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练习(带答案)

合集下载

江苏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题真题带答案【精选】共20篇汇总

江苏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题真题带答案【精选】共20篇汇总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真题附答案详解一、阅读理解训练题1.(2020连云港)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5G产业研究专家冯媛在谈到中国5G技术为什么能领先全球这一问题时表示:在经历“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并跑”的不同阶段后,5G技术领先来之不易。

5G网络传输速率是4G的10﹣100倍。

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引擎,5G是发展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在线经济等新产业的重要支撑。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0年6月7日)材料二:疫情期间,在北京,由5G驱动的无人机在国家体育场附近发放口罩;在广州,数百辆无人驾驶汽车不停地对街道进行消毒;在南京,一些高中利用5G技术进行了远程考试。

医疗领域发现了5G的更多用途,有100多家采用了5G系统的医院在新冠疫情期间进行了线上医疗会诊。

(摘编自《参考消息》2020年5月8日)材料三:5G专家李正茂指出:现在凡是有“智慧”这个字眼的行业,基本都跟5G有关,这就是5G带来的非常本质的变化。

基于这个变化,大多数行业都会受到5G的影响,行业的运作模式、形态将会发生一些新变化。

李正茂预测,5G会让教育“大变身”,将会变革教育行业体系。

过去学校有围墙,今后学校是没有围墙的。

学校教育将是开放、公开、大规模的高质量教育。

在5G的帮助下,距离将不再是教育难以逾越的鸿沟。

5G将让远程医疗手术成为可能。

李正茂解释称,人看电视时,对100毫秒的时延几乎没有感知,但在手术中,100毫秒时延可能造成患者生命危险,这是过去远程医疗手术无法进行的原因。

5G时代,远程医疗的时延低至几毫秒,让手术的安全性得到了保障。

在广州,5G正被应用于机场安保。

监控设备通过5G网络实现高清视频实时回传、即时分析。

借助5G网络,白云机场还建立了统一监控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

5G将让民航业的安全更有保障。

(摘编自《环球时报》2020年5月19日)(1)根据材料,下列对5G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5G技术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引擎,支撑着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在线经济等新产业的发展。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真题带答案共20篇汇总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真题带答案共20篇汇总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真题附答案详解一、阅读理解训练题1.(2020苏州)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行走的种子(节选)①春花烂漫的时节过去了。

