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5人教版单元测试 第三单元第3课速效提能演练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 电子题库 第三单元 第3课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历史 电子题库 第三单元 第3课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新人教版选修3

2013年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3电子题库第三单元第3课知能演练轻松闯关1.慕尼黑会议违背了国际惯例的突出表现是( )A.允许法西斯国家参加B.带有种族歧视的烙印C.带有强权政治的色彩D.禁止当事国参加解析:选D。

本题旨在考查对教材重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能力。

慕尼黑会议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在场的情况下,由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决定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这是这次会议严重违背国际惯例的突出表现,即禁止当事国参加。

2.(2012·长沙市一中高二月考)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中立”政策( )A.从根本上维护了美国的利益B.混淆了正义与非正义的界限C.打击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D.使美国彻底远离了世界战争解析:选B。

本题考查分析能力。

美国的这一政策也属绥靖政策的范畴,它是以牺牲局部利益为代价,换取避免战争的结果,美国的“中立”政策混淆了正义与非正义的界限。

3.慕尼黑协定的签订表明( )A.当时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是主要矛盾B.英法为本国利益而牺牲小国利益的绥靖政策发展到顶峰C.英法与德国为同一阵营的侵略者D.捷克斯洛伐克国内民族矛盾尖锐解析:选B。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

慕尼黑会议期间,英法与法西斯国家公开勾结在一起,明目张胆地出卖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

而在此之前的绥靖政策带有一定的隐蔽性,不曾如此露骨。

4.(2012·临沂高二检测)为确保自己的国家安全,防止战争的再次发生,欧洲许多国家主张建立集体安全体系,这一主张始于( )A.第一次世界大战后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C.德国进攻波兰后D.慕尼黑阴谋后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

一战以后,欧洲一些国家主张建立集体安全体系。

一、选择题1.观察右面漫画,该漫画( )A.讥讽了英国的均势政策B.讽刺了英法的绥靖政策C.揭示了西方社会的和平思潮D.反映了法德两国之间的矛盾解析:选B。

本题考查识图能力。

漫画耐人寻味,画中人物“希特勒”磨刀霍霍,而却有一种声音对砧板上的“公鸡”说:“别担心,他是一位素食主义者”,明显是在麻痹受害者,而纵容了法西斯分子的侵略扩张行为。

高二人教版历史三练习第单元第3课知能综合提升

高二人教版历史三练习第单元第3课知能综合提升

[知能综合提升](时间:20分钟满分: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根据有关材料统计:到1917 年4 月美国正式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由美国华尔街的银行给协约国方面的现金贷款已达20亿美元,而给德国的贷款则只有2700万美元。

上述材料表明()①美国借战争之机同交战双方做生意②美国参战前实行中立政策③美国参战前就已倾向协约国集团④世界金融中心转移到了美国A.①②③ B.②③④C.②④ D.①③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1917 年4 月美国正式参战,充分说明美国放弃了战前的中立政策,材料中数字反映美国正发战争横财,且明显倾向协约国集团。

金融中心转移到美国是在战后。

答案:A2.1917 年3 月,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在其连任的就职演说中说:“……我们不再是孤立的区域,经过那致命的骚乱所造成的30个月来的悲惨事件,我们已经成为世界公民。

要想回头已经不可能,我们国家的命运就取决于我们是否愿意全力去保卫这个国家.”从中可以看出( )A.美国已成为世界大战战场的一部分B.美国已参战C.美国准备参加一战D.美国发生了持续30个月的悲惨事件解析:从时间上可以判断B项是错误的。

因为美国是1917 年4 月宣布参战的;由此也可判断A项不符合史实;D项说法更是断章取义,威尔逊所说的悲惨事件应该是萨拉热窝事件;结合教材知识,可知美国准备参加一战,保护美国的利益,故C项准确。

答案:C3.美国参战使战争局势朝着有利于协约国的方面发展,下列各项不是美国参战带来的有利因素的是()A.先后派遣200万士兵开赴欧洲战场B.参加索姆河战役C.协助英国海军开展对德反潜艇战D.增加对协约国的军火和物资供应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再现基础知识和综合历史现象的能力.解答时以是否符合历史实际为取舍标准.索姆河战役对阵双方是英法和德国。

