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课件___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复习课件

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复习课件

速度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定义 意义:它是描述 物体运动快慢 的量 意义 它是描述____________的量 它是描述
s (2)公式 公式: (2)公式: V= t
(3)国际单位:_________ 国际单位: m/s 国际单位
一列火车以54千米 时的速度通过一个遂道,共 千米/时的速度通过一个遂道 例2 、一列火车以 千米 时的速度通过一个遂道 共 用了40秒 已知列车长 已知列车长100米,求(1)隧道的长 隧道的长;(2)这列 用了 秒,已知列车长 米 求 隧道的长 这列 火车在隧道内的时间
隧道
机械运动的分类
匀速直线运动 直线运动 机械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 2.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2.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不相等的。
匀速直线运动 路程时间图像
•图线a表示的速度是5m/s;图线b表示的速度是2.5m/s 图线a表示的速度是5m/s;图线 表示的速度是2.5 图线b 2.5m/s 图线
解答:以车厢为参照物,人相对于车厢的速度为 解答:以车厢为参照物,人相对于车厢的速度为3m/s,在车厢内行走 ,在车厢内行走36m所需 所需 的时间。应选 。 的时间。应选C。
s/m a 15 10 5 0 1 2 3 4 t/s b
c
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时间图像
•图线a表示物体的速度是4m/s 图线a表示物体的速度是4 图线 •图线b表示物体的速度是8m/s 图线b表示物体的速度是8 图线
V(m/s) 8 4 0 a b t(s)

最新最全,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全章新课教学课件

最新最全,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全章新课教学课件

------------强化训练--------------
6. 甲、乙、丙三人分别乘坐直升机,甲看见地面楼 房匀速下降,乙看见甲静止不动,丙看见乙匀速上升, 请说说以地面为参照物,三架直升机各做何种运动? 解:以地面为参照物,甲机匀速上升;乙机匀速上 升;丙可能匀速上升(比甲乙慢),也可能静止不 动,还可能匀速下降。
【趁热打铁】
空中加油
哪辆飞机是运动的,哪辆飞机是静止的?你 是如何判断的 以一架飞机为参照物,其他飞机的位置没有发生 改变,是静止的。 根据它们在照片上相对于地面或电线杆的位 置是否变化。 以地面为参照物,飞机的位置发生了改变,飞机 在运动。
【探究求索】
思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空战中,一名飞行员发现自己的机 舱有一只“小虫”在飞来,于是一把抓住,一看才发现是一颗 正在飞行的子弹!我们知道徒手抓住正在飞行的子弹一般是不 可能的,那么这位飞行员为什么能抓住呢?
因为子弹相对于飞机的飞行速度很小或一样,它们 之间近似相对静止。
【探究求索】
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 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 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方向相同,这两个 物体就是相对静止。
【探究求索】
观察图片,分析飞机经过的路线特点。
飞机路线是直线。
【探究求索】
一、时间
1. 时间的单位:国际单位:秒(s) 常用单位:时(h)、分(min)、
------------强化训练-------------4. 甲、乙两车向东行驶,甲车比乙车开得快,若以 甲车为参照物,则乙车向 西 行驶,若以乙车为参照 物,则甲车向 东 行驶;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则甲 车向 东 行驶。 5.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甲车 中乘客观察乙车,发现乙车向正东方向行驶。如果以 地面为参照物,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判断错 误的是( D ) A. 甲乙两车都向东行驶 B. 甲乙两车都向西行驶 C. 甲车向西行驶,乙车向东行驶 D. 甲车向东行驶,乙车向西行驶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 复习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  复习课件

