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春江花月夜》公开课(31张PPT)
合集下载
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春江花月夜》公开课(31张PPT)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回顾全诗结构
春 月下之景 月色无垠
江 (1——8句) 月色纯净
花
(9——16)
思妇怀远,
相思无着落
(3)游子思归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本段文字如何表达游 子思归的感情?
(1)在梦中也想归家, 心理描写。(虚实相生 的手法)
(2)对春光渐逝的惋 惜中,表达其想要归家 的心情。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学习要点】 1. 感悟诗歌内容,背诵诗歌。
2. 分析本诗感情表达的层次结构, 体会画面美、情感美、哲理美的融合。
3. 分析古典诗歌中的特定意象。
【古今评说】
《春江花月夜》一诗“孤篇压全唐”、 “盛唐第一诗” 、“春风第一花” 、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 上的顶峰”。
宇宙永恒
月下之情 思妇怀远
第三部分:情感美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一名双枫浦。这里 青枫浦上不胜愁。 泛指离别地点。 谁家今夜扁舟子? 胜: 能承担,能承受。 何处相思明月楼? 扁舟子:飘泊江湖的游子。
(1)此四句总写 春江花月夜中思 妇与游子两地思 念。
(2)思妇怀远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2.1春江花月夜 课件(共50张PPT)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 文欣赏 》2.1春 江花月 夜 课件(共50张PPT)
1、春江花月图 上“绘”了哪些 景物?
2、请充分发 挥想象力,用 自己的话描述 意境,并体会 意境特点及内 蕴。
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 文欣赏 》2.1春 江花月 夜 课件(共50张PPT)
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 文欣赏 》2.1春 江花月 夜 课件(共50张PPT)
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 文欣赏 》2.1春 江花月 夜 课件(共50张PPT)
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 文欣赏 》2.1春 江花月 夜 课件(共50张PPT)
景物的特点:
1、壮阔、空灵、朦胧。 2、在这幅春江花月夜的图 画中,作者着重突显的是_
_月.其余的景物都做了它的
陪衬。
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 文欣赏 》2.1春 江花月 夜 课件(共50张PPT)
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 文欣赏 》2.1春 江花月 夜 课件(共50张PPT)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 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 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 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___朱自清《荷塘月色》
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 文欣赏 》2.1春 江花月 夜 课件(共50张PPT)
首章落笔扣题:题目中的五字,已有四字(春、 江、月、夜)放在句中。其中,“夜”字则暗含 在诗句中。看那春江潮涨,汪洋一片,江面开 阔;江水与海水相接,水势浩浩,洪波翻涌(长 镜头)。浪滔中涌出一轮明月,冉冉升起(特写镜 头)。明月清辉洒在万顷江波上,所见处水光粼 粼、美妙异常(长镜头、远景)。这几句描绘了一 幅极富动感、有(水)声有(月)色、有远有近、有 上有下的立体画,它为我们绘出一幅春江潮涨、 江海难分、明月冉冉上升而华光万里的图景。 诗人仅用二十八字,就把人们带进了一个春江 月夜幽静、开阔和美妙的宏大意境。
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 文欣赏 》2.1春 江花月 夜 课件(共50张PPT)
1、春江花月图 上“绘”了哪些 景物?