枫树和山核桃树上开败的花朵如雨点一般洒落下来,向大地证明了这些树木繁茂的生殖能力。

成百上千朵小花静静地躺卧在坛城中。

与虫媒植物外表华丽的花朵不同,这些树木的花朵温和而谦逊,既没有明显的花瓣,也没用多姿多彩的装扮。

这种极端素朴的装束暗示出,坛城上树木之间的繁衍,是一项严肃的任务,绝不同于虫媒植物铺张的花蜜与色彩的盛宴。

这些树木无需取悦谁。

风为它们传递花粉,因此它们不必像虫媒植物一样费心去吸引昆虫的眼球与鼻子,赤裸裸地露出功利主义的本质。

②对于早春开花的树木来说,风媒授粉是一种格外有用的策略。

虫媒植物生长在一个相对温暖、避风的微观气候中,即便这样,它们也要努力寻找授粉者。

而树木冠层的微观气候,更加不利于早春的昆虫出没。

不过风是不短缺的。

因此,枫树和山核桃树打破了与昆虫之间的古老协约,采用物理的而非生物的方式,来运输它们的花粉。

很不幸,可靠性的增加伴随着精确性的减少。

蜜蜂能直接将花粉从一朵花的柱头传递到另一朵花中。

风并不有目的地传递什么。

相反,它散布随着它的运动而携带来的一切事物。

这给花和人类的鼻子都造成了困扰。

风媒植物必须释放出大量的花粉。

它们像搁浅在一座小岛上的漂流者一样,把无数个瓶子扔进水中,指望着总有一个瓶子能将信息传递出去。

③枫树和山核桃树产生的是两类花,即雄花和雌花。

雄花悬挂在枝条上,空气中只要有一丝流动就会惊动它们。

枫树上成簇的雄花全都借助瘦长结实的花丝挂在树上。

每根花丝长一两厘米,末端有一个花药簇,这个产生花粉的结构看起来就像黄色的小球,大小与书页上的逗号差不多。

山核桃树的花药在毛茸茸的花序上摇晃,每个花序大约有一根手指那么长。

在这两种树木上,花药都成群簇拥在小小的伞盖下面,大概是为了防止雨水将花粉冲走。

雌花更粗短一些,因为它们没必要向风中播撒大量的花粉。

河北省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河北省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2020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考试
语 文 试 卷
第一部分(1~5题 23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4分)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xiūsè)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 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chàndòng),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会,东关又是离我家很远的地方,出城还有六十多里水路,在那里有两座特别的庙。一是梅姑庙,就是《聊斋志异》所记,室女守节,死后成神,却篡取别人的丈夫的;现在神座上确塑着一对少年男女,眉开眼笑,殊与“礼教”有妨。其一便是五猖庙了,名目就奇特。据有考据癖的人说:这就是五通神。然而也并无确据。神像是五个男人,也不见有什么猖獗之状;后面列坐着五位太太,却并不“分坐”,远不及北京戏园里界限之谨严。其实呢,这也是殊与“礼教”有妨的,——但他们既然是五猖,便也无法可想,而且自然也就“又作别论”了。
【乙】鲁宗道为谕德①时,居近酒肆②,尝微行就饮肆中③,偶真宗亟④召,使者及门,久之,宗道方自酒肆来。使者先入,约曰:“即⑤上⑥怪公来迟,何以为对?”宗道曰:“第⑦以实言对。”使者曰:“然则公当得罪。”曰:“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真宗果问,使者具以宗道言对。帝诘⑧之。宗道谢⑨曰:“有故人自乡里来,臣家贫无杯盘,故就酒家饮。”帝以为忠实可大用。
14、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答: 。
15、选文第⑦段中,“坐得了冷板凳”的意思是什么?(2分)
答: 。
16、选文第⑧段加横线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山东省威海市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威海市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威海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说明:本卷共120分,其中5分为卷面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4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丫杈.(chà)归泊.(bó)炽.痛(chì)窸窣.作响(sū)B.佝.偻(gōu)肆虐.(nǖè)地窖.(jiào)巧妙绝.伦(jué)C.憬.悟(jǐng)瞰.望(kàn)招徕.(lái)吹毛求疵.(cī)D.嗔.视(chēng)沉湎.(miǎn)桑梓.(zǐ)嫣.红姹紫(yān)2.请找出下列词语中的三个错别字,在方格内订正。

(3分)异国它乡矫健心会神凝博弈颓唐再劫难逃气宇轩昂抽噎3.根据提示,用古诗文填空。

(8分)⑴,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⑵王山半落青天外,。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⑶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⑷,山是眉峰聚。

(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⑸,万方多难此登临。

(杜甫《登楼》)⑹曲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⑺,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4.在德·亚米契斯《爱的教育》中,老师讲述了三个爱国故事。

请根据下列描述,将篇名补充完整。

(2分)⑴“少年横卧在草地上,露出苍白的笑脸,好像是听到许多人的称赞,很满足于自己为国牺牲!” (《少年》)⑵“见少年跑了一会儿,忽而把脚步放缓,只是跛着走,及再重新起跑,力就渐渐减弱,坐下休息了好几次。

” (《少年》)5.下列语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可学学生正处在身心不断发展变化的重要阶段,也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被培育的关键时期。

B.中国传统道德要求必须将“善”在现实生活中全面推进,以实现人道之本。

C. 4月29日,威海在全社会拉开了以“排除上下车”、“礼让斑马线”、“不能乱扔杂物”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市民培育工程。

《那年,那灯》中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题)

《那年,那灯》中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题)

《那年,那灯》中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题)(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2—16题。

