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工导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现代化工导论

化学工业发展的标志 • 18-19世纪:人们长时间内把硫酸产量作为一个国 家化学工业发展的标志。
• 20世纪:乙烯成为化学工业标志性产品,人们把 乙烯作为一个国家化学工业发展的标志。 • 21世纪:目前精细化率成为一个国家的化学工业 发展标志。
现代化学工业(1) --概述
• 20世纪是化学工业飞速发展时期,至60年代是化 学工业真正成为大规模生产的主要阶段。 • 在此阶段合成氨(包括化肥)和石油化工得到了 飞速发展。 • 高分子化工从无到有,品种基本配齐,形成了大 规模化。精细化工也逐渐兴起。
单位 ℃ MPa ℃ MPa M3/h ℃ Pa % ℃
主 要 操 作 参 数
近代化学工业的兴起(4) ---- 炼油工业开始 • 1854年美国建立最早的原油分馏装置。 • 1860年在美国建立第一个炼油厂。
• 19世纪后期,在世界已建设了许多炼油厂或炼油 装置,主要生产照明用的煤油,而汽油及重质油 还是用处不大的“副产”。直至80年代,电灯的 发明大大减少了煤油的重要性,汽油和柴油因汽 车工业的发展而成为主要炼油产品。
现代化学工业(4) --石油化工中合成树脂与纤维工业 • 1928年:生产了第一个无色树脂(脲醛树脂)。 • 30年代:本体聚合法生产苯乙烯成功;有机玻璃,聚 氯乙烯,低密度聚乙烯。
• 1922年人造纤维产量已超过真丝纤维。 • 1939年美国杜邦公司实现聚酰胺66纤维的工业化。 • 1941、1946年德国分别进行聚酰胺6纤维、聚氨乙烯纤 维的工业化生产。 • 1950年以后,聚乙烯醇纤维、聚丙烯腈纤维、聚酯纤 维等合成纤维相继工业化。基本上也配齐了合成纤维 的品种。
现代化学工业(7) --发展精细化学品 • 发展精细化学品生产也是一个明显的趋势。有些大 化学工业联合企业已把重点转移到此类生产部门。 • 精细化学品不但品种多,而且变化快,产品换代周 期短,因此需要更大的科研投入,白领(研究)人 员多于兰领(生产)人员。 • 精细化率代表精细化学品的产值与整个化学工业产 值的比例,发达国家的精细化率已超过50%。目前 精细化率也可成为新的化学工业发展标志。
化工基础理论概述PPT

式中 M A、M B ——分别为组分A、B的分子量。
2.质量比与摩尔比 质量比是指混合物中某组分A的质量与惰性组分B(不参加传质的组 分)的质量之比,其定义式为 mA A mB 摩尔比是指混合物中某组分A的摩尔数与惰性组分B(不参加传质的 组分)的摩尔数之比,其定义式为
nA YA nB
式中
返回
第四章 质量传递
4.1.1 概述
4.1.1.1化工生产中的传质过程
4.1.1.2.相组成表示法
4.1.1.1化工生产中的传质过程
动量传递 化工三传 热量传递 质量传递
是指物质在浓度差、温度差、压力差等推动力作用下,从 一处向另一处的转移,包括相内传质和相际传质两类。
1.传质分离过程:利用物系中不同组分的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 差异来造成一个两相物系,使其中某一组分或某些组分从一相转移 到另一相,达到分离的目的,这一过程称为传质分离过程。 以传质分离过程为特征的基本单元操作在化工生产中很多,有:
pG 气相主体
相界面
水
pi
液相主体 传质方向
Ci CL 空气+氨气 吸收
板式塔 3. 汽液传质塔设备 填料塔
(1) 板式塔
无溢流塔板:结构简单 、压降小、塔板面积利 用率高、 弹性小、效率低 有溢流塔板: 气液两相在设备中要有良好的接触: 接触充分,接触面大,相界面不断更新 无溢流塔板
解: 混合气可视为理想气体,以下标2表示出塔气体的状态。
y A2 0.02
YA2 y A2 0.02 0.02 1 - y A2 1 0.02
pA2 pyA2 101.3 0.02 2.026kPa
cA2 nA2 p A2 2.026 8.018 104 kmol/m3 V RT 8.314 298
化工专业导论PPT课件

❖ “化工”的范围不断扩充,并形成新的名词,如: 环境化工、化工自动化、化工过程模拟、化工 技术经济、化工安全等。
❖ 化工可以分别指化学工业、化学工程和化学工 艺,也可指其综合。
化学工业
(1)按原料分:石油化学工业、煤化学工业、生物 化学工业、农林化学工业等 .
