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帕替尼不良反应处理(最新)

合集下载

同为靶向药,贝伐珠单抗、安罗替尼、阿帕替尼有什么区别?

同为靶向药,贝伐珠单抗、安罗替尼、阿帕替尼有什么区别?

同为靶向药,贝伐珠单抗、安罗替尼、阿帕替尼有什么区别?在肿瘤治疗领域,靶向药物通过干扰癌细胞内特定的分子信号通路或蛋白质靶标来发挥作用,能更加精准地作用于癌细胞,以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害。

贝伐珠单抗、安罗替尼和阿帕替尼目前在临床上使用广泛,虽都属靶向治疗范畴,但其作用机制、适应症和副作用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区别。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三种药物的特点,以便充分的认识它们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和区别。

1.贝伐珠单抗贝伐珠单抗是利用重组DNA技术制备的一种人源化IgG1单克隆抗体,其作用机制为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在肿瘤生长期间,肿瘤细胞需要形成新的血管以供应充足的营养,这一过程涉及到一种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蛋白质。

VEGF由人脑垂体前叶分泌,是一种高度特异性的促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其可通过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 结合,直接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值、分裂,从而刺激肿瘤新血管生成。

而贝伐珠单抗可与VEGF结合,阻止其与VEGFR受体结合,从而控制肿瘤生长。

目前,贝伐珠单抗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肿瘤,包括结直肠癌、非小细胞肺癌、胶质母细胞瘤、肝癌、卵巢癌、宫颈癌等领域。

虽然贝伐珠单抗疗效显著,但其在使用过程中仍会出现毒副作用,常见的有出血、高血压、脓肿、蜂窝组织炎感染、电解质紊乱、外周感觉神经病变、胃肠道反应、心血管系统疾病、血栓等,其他潜在的不良反应则包括蛋白尿、蛋白质丢失性肠病等。

1.安罗替尼安罗替尼是由我国正大天晴药业研发,并于2018年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是我国首个自主研发并上市的靶向抗癌药物。

安罗替尼应用广泛,目前被批准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甲状腺癌和软组织肉瘤,其作用机制与贝伐珠单抗相似,主要与抑制肿瘤新血管生成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有关。

研究表明,安罗替尼是一种小分子多靶点的受体络氨酸激酶抑制剂,不仅可抑制VEGFR1、VEGFR2、VEGFR3,还可抑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和干细胞因子受体(c-KIT)等激酶的活性,进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靶向药副作用及处理方法大全

靶向药副作用及处理方法大全

靶向药副作用及处理方法大全化疗药一直因其“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副作用而广受诟病,一个疗程下来,病人大多孱弱不堪。

后来靶向药应运而生,能精确制导癌细胞,因此大大减少了对身体的损伤。

可叹人生难得两全事,不同靶点的靶向药还是有其特定副作用的。

有的患者面对副作用过于淡定,不以为然;有的患者过分紧张,出现一些常规的副作用就心惊胆战,不知所措;有的患者视副作用如猛虎,不管病情轻重缓急,都一律减少剂量以避免副作用,但矫枉过正,结果往往是连正作用也几乎归零……鉴于这些情况,我们搜集整理了主要靶向药(已上市药物)的副作用及处理办法,希望大家能够对比自身情况,正确看待,合理处置。

易瑞沙1、皮疹:主要集中在脸部,尤其在鼻翼一带,及至下巴;头后部毛发下;之后长在胸、腹部和大腿前面。

色红艳,带白色脓头,隆起,几天后萎谢平伏,留暗色痕若干日子。

不痛,不痒(有时受热会微痒),因此容易耐受,最好不理会,不抓;抓破了或擦破了脓头,可涂百多邦;洗脸时动作需轻柔,否则擦破皮疹会满脸是血;最近听闻香港二天堂出品的“拔毒生肌膏”对这类皮疹有奇效,可试,但不可近嘴、眼。