(13分)那年,那灯①闲时帮母亲收拾旧物,在一口木箱里,看到一个用牛皮纸紧紧包裹着的物件。

原来是一盏厚重的煤油灯。

恍惚间,眼前似乎摇曳着煤油灯那柔和的光。

②小的时候,家家户户照明用的差不多都是油灯。

一节带松脂的树结,一个空墨水瓶装点柴油,这就是最简易的油灯。

带玻璃灯罩的煤油灯算是比较高档的,燃烧稳定,灯光明亮。

我从小怕黑,天没黑就嚷着点灯,母亲燃起煤油灯,屋内霎时弥漫着一片橘黄的光,朦胧、柔和、温暖。

有灯亮,有母亲在,我就觉得踏实。

③那时是我家最艰难的时期,父亲下放到农村,不久身染重病。

母亲在镇上的学校教书,白天忙完学校的工作,晚上回家就着煤油灯纳底做鞋,还要教育儿女,照顾父亲。

母亲让我每天把灯罩擦得亮亮的,她说灯光亮堂,心里就亮堂,日子才会过得亮堂。

艰难的岁月里,是母亲为全家燃起希望的灯。

④灯下,我见得最多的是母亲纳鞋底的样子。

她每穿过去一针,手臂扬起,拉紧线索,又钻进去一针,针索来来回回中,“呲啦”的声音富有节奏感。

看到母亲熟练自如的样子,有一次我央求她让我试试。

我左手拿鞋底,右手捏针,可厚厚的鞋底哪里钻得进针去?母亲教我用顶针帮忙,结果针鼻一歪,针扎进我中指的皮肉里。

从此,我再也不敢用顶针。

⑤灯下,母亲不仅给了我物质上的享受,还带给我精神上的滋养。

母亲是语文教师,她引导我阅读,指导我写作。

母亲靠着微薄的工资养活一家人,百般精打细算,尽可能给我借书买书。

多少个夜晚,我做完作业,在那橘黄的灯光下,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对书籍的痴迷,对文字的喜爱,或许那时就随着灯光,一起深深浅浅地印入了年少的心里。

⑥母亲喜欢猜谜语,尤其是字谜,她也培养我的兴趣。

记得还是小学二年级时,母亲给我出了一个字谜:“一木口中栽,非杏又非呆,若作困字猜,也没好文才。

”我在纸上写写画画,一会就猜出了“束”字,母亲高兴地表扬了我,我自然备受鼓舞。

2020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三)(10篇含答案)

2020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三)(10篇含答案)

2020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三)(10篇含答案)一、凶手WiFi①近日,一群来自丹麦的女学生用水芹种子进行实验,得出了惊人的发现:WiFi信号可能会损害健康。

②由于学校没有监测大脑活动的设备,女孩们选择了水芹种子作为研究对象。

她们将12个装有水芹种子的盘子平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放在没有任何WiFi信号的房间里;另一组则放在两台运行中的无线路由器旁边。

十二天的时间里,覆盖有WiFi的房间内,大多数种子变成了褐色,然后死亡。

而另一间房里的种子则正常生长。

③虽然有人认为,种子之所以在覆盖有WiFi的房间中死掉,可能是路由器散热所致。

但此项实验结果还是加剧了人们对WiFi辐射的恐惧感,有些家长和教师们要求校园内禁止安置无线路由器。

④与此同时,实验也得到了荷兰研究者的力挺。

三年前,荷兰的科学家选用白蜡树作为研究对象,他们将这些树木分别放在距六个辐射源0.5米处的位置,辐射源的频段介于2412赫兹到2472赫兹,功率为100毫瓦——和无线路由器相似。

靠近辐射源种植的树木,树叶上出现了“具有类似铅光泽”的物质,导致叶片的上下表皮死亡,最终掉落。

⑤但是,美国的一些研究者对这些研究成果表示怀疑,他们认为,由于WiFi采用的是低强度的无线电波传输信号,其威力只是微波的十万分之一。

在一间覆盖WiFi的屋子里待上一年,受到的辐射量仅相当于用手机进行20分钟通话。

⑥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如果WiFi使用不正确,也极.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那么,作为普通用户,在使用无线路由器时应该注意什么呢?⑦首先,人体接受的辐射量跟频率有关,频率越高,伤害越大。

因此,家中没有必要使用功率过大的无线路由器。

⑧其次,辐射危害大小还跟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危害越小。

如果家中有孕妇、小孩、老人或免疫力低下者,最好让无线路由器与他们的活动范围保持较远的距离。

⑨第三,最好不要将WiFi设备放置在卧室内,尤其是放在床边。

如果不使用WiFi,最好将无线路由器关闭,以降低不必要的风险。

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11)

