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题)中考记叙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精品附答案)中考复习现代文阅读分类汇编之记叙文阅读训练100篇

1、生机勃勃的太阳花(安徽省)中考语文现代文分类汇编——记叙文①一天清晨,太阳花开了,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下边,闪出三朵小花。
一朵红,一朵黄,一朵淡紫色。
乍开的花儿,像彩霞那么艳丽,像宝石那么夺目。
在我们宁静的小院里,激起一阵惊喜,一片赞叹。
②三朵花是信号.号音一起,跟在后边的便一发而不可挡。
大朵、小朵,单辨、复瓣,红、紫、蓝、粉一齐开放.一块绿色的法兰绒,转眼间,变成缤纷五彩的锦缎。
连那些最不爱花的人,也经不住这美的吸引,一得空暇,就围在花圃跟前欣赏起来.③从初夏到深秋,花儿经久不衰。
一幅锦缎,始终保持着鲜艳夺目的色彩。
起初,我们认为,太阳花经久不衰,是因为太阳花喜爱阳光,特别能够经受住烈日的考验。
不错,是这样的。
在夏日暴烈的阳光下,牵牛花偃旗息鼓,美人蕉慵倦无力,富贵的牡丹也早已失去神采。
只有太阳花,阳光愈是炽热,它开得愈加艳丽,愈加旺盛.④但看得多了,才注意到,一朵太阳花,其生命却极为短促.朝开夕谢,只有一日。
因为开花的时光太短,这机会就显得格外宝贵.每天,都有一批新的花蕾在等待开放.日出前,它包裹得严严紧紧,看不出一点要开的意思,可是一见阳光,就即刻开放。
花瓣像从熟睡中苏醒过来了似的,徐徐地向外伸张,开大了,开圆了……这样一个开花的全过程,可以在人注视之下,迅速完成。
此后,它便贪婪地享受阳光,尽情地开去。
待到夕阳沉落时,花瓣儿重新收缩起来,这朵花便不再开放.第二天,迎接朝阳的将完全是另一批新的花蕾。
⑤这新陈交替多么活跃,多么生动!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太阳花在开放的时候,朵朵都是那样精神饱满,不遗余力。
尽管一朵太阳花,生命那么短促,但整体上它们总是那样灿烂多姿,生机勃勃.⑥开完的太阳花并不消沉,并不意懒。
在完成开花之后,它们就腾出空隙,把承受阳光的最佳方位,让给新的花蕾,自己则闪在一旁,聚集精华,孕育后代,把生命延续给未来。
待到秋霜肃杀时,它们已经把银粒一般的种子,悄悄地撒进泥土。
第二年,冒出的将是不计其数的新芽.⑦太阳花的欣赏者们,似在这里发现了一个世界,一个科学的、公平的、友爱的世界。
中考语文 记叙文阅读练习(十五)含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共16分)买面包的小女孩马海霞①我准备去做手术时,一个小女孩提着两大袋面包堵在了病房门口。
她把面包放在地上,弯腰,然后目视大家,伸出了三个手指,示意她的面包三元一个。
我丈夫忙掏出20元钱递给小女孩,然后让她取六个面包放在我的病床上,又对同病房的人说:“这孩子可能不会讲话,大家帮帮她,买点她的面包吧。
”②手术结束后,丈夫我已无大碍,便给我雇了个护工,然后回公司忙去了。
③下午,那个卖面包的小女孩又来了,依旧提着两大袋面包,弯腰,然后目视大家,用极低的声音吐出几个字:“帮帮我吧。
”④原来她会说话。
那昨天干吗打哑语欺骗大家消费?这孩子心术不正,装可怜让大家买她的面包,哼,坚决不再上当。
“昨天买的面包还没吃呢,今天就不买了。
”大家对她讲。
⑤她没有离开,依旧行弯腰礼,目光扫过病房里的每个人,楚楚可怜的模样里掺杂着一股不卖掉面包绝不离开的“黏人”劲儿,让人甚是生厌。
我暗自庆幸:幸亏丈夫不在,否则他定招架不住她这可怜见儿。
病房里的人不再理会她,也不和她目光接触,大概五分钟后,她提着袋子弯腰退出了病房。
⑥第二天,那个卖面包的小女孩又来了,“帮帮我吧。
