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 公开课一等奖
2024学年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春江花月夜》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提示:描写景物的方法
时空 (远近、俯仰、定点观景、移步换景 早晚四季 变化等) 感官 (嗅觉 、触觉 、 听觉、 味觉、 视觉) 动静 (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化静为动) 虚实 (虚写 、虚实结合、化虚为实 由实入虚) 色彩 (鲜明) 修辞 (比喻、拟人 、夸张、对偶 、用典、互文等)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哲理美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情感美------总写
可怜楼上月裴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缠人的月色,恼人的月色。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作者:李白 (唐)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 煜
2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秦 观
3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
4 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上驮也驮不动。
----------屈原《涉江》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月光涤荡了世间的五光十色,将大千 世界浸染成梦幻般的银辉色,只有皎 洁的月光存在。
春江花月夜
月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升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上白沙看不见
“裴徊”二字极其传神:因为浮 云游动,所以光影明灭不定
省级公开课《春江花月夜》(一等奖》课件

课程特色
文化底蕴深厚
课程以唐代诗人张若虚的名篇《春江花月夜》为引子,深入挖掘 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教学理念先进
采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 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手段丰富
结合多媒体手段,运用视频、音频、动画等多种形式,使课程内容 更加生动、形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应用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自 己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对学生的寄语
保持好奇心
希望学生保持对文学和艺术的好奇心,不断探索和学习。
培养审美意识
鼓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审美意识,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坚持写作
鼓励学生坚持写作,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THANKS FOR WATCHING
网络教学
利用在线平台,实现教学 资源共享、在线互动交流, 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
课堂讨论
鼓励学生发表观点、交流想法, 促进知识共享和思想碰撞。
角色扮演
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扮演 不同角色,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
课堂测验
通过随堂测验、小练习等方式, 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
教学策略。
03 课程特色与亮点
教师评价
教师对课件的设计和制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课件在内容、版式、动画等方面都表 现出色,能够很好地辅助课堂教学。
教师认为该课件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和学 生的学习成果。
教师认为该课件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可以为其他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 借鉴。
社会影响
该课件在省级公开课比赛中获 得一等奖,受到了广泛关注和 好评,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语文《春江花月夜》课获奖教案

语文《春江花月夜》优质课获奖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理解并背诵《春江花月夜》全文;2. 能够分析并描述诗中的意象、意境和艺术特色;3. 能够解读并运用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文内容;2. 学会通过诗词的语言、形象和情感,感知诗人的思想感情;3.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培养对古典文学的热爱;2. 理解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提升对美好事物的鉴赏能力;3.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内容分析《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创作的一首长篇抒情诗,描绘了春夜月下长江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感慨。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诗文的背诵、意象分析、艺术特色鉴赏;难点:诗文意境的感悟、诗人情感的把握、古典诗词鉴赏方法的运用。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诗文全文、注释、意象图、相关背景资料等;学生预习诗文,了解作者背景,熟读诗文。
3.2 课堂导入教师简要介绍诗人张若虚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诗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3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诗文,结合注释理解诗文内容,感知意象,体会意境。
3.4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和艺术特色,分享学习心得。
3.5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解读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
3.6 情感体验学生朗诵诗文,感受诗人的情感,体验诗文的美感。
3.7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课堂学习内容,强调诗文意象、意境和艺术特色的鉴赏方法。
第四章:课后作业4.1 背诵诗文《春江花月夜》;4.2 结合诗文,分析并描述诗中的意象、意境和艺术特色;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朗诵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5.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诗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5.3 学生诗文背诵情况:检查学生诗文的背诵情况,评价学生的记忆和表达能力。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春江花月夜》

年代:【唐代】 作者:【张若虚】 体裁:【乐府】
教学目标
一、诵读本诗,并学习根据意象鉴赏 诗歌的方法。 二、探讨月的描绘,引发思考。 三、感受诗人的情思。
不斜江昨鸿此玉可谁白不人江江空江滟春 知月水夜雁时户怜家云知生畔天里流滟江 乘沉流闲长相帘楼今一江代何一流宛随潮 月沉春潭飞望中上夜片月代人色霜转波水 几藏去梦光不卷月扁去待无初无不绕千连 人海欲落不相不徘舟悠何穷见纤觉芳万海 归雾尽花度闻去徊子悠人已月尘飞甸里平 ,,,,,,,,,,,,,,,,,, 落碣江可鱼愿捣应何青但江江皎汀月何海 月石潭怜龙逐衣照处枫见月月皎上照处上 摇潇落春潜月砧离相浦长年何空白花春明 情湘月半跃华上人思上江年年中沙林江月 满无复不水流拂妆明不送望初孤看皆无共 江限西还成照还镜月胜流相照月不似月潮 树路斜家纹君来台楼愁水似人轮见霰明生
不斜江昨鸿此玉可谁白不人江江空江滟春 知月水夜雁时户怜家云知生畔天里流滟江 乘沉流闲长相帘楼今一江代何一流宛随潮 月沉春潭飞望中上夜片月代人色霜转波水 几藏去梦光不卷月扁去待无初无不绕千连 人海欲落不相不徘舟悠何穷见纤觉芳万海 归雾尽花度闻去徊子悠人已月尘飞甸里平 ,,,,,,,,,,,,,,,,,, 落碣江可鱼愿捣应何青但江江皎汀月何海 月石潭怜龙逐衣照处枫见月月皎上照处上 摇潇落春潜月砧离相浦长年何空白花春明 情湘月半跃华上人思上江年年中沙林江月 满无复不水流拂妆明不送望初孤看皆无共 江限西还成照还镜月胜流相照月不似月潮 树路斜家纹君来台楼愁水似人轮见霰明生
上
空
发展
斜
(孤、愁)
生
月人 春江花月夜 满 落张来自虚练一练:写下你心中的月, 注意借景抒情艺术手 法的使用。
作业:
将本诗改写成一篇抒 情散文。(500字以上)
•感谢各位!
春江花月夜 市优质课一等奖

