷静的人生态度也附着在老鹰身上了,表明了作者所推崇的人生态度。
2.
试题分析:本题是要求列举举动,因此,只需把作者的动作答
上即可。
记录落日的时间和状态;心迷航的鸟;守着远处山头的云;视夏日夜空的金星;注视立于树梢的老鹰。
作者把自己的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观察自然上,可见作者很喜欢这样的活动,追求一种释放心灵、物我相融的生活境界。
3.
试题分析:虽然文章三、四两段写朋友们在“我”的山居相聚,但最终朋友们都回到现实生活中,这与我选择留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结构上来说,为朋友离开后“一个诗人”觉得“我”寂寞作铺垫,文章题目“寂寞”是指在别人眼里看来“我”是寂寞的,实际上内心是充实的,这也更能看出他们对我内心选择的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