(2)按产品吨位分:大吨位产品、精细化学品,前 者指产量大对国民经济影响大的一些产品,如氨、 乙烯、甲醇,后者指产量小、品种多,但价值高 的产品,如药品、染料等。
N2+H2→NH3 合成氨的研制成功和大规模生产使得氮肥满足了农 作物的生长需要 。
化肥的开发方向:复合肥料
1.3.1 化工与农业
❖农药: 它是化学工业对农业的又一大贡献
粮食 产量
杀虫剂 除草剂 杀菌剂
有害昆虫:10000 种 有害线虫: 3000 种 杂草: 30000 种
粮食产量下降35%
• DTT,六六六 • 有机磷杀虫剂
世界:石油占第一位,煤炭和天然气分占第二、三位 中国:煤炭占据首位,石油和天然气的比重较低 由于中国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造成较严重的环境污 染和较低的能源利用效率
1.3.3 化工与能源
二次能源:指从一次能源加工得到的便于利用的能量
形式,除火电外,主要是指化学加工得到的汽油、柴油、 煤油、重油、渣油和人造汽油等液体燃料,煤气、液化 石油气等气体燃料。
行分离,除去副产物或杂质,以获得符合组成 规格的产品。
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学工艺是针对一定的产品或原料提出的。
甲醇的生产:原料气制备及净化、甲醇合成和甲醇精制等 步骤
化学工程与工艺
❖ 教育部颁部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 设立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则覆盖了现有的化学工 程、化学工艺、高分子化工、精细化工、生物化工 (部分)、工业分析、电化学工程、工业催化、化学 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及化工(部分)、生物化学 工程(部分)等专业,几乎包括化学工业的各个领域。
❖ 化工可以分别指化学工业、化学工程和化学工 艺,也可指其综合。
化学工业
(1)按原料分:石油化学工业、煤化学工业、生物 化学工业、农林化学工业等 .
(2)按产品吨位分:大吨位产品、精细化学品,前 者指产量大对国民经济影响大的一些产品,如氨、 乙烯、甲醇,后者指产量小、品种多,但价值高 的产品,如药品、染料等。
N2+H2→NH3 合成氨的研制成功和大规模生产使得氮肥满足了农 作物的生长需要 。
化肥的开发方向:复合肥料
1.3.1 化工与农业
❖农药: 它是化学工业对农业的又一大贡献
粮食 产量
杀虫剂 除草剂 杀菌剂
有害昆虫:10000 种 有害线虫: 3000 种 杂草: 30000 种
粮食产量下降35%
• DTT,六六六 • 有机磷杀虫剂
世界:石油占第一位,煤炭和天然气分占第二、三位 中国:煤炭占据首位,石油和天然气的比重较低 由于中国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造成较严重的环境污 染和较低的能源利用效率
1.3.3 化工与能源
二次能源:指从一次能源加工得到的便于利用的能量
形式,除火电外,主要是指化学加工得到的汽油、柴油、 煤油、重油、渣油和人造汽油等液体燃料,煤气、液化 石油气等气体燃料。
行分离,除去副产物或杂质,以获得符合组成 规格的产品。
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学工艺是针对一定的产品或原料提出的。
甲醇的生产:原料气制备及净化、甲醇合成和甲醇精制等 步骤
化学工程与工艺
❖ 教育部颁部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 设立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则覆盖了现有的化学工 程、化学工艺、高分子化工、精细化工、生物化工 (部分)、工业分析、电化学工程、工业催化、化学 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及化工(部分)、生物化学 工程(部分)等专业,几乎包括化学工业的各个领域。
现代化工与高新技术课件 第10章--1-化工导论

1. 防止废物的生成比在其生成后再处理更好。 2. 设计的合成方法应使生产过程中所采用的原料最大量地进入产品之
中。 3. 设计合成方法时,只要可能,不论原料、中间产物和最终产品,均
应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无毒、无害(包括极小毒性和无毒)。 4. 化工产品设计时,必须使其具有高效的功能,同时也要减少其毒性。 5. 应尽可能避免使用溶剂、分离试剂等助剂,如不可避免,也要选用
O
氯醇法二步制备原子利用率: 31%。
H2O2 + CH3 CH =CH2
CH3
新工艺 原子利用率: 76.32%。 新型钛硅(TS-1)催化剂的使用
CH
CH2 + H2O
O
10.3.2 使用无毒无害原料及可再生资源
[例10-4] 利用苄氯羰化合成苯乙酸新工艺 (取代氢氰酸路线)
[例10-5] 生物质原料(淀粉、纤维素)合成乙醇等有机品
