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象似的群山
分析《白象似的群山》

《白象似的群山》赏析《白象似的群山》堪称海明威短篇小说的经典。
这篇小说写于1927年。
小说情节十分简单,可以概括为:一个美国男人和一个姑娘吉格在一个车站等车,男人试图说服姑娘去做一个手术,而姑娘不愿意做。
从文本中,我们甚至不知道这个男人是谁,这个手术是什么?但看完全篇,我们可以推断出手术应该是人工流产。
从文本上看,整部小说基本上是由男人和姑娘的对话构成。
全文一共110小节,其中只有12小节是叙述。
开始的时候,两人的谈话似乎有些沉闷。
男主人公一出场就暗示着他怀着心事:当吉格问“咱们喝点什么呢”时,男人的回答却是“天热得很”。
姑娘想打破僵局,突发奇想说远处群山的轮廓在阳光下“看上去像一群白象”。
但男人有些心不在焉,他只关心怎样劝说姑娘去做手术。
姑娘显得紧张和忧虑,男人就一再解释和安慰:“那实在是一种非常简便的手术,甚至算不上一个手术。
真的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用空气一吸就行了。
我以为这是最妥善的办法,但如果你本人不是真心想做的,我也绝不勉强。
”姑娘终于急了:“你再说我可要叫了。
”在这里,小说的内在紧张达到了高峰,男人就去放行李包等列车进站。
回来时问姑娘:“你觉得好些了吗?”姑娘向他投来一个微笑:“我觉得好极了。
”小说就这样在高峰处迅速滑下,戛然而止。
这就结束了,总让我们感到莫名奇妙。
但多看几遍又发觉不同。
小说的叙事视角是很独特的,他不同于鲁迅的《孔乙己》中的小伙计来作为叙事视角,进而展示整个社会对孔乙己的认识。
《白象似的群山》运用的是很纯粹的限制性客观叙事视角。
小说中没有叙事者主观的评论和解释,叙事是非全知的,我们知道的和小说中的叙事者知道的一样多。
小说中的男人我们只知道他是一个美国人,其他的情况我们全然不知。
他们是谁,他们之间什么关系,他们从哪里来,要去哪里做什么,我们都不知道。
小说中,姑娘第一次把远处的群山比作白象,白象(white elephant)在英语中是寓意汉语中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海明威__白象似的群山__赏析

《白象似的群山》解读本文试图从文本的角度解释其象征的意蕴、隔阂的主题和神话的框架。
《白象似的群山》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表达方式。
它不像传统小说有开端、发展和结局。
我们读后所了解到的只是两个人生活中的一个片段而已。
小说仿佛一幅水墨写意 , 冷峻疏朗 , 深邃含蓄 , 没有抒情渲染 , 没有梦幻寄托 , 甚至没有多少描写形象 , 稀稀落落的字里行间仿佛全然出于不经意 , 更像是一幕电影镜头 , 留下许多空白让我们去回味、推断。
其真正的意图往往是“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
初看上去 , 这篇小说并没有向读者阐明什么内涵 , 读者只看到故事发生的表象 , 这是体现海明威“冰山”创作理论的典型短篇之一。
在这个四千字左右的短篇中 , 他以简洁凝练的文笔 , 客观而准确地勾勒出了一幅富有实感的画面: 一对不知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男女在一个不知道名称的车站候车 , 喝酒 , 交谈。
小说真正做到了使读者参与进去 , 去思考 , 揣摩和推测。
正如他自己所说的: “关于显现出来的每一部分 , 八分之七是在水面以下的。
你可以略去你所知道的任何东西 , 这只会使你的冰山厚积起来。
” [1 ]本篇就是厚积薄发的典范。
文中有许多地方的解读是多义性的 , 开放式的 , 并留用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尾。
读者可以想象自己的结尾方式 , 因此在读的过程当中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本文试图从文本的角度解读其丰富的思想意蕴 , 就教方家。