思妇游子(情) 合
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最新课件
15
作业:
1、绝句二首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思考:这首诗描绘了哪些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 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2、背诵全诗。
最新课件
16
பைடு நூலகம்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最新课件
3
(2)春、江、花、月、夜五个意象,哪 个意象是全诗的纽带?
月悬 月斜
月生
月落
全诗以月为主体,紧扣月下的春、 江、花,月是诗中生命的纽带。
最新课件
4
与“月”相关的诗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思乡
课下思考:此处借助于哪 些意象表达游子的思归之 情?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游子思归图
最新课件
13
小结
月
以“春、江、花、月、夜”五个意象逐 步展开,构成一幅天地一体、色彩绚 丽的完整图画。
以“月生——月照——月斜—— 月落”为外在线索 ,呈现出月下静谧、 朦胧、纯净、澄澈的优美意境。
最新课件
14
春江花月(景) 完
春江花月图
讨论:开头八句都出现了 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 意境?请用优美的语言描 绘这幅画面
清幽恬静,开阔邈 远的意境
最新课件
7
第二部分:哲理美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春江花月夜公开课教案一等奖

春江花月夜公开课教案一等奖《春江花月夜公开课教案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春江花月夜公开课教案一等奖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春江花月夜公开课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目标:1、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2、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3、比较阅读,培养学生感受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背诵描写月的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今夜明月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寄托中》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2、教师补充:《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霜月》唐李商隐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漫兴》一首唐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夜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明月夜留别》唐李冶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
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江楼有感》唐赵嘏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3、教师导语:在星光灿烂的唐代诗坛,《春江花月夜》带着皓洁的月光像钻石一般熠熠生辉,引人注目,闻一多先生曾将此诗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评论家说张若虚这一首诗可以“孤篇盖全唐”“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花”“孤篇横绝,竞为大家”。
今天我们来欣赏这篇经典诗作。
二、作者张若虚,唐代扬州人,初唐诗人。
曾以“文词俊秀”显名长安,与贺之章、张旭、包融齐名。
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春江花月夜》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江 无
月 共
升
江限西还成照还镜月胜流相照月不似月潮
树路斜家文君来台楼愁水似人轮见霰明生
2.请同学们合作讨论:全诗可分为哪几个层次?分别可概括为哪几幅图景?
春 月下之景 江 (1—8)
月色无垠 月色纯净
画意
花
月下之思 (9—16)
人生短暂 宇宙永恒
哲理
月 夜 月下之情
(17—36)
思妇怀远 游子思归
诗情
此诗既以月亮从升起到坠落的过程作为全诗起止的外在线索,同时又以 月亮为景物描写的主体和引发感喟、抒写情思的依托,表里兼顾,情景交融,使 全诗显得浑然一体。
春江花月图中,前八句描绘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什 么情感?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最后写游子的离愁伴着月光,洒满江边的树林,洒满江树的月光象征 无穷无尽的离愁,月色和离愁水乳交融,一个“满”字写出愁思的深厚。
课堂小结
春 月下之景
(1—8)
江
花
月下之思 (9—16)
月
月下之情
夜 (17—36)
空旷辽远 恬静幽美
人生无尽 宇宙永恒
思妇怀远 游子思归
诗中有画 哲理之思 情思缱绻
“这首诗是有憧憬和悲伤的,但它是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悲伤。尽管悲伤, 仍感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李泽厚
生: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
命,渗入了诗人主观的想象,壮观而热 烈,可谓妙笔生辉。
开篇八句,诗人入手擒题,就题 生发,以细腻的笔触勾勒了一幅壮丽 高远、静谧幽美、空灵梦幻的春江花 月图。自然美景,由远及近,由大到 小,纷至沓来,它们因为一轮明月的 映照,达到了美的极致,而笔墨逐渐 凝聚在一轮孤月上了。
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课题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课型新授课课时2课时教材分析《春江花月夜》诗中通过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营造出一种情、景、理水乳交融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
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分析诗中的主要意象,把握诗歌的意境。
思维发展与提升:于诵读中品味声韵,感受诗歌意趣,提升鉴赏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诗歌的意境美、哲理美、情感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感悟人生哲理,品味诗歌中对人生、对宇宙的联想与感慨。
教学重点感悟人生哲理,品味诗歌中对人生、对宇宙的联想与感慨。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美、哲理美、情感美。
情境导入师:古往今来,人们遥望苍穹,总会生发出无尽的遐想。
