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春江花月夜》
2024学年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春江花月夜》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提示:描写景物的方法
时空 (远近、俯仰、定点观景、移步换景 早晚四季 变化等) 感官 (嗅觉 、触觉 、 听觉、 味觉、 视觉) 动静 (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化静为动) 虚实 (虚写 、虚实结合、化虚为实 由实入虚) 色彩 (鲜明) 修辞 (比喻、拟人 、夸张、对偶 、用典、互文等)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哲理美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情感美------总写
可怜楼上月裴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缠人的月色,恼人的月色。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作者:李白 (唐)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 煜
2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秦 观
3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
4 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上驮也驮不动。
----------屈原《涉江》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月光涤荡了世间的五光十色,将大千 世界浸染成梦幻般的银辉色,只有皎 洁的月光存在。
春江花月夜
月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升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上白沙看不见
“裴徊”二字极其传神:因为浮 云游动,所以光影明灭不定
省级公开课《春江花月夜》(一等奖》课件

课程特色
文化底蕴深厚
课程以唐代诗人张若虚的名篇《春江花月夜》为引子,深入挖掘 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教学理念先进
采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 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手段丰富
结合多媒体手段,运用视频、音频、动画等多种形式,使课程内容 更加生动、形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应用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自 己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对学生的寄语
保持好奇心
希望学生保持对文学和艺术的好奇心,不断探索和学习。
培养审美意识
鼓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审美意识,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坚持写作
鼓励学生坚持写作,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THANKS FOR WATCHING
网络教学
利用在线平台,实现教学 资源共享、在线互动交流, 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
课堂讨论
鼓励学生发表观点、交流想法, 促进知识共享和思想碰撞。
角色扮演
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扮演 不同角色,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
课堂测验
通过随堂测验、小练习等方式, 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
教学策略。
03 课程特色与亮点
教师评价
教师对课件的设计和制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课件在内容、版式、动画等方面都表 现出色,能够很好地辅助课堂教学。
教师认为该课件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和学 生的学习成果。
教师认为该课件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可以为其他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 借鉴。
社会影响
该课件在省级公开课比赛中获 得一等奖,受到了广泛关注和 好评,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语文《春江花月夜》课获奖教案

语文《春江花月夜》优质课获奖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理解并背诵《春江花月夜》全文;2. 能够分析并描述诗中的意象、意境和艺术特色;3. 能够解读并运用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文内容;2. 学会通过诗词的语言、形象和情感,感知诗人的思想感情;3.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培养对古典文学的热爱;2. 理解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提升对美好事物的鉴赏能力;3.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内容分析《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创作的一首长篇抒情诗,描绘了春夜月下长江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感慨。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诗文的背诵、意象分析、艺术特色鉴赏;难点:诗文意境的感悟、诗人情感的把握、古典诗词鉴赏方法的运用。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诗文全文、注释、意象图、相关背景资料等;学生预习诗文,了解作者背景,熟读诗文。
3.2 课堂导入教师简要介绍诗人张若虚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诗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3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诗文,结合注释理解诗文内容,感知意象,体会意境。
3.4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和艺术特色,分享学习心得。
3.5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解读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
3.6 情感体验学生朗诵诗文,感受诗人的情感,体验诗文的美感。
3.7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课堂学习内容,强调诗文意象、意境和艺术特色的鉴赏方法。
第四章:课后作业4.1 背诵诗文《春江花月夜》;4.2 结合诗文,分析并描述诗中的意象、意境和艺术特色;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朗诵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5.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诗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5.3 学生诗文背诵情况:检查学生诗文的背诵情况,评价学生的记忆和表达能力。
春江花月夜的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春江花月夜的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名篇《春江花月夜》的学习,引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诵读、理解和欣赏这首诗,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古诗的独特之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创作背景和创作时代;- 掌握《春江花月夜》的内容和结构;- 了解《春江花月夜》的诗歌特点和所传达的情感。
2.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提升学生的诗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春江花月夜》的诗意;- 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2.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意象和美的意境;- 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利用相关的图片或视频,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名篇《春江花月夜》;- 引发学生对《春江花月夜》的兴趣,积极参与到诗歌学习中来。