”说完便立在原地,这次大家都懒得和她对话,把她当空气一般。
我看不下去了,说:“大家不想买面包,你待多久也没用。
”她仿佛没有听见,还呆立在那里。
“好个倔丫头,越这样,我们越不买。
”她退离后,大家一致这样决定。
⑦以后的每天下午,小女孩准时光顾病房。
她一进病房,大家就假装睡觉,连看都不看她,但也有病人脾气不好,会把她赶出病房。
⑧这天,丈夫一早过来,我和他说起卖面包的事情,他竟勃然大怒,对我一顿数落,说我心理阴暗,没有同情心,小女孩只是用自己的方式推销面包而已,她没有乞讨,没有欺骗,她卖的面包味道也不错,只是在病房里多待几分钟而已,不买也就罢了,你怎么能够去讽刺她,赶她走……我不想争辩,偷偷把他兜里的钱都没收了,哼,等那个小女孩再来卖面包,我看他用什么买。
⑨整整一天,小女孩都没出现。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记叙文阅读专题练习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记叙文阅读专题练习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记叙文阅读练习(一)现代文阅读,回答问题。
赶鸟的孩子①有时候,我似乎回到了过去,又成了那个赶鸟的孩子。
②老屋对面有一块菜地,那是一家人的菜篮子。
从夏往秋走的时节,母亲会在那里陆续种下萝卜。
白莱,还有香菜和蒜。
秋渐渐转深,第一场霜降临,到处一片白,看上去毛毛茸茸的,但莱地好像忽略了寒冷,萝卜缨子似涨潮般覆盖了裸露的泥土,白菜身子也一个劲地胀起来。
那旺盛的绿色,像片浓缩的春天。
③这时候,一群鸟如约而来,有二十多只。
这是一群与众不同的鸟,鲜红的嘴和爪子,腹部有一小块黑色,拖着长长的蓝色尾巴。
我们不认识,把它们称为长尾巴鸟。
它们盯上了我家的菜地,专吃菜叶子,菜长成了,它们盯上了我家的菜地。
④起先,母亲并没怎么在意,说弄个稻草人吓一吓吧。
父亲费了番心思,稻草人弄得有模有样,戴了帽子,穿了衣服,一只手里还举着根细细的竹竿,竹竿另一头吊着块小石头,风一吹来回摆动,像谁的手在不停地挥舞。
刚开始似乎管点用,那群鸟围着稻草人飞来绕去,就是不敢落下。
可没过两天,它们就识破了这个招数,把稻草人晾在一边,毫无顾忌地飞到地里大快朵颐。
群鸟过后,菜叶到处是洞,七零八落。
⑤(A)看到好好的菜被鸟糟蹋了,母亲心疼不已。
假人没用,母亲就催我“亲自下场”。
我很乐意领受这个任务,就赶个鸟嘛,又轻松又好玩,比在家扫地或去外面扯猪草舒服多了。
我在屋角的竹林里折了根竹丫,抓在手里,满怀信心地去了菜地。
⑥我刚一出现,它们就发现了我,呼的一下全飞走了,落在旁边的一棵枫树上,冲着我叫个没停。
我心里高兴,它们到底还是怕我的,果然不用费什么力气。
我朝它们挥了下手里的竹丫:你们就大声地叫吧,我来了,再也别想吃我家的菜了。
⑦菜地狭长,有好几十米。
那群鸟叫了一会,见我没有进一步行动,便从树上飞下来,到菜地的另一头去了。
它们扇动着翅膀,边吃边叽叽喳喳地叫着,我不知道在说什么,但那声音听起来充满了快乐,像在庆祝什么,又像在向我挑衅。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题阅读附答案:年轻的国旗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题阅读附答案:年轻的国旗陈九《年轻的国旗》初中记叙文阅读附答案①这是由陈九[注]先生讲述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②小镇只有一所大学,不大,但哪个国家的学生都有。
中国来的一共五名,巧了,全是女生,名付其实五朵金花。
珍妮是她们的头儿。
五朵金花同吃住同进出,像一家子出来的。