一、象征的意蕴故事讲述的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到某地去旅游 , 且女人有可能要做堕胎手术。
故事中的许多细节都与生育和不妊的意象有关 , 这一主题也可以从小说的标题窥见一斑:“群山”喻指孕妇的大肚子形状 , 而“白象”则是一个典故 , 指无用或废弃的东西。
这里不想要的东西即是他们将要打掉的胎儿。
在小说的开头 , 叙述者用简单的语言描写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 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故事发生在西班牙的埃波罗河谷 , 且小说中主人公将要乘坐的是一辆从巴塞罗那开往马德里的快车 , 但我们并不清楚故事发生的具体地点在哪 ,具体的时间和日期是什么 , 我们甚至不知道他们会不会乘车。
hills like white elephants译文

《白象似的群山》(Hills Like White Elephants)是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的一篇短篇小说,发表于1927年。
故事情节简单,主要讲述了一对美国情侣在西班牙的一个火车站等待火车时的一段对话。
这段对话表面上是关于一对夫妇观望远处山丘的景象,但实际上蕴含了深层的含义,常被解读为探讨婚姻、生育和责任的主题。
以下是一个节选的译文:标题:白象似的群山作者:欧内斯特·海明威他们坐在一张桌子旁边,紧靠着车站的一边,那里有一幢房子,房子的阴影里很闷热。
火车站在两条铁路线之间,阳光下的两条轨道线之间。
一串串的竹珠子编成的门帘挂在酒吧的门口挡苍蝇。
那个美国人和跟他一起的姑娘坐在桌子旁边。
天气非常热,巴塞罗那的快车还有四十分钟才能到站。
列车在这个中转站停靠两分钟,然后继续行驶,开往马德里。
“我们喝点什么呢?”姑娘问。
她已经脱掉帽子,把它放在桌子上。
“天热得很,”男人说。
“我们喝啤酒吧。
”“Dos cervezas,”男人对着门帘里面说。
“大杯的?”一个女人在门口问。
“对。
两大杯。
”那女人端来两大杯啤酒和两只麻质的杯垫。
她把杯垫和啤酒杯一一放在桌子上。
看了看那男的,又看看那姑娘。
姑娘正在眺望远处群山的轮廓。
山在阳光下是白色的,而乡野则是灰褐色的干巴巴的一片。
“它们看上去像一群白象,”她说。
“我从来没有看见过白象,”男人说。
他们的谈话断断续续,喝着啤酒,回避着那个即将来临的话题。
他们听到火车的汽笛声,但当男人出去查看时,火车却还没有到。
当他回到桌子旁时,问姑娘感觉怎么样。
“还好,”姑娘简短地回答。
小说的对话风格简洁而富有深意,海明威通过对话中未言明的内容,引导读者去思考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
这篇小说是海明威作品中的经典之作,广受读者和评论家的赞誉。
《白象似的群山》

《白象似的群山》《白象似的群山》海明威埃布罗河①河谷的那一边,白色的山冈起伏连绵。
这一边,白地一片,没有树木,车站在阳光下两条铁路线中间。
紧靠着车站的一边,是一幢笼罩在闷热的阴影中的房屋,一串串竹珠子编成的门帘挂在酒吧间敞开着的门口挡苍蝇。
那个美国人和那个跟他一道的姑娘坐在那幢房屋外面阴凉处的一张桌子旁边。
天气非常热,巴塞罗那②来的快车还有四十分钟才能到站。
列车在这个中转站停靠两分钟,然后继续行驶,开往马德里。
【①埃布罗河(theEbro):流经西班牙北部,注入地中海,全长约756公里。
②巴塞罗那(Barcelona):西班牙最大的商港,位于东北部地中海沿岸。
】"咱们喝点什么呢?"姑娘问。
她已经脱掉帽子,把它放在桌子上。
"天热得很,"男人说。
"咱们喝啤酒吧。
""Doscervezas,"①男人对着门帘里面说。
"大杯的?"一个女人在门口问。
"对。
两大杯。
"那女人端来两大杯啤酒和两只毡杯垫。
她把杯垫和啤酒杯一一放在桌子上。
看看那男的,又看看那姑娘。
姑娘正在眺望远处群山的轮廓。
山在阳光下是白色的,而乡野则是灰褐色的干巴巴的一片。
"它们看上去象一群白象,"她说。