2. 诗歌欣赏(15分钟)- 教师朗读《春江花月夜》,让学生跟读;- 分段解读诗歌,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内容和意境;- 引导学生回答一些理解性问题,检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情况。
3. 诗歌欣赏(续)(15分钟)- 引导学生欣赏诗中的意象和美的描绘;- 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诗意;-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4. 小组合作(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完成一份关于《春江花月夜》的小结;- 学生可以选择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对诗的理解;- 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分享和展示自己的作品。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 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思考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
五、教学延伸1. 邀请一个中国古代文学爱好者或文化研究专家来校,与学生分享更多关于《春江花月夜》及其创作背景的知识和故事。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春江花月夜》

年代:【唐代】 作者:【张若虚】 体裁:【乐府】
教学目标
一、诵读本诗,并学习根据意象鉴赏 诗歌的方法。 二、探讨月的描绘,引发思考。 三、感受诗人的情思。
不斜江昨鸿此玉可谁白不人江江空江滟春 知月水夜雁时户怜家云知生畔天里流滟江 乘沉流闲长相帘楼今一江代何一流宛随潮 月沉春潭飞望中上夜片月代人色霜转波水 几藏去梦光不卷月扁去待无初无不绕千连 人海欲落不相不徘舟悠何穷见纤觉芳万海 归雾尽花度闻去徊子悠人已月尘飞甸里平 ,,,,,,,,,,,,,,,,,, 落碣江可鱼愿捣应何青但江江皎汀月何海 月石潭怜龙逐衣照处枫见月月皎上照处上 摇潇落春潜月砧离相浦长年何空白花春明 情湘月半跃华上人思上江年年中沙林江月 满无复不水流拂妆明不送望初孤看皆无共 江限西还成照还镜月胜流相照月不似月潮 树路斜家纹君来台楼愁水似人轮见霰明生
不斜江昨鸿此玉可谁白不人江江空江滟春 知月水夜雁时户怜家云知生畔天里流滟江 乘沉流闲长相帘楼今一江代何一流宛随潮 月沉春潭飞望中上夜片月代人色霜转波水 几藏去梦光不卷月扁去待无初无不绕千连 人海欲落不相不徘舟悠何穷见纤觉芳万海 归雾尽花度闻去徊子悠人已月尘飞甸里平 ,,,,,,,,,,,,,,,,,, 落碣江可鱼愿捣应何青但江江皎汀月何海 月石潭怜龙逐衣照处枫见月月皎上照处上 摇潇落春潜月砧离相浦长年何空白花春明 情湘月半跃华上人思上江年年中沙林江月 满无复不水流拂妆明不送望初孤看皆无共 江限西还成照还镜月胜流相照月不似月潮 树路斜家纹君来台楼愁水似人轮见霰明生
上
空
发展
斜
(孤、愁)
生
月人 春江花月夜 满 落张来自虚练一练:写下你心中的月, 注意借景抒情艺术手 法的使用。
作业:
将本诗改写成一篇抒 情散文。(500字以上)
•感谢各位!
《春江花月夜》省优质课一等奖34页文档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春江花月夜》省优质课一等奖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 春江花月夜》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置身诗境,赏析本诗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2.缘景明情,引导学生通过意象,了解和把握诗人借助意象述志达情的主要文脉。
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3.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提高审美情趣,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提高学生的想象,掌握文章脉络,理清文章写作线索,发挥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2.教学难点理解“月"在文章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月亮的变化,看景、情、理的有机融合。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奥运会昆曲《春江花月夜》2.导语:同学们听出来这是哪首昆曲么?(《春江花月夜》)没错,就是这样的一段春江,一轮明月,一篇诗行,成就了唐代诗坛上一颗璀璨的明星,他就是张若虚。
也正是这首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先生称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通过之前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对本文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就让我们共同登上那顶峰上的顶峰,去看看那是怎样的一番风景。
3.了解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二)整体感知,充分阅读1.引导学生默读全文,感受作者心境与表达的主要情感。
2.通过默读使学生感受到文章中的相思之情,引出作者在看见美丽壮观的自然景物,特别是——那一轮随波而生的孤月时所表现的游子与思妇的相思之情。
3.让学生自由充分的朗读课文,将语言文字还原成既符合原作的描绘、而又带有学生自己审美情趣的画面,进而走进这画面中去。
并指导学生找出月的变化规律,从而导出文章线索——月。
4.通过月亮位置的变化为学生们描绘一幅“月亮变化图",并以此为参照,深入赏析课文。
(三)赏析品读,深入理解1.找三名同学合作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问题(1)当月亮随波而生的时候,诗人看见了哪些美景?(2)当孤月高悬时,诗人先想到了什么,后想到了什么?(可用原文)2.引导学生回答以上两个问题,并在回答的过程中体现世人所不能解答的疑问,从而引出诗人笔峰一转,将对世间的疑问转入了对人生的思考,即诗人后来所想到的,感叹“宇宙永恒,明月常在,生命个体的短暂,而人类历史繁衍的永恒”,体会诗人“哀而不伤"的情感态度。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春江花月夜》

示例:春江夜月
涵咏诗美
看,那春江潮涨,光波荡漾,浩茫茫一片仿佛
与大海相连。霎时,一轮明月在浩瀚无垠的江
面上,随着洪波冉冉升起。顿时,万顷江波之
上笼罩了一层空灵、迷蒙的月色,水光粼粼,
月光莹莹。江水宛然前行,柔柔的月光在花瓣
上浮动,像是撒了一层洁白的雪。花朵在月光
的照映下仿佛冰山上盛开的雪莲一般晶莹剔透,
楼上思妇的悠悠愁情 (低回)
远行游子的梦回故乡 (哀怨) 情
梦醒时分的孤寂凄凉 (悠长)
配乐朗读 置身诗境 感受诗美
配乐朗读 置身诗境 感受诗美
景美 理美 情美
【涵咏诗美之美景】
朗读写景部分,找出你最喜欢的 诗句,并说明理由。
【涵咏诗美之美景】
把握意象,诗意联想,感受月下美景
请尝试用诗意的语言描绘美景
合作探讨
从意象语言的角度分析诗歌中作者透 露出的思想情感及哲理思考。
这首诗中 明月、 江、 水 落花
三个意象蕴涵的情感。
明月
明月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刘禹锡《石头城》
明月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刘禹锡《石头城》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是。 李白《把酒问月》
明月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刘禹锡《石头城》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纱》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临江仙》 “春恨秋愁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红楼梦》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浪淘沙》
年光流转 红颜易老
落花
“欲向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薛涛《春望词》四首之一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春江花月夜》
教学目标:
1、诵读本诗,并学习根据意象鉴赏诗歌的方法。
2、探讨文中月的描绘,引发思考。
3、感受诗人的情思。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赏析诗歌意境,通过意象分析,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对本诗意象的把握。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春江花月夜
一、导入新课
(1) 以“月”的诗句导入(ppt图片)
Q:看这幅图片,我们大家都能想起多少描写“月”的诗句?