其实本来就是一家子。
③学校每年春天搞一次隆重的国际街坊节。
在小镇主要街道、广场上,让各国来的师生穿上自己的民族服装载歌载舞,当街展示自己国家的食品和工艺品。
到那天,各界名流与方圆多少里的男女老幼都会来凑热闹,在此欢歌笑语,尽情玩乐。
④五朵金花耐不住好奇,头天就跑上街看街坊节的准备情况。
她们要挑选有利地形,来个穿旗袍炸春卷,外加毛笔字,够中国的吧?几个姑娘这儿走走那儿看看,嘻嘻哈哈,踌躇满志。
突然,一个姑娘说,好像,我好像没看到中国国旗。
广场上空飘满各色国旗,赤橙黄绿青蓝紫,她们一面面数过,就没中国的,咋回事?⑤姑娘们一下懵了,她们此刻感到国旗对自己竟如此重要。
珍妮的脸涨得通红,跟国旗那么红。
现在只有一个办法,找校长当面问清楚。
找校长?对。
珍妮拔腿要走,等等,咱们一块儿去。
姑娘们捆成一捆儿,碧草蓝天,斜阳映着她们匆匆的背影。
⑥白发苍苍的校长先生面对为何别国的国旗都有,却偏没中国国旗的提问,很显窘迫。
是吗?让我了解一下,保证尽快答复你们。
好,珍妮说,明天是街坊节,我们就在这儿等。
五朵金花走出办公室,在门前的草坪上坐下来。
天角渐渐泛红。
⑦春日黄昏那么短暂,像脸盆里的水,洒洒就没了。
当校长走出办公室,夕阳已在天边闪烁。
校长对姑娘们说,校董们大都同意悬挂中国国旗,并为这个疏忽向中国同学道歉。
明天一早,你们会在广场上看到中国国旗的。
真的吗?真的。
⑧那本该是个安详的夜晚,人在心愿满足后睡得最甜。
万万没想到,珍妮她们突然接到校长秘书的电话。
秘书说,找来找去,就是找不到一面中国国旗——我只是说,我找不到中国国旗。
如果我借你一面你会挂吗?珍妮问。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列文章,完成问题。
艾叶又飘香余雪云郡时候,日子过得穷。
一年也就过这两个节:端午节、春节。
说起来,那种对节日的期待和期盼呀,其实是潜藏于梦里梦外的,让小小的我心里充满了各种憧憬和盘算。
当然盘算最多的是吃,那个馋劲儿呀,都馋到梦里去了。
最可恨的是,每每梦到吧唧吧唧吃得正香时,总会被大人叫醒,或被野狗吠醒,反正没有一次能顺利地酣畅淋漓地吃个痛快。
令人特别沮丧。
不过。
“初一糕、初二桃、初三棕、初四艾、初五划龙舟”,那来自乡野山村的童谣。
我倒是记得牢牢的。
日子也的确像童谣唱的,从五月初一至初五端午节,每天都有仪式感。
比如做发糕,首先要磨好米浆,加糖、加发酵粉等候华丽蜕变。
随之,奶奶开始做准备工作了,往锅里注入一大锅水,将笼屉洗净垫上一块大布巾。
架在大锅上,水烧开后倒入米浆盖妤锅盖,蒸笼的周围用毛巾包裹严实以免漏气,这样蒸40分钟左右,发糕差不多熟了。
这时奶奶会用手扇一扇热气腾腾的蒸笼,然后拿双筷子往发糕一截。
凑近眼前一看,筷子上没粘到东西就说明发糕熟了,再往发糕面上撒些黑芝麻点缀一下,发糕便一下于生动起来。
像白雪公主的黑眼睛眨呀眨地向外张望。
由于大人们白天都在忙其他的事情,所以,通常选在晚饭后蒸发糕。
当天晚上,孩子们哪里也不去,就待在厨房里等,困了就躺在厨房的凳子上或趴在厨房的任意角落打盹儿,等吃到发糕时大概都晚上十点了。
对闹腾一天的孩子们来说,这个时间除了嘴巴能动,我估计身上其余的功能都已经睡着了,当大口大口的发糕被囫囵地吞进了肚子后,唯一能感觉到的是舌尖被燙得火辣辣的。
这是初一。
初二是吃桃子的习俗日,我至今不知道吃桃子的缘由。
记得有一年端午节前,爷爷和奶奶到泉州看望伯公,从泉州带回的水蜜桃,个儿大皮薄,水分多,口感酸甜适宜。
一个桃子估计有半斤多,吃上一个,小小的肚子一下子变得圆浓滚的。
那是我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桃子。
初三是包粽子。
棕叶是自家房前屋后的竹林里摘的,新鲜清甜。
《红树林》中考记叙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题)