"我从来没有见过象,"男人把啤酒一饮而尽。
"你是不会见过。
""我也许见到过的,"男人说。
"光凭你说我不会见过,并不说明什么问题。
"姑娘看看珠帘子。
"他们在上面画了东西的,"她说。
"那上面写的什么?""AnisdelToro。
是一种饮料。
"②"咱们能尝尝吗?"男人朝着珠帘子喊了一声"喂"。
那女人从酒吧间走了出来。
"一共是四雷阿尔③。
「小说精读」海明威:《白象似的群山》

「小说精读」海明威:《白象似的群山》编者寄语《白象似的群山》写于1927年,那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第十年。
十年前美国的年轻人抱着拯救世界的态度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是战后他们的处境发生了出乎意料的改变,首先经历了战争洗礼的年轻人们对战争的残酷感到震惊,其次在战争结束后当他们重返家园时,他们找不到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心中感到悲观和失望,他们通过酗酒及纵情的享乐来麻痹自己,以逃避对现实社会和家庭的责任。
在《白象似的群山》中塑造的这一对年轻人,可以说正是这一代人的写照。
文本研读白象似的群山>>>这篇小说运用了很纯粹的外聚焦限制性的客观叙事视角。
作者的眼睛就像一架机位固定的摄影机,拍到了什么读者才能看到什么,通篇没有叙事者的额外解释与主观评论。
小说采用有限视角进行限制性叙事,叙事者知道的几乎与读者一样多,只有“那个美国人”一句突破了纯粹的限制性视角,说明叙事者事先就知道了男主人公的国籍,而此外,叙事者与读者一样,对他的身份与来历一无所知,在小说中没有告诉我们任何别的信息。
作者:[美] 海明威埃布罗河河谷的那一边,白色的山冈起伏连绵。
这一边,白地一片,没有树木,车站在阳光下两条铁路线中间。
紧靠着车站的一边,是一幢笼罩在闷热的阴影中的房屋,一串串竹珠子编成的门帘挂在酒吧间敞开着的门口挡苍蝇。
那个美国人和那个跟他一道的姑娘坐在那幢房屋外面阴凉处的一张桌子旁边。
天气非常热,巴塞罗那来的快车还有四十分钟才能到站。
列车在这个中转站停靠两分钟,然后继续行驶,开往马德里。
(这一句是小说中很少使用的说明性的句子,告诉读者美国人和姑娘可能在等车,但他们是否在等车,叙事者没有直接说明,只是在暗示。
)“咱们喝点什么呢?”姑娘问。
她已经脱掉帽子,把它放在桌子上。
>>>这一句话是姑娘主动说出来的。
姑娘在小说中一直是采取主动姿态的人,而且可能是比较有情趣和想象力的人。
下文中的喝啤酒也是她建议的。
白象似的群山题目

白象似的群山题目
【原创版】
目录
1.介绍白象似的群山的背景和作者
2.阐述白象似的群山的象征意义
3.分析白象似的群山的文学价值
4.总结白象似的群山的主题和影响
正文
《白象似的群山》是一篇描绘中国西南地区群山景象的诗歌,作者是著名现代诗人郭沫若。
在这首诗中,作者以白象为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群山的形态,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美。
白象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
白象代表纯洁、高贵和力量,是一种瑞兽。
在诗中,白象似的群山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脊梁和力量,体现了民族的坚韧不拔和奋发向上。
通过这种象征手法,作者传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同时激励着读者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从文学价值角度来看,《白象似的群山》以独特的比喻手法、鲜明的形象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成功地刻画了群山的形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美丽的自然景色之中。