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11)

2020学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语文(Word版有答案)温馨提示:1.本谈共四大题,26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量120分钟:2.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所有答案都必须填涂或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答题区域内;3.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试卷和答题卡,草稿纸带出考场。

一、基础运用(20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4分)A.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bīng)纷和谐、相得益章.的局面。

B.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chĕn),而是冷冷清清,莫.不关心,麻本不仁。

C.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mĭ)坚,越坚,钻得越契.而不舍。

D.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wù),便是敬。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C )(2分)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的质量,往往取决于这个民族和这个时代的审美愿望、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

因为穷,我们就在心理上了美,它的后果无非两个:一是对美的麻木,二是对美的误判。

对美的误判相当可怕,很可能拿心机当_____;拿愚昧当坚忍……A.如果删除聪明B.即使剔除聪明C.如果剔除智慧D.即使删除智慧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 (2分)A.我国首次在海上进行航天发射,填补了我国运载火箭海上发射的空白,为我国进入快速太空提供了新的方式。

B.2019年6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宣布,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标识的所有权属于国务院新闻办。

C.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国际学生生源国,约占在美留学生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D.一座大型冰川湖一夜之间突然干涸,通过对湖床进一步地勘察,使科学家认为裂缝是湖水巨大的压力造成的。

4.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段后的问题。

(3分)①一年,两年,至少有三四年;一滴汗,两滴汗,不知道多少万滴汗,才挣出那辆车。

②从风里雨里的咬牙,从饭里茶里的自苦,才赚出那辆车,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像身经百战的武士的一颗徽章。

《那年,那灯》中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题)

《那年,那灯》中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题)

《那年,那灯》中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题)(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2—16题。

(13分)那年,那灯①闲时帮母亲收拾旧物,在一口木箱里,看到一个用牛皮纸紧紧包裹着的物件。

原来是一盏厚重的煤油灯。

恍惚间,眼前似乎摇曳着煤油灯那柔和的光。

②小的时候,家家户户照明用的差不多都是油灯。

一节带松脂的树结,一个空墨水瓶装点柴油,这就是最简易的油灯。

带玻璃灯罩的煤油灯算是比较高档的,燃烧稳定,灯光明亮。

我从小怕黑,天没黑就嚷着点灯,母亲燃起煤油灯,屋内霎时弥漫着一片橘黄的光,朦胧、柔和、温暖。

有灯亮,有母亲在,我就觉得踏实。

③那时是我家最艰难的时期,父亲下放到农村,不久身染重病。

母亲在镇上的学校教书,白天忙完学校的工作,晚上回家就着煤油灯纳底做鞋,还要教育儿女,照顾父亲。

母亲让我每天把灯罩擦得亮亮的,她说灯光亮堂,心里就亮堂,日子才会过得亮堂。

艰难的岁月里,是母亲为全家燃起希望的灯。

④灯下,我见得最多的是母亲纳鞋底的样子。

她每穿过去一针,手臂扬起,拉紧线索,又钻进去一针,针索来来回回中,“呲啦”的声音富有节奏感。

看到母亲熟练自如的样子,有一次我央求她让我试试。

我左手拿鞋底,右手捏针,可厚厚的鞋底哪里钻得进针去?母亲教我用顶针帮忙,结果针鼻一歪,针扎进我中指的皮肉里。

从此,我再也不敢用顶针。

⑤灯下,母亲不仅给了我物质上的享受,还带给我精神上的滋养。

母亲是语文教师,她引导我阅读,指导我写作。

母亲靠着微薄的工资养活一家人,百般精打细算,尽可能给我借书买书。

多少个夜晚,我做完作业,在那橘黄的灯光下,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对书籍的痴迷,对文字的喜爱,或许那时就随着灯光,一起深深浅浅地印入了年少的心里。

⑥母亲喜欢猜谜语,尤其是字谜,她也培养我的兴趣。

记得还是小学二年级时,母亲给我出了一个字谜:“一木口中栽,非杏又非呆,若作困字猜,也没好文才。

”我在纸上写写画画,一会就猜出了“束”字,母亲高兴地表扬了我,我自然备受鼓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练习(真题试卷+详细解析答案,值得下载)(一)2019江苏连云港卷阅读下面的小说节选,完成20-25题。