人类从过于自信人类自己的创造力,忽视自然对人类的反 作用到重视环保、倡导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道路,正是 社会与文明的进步。
10.2 绿色化学的兴起
10.2.1 绿色化学的兴起与原则
10.2.2.1 环保治理的三个发展阶段 10.2.2.2 绿色化学的基本原则
10.2.2 绿色化学与化工的定义 10.2.3 世界各国重视绿色化学与化工
煤 840 21.8 5720 13440 262 617
* R2=R1+尚未发现的储量
警钟: 非再生资源的有限性,开源节流必要性
10.1 传统化工面临的挑战
10.1.2 传统化工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化工三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废气: CO2的超量排放使地球变暖;含硫气体的超量排放形成酸雨;
氯烃对臭氧层的破坏, 挥发性有机溶剂形成光化学雾…….
中。 3. 设计合成方法时,只要可能,不论原料、中间产物和最终产品,均
应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无毒、无害(包括极小毒性和无毒)。 4. 化工产品设计时,必须使其具有高效的功能,同时也要减少其毒性。 5. 应尽可能避免使用溶剂、分离试剂等助剂,如不可避免,也要选用
O
氯醇法二步制备原子利用率: 31%。
H2O2 + CH3 CH =CH2
CH3
新工艺 原子利用率: 76.32%。 新型钛硅(TS-1)催化剂的使用
CH
CH2 + H2O
O
10.3.2 使用无毒无害原料及可再生资源
[例10-4] 利用苄氯羰化合成苯乙酸新工艺 (取代氢氰酸路线)
[例10-5] 生物质原料(淀粉、纤维素)合成乙醇等有机品
人类从过于自信人类自己的创造力,忽视自然对人类的反 作用到重视环保、倡导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道路,正是 社会与文明的进步。
10.2 绿色化学的兴起
10.2.1 绿色化学的兴起与原则
10.2.2.1 环保治理的三个发展阶段 10.2.2.2 绿色化学的基本原则
10.2.2 绿色化学与化工的定义 10.2.3 世界各国重视绿色化学与化工
煤 840 21.8 5720 13440 262 617
* R2=R1+尚未发现的储量
警钟: 非再生资源的有限性,开源节流必要性
10.1 传统化工面临的挑战
10.1.2 传统化工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化工三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废气: CO2的超量排放使地球变暖;含硫气体的超量排放形成酸雨;
氯烃对臭氧层的破坏, 挥发性有机溶剂形成光化学雾…….
现代化工导论

未知驱动探索,专注成就专业
现代化工导论
现代化工导论是一门介绍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学基本原理
和应用的课程。
它主要涉及化学工程基础知识、化学反应
工程原理、化学工艺流程设计、化学工艺优化等内容。
在现代化工导论中,学生将学习化学反应原理及其在工业
生产中的应用,了解化学反应器设计和操作优化的基本原则。
他们还将学习化学工艺流程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包括热力学分析和传递过程分析。
此外,现代化工导论还会介绍一些现代化工技术的应用和
发展趋势,如催化反应技术、膜分离技术、高通量药物筛
选等。
通过学习现代化工导论,学生们将加深对化学工程的理解,掌握化学工艺设计和优化的基本原理,为以后深入学习其
他化学工程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1。
现代化工导论(1)

利用混合物中的各个组分在溶剂 中溶解度的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用溶剂分离液体混合物中的组分, 称液-液萃取或溶剂萃取;用溶剂分离 固体混合物中的组分,称固-液萃取或 称浸取。
第二节 化学反应工程
1、化学反应工程的任务和内容
化学反应工程主要研究内容有 两方面,一是对化学反应规律的 研究,二是对反应器中传递规律 的研究。
它的作用是测量实际温度(或其它物理量),并将其转 换成统一的标准信号。
(2)调节器
它接收变送器送来的温度信号,与事先设定的希望温度 值进行比较得出偏差,然后按照一定的运算规律进行运算 ,并将运算得出的调节命令用统一标准信号发送出去。
(3)执行器
通常指自动调节阀,它和普通阀门(手动阀门)功能一 样,只不过它能自动地根据调节器送来的调节命令改变阀 门的开度。
3、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
(一)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系统 (二)直接数字控制系统
