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公开课

合集下载

《春江花月夜》公开课教案

《春江花月夜》公开课教案

《春江花月夜》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及作者;2. 激发学生对这首诗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介绍《春江花月夜》的创作背景;2. 简介作者张若虚及其诗歌风格;3.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图片、音乐等素材,为学生营造一个优美的教学氛围;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春江花月夜》会成为千古绝唱?第二章:诗歌解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春江花月夜》的意象和意境;2.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春江花月夜》的意象组合;2. 解读诗中的意境美;3. 学习诗中的修辞手法。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逐句解析诗歌,体会诗中的意象和意境;2. 学生分享对诗中修辞手法的理解;3. 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第三章:诗歌朗诵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朗诵技巧;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内容:1. 学习《春江花月夜》的韵律和节奏;2. 练习诗歌朗诵;3. 分享朗诵心得。

教学活动:1. 教师示范朗诵,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2. 学生分组练习朗诵,互相评价;3. 选取优秀朗诵者进行分享。

第四章:诗歌创作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创作兴趣;2. 提高学生的文学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春江花月夜》的创作手法;2. 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实践;3. 分享创作成果。

1. 教师分析《春江花月夜》的创作手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2. 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3. 选取优秀创作进行分享和点评。

第五章:课程总结教学目标: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 激发学生对《春江花月夜》的深入研究兴趣。

教学内容: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2. 提出课后学习任务。

教学活动:1. 学生分享对本节课的学习体会;2. 教师布置课后学习任务,鼓励学生深入研究《春江花月夜》。

第六章:诗歌背景与文化教学目标:1. 加深学生对《春江花月夜》文化背景的理解;2. 引导学生了解唐代社会风俗与诗歌创作的关系。

省级公开课《春江花月夜》(一等奖》课件

省级公开课《春江花月夜》(一等奖》课件

课程特色
文化底蕴深厚
课程以唐代诗人张若虚的名篇《春江花月夜》为引子,深入挖掘 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教学理念先进
采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 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手段丰富
结合多媒体手段,运用视频、音频、动画等多种形式,使课程内容 更加生动、形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应用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自 己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对学生的寄语
保持好奇心
希望学生保持对文学和艺术的好奇心,不断探索和学习。
培养审美意识
鼓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审美意识,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坚持写作
鼓励学生坚持写作,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THANKS FOR WATCHING
网络教学
利用在线平台,实现教学 资源共享、在线互动交流, 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
课堂讨论
鼓励学生发表观点、交流想法, 促进知识共享和思想碰撞。
角色扮演
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扮演 不同角色,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
课堂测验
通过随堂测验、小练习等方式, 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
教学策略。
03 课程特色与亮点
教师评价
教师对课件的设计和制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课件在内容、版式、动画等方面都表 现出色,能够很好地辅助课堂教学。
教师认为该课件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和学 生的学习成果。
教师认为该课件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可以为其他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 借鉴。
社会影响
该课件在省级公开课比赛中获 得一等奖,受到了广泛关注和 好评,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春江花月夜》公开课教案

《春江花月夜》公开课教案

(完整版)《春江花月夜》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春江花月夜》的诗意和艺术特色。

2. 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诗词背景介绍:《春江花月夜》的产生背景、作者张若虚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2. 诗词文本解析:逐句解析诗词的意象、情感和艺术手法。

3. 诗词意境感受:通过图片、音乐等辅段,让学生沉浸于诗词描绘的春江花月夜之美。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词背景、文本解析和意境感受。

2.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3. 情景教学法:利用图片、音乐等素材,营造有利于学生沉浸的学习氛围。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包含诗词背景、文本解析、图片和音乐等素材。

2. 教学设备:投影仪、音响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诗人张若虚及其创作风格,激发学生兴趣。

2. 诗词背景讲解:讲解《春江花月夜》的产生背景,帮助学生了解诗词的历史背景。

3. 文本解析:逐句讲解诗词,分析意象、情感和艺术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内涵。

4. 意境感受:展示与诗词相关的图片和音乐,让学生沉浸在春江花月夜的美好意境中。

5. 互动环节:邀请学生分享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开展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诗词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背诵《春江花月夜》,并写一篇心得体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背诵和心得体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诗词理解与鉴赏能力:通过学生的讨论和作业,评估学生对《春江花月夜》的理解深度和鉴赏能力。

七、教学拓展1. 比较学习:引导学生比较《春江花月夜》与其他古代诗词的异同,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