答案:B4.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1918年3月,苏俄同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高中历史 电子题库 第一单元 第3课速效提能演练 新人

高中历史 电子题库 第一单元 第3课速效提能演练 新人

【优化方案】高中历史电子题库第一单元第3课速效提能演练新人教版选修5[学生用书 P11]一、选择题1.(2012·福建省仙游一中模拟)史料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直接的史料;二是间接的史料。

凡是未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直接的史料;凡是已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间接史料。

要研究先秦时期的农业生产状况,应收集的直接史料是( )A.史记B.曲辕犁C.甲骨文 D.资治通鉴解析:选C。

本题考查对两类史料的理解和辨析能力,凡是未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直接的史料;C项甲骨文是商代的原始记载,B项是唐代的曲辕犁,A、D是转写的“史书”,故能反映先秦内容的直接史料只能是甲骨文,故C项正确。

2.2012年1月12日,《龙行浙江——浙江出土恐龙化石》特展在浙江省自然博物馆开幕。

本次展览展示包括近百件恐龙和恐龙蛋化石标本及大量照片和“文字资料”,那么下列不.属于“文字资料”记载的是( )A.当时人的记载B.当时人的撰述C.后人的追记D.人类遗留下来的残存物解析:选D。

文字资料的记载种类分为两种:一种是当时人的记载或撰述;另一种是后人的追记或撰述,故A、B、C属于这种记载;人类遗留下来的残存物属于实物资料的内容,故正确答案选D。

3.2012年1月12日,在浙江省自然博物馆开幕的《龙行浙江——浙江出土恐龙化石》特展展示内容包括东阳龙、丽水浙江龙、天台镰刀龙等在内的6件恐龙骨架、近百件恐龙和恐龙蛋化石标本等,所展示的内容属于( )“中国东阳龙”的骨架A.文字资料B.实物资料C.“传说”资料D.“口述”资料解析:选B。

从材料中“恐龙骨架”“ 恐龙和恐龙蛋化石标本”等“实物”内容可判断B 项正确。

4.(2012·上海市静安区高三模拟)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

”日方《二十八年海战史》称:“7点45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距离。

济远首先向我开炮。

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炮向济远轰击。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5第三单元第2课速效提能演练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5第三单元第2课速效提能演练

一、选择题1.伊文思良好的修养主要表现在()①善于培养自己的考古兴趣②努力打好自己的文化知识基础③在考古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④认真而执着地进行工作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选D。

本题为最佳选择题,据所学知识可知,所给的四个选项均符合伊文思良好修养的表现,只有D项概述最为全面,为最佳答案。

2.发现米诺斯文明的是()A.谢里曼B.亚瑟·本诺尼·伊文思C.亚瑟·伊文思D.约翰·伊文思解析:选C。

本题考查对伊文思的名字及其成就的识记和辨析能力,发现米诺斯文明的是亚瑟·伊文思,B是其祖父,D是其父,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3.1883年,伊文思夫妇到希腊旅游,发现了古文明线索,这一发现是()A.石膏作品B.雕石制成的印章C.泥板D.建筑物的墙解析:选B。

本题考查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石膏作品、泥板、建筑物的墙是发掘后出土的文物,1883年,伊文思夫妇拜访谢里曼时发现了许多环状或块状雕石制成的印章。

由此发现古文明线索。

故B项正确。

4.下列关于伊文思对古文明初步发掘情况的叙述错误的是() A.1900年3月23日,开始了他的考古发掘B.第一天挖到建筑物的墙C.第二天发现一堵有壁画的墙和画有图案的石膏作品D.第五天发现多片堆满石器的遗址解析:选D。

本题为逆向选择题,考查关于伊文思对古文明初步发掘情况的了解和掌握,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五天发现的是一片堆满石器的遗址,而非多片,故D项不符合史实。

5.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希腊文化部日前表示,将向广告公司或其他商业机构出租部分古代遗迹。

我们要研究希腊古代遗迹米诺斯文明,必看的一本书是()A.《荷马史诗》B.《奥德赛》C.《米诺斯宫的北入口》D.《克诺索斯的米诺斯王宫》解析:选D。

本题考查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

《克诺索斯的米诺斯王宫》一至四卷中的一些基本观点成为后人研究米诺斯文明的基础,故正确答案为D项。

高中历史 专题综合测评5 人民版选修3

高中历史 专题综合测评5 人民版选修3

专题综合测评(五)(时间:45分钟分值:90分)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没有庆祝活动。

