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 细胞膜和细胞核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知识点__细胞膜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知识点__细胞膜
通道蛋白(协助扩散) (2)酶(催化、原核生物细胞膜上较多)
(3)受体(识别、传递信息)
(4)抗原(引起特异性免疫)
1.基本支架:磷脂双分子层(内部疏水,有屏障作用,水溶性分子和离子 不能自由通过) 2.蛋白质(镶在、贯穿、嵌入 具有物种特异性) 3.结构特点:一定的流动性(磷脂分子可自由侧向运动,蛋白质大多可运 动) 4.糖蛋白(糖被):保护、润滑、细胞识别(分布在细胞膜外表面)
(糖链在内质网、高尔基体中加工)
受体的化学本质——蛋白质 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少,但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多
4.细胞膜的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控制作用的相对性)
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
染色排除法:1)分泌的化学物质(信号分子,受体,体液运输,激素,递质) (2)直接接触(精卵结合、效应T细胞+靶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 (3)通道(高等植物的胞间连丝)
一.细胞膜和细胞核
1.制备细胞膜 (1)原理:吸水涨破 (2)材料: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无细胞壁,无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 (3)离心
2.细胞膜的成分
脂质 (主要)
磷脂(最多,组成成分:甘油,脂肪酸,磷酸) 胆固醇(动物细胞膜)
蛋白质
镶在表面 贯穿其中
电镜下:暗——亮——暗
糖类
嵌入里面
膜蛋白
1.流动性(膜上蛋白质分子可运动,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受温度影响) 2.原核生物、线粒体内膜、内质网膜蛋白质的比例较高(功能越复杂,蛋白质种类数量越多) 3.功能 (1)转运蛋白 载体蛋白(主动运输、协助扩散)

2025届高中生物学一轮复习检测案5 细胞膜与细胞核(含解析)

2025届高中生物学一轮复习检测案5 细胞膜与细胞核(含解析)

检测案5细胞膜与细胞核[基础巩固练]考点一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1.[2024·九省联考·安徽]细胞各部分结构既分工又合作,共同执行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内质网是一个内腔不相通的膜性管道系统,与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的合成有关B.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组成的纤维状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C.生物膜系统由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构成,具有相同的组成成分、结构和功能D.细胞核具有核膜、核仁等结构,核膜上的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被动运输进出细胞核的通道2.[2024·山西高三校联考]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由辛格和尼科尔森提出,其结构模型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物质①为糖被,精子与卵细胞进行受精时离不开物质①的识别作用B.物质③为载体蛋白,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取决于物质③的种类和数量C.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构成,能够支撑细胞膜,具有维持细胞形态等生理功能D.神经细胞释放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时,需依赖于物质②和部分物质③的流动性3.[2024·沧州月考]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构成细胞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B.生物膜是细胞内所有化学反应进行的场所C.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D.肌细胞的细胞膜上有协助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载体4.[2024·重庆高三统考]脂筏模型是对流动镶嵌模型的重要补充。

下图为脂筏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主要是由脂质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B.脂筏的形成可能有助于高效地进行某些细胞代谢活动C.脂筏模型否定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D.脂筏模型中蛋白质以不同的方式分布在磷脂双分子层中5.[2024·衡水模拟]下列不属于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的是()A.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B.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通过血液运输并作用于组织细胞C.成熟的高等植物细胞放入浓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D.同种高等动物的精子和卵细胞相互接触完成受精作用考点二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6.[2024·江西鹰潭一中校联考]下列有关真核生物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膜由4层磷脂分子组成,代谢旺盛的细胞核孔数量较多B.人体上皮细胞经碱性染料染色后,可观察到细胞核中染色体呈棒状C.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的代谢中心和遗传的控制中心D.黑白两种美西螈胚胎细胞核移植实验表明,美西螈的性状取决于细胞质7.[2024·南京市高三调研]核孔结构复杂,至少由50种蛋白质构成,称为核孔复合体,该结构是核内外物质转运的通道(如下图所示)。