(19分)①学校计划砍些竹木,将草房顶的朽料换下来。

②到了行动的前一天。

将近下课,我说:“咱们班负责二百三十根料,今天就分好组,争取一上午砍好。

”忽然有学生问:“回来可是要作文?不如先说题目,我们今天就写好。

”我说:“活动还没有,你就能写出来,肯定是抄。

”王福突然望着我,隐隐有些笑意,说:“定了题目,我今天就能写,而且绝对不是抄。

信不信?”“我不信!”大家笑起来。

王福举起手说:“好,我打下赌!”我说“王福,你赌什么?”学生们纷纷说要我的钢笔,要我的字典。

王福听到字典,大叫一声:“老师,要字典。

”③我的字典早已成为班上的圣物,学生中有家境好一些的,已经出山去县里购买,县里竟没有,于是这本宇典愈加神圣。

我毎次上课,必将它放在讲桌上,成为镇物。

王福常常借去翻看,会突然问我一些字,我当然不能全答出,王福就轻轻叹一口气,说:“这是老师的老师。

”我将字典递给班长保管。

王福把双手在胸前抹一抹,慢慢地说:“但有一个条件,料要到我们三队去砍。

”我说:“可以。

明天的劳动,大家作证,过程有与你写的不符的,就算你输。

”王福并不泄气,说:“好,明天我在队里等大家。

④第二天一早,我集合了其他队来的学生,向三队走去。

在山路上走,露水很大。

学生们都赤着脚,沾了水,于是拍出响声,好像是一队鼓掌而行的队伍。

大家都很高兴,说王福真傻,一致要做证明,不让他把老师的字典骗了去。

⑤走了近一个钟头,到了三队进山沟的口上。

远远望见王福慢慢地弯下腰,抬起一根长竹放在肩上,一晃一晃地向我们过来,将肩一斜,长竹落在地下,我这才发现路旁草里已有几十根长竹。

王福笑嘻嘻地看着我,说:“我赢了。

”我说:“还没开始呢,怎么你就嬴了?”王福擦了一把脸上的水,头发湿湿地贴在头皮上,衣裤无一处干,也都湿湿地贴在身上,颜色很深。

说:“走,我带你们进沟,大家做个见证。

”⑥山中湿气漫延开,渐渐升高成为云雾,太阳白白地现出一个圆圈。

林中的露水在叶上聚合,滴落下来,星星点点,多了,如在下雨。

忽然,只见一面山坡上散乱地倒着百多棵长竹,一个人在用刀清理枝权,手起刀落。

那人是王七桶。

“老王,搞什么名堂?”王七桶向我点头,又指指坡上的长竹。

王福走到前面,笑眯眯地说:“我和我爹,昨咋天晚上八点开始上山砍料,砍够了二百三十棵,抬出去几十棵,就去写作文,半夜以前写好,现在在家里放着,有知青作证。

”王福看一看班长,说:“你做公证吧。

宇典。

”王福忽然羞涩起来,声音低下去,有些颤,“我赢了。

”⑦我呆了,看看王福,看看王七桶。

学生们看着百多根长竹,又看看我。

我说:“好。

王却心里明白过来,不知怎么对王福表示。

⑧王福看着班长。

班长望望我,慢慢从挎包里取出一个纸包,走过去,递到王福手上。

王福看看我,我叹了一口气,说:“王福,这字典是我送你的,不是你赢的。

”王福急了,说:“我把作文拿来。

”我说:“不消了。

我们说好是你咋天写今天的劳动,你虽然作文是昨天写的,但劳动也是昨天的。

记录一件事,永远在事后,这个道理是扳不动的。

你是极认真的孩子,并且为班上做了这么多事,我就把字典送给你吧。

”学生们都不说话,王福慢慢把纸包打开,字典露出来。

忽然王福极快地将纸包包好,一下塞到班长手里,抬眼望我,说:“我输了。

我不要。

我要—一我要把字典抄下来。

每天抄,五万字,一天抄一百,五百天。

我们抄书,抄了八年呢。

”⑨我想了很久,说:“抄吧。

”(节选自阿城《孩子王》,有删改)20.为了字典,王福做了哪些事?(3分)21.一本小小的字典,为什么会成为“圣物”?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