切勿按中医湿热毒处理而内服中药,会因小失大。

注意:首次使用易瑞沙皮疹量最多,之后随着用药时间增加,皮疹量会逐渐减少。

治疗肿瘤的效果与皮疹量的多少无关。

2、鼻腔出血:服易瑞沙期间,鼻腔里的毛细血管会自行破裂,血液渗出,血液会凝结于鼻孔里成黑红色干血块,堵塞鼻腔影响呼吸;如果鼻咽处有痰,吸吐出的痰里会见铁红色或鲜红色血丝或血块;从肺腔里咳出的痰,因会经过咽喉部,也会带出血丝甚至血块。

有人为此惊惶,以为病情进展,以为出血是肿瘤破裂或是肺泡破裂。

其实只要不是一口一口地咯血,这种痰里带血的现象是服用易瑞沙的正常表现之一,可不理会。

如果鼻腔每天出血较多,鼻孔干血阻塞严重,可在睡觉时往鼻孔里涂眼药膏,目的是保湿,使鼻腔里的毛细血管破裂数量减少。

不过只要每天抠鼻子时小心,动作轻柔,就不必涂眼药膏。

抗肿瘤药治疗肿瘤的西药及使用说明

抗肿瘤药治疗肿瘤的西药及使用说明

抗肿瘤药治疗肿瘤的西药及使用说明为了有效治疗肿瘤,现代医学广泛应用抗肿瘤药物来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

在西药中,有多种抗肿瘤药物被推崇为治疗肿瘤的首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抗肿瘤药物及其使用说明。

一、化疗药物1. 氟尿嘧啶(5-FU)氟尿嘧啶是一种常见的抗肿瘤药物,可以用于治疗不同类型的肿瘤。

使用说明如下:(1)用药途径:静脉滴注或口服。

(2)剂量: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剂量。

(3)使用周期:一般情况下,每周一次用药,连续数周。

(4)注意事项:在使用期间,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肝功能、血细胞计数及肾功能等,并随时与医生交流。

2. 卡培他滨(Capecitabine)卡培他滨也是一种常用的抗肿瘤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乳腺癌和结直肠癌等肿瘤。

使用说明如下:(1)用药途径:口服。

(2)剂量: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剂量。

(3)使用周期:一般情况下,每日两次用药,连续2周,然后停药1周。

(4)注意事项:在使用期间,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肝功能、血细胞计数及肾功能等,并随时与医生交流。

二、靶向治疗药物1. 埃克替尼(Erlotinib)埃克替尼是一种常用的靶向治疗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使用说明如下:(1)用药途径:口服。

(2)剂量: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剂量。

(3)使用周期:一般情况下,每日一次用药。

(4)注意事项:在使用期间,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肝功能、血细胞计数及皮肤反应等,并随时与医生交流。

2. 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曲妥珠单抗是一种用于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靶向治疗药物。

使用说明如下:(1)用药途径:静脉注射。

(2)剂量: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剂量。

(3)使用周期:一般情况下,每周一次用药。

(4)注意事项:在使用期间,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心脏功能,并随时与医生交流。

三、免疫治疗药物1. 阿帕替尼(Apatinib)阿帕替尼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治疗药物,主要用于治疗胃肠道肿瘤。

1例口服阿帕替尼致手足综合征的观察和护理

1例口服阿帕替尼致手足综合征的观察和护理

1例口服阿帕替尼致手足综合征的观察和护理发表时间:2020-05-08T08:06:55.120Z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3期作者:陈欣悦[导读] 甲磺酸阿帕替尼甲磺酸阿帕替尼(Apatinib Mesylate)是一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通过选择性地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2(VEGFR-2)的酪氨酸激酶活性,从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用于用于胃癌、肺癌、乳腺癌、食管癌等适应症的治疗。