2. 创作练习:鼓励学生尝试创作以“春江花月夜”为题材的诗词,提高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春江花月夜公开课教案一等奖

春江花月夜公开课教案一等奖

春江花月夜公开课教案一等奖《春江花月夜公开课教案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春江花月夜公开课教案一等奖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春江花月夜公开课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目标:1、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2、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3、比较阅读,培养学生感受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背诵描写月的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今夜明月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寄托中》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2、教师补充:《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霜月》唐李商隐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漫兴》一首唐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夜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明月夜留别》唐李冶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

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江楼有感》唐赵嘏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3、教师导语:在星光灿烂的唐代诗坛,《春江花月夜》带着皓洁的月光像钻石一般熠熠生辉,引人注目,闻一多先生曾将此诗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评论家说张若虚这一首诗可以“孤篇盖全唐”“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花”“孤篇横绝,竞为大家”。

今天我们来欣赏这篇经典诗作。

二、作者张若虚,唐代扬州人,初唐诗人。

曾以“文词俊秀”显名长安,与贺之章、张旭、包融齐名。

《春江花月夜》公开课教案

《春江花月夜》公开课教案

《春江花月夜》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及作者;(2)掌握诗词中的意象、意境和艺术手法;(3)提高朗读、理解和欣赏古典诗词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析诗词内容;(2)运用比较分析法,探讨《春江花月夜》的艺术特色;(3)学会品味诗词,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2)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审美情趣;(3)引导学生珍惜美好生活,激发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春江花月夜》的诗意、诗境和艺术手法;(2)品味诗词中的美好意象,感受作者的情感。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诗词中的意境和艺术手法;(2)如何将诗词中的意象转化为自己的审美体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春江花月夜》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江南美景;(2)简介诗词的背景及作者。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诗词,理解诗意;(2)引导学生关注诗词中的意象、意境和艺术手法。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词中的意象、意境和艺术手法;(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深入解析:(1)分析诗词中的关键句子,解读作者的情感;(2)运用比较分析法,探讨《春江花月夜》的艺术特色。

5. 品味诗词:(1)让学生反复朗读,感受诗词的节奏和韵律;(2)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品味古典文学的魅力。

6. 情感体验:(1)让学生发挥想象,置身于诗词描绘的美景之中;(2)分享自己的审美体验,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四、作业设计:1. 背诵《春江花月夜》;2. 写一篇关于《春江花月夜》的赏析文章;3. 画一幅描绘《春江花月夜》景象的画。

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培养审美情趣。

《春江花月夜》公开课教案

《春江花月夜》公开课教案

(完整版)《春江花月夜》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创作年代、诗词风格等。

(2)分析并欣赏《春江花月夜》中的意象、意境和艺术特色。

(3)能够背诵并默写《春江花月夜》全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春江花月夜》的意象和意境。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2)培养学生对自然美、人生美的追求和感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春江花月夜》的意象和意境。

(2)欣赏《春江花月夜》的艺术特色。

(3)背诵《春江花月夜》。

2. 教学难点:(1)深入解读《春江花月夜》的意象和意境。

(2)分析《春江花月夜》的艺术特色。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张若虚及其创作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词意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春江花月夜》,感受诗词的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词的意象和意境。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春江花月夜》的艺术特色。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欣赏与品味:(1)引导学生关注《春江花月夜》中的关键字词,品味诗词语言美。

(2)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增强学生对诗词的记忆和感悟。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春江花月夜》的感悟。

(2)引导学生追求自然美、人生美,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四、课后作业1. 背诵《春江花月夜》。

2. 写一篇关于《春江花月夜》的鉴赏文章。

3. 选择一首古典诗词进行自主学习,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针对不足进行调整。

2.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优化教学方法。

六、教学策略1. 利用多媒体手段:在课堂上播放《春江花月夜》的朗诵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诗词的韵律和意境。