(3分)22.第⑥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23.抓住加点的关键词分析下面两个句子反映出的人物心理。

(4分)(1)班长望望我,慢慢从挎包里取出一个纸包,走过去,递到王福手上。

(2)忽然王福极快地将纸包包好,一下塞到班长手里。

24.文中的“我”通过“赌字典”这件事告诉学生关于作文的道理是什么?(2分)25.结合选文,分析王福这个人物形象。

(4分)【答案】20.(3分)①王福和老师打赌,要在今晚写出明天的劳动。

约定赢了得到字典。

②他和爸爸晚上八点上山砍竹子,半夜以前写好作文。

③他得到老师的字典,又还给老师,并决定抄字典。

21.(3分)①字典是“老师的老师”。

②字典是稀缺的物品,有钱也买不到。

③字典是知识和文化的象征,对字典的崇拜,象征着对文化的渴望。

22.(3分)①环境描写,表明山间潮湿多雾。

②与上文“湿湿的头发”“衣裤无一处干”相呼应。

③衬托王福父子砍竹的艰辛。

23.(4分)(1)“慢慢”写出班长从挎包中取出字典的动作缓慢,表现他内心不舍。

“取”“递”表现出班长舍不得把字典给王福又不得不给的矛盾犹豫的内心。

(2分)(2)“极快”形容他包书的速度之快,表现他已作出决定。

“包”表现王福对字典的珍视塞”表现王福愿赌服输,将字典还回班长手中时的态度坚决。

(2分)24.(2分)记录一件事,永远在事后,这个道理是扳不动的。

25.(4分)①王福渴求知识,勤奋好学。

王福常借老师的字典翻看,经常提问题。

王福和老师打赌,想要贏得老师的字典。

为了学习知识,抄书抄了八年。

②王福做事有原则。

在知道自己赌输了后,将老师赠送给他的字典,还给老师,选择抄写字典。

③王福吃苦耐劳。

第一天晚上八点和父亲上山砍竹,砍了二百三十棵,拾出去几十棵。

④王福诚实守信,做事认真。

他说到做到,当天连夜完成了砍伐任务,之后又完成了作文,并且找到了知青作证。

⑤王福有集体观念。

王福砍伐竹木,是为了学校更换草房顶,他和父亲两个人做完了班级集体要做的事情。

(答出四点即可,意思对即可)(二)2019南京卷初游燕子矶陈白尘我是个俗人..,不懂得风雅。

活了七十四年,很少游览名山大川。

但有一次例外,便是五十八年前,我独自游览了南京东北郊的燕子矶。

小明的批注:开篇即自道“俗人”,后又反复提及。

“俗”既指不懂游山玩水、怀古赋诗、触景生情的风雅,也暗含不能洞察人情的稚嫩。

一九二四年,当时的东南大学将在署假招收一批学习班学生,不拘学历,学宿费也不贵。

这征得父亲的同意,我便以初一结业生的资格混迹于东南最高学府之中了。

我的“醉翁之意”自然不在学习,而是以廉价的宿舍作为我“旅游”的“宾馆”。

既然是俗人,便不会到石头城上、乌衣巷口去怀古,更不曾去栖霞看枫叶饮酒赋诗……于是在近处便爬鼓楼,登台城,跳望一下玄式湖;远处,只去了一趟幕府山,由燕子直游到三台洞。

燕子矶其实并不高,但对生长在苏北平原的我说来,自然是颇有“登泰山而小鲁”之慨了。

況且当时的长江是直抵矶下的,还大有惊涛拍岸的气概。

登临其上,连我这个俗人,俯瞰万里长江在悬崖下滚滚东去,东风拂衣,也仿佛飘然欲飞。

这时我突然听到了脚步声。

一回头,上山的原来是拉我来此的那位人力车夫。

10.如果用圈点的方法在画线句中点出一个关键词,你会点哪一个?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好玩么?”他似乎随便地问我,并且笑笑。