人教版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分层训练04 细胞膜和细胞核》

人教版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分层训练04 细胞膜和细胞核》

04 细胞膜和细胞核1.(2023·海南海口·海南中学校考二模)胞间连丝是贯穿两个相邻细胞细胞壁的圆柱形细胞质通道。

高等植物大多数相邻的细胞间能形成胞间连丝。

初生胞间连丝是在形成细胞板时因内质网膜的插入而形成的;次生胞间连丝是由一些水解酶的作用使完整的细胞壁穿孔而形成的(如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胞间连丝使相邻细胞的生物膜形成了结构上的联系B.体细胞的初生胞间连丝构成细胞骨架并参与细胞的能量转化C.次生胞间连丝的形成与纤维素酶、果胶酶等有关D.胞间连丝有利于相邻细胞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2.(2023·山东济南·统考三模)在分别用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标记的人、小鼠细胞融合实验中,当两种荧光分布均匀后继续观察,会发现荧光重新排布,聚集在细胞表面的某些部位(成斑现象)。

在细胞中加入阻断细胞骨架形成的药物细胞松弛素,膜蛋白流动性大大增加。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降低实验温度,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混合均匀所用的时间可能会延长B.在细胞中加入呼吸抑制剂会影响某些膜蛋白的流动性C.成斑现象进一步证明了膜蛋白的流动性D.膜蛋白与细胞内细胞骨架结合导致流动性增强3.(2023·北京·模拟预测)研究者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细胞膜上的某种蛋白,将含有该蛋白的细胞裂解液作为样品进行下列不同处理,检测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及其对应的放射性强度,结果如下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可用32P作为标记蛋白质的同位素B.除垢剂通过降解蛋白质来破坏膜结构C.蛋白酶处理导致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增大D.推测该蛋白同时具有膜外和膜内的部分4.(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统考三模)脂滴是细胞中储存脂类和能量的重要结构。

中性脂首先在内质网磷脂双分子层之间合成并累积膨大,最终从内质网上分离形成脂滴。

脂滴生成后,内质网定位蛋白DFCP1会定位在脂滴的表面,标记新生脂滴结构,脂滴通过融合进一步变大,生成成熟脂滴。

2023年老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4 细胞膜与细胞核

2023年老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4 细胞膜与细胞核

课时规范练4细胞膜与细胞核1.下列关于细胞壁和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制备纯净的细胞膜的材料最好选用鸡的红细胞B.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是通过细胞膜上糖蛋白的识别来完成的C.载体蛋白是镶在细胞膜内表面或外表面的蛋白质D.细胞壁不是植物细胞的边界,但是有支持和保护作用2.(2021山西阳泉三模)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叙述,错误的是()A.癌细胞膜成分改变有利于癌细胞恶性增殖和转移B.成熟的胰岛B细胞的核仁较大,保证形成足够的核糖体C.神经细胞具有较多突起,增加细胞膜的表面积,有利于细胞的物质交换D.哺乳动物红细胞的核逐渐退化,从细胞中排出,为血红蛋白运输氧气腾出空间3.通过冷冻技术,细胞膜通常从某个部位断裂分开,结构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不能推出的结论是()A.图中b侧含细胞质基质B.磷脂双分子层疏水端断裂C.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膜蛋白的分布存在不对称性4.下图表示细胞核的核膜及与其相关的部分结构,下列对各结构的判断及描述,正确的是()A.①为核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在连续的有丝分裂过程中会周期性消失和重现B.②为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通过其大小限制进出细胞核的大分子物质种类C.③为内质网:具有双层膜结构,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车间”,其上附着有核糖体D.④为核糖体:可合成蛋白质,图中该处的核糖体主要合成胞内蛋白5.(2021辽宁五校协作体联考)右图为细胞核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为核膜,因为有核孔故属于全透性膜B.②为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C.③为细胞器,其中线粒体内含少量DNAD.④为核孔,其功能为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6.(2021湖南五市十校联考)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核孔是细胞核内外物质运输的通道,代谢旺盛的细胞核孔数量较多B.细胞膜与高尔基体产生的囊泡融合进行成分的更新C人的肌细胞膜上既有识别肾上腺素的受体,也有识别甲状腺激素的受体D.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中所含蛋白质的种类和功能相同7.脂质体靶向给药系统是利用生物膜的特性将磷脂小球包裹的药物运输到患病部位,通过小球膜与细胞膜融合,将药物送入细胞。