(Direct Digital Control)
第四节 化工技术与经济
1.概述
技术经济的基本任务是研究技术和经济 的相互关系,技术经济分析的目标是寻求 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
2.技术经济的评价原则
往往同时涉及社会、环境、资源等方面 的问题,甚至有时还涉及政治、国防、生 态等问题。
B.税金
(4)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
A.增加产出的价值; B.减少投入,降低消耗,降低成本。
<第六章 习题>
简答题 1、化工基本单元操作理论基础在于三种传递过程,说
出这三种传递过程是什么。 2、化工单元操作基本定义是什么?列举六种化学工业
中常见的单元操作。 3、化工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4、常见的化学反应器有哪三种形式? 5、简答蒸馏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和目的。 6、吸收单元操作的原理是什么? 7、化学反应有哪两种基本操作方式,说出它们的特点
第二节 化学反应工程
1、化学反应工程的任务和内容
化学反应工程主要研究内容有 两方面,一是对化学反应规律的 研究,二是对反应器中传递规律 的研究。
它的作用是测量实际温度(或其它物理量),并将其转 换成统一的标准信号。
(2)调节器
它接收变送器送来的温度信号,与事先设定的希望温度 值进行比较得出偏差,然后按照一定的运算规律进行运算 ,并将运算得出的调节命令用统一标准信号发送出去。
(3)执行器
通常指自动调节阀,它和普通阀门(手动阀门)功能一 样,只不过它能自动地根据调节器送来的调节命令改变阀 门的开度。
3、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
(一)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系统 (二)直接数字控制系统
(Direct Digital Control)
第四节 化工技术与经济
1.概述
技术经济的基本任务是研究技术和经济 的相互关系,技术经济分析的目标是寻求 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
2.技术经济的评价原则
往往同时涉及社会、环境、资源等方面 的问题,甚至有时还涉及政治、国防、生 态等问题。
B.税金
(4)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
A.增加产出的价值; B.减少投入,降低消耗,降低成本。
<第六章 习题>
简答题 1、化工基本单元操作理论基础在于三种传递过程,说
出这三种传递过程是什么。 2、化工单元操作基本定义是什么?列举六种化学工业
中常见的单元操作。 3、化工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4、常见的化学反应器有哪三种形式? 5、简答蒸馏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和目的。 6、吸收单元操作的原理是什么? 7、化学反应有哪两种基本操作方式,说出它们的特点
化工导论-01绪论-

主要课程和实践环节
1.主干学科 化学、化学工程、化学工艺
2.主要课程 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精
细化工生产工艺学、无机化工工艺学、有机合成单元反应等。 3.主要实践环节
包括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 验、化工原理实验、生产认识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大作业 等。
3) 按化学特性分:分为无机化学工业和有机化学工业
4)我国统计的方法把化学工业划分为下列各种工业: 合成氨及肥料工业、硫酸工业、制碱工业、无机物 工业(包括无机盐及单质),基本有机原料工业、 染料及中间体工业等。
3、化学工艺
· 主要运用化工技术或化学生产技术,将原物料主要 经过化学反应转变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包括实现 这一转变的全部措施。通常包括无机化工工艺、有 机化工工艺、高分子化工工艺、精细化工工艺和生 物化工工艺等。
3、化工专业的社会性
· 对工程师的要求 1 应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主动获取知识的能
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应具备很好的综合和集成的能力及创新意识 3 由于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工程
