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中心设计任务书-2015
行政中心设计说明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一、设计依据1.《浦东民乐大居社区2013年公建项目设计方案招标书》2.浦东新区民乐大型居住社区设计任务书3.甲方提供的基础资料(包括民乐总图则、规划道路河流、性质编号范围等)4.本项目设计时参照的国家及地方规范、条例和规定: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9年版)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3)《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2006】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018—2008】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6)《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7)《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l02—2003】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2008年版)二、工程概况:1.项目所处社区概况民乐大型居住社区位于上海市东部,浦东新区南部的惠南镇,南侧隔拱极路毗邻惠南老镇,社区南部规划有轨道交通21号线,并在社区东南侧设有轨道交通站点,区位和交通优势明显。
规划范围东至城东路,南至拱极路,西到西乐路,北至下盐公路,总用地面积约5.99平方公里。
2.基地范围与现状B05-05地块社区行政管理中心项目位于民乐大型居住社区的北部居中,西临通济路(红线宽度40米),南临拱商路(红线宽度24米),基地北侧为社区服务设施用地,南侧为商住综合用地,东侧西侧为三类住宅组团用地。
基地为近似长方形的街角地块,东西最长约80米,南北最长约33.6米。
3.自然条件浦东新区地处北亚热带南缘东亚季风盛行的滨海地带,属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光照较足,温度适中。
三、建设内容和设计范围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B10-06地块建设用地面积2670㎡,总建筑面积约2336㎡,包括办公区域1354㎡,对外业务区982㎡。
本次设计范围为建筑物的单体方案设计;建筑方案设计包含建筑设计图纸,建筑、结构、给排水、强/弱电等各工种的设计说明。
2014-2015城市设计任务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设计任务书适用专业:建筑学(四年级下)课程名称:城市设计B课程设计题目:苏州市金阊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学分数 3.5学时数56起迄周数:9—16学年学期2014-2015学年第2学期指导教师:张曦刘皆谊于淼陈渝顿明明王孟永教研室:建筑设计第二教研室2015年3月题目名称:苏州市金阊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一、设计任务及其总体要求通过该课程,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建筑与规划专业知识与技能,强化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在城市设计工作中实事求是的严谨科学态度、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同时使学生了解城市设计的基本操作程序和研究过程,为学生未来进行城市规划领域的理论探索和创新性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应根据课题所设定的苏州古城平江路仓街片区城市设计任务和相关基础资料,拟定计划、配置相关人员,进一步收集素材,研究与课题有关的资料。
并通过调查进一步掌握课题所涉问题的自然、社会、经济本质,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方向和路径。
能够结合苏州市金阊新城建设目标尤其是苏州市总体规划及相关规划的定位,制定金阊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正确的方案策略,并进行商业、办公、公共空间创新、用地功能深化、历史文脉传承、滨水空间形态规划以及城市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等专题研究,全面系统的考虑城市设计对苏州市金阊新城片区社会资源与自然资源的整合与影响,符合现代文化、旅游、休闲等要求的生活空间。
二、规划背景1、区位与背景金阊新城位于苏州老城区西北部的白洋湾地区,占地面积11.2平方公里,东至沪宁高速公路与相城区相连,南沿苏虞张连接线和苏州著名的虎丘风景区相邻,西临京杭大运河与苏州高新区隔河相望,北接苏州高新区浒关工业园。
金阊新城内汇集了公路、水路、铁路等交通设施,交通网络发达。
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沪宁铁路、京杭大运河等交通干线纵贯新城,区内设有苏州铁路货运西站,12条铁路专用线延伸其中,成为苏州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行政办公楼设计任务书

阳光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2018 年 1 月 1 日至 2018 年 6 月 1 日题目:行政办公楼设计(方案二)姓名:学号:院(系)别:土木工程学院专业:土木工程届别: 2018届指导教师:(签名)院(系)主任(或教研室主任):(签名)毕业设计(论文)任务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毕业设计(论文)任务更改记录主要参考文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摘录一)(详勘阶段)一、工程与勘察工作概况(一)拟建工程概况受福建xxxxx有限公司的委托,我司承担了其拟建“福建xxxxx有限公司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