《红树林》中考记叙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题)三、现代文阅读(34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
(12分)红树林①红树林,顾名思义应是“红色的树林”。
然而,当人们走进红树林时却发现,这里的树全是绿色的。
难道红树林名不副实?其实红树林是外表不红而“心”红。
红树林主要由红树科植物构成,这些植物的树千里富含单宁旦表皮破裂,单宁与空气接触氧化后,树就会变成红色。
红树林之名便由此而来。
②红树林生长于热带、亚热带海岸的湖间难涂上。
为了在海浪的袭扰中占有“一席之地”,红树植物练就了许多“独门绝技”。
③红树植物具有动物一样的胎生习性。
在春秋两季完成开花结果后,红树植物的果实并不急着落地发芽,而是继续在母树上生长,萌生出胚轴,胚轴成熟后才会离开母树,散落到海滩上,遇到适宜的环境,便会扎根发芽。
④由于生长的海岸环境风浪大,土壤泥泞松且厌氧,为能“立足”,红树植物发育出了功能各异的根系。
为抵海浪的冲击,它们从树干基部长出支柱根。
支柱根牢牢抓住地面,使红树植物在风浪摧残中屹立不倒。
为呼吸到足够的氧气,红树植物“绞尽脑汁”,让部分根出土壤,形成了形态各异的呼吸根。
呼吸根外表有粗大的皮孔,内部有海绵状的通气组织,提高了的氧气和水分的输送。
⑤为了能在海水中生存,大多数红树植物都拥有“拒盐”的本领。
它们的根系通过构建特的“半透膜”体系,将海水中的盐分自动过掉,直接从海水里吸收淡水。
还有一些红树植物是通过叶片的分泌腺体,将含盐水液排出体外,待水分蒸发后,叶片上会析出白色的盐晶体,这种现象被称为“泌盐”。
⑥作为海洋和陆地交界处的“两栖植物”,红树林占全球地表面积极少,看上去很不起眼儿,但它们在生态保护方面却是“多才多艺”。
首先,红树林维持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它孕育了众多蟹类、贝类、螺、昆虫等底栖动物,还有以它为食的鱼虾和鸟类。
其次,红树林是抵御灾害的生态屏障,其茂密的树枝和发达的根系能抵台风、海啸、风暴湖。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一、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1.现代文阅读锁链清晨的鸟市上,总有几个起得比鸡还早的爱鸟人,拎了各自的笼儿和架子,到茶馆里来聚头遛鸟。
这天,鸟贩子林红嘴来了,他从三轮摩托上取下一个口袋,撑开罩子,里面是一个方笼。
林红嘴打开方笼,拎出一个架子,上面兀自立着一只鹦鹉。
那鹦鹉绿色的羽毛,侧光之处显出蓝青之色,红红的嘴唇,宛如衔了一枚玛瑙做成的哨,一双小眼睛炯炯有神。
通常,这个时候是该打招呼了。
那明星范儿的鹦鹉显然是知道套路的,清脆地喊出一句:“哈罗,古得摸铃!”众人顿时哄笑了起来,说话的鸟见过不少,张嘴就来英语的,稀罕。
于是大家来了兴致,搜肠刮肚地把记忆中剩得不多的英语单词翻出来,用来逗鹦鹉。
有的甚至把从电视里学的“八格牙路”都用上了,那鹦鹉居然能接口来句“米西米西”,看来这家伙也是看了不少抗日神剧。
林红嘴笑道:“别说你来日语,就是法语、意大利语、泰语、葡萄牙语,它都会几句。
人家可是轮船、火车、飞机都坐遍了才来的!”众人又惊叹了一番。
不出两分钟,又有人品咂出鹦鹉的奇异之处:“你看你看,这玩意儿居然没有拴链子!”大伙儿一看,果然见那鹦鹉裸着双脚,自在地站在架子上。
看着它健硕的翅膀,大伙儿开始质疑林红嘴,说:“你不会是养了一只母鹦鹉在家里,然后拿这只漂亮鸟儿四处卖钱,卖完它,又让它自己飞回去吧?”林红嘴大呼冤枉,说:“这鸟儿的最大卖点,就是不拴链子,打死不飞!不信可以打赌!”一听打赌,众人都来了兴致。
