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面解剖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PPT课件

断 面:指断层标本的表面。 其内部结构用肉眼无法观察到。
11
第一章 头 部 ( p5 )
第一节 慨 述 (复 习:神经系统知识)
12
复 习:神经系统知识
1、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 (CNS)
周围神经系统
2、功能:主导作用。
端脑:
脑 小脑:
间脑: 中脑
脑干: 脑桥
脊髓:
延髓
脑神经:12对
脊神经:31对 自主神经:
杏仁
30
体
基底核:
壳
尾状核头
岛
叶
脑冠状切面
苍 白 球 脑水平切面
尾
状
核
屏
尾
状
核
31
“纹状体”
尾状核
纹状体
壳 新纹状体
豆状核
苍白球:旧
纹状体功能:
a、维持骨骼肌张力
b、协调骨骼肌运动。
尾状 核
背 侧
丘
脑
豆 状 核
杏仁
32
体
(2)、大脑髓质:
1)联络纤维:本半球内叶、回之间联系,分长短两种。
联络纤维
统”。
27
内侧面主要沟、回
中央旁小叶
扣带沟
扣带回 胼胝体
楔叶 距状沟
舌回
海马旁
钩
回
28
脑 的 底 面 观
(下面)
嗅球 嗅束 嗅三角
29
2、内部结构
(1)基底核:
位于半球髓质内,位置较深,
尾状 核
背 侧
丘
脑
包括4种组成。
1)尾状核:头、体、尾。
2)豆状核:苍白球、壳。
3)屏状核:薄层灰质。
4)杏仁体:连尾状核尾。 豆 状 核
11
第一章 头 部 ( p5 )
第一节 慨 述 (复 习:神经系统知识)
12
复 习:神经系统知识
1、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 (CNS)
周围神经系统
2、功能:主导作用。
端脑:
脑 小脑:
间脑: 中脑
脑干: 脑桥
脊髓:
延髓
脑神经:12对
脊神经:31对 自主神经:
杏仁
30
体
基底核:
壳
尾状核头
岛
叶
脑冠状切面
苍 白 球 脑水平切面
尾
状
核
屏
尾
状
核
31
“纹状体”
尾状核
纹状体
壳 新纹状体
豆状核
苍白球:旧
纹状体功能:
a、维持骨骼肌张力
b、协调骨骼肌运动。
尾状 核
背 侧
丘
脑
豆 状 核
杏仁
32
体
(2)、大脑髓质:
1)联络纤维:本半球内叶、回之间联系,分长短两种。
联络纤维
统”。
27
内侧面主要沟、回
中央旁小叶
扣带沟
扣带回 胼胝体
楔叶 距状沟
舌回
海马旁
钩
回
28
脑 的 底 面 观
(下面)
嗅球 嗅束 嗅三角
29
2、内部结构
(1)基底核:
位于半球髓质内,位置较深,
尾状 核
背 侧
丘
脑
包括4种组成。
1)尾状核:头、体、尾。
2)豆状核:苍白球、壳。
3)屏状核:薄层灰质。
4)杏仁体:连尾状核尾。 豆 状 核
人体断面解剖学课件:00-断面解剖学绪论

头部断面标本结构、形态、位置变化Biblioteka 中央大脑镰
旁
额叶
小
叶
中央前回
断
中央沟
层
中央后回
中央旁小叶
顶叶 大脑纵裂
上矢状窦
半
大脑纵裂
卵
圆
额叶
区
中央前回
断
中央沟
层
半卵圆区
扣带回
顶叶
顶枕沟 枕叶
上矢状窦 大脑镰 中央沟
上矢状窦
大脑镰
胼胝体 投射系纤维 (半卵圆中央)
上矢状窦
胼
额上构
胝
额叶
体
大脑纵裂
干
中央前回
②通过连续断层或借助计算机进行结构的 三维重建可定量分析。
③是解剖学与医学影像学相结合而产生的 边缘学科。
大脑基底核尾状核三维重建
三维重建模型模拟拉力螺钉内固定骶髂关节
模拟拉力螺钉内固 定髋臼后柱骨折
二、人体断层解剖学的研究范围及其任务