2、请充分发 挥想象力,用 自己的话描述 意境,并体会 意境特点及内 蕴。
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 文欣赏 》2.1春 江花月 夜 课件(共50张PPT)
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 文欣赏 》2.1春 江花月 夜 课件(共50张PPT)
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 文欣赏 》2.1春 江花月 夜 课件(共50张PPT)
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 文欣赏 》2.1春 江花月 夜 课件(共50张PPT)
景物的特点:
1、壮阔、空灵、朦胧。 2、在这幅春江花月夜的图 画中,作者着重突显的是_
_月.其余的景物都做了它的
陪衬。
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 文欣赏 》2.1春 江花月 夜 课件(共50张PPT)
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 文欣赏 》2.1春 江花月 夜 课件(共50张PPT)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 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 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 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___朱自清《荷塘月色》
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 文欣赏 》2.1春 江花月 夜 课件(共50张PPT)
首章落笔扣题:题目中的五字,已有四字(春、 江、月、夜)放在句中。其中,“夜”字则暗含 在诗句中。看那春江潮涨,汪洋一片,江面开 阔;江水与海水相接,水势浩浩,洪波翻涌(长 镜头)。浪滔中涌出一轮明月,冉冉升起(特写镜 头)。明月清辉洒在万顷江波上,所见处水光粼 粼、美妙异常(长镜头、远景)。这几句描绘了一 幅极富动感、有(水)声有(月)色、有远有近、有 上有下的立体画,它为我们绘出一幅春江潮涨、 江海难分、明月冉冉上升而华光万里的图景。 诗人仅用二十八字,就把人们带进了一个春江 月夜幽静、开阔和美妙的宏大意境。
人教版语文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二单元 春江花月夜(共33张PPT)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湖 北 省 宜 都 市第二 中学人 教版语 文高二 选修《 中国古 代诗歌 散文欣 赏》课 件:第 二单元 春 江花 月夜( 共33张 PPT)
湖 北 省 宜 都 市第二 中学人 教版语 文高二 选修《 中国古 代诗歌 散文欣 赏》课 件:第 二单元 春 江花 月夜( 共33张 PPT) 湖 北 省 宜 都 市第二 中学人 教版语 文高二 选修《 中国古 代诗歌 散文欣 赏》课 件:第 二单元 春 江花 月夜( 共33张 PPT)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湖 北 省 宜 都 市第二 中学人 教版语 文高二 选修《 中国古 代诗歌 散文欣 赏》课 件:第 二单元 春 江花 月夜( 共33张 PPT)
湖 北 省 宜 都 市第二 中学人 教版语 文高二 选修《 中国古 代诗歌 散文欣 赏》课 件:第 二单元 春 江花 月夜( 共33张 PPT)
第一部分: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开头八句写了什么意 象?请找出来,并给 这幅图画命名。
春江花月图——画面美 依题目摹写春、江、花、 月、夜的幽美深远景色。
湖 北 省 宜 都 市第二 中学人 教版语 文高二 选修《 中国古 代诗歌 散文欣 赏》课 件:第 二单元 春 江花 月夜( 共33张 PPT)
湖 北 省 宜 都 市第二 中学人 教版语 文高二 选修《 中国古 代诗歌 散文欣 赏》课 件:第 二单元 春 江花 月夜( 共33张 PPT)
湖 北 省 宜 都 市第二 中学人 教版语 文高二 选修《 中国古 代诗歌 散文欣 赏》课 件:第 二单元 春 江花 月夜( 共33张 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春江花月夜》课件

近代闻一多赞誉它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分享:初读印象
涵咏诗美
月之初上的迷离美好 (高亢)
涵咏诗美
月之初上的迷离美好 (高亢) 月下诗人的遐思冥想 (平缓)
涵咏诗美
月之初上的迷离美好 (高亢) 月下诗人的遐思冥想 (平缓) 楼上思妇的悠悠愁情 (低回)
涵咏诗美
月之初上的迷离美好 (高亢) 月下诗人的遐思冥想 (平缓) 楼上思妇的悠悠愁情 (低回) 远行游子的梦回故乡 (哀怨)
最易触动思亲怀人之情。 心理描写:愿逐月华、鱼雁传书而不得,愁苦加深。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鸿雁”、“鱼龙”指:信使。
最易触动思亲怀人之情。 心理描写:愿逐月华、鱼雁传书而不得,愁苦加深。
刘过《梅稍青 送卢梅坡》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 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 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