赌局说定,三小时之内,众人只要不碰鸟儿和架子,无论用什么办法,让鹦鹉飞离站架,即为赢,反之则输。
赌资1000元,交由中间人保管,谁赢归谁。
双方的1000元很快凑齐。
众人又觉三小时太短,改为五小时,并取尽鹦鹉架上的食物和水。
对于这些刁钻要求,林红嘴只撇嘴一笑,通通都答应下来。
鹦鹉挂上树枝,人们开始想招。
先是击掌、敲锣、放炮仗之类的武攻,后是扔花生、玉米、瓜子在地上的文逗,还有人学猫叫,或干脆主张去找一只胖猫来实施心理战术,甚至还有人主张去找一只漂亮的母鹦鹉过来演美人计……但那只鹦鹉却都不理会,依旧只是自顾自稳稳地站在支架上,或单脚或双脚,死死扣住那根木棍不放。
中考语文第四部分现代文阅读(一)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专题练习(含答案)

(一)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第12 讲理解内容,把握文意一、(2018·陕西)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最美的化学反应邓迎雪①十几年前,我和秋明是初中同学。
②那时的我总认为,他以后一定会成为大名鼎鼎的化学家。
③因为秋明对化学有那么浓厚的兴趣,懂的又是那样多,尤其是会做许多非常有趣的化学实验。
在我眼里,他简直像是会变戏法一样,许多普普通通的物品一经他手,好像就被施了魔法,立即变成了千奇百怪的样子。
④有次我和同学去他家玩,秋明又给我们演示他的化学新实验。
只见他端着一杯棕黄色飘着香味的茶水,然后用一只晶莹剔透的玻璃棒,在水里轻轻搅动三下,口中念声“变”,那杯香气四溢的茶水立即变成了蓝色的墨水。
还没等大家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秋明又把玻璃棒的另一端在墨水里轻轻一搅,淡蓝色的墨水又变回了刚才的茶水。
⑤“哇——”我们惊呼连连。
⑥秋明嘻嘻笑:“好玩不?知道为啥不?”⑦众人摇头。
⑧秋明嘴边绽放出一抹狡黠的笑,说:“这是因为玻璃棒的一端先蘸上了绿矾粉末,另一端蘸上了草酸晶体粉末,茶水里含有大量的单宁酸,当单宁酸遇到绿矾里的亚铁离子……”⑨“停——”我们大叫,“赶快再变个更好玩的。
”⑩看我们对那些枯燥的化学知识不感兴趣,秋明遗憾地皱皱眉,把没有讲完的知识咽了回去。
然后又做了一个清水变豆浆、豆浆变清水的化学实验,自然大家又是一片叫好。
⑪我不由得感叹:“这是我见过的最美的化学实验!你这家伙以后不当化学家就亏了!”⑫秋明的眼睛更亮了,说:“对呀,我的理想就是当化学家,以后在实验室里做各种各样有趣的实验。
”⑬“我觉得秋明有当魔术师的潜质。
”另一个同学说。
⑭“我还是最喜欢化学。
”秋明说。
⑮可是世事难料,秋明读高中的时候,他的父母因车祸丧失了劳动能力,全家失去了经济来源,生活捉襟见肘。
坚强的秋明为撑起这个家,供弟弟继续读书,一个人离开家乡,到南方打工去了。
⑯离开了校园,秋明的化学梦一定是从此破灭了。
每每想到这些,我就为他难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记叙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现代文阅读题妈妈是我心中的一团火①当我刚呱呱出生时,护士就不让妈妈见到我,悄悄地把我抱到哺婴室去。
医生们告诉她,我的左肘以下没有手。
②有一天,7岁的我走出厨房嘀咕道:妈妈,我不会削土豆皮,我只有一只手。
妈妈在做针线活,她头也不抬地说:你回厨房去削土豆皮,今后再也不许用这个借口拒绝干活了。
我当然能削土豆皮,用我的右手持刀削皮,左上臂帮着托一下就行了。
妈妈知道办法总会有的,她常说:只要你尽最大的努力,就没有你不会做的事。