例1.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绕地球一周所用时间,跟地 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
B.以太阳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 C.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D.以地球上的树木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例2.小明和小华坐在同一竹筏上进行漂流,当竹筏
顺流行驶时,小明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静止的( B)
解析:答案(3)(4)正确。在数学中只考虑两个变 量间的数量上的变化依赖关系。而在物理上,对于物 理量之间不仅要考虑它们之间的数量上的变化依赖关 系,还要考虑它们间的物理因果关系。同速度路程/ 时间,表示速度的数值等于路程跟时间的比,这仅是 数量上的关系。速度的大小从因果关系上来看是否由 路程或时间来决定呢?不能。速度由什么决定呢?不 能笼统地谈,需针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就该题而言, 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快慢则是不变的,速度 是一定的,而不能仅从数学关系上来理解。
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 复习课件
学习目标
1.描述参照物的概念,知道如何判断物体是 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并且知道运动和静止是 相对的 。
2.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描述匀速直线运动 。 3.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 。 4.应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
一、运动的描述
机械运动和参照物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叫做机械运动,通常称为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运动,速度方向和 大小都保持不变。
变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运动,速度方向 不变,大小改变。
基础题 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 确吗? (1)物体运动路程越大,速度越大( ) (2)物体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 (3)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与通过的路程和运 动时间的长短无关( ) (4)任何一段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为定值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章末复习课件北师大版.ppt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章末复习课件北师大版.ppt
A.甲火炬一定静止 B.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 C.乙火炬一定静止 D.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
知识点 运动的快慢
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同时向东行
驶,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甲车的速度是 __1_5__m/s;两车行驶过程中,若以甲车为参照物, 乙车向___西___运动。
解析:v甲300源自 20s15m/s所示,小亮从说明书上查得小车长30cm。则:
(1)小车从A运动到B所用的时间tAB = __1_5__s。 (2)小车从B运动到C经过的路程sBC = __0_._9_m。 (3)小车从A运动到C的平均速度vAC = 0__.0__7_2m/s。
解析:观察图中手表的指针可知,小车从A到B所用的时间: tAB =15s,tAC =25s.由于小车长30cm,而从图中可知小车长与
300m v乙 50s 6m/s
由于两车是同时向东行驶,甲车比乙车快,以 甲车为参照物,乙车相对于甲车向西运动。
知识点 测量平均速度
小亮仅用手表就测量出了电动玩具小车的平均速
度。他先在家中的方形地板砖上选取了A、B、C三处并做
了标记,再把小车放在地板砖上,如图甲所示。启动小车,
让它沿直线依次通过A、B、C三处,用手表记下车前端经 过A、B、C三处时所对应的时刻,运动情况简化图如图乙
两块地板砖长相等,所以每块地板砖长为15cm.以小车的车头为
标准,sBC =15cm×6=90cm=0.9m.sAC =15cm×12=180cm, vAC= sAC/tAC =180cm/25s=7.2cm/s=0.072m/s.
小明经常骑自行车上学。一次,他想测 量自己骑车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便于控制时 间,到校不迟到。请你帮他设计测量方法。
解析:要测量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根据测 量平均速度的原理,设法测量出从家到学校的距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课件(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课件(新版)北师大版

【思路导引】解答本题需抓住以下两个关键点: (1)所用时间为始末时间之差。 (2)火车通过桥梁时通过的路程为桥梁和火车总长。
【精讲精析】本题考查运动和速度的计算。(1)火车从甲地开
往乙地的时间为16:30-7:30=9 h,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
速度是v1s t源自90100k0mkm/h。
9h
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
知识点1 课标要求
运动与静止 会根据所选取的参照物判断身边物体的运动和 静止,能通过实例解释机械运动的相对性,知道 “相对静止”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1.参照物: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_参__照__的物 体。 2.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_位__置__随__时__间__的变化。 3.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1)运动:相对于参照物,某物体的位置_随__时__间__改__变__。如图,以 地面为参照物,子弹是_运__动__的。 (2)静止:相对于参照物,某物体的位置_没__有__随__时__间__改__变__。如图, 以飞行员为参照物,子弹是_静__止__的。
【解析】选B。分析物体运动的s-t图像,可知:物体运动的路程 与时间成正比,所以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也就是说物体的运 动速度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速度是定值。A图像是一个错误 图像,其描述的运动根本不存在;C、D所描述的运动,其速度都随 时间的改变而改变;所以A、C、D都是错误的。B图像的速度是 定值,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所以选B。
(2)列车通过桥梁的行驶速度v2=144 km/h=40 m/s,火车过桥