关于停战协定签字的消息在时代广场灯光新闻牌上闪烁看,人们驻足读着这一通告,耸耸肩膀继续走路,不像欧洲胜利日和对日作战胜利日,没有欢呼的人群聚集在一起……艾森豪威尔显然是实现了他结束战争的竞选诺言,但是这一结局丝毫也未能振作美国的民族精神。

——解力夫《朝鲜停战实录》材料二冷战结束后,朝鲜半岛局势有所缓和,但依旧处于不安状态……冷战时期的战略格局和旧的冷战时期安全秩序尚未改变,这也是导致地区局势不稳定、军事对峙的根源……建立一个均衡的、各国共同参与的、平等的、彻底摆脱冷战影响的东北亚安全机制,是顺应时代、能代表各国利益、真正起到维护本地区安全的机制。

——高海宽《相关大国对朝鲜半岛的和平与安全的影响作用》(1)根据材料一回答,这场战争为什么“不像欧洲胜利和对日作战胜利日”那样受到美国人的“欢呼”?(6分)(2)冷战结束后,朝鲜半岛“依旧处于不安状态”指的是什么?“建立一个均衡的、各国共同参与的、平等的东北亚安安机制”是大家共同的愿望。

据此,你如何理解战争与和平?(9分)【解析】第(1)问,欧洲战争的结束是在己方取得完全胜利的情况下和法西斯国家签订了投降书的情况下完成的,因此值得庆贺,但是朝鲜停战协定是双方商定的,美方并未取得完全胜利。

第(2)问,根据材料“冷战时期的战略格局和旧的冷战时期安全秩序尚未改变”分析第一小问;第二小问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回答。

【答案】(1)对德日战争的结束是以德日战败并签订投降协定为标志的,朝鲜战争是以双方签订停战协定为结束标志的。

(2)朝鲜半岛依然处于分裂对峙状态。

理解:地区冲突影响世界稳定,战争与和平问题关系到人类文明的兴衰,和平与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越南战争使美国的政界、军界高层在后来进行战争决策时“形成一种新的共识:美国只应把动用军事力量作为最后一种手段;只有当美国国家利益明显受到影响时方可这样做;只有当获得公众强有力的支持时才能这样做;只有在有可能相对较快地以较小代价取得胜利时才能这样做。

人教版历史选修3:第五单元第3课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人教版历史选修3:第五单元第3课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1.中东战争及巴勒斯坦地区问题的核心是()A.犹太民族和阿拉伯民族的矛盾B.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分治的合理性C.恢复巴勒斯坦人民家园的权利问题D.犹太教与伊斯兰教的矛盾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由于阿拉伯民族和犹太民族在领土、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矛盾,造成了多次中东战争和巴勒斯坦地区问题。

2.(2012·咸阳高二测试)中东地区是民族纠纷和冲突频发的“多事之地”。

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因素有()①宗教信仰的多样性②民族成分复杂③多样化的文化传统④大国插手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全面分析识记历史问题的能力。

①②③④都是造成中东地区纷争的因素。

3.(2012·南昌调研)自“贝尔福宣言”发表以来,中东地区阿以冲突就不断发生,导致中东地区动荡不安的关键是()A.不同的宗教信仰B.地区恐怖主义C.排他性的主权要求D.英国的殖民统治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巴以双方都对巴勒斯坦提出了排他性的主权要求,双方在主权上毫不让步,存在严重的分歧,这是长期冲突的关键。

A、B、D三项均不是主要因素,故选C。

4.(2012·晋中高二测评)第一次中东战争刚刚爆发,以色列总理立即致电以色列联合国代表列班,“以色列需要立即停火”。

以色列主张停火旨在()A.向国际社会表明和平愿望B.赢得分化瓦解阿拉伯联盟的时间C.需要时间组织和装备军队D.争取更多的大国支持以色列国家解析:选C。

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时,以色列刚刚建国,其武器装备和军队组织都无法同阿拉伯联军相比,在战场上处于劣势。

因此,以色列迫切希望国际社会的干预,利用停战的时机重整军备和组织军队。

一、选择题1.中东地区包括的下列国家与地区有()①印度②越南③埃及④约旦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解析:选D。