拟建场地位于福州市xxx。
各拟建建(构)筑物主要特征参数见表1(略)本工程各拟建物的工程重要性等级均为三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建筑桩基设计等级为乙级;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不应低于标准设防类(以下简称丙类);场地及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均为二级。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二)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的技术标准1.勘察目的、任务要求:本次勘察为一次性详细勘察,其目的、任务是:(1)查明建筑场地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和变化规律,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着重查明可作为基础持力层的层面埋深、分布范围、厚度变化及工程性能;(2)查明场地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和建议;(3)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评价地下水对地下室基坑开挖、基础设计与施工的影响,判定地下水(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4)划分建筑场地类别,并对场地地震效应进行综合评价,提供拟建物抗震设计所需的有关参数;(5)分析和评价地基岩土层工程地质性能,对拟建物基础方案、基坑开挖与支护的选择提出合理建议,并提供相关设计与施工所需要的岩土设计计算参数。
(6)评价基础施工及基坑开挖的施工条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勘察依据的技术标准:本次勘察工作主要依据以下规范和文件进行:(1)住建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2)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3)国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4)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5)国标《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6)国标《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GB/T50269-2015);(7)国标《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8)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50585-2010);(9)国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206-2015);(10)行标《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11)行标《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12)行标《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87-2012);(13)行标《地下水质检验方法》(DZ/T0064-1993);(14)福建省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13-84-2006);(15)福建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J13-07-2006);(16)业主及设计部门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要求、建筑总平面图、地形图、合同书。
综合服务中心设计说明正本

`设计说明目录第一章 设计总说明 第二章 建筑设计说明 第三章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第四章 结构设计说明第五章 …………………………………电气设计说明第六章 ………………………………………… 电讯设计说明第七章 安防设计专篇第八章 给排水设计说明 第九章 消防专篇 第十章 环保卫生专篇 第十一章 无障碍设计说明第十二章 ……………………………………… 节能专篇 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 ………………………………… ………………………………… ………………………………… ………………………………………………………………………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一.主要设计依据1.设计招标文件(闽建审岚[2012]招字第003号)。
2.建设用地红线图。
3.流水小城镇行政综合服务中心建筑设计任务书。
4.《福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5.《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
6.《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8.《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9.《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10.《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2009)。
11.《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12.《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13.其它国家及地方相关规范、法规及规定。