第二层:思妇怀远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ຫໍສະໝຸດ 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译文】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 的梳妆台。可月光照在闺房的门帘上卷不走,照在捣 衣砧上拂去了又回来。
这时相互凝望着月亮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追 随月光流去照耀着游子。送信的鸿雁能够翱翔很远但 也无法飞渡月光到达你的身边,送信的鱼龙游得很远 但也无法游到你的身边而只能在水面上卷起阵阵波纹。
这几句如何表现思妇对游子的相思?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捣衣砧:
分享:初读印象
涵咏诗美
月之初上的迷离美好 (高亢)
涵咏诗美
月之初上的迷离美好 (高亢) 月下诗人的遐思冥想 (平缓)
涵咏诗美
月之初上的迷离美好 (高亢) 月下诗人的遐思冥想 (平缓) 楼上思妇的悠悠愁情 (低回)
涵咏诗美
月之初上的迷离美好 (高亢) 月下诗人的遐思冥想 (平缓) 楼上思妇的悠悠愁情 (低回) 远行游子的梦回故乡 (哀怨)
最易触动思亲怀人之情。 心理描写:愿逐月华、鱼雁传书而不得,愁苦加深。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鸿雁”、“鱼龙”指:信使。
最易触动思亲怀人之情。 心理描写:愿逐月华、鱼雁传书而不得,愁苦加深。
刘过《梅稍青 送卢梅坡》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 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 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
第二层:思妇怀远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ຫໍສະໝຸດ 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译文】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 的梳妆台。可月光照在闺房的门帘上卷不走,照在捣 衣砧上拂去了又回来。
这时相互凝望着月亮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追 随月光流去照耀着游子。送信的鸿雁能够翱翔很远但 也无法飞渡月光到达你的身边,送信的鱼龙游得很远 但也无法游到你的身边而只能在水面上卷起阵阵波纹。
这几句如何表现思妇对游子的相思?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捣衣砧: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春江花月夜》PPT精品课件1

扁(piān)舟子
捣(dǎo)衣砧(zhēn)上拂(fú)还来
西斜(xiá)
碣(jié)石
【分析意象】
文章标题点出几种意象?
春、江、花、月、夜
【分析意象】
这些意象中重点强调哪一个意象?请欣赏全诗,
并思考课文写了它的哪几种状态? 月
以“月生——月照——月斜——月落”为外在线 索 ,呈现出月下静谧、朦胧、纯净、澄澈的优美意境。
【课堂小结】—月之作用
1.以月亮从升起到坠落的过程作为外在线索(月生——月 照——月斜——月落)。随着月光的脚步依次描绘了潮水、 波光、江流、芳甸、花林、白沙、夜空、白云、青枫、闺 楼、镜台、江树等一系列景象; 2.以月光统摄各种景物;有意突出它们在月光沐浴下所显 示出的清丽、空明、澄澈、宁静。
【课堂小结】—融情于景
景物美 画意
哲理美 哲理
情感美 诗情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二 单元《 春江花 月夜》 课件 (28张PPT)
【诗歌鉴赏】—春花秋月图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二 单元《 春江花 月夜》 课件 (28张PPT)
【诗歌鉴赏】
“卷不去”“拂还来”表达了思妇怎样的思 想感情?
“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了月光的依恋反 倒深深地搅扰了思妇的心,暗示相思之情缠绵悱恻,难以排 遣,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愁怅和迷惘。
【诗歌鉴赏】
“鱼龙”、“鸿雁”两词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请作简要分析。
鱼龙、鸿雁本来是月光下的景物,此处写出了月光的清澈。 但也是用典,鱼龙、鸿雁是古代用于互传音讯的载体,此处暗 含有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可见二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
高中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春江花月夜》【精品】课件-完整版

26
鉴赏提示:
鉴赏诗歌,不能简单的翻译诗句,应是 通过对诗句意象的理解,借助联想和想象, 或复原画面,或再现场景,进而体味诗歌的 意境美。诗人开篇八句从春江月夜的美景入 笔,选取春江、潮水、明月、芳甸、花林、 流霜、白沙等最具表现力的意象,描绘了一 幅空明澄澈、幽美恬静而又不乏流光溢彩的 神话般美妙的春江月夜风景图。