师的知识结构不应仅限于科学和技术本身,工程师 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必须全面考虑和综合资源、环境 、经济、政治等多方面的因素。
第6章 环境化工 第7章 现代化工的发展趋势 第8章 化工高等教育
· 目的
(1)使化工专业新生通过本课程认识到化工在国民经济中 的支柱地位与作用,了解化工专业各领域,并对化工 高等教育的科学体系有基本了解。。
(2)该课程作为本科生必修课强调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 育的紧密结合,达到提高学生对化工专业的认识和热 爱,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事业观。
序 性 环节 号 质 编号
现代化工导论 ppt课件

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
▪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位于前苏联基辅市北130公里的地方,是前苏联1973年开始修建, 1977年启动的最大的核电站。
▪ 1986年4月25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4号动力站开始按计划进行定期维修。然而由 于连续的操作失误,4号站反应堆状态十分不稳定。1986年4月26日对于切尔诺贝利 核电站来说是悲剧开始的日子。凌晨1点23分,两声沉闷的爆炸声打破了周围的宁静。 随着爆炸声,一条30多米高的火柱掀开了反应堆的外壳,冲向天空。反应堆的防护结 构和各种设备整个被掀起,高达2000℃的烈焰吞噬着机房,熔化了粗大的钢架。携 带着高放射性物质的水蒸气和尘埃随着浓烟升腾、弥漫,遮天蔽日。虽然事故发生6 分钟后消防人员就赶到了现场,但强烈的热辐射使人难以靠近,只能靠直升飞机从空
日本米糠油事件
▪ 1968年3月,日本的九州、四国等地区的几十万只鸡突然死亡。经调 查,发现是饲料中毒,但因当时没有弄清毒物的来源,也就没有对此 进行追究。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完结,当年6-10月,有4家门人因 患原因不明的皮肤病到九州大学附属医院就诊,患者初期症状为痤疮 样皮疹,指甲发黑,皮肤色素沉着,眼结膜充血等。此后3个月内,又 确诊了112个家庭325名患者,之后在全国各地仍木断出现。至1977年, 因此病死亡人数达州余人,1978年,确诊患者累计达1684人。
PPT课件
11
印度博帕尔事件
▪ 博帕尔农药厂是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于1969年在印度博帕尔市建起来 的,用于生产西维因、滴灭威等农药。制造这些农药的原料是一种叫做 异氰酸甲酯(MIC)的剧毒气体。这种气体只要有极少量短时间停留在 空气中,就会使人感到眼睛疼痛,若浓度稍大,就会使人窒息。二战期 间德国法西斯正是用这种毒气杀害过大批关在集中营的犹太人。在博帕 尔农药厂,这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剧毒化合物被冷却成液态后,贮存在一 个地下不锈钢储藏罐里,达45吨之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3
近代化学工业的兴起(5) ----传统与化学制药及染料工业等
• 19世纪初至60年代,科学家先后从传统的药用植 物中分离得到纯的化学成分。
• 1846年硝化棉、硝化甘油问世,1862年瑞典人诺 贝尔开设了第一个硝化甘油工厂,1863年发明了 TNT。
• 1856年第一个染料问世,次年设厂生产,至世纪 末已有很多种染料被发明,并被投入使用。
.
8
化学工业发展
• 追溯到远古及古代: 没有工业,但化学加工方法已 开始影响到人们生活。如制陶、酿造、染色、冶炼、 制漆、造纸以及医药、火药、肥皂等。
• 酒: 至少在公元前20世纪中国的夏禹已用酒祭祀。 • 公元前21世纪中国就进入青铜器时代,公元前5世
纪进入铁器时代,表明冶金化学技术的掌握及进步。
.
14
化学工业发展的标志
• 18-19世纪:人们长时间内把硫酸产量作为一个国 家化学工业发展的标志。
• 20世纪:乙烯成为化学工业标志性产品,人们把 乙烯作为一个国家化学工业发展的标志。
• 21世纪:目前精细化率成为一个国家的化学工业 发展标志。
.
15
现代化学工业(1) --概述
• 20世纪是化学工业飞速发展时期,至60年代是化 学工业真正成为大规模生产的主要阶段。
• 18世纪后期,炼铁用焦碳大大增加,使煤化工产 生。
• 1763年,在英国产生了蜂窝式煤气炉,提供了大 量焦碳。
• 1792年,开始用煤生产民用煤气。
.
10
近代化学工业的兴起(2) ----煤化工的发展
• 1812年,欧洲干馏煤气用于街道照明。 • 1816年,美国煤干馏法生产煤气。 • 1825年英国人从煤焦油中分离出苯、甲苯、萘等。 • 19世纪中叶,欧洲已有许多国家建立了炼焦厂,德 国成功地建立了有机化学品回收装置的炼焦炉,由煤 焦油中提取了大量的芳烃,作为医药、农药、染料等 工业的原料。
现代化工导论
化工系 翟彦青
.
