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能源站机组选型原则
分布式能源站机组选型原则

( un d n l tc o e D s n ntue G a gh u 5 06 ,C ia G ag o g e r w r ei stt u nz o 163 h ) E ciP gI i , n
Ab ta t Unt a a i f s iue n rySainl ne eg e n sfrteae , n ry csa eu e s rc : i cp ct o t b tdE eg tt eo n ryd ma d rab e eg acd s, y Di r o i o h y
3 . 21 o月真 期 0 01 8 § 年 4
甘 t 涠 I 九 -J - : .-
■j_ ● ^ … ■
发 电设计 分布式能源站机组选型原则
咖砥鹏嘲脚 卿 田 嘲嘲 匝唧 -
年逐 时冷 、电负荷进行 了预测 。
j。 5D
姗
入 当地 配 网系 统 ,减 少 电力 输配环 节投 资。 () 1多余 电力上 网不售 电 ,所 以应 本着 电力
I IO O [ . 0 ' 1 0 3 o o l 枷 l 姗 l 哪 l 70 0 1 g 0 O1
Th ril ie o es g e t n nh w ee t n t a a i o srb tdEn ry Sainb s eatcegv ss m u g si s o t s lc i c p ct f Ditiue eg tto a eFOS o o o u y HAN a e cs.
K yWOr s ds iue eg t in nt eet n aa c f n ry e d : i r tde rys t ;u islci ;b l eo eg . tb n ao o n e
1 分布式燃机技术路线、机组选型研究(提)

@SPIC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 供汽量50 ~200t/h
宜选用6B、6F级燃机
➢ 供汽量≤50t/h
宜选用小型或轻型燃机
@SPIC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三、分布式燃机选型
常见工业用汽参数: ➢ 一般工业用汽 ➢ 驱动用蒸汽 ➢ 石化高参数用汽 ➢ 特殊行业用汽
@SPIC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四、我院分布式能源工作开展情况
1、华电武清燃气分布式能源站
机组配置 2×PG9171E型燃机,采用抽凝
式汽轮机,设置125t/h调峰燃气锅 炉,总发电出力360MW,最大供 热能力321MW。 设计特点 ✓采用低真空循环水供热; ✓余热锅炉尾部烟气余热梯级利用 供采暖和生活热水; ✓机组热效率达87.65%。
➢热源、热网现状和发展规划; ➢用户用能方式和自建供能设备; ➢用户用汽参数和负荷特性; ➢用 户 历 史 用 热 数 据 和 潜 在 负 荷 增 量 需 求; …..
@SPIC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三、分布式燃机选型
采暖热负荷
绘制采暖热负荷持 续曲线,根据实际采 暖需求进行采暖供热 机组选型。
@SPIC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四、我院分布式能源工作开展情况
分布式光伏系统选址及组件选择

分布式光伏系统选址及组件选择一、分布式光伏系统选址:分布式光伏系统选址是指通过对光照条件、地形地貌以及用电需求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选择适合建设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地理位置。
选址对于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发电效益、运维成本和环境影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 光照条件分析:光照条件是分布式光伏系统发电的基础,因此选址时需要充分考虑地理位置的光照强度、光照时数和光照分布。
一般来说,应选择光照强度较高、年平均日照时数较长、光照分布均匀的地理位置。
可以通过气象数据、卫星遥感等手段进行预测和评估。
2. 地形地貌因素:地形和地貌对分布式光伏系统的选址有一定影响。
需要选择地势较平坦、无大规模阻挡的区域,避免阴影对光伏组件的影响。
同时,地势高低也会影响系统建设的成本,因此需要综合考虑投资回报和地形地貌因素。
3. 用电需求和接入条件:分布式光伏系统在选址时要考虑附近用电需求和接入条件。
选址应尽量靠近用电负荷集中的地区,避免输电损耗。
同时,也需要考虑是否有充足的电网接入条件以及系统并网的可行性。
4. 社会和环境因素:在分布式光伏系统选址过程中,还需要考虑社会和环境因素。
应选择环境条件良好的地区,避免对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同时,需要了解当地政策和法规,确保项目建设符合相关要求。
二、分布式光伏系统组件选择:分布式光伏系统组件选择是指根据项目需求和技术要求,选择适合的光伏组件。
组件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系统的发电效益和可靠性。
1. 太阳能电池组件:选择合适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是分布式光伏系统组件选择的核心。
常见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有单晶硅、多晶硅和非晶硅等。
在选择时需要综合考虑组件的转换效率、温度特性、寿命、可靠性以及价格等因素。
2. 逆变器:逆变器是分布式光伏系统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重要设备。
在选择逆变器时需要考虑其转换效率、输出电压和频率稳定性、抗环境适应能力以及电网接入要求等因素。
3. 支架和固定系统:支架和固定系统用于支撑和固定太阳能电池组件。
分布式能源燃气轮机的机组选型研究