9
这首诗突破了宫体题材和风格,写 春江月夜美景,写宇宙与人生之哲理, 写普通人世间游子思妇离别相思之情, 优美、纯真而且深沉,完全消除了宫 体诗的“猎艳”趣味。
10
【古今评说】 《春江花月夜》享有“孤篇压全
唐”、“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 花”的美誉,张若虚也因为这首诗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境界,描绘了一幅空明澄澈、幽美恬静而又不乏流
光溢彩的神话般美妙的春江月夜风景图。
23
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 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而升, 潮水走到哪里,月光跟到那里,哪一处春江 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弯弯曲曲地绕过 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明月随江水而来,把 她的光辉投到花林上,仿佛给花林撒上了一 层雪珠儿。月光皎洁,使得空中的飞霜不能 察觉了。在皎洁的月光下,江滩的白沙也分 辨不清了。画面清丽,色泽柔和,描绘出一 幅浩瀚悠远、空明澄澈、幽美恬静而又不乏 流光溢彩的神话般美妙的春江月夜风景图。
41
“何处相思明月楼?”以妻子(思妇)的相思 来反衬游子的倦客愁,既节省笔墨,又给 读者留下回味无穷的余地。 “明月楼”以物代人(游子之妻)——思妇。 曹植的《七哀诗》: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 悲叹有余哀。
42
(2)思妇怀远
1、赏析“徘徊”一词的表达 作用
可怜楼上月徘徊,(1)拟人手法,写出月游移不定的
鉴赏提示:
鉴赏诗歌,不能简单的翻译诗句,应是 通过对诗句意象的理解,借助联想和想象, 或复原画面,或再现场景,进而体味诗歌的 意境美。诗人开篇八句从春江月夜的美景入 笔,选取春江、潮水、明月、芳甸、花林、 流霜、白沙等最具表现力的意象,描绘了一 幅空明澄澈、幽美恬静而又不乏流光溢彩的 神话般美妙的春江月夜风景图。
9
这首诗突破了宫体题材和风格,写 春江月夜美景,写宇宙与人生之哲理, 写普通人世间游子思妇离别相思之情, 优美、纯真而且深沉,完全消除了宫 体诗的“猎艳”趣味。
10
【古今评说】 《春江花月夜》享有“孤篇压全
唐”、“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 花”的美誉,张若虚也因为这首诗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境界,描绘了一幅空明澄澈、幽美恬静而又不乏流
光溢彩的神话般美妙的春江月夜风景图。
23
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 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而升, 潮水走到哪里,月光跟到那里,哪一处春江 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弯弯曲曲地绕过 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明月随江水而来,把 她的光辉投到花林上,仿佛给花林撒上了一 层雪珠儿。月光皎洁,使得空中的飞霜不能 察觉了。在皎洁的月光下,江滩的白沙也分 辨不清了。画面清丽,色泽柔和,描绘出一 幅浩瀚悠远、空明澄澈、幽美恬静而又不乏 流光溢彩的神话般美妙的春江月夜风景图。
41
“何处相思明月楼?”以妻子(思妇)的相思 来反衬游子的倦客愁,既节省笔墨,又给 读者留下回味无穷的余地。 “明月楼”以物代人(游子之妻)——思妇。 曹植的《七哀诗》: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 悲叹有余哀。
42
(2)思妇怀远
1、赏析“徘徊”一词的表达 作用
可怜楼上月徘徊,(1)拟人手法,写出月游移不定的
人教版语文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二单元 春江花月夜(共28张PPT)

部 分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人教版语文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 散文欣 赏》课 件:第 二单元 春江花月夜(共28张PPT)
人教版语文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 散文欣 赏》课 件:第 二单元 春江花月夜(共28张PPT) 人教版语文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 散文欣 赏》课 件:第 二单元 春江花月夜(共28张PPT)
人教版语文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 散文欣 赏》课 件:第 二单元 春江花月夜(共28张PPT) 人教版语文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 散文欣 赏》课 件:第 二单元 春江花月夜(共28张PPT)
赏析名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生”,生长。 潮水上涨,明月随潮水涌动 生长上升。“生”字赋予明 月以生命,化静为动,写出 了月随潮生的动态之美。