其常见的不良反应有上消化道出血、血压升高、蛋白尿、手足综合征[1]。

陈欣悦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皮肤科湖北十堰 442000甲磺酸阿帕替尼甲磺酸阿帕替尼(Apatinib Mesylate)是一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通过选择性地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酪氨酸激酶活性,从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用于用于胃癌、肺癌、乳腺癌、食管癌等适应症的治疗。

其常见的不良反应有上消化道出血、血压升高、蛋白尿、手足综合征[1]。

手足综合征(HFSR)是手掌-足底感觉迟钝或化疗引起的肢端红斑,是一种皮肤毒性(中位出现时间为79天,范围从11到360天),主要发生于受压区域。

肿瘤病人在接受化疗或分子靶向治疗的过程中可出现。

HFRS的特征表现为麻木、感觉迟钝、感觉异常、麻刺感、无痛感或疼痛感,皮肤肿胀或红斑,脱屑、皲裂、硬结样水泡或严重的疼痛等。

手足综合征为甲磺酸阿帕替尼常见不良反应,症状明显,易引起患者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需要在临床及护理工作中多予注意。

2018年底科室收入1例因食管癌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而引起3度手足综合征的患者,经过用药护理、皮肤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等精心护理,患者愈合良好。

现将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患者,张某,男,62岁,诊断为“食管癌”,多次行化疗、放疗,患者病情仍进展,遂于2018年11月,经患者知情同意书后开始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商品名:艾坦,规格0.25g* 10 片)850mg,每日一次,在餐后半小时以温开水送服。

阿帕替尼用概述及不良反应防治

阿帕替尼用概述及不良反应防治

阿帕替尼用概述及不良反应防治阿帕替尼(Apatinib)是一种新型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用于治疗晚期或转移性肿瘤。

它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的激活,从而阻止肿瘤血供和抑制肿瘤生长。

阿帕替尼被广泛应用于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肺癌等多种癌症的治疗。

阿帕替尼主要不良反应包括高血压、手足综合征和蛋白尿等。

高血压是阿帕替尼最常见的不良反应,研究表明患者中高血压的发生率约为53.6%。

高血压的严重程度与阿帕替尼剂量相关,剂量越高,发生高血压的风险越大。

为了预防和纠正阿帕替尼引起的高血压,患者在用药期间需要进行血压监测,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药物调整或联合其他抗高血压药物治疗。

手足综合征是阿帕替尼的常见不良反应之一,研究表明患者中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约为42.2%。

手足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手掌和脚底出现红、肿、疼痛、起泡和脱皮等症状。

为了减轻手足综合征的症状,患者需要采取一些预防和治疗措施,包括保持手足清洁,避免过度摩擦和压迫,使用保湿剂和局部皮质类固醇等。

此外,阿帕替尼还可能引起其他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头痛和乏力等。

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医生需要及时了解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对不良反应进行评估和处理。

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如严重的高血压、休克、应激性胃溃疡等,需要立即停药,并给予相应的抢救措施。

总体而言,阿帕替尼是一种有效的抗肿瘤药物,但它也可能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

为了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患者在用药期间需要密切监测并按医嘱进行处理。

此外,医生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剂量调整和联合治疗,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阿帕替尼用概述及不良反应防治