春江花月夜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春江花月夜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春江花月夜》背景介绍
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代表作
被誉为唐代最杰出的长篇歌行诗之一,代表了唐代诗歌的高度成 就。
创作背景及历史地位
张若虚在唐代开元年间创作此诗,以春江、花、月、夜为题材, 描绘了美景和离情别绪。该诗不仅在唐代广为流传,也对后世的 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本内容解读
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
创意表达
学生们通过绘画、朗诵、表演等多种形式,富有 创意地展现了《春江花月夜》的美感和意境。
深入分析
在作品展示中,学生表现出对诗歌的深刻理解, 从意象、情感、结构等多角度进行分析。
互动交流
学生之间积极互动,共同探讨作品内涵和艺术魅 力,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THANK YOU
感谢聆听
05
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
教学方法和手段选择
情境教学法
通过多媒体手段,如PPT 、音乐、视频等,创设春 江花月夜的情境,引导学 生进入诗歌的意境。
诵读法
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读 、集体诵读等方式,让学 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美感 。
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探讨诗歌的主题、意象、 情感等,培养学生的合作 和探究能力。
《春江花月夜》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和影响
01
02
03
文学地位
作为唐代著名的长篇歌行 诗之一,《春江花月夜》 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 典之作。
跨文化交流
该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美 感吸引了众多西方读者, 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桥 梁之一。
影响与传承
该诗不仅在唐代广为流传 ,还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 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春江花月夜》公开课教案

《春江花月夜》公开课教案

《春江花月夜》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简介:《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代表作,被誉为“孤篇横绝,初二最佳诗”。

1.2 学生分享: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春江花月夜》的了解和感受。

1.3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欣赏《春江花月夜》的意境美,体会诗中的景、情、意,提升审美情趣。

第二章:诗词解析2.1 诗句解读:教师逐句解析《春江花月夜》的诗句,讲解生僻字词的含义。

2.2 意境分析:分析诗中的意象,如春、江、花、月、夜等,引导学生感受诗人构建的意境。

2.3 情感把握:讲解诗人的情感变化,体会诗中的悲欢离合、人生哲理。

第三章:文化背景3.1 唐代社会背景:介绍唐代的历史背景,分析诗人创作《春江花月夜》的的社会环境。

3.2 诗歌创作背景:讲述诗人张若虚的生平,揭秘《春江花月夜》的创作动机。

3.3 诗派风格对比:介绍唐代其他诗人的作品风格,与《春江花月夜》进行对比,突出其独特性。

第四章:艺术特色4.1 韵律分析:讲解《春江花月夜》的韵律特点,如平水韵、对仗等。

4.2 修辞手法: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4.3 表现手法:讲解诗人如何运用表现手法,如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构建诗境。

第五章:互动环节5.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最欣赏的诗句,并解释原因。

5.2 创意表达:邀请学生用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表达对《春江花月夜》的理解和感悟。

第六章:名篇欣赏6.1 教师推荐:介绍与《春江花月夜》风格相近或对其产生影响的诗词,如李白的《庐山谣》、王维的《山居秋暝》等。

6.2 学生阅读:学生自行阅读推荐诗词,感受其意境与《春江花月夜》的异同。

6.3 交流讨论:分组进行讨论,比较所推荐诗词与《春江花月夜》在意境、情感、艺术特色等方面的差异。

第七章:诗词鉴赏方法7.1 教师讲解:教授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包括关注、作者、注释、意象、关键词等。