202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练习专题四细胞膜和细胞核

202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练习专题四细胞膜和细胞核

专题四细胞膜和细胞核一、单项选择题1.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对人类健康、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新型冠状病毒外有包膜,这层包膜主要来源于宿主细胞膜,其表面含有病毒自身的刺突糖蛋白,该蛋白与人体细胞膜表面的ACE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有极强的结合力,是病毒锚定侵入细胞的关键。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型冠状病毒外包膜的成分与肺炎链球菌荚膜的成分相同B.只有新型冠状病毒的宿主细胞含有编码细胞膜表面ACE2的基因C.刺突糖蛋白与ACE2有极强的结合力,说明二者有相似的空间结构D.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可以通过自身细胞的凋亡实现2.驱动的分子转子可与特定的细胞膜识别,经紫外光激活后,以每秒200万~300万转的转速进行旋转,改变细胞膜中磷脂分子的排列而完成钻孔,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转子与特定细胞膜的识别依靠细胞膜上的糖蛋白B.细胞膜中磷脂分子的排列被改变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C.细胞膜中磷脂分子的排列与磷脂分子的亲水性有关D.题图可以在亚显微结构水平上解释分子转子完成钻孔的过程3.人体细胞之间的通讯多数是通过信号分子传递的。

有些信号分子作用于细胞表面受体,有些则作用于细胞内受体。

生物学上将细胞外与膜受体结合的信号分子称为第一信使,由其转换而来的细胞内信号则称为第二信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大多数细胞表面受体的化学本质为糖蛋白B.神经递质和绝大多数激素都是第一信使C.第二信使通过调控细胞核内的翻译过程发挥作用D.第一信使与膜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4.生物学家把100个细胞中的每个细胞都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含细胞核,另一部分不含细胞核。

再将这两部分细胞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其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A.培养第1天,有核细胞死亡数比无核细胞多,其原因主要与细胞核的功能有关B.从培养第2天到第3天,无核细胞死亡很多,其原因主要与实验中细胞膜损伤有关C.从培养第1天到第10天,有核细胞每天都有死亡,其原因主要与细胞凋亡有关D.从培养第4天到第10天,有核细胞每天都有少量死亡,其原因可能与细胞凋亡有关5.如图为某细胞膜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常用鸡、猪的成熟红细胞,放在清水中涨破后,通过差速离心的方法收集到较为纯净的细胞膜B.细胞间的识别与①有关,细胞癌变后①含量增加C.电子显微镜下,细胞膜呈现亮—暗—亮三层结构,说明细胞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组成D.如果图示为红细胞膜,则O2的运输方向是甲→乙或乙→甲;如果图示为肝细胞膜,则CO2的运输方向只有乙→甲6.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罗伯特森利用光学显微镜提出了“亮—暗—亮”的三明治结构是一种静态模型B.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将小鼠和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做标记的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细胞膜上绝大多数的蛋白质和磷脂双分子层都具有流动性D.欧文顿利用了化学上的“相似相溶原理”推测脂溶性物质更容易进入细胞是因为细胞膜上具有大量的磷脂和少量的固醇7.核孔结构复杂,至少由50种蛋白质构成,称为核孔复合体,是核内外物质转运的通道,结构如下图所示。

新人教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4讲 细胞膜与细胞核(含答案解析)

新人教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4讲 细胞膜与细胞核(含答案解析)

新人教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4讲细胞膜与细胞核概念落实1.对细胞膜的探索历程2.细胞膜的成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分析:(1)细胞膜的组成成分特点①不同细胞膜的成分基本相同,但各成分的含量不同,这与细胞膜的功能有关,功能越复杂的膜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②膜上与蛋白质和脂质结合的糖,称为糖被,与细胞识别有关。