分布式能源燃气轮机的机组选型研究摘要:燃气轮机是整个分布式能源站系统的核心动力部分。
本文结合具体实例,对分布式能源燃气轮机的机组选型进行了分析性。
关键词:分布式能源;燃气轮机;机组选型引言分布式能源系统由于在节能和环保方面的优势,使它成为未来清洁发电的一个发展方向。
在分布式能源系统中,如何合理地选择合适的分布式能源设备对能源站最终能否取得有效的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在分布式能源站工程中,应加强对燃气轮机选型的分析。
1.机组选型的几个要素和原则(1)必须满足基本供热制冷发电的需求。
根据以热(冷)定电的原则,在对开发区热用户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实际供热量和未来供热量发展的趋势;同时,确定日最大、最小供热量(早晚峰供热量),在明确实际供热需求的基础上确定最佳机组类型[1]。
(2)经济效益方面,不仅考虑燃机的单机效率,而且要求燃机厂家按照打捆招标的需求给出搭配相应汽轮机、余热锅炉以后的整体联合循环效率,以及不同供热、制冷量下的联供效率;采取供热制冷发电联供效率总体优先的原则,综合考虑各种状态下的整机效率。
(3)燃机机组技术的可靠性、稳定性。
(4)燃机检修的便利性、成本、检修间隔,供货商服务的能力;检修时对运行供热的影响程度。
(5)其他因素,如排放、供货时间、业绩等。
2.工程概况某分布式能源站以“西气东输”工程天然气为支撑,根据服务区域的工业热负荷、供冷负荷需求,并考虑供热稳定性的要求,按照“以热定电、搬迁替代小煤电”的原则,建设2套30MW级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冷热电三联供分布式能源站。
供热调研情况见表1。
考虑空调负荷(供汽)后,近期能源站的蒸汽负荷分别为平均35.04/35.30t/h (夏/冬)、最大46.63/46.89t/h(夏/冬)、最小29.68/29.94t/h(夏/冬),3000kW的空调冷负荷由溴化锂系统直供承担;未来能源站的蒸汽负荷分别为平均61.90/62.20t/h(夏/冬)、最大78.95/75.25t/h(夏/冬)、最小45.03/45.31t/h (夏/冬)。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装机方案选择及节能分析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装机方案选择及节能分析摘要:本文介绍了某分布式能源站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以及项目概况。
根据工程冷热电负荷的需求,进行装机方案原则论证。
从一次能源利用率、总热效率、节能和应用效果等方面论述了燃气冷热电联供是我国推行分布式能源供应的优良方式。
关键词:分布式能源站机组选型节能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是直接面向用户提供各种形式能量的中小型终端供能系统,它不同于传统的集中式能源生产与供应模式,而是分散在用户端,以能源综合梯级利用模式,来达到更高能源利用率、更低能源成本、更高供能安全性以及更好的环保性能等供能多目标。
分布式是实现发电、制冷、制热等多种功能先进能源系统,明确列入了“国家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中的重点节能领域。
分布式能源系统适合建立在建筑功能多样化、建筑相对集中的区域。
不同建筑功能的建筑之间出现的能源峰谷时间不同,建筑功能多样化可以使区域内的电、冷、热需求相对平衡,利于系统长时间稳定运行,提高系统的年利用效率。
根据发改能源[2011]2196号文件《关于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指导意见》,合理选择建设规模,优化系统配置,原则上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全年综合利用效率应高于70%,在低压配电网就近供应电力。
发挥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优势,兼顾天然气和电力需求削峰填谷。
某经济开发区集居住、商业、工业于一体,有电、冷、热负荷需求,能源需求多样化,适合建立分布式能源站,实现多系统能源融合,利用效率发挥到最大状态,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本能源站一期拟建设2套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包括3台LM6000PD Sprint型燃气轮机(各带1台发电机)、3台余热锅炉(单压,带尾部热水锅炉)、1台背压式汽轮机(带1台发电机)和1台抽凝式汽轮机(带1台发电机),主蒸汽采用母管制连接,并设置2套减温减压装置作为备用。
汽轮机最大能供工业蒸汽118 t/h,加上热水锅炉的供热量约35.8 MW(510 t/h),以满足本地区近期工业蒸汽负荷大部分需求和热水负荷大部分需求。
分布式能源系统相关要求

1.0.3并入电网的分布式能源系统总装机容量不应大于相应电力系统接入点上级变电站单台主变容量的30%。
1.0.6分布式能源系统总热效率年均不应小于70%
热电比年均不会小于75%
4.1.7机组与墙面距离不小于1.2m
4.2.2原动机机房通风面积不应小于机房占地面积10%
10KV或35KV
10MW以上
35KV或110KV
13.2.2内燃机组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应小于500mg/m³(过剩空气系数为1时)
13.2.4工作场所噪音限制
场所类别
噪音限制值(dB)
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机房
90
控制室
≤70
4.4.3
名称
活载荷(KN/m³)
原动机机房地面楼面
4~8
辅助设备间地面楼面
4~8
原动机房间辅助墙面
0.5~1
5.1.2分布式能源系统发电装置接入电压等级表(并网)
总装机容量
电压等级
200KW以下
400V
200KW(含)~400KW
400V或10KV
400KW(含)~3MW
10KV
3MW(含)~10MW
分布式能源系统燃气发电机组特性及选型原则