二.设计背景随着“加快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获批,国家赋予了平潭比经济特区更加特殊、更加优惠的政策,平潭开放开发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2010年10月流水镇被列入全省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更是给流水镇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新的挑战。
市政设计任务书模板

设计任务书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委托方:签订日期: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xxxxxxxxxxxxxxx(二)建设地点Xxxxxxx(三)项目背景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二、设计原则(一)合理用地、因地制宜,符合城市用地布局规划的需求。
(二)合理安排道路与各城市片区的连接。
(三)正确处理新建道路和原有路网的关系。
(四)按交通、景观需求规划道路断面要求。
(五)要满足城市环境保护的需求。
(六)考虑城市道路景观需求。
(七)符合路面排水和过程管线敷设的需求。
三、设计要点(一)设计范围xxxxxxxxx(二)设计内容(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交通分析:a、对xxxxx交通流线分析;b、对xxxxxx交通干线路网流量分析;c、预测xxxxxx未来5-10年交通发展情况及道路拓展设想;2、平面设计:a、道路平面位置应跟城市规划道路网布设一致,与周边现状道路衔接顺畅,充分考虑道路作为xxxxx区形象窗口的作用。
b、道路平面线型应与地形、地质、水文等结合,并符合各级道路的技术指标。
c、道路平面设计应处理好直线与平曲线的衔接,合理地设置缓和曲线、超高、加宽等并满足现行规范要求。
d、道路平面设计应根据道路等级合理地设置交叉口、沿线建筑物出入口、停车场出入口、分隔带断口、公共交通停靠站位置等。
e、平面线型标准需分期实施时,应满足近期使用要求,兼顾远期发展,减少废弃工程。
f、人行道应保持连续并按规范设置连续性的导盲带和无障碍设施,并完善行人过街设施。
g、完善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合理组织项目区域交通(包括施工期间交通组织),科学设置交通工程设施。
h、道路平面设计应综合考虑地下管线的布置需求,地上道路景观、城市家具、交叉口、沿线建筑物出入口、停车场出入口、分隔带断口、公共交通停靠站、垃圾桶等位置的综合布置。
3、断面设计:xxx路、xxx路、xxxx路一是xxxxxx形象的主要窗口之一,是重要的景观道路,应结合xxxx的交通分析及车流量研究对道路的断面进行综合考虑设计,使得功能与美观相结合。
青口镇行政中心设计任务书

青口镇行政中心项目设计任务书1设计依据青口镇提供经批准的用地红线图、闽侯县建设局批准的青口镇行政中心选址意见书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工程部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公共建筑设计规范》、《福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暂行)等国家、省、市有关法律、规范、标准、规程。
2设计基本要求规划设计经济指标应按规划技术指标2.1.1选址用地面积:40669平方米(61.00亩);建筑面积约73204万平方米。
2.1.2容积率:1.8;2.1.3建筑密度:30.0%以下(含30.0%);2.1.4绿地率:30.0%以上(含30.0%);2.1.5建筑高度:36米以下(含36米)。
地下室设计考虑一层,面积按有关规定由投标人自行考虑。
2.2建筑退让和建筑间距该用地按《福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暂行)》第一类建设区执行,建筑间距和退距等须按有关规定执行。
同时满足以下规定:(1)建筑退让城市道路规划红线距离建筑后退福厦路规划红线距离不小于20米,建筑后退西侧青潭溪规划蓝线距离不小于15米,后退南侧道路规划红线距离不小于10米,后退北侧道路规划红线距离不小于5米3设计招标内容3.1总体设计:主要体现以人为本,从行政办公需求出发,以方便实用为原则,提供良好的办公环境和设施。
3.2与城市群体空间关系设计:充分考虑地块同周边城市环境(道路、河道等)及群筑群体间的空间关系,使本工程成为区域性城市景观中既独具风格,又和谐统一的构成要素之一。
3.3建筑形态设计:运用建筑的各种表现手法(建筑形式、体量、色彩等),加强建筑的细部设计,形成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及特色。
3.4交通组织:(1)停车泊位配置标准应不低于《福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暂行)》第一类建设区配建标准;(2)机动车主要出入口沿地块中间规划路设置。
3.5环境设计:结合地形和交通组织关系,形成主次分明的空间结构和丰富和谐的空间系列,强调区内的环境细部设计,形成具有可识别和凝聚力的可持续发展的宜人居住环境。
行政中心建筑设计

湖 南 城 市 学 院 教 学 课 件
行 政 中 心 建 筑 设 计
三、行政机构设置概况
由
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四套班子”共同组成我国中小型行 政机构的主体。其具体职能如下: 党委——体现党的领导的政治管理机构。负责把好方向、抓好大 事、出好思路、管好干部,在工作推进中主要进行思想发动,落实 组织组织保证; 政府——行政管理的权利部门,也是行政中心的主体部分。通 过政府决策程序,发布政令实践党的主张; 人大——人们民主专政的立法机构。负责贯彻党委决议,通过法 定程序使党的主张成为法律意志; 政协——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机构。通过政治协商使党的主张成 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市委是领导部门,体现党的领导是一切的基础。市政府是执行部 门,而人大是政策的制定者,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体最好体现; 政协代表多党合作,是一种有组织的反映同一战线各方面意见的群 众性组织。四者之间相互分工、相互协调、相互监督,成为行政领 导正确行使的基础。 所以,在行政中心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四者的关系,合理的布局, 以提高行政的效率与质量。