根据研究方法和对象的不同,分为尸体的 断面解剖学和活体的断层解剖学。前者是通过 切割尸体断面标本的方法,显示正常人体各部 器官结构的断面形态,常称为断面解剖学;后 者以通过超声、CT和MRI等影像学手段,显示 活体正常器官结构的断层形态,通常称为影像 解剖学。
PET-CT除了具备PET和CT各自的功能外,其独有的融 合图像,将PET图像与CT图像融合,可以同时反映病灶的 病理生理变化及形态结构变化,明显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四、常用术语
1.断面或断层(section) 2.横断面(transverse plane)亦称 水平面(观下面) 3.矢状面(sagittal plane )常(观左表面), B超观右面 4.冠状面(coronal plane )常观(前表面)
人体断面解剖学课件:00-断面解剖学绪论

肝右前叶 肝中静脉 下腔静脉 肝右静脉 肝右后叶
右肺下叶
第二肝门下断面
肝左内叶
肝左外叶 肝左静脉 尾状叶 食管 奇静脉 胃 左肺下叶
躯 干 断 面
头颈躯干断面
五、教学要求:
在掌握系统解剖学基本化规律,为 学好其它相关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坚 实的基础。
MRI核磁共振成像与CT成像的联系区别
一、MRI(Magnetic Resnane lamge) 核磁共振成像。
是一种生物磁自旋成像技术,工作原理:
将人体置于特殊的磁场中,用无线电射频脉冲激发 人体内氢原子核,引起氢原子核共振,并吸收能量。在 射频脉冲停止后,氢原子核按特定频率发出射电信号, 并将吸收的能量释放出来,被体外的接收器收录,经电 子计算机处理获得图像,这就叫核磁共振成像。但六类 人不适宜用MRI:安装心脏起搏器者、有或疑有眼球内 金属异物者、动脉瘤银夹结扎术者、体内金属异物存留 或金属假体者、有生命危险的危重病人等。
二、CT (Computed Tomography)断层扫描。 由于X线球管和探测器是环绕人体某一部位旋转,所以只能 做人体横断面的扫描成像。 工作原理:人体各种组织(包括正常和异常组织)对X线的 吸收不等。CT即利用这一特性,将人体某一选定层面分成 许多立方体小块,这些立方体小块称为体素。X线通过人体 测得每一体素的密度或灰度,即为CT图像上的基本单位, 称为像素。它们排列成行列方阵,形成图像矩阵。分析CT 图像,一方面是观察解剖结构,另一方面是了解密度改变。 后者可通过测定CT值而知,亦可与周围组织的密度对比观 察。人体内肿瘤组织因部位、代谢、生长及伴随情况不同, 其密度变化各异。CT对组织的密度分辨率较高,且为横断 面扫描,提高了肿瘤诊断的准确率。
三、区别: 1、成像面:CT成像为横断面,而MRI可做横断、矢
人体断面解剖学-胸部PPT课件PPT63页

END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人体断面解剖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胸部PPT课件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断面解剖学绪论》课件

切面术语
在断面解剖学中,有专门 的术语来描述不同切面上 的结构,如横切面、矢状 切面等。
断面图像获取方法
断面图像可以通过医学影 像技术如CT和MRI等获得 。
人体断面的划分方法
水平断面
斜向断面
按照水平方向将人体切割,可以得到 不同层级的水平断面。
按照斜向方向将人体切割,可以得到 不同层级的斜向断面。
断面解剖学是医学影像诊断、 放射治疗和手术导航等领域的 重要基础。
断面解剖学的应用领域
01
02
03
医学影像诊断
通过断面解剖学知识,医 生可以准确地解读各种医 学影像资料,如CT、MRI 等。
放射治疗