印度、越南不属于中东地区。

2.在巴勒斯坦地区,宗教信仰比较复杂,这也是矛盾特别激烈的原因之一,这一地区汇集的宗教文化有()A.佛教、道教、伊斯兰教B.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C.犹太教、佛教、天主教D.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解析:选D。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五单元测试题全套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五单元测试题全套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五单元测试题全套附答案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五第一单元历史与历史重现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泰安纺织女工刘翠菊从1969年开始记录家里的每一笔开销,小到几分钱,大到几百元,无一遗漏,一记就是45年。

这本普通百姓的家庭“豆腐帐”,却被中国历史博物馆当作宝贝一样收藏起来。

它的历史价值主要在于()A. 记录内容是民众的日常生活细节B. 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变迁C. 记录者是普通百姓,史料详实D. 记录时间具有连续性,可信度高2.有学者说:清初,摄政王多尔衮挟持幼主,权倾朝野。

顺治朝修史夸赞他的功绩,回避其杀害功臣的事实;康熙帝夺回权力后修史记录了他擅权欺君的罪行;乾隆朝修史时则为称述先祖功业肯定了他的功绩。

这位学者意在()①强调史学理论是影响历史解释的重要因素②指出政治需要损害了历史记载的真实性③倡导对同一历史人物必须要有不同的评价④说明古代官修史书具有政治说教的功能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D. ②④3.下图是《说文解字》列出的“历”“史”二字的篆书。

许慎解释道,“历”者,过也,传也。

“史”者,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

据此可知,“历史”的原意是指()A. 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B. 过去事实的文字记载C. 记录过往事物的书籍D. 代代相传的文化形式4.史料按表现形式可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三类。

下列属于口述史料的是()A. 西周编钟B. 宙斯神殿遗址C. 《资治通鉴》D. 《尼克松回忆录》5.法国史学家朗格诺娃和瑟诺波斯所著的《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

这种“心理的状态”对文字史料的作者影响最少的是()A. 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B. 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C. 该事件所产生的后果D. 对该历史事件的评价6.中国古代很早就设有史官,老子就是著名的史官,而司马迁则是汉武帝时代的专职史官“太史令”。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5第三单元第3课速效提能演练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5第三单元第3课速效提能演练

一、选择题1.米诺索斯文明早期,克里特以宫殿为中心的城市和国家不.包括()A.克诺索斯B.费斯托斯C.马利亚D.哈特福德解析:选D。

本题考查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米诺索斯文明早期,克里特以宫殿为中心的城市和国家包括:克诺索斯、费斯托斯、马利亚等,哈特福德,并非克里特城邦,故正确答案为D项。

2.克诺索斯城的宫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外部无坚固的围墙和城堡B.是一个庞大的单体建筑C.中心是长方形庭院D.光线通过天井进入屋内解析:选B。

本题为逆向选择题,克诺索斯城的宫殿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而非单体建筑,故正确答案为B项。

3.下图是王后寝宫绘有海豚在水中游荡的图画,是典型生物题材的壁画,反映米诺斯高超艺术水平的作品题材多是()王后寝宫绘有海豚在水中游荡的图画①日常生活②自然景观③描绘宗教仪式④反映战争题材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选A。

本题考查对米诺斯高超艺术作品的了解和辨析能力,米诺斯文明的艺术作品中反映战争场面题材的极少,故含有④内容均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后得出正确答案为A项。

4.2011年8月11日普京在希腊古城法纳戈里亚(Phanagoria)所在的塔曼半岛,过考古学家瘾,亲自清理文物(如图)。

考古学家发现希腊米诺斯文明中的经济贸易占重要地位,克里特人输出的物品包括()①橄榄油、葡萄酒②木材、羊毛③陶器、珠宝④刀具、香水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选D。

本题考查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

克里特人输出的物品包括:橄榄油、葡萄酒、木材、羊毛、陶器、珠宝、刀具、香水等,故所给四项内容均符合题干要求,只有D项概括最全面,故正确答案为D项。

5.2012年1月1日始,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大区将彻底禁止持续数百年的斗牛赛。