基 本 概 念
二、行政中心的定义
由“行政”引申而成的“行政建筑”(administration building)是指政府社团机构的领导公务人员做出决策发布指 示进行监督等工作而建造的房屋。它通常以办公开会为主体, 兼有其他后勤服务设施。 此处要研究的行政中心(administration center),指的 是在都市范围内,行政机关相对集中的地方,它包括了行政建 筑( 政府办公大楼及相关的建筑)和与之相对应的广场。
行 政 中 心 建 筑 设 计
行 政 中 心 功 能 布 局
湖 南 城 市 学 院 教 学 课 件
外廊式
内廊式 共享中庭式 天井内院式
城市行政中心规划设计问题

城市行政中心规划设计问题研究摘要:行政中心作为城市的重要公共空间之一,集中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公众形象和生活风尚。
本文对城市行政中心的规划设计进行研究,以期解决城市行政中心建设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使行政中心不仅能够满足行政办公的功能需求,还可以营造出一个环境优美舒适的城市公共空间,从而改善公众的居住与出行。
并且希望通过城市行政中心的建设发展来带动整个城市的进步,以达到提高行政办事效率、丰富市民生活的根本目的。
关键词:城市;行政中心;规划设计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我国城市行政中心现状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受着向心和离心两种力的作用,从而导致了城市发展阶段的各种不同形态。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各项改革的全面深入,城市不断拓展着对外合作交流的空间,强化着行政中心的极化和辐射作用。
在这种大形势下,有的城市旧行政中心不再适应城市的发展的需要。
文化理念的更新和机构改革的深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行政区划调整、地方城市格局改变等原因,使我国兴起了行政中心迁建和改扩建的热潮。
这种现象也代表了城市功能结构发展的一种趋势,城市布局结构的调整和旧城的有机更新以及新区的开发利用都要求城市对自身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
城市行政中心的建设进入了大发展的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
就城市行政中心建设的形式讲,目前主要分为在原有基础上的改建和迁移重建。
从现今城市发展的阶段看,扩大行政中心的规模是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发展趋势。
其中行政办公的部分比例上会有所缩小,公共服务部分所占的比例会逐步扩大。
此外,行政中心的功能出现复合化趋势,使得其建设规模难以有定量化的目标。
作为城市核心的行政中心,有的由于负担过重,在交通上出现拥挤阻等现象。
因其集聚效应而带来的地价上涨,使得开发商盲目的大规模投资建设,使得城市的中心区容积率极高,高层建筑杂乱无章,城市的行政中心失去了应有的秩序与和谐。
这时将行政中心外迁拌入新区无疑是个上策,即可带动新区全方位的发展又可拉开城市的布局结构,改善交通大环境,同时也改善了政府的工作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中心设计任务书
时间:1—8周
课内学时:64学时
一、设计任务
贵州榕城县为带动新区开发,现拟在新区内建设新的新行政中心,以共享资源,改善办公条件,提高工作服务质量;同时丰富城区生活,美化城区环境。
建筑面积控制在35000 m2(不含地下车库)以下。
设计内容:
1.办公部分:
政府办公:10000m2
县委办公:10000m2
对外服务办公大楼:8000m2
其中:行政部分
每个部门为一个正职领导、三个副职领导、正职领导须有专职会议室1间;
每层都需配置50人会议室一间
两大部门须有共享常务会议室2间,每间容纳300人
两大部门各有中型会议室1间、每间2容纳200人
大厅、值班保卫、电梯间、卫生间、消控中心、茶水、设备间不一一复述
对外服务办公大楼包括以下部分
信访办公:400 m2
以不影响办公为宜
办证中心:2000 m2
招标中心1600 m2
2.后勤服务:2000m2
其中:职工餐厅1间
大包厢(18人)2间、中包厢(10人)8间、小包厢(6人)4间
厨房
3.国际会议部分:3000 m2
其中:800人阶梯会议室1间
200人会议室6间
4.室外空间:
广场、庭园的环境绿化、场地设计、室外停车位80辆等。
9. 地下停车:200辆(注:主体建筑下不能做地下停车库)
10. 建筑限高60米
11. 容积率 1.0以下
12. 建筑密度25%
二、提交正式成果要求
注明班级、姓名、交图日期、指导教师等。
1、各层平面:1/200
1)注明房间名称,绘出家具布置及厨、卫布置(需注两道尺寸线)。
2)表明门的开启方向。
3)一层平面结合总平面绘制,首层绘出台阶、平台、花池、散水、绿化、铺装和建筑小品等环境设计内容。
4)二层绘出首层屋顶平面可见线。
5)绘箭头标明主次入口,注明剖切线、楼梯、台阶上下方向等。
2、剖面:(2个)建筑剖面1/200;场地剖面1/500
1)剖切位置应选在标高显著变化处。
2)剖线与可见线粗细有别。
3)屋顶等部分只给出轮廊线,不必绘构造。
4)绘出室内可见的主要家具。
5)注明建筑标高(以室内地坪为主±0.00),绘一个人(1.7M),以示比例关系。
3、立面:(2个)1/200
1)表示建筑体型组合关系。
2)区别各种建筑材料、墙面的划分、檐口、勒脚的处理。
3)正确绘制门窗的大小、玻璃分块、窗扇开启及固定扇的关系。
4)通过阴影表现建筑体形和起伏变化。
5)绘制建筑配景。
4、总平面图:1/500
1)绘指北针。
2)竖向设计。
3)绘出入口箭头,必要的文字说明。
4)简要表示出平台、道路、地形、树木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
5)相关技术经济指标。
5、透视图:
鸟瞰图1个、透视图2个,可平视或俯视,表现建筑的体形关系、材料质感及细部设计,表现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6、地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