①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思乡)
②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愁思)
③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人团圆)
④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思念爱人)
⑤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⑥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愁)
⑦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思乡)
⑧青天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⑨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⑩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2)总结:月是个永恒的主题。
月亮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意义十分丰富。
她是美丽的象征,是多情的,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是昭然于天际凝然不动的乡愁,象征着团圆,象征着爱情,月亮-----那高悬天际的明月,触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成为永恒的象征。
(2)引出本文《春江花月夜》。
(ppt题目)
Q:看看在文中作者都表达了那些情感?
活动2【讲授】春江花月夜
二、正文分析
(一)、读一读:(ppt文章+配乐)
1、泛读(找1位同学配乐朗读,其他同学听,初步感受情感)
1)适当点评:好,语调上抑扬顿挫,语速上把握到位,表达出了一定的情感,有种哀愁……<注意:不要抠具体的情感>
2)发现有一些同学在刚才这位同学读的时候,也在默默地读,那么,现在就给大家俩分钟的时间,自己配乐默读,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
2、自渎(配音乐默读,细细体会,进一步感受情感)
(二)、想一想
1、明确作者的情感。
(结合语句,具体感受)
Q1:通过两遍阅读,相信大家对文章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那么,在本文中,作者都表达了那些情感?
(“孤”“愁”)
Q2: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找出文中直接描写作者这些情感的诗句。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
总结:“好”, “很好”,大家找的都很准确,通过这些句子,我们很容易就能够理解出作者所抒发的“情”。
2、明确作者如何表达情感。
(找出相关意象)
Q3:那么,这些作者是如何表达出自己的这些情感的?
Q31:从抒情的方式而言,
(借景抒情)<注意:交代本课的教学目标:学习本文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Q32:作者都借了哪些景来抒发自己的情呢?
(江花月……)
Q33:再这样多的意象中,作者所主要描绘的意象是什么?
(月/江)
(三)、品一品
1、锤炼字句,把握意象的特点。
(注意把握:喻体、虚写、动词、形容词)
Q4:为什么江与月就能够表现作者的这些情感呢?
Q41:江与月具有怎样的特点?
(明亮、皎洁、圆……)<注意:此处,学生有可能会说出一些词来,要给与一定的肯定。
>
Q42:为什么具有这样特点的江与月,就能够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呢?联系全诗内容,找出文中相应的句子,试作分析。
(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再一次阅读这首诗,同座之间可以互相讨论一下。
)
<注意:在诗词分析的时候,要作适当的点评,引导,抓住关键词,
把握景的特点,体会景与情的关系。
>
(月:共潮生,何处,霰,霜,汀上沙,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轮,望
相似,
江:连海平,绕芳甸,送流水)
2、总结:(ppt板书)
1)、过渡:闻一多评价这篇文章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当然,它的美处我们说也说不完,今天,我们就先欣赏到这里,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再这节课中,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2)、本文我们主要分析了月这一主要的意象,随着眼前月的生、升起到西斜到落下,作者心中的月夜在不断地向上升,由眼前的月,作者联想到了历史上,人类最开始的月和人,联想到了扁舟里的游子,和楼里的思妇,而这些正是作者“孤”与“愁”的来源。
“落月摇情满江树”,月落,情满,荡漾于江与树上。
在表达方式上,作者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虚实结合。
这两点,也是我们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应该学习的。
3)深化体会(好了,总结就到这里。
现在,让我们大家,再一次随着音乐,进入课文,轻声地读,体会作者的“愁”与“孤”。
)(ppt右下角音乐)
(四)练一练
1、写作训练
“月”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能不能够用自己的话,说一下你心里的月呢?
活动3【作业】春江花月夜
三、作业
将本文改写成一篇散文,注意境界抒情,表达出作者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