1
1.1 现代化工导论的内容和目的
1. 课程性质
《现代化工导论》是一门概述性质的课程,是对 “化工”学科和专业的综合性介绍。它作为学生学 习化工专业课程之前的入门知识,对化工专业人才 的培养起到重要的“启蒙作用”。
2. 内容
主要包括:绪论,化工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和作用, 化学工程师,化工工艺,化学工程, 创新是化工发展的动力,现代化工发展前景。
.3参考书1.戴猷元主编 《化工概论》 北京:化学工 业出版社 2006年6月出版
2.李健秀 王文涛 文福姬编著 《化工概 论》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年8月出 版
3.
《现代化工导论
学工业出版社 2004年9月出版
北京:化
.
4
教学要求
1.总学时16学时,全部课堂讲授。 2.成绩评定:论文和平时成绩相结合。平时成 绩由出勤率以及课堂表现综合得出,占总成绩 的20%。论文要求3000字左右的与现代化工相 关综述报告,占总成绩的80%。总成绩最后按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等五级评定。
.
5
1.2 “化工”概念的内涵
1.“化工”
2.实际是化学工业、化学工艺和化学工程 的总称。化工,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 含义。
.
6
2. 化学工业
又称化学加工工业(Chemical Industry),指运用化 学工艺、化学工程及设备,通过各种化学反应及原料 和产品的分离,能量和物料的传递和混合,高效、节 能、经济和安全地生产化学品的特定生产部门,包括 基本化学工业和塑料、合成纤维、石油、橡胶、药剂、 染料工业等。
厂,其产品质量差,易燃,虽未能大量发展,但
仍被认为是化学纤维工业. 的开始。
12
近代化学工业的兴起(4) ---- 炼油工业开始
• 1854年美国建立最早的原油分馏装置。
• 1860年在美国建立第一个炼油厂。
• 19世纪后期,在世界已建设了许多炼油厂或炼油 装置,主要生产照明用的煤油,而汽油及重质油 还是用处不大的“副产”。直至80年代,电灯的 发明大大减少了煤油的重要性,汽油和柴油因汽 车工业的发展而成为主要炼油产品。
• 在此阶段合成氨(包括化肥)和石油化工得到了 飞速发展。
• 高分子化工从无到有,品种基本配齐,形成了大 规模化。精细化工也逐渐兴起。
.
16
现代化学工业(2) --合成氨、石油化学品
• 1913年德国哈柏法合成氨投产,该工艺在高温、高 压、气体循环下实现。
• 1916年实现了氨氧化制硝酸。
.
11
近代化学工业的兴起(3) ----三大化工材料工业的开始
• 1839年美国人固特异用硫磺硫化天然橡胶,应用 于轮胎及其它橡胶制品--第一个人工加工的高分 子橡胶产品。
• 1872年美国开始生产赛璐珞,被认为是第一个天 然加工高分子的塑料产品--开创了塑料工业。
• 1891年在法国建立了人造纤维(硝酸酯纤维)工
化学工业是由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而发
展起来的,化学工业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
发展,也促进了化学工程和化学工艺学科
和技术的提高。
.
7
化学工业分类
化学工业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1)按原料分:石油化学工业、煤化学工业、生物 化学工业、农林化学工业等。 (2)按产品吨位分:大吨位产品、精细化学品 (3)按化学特性分:无机化学工业和有机化学工业 等。 (4)我国统计的方法把化学工业划分为下列各种工 业:合成氨及肥料工业、硫酸工业、制碱工业、无机 物工业(包括无机盐及单质),基本有机原料工业、 染料及中间体工业等。
• 公元前后,中国和欧洲进入炼丹术、炼金术时期, 也带动了冶炼及制药的发展。
.
9
近代化学工业的兴起(1)
• 随着产业革命在西欧开始,首先无机化学工业开 始形成及发展。
• 1749年,英国建立用铅室法生产硫酸的工厂。
• 1771年,吕布兰以食盐为原料制得纯碱,副产氯 化氢制盐酸、氧气、漂白粉等,纯碱又经苛化生 成烧碱。
.
2
3. 目的
(1)《现代化工导论》主要是介绍化学工业的 发展,化工工艺和单元操作及设备的发展,化 工学科及专业的发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使学生了解作为“创新主体、投资主体和 经营主体”的化工企业的现状,展望化工发展 的明天。 (3)明确21世纪化工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和创 新能力,明确“做什么”和“怎么做”等问题, 明确学习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