表达出诗人的欣喜之情 。
人教版语文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 散文欣 赏》课 件:第 二单元 春江花月夜(共28张PPT) 人教版语文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 散文欣 赏》课 件:第 二单元 春江花月夜(共28张PPT)
画面清丽,色泽柔和——良辰美景
这 八
(1)紧扣题目写作,开篇就对春、江、
句
花、月、夜进行描绘。
人教版语文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 散文欣 赏》课 件:第 二单元 春江花月夜(共28张PPT) 人教版语文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 散文欣 赏》课 件:第 二单元 春江花月夜(共28张PPT)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 人? 人细品生诗代句代当中无蕴穷含已的,情感江。月年年望相 似。
在这样的一个夜里,当人与月再次相遇,即 使月依然是那月,人非当初那人,但得到的 感觉,触发的感情依然是相似的。这里虽然 感叹了生命的短暂无常,却没有伤心失落, 只有淡淡的哀愁,总体感情哀而不伤。
人教版语文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二单元 《春江花月夜》课件(共85张PPT)

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 诗坛,就有这样一位诗人,因为一 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 这位诗人就是张若虚,这首诗就是 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 为之倾 倒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学习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从赏析典型的意象入手来把握诗
歌意境的赏析方法。 品味该诗画意、哲理、诗情融为一体的诗 境。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杜甫《旅夜书怀》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李商隐《无题 》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
二、背景提示: (预习稿一、2)
唐朝,特别是盛唐,国势强大、经 济文化繁荣,诗人大抵胸襟开阔,意气 昂扬,希冀建功立业。
《春江花月夜》中雄伟阔大的景象和 “哀而不伤”的情绪,正是源于张若虚 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奏响的是青春、 热情的盛唐之音。
三、解题:《春江花月夜》这个标题 有何特点?
1、春 4、月
景物形象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理解诗歌 的景物形象的特点时,考生要注意以下两点:
1.意象的色彩(明艳、清丽、素雅、清冷等)。从意象的色 彩去感受作者的情感,如李清照《声声慢》中的“淡酒”“晚 来风急”“满地黄花”“梧桐”“细雨”“黄昏”等意象全是 “冷色调”,给人一种凄清、悲苦、孤冷的感觉。
“欲向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学习要点】 1. 感悟诗歌内容,背诵诗歌。
2. 分析本诗感情表达的层次结构, 体会画面美、情感美、哲理美的融合。
3. 分析古典诗歌中的特定意象。
【古今评说】
《春江花月夜》一诗“孤篇压全唐”、 “盛唐第一诗” 、“春风第一花” 、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 上的顶峰”。
宇宙永恒
月下之情 思妇怀远
(3)以 “无限路”表 达其有家却难归的无奈。
(4) “落月”、“海 雾”等衬托其无限的思 念。
情感内容
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细致地描绘了春江花月 之夜清幽静谧的自然景色,并由此而生发出对宇宙 无穷、人生短促的思索和对明月今宵、游子思妇却 天各一方的惋惜。诗中尽管不无人生苦短的伤感, 然而读来轻曼如烟,悠悠惆怅中还交织着对生命的 依恋,对青春的珍惜,对“人生代代无穷已”、得 以与明月长久共存相伴的一丝欣慰;尽管也有夫妇 别离的哀愁,但是写来柔婉似水,绵绵相思中饱和 着“借明月寄相思”的脉脉温情,含蕴着对重逢的 美好企盼。(写了春江花月夜的动人美景,对宇宙和 人生作了哲理性的思索,叙写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 表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诗情、画意、 哲理融为一体,语言清新,意境深邃而优美)
4、抒写离愁别绪的依托。(月与思念之 情)
感知全诗, 划分层次
春 月下之景 月色无垠
江 (1——8句) 月色纯净
花
月下之思
人生无尽
月 夜
(9——16)
宇宙永恒
月下之情 思妇怀远
游子思归
(17——36)
画意 哲理 诗情
第一部分: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思妇怀远,
相思无着落
(3)游子思归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本段文字如何表达游 子思归的感情?