阿帕替尼用概述及不良反应防治

阿帕替尼(阿帕替尼在结直肠癌中的Ⅱ期临床试验目前已完成,但未见相关研究结果发表。

目前尚无阿帕替尼与化疗、放疗、免疫治疗及其他抗肿瘤疗法联合应用方面大型的研究结果报道。

本研究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关于阿帕替尼在治疗肿瘤甚至某些非肿瘤性疾病方面的研究成果综上所述,阿帕替尼是一种有前途的口服小分子抗肿瘤新药,研究已证实该药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可控,且该药的临床研究已显示出其在胃癌、乳腺癌等肿瘤中可观的疗效及生存获益)1.适应证阿帕替尼适用于晚期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三线及三线以上治疗,且患者接受阿帕替尼治疗时一般状况良好。推荐剂量用法阿帕替尼850 mg qd,口服,餐后半小时以温开水送服。2.注意事项:对于体力状态评分ECOG≥2、四线化疗以后、胃部原发癌灶没有切除、骨髓功能储备差、年老体弱或瘦小的女性患者,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性和提高依从性,可以适当降低起始剂量,先从500 mg qd开始服药,服用 1~2周后再酌情增加剂量3.作用机制阿帕替尼是一种新型口服小分子抗血管生成制剂,可高度选择性地结合并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VEGFR-2),从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生长,竞争性结合该受体胞内酪氨酸ATP结合位点,高度选择性地抑制VEGFR-2酪氨酸激酶活性,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合后的信号传导,从而强效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VEGFR-2主要表达于内皮细胞,在调节细胞有丝分裂、血管生成及增强VEGF的弥散中起重要作用。

因此,VEGFR-2被认为与肿瘤血管生成关系最为密切 .VEGFR-2当被VEGF激活后,其羧基末尾及激酶插入区域发生自动磷酸化,从而引发一系列信号转导级联反应以及随后的细胞增殖、迁移、弥漫及内皮细胞存活效应。

阿帕替尼通过与VEGFR-2结合,来竞争性抑制VEGF与VEGFR-2结合及后来的VEGFR-2自动磷酸化,从而发挥强有力的抗肿瘤作用.推荐阿帕替尼Ⅲ期临床研究的剂量为850 mg qd4.常见的不良事件(AE)包括血液系统(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下降)和非血液系统(高血压、蛋白尿、手足皮肤反应、乏力、食欲减退和腹泻)。

阿帕替尼不良反应机制处理

阿帕替尼不良反应机制处理

化疗药物作用机制
抗代谢药
拓扑异构酶 抑制剂
烷化剂类
紫杉 长春类碱类
化疗药物主要的不良反应
v 胃肠反应:恶心、呕吐、口腔溃疡、腹泻等 v 骨髓抑制: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等 v 肾毒性及膀胱毒性:肾实质损伤和泌尿道刺激反应等 v 肝毒性:肝细胞功能障碍、静脉阻塞性肝病和慢性肝纤维化等 v 心脏毒性:窦性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充血性心肌病等 v 肺毒性:间质性肺炎和肺纤维化等 v 神经系统毒性:感觉异常、感觉障碍、躁动、抑郁、嗜睡等 v 过敏反应:皮疹、瘙痒、血管性水肿, 支气管痉挛, 低血压等 v 其他毒性:皮肤毒性反应如皮疹、手足综合症;栓塞性静脉炎
可逆转
主要内容
1 抗肿瘤药物常见不良反应 2 阿帕替尼安全性数据简介 3 阿帕替尼不良反应处理方法
阿帕替尼不良反应
高血压 蛋白尿 手足综合征 腹泻 骨髓抑制 出血 心脏毒性 肝脏毒性
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中国医刊.2008年第43卷第4期.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drug-use in hospitals of China 2007 Vol.7 No1
靶向药物的作用机制
靶向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
SAE发生率低于化疗
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对策.肿瘤药学2014年2月第4卷第1期.
骨髓抑制 中性粒细胞减少 血小板减少 贫血
心脏毒性 急性心梗 LVEF下降
肠梗阻 蛋白尿 肝脏毒性
转氨酶升高 总胆红素升高 高血压 手足综合症
n=176
37.5% 25.0% 25.0%
0.6% -
1.1% 47.7%
27.8% 24.4% 35.2% 27.8%

甲磺酸阿帕替尼对晚期头颈部肿瘤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甲磺酸阿帕替尼对晚期头颈部肿瘤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狀(%)]
组别

研究组
21
完全缓解 5(23.81)
部分缓解 11(52.38)
稳定 4(19.0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进展 1(4.76)
总有效 16(76.19)
对照组
21
1(4.76)
8(38.10)
5(23.81)
7(33.33)
9(42.86)