这首诗在郭沫若的诗歌创作中具有代表性,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现代诗歌作品。
在主题方面,白象似的群山强调了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诗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民族力量的赞美,以及对民族脊梁的崇敬,都体现出作者对民族精神的关注。
这种民族精神在当今世界仍具有现实意义,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总之,《白象似的群山》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独特艺术魅力的现代诗歌。
通过对白象似的群山的描绘,作者成功地传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对民族力量的赞美,以及对民族精神的关注。
白象似的群山(中英文)

白象似的群山埃布罗河①河谷的那一边,白色的山冈起伏连绵。
这一边,白地一片,没有树木,车站在阳光下两条铁路线中间。
紧靠着车站的一边,是一幢笼罩在闷热的阴影中的房屋,一串串竹珠子编成的门帘挂在酒吧间敞开着的门口挡苍蝇。
那个美国人和那个跟他一道的姑娘坐在那幢房屋外面阴凉处的一张桌子旁边。
天气非常热,巴塞罗那②来的快车还有四十分钟才能到站。
列车在这个中转站停靠两分钟,然后继续行驶,开往马德里。
①埃布罗河(theEbro):流经西班牙北部,注入地中海,全长约756公里。
②巴塞罗那(Barcelona):西班牙最大的商港,位于东北部地中海沿岸。
"咱们喝点什么呢?"姑娘问。
她已经脱掉帽子,把它放在桌子上。
"天热得很,"男人说。
"咱们喝啤酒吧。
""Doscervezas,"①男人对着门帘里面说。
"大杯的?"一个女人在门口问。
"对。
两大杯。
"那女人端来两大杯啤酒和两只毡杯垫。
她把杯垫和啤酒杯一一放在桌子上。
看看那男的,又看看那姑娘。
姑娘正在眺望远处群山的轮廓。
山在阳光下是白色的,而乡野则是灰褐色的干巴巴的一片。
"它们看上去象一群白象,"她说。
"我从来没有见过象,"男人把啤酒一饮而尽。
"你是不会见过。
""我也许见到过的,"男人说。
"光凭你说我不会见过,并不说明什么问题。
"姑娘看看珠帘子。
"他们在上面画了东西的,"她说。
"那上面写的什么?""AnisdelToro。
是一种饮料。
"②"咱们能尝尝吗?"男人朝着珠帘子喊了一声"喂"。
那女人从酒吧间走了出来。
"一共是四雷阿尔。
"③"给我们再来两杯人AnisdelToro。
海明威白象似的群山赏析

白象和群山恐怕是很难扯到一块去的,首先,山如何会是白色的呢除非是雪山但如或冰山。
果是雪山和冰山,白色便不需要说出。
而在海明威《白象似的群山》这篇小说里,时间是盛夏,天气非常热,当然不是指的雪山。
群山看上去像一群白象,是小说里女主人公的一种感觉。
对于读者来说,它不大容易引起共鸣。
不仅如此,连她的男朋友,那个美国人也没有共鸣。
这个小说的意念是如此的朦胧,我们不禁要问: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故事在西班牙的某个小火车站,由巴塞罗那开往马德里的快车还有四十分钟到站。
一对男女男人是美国人,和他一起的女人叫吉格 --他们在车站的酒吧门口喝酒,候车。
这期间大约半个小时,两个人交谈着,故事描述了他们谈话的情形。
吉格怀孕了,男人感到心烦,希望女人去做流产。
女人的回答言不及义,心不在焉。
在两个地方,我们感觉到他们的分歧变得尖锐起来,涉及到他们对生活的理解。
这由他们对手术的不同看法而暴露,男人说:我们可以拥有整个世界。
女人说:不,我们不能。
这世界已经不再是我们的了。
一旦他们把它拿走,你便永远失去它了。
在谈话的尾声,分歧达到紧张的程度,女人说:你再说我可要尖声叫了。
谈话中断了一会儿,列车即将到站,女人平静下来。
男人问:你觉得好些了吗女人说:我觉得好极了。
但是,好极了是什么意思呢女人同意了男的看法吗没有结局,故事戛然而止。