(1)在梦中也想归家, 心理描写。(虚实相生 的手法)
(2)对春光渐逝的惋 惜中,表达其想要归家 的心情。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回顾全诗结构
春 月下之景 月色无垠
江 (1——8句) 月色纯净
花
月下之思
人生无尽
月 夜
(9——16)
1、赏析“徘徊”一词的 表达作用
(1)拟人手法,写出月游 移不定的动态
(2)赋予月亮人的灵性, 它似乎也为思妇而伤心、对 她怜悯,不忍离去。
(3)与后文的“卷不去”、 “拂还来”相呼应,写出
月亮的不忍之心。但此种做 法却惹得思妇更为思念。
“鱼龙”、“鸿雁”两词用了什么表现 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鱼龙、鸿雁本来是月光下的景物, 此处写出了月光的清澈。但也是用典— —“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鱼龙、 鸿雁是古代用于互传音讯的载体,此处 暗含有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可见二人 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
赏析与探讨
(一)通读全文 寻找诗魂
❖“春”、“江”、“花”、 “月”、“夜”五景,你觉得 哪一景在本诗中显得尤为重要? 为什么?
月是诗之魂
1、是全诗起止的外在线索。
(月出—月悬—月斜—月落)
2、是景物描写中的主体。(共“十五 见”,并有意突出各种景物在月下的清丽、 明净)
3、是哲理思考的凭据。(“孤月轮”承 上启下)
本段景物描写有何特点?
画面清丽,色泽柔和——良辰美景 (1)紧扣题目写作,开篇就对春、江、 花、月、夜进行描绘。 (2)景物极多,但以月光统摄各种景 物,由大到小,由远到近,层次分明地 一一展开。 (3)意境——幽美恬静
第二部分:哲理美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第三部分:情感美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一名双枫浦。这里 青枫浦上不胜愁。 泛指离别地点。 谁家今夜扁舟子? 胜: 能承担,能承受。 何处相思明月楼? 扁舟子:飘泊江湖的游子。
(1)此四句总写 春江花月夜中思 妇与游子两地思 念。
(2)思妇怀远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春江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一、面对良辰美景,引 发了作者怎么样的遐想?
从描写景色转向观照人生, 人生短暂、宇宙无穷的惆 怅——哲理美
二、名句赏析—— 哀而不伤
三、请找出承接上 文与启发下文的文 字。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哀而不伤
比较 ❖ 曹植: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露 ❖ 阮籍:人生若晨露,天道邈悠悠 ❖ 刘希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 苏轼: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 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
1、开头八句写了 什么意象?请找出 来,并给这幅图画 命名。
春江花月图——画面 美 依题目摹写春、江、 花、月、夜的幽美景 色。
2、请充分发挥想象 力,用自己的话描述 这幅图画,并体会本 段写景的特点。
本段景物描写有何特点?
春潮高涨,江水连接大海,江海不分。明月 初升,似从浪潮中涌出。一泻千里的月光随 着波潮不停闪烁着,春天的江上哪个地方没 有明亮的月光呢。江流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 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耀着开满鲜花的树 木就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发光。月色如霜, 所以空中的霜飞察觉不到了,白色的月光和 白沙连成一片,分不清彼此。江天一色,天 空连一丝尘埃都没有。只有那一轮明亮的孤 月高悬中天。意境——幽美恬静
张若虚
【学习要点】 1. 感悟诗歌内容,背诵诗歌。
2. 分析本诗感情表达的层次结构, 体会画面美、情感美、哲理美的融合。
3. 分析古典诗歌中的特定意象。
【古今评说】
《春江花月夜》一诗“孤篇压全唐”、 “盛唐第一诗” 、“春风第一花” 、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 上的顶峰”。
宇宙永恒
月下之情 思妇怀远
(3)以 “无限路”表 达其有家却难归的无奈。
(4) “落月”、“海 雾”等衬托其无限的思 念。
情感内容
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细致地描绘了春江花月 之夜清幽静谧的自然景色,并由此而生发出对宇宙 无穷、人生短促的思索和对明月今宵、游子思妇却 天各一方的惋惜。诗中尽管不无人生苦短的伤感, 然而读来轻曼如烟,悠悠惆怅中还交织着对生命的 依恋,对青春的珍惜,对“人生代代无穷已”、得 以与明月长久共存相伴的一丝欣慰;尽管也有夫妇 别离的哀愁,但是写来柔婉似水,绵绵相思中饱和 着“借明月寄相思”的脉脉温情,含蕴着对重逢的 美好企盼。(写了春江花月夜的动人美景,对宇宙和 人生作了哲理性的思索,叙写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 表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诗情、画意、 哲理融为一体,语言清新,意境深邃而优美)
4、抒写离愁别绪的依托。(月与思念之 情)
感知全诗, 划分层次
春 月下之景 月色无垠
江 (1——8句) 月色纯净
花
月下之思
人生无尽
月 夜
(9——16)
宇宙永恒
月下之情 思妇怀远
游子思归
(17——36)
画意 哲理 诗情
第一部分: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思妇怀远,
相思无着落
(3)游子思归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本段文字如何表达游 子思归的感情?