通过的路程为火车长度s1与桥梁长度s2之和,即s1+s2=v2t2,则火 车的长度是s1=v2t2-s2=40 m/s×25 s-400 m=600 m。 答案:(1)100 km/h (2)600 m

复习:物质的简单运动 课件

复习:物质的简单运动 课件
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的 成绩可知,跑得最快的是____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运 动的快慢采用了在_______相同比较_______的方法。
参赛者



成绩/s 13.6
13.8
13.7
典例示范
例3(特殊公式)一辆小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一半时 间的速度为80Km/h,后一半时间的速度为120Km/h,则 该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B.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C.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D.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典例示范
例5(错车和超车)一辆客车以30m/s的速度在
平直的轨道上行驶,在相邻的平直轨道上迎面
开来一辆长100m的货车,速度是20m/s,客车里
靠窗口坐的乘客看到货车从人眼前经过的时间
是( )
A. 10s
B. 15s
C. 2s
D. 6s
变式训练1:一列客车长200米,以20米/秒的速
度匀速行驶,突然迎面开来一辆长300米的货车
,货车速度36千米/小时,那么坐在客车窗口的
乘客看见货车从他眼前通过的时间是______秒,两车完全错车经历的时间Fra bibliotek________。
变式训练
2、一辆长15m的旅游大巴以80Km/h的速度在连 霍高速上平直的路段上行驶,前方有一辆长25m 的大型平板车以72Km/h的速度行驶,旅游大巴 要超过平板车,将速度提高到90Km/h,这时两 车相距50m。两车均保持这样的速度行驶,旅游 大巴追上平板车需要多长时间?旅游大巴完全 超过大型货车需要的时间为多少?

《运动与静止》物质的简单运动PPT精品课件

《运动与静止》物质的简单运动PPT精品课件

机械运动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作
机械运动
以大树为参照物,小明和小红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以汽车为参照物,小明和小红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知识拓展
机械运动是一种最普遍、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并不是所有的运动都是机械运动
如以下运动不属于机械运动: 社会经济活动 微观世界的分子、原子运动 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人长高了)等
看图说话
思考:坐在列车上的小朋友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竹排、青山是运 动的还是静止的?你是如何判断的?
知识点
内容
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先选定
参照物
一个物体作参照,这个被选定的物体叫作参照物
物体运动 和静止的 判断方法
相对于参照物,某物体的位置随时间改变,我们就说 它是运动的;位置没有随时间改变,我们就说它是静 止的
例5 (山东临沂一模)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一江春水向东流
B.心潮澎湃
C.海水奔腾
D.流星似箭
解析:一江春水向东流,流动的水,位置变化,属于机械
运动,A不符合题意;心潮澎湃,心理活动,不是物体的位 置改变,不是机械运动,B符合题意;海水奔腾,海水位置 变化,属于机械运动,C不符合题意;流星似箭,流星位置 变化,属于机械运动,D不符合题意.
例3 下列运动属于直线运动的是( B ) A.出去的篮球落入篮筐 B.从树上掉下的苹果 C.地球的公转 D.在盘山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解析: 出去的篮球落入篮筐经过的路线是曲线,不是直线运动; 从树上掉下的苹果运动路线是直的,是直线运动;地球公 转和在盘山公路上行驶的汽车运动路线都是曲线,不是直 线运动.故选B.
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