“好!”我有点惊奇,心想:他也有此雅兴?便反问:“你也上来看看风景?”“ 哎,”他没有正面回答我,却说道,“没什么好玩的,快去三台洞吧!”我微感不快,他偷倫地跟着我上山来,是怕我不给奉资从小路逃走么?还是怕我耽他太多的时间,不愿等候呢?总之,把我一生中难得的雅兴冲散了。

我便跨下崖石,悻悻然下了山。

小明:这位车夫真有意思,我想他当时催促作者的表情一定是(紧张而急切)的,因为他担忧作者的安危。

沿着幕府山,从头台洞、二台洞一直游完了三台洞。

他一路上再没催促过我,而且把有关这三个洞以及那“铁索链孤舟”的故事都如数家珍地讲给我听。

我们感情接近了,一起在三台洞喝了茶,吃了点心。

返回的路上,他的腿脚也欢快得多。

再经过燕子时,他停了车。

“怎么?”我问。

“你不再上去玩玩么?”11.读到重返燕子矶车夫询间作者是否需要再游玩时,你也想画表情。

请概括你想画的车夫表情并说明理由。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我笑了笑以示感谢,说:“天不早了,回城吧。

”我也想赶回东南大学食堂吃晚饭。

车夫操起车杠,不疾不徐地奔走在回域的路上。

几分钟后,他悠闲地和我擊谈起来。

他从我的姓氏、家乡、在何处读书一直问到是否结婚等等,为了报答,我也问了他这一切。

突然,他问:“少爷,你为什么单身一人出来游玩?”我怎么回答呢?学习班里同学数以百计,确实没交上一个朋友。

勤奋好学的人年岁都较大,不大注意我这十六岁的娃娃; 二十岁上下的青年也不少,但男的多纨绔子弟,女的么,我还没有勇气去接近。

我那时确实是孤独、甚至孤僻的。

我只好回避问题,反问他:“一个人不能出来游玩么?”“哎呀!”他回过头来対我笑道,“少爷,你刚才可吓死我了!”我大吃一惊,问:“为什么?他又回头笑笑,说:“你没看见山上那块木牌子?……”那块动人猛回头的牌子我是见过的。

突然,我精神上受到然一击,满脸发烧,说不出一句话来……12.随着游踪的变化,作者的心情也变化了。

你和小明跟着作者的足迹体会了作者的心情。

(4分)登上燕子矶,_____→跨下崖石,悻悻不快→沿着幕府山,游完三台洞,_____→归途交谈,心生感动五十八年过去了,惊心动魄的事经过不少,但至今难以忘怀那位四十上下、纯朴憨厚的车夫。

我虽然当时并不曾有过轻生的念头,却第一次从他身上感到劳动人民无私的爱!南京的冬天是阴冷的,但一想到在南京认识的这第一位朋友,我身上总感到温暖。

(选自《最忆是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6月版,有删改)(三)古代小说阅读(20分)小明和你阅读《儒林外史》,发现有不少涉及南京的内容,你俩进行了专题探究。

清凉山这姚园在清凉山上,是个极大的园子,进去一座篱门。

篱门内是鹅卵石砌成的路,一路朱红栏杆,两边绿柳掩映。

过去三间厅,便是卖酒的所在,那日把酒桌子都搬了。

过厅便是一路山径,上到山顶,便是一个八角亭子。

席摆在亭子上。

娘子和姚奶奶一班人上了亭子,观看景致。

一边是清凉山,高高下下的竹树;一边是灵隐观,绿树丛中,露出红墙来,十分好看。

坐了一会,柱少卿也坐轿子来了。

轿里带了一只赤金杯子,摆在桌上,起酒来,拿在手内,趁着这春光融融、和气习习,凭在栏杆上,留连痛饮。

这日社少卿大醉了,竟携着娘子的手,出了国门,一手拿着全杯,大笑着,在清凉山网子上走了一里多路。

背后三四个妇女嘻笑笑着,两边看的人目眩神摇,不敢仰视。

杜少卿夫妇两个上了轿子去了。

姚奶奶和这几个妇女采了许多桃花插在轿子上,也跟上去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