(1)在梦中也想归家, 心理描写。(虚实相生 的手法)
(2)对春光渐逝的惋 惜中,表达其想要归家 的心情。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回顾全诗结构
春 月下之景 月色无垠
江 (1——8句) 月色纯净
花
月下之思
人生无尽
月 夜
(9——16)
1、赏析“徘徊”一词的 表达作用
(1)拟人手法,写出月游 移不定的动态
(2)赋予月亮人的灵性, 它似乎也为思妇而伤心、对 她怜悯,不忍离去。
(3)与后文的“卷不去”、 “拂还来”相呼应,写出
月亮的不忍之心。但此种做 法却惹得思妇更为思念。
“鱼龙”、“鸿雁”两词用了什么表现 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鱼龙、鸿雁本来是月光下的景物, 此处写出了月光的清澈。但也是用典— —“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鱼龙、 鸿雁是古代用于互传音讯的载体,此处 暗含有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可见二人 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
赏析与探讨
(一)通读全文 寻找诗魂
❖“春”、“江”、“花”、 “月”、“夜”五景,你觉得 哪一景在本诗中显得尤为重要? 为什么?
月是诗之魂
1、是全诗起止的外在线索。
(月出—月悬—月斜—月落)
2、是景物描写中的主体。(共“十五 见”,并有意突出各种景物在月下的清丽、 明净)
3、是哲理思考的凭据。(“孤月轮”承 上启下)
本段景物描写有何特点?
画面清丽,色泽柔和——良辰美景 (1)紧扣题目写作,开篇就对春、江、 花、月、夜进行描绘。 (2)景物极多,但以月光统摄各种景 物,由大到小,由远到近,层次分明地 一一展开。 (3)意境——幽美恬静
第二部分:哲理美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第三部分:情感美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一名双枫浦。这里 青枫浦上不胜愁。 泛指离别地点。 谁家今夜扁舟子? 胜: 能承担,能承受。 何处相思明月楼? 扁舟子:飘泊江湖的游子。
(1)此四句总写 春江花月夜中思 妇与游子两地思 念。
(2)思妇怀远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春江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一、面对良辰美景,引 发了作者怎么样的遐想?
从描写景色转向观照人生, 人生短暂、宇宙无穷的惆 怅——哲理美
二、名句赏析—— 哀而不伤
三、请找出承接上 文与启发下文的文 字。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哀而不伤
比较 ❖ 曹植: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露 ❖ 阮籍:人生若晨露,天道邈悠悠 ❖ 刘希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 苏轼: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 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
1、开头八句写了 什么意象?请找出 来,并给这幅图画 命名。
春江花月图——画面 美 依题目摹写春、江、 花、月、夜的幽美景 色。
2、请充分发挥想象 力,用自己的话描述 这幅图画,并体会本 段写景的特点。
本段景物描写有何特点?
春潮高涨,江水连接大海,江海不分。明月 初升,似从浪潮中涌出。一泻千里的月光随 着波潮不停闪烁着,春天的江上哪个地方没 有明亮的月光呢。江流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 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耀着开满鲜花的树 木就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发光。月色如霜, 所以空中的霜飞察觉不到了,白色的月光和 白沙连成一片,分不清彼此。江天一色,天 空连一丝尘埃都没有。只有那一轮明亮的孤 月高悬中天。意境——幽美恬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