③在我读小学二年级时,一天,老师要求我们从猴架这边荡到那边去。
轮到我时,我摇头示意不会荡。
有些孩子在背后笑我,我哭着回家。
当晚,我告诉了妈妈。
她拥抱我一下,并做出让我想想办法的表情。
第二天下午她下班后,把我带回到学校去。
她教我先用右手抓住杠棒,用力引体向上,再用左上臂夹住杠棒。
当我费力地照她说的做时,她始终站在一边鼓励我。
以后每天她都带我去练习。
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第二次把我们全体同学带到猴架处的情景。
我在猴架上熟练地荡来荡去,曾经取笑过我的孩子们都目瞪口呆。
④这就是妈妈对待我的办法:她不代替我做什么,不宽容我,而是坚决认为我能找到办法自己干。
有一次我参加一个舞会,没有一个男同学来邀请我跳舞。
我回家后哭了,妈妈久久不发一言,然后说: 喔!亲爱的,总有一天那些男孩子和你跳舞时会跟不上你的拍子的,你会看到的。
她声音虚弱嘶哑,我撕开蒙着头部的被子ku见她在流泪。
于是我懂得妈妈为我忍受了多少痛苦。
她从来不让我看到她哭泣, 因为她不愿我感到内疚呀。
⑤如今当我有不顺心的事时,总感到妈妈仍在我身旁,仍在对我说:勇敢地面对困难,没有解决不了的事。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第④段)。
ku见2.在第①段的横线里填上一个意为温和而曲折地(表达意思)的词,这个词应是:__________3.比较一下第②段妈妈让我削土豆皮的事和第③段妈妈教我荡猴架两件事,说说母亲的表现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所不同?4.当我在猴架上熟练地荡来荡去,曾经取笑过我的孩子们都目瞪口呆。
这是一种侧面描写,它写出了___________ 。
成语目瞪口呆在文中的意思是:5.这篇文章的主旨是:6.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何感想?请写出来(不少于50字)。
同情的眼神①很多年以前的一个寒夜,在弗吉尼亚州北部,一个老人等在渡口准备乘船过河,寒冷的冬季的霜雪已使他的胡子像上了一层釉。
看来他的等待似乎是徒劳的。
寒冷的北风使他的身体冻得麻木和僵硬了。
②突然,他听到沿着冰冻的羊肠小道上传来了有节奏的由远而近的马蹄声,怀着焦急的心情,他打量着几个骑马的人依次从他身边过去了。
待最后一个骑手经过他时,老人站在雪中僵直得像一尊雕像, 就在将要擦身而过的一瞬间,老人突然看着那人的眼睛说:先生,您能否让一个老人和您乘一匹马共行?您知道,单凭用脚走,人是很难通过这一段路的。
③骑者勒住了自己的马,回答:确实是这样,上来吧!看见老人根本无法移动他那冻得半僵的身体,骑手跳下马来帮助老人上了马, 骑手不仅把老人驮过河,而且送他到他要去的地方,那里有数英里远。
④当他们走近一座小而舒适的村舍时,骑手的好奇心促使他问道:先生,我注意到你让其他几个人过去而没有请求帮助,而当我经过时你却留住我借用我的马,我很奇怪这是为什么,在如此一个寒冷的冬夜,您却等待在这里并截住最后一个骑手,如果我拒绝您的要求并把您留在那里,结果会是什么?⑤老人慢慢下了马,以一种惊奇的目光看着骑手,回答说:我已经在这里等了一些时间,但我以为我知道谁更有美好的品德,老人继续道,我仔细观察了那几位骑手,立即便看出他们没有关心我的处境,这时候就是我求他们帮忙也无济于事。
但是当我仔细一看您的眼睛,仁慈和同情之状是相当明显的。
我知道,当时当地,您的友好态度使我得到了这样一个机会,使我在最需要的时候能够得到帮助。
⑥那些暖人肺腑的评价深深地触动了骑手。
您的评价把我形容得太伟大了,他告诉老人,可能我以前在从事自己的事情上过于忙碌, 所以我对别人需要安慰和怜悯的帮助太少了。