下面是西班牙斗牛的一个场面,一名身着盛装的斗牛士从公牛背上跃过。

在西班牙传统的斗牛表演中,这是一种向斗牛表达敬意的仪式。

早在希腊米诺斯文明中就有男女共同参加的类似场面的一个壁画,名字被称作()斗牛士从公牛背上跃过A.《国王座椅》B.《斗牛》C.《浴室》D.《海豚》解析:选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米诺索斯文明早期,克里特以宫殿为中心的城市和国家不.包括()
A.克诺索斯B.费斯托斯
C.马利亚D.哈特福德
解析:选D。

本题考查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米诺索斯文明早期,克里特以宫殿为中心的城市和国家包括:克诺索斯、费斯托斯、马利亚等,哈特福德,并非克里特城邦,故正确答案为D项。

2.克诺索斯城的宫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外部无坚固的围墙和城堡
B.是一个庞大的单体建筑
C.中心是长方形庭院
D.光线通过天井进入屋内
解析:选B。

本题为逆向选择题,克诺索斯城的宫殿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而非单体建筑,故正确答案为B项。

3.下图是王后寝宫绘有海豚在水中游荡的图画,是典型生物题材的壁画,反映米诺斯高超艺术水平的作品题材多是()
王后寝宫绘有海豚在水中游荡的图画
①日常生活②自然景观③描绘宗教仪式④反映战争题材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对米诺斯高超艺术作品的了解和辨析能力,米诺斯文明的艺术作品中反映战争场面题材的极少,故含有④内容均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后得出正确答案为A项。

4.2011年8月11日普京在希腊古城法纳戈里亚(Phanagoria)所在的塔曼半岛,过考古学家瘾,亲自清理文物(如图)。

考古学家发现希腊米诺斯文明中的经济贸易占重要地位,克里特人输出的物品包括()
①橄榄油、葡萄酒②木材、羊毛③陶器、珠宝④刀具、香水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选D。

本题考查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

克里特人输出的物品包括:橄榄油、葡萄酒、木材、羊毛、陶器、珠宝、刀具、香水等,故所给四项内容均符合题干要求,只有D项概括最全面,故正确答
案为D项。

5.2012年1月1日始,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大区将彻底禁止持续数百年的斗牛赛。

下面是西班牙斗牛的一个场面,一名身着盛装的斗牛士从公牛背上跃过。

在西班牙传统的斗牛表演中,这是一种向斗牛表达敬意的仪式。

早在希腊米诺斯文明中就有男女共同参加的类似场面的一个壁画,名字被称作()
斗牛士从公牛背上跃过
A.《国王座椅》B.《斗牛》
C.《浴室》D.《海豚》
解析:选B。

本题考查米诺斯文明中充满情趣生活的理解和辨析能力,与题干类似的是一幅两少女和一男子参加的,且这名男子在公牛身上做着高难度的空翻动作的壁画,被称作《斗牛》,故正确答案为B项。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克里特女子服装基本造型为上衣和裙子组合的上下分离式,上衣很短,立领,领口开得很大,整个乳房全部裸露在外,开放到了极点,衣襟在乳房下系合,从下面托起那丰硕的双乳,腰部用很宽的腰带勒得很细,裙为一段一段接起来的下摆宽大的吊钟“塔裙”,每段都饰有很多褶襞。

材料2:巴黎女郎
(1)根据以上材料分析米诺斯文明中妇女的艺术形象怎样?而这样的艺术形象反映了她们怎样的社会地位?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哪几个方面去了解米诺斯妇女对美丽的追求?
解析:本文考查同学们的图文理解和辨析能力。

根据材料1中专家对克里特女子服装基本造型的描写和材料2的壁画图,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归纳。

答案:(1)艺术形象:活泼而有生气、健康而美丽、自信而高贵;反映了自由并受到尊重的社会地位。

(2)①花费很多精力去修饰容貌,使用各种化妆品。

②穿着考究的服装。

她们喜爱穿裸胸紧身的上衣和镶荷叶边的长裙,她们也穿运动式的服装。

这样的服饰也反映了米诺斯妇女的开放活泼、自信。

③精致的发式。

米诺斯妇女常在耳前留下一绺散垂的卷发,同时还把头发高高地盘在头顶,并用缎带、花冠、发网和装饰性的发针固定住。

这种发式更能衬托米诺斯妇女的高贵气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