《运动与静止》物质的简单运动-北师大八年级物理上册PPT课件

《运动与静止》物质的简单运动-北师大八年级物理上册PPT课件

【方法归纳】判断物体运动、静止的方法
1.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图中不属于机械运 动的是()
【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机械运动的判断。在行星转动,骏 马奔腾,枯叶飘落中,行星、骏马、枯叶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 鲜花怒放是生理特征且鲜花的位置没有变化,故不是机械运动。
2.(2012·肇庆中考)乘客坐在奔驰的列车里:①若选车厢为 参照物,他是运动的;②若选车厢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③ 若选地面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④若选地面为参照物,他是 运动的。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运动状态的判断。乘客相对于车厢位 置保持不变,若选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故①说法错 误,②说法正确;乘客相对于地面位置不断变化,若选地面为 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故③说法错误,④说法正确;故选D。
1.什么叫做参照物? 2.什么叫做机械运动? 3.运动是怎样分类的?
探究1 机械运动 结合“体验1”中的活动,思考以下问题: 1.课本做了机械运动的依据是什么? 提示:以桌面上的任一点为标准可以看出:课本与该点的位置 随时间发生了变化,所以说课本做了机械运动。 参考答案:课本的位置随时间发生了变化。
探究3 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 结合“体验3”中的活动,思考以下问题: 1.生活中直线运动的实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百米赛跑、火车在平直轨道上行驶 2.生活中曲线运动的实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在环形跑道跑步、汽车拐弯
4.选择:参照物的选择可以是_____的,研究问题时要根据
二、运动的分类
1.直线运动:经过的路线是直_线____的运动。 2.曲线运动:经过的路线是_____的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莲叶 B、田野 C、鱼 D、池塘 例4、甲看到路旁的 树木向北运动,乙看到甲静止不动,如甲乙都 以地面为参照物,则它们应该是( D ) A、甲向南,乙向北运动 B、甲向北,乙向南运动
C、甲乙都向北运动
D、甲乙都向南运动
总结:运动和静止的判定方法
A、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首先要选择一个参照物,看被 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如果位置发生变化就是 运动的 ,否则就是_________ 静止的 _________ 。 静止的 。 B、运动快慢和方向相同的不同物体,互为参照物是______ C、运动快慢不同,运动方向相同或相反的不同物体,互为参照物 运动的 。 是_________
s/m a 15 10 5 0 1 2 3 4 t/s b
c
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时间图像
•图线a表示物体的速度是4m/s •图线b表示物体的速度是8m/s
V(m/s)
8 4 0 a b t(s)
习题:
1.一辆赛车在平直的路上行驶,在1秒内经过1米,在2秒内 经过2米,在3秒内经过3米,在4秒内经过4米,,则对此赛车 的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D.以上说 法都不对
车站的自动扶梯用1min可将一个站在扶梯上的人送上去,若 自动扶梯不动,人沿自动扶梯走上去要3min。若此人沿运动 的扶梯走上去,则需要( A.1min B.2min )。 D.0.75min
C.0.25min
解析:设扶梯长s,扶梯的速度v1,人沿扶梯的速度v2,当人沿运动扶梯走上去, 以地面为参照物。当人和扶梯同时运动时,人相对于地面的速度 v3= ( v1 + v2 ),
则时间
t3=s/ ( v1 + v2 ) =0.75min
一列火车以72km/h的速度行驶,迎面开来一辆长300m的货 车,坐在火车窗口的乘客看到货车从他眼前经过的时间是10s ,乘客通过计算求出货车的速度是( A.10m/s B.50m/s C.20m/s )。 D.无法确定
解析:火车的速度v1=72km/h=20m/s。设货车的速度为v2,
s (2)公式: V= t
m/s (3)国际单位:_________ 常用单位:km/h , cm/s 1m/s = 3.6 km/h
步行的人的速度是1.4m/s,所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
练一练
• 例1、光从太阳到地球所需时间为8分20秒,求:太阳和 地球之间的距离?
例2 、一列火车以54千米/时的速度通过一个遂道,共 用了40秒,已知列车长100米,求(1)隧道的长;(2)这列 火车在隧道内的时间
车厢一头走到另一头,车厢长36m,则需要的时间为(
A.2 s B.3 s C.12 s D.5 s
)。
解答:以车厢为参照物,人相对于车厢的速度为3m/s,在车厢内行走36m所需 的时间。应选C。
A、B两地相距90km,甲乙分别从两地骑自行车同时相向而行, 行驶的速度都是5m/s,假如一只苍蝇以30km/h的速度来回飞行 于两人之间,甲乙两人相遇,苍蝇飞了多少路程? 解析:以其中一人为参照物,另一人的速度为 10m/s 36km/h ,相遇的时间ts/2v2.5h 苍蝇飞的路程30km/h2.5h75km
我们在选取参照物时,应根据需要和方便而定
例1、下列几种运动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春天,桃树上结出桃子
B)
B、秋天,熟透的苹果落向地面
C、上课的铃声传到同学耳中 D、晚上,探照灯射向天空
例2、温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今天的温州更为美丽的壮观,位 于温州市中心处的某大酒店建有观光电梯,乘客在竖直上下的过程 中便可欣赏第一城的美丽景色,以下关于观光过程的描述,说法 正确的是( C )
基础题 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吗? (1)物体运动路程越大,速度越大( (2)物体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χ χ
) )
(3)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与通过的路程和运动时间的长短
无关(