回顾他们的交谈,可见冲突蓄势待发,过程曲折。
对是否做流产本身,两人似乎没异议了。
男人说他不会强迫女人做,女人说我可以去做,我不在乎自己。
可在表面的一致下,读者感觉到有某种阻碍,人物各自遭受挫折。
这也意味着,他们的关系随之有所变化。
车站的这场谈话,是这种变化的前奏。
由故事被这样讲述的特点,我们逐步感受到海明威的力量。
他选择了男人和女人的关系濒临变化的这一个时刻,将潜在的心理趋势揭示出来。
而他的表达维持了事件在这一阶段的模糊性,他没有强化和夸张其中尚不明显的东西。
他给我们看的是迹象,迹象里包含着可能性,可能性并不是任何明确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象似的群山》中话语含义的语用研究[摘要]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作品《白象似的群山》,其风格与传统小说迥异。
整篇小说没有人物介绍,以对话贯穿始终,成功地运用对话塑造了人物。
语用学的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在此作品中具有明显的体现,合作原则是每种语言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读者赏析小说中的对话提供了新的方法;会话含义为读者提供了一条顺利走进人物内心世界的通幽曲径。
[关键词]白象似的群山;对话;合作原则;会话含义《白象似的群山》是海明威最具特色的短篇小说之一,它写于1927年,收入海明威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
小说情节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个美国男人和一位姑娘在一个西班牙小站等火车,男人设法说服姑娘去做一个小手术。
是什么手术小说没有直接交代,根据现实生活中的经验我们可猜到那是一次人工流产。
整篇小说以对话贯穿始终,没有人物介绍,没有情节的来龙去脉,听不见作者的任何声音,小说几乎全由一对男女的对话构成。
下面从合作原则和对话含义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对话。
一、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会话的目的在于相互了解,达成某种共识。
在日常的会话交际活动中,语言使用者能够成功地进行语言交际活动的前提是要共同遵守约定俗成的规则系统。
在交谈过程中,会话者之间有一个共同的交际目的,通过交谈理解对方,实现交际目的。
因此为了准确有效进行交际,会话者之间都要采取合作的态度,遵循一些原则,这其中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语言学家格赖斯在60年代末,提出的合作原则。
格赖斯认为,在会话过程中,谈话双方的语言交际总是互相合作的,都怀着一个共同的愿望,互相配合,以求能够相互理解对方的意思。
根据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学说,会话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合作原则,实际上就是会话者所普遍持有的一种假设,即交际双方都要本着互相合作的原则,使会话围绕着主题进行,并且使其与交际目的相吻合。
合作原则是人们会话顺利进行的保证,但人们在日常交谈中,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有意或无意违反了“合作原则”,这样,就产生了“会话含义”。
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包括四大准则:一是数量准则:使自己所说的话达到所要求的详尽程度;不能使自己所说的话比所要求的更详尽。
二是质量准则:不要说自己认为是不真实的话;不要说自己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三是关联准则:说话要相关。