<0.05
116
2019年12月第23期
体内的药物毒性,增强血药浓度,进而提升药物的抗癌活性。
癌的疗效和安 全 性 比 较 [J].中 国 肿 瘤 临 床 与 康 复,2018,25
但是,替吉奥的半衰期相对较短,容易诱发恶心呕吐、腹痛腹 泻等不良反应,甚至还会对抗癌效果产生影响。甲磺酸阿帕
(10):12411243. [2]李春杏,高玲燕,郑 丽,等.阿 帕 替 尼 对 晚 期 实 体 恶 性 肿 瘤 疗
率为76.19%(16/21);对 照 组 出 现 1 例 完 全 缓 解,8 例 部 分 缓解,临床总有效率为42.86%(9/21)。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0.61)年;研究组有患者21例,男性14例,女性7例,年龄为 17~76岁,平 均 (50.53±5.68)岁,病 程 0.4~9.0 年,平 均 (3.39±0.57)年。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组间差异不具
头颈部肿瘤主 要 包 括 3 大 部 分,如 耳 鼻 喉 科 肿 瘤、颈 部 肿瘤,以及口腔颌面部肿瘤等[1]。由于该部位的肿瘤具有高 发病率和多样性,随着疾病的恶化,容易出现局部复发、远处 转移等临床表现,并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威胁[2]。为
H20140103),每次850mg,每日1次。 1.3 观察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0 0 0 3(2.1%) 0 0 0 0 10(7%) 1(0.7%) 0
不良事件
体重减轻 口腔粘膜炎 发声困难 上呼吸道感染 尿路感染 血尿 低密度脂蛋白升高 咯血 血胆红素升高 低钠血症 次氯酸血症 血小板计数减少 头痛 粪便潜血 关节痛
安罗替尼组(n=294)
所有级别
≥3级
68(23.1%) 68(23.1%) 68(23.1%) 37(12.6%) 34(11.6%) 44(15%) 62(21.1%) 60(20.4%) 77(26.2%) 69(23.5%) 22(7.5%) 31(10.5%) 33(11.2%) 26(8.8%) 22(7.5%)
索拉非尼2 舒尼替尼3
• 肿瘤细胞的靶部位 CRAF/BRAF/V600EBRAF/c-Kit/FLT3
• 肿瘤血管靶部位的CRAF/VEGFR2/VEGFR-3/PDGFR-β
• PDGFRα和 PDGFRβ • VEGFR1、 VEGFR2和VEGFR • KIT/FLT3/CSF-1R/RET
0
0 1(0.7%)
0 0 0 0 2(1.4%) 2(1.4%) 5(3.5%) 0 0 0 0 1(0.7%)
Han B, Li K, Wang Q, et al. JAMA Oncol. 2018;4(11):1569-1575.
阿帕替尼与其它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的 不良反应相类似
毒性类别
类别
不良事件
安罗替尼组(n=294)
所有级别
≥3级
高血压 疲劳 甲状腺刺激素升高 高甘油三酯血症 厌食症 手足综合征 高胆固醇血症 咳嗽 腹泻 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 蛋白尿 咽痛
199(67.7%) 153(52.0%) 137(46.6%) 131(44.6%) 135(45.9%) 129(43.9%) 123(41.8%) 122(41.5%) 104(35.4%) 92(31.3%) 85(28.9%) 83(28.2%)
安罗替尼组的不良事件复杂且发生率高于 安慰剂组
• 与安慰剂(37.1%)相比,安罗替尼组(61.9%)的≥3级不良事件发生率更高
• 以下AEs在安罗替尼组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安慰剂组:高血压(67.7%),疲劳(52.0%),促甲状腺激素升高(TSH,46.6%),高甘油 三酯血症(44.6%),厌食症(45.9%),手足综合征(HFSR,43.9%),高胆固醇血症(41.8%),咳嗽(41.5%)和腹泻(23.33%)等