在放射治疗过程中,断面 解剖学知识有助于确定肿 瘤的位置和范围,以及设 计精确的放疗计划。
手术导航
在手术导航系统中,断面 解剖学知识可以帮助医生 在手术过程中准确定位病 变组织和器官。
《断面解剖学绪论》ppt课件
目录
• 断面解剖学简介 • 断面解剖学基础知识 • 断面解剖学研究方法 • 断面解剖学研究内容 • 断面解剖学展望
01
断面解剖学简介
断面解剖学的定义
断面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器官、 组织在横断面上的形态、结构 、位置和毗邻关系的科学。
它通过将人体切割成不同的断 面,观察各器官、组织的形态 、大小、位置和相互关系。
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断面解剖学的数字化,提高图像 质量和可重复性。
精准医学应用
断面解剖学在精准医学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为疾 病诊断和治疗提供更精确的依据。
跨学科合作
断面解剖学将与影像学、病理学等学科进行更紧密的 合作,共同推动医学领域的发展。
断面解剖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角回 顶上小叶
在第3~4横断面上,大脑镰两侧为扣带回,其外侧为两半 球的辐射冠,辐射冠的外侧仍可见到中央沟及中央前、后回, 中央前回的前方为额上回、额中回和额下回。断面后部内侧为 顶上小叶,外侧为顶下小叶前部为缘上回,后部为角回。
辐射冠(半 卵圆中心)
扣带回
楔前叶
额上回 额中回 额下回
緣上回 角回
一、头上部的水平断面
涉及大脑半球上缘至侧脑室中央部上方,共有3~4个断面。在这几个断面标本上, 大脑纵裂内有大脑镰,前、后端有上矢状窦的断面,大脑镰两侧为大脑两半球断面。
在第1~2横断面上,中央沟出现在断面的后半部,沟的前 后为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中央沟的内侧端为中央旁小叶,中 央前回的前方为额上回;中央后回的后方为顶上小叶。
第6层面
Hale Waihona Puke 第7层面一、头部的横断面解剖及影像
1. 经中央旁小叶上份的横断层面 2.经中央旁小叶中份的横断层面 3.经中央旁小叶下份的横断层面 4.经半卵圆中心的横断层面 5. 经侧脑室顶部的横断层面 6. 经侧脑室中央部的横断层面 7. 经室间孔的横断层面 8. 经侧脑室三角部的横断层面 9. 经中脑下丘的横断层 10. 经视交叉的横断层面 11. 经垂体的横断层面 12. 经视神经的横断层面 13. 经外耳道的横断层面 14. 经枕骨基底部的横断层面 15. 经小脑扁桃体的横断层面 16. 经下鼻甲的横断层面 17. 经寰枕关节的横断层面 18. 经寰枢关节的横断层面
头部第4水平断面
顶上小叶
二、头中部的水平断面
包括7层,这些断面的特点均可见到脑室。分别叙述如下:
1.第5横断面 侧脑室中央部已切开,透明隔和穹窿体连结着胼胝体 前后两部的剖面,并将侧脑室分隔。该断面可分三部,胼胝胝前方为前部, 胼胝体后方为后部,两胼胝体断面之间为中部。
额上回
大脑镰 扣带回
额中回 额下回
头颈部横断面解剖与 影像
头部横断层标本的制作多以Reid基线为准,每层厚10mm, 分别向上、下切割。
颅脑水平断层扫描多以眦耳线为基线。
头部水平断面大致可分为上、中、下三部分,每层断面 均从其下面展示内容。
上眶耳线
下眶耳线 (Reid基线)
眦耳线
头部结构的断面解剖学特点