7.2 学生实践: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对《春江花月夜》进行深入鉴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精彩点评
展示问题
位置
点评
合作探究例1
后黑板
6
合作探究例2
前黑板
4
合作探究例2
前黑板
合作探究例2
前黑板
要求: 1、结合文本简练分析,语言简洁。 2、有质疑的同学请你等到点评的同学结束后再提出你的疑问。 3、欢迎提出同一问题的不同解法,展现你的智慧。
精彩点评
展示问题
位置
点评
合作探究例1
后黑板
6
合作探究例2
登幽州台歌
【初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思念是对昨日悠长的沉湎和对未来美好的 向往。正是在不尽的思念中,人的感情得 到了净化和升华。
因为思念,月亮被注入了人类浓郁的情感。 月亮弯的时候,思念也是弯,月亮圆的时 候,思念也圆,不论月亮是弯是圆,思念 都是一首皎洁的诗。
抒发感慨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描述
人生易老,一代一代无穷无尽地递变着,而 江月却是年复一年没有什么变化,她总是生于 海上,悬于空中,好象在等待什么人,可是总没 等到.长江的水不停地流着,什么时候才把她 期待的人送来呢?
• 苏轼: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于一粟。哀吾 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无限空间的自然赞歌 无限时空的宇宙哲思 无限宇宙的个体情感
月光是统领全篇的灵魂
从结构上看: 诗以月亮升起到坠落为线索。
从内容上看: A.月光是景物描绘的主要对象,作者以月光统摄群像,描绘了潮水、 波光、花林、沙滩、夜空、白云、青枫、闺阁、镜台、海雾等一系 列景象,如铺展一幅春江花月夜的水墨长轴,画面清丽,意趣盎然。 B.月光是引发作者探索茫茫宇宙与个体人生两者关系因由的哲理思 考的凭借。 C.月光是抒写离情别绪的依托。
张若虚,初唐诗人。扬州人。 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 仅《全唐诗》录存《代答闺梦还》《春江花月夜》 两首。
合作探究
1.请从题目《春江花月夜》中找出作品是 围绕其中的哪一个意象来展开的?据此意 象,作品可分为几个部分?请概括内容。
2.一篇《春江花月夜》真是美不胜收,美 的让我们甚至无从说起。请结合全诗,从 某一点谈一谈你认为这篇千古奇文“美”在 何处?
此四句总写春 江花月夜中思妇 与游子两地思念。
思妇怀人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徘徊:指月影移动。 离人:指思妇。 玉户:指思妇居室。 捣:反复捶击。
思妇怀人
鱼鸿愿此 龙雁逐时 潜长月相 跃 飞 华 望 逐:追随。 水 光 流 不 月华:月光。 成 不 照 相 光不度:意谓飞不过这片无尽的
前黑板
4
合作探究例2
前黑板
7
合作探究例2
前黑板
要求: 1、结合文本简练分析,语言简洁。 2、有质疑的同学请你等到点评的同学结束后再提出你的疑问。 3、欢迎提出同一问题的不同解法,展现你的智慧。
精彩点评
展示问题
位置
点评
合作探究例1
后黑板
6
合作探究例2
前黑板
4
合作探究例2
前黑板
7
合作探究例2
前黑板
5
要求: 1、结合文本简练分析,语言简洁。 2、有质疑的同学请你等到点评的同学结束后再提出你的疑问。 3、欢迎提出同一问题的不同解法,展现你的智慧。
月光,也就是书信不到之意。度,
文 度 君 闻 越过。 潜:在水下活动。
。 , 。 , 文。通“纹”,波纹。
后八句描写的是游子想家,通 过那些意象,抒发什么感情?
春江花月(景) 完 美
人生宇宙(理) 融 思妇游子(情) 合
悟诗旨
此诗写了春江花月夜的动人 美景,对宇宙和人生作了哲理 性的思索,叙写游子思妇的相 思之情,表达了积极向上的人 生态度。
揭 示 了 怎 样 的 人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纤尘:细小 的尘埃。 穷已:穷尽。
但见:只见。 但,只,只 是。
生 哲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 李白:“青天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 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 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 宫阙,今夕是何年.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 日苦多。
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诗人认为 整个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所以诗 人的情感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 生的追求与热爱,基调是哀而不伤、郁而 不堕。
清明洁净,奥妙无穷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一名双枫浦。这里 青枫浦上不胜愁。 泛指离别地点。 谁家今夜扁舟子? 胜: 能承担,能承受。 何处相思明月楼? 扁舟子:飘泊江湖的游子。
高效展示5分钟
展示问题
位置Leabharlann 展示合作探究例1 后黑板19
合作探究例2 前黑板 8 2 10
要求: 1、按照展示顺序,展示规范,速度快。
2、做好讨论记录,整理到典题本上。
精彩点评
展示问题
位置
点评
合作探究例1
后黑板
6
合作探究例2
前黑板
合作探究例2
前黑板
合作探究例2
前黑板
要求: 1、结合文本简练分析,语言简洁。 2、有质疑的同学请你等到点评的同学结束后再提出你的疑问。 3、欢迎提出同一问题的不同解法,展现你的智慧。

以“春、江、花、月、夜”五字逐 步展开,构成一幅天地一体、色彩绚 丽的完整图画。
以“月生——月照——月斜—— 月落”为外在线索 ,呈现出月下静谧、 朦胧、纯净、澄澈的优美诗境。把客观 的实景与诗中人的梦境结合在一起,写 得迷离惝恍,气氛朦胧。
------汪国真
拓展延伸: 如何看待诗中的伤感情绪?
1.这种伤感不是表现为对生活的绝望和颓废,也不是反映生活 的苦难,而是对人与自然宇宙,对人自身关系的思考没有结果 的惆怅。
2. 春花春月,流水悠悠,面对无穷宇宙,深切感到的是自己青 春的短促和生命的有限。它是走向成熟期的青少年时代对人生、 宇宙的初醒的自我意识;对广大世界、自然美景和自身存在的 深切感受和珍视留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