皎洁的月亮在众多诗人的笔下散发着夺目的光芒,寄托着别样的情感。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是杜甫的故乡之月“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是李煜的故国之月“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是柳永的寂寞之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是苏轼的哲思之月张若虚笔下的月又是怎样的月呢?任务情境:某出版社编辑要出版《最美唐诗》一书,汇编唐代各类优秀诗歌。
请你为这首《春江花月夜》写一则推荐语,说说它应该入选的具体理由。
诗人简介: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今属江苏)人,唐代诗人。
张若虚生平事迹不详,唯知其曾任兖州兵曹。
以“文词俊秀"而名显长安,开元初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
《春江花月夜》历来为世人所倾倒,荣膺“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等赞誉。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活动一:反复诵读,感受意境出版社的《最美唐诗》需要征集优秀的朗诵音频。
请同学们聆听名家朗诵,并根据诗歌感情变化进行朗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潮高涨,江水连接大海,江海不分。 明月初升,似从浪潮中涌出。一泻千里 的月光随着波潮不停闪烁着,春天的江 上哪个地方没有明亮的月光呢。江流曲 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 光照耀着开满鲜花的树木就像细密的雪 珠在闪烁发光。月色如霜,所以空中的 霜飞察觉不到了,白色的月光和白沙连 成一片,分不清彼此。江天一色,天空 连一丝尘埃都没有。只有那一轮明亮的 孤月高悬中天。
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唐.李白 《把酒问月》 ) ⑵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 《代悲白头翁》 ) ⑶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人生与宇宙的奥秘一直是人类苦苦思索而 永远感伤的命题。人生短暂,宇宙无穷。
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没有局限于前 人的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而是翻出新意: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个人 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 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 年只相似”的江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 然的美景中感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 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 对人生的追求和热爱。全诗的基调是“哀而不 伤” 。
5、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刘禹锡)
——感时伤世,借古讽今 6、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唐· 李白) ——今月古月实为一个,而今人古人则不断更迭, 叹人生短暂。 7、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闲适清静的环境 1、思念——月可以跨越时空; 2、时间流逝、人生短暂,感时伤势 3、表示闲适清静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赏析: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 离人的梳妆台。闺房中的门帘卷不走月光,捣 衣砧上拂去了月光但它又已回来。
月徘徊,以月烘托思妇的一腔愁情,“徘徊” 拟人, 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不忍离去。思 妇触景生情,思念尤甚; “卷”和“拂”是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表现出思 妇内心的惆怅和迷惘;此时游子思妇共望月光而无 法相知,只好“逐月华流照君”,托明月寄相思; 鸿雁,鱼龙:鸿雁那样善飞远举也不能飞度这无边 的月光,把这寂寞楼头的相思明月带给他,这春江 里善游的鱼龙也只有跃起几圈波纹,无法传递音信。 以此衬托一切生命在宇宙中的渺小。人类情感在自 然天地间的无奈。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这一节写了什么内容,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时间流逝之快 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历史之流逝 3、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 苏轼《赤壁赋》 ——借宇宙之广阔恒久,寓人类渺小 、生命短暂 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愁绪之长
江天一色无纤尘, 找出你认为 皎皎空中孤月轮。 需要重读出 江畔何人初见月, 的词或者字, 江月何年初照人? 并说明理由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 诗人所阐述的宇宙人生哲理”深刻”在哪 儿? 分析以下诗句,看看本诗与一般的宇宙 人生哲理有什么不同? (小组讨论)
• 1、人类的渺小——浩渺宇宙(空间) • 2、人生短暂——历史长河(时间) • 3、愁情之长
• 背诵整首诗。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试着用散文的语言来 展现诗句,至少使用 一种修辞方法。
春潮涌动,涌出一轮明月,江面似与 大海相连,宽广无垠。月华如水,随波 而漾。银辉轻洒,将春江浸染成梦幻般 的银色。江流绕芳甸,月色笼花树。空 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与月光融 成白茫茫的一片,都融入了这一片月色 之中。此刻,月如待字闺中的女子,含 蓄典雅;又如陈年佳酿,令人陶醉。
《春江花月夜》一诗“孤篇压 全唐”、“盛唐第一诗”、“孤 篇横绝,竟为大家”。 闻一多先生誉之为“诗中的 诗,顶峰上的顶峰”。
张若虚
扬州人,唐代诗人。曾官兖州 兵曹。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 称“吴中四士”。仅《全唐诗》 录存《代答闺梦还》、《春江花 月夜》两首。其中,《春江花月 夜》是唐诗中的一株奇葩。
“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万象皆深”。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李白) ——月寓思乡 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
——月衬征人思家,感时伤势 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 夕是何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月衬别情,意在怀人 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 夕起相思。 (张九龄) ——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