多糖侧链是判断细胞膜内、外侧的依据,多糖侧链所在的一侧为细胞膜外侧,另一侧则为细胞膜内侧。

(2)探究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①方法:荧光标记法。

(过程如下图)②结论:人、鼠细胞膜蛋白最终均匀分布,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功能的验证①染色剂进入实验②色素透出实验(4)细胞膜的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①表现:水分子、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可以通过,大分子、不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不能通过。

②原因:磷脂分子尾部具有疏水性和细胞膜上转运蛋白具有专一性。

◉归纳总结细胞膜的成分与功能实例分析(1)不同生理状态下细胞膜的成分及功能实例①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物质运输功能下降。

②代谢旺盛的细胞物质运输速度快,需要的载体种类和数目多,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较多。

③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降低,易扩散和转移。

④死亡细胞的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

(2)四种常考的“膜蛋白”及其功能①信号分子(如激素、细胞因子、神经递质)的受体蛋白:糖蛋白。

②膜转运蛋白:膜上用于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载体蛋白、通道蛋白、离子泵等。

③具催化作用的酶:如好氧型细菌细胞膜上可附着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此外,细胞膜上还存在ATP 水解酶(催化ATP水解,用于主动运输等)。

④标志蛋白:用于细胞与细胞间相互识别的糖蛋白(如精卵间的识别、免疫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等)。

3.植物细胞壁◀诊断·加强▶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在细胞膜的控制下,对细胞有害的物质都不能进入细胞。

()(2)细胞膜的成分不会发生变化。

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4讲 细胞膜和细胞核

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4讲 细胞膜和细胞核

特点: 相对的。
控 制


实例:

水煮苋菜

台盼蓝鉴定

胞吞、胞吐

激素
胞间连丝
信 息 交 结合 流
精卵
教材热点拓展 如图是细胞间的三种信息交流方式,据图分析:
(1)图中物质或结构的名称: ① 信号分子 ;② 受体;④ 胞间连丝 。
(2)植物细胞间的胞间连丝、人体内胰岛素的作用过程、精子和卵细胞 之间的识别和结合分别属于上面的哪种方式? 提示 分别属于图C、图A、图B。 (3)图中受体的化学本质是什么?受体和信号分子的结合有没有特异性? 提示 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和信号分子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4)是否所有信号分子的受体都在细胞膜上? 提示 不是,有些小分子如脂溶性的信号分子(如性激素)的受体在细胞 内部。
胞吞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膜成分结构功能相关的实验设计规律方法项目设计思路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的鉴定提取细胞膜结构中的磷脂分子铺在水面上测得磷脂单分子占有面积与细胞膜面积对比分析细胞膜流动性的鉴定取ab两种动物细胞分别用红绿色荧光染料标记两种动物细胞膜上的蛋白质进行融合实验观察在细胞融合过程中两种颜色的荧光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情况细胞膜识别作用探究将大量的同种生物和亲缘关系较远的生物的精子和卵细胞混合在一起观察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情况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探究可利用有颜色的植物组织将其放入无色溶液中然后用高温强酸或强碱处理观察处理前后溶液颜色是否发生变化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考点二0
加快
命题探究
命题点一 细胞膜的成分与结构分析 1.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组成细胞膜的分子中只有磷脂分子是运动的
√B.能溶解脂质的溶剂和蛋白酶都会破坏细胞膜
C.细胞膜上糖类均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 D.不同功能的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生物一轮复习四细胞膜和细胞核含解析

生物一轮复习四细胞膜和细胞核含解析

细胞膜和细胞核(3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细胞膜是系统的边界,下列有关其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组成细胞的脂质主要是磷脂B.细胞衰老时,细胞膜的通透性不变C。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D。

甘油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解析】选B。

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脂质主要是磷脂,A正确;细胞衰老时,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B错误;细胞膜的功能越复杂,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C正确;甘油是脂溶性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较小,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D正确。