四是方式准则:避免晦涩的词语;避免歧义;说话要简要;说话要有条理。
[1](P154)合作原则是保证会话顺利进行下去的首要前提,一般情况下,交谈双方总是遵守合作原则的,然而在实际交际过程中,人们并非恪守以上原则。
恰相反,人们会无意或者有意地违反以上原则,意欲表达自己的言下之意,这时听话的一方要认定对方还是遵守着合作原则的。
说话人之所以违反准则其目的在于引起听话人的注意力,越出表面意义,从符合准则的角度去理解话语的含义,从而推导出一定的特殊会话含义。
[2] 二《、白象似的群山》主人公违反合作原则各准则产生会话含义的实例分析整篇小说没有人物介绍,没有情节的来龙去脉,听不见作者的任何声音。
真是浮在海面上1/8的冰山,另外7/8需要读者自己去解读。
对其中的对话进行分析正是对这篇小说进行解读的很好的方式。
解读之后我们更能深切地体会到海明威式的写作特色。
当我们运用合作原则及其准则去解读他实际上是与读者进行的对话,就能品味出他一定语境下的会话含义,顺利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白象似的群山》中主人公对数量、质量、方式和关联这四条准则逐一蔑视,现举例如下:(一)违反数量准则,产生会话含义数量准则要求发话人提供的信息适量,不多不少,恰如其分。
因此,当发话人提供的信息不足以适应谈话的需要, 或提供多于所需的信息时,就会产生会话含义。
如《:白象似的群山》中刚一开就蔑视这一准则:“咱们喝点什么呢?”姑娘问。
“天热得很。
”男人说。
“咱们喝啤酒吧。
”“Doscervezas.”男人对着门帘里面说。
“大杯的?”女人在门口问。
“对。
两大杯。
”[3](P192)姑娘以问他们要喝点什么开始了对话,但男人却有些心不在焉,没有给姑娘明确的答复,而只是简单的评论了一下天气。
实际上他似乎想要说点其他的什么事情,而不仅仅是回答她的问题,这就违背了合作原则中的数量准则和关联准则。
他既没有给出相关的回答也没给出回答所需要的信息。
当姑娘建议喝啤酒时,男人也没明确的回答,直接要了两杯啤酒。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从谈话的一开始男人故意打破合作原则来和这个姑娘保持距离,来达到他其他的目的。
(二)违反质量准则,产生会话含义根据质量准则,话语必须真实可靠,有足够的证据,才能使交际顺利进行。
有时说话人故意说虚假的、没有根据的话,产生会话含义。
“它们看上去像一群白象。
”她说。
“我从来没有见过象。
”男人把啤酒一饮而尽。
“我也许见到过的,”男人说。
“光凭你说我不会见过,并不说明什么问题。
”“你是不会见过的”[3](P193)此处姑娘的比喻很奇怪。
男人用了强调词“从来没有”强调他既不能也没有心情谈论与他们的主题无关的东西。
但引起了姑娘的不快,然后他又自相矛盾的说“我也许见到过的”。
此处他的话是没有足够的证据的,违反了质量准则,并且他含糊的回答违反了方式准则。
从男人的反应看出来,他的反应是现实主义式的,这个比喻不能激起他的任何诗意联想,因此姑娘有些不满,“你是不会见过的”语调里有些怨气,但男人也和她针锋相对起来,这里暗示两个人之间气氛并不愉快,存在某种紧张。
(三)违反关联准则,产生会话含义关联准则规定了说话要贴切,不说和话题无关的话。
“这酒甜丝丝的就像甘草。
”姑娘说,一边放下酒杯。
“样样东西都是如此。
”“是的,”姑娘说。
“样样东西都甜丝丝的像甘草。
“喔,别说了。
”“是你先说起来的,”姑娘说。
“我刚才倒觉得挺有趣。
我刚才挺开心。
”“好吧,咱们就想法开心开心吧。
”[3](P193)这一轮的交谈是从女主人公喝了珠帘上印着名字的那种酒后,对酒作的评价开始的。
“样样东西都是如此”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数量准则和关联准则。
我们在他的不合作中,能察觉到他的冷淡。
很明显,在交谈中,男主人公已经变得心不在焉起来了。
这样的一种低沉的气氛一下子感染了女主人公,所以接下来她对男主人公所说的话进行了附合,并且更加深入地说样样东西都甜丝丝的像甘草。
特别是一个人盼望了好久的那些东西,简直就像艾酒一样。