1.第②段中打量一词的作用是2.第④段中骑手的好奇心是什么?3.第⑤段中老人说我已经在这里等了一些时间是可信的,因为:4.分析第⑤段我以为我知道谁更有美好的品德。
(1)美好的品德是指:(2)我知道谁有更美好的品德的依据是:5.第②段中说,老人突然看着那人的眼睛,为什么特别强调看着那人的眼睛?6.第⑥段那些暖人肺腑的评价深深地触动了骑手一句中触动的是什么?我长大了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
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 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
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 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
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
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
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
没有等我反应过来, 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
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才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
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
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
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
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
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
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
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
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
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第一段小时候想长大中想长大的具体内容是2.文中画线句子是扌苗写,作用是3.文中说:此时,已有很多人围拢来。
我有些惭愧我为什么会有些惭愧?4.家里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我想象中会有怎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象?5.为什么文中撞人和吃晚饭详写,而照顾老奶奶却略写呢6.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马戏团①当我还是个少年的时候,父亲曾带着我排队买票看马戏。
排了老半天,终于在我们和售票口之间只隔着一个家庭,这个家庭让我印象深刻:他们有8个在12岁以下的小孩。
他们穿着便宜的衣服, 看来虽然没有什么钱,但全身干干净净的,举止很乖巧。
排队时,他们两个两个成一排,手牵手跟在父母的身后。