2.(2021·昆明模拟)如图表示各种细胞膜组成成分的含量,图示能说明的是()A。

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质和糖类B.细胞膜中的脂质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与细胞膜的功能有关C。

细胞膜的功能越简单,所含蛋白质的数量越多D。

蛋白质在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中具有重要作用【解析】选B。

细胞膜的成分有脂质、蛋白质和糖类,但脂质和蛋白质在膜成分中占的比例很大,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糖类不是主要成分,A错误;膜中脂质和蛋白质的含量变化与膜的功能有关,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例如线粒体内膜功能复杂,其上蛋白质含量较高,脂质含量相对较少,B正确;图中所给的细胞中,髓鞘的功能最简单,蛋白质的数量最少,C 错误;分析题图可知,该图没有涉及细胞的信息交流功能与蛋白质的关系,D错误.3.(2021·广东百校联考)下列有关高等植物细胞壁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系统的边界,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B.纤维素酶既能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又不损伤其内部结构C.少量失水的成熟植物细胞未见质壁分离,说明该细胞已失去活性D.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赤道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解析】选B.细胞膜是系统的边界,A错误;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因此用纤维素酶能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又不损伤其内部结构,B正确;失水尚未达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不引发质壁分离,C错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D错误.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破裂,内容物流出
◎想一想:如何用实验的方法证明制得的细胞膜的成 分中含有蛋白质?
提示:在制得的细胞膜中加入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的 颜色反应,即可证明。
◎想一想:细胞膜上完成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成分是什么?
提示:糖蛋白
2、细胞膜的成分 脂质 (50%)磷脂(主要),胆固醇(动物细胞) 蛋白质 (40%)功能越复杂,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如:载体、受体、酶、甲胎蛋白和癌胚抗 原【细胞是否癌变的重要指标】 糖类
第2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第一讲细胞膜和细胞核
一、 细胞 结构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基质(可以流动)
细胞质基质 细胞质 细胞器 细胞核
主要成分: 水、无机盐离子、脂质、糖类、 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 主要功能: 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一、细胞壁 1、化学成分: 植物:纤维素和果胶
2~10%,分布在细胞膜外表面;
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糖被) 作用:识别、保护、润滑; 癌变后的细胞糖蛋白减少,细胞黏着性降低, 易分散和转移
糖脂
4、细胞膜的功能 ⑴、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⑵、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相对的)
⑶、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化学物质传递信息:如激素、神经递质;
接触识别:如精卵识别(糖蛋白,效应T细胞)
2、统一性: 结构统一性: 内质网内连核膜,外连细胞膜。 功能统一性: 分泌蛋白的合成 3、功能 ①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并使细胞 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交换、 信息传 递. ②为酶提供大量的附着位点,为生化反应的有序 进行创造条件. ③将细胞分成小区室,使分化反应互不干扰.
四、细胞核
存在形式: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 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分裂间期)
利于DNA的复制和转录
染色质
高度螺旋化 解螺旋
(分裂期)
利于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染色体
2.功能:
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细胞核功能探究(了解) 3.细胞的整体性: 核质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细菌:肽聚糖
2、去壁的方法: 纤维素酶、果胶酶
3、功能: 保护和支持
4、特点:(相对)全透性
5、分布:植物、真菌、细菌、蓝藻等
二、细胞膜 1、制备细胞膜 ⑴、选材: (通常)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无细胞壁、核膜和具膜细胞器 ⑵、原理及方法: 吸水涨破→离心得到→ 细胞膜 细胞吸水膨胀→凹陷消失→ (3)、现象:
形成通道:如高等植物的胞间连丝
四、生物膜系统 1、概念
基本支架: 磷脂双分子层 蛋白质: 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嵌入磷脂 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3、特点
如: 变形虫、胞吞和胞吐、细胞融合 (2)功能特性:质都可以运动)
三、生物膜 1、概念 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 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分布 真核生物(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和哺乳动物
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
2.结构
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染色质:DNA和蛋白质组成
核仁:与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核孔:核质之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大分子, 如mRNA)
染色质
化学组成: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
特点: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