(四)违反方式准则,产生会话含义为了使会话顺利进行,交际双方的谈话内容必须要有关联,即所说的话要切题,要求说话人简明扼要,不要用语义含糊的词语,避免用冗词赘句。
否则,谈话就会因此而受阻或终止。
姑娘看看珠帘子。
“他们在上面画了东西的,”她说。
“那上面写的什么?”“AnisdelToro是一种饮料。
”“咱们能尝尝吗?”[3](P193)“drink”这个词具有两种双重意思,一种指饮料,另一种指酒。
姑娘不懂当地的语言,需要男人的解释。
这儿男人似乎遵守了合作原则,但实际上他含糊的回答已经违背了方式准则。
姑娘的问题,男人的回答都直接明了,在此不赘述。
“Could we try?”是一个指令,严格地遵循了礼貌原则中的策略准则。
根据礼貌的程度,这是一个非常礼貌的形式“,Can wetry?”“Let’s try it.”在礼貌程度上都次之。
在实施有关的言外行为时,并不是使用最礼貌的形式才是最适合的。
在男女主人公是一对情侣的语境中,女主人公的这句话显得过于礼貌,让人觉得彼此很生分。
由此可以觉察男女主人公之间的关系已经出现了一条裂缝。
尽管海明威写人物对话时没有在对话前加上一长串状语修饰成分,但是对男女主人公的对话进行分析之后,他们各自的人物特征便更清楚了。
男主人公悲观、偏执、虚伪、阴郁,没有责任感,而女主人公尽管是一名女性,却具有海明威式的硬汉形象特征,乐观、坚强、冷静。
男主人公可以说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性人物,对前途十分悲观,只顾及时行乐,却不愿承担行乐的后果。
三、结语合作原则是每种语言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读者赏析小说中的对话提供了新的方法。
会话含义为读者提供了一条顺利走进人物内心世界的通幽曲径。
以上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了小说《白象似的群山》中主人公的对话,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角色的性格特征和充分领会小说的主题思想。
同时也反过来证明了语用学的实用性之强和应用范围之广。
参考文献:[1]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2]吴军超.反复的语用分析与翻译[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17.[3]邵锦娣,白劲鹏.文学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责任编辑尚仁]《白象似的群山》文本解读关键词:海明威“冰山”原则内心独白摘要:海明威的短篇小说《白象似的群山》读起来意味无穷。长期以来,在对这篇小说众多的评论中,研究者将焦点更多地放在了解释甚至演绎上,缺失的却是细致的文本阅读和体验。本文试图从阅读的角度对故事文本进行体验和分析,并对海明威独特的叙事视角和高超的创作技艺进行探讨,从而更好地解读人生。一、引论海明威的短篇小说《白象似的群山》篇幅虽短,但读起来意味无穷。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小说文本进行了解读和批评,如小说的象征意义、对话分析、男性形象、女性形象;更有人从小说的叙事结构和心理结构进行评述。但在对这篇小说众多的评论中,焦点更多地放在了解释甚至演绎上,缺失的却是细致的文本阅读和体验。正如英国作家王尔德所言,“文学批评只是评论者的自传”。本文试从阅读的角度对故事文本进行体验和分析。二、独特的叙事视角小说的叙事视角是从一个偷听者的叙述展开的,开头简单描述了故事的地理背景为西班牙埃布罗河谷,观察的位置是河谷这边一个小车站的酒馆,而跨过河谷的另一边是可见的连绵群山,山顶有积雪覆盖,而山下则裸露荒凉,不见树木,时间为盛夏,少风,因为房屋的遮荫下也是温热,并不凉爽。故事的主角是两个旅行的男女,坐在酒馆外面凉荫下等待从巴塞罗那开往马德里的火车。一般来说,这种景色很难吸引游人停留,偶有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