他们很兴奋地叽叽喳喳谈论看小丑、大象,今晚肯定是这些孩子们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刻了。
②他们的父亲神气地站在一排人的最前端。
这个母亲挽着父亲的手,看着她的丈夫,好像在说:你真像个佩着光荣勋章的骑士。
而沐浴在骄傲中的他也微笑着,凝视着他的妻子,好像在回答:没错, 我就是你说的那个样子。
③卖票的女郎问这个父亲,他要多少张票?他神气地回答:请给我8张小孩的两张大人的,我带全家看马戏。
④售票员开出了价格。
⑤这人的妻子扭过头,把脸垂得低低的。
这个父亲的嘴唇颤抖了,他倾身向前,问:你刚刚说是多少钱?⑥售票员又报一次价格。
⑦这人的钱显然不够。
⑧但他怎能转身告诉那8个兴致勃勃的小孩,他没有足够的钱带他们看马戏?⑨我的父亲目睹了一切。
他悄悄地把手伸进口袋,把一张20元的钞票拉出来,让它掉在地上(事实上,我们一点儿也不富有!),他又蹲下来,捡起钞票,拍拍那人的肩膀,说:对不起,先生,这是你口袋里掉出来的!⑩这人当然知道原因。
他并没有乞求任何人伸出援手,但深深地感激有人在他绝望、心碎、困窘的时刻帮了忙。
他看着我父亲的眼睛,用双手握住父亲的手,把那张20元的钞票紧紧压在中间,他的嘴唇发抖,泪水忽然滑落他的脸颊,答道:谢谢,谢谢您,先生。
这对我和我的家庭意义重大。
(11)父亲和我回头跳上我们的车回家,那晚我并没有进去看马戏,但我们也没有徒劳而返。
1.第⑩段这人当然知道原因中的原因是指:2.第⑨段括号里补充说明的话的作用是:3.第⑧段但他怎能告诉那8个兴致勃勃的小孩中兴致勃勃在文中具体表现在4.第②段而沐浴在骄傲中的他也微笑着,说他骄傲是因为:5.第⑩段深深地感激有人在他绝望、心碎、困窘的时候帮了忙。
说这人绝望是因为没有足够的钱买票;说他心碎是因为说他困窘是因为6.第⑦段这人的钱显然是不够的依据是:(1)7.第(11)段那晚我并没有进去看马戏的原因是什么?没有看成马戏,却又说:没有徒劳而返,他们得到的是什么?今天就开始这是一个萧瑟多雨的天气。
在这种日子里,我只想赖在家中, 点儿不愿意出门。
但是女儿凯罗琳打来电话,坚持要我开车上山去她家看风景。
多少年来,为了生态、环保,她将自己交给了大自然,难得今天想得到我。
开了2小时的车子,穿过厚重的浓雾到了她家。
一进门,我就对她说:这种时候出门,一点也不值得。
吃了中饭,就回家吧。
但是我想让您开车带我去汽车修理厂取我的车子。
凯罗琳说。
有多远?我问。
大约三分钟的路程吧,她说,咱们走吧!我来开车。
在山路上行驶了约十分钟后,我着急地望着她说:不是说只需三分钟吗?她顽皮地朝我笑笑:我们绕了远道。
不一会,汽车拐进一条小路,我们停下车沿着山间的小道往前步行。
小路旁茂盛的冬青下长满了各式野花,姹紫嫣红。
立即,一种宁静舒坦的感受充满我的心间。
我们转了个弯,我更被眼前的景致镇住了,全然忘了急着回家的想法。
沿着山顶往下,几亩鲜花似一床绚丽多彩的绒毯斜铺在山坡,五彩缤纷的花儿从淡淡的象牙红到令人心醉的柠檬黄、鲜艳的橙红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这幅绒毯在浓雾过后的阳光下显得如此娇艳,如此令人赏心悦目。
我们在花间穿行,这儿是紫色的风信子,那儿是珊瑚色的郁金香,然而更美的要算那一大片象征着鸿运高照的鲜黄色的水仙,她们在蓝宝石般的燕尾花上颤动着晶莹透彻的羽翼。
我的脑海中立即闪现出一个问题:是谁,又是如何创造出这幅美丽的图画?当我们走到花木拥抱的那间小屋前,我的疑问得到了解答。
小屋前竖立着一块小木板,上面有几行字:亲爱的客人,我知道你想问什么:第一,一位女士有两只手两条腿和一个对生活充满渴望的头脑;第二,立即动手;第三,开始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