1. 治疗不能手术的晚期肾细胞癌 2. 治疗无法手术或远处转移的肝细胞癌
1. 不能手术的晚期肾细胞癌( RCC) 2.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失败或不能耐受的
胃肠间质瘤( GIST) 3. 不可切除的,转移性高分化进展期胰腺
神经内分泌瘤( pNET)成年患者
阿帕替尼4 • VEGFR2
单药适用于进展或复发的晚期胃腺癌或胃食 管结合部腺癌三线化疗
胃癌三期
1-4级发生率 全国四期
蛋白尿
47.7%
23.4%
非血液毒性
高血压 手足皮肤反应
35.3% 27.8%
22.3% 17.5%
1. 安维汀®说明书;2. 多吉美®说明书;3. 索坦®说明书;4. 艾坦®说明书
≥3级不良事件发生率(%)
贝伐单抗常见不良反应
一项汇总分析,纳入一线AVF2107, NO16966, ARTIST, AVF0780, AVF2192和AGITG MAX随机对照 研究以及二线E3200随机对照研究,共3763名患者。
25 单纯化疗
20
化疗+贝伐珠单抗
23.2 18.7
21.1 19.9
15 12.5
10 7.7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0 8.2 6.5
5 1.6
0
1.7 0.2
4 1.9
3.3 0.40.9 1.6
2.2 0.7
10.4 8.6
5.56.2
1.3 2
TheOncologist 2013; 18: 1004–1012
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
40(13.6%) 1(0.3%) 1(0.3%) 9(3.1%) 3(1%) 11(3.7%) 0 3(1%) 3(1.0%) 16(5.4%) 7(2.4%) 0
安慰剂组(n=143)
所有级别
≥3级
24(16.8%) 41(28.7%) 12(8.4%) 34(23.8%) 46(32.2%) 13(9.1%) 20(14.0%) 41(28.7%) 21(14.7%) 28(19.6%) 19(13.3%) 10(7.0%)
2(0.7%) 3(1%) 3(1%)
0 0 0 2(0.7%) 9(3.1%) 5(1.7%) 24(8.2%) 4(1.4%) 3(1.0%) 0 0 2(0.7%)
安慰剂组(n=143)
所有级别
≥3级
12(8.4%) 4(2.8%) 7(4.9%) 4(2.8%) 6(4.2%) 8(5.6%) 11(7.7%) 13(9.1%) 21(14.7%) 12(8.4%) 1(0.7%) 6(4.2%) 5(3.5%) 3(2.1%) 2(1.4%)
阿帕替尼不良反应处理
明确药物不良事件与药物不良反应概念
• 不良事件(AE) 是和使用医学治疗有时间上联系的任何不愉快的以及与使用目的 无关的体征(包括异常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症状或疾病,不论 是否认为与此医学治疗有关。
• 药物的不良反应(ADR) 是在正常的用药期间和使用正常药物剂量中,药物直接导致的伤 害(药物副作用、毒性作用等等)
不良反应与不良事件的关系
• 药物不良事件≠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事件
肿瘤副作用
• 不良事件可能由药物不 良反应引起,也有可能 是肿瘤进展产生的副作 用引起。
治疗消化道肿瘤的VEGF-VEGFR药物
靶点
适应症
贝伐珠单抗1 • VEGF
1. 转移性结直肠癌 2. 晚期、转移性或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
索拉非尼常见不良反应
45
40
35
30
25
22
*
21
20 16
15
10
5
3
0 乏力
HFS
3*9
11 腹泻
11 8
恶心
索拉非尼 安慰剂 *有统计学差异
5 3
呕吐
*
5 2
高血压
10 肝损
7 4
出血
一项多中心,3期,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纳入初治的进展期肝细胞癌患者602名
N Engl J Med. 2008; 359(4): 378-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