燃气发 电 机组类 型
文章编 号 :1 0 0 0— 4 4 1 6 ( 2 0 1 3 ) 1 0— 0 A 2 0— 0 4 以往 复活 塞式最 为普 遍 。在 往复 活塞 式燃 气 内燃 机
1 燃 气发 电机 组 类 型
燃 气 发 电机组 是 指将 燃 气 ( 以天然气为主 ) 燃 烧产 生 的热能转 变 成 电能 的发 电设 备 。分 布式 能源 系统 通常 采用 的燃 气发 电机 组类 型为 微型燃 气 轮机
室、 透平、 控 制 系统 和辅 助设 备 等 。基 本 工 作 过 程 为: 压气 机 连续地 从 大气 中吸 入空气 并 压缩 , 压缩 后 的空气 进入 燃烧 室 , 与喷入 的燃 气混 合后 燃烧 , 成 为 高温 高压 烟气 , 流入 透平 中膨 胀做 功 , 驱动发 电机发 电, 透 平 同时为 压 气 机 提供 驱 动 力 。燃 气 轮 机 发 电 机组 根据 发 电功率 可分 为微 型 、 小型 、 大 中型 。分布
国F l e x e n e r g y收 购 ) 等; 小 型燃气 轮 机 发 电机 组 品牌 主要 为美 国 G E、 索拉 , 德 国西 门子 , 日本 川崎 等 ; 燃
气 内燃 机 发 电 机 组 品牌 主 要 为 德 国 MWM、 MA N、
MT U、 T E S , 美 国卡特 彼 勒 、 瓦克夏、 颜 巴赫 、 康明斯 , 芬 兰瓦锡 兰 , 日本 洋 马 、 三菱重工 , 西 班 牙 高 斯 科 尔 等 。其 中 , 中 国市 场 上 3种 燃 气发 电机 组 的 主要 性 能参 数见 表 1 。
1 . 2 燃气 内燃 机发 电机组
① 发 电功率。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单机 发 电功率 较 小 , 易 于 实 现 多 台 组 合 的模 块 化 控 制 。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组件选型与布置设计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组件选型与布置设计一、选型原则在进行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组件选型时,我们应遵循以下原则:1. 组件质量可靠性:选择经过认证并具备良好口碑的供应商和品牌,确保组件的质量可靠性,以保障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2. 效率与功率:优先选择高效率组件以提高发电效率,同时考虑组件的功率大小,确保满足系统的发电需求;3. 成本效益:综合考虑组件的性能和价格,选取价格与性能相对平衡的组件,同时要考虑未来的维护与更换成本;4. 适应性与可扩展性:选用具备较好适应性和可扩展性的组件,以便在未来根据需求进行系统扩展与升级。
二、组件选型1. 光伏组件光伏组件是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部件,根据选型原则,我们可以选用以下类型的光伏组件:(1)单晶硅组件:具备较高的效率和稳定性,适用于各种环境条件,但价格相对较高;(2)多晶硅组件:性价比较高,适用于大规模电站建设,但效率稍低于单晶硅组件;(3)薄膜组件:成本较低,对光线衰减和高温抗性较好,适用于较高温度和低光照环境下发电。
在选择光伏组件时,需综合考虑系统的发电要求、地理环境、电网连接要求等因素,以做出最佳的选择。
2. 逆变器逆变器是将光伏组件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重要设备,其选型需考虑以下因素:(1)输入电压范围:确保逆变器能够适应光伏组件输出的直流电压范围;(2)效率:选择高效率逆变器可以提高系统的发电效率,减少能量损失;(3)电网要求:确保逆变器符合当地电网接入要求,具备相关认证;(4)可靠性:选择有良好口碑和售后服务的逆变器品牌,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根据系统的规模和需要,可以选择集中式逆变器、组串式逆变器或微逆变器等不同类型的逆变器。
3. 接线箱与电缆接线箱和电缆是实现光伏组件与逆变器之间连接的关键组件,其选型需考虑以下因素:(1)耐高温性:由于太阳能组件工作时会产生高温,接线箱和电缆需具备耐高温性能,确保长期稳定运行;(2)防水防潮:由于室外环境潮湿,接线箱和电缆需具备良好的防水防潮性能,确保系统正常运行;(3)导电性能:确保接线箱和电缆的导电性能良好,减少能量损失;(4)耐候性:确保接线箱和电缆能够适应各种气候条件和户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