(4)任何一段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为定值(


一列火车以1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一个人以3m/s的速度从
A、以电梯内的某一乘客为参照物,其他乘客是运动的
B、以电梯为参照物,所有的 乘客 都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上的 树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D、以路上行使的 汽车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例3、汉乐府《江南》云:“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在此情景 中,参照物应选择( A )
2.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下列关于公式v=s/t的说法正确 的是( B) A.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 B.速度v的大小与路程s,与时间t没有关系 C.当速度v一定时,路程s的大小与时间t成反比 D.速度v与时间t成反比
4. 甲乙两辆自行车同时,同向出发做运速直线运动,甲的 速度为18千米/小时,乙距离甲60米,以6米/秒的速度追甲,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 A.乙车经过60秒追上甲车 B.甲车运动100米被乙车追上 C.乙车经过100米追上甲车 D.以上能够判断都不正确
复习:
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
林飞
一 、运动的描述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1)机械运动:
(2)参照物: 事先选定的用作标准的物体。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3)运动的分类:
(4)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我们在研究地球时,常用太阳为参照物,此时太阳可看作是静止 的。而相对于整个宇宙来说,太阳又是运动的,由此可见,运动 绝对 的,静止是______ 相对 的。 是______
个物体的速度增大为原来的几倍,所用的时间是原来的几分
之一。
3、当t是不变量时,s和v是变量时,路程s和速度v成正比。 即速度增大几倍,所通过的路程也增大几倍。 4、当s、v、t都是变量时,不能说s与v成正比,s与t成正比, 只能说s与vt成正比。如速度增为原来的3倍,时间增为原来
的2倍,则路程增为原来的6倍。
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 相同路程比时间(裁判法) (2)相同时间比路程 (观众法)
如果路程和时间都不同,我们应该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科学中比较物体运动快慢采用的是观众的方法,即相同时间比路 程,并引入一个物理量——速度
速度
(1)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体运动快慢 的量 意义:它是描述____________
隧道
机械运动的分类
匀速直线运动 直线运动 机械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 2.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不相等的。
匀速直线运动
路程时间图像
•图线a表示的速度是5m/s;图线b表示的速度是2.5m/s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速度、路程、时间之间的物理规律
知识点剖析
定量的物理规律反映的是物理量之间的变化依赖关系svt和 ts/v是由速度的定义公式vs/t,用数学方法推理得出来的物 理规律公式。 1、当v是不变量,s和t是变量时,路程s和时间t成正比。即时 间t增大为原来的几倍,路程s也增大为原来的几倍。 2、当s是不变量,v和t是变量时,速度v和时间t成正比。即一
相对速度
两物体相对于地面的速度分别为v1、v2,当两物体向相反方向 运动时,若选其中之一为参照物,则另一个物体相对于它的速 度大小为原来各自相对地面的速度之和,即v v1 v2;两物体
向相同方向运动时,若选其中之一为参照物,则另一个相对于
它的速度大小为原来各自相对地面的速度之差,即
v v1 v2
三、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 变速运动:速度随时发生变化的运动。
1、加速运动:运动越来越快,速度越来越大
2、减速运动:运动越来越慢,速度越来越小
•平均速度: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
时间的比叫做这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s 平均速度公式: v t
瞬时速度:运动物在某一瞬间的速度。
注:平均速度反映的是物体整个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快 慢;瞬时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某一时刻运 动快慢;如果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任何时刻的瞬 时速度都相同,并且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
以乘客所乘的火车为参照物,货车相对于它的速度v3v2v1 ,货车从他眼前经过所通过的路程s300m,即
s 300m v3 v2 v1 30 m s t 10s
v2=v3v1=30m/s 20m/s=10m/s
故选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