横断层面分为上、中、下三部分。 上部为胼胝体干和尾状核体出现以上的层面,大脑半球被 大脑镰分隔为左、右两部分,以中央沟和顶枕沟将端脑断面分为 额叶、顶叶和枕叶; 中部为基底核区和脑室等所在的层面,由胼胝体等连合纤 维将左、右侧大脑半球连成一整体,不同层面的中央区之间的差 异主要为基底核区、侧脑室和第三脑室等的位置、形态的变化, 层面周边以中央沟和外侧沟将端脑分为额叶、顶叶和颞叶; 下部是自鞍上池以下的层面,脑组织被大脑外侧窝池和小 脑幕等分为数块,随层面下移则脑组织逐渐缩少,不同层面的中 央区之间的差异主要为脑池、脑干和第四脑室等的位置、形态的 变化。
横断层面上的外侧沟前方为额叶,后方是颞叶,颞上、中、 下回在颞叶内自前向后依次排列。
中脑的横断层面解剖特点
在颅部横断层面上,中脑可分为四部分,由前向后依次为 (1)大脑脚底 (2)黑质 (3)中脑被盖 (4)顶盖(上、下丘)
第四脑室的横断层面解剖特点
在颅部横断层面上,第四脑室可分为上、中、下三部分。 其上部近似五角形,前方为脑桥,后外侧是小脑上脚和齿状核; 其中部主要呈五角形,也可见三角形或新月形; 其下部常呈菱形或三角形,前方是延髓,后方为小脑扁桃体。
中央沟前方为额叶,后方是顶叶;中央前回前方仅有一个脑 回时为额上回,有两个脑回时为额上回(前方)和额中回(后方), 有三个脑回时则自前向后分别为额上回、额中回和额下回。
2.外侧沟 在颅部横断层面上可依据以下特征辨认外侧沟: ①岛叶皮质,颅部横断层面上出现岛叶皮质后,与岛叶皮质呈 垂直位的脑沟即为外侧沟;②蝶骨大翼,在颅前、中窝交界处 的颅侧壁上,伸向颅腔内的突起为蝶骨大翼的断面,与该突起 相对应的脑沟则为外侧沟。
扣带沟 扣带回 胼胝体膝
额上回
额中回 额下回
头部第6水平断面(前部)
侧脑室三角即穹窿体后部两侧、胼胝体压部前方的腔隙,
内有脉络丛。
主要脑沟在横断层面上的识别方法
1.中央沟 在颅部横断层面上可依据以下特征辨认中央沟: ①沟的深度,中央沟较深,自外侧向内侧延伸,并可有一条(中 央后沟)或两条沟(中央前、后沟)与之相伴行;②中央前、后回 的厚度,中央前回较中央后回宽厚,两者之间的沟即为中央沟; ③沟的位置,以眶(眦)耳线为基线的横断层面上,中央沟均位于 大脑半球上外侧面的前2/5与后3/5交界处。
中央前回 中央沟
中央后回
顶上小叶
在第3~4横断面上,大脑镰两侧为扣带回,其外侧为两半 球的辐射冠,辐射冠的外侧仍可见到中央沟及中央前、后回, 中央前回的前方为额上回、额中回和额下回。断面后部内侧为 顶上小叶,外侧为顶下小叶前部为缘上回,后部为角回。
辐射冠 中央旁小叶
额上回 额中回
緣上回 顶下小叶
头部第3水平断面
上矢状窦 大脑镰
中央旁小叶
上矢状窦
头部第1水平断面
额上回
中央前回 中央沟
中央后回
顶上小叶
在第1~2横断面上,中央沟出现在断面的后半部,沟的前 后为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中央沟的内侧端为中央旁小叶,中 央前回的前方为额上回;中央后回的后方为顶上小叶。
上矢状窦 大脑镰
上矢状窦
头部第2水平断面
额上回 额中回
帆间池在横断层面上的识别方法
帆间池,又称中间帆腔,位于第三脑室顶的上方、穹窿 体和穹窿连合的下方,两侧界为穹窿内侧缘,后界为胼胝体压 部,呈尖伸向前的三角形腔隙。
在颅部横断层面上可依据以下特征辨认帆间池:①池 的层面,位于第三脑室顶部的稍上方;②池的形态,呈尖伸向 前方的三角形;③池的边界,帆间池的后界是胼胝体压部;④ 池内的结构,帆间池内有大脑内静脉通过。
胼胝体
头部第5水平断面(前部)
胼胝体 辐射冠
透明隔
胼胝体
尾状核体 中央前回
中央后回
头部第5水平断面(中部)
胼胝体
下矢状窦 大脑镰
上矢状窦
緣上回
头部第5水平断面(后部)
角回
顶枕沟 楔叶
2.第6横断面 侧脑室前角和侧脑室三角及后角已显露,正 中线上有透明隔和穹窿体将侧脑室分隔。该断面分前、中、后三 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