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同步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3)
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四单元课内阅读训练-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四单元课内阅读训练-人教部编版(含答案)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课内阅读训练一、阅读《古诗三首》选段,回答问题。
(一)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从军行”是_____________曲名,内容多写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第一二句中的“暗”、“孤”二字,形象地展现了_______________的景象,突出了将士们戌边生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孤城”的意思是孤零零的城池。
B.王昌龄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C.“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不打败敌人,绝不返回。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渴望收复中原的愿望。
4.诗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一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请做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三万里河”指的是__________,“五千仞岳”指的是__________。
这里的“三万里”和“五千仞”都是虚指,分别形容很________和很________。
2.“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
A.比喻B.夸张C.拟人D.对比3.对下列诗句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B.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C.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D.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4.对前两句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这两句诗意境阔大深沉,对仗十分工整。
B.山本来是不动的,由于用了“摩”字,不但使人感到了山的雄伟,而且富有生气。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主题阅读卷含答案

1.【梳理情节】读文章,再按文章内容填一填。
(1)邓世昌用犀利的目光在每个人脸上扫了一遍,平静地说:“我们已经是弹尽粮绝了,大家说怎么办吧。”
从邓世昌犀利的目光中,我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邓世昌平静的话语中,我又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邓世昌高擎着那把雪亮的指挥刀屹立在高高的指挥台上。海风更大了,他头顶上那破烂不堪的指挥旗不时在他脸上拂动,他全然不顾,随手一甩,将旗角撩到一边,依然威武地立着,怒视着前方。
①描写邓世昌动作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描写邓世昌神态的词语:________。
③从这两句话中,我们体会到邓世昌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英雄形象。
大年初一,客人们陆陆续续来拜年,妈妈喊我去,好叫客人们见识见识我这关老爷。我手握大刀,摇晃着肩膀,威风地走进客厅,憋足嗓门儿叫道:“我——姓关,名羽,字云长。”
客人们哄堂大笑,都说:“好个关老爷,有你守家,保管大鬼小鬼进不来!”
我越发神气,大刀呼呼抡两圈,摆个张牙舞爪的架势,逗得客人穿的那件青缎金花的小袍子。我成了全家过年的主角。
卖花脸的小罗锅儿,举竿儿挑下这花脸给我,笑嘻嘻地说:“还是这孩儿有眼力,要做关老爷!关老爷还得拿把青龙偃月刀呢!我给您挑把顶精神的!”说着从戳在地上的一捆刀枪里,抽出一柄最漂亮的大刀给我。大红漆杆,金黄刀面,刀面上嵌着几块闪闪发光的小镜片,中间画一条碧绿的小龙,还拴一条红缨子。这刀!这花脸!没想到一下得到两件宝贝,我高兴得只是笑,话都说不出。舅舅付了钱,坐三轮车回家时,我就戴着花脸,倚着舅舅的大棉袍执刀而立,一路引来不少人瞧我。特别是那些与我一般大的男孩子们投来艳羡的目光时,我快活极了。舅舅给我讲了关公的许多故事——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边讲边说:“你好英雄呀!”好像在说我的光荣史。当他告诉我这把青龙偃月刀重80斤时,我简直觉得自己力大无穷。舅舅还教我用京剧自报家门的腔调说:“我——姓关,名羽,字云长。”
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试题 第四单元主题阅读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第四单元主题阅读甲午海战中的邓世昌(节选)舰体倾斜得更厉害了,邓世昌的身体也随着舰身在倾斜,他清醒地意识到,为国捐躯的时刻终于到了。
日本舰队也停止了炮击。
大海恢复了平静,海风送来了日本舰上的呼喊,叽里呱啦的,邓世昌一句也听不明白,他问身边的人:“他们在叫什么?”那人回答:“叫我们挂上白旗。
”“投降?!”邓世昌嘿嘿一笑,“没那么容易。
”他叫人把全体人员集中到甲板上,他有话说。
全舰的官兵都来了,个个身上带着伤,目光炯炯地注视着他。
邓世昌用犀利的目光在每个人脸上扫了一遍,平静地说:“我们已经是弹尽粮绝了,大家说怎么办吧。
”静静的,没有回音,只听见海浪拍击着船帮发出的哗哗声。
邓世昌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再过一会儿,我们就要和‘致远’舰一起沉入海底。
兄弟们,难道我们就这样眼睁睁地等死吗?”话音刚落,海仓陡然地从人群中蹦出来,吼道:“加足马力,把‘致远’舰开过去,撞沉日本的‘吉野’!”众人一齐怒吼起来:“对,撞沉它!撞沉它!与‘吉野’同归于尽!”“吉野”舰是日本海军的灵魂,只要把它击沉,敌人必定会像无头苍蝇一样大乱。
邓世昌被这惊心动魄的吼声震撼了,他深情地望着每一张熟悉的面孔。
多么好的弟兄啊,真想再看大家几眼,真想再和大家出一趟海,一起在甲板上唱一支北洋水师的歌。
他不再多想,把手一挥,立即下达命令:“开足马力,以最快的速度把‘吉野’撞沉。
”“轰隆隆……”马达声又响了,“致远”舰拖着愤怒的火焰,带着满身的创伤,咆哮着向“吉野”冲去。
大海惊呆了,慌忙闪开一条水路,让“致远”跑得更快一些,一朵朵浪花举起手臂在为“致远”呐喊、助威。
邓世昌高擎着那把雪亮的指挥刀屹立在高高的指挥台上。
海风更大了,他头顶上那破烂不堪的指挥旗不时在他脸上拂动,他全然不顾,随手一甩,将旗角撩到一边,依然威武地立着,怒视着前方。
甲板上的数百名北洋水师的将士们全都用严峻的目光盯着越来越近的“吉野”。
邓世昌的这一招儿把“吉野”舰上的小胡子舰长吓得走了神。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主题阅读卷含答案

第四单元主题阅读甲午海战中的邓世昌(节选)舰体倾斜得更厉害了,邓世昌的身体也随着舰身在倾斜,他清醒地意识到,为国捐躯的时刻终于到了。
日本舰队也停止了炮击。
大海恢复了平静,海风送来了日本舰上的呼喊,叽里呱啦的,邓世昌一句也听不明白,他问身边的人:“他们在叫什么?”那人回答:“叫我们挂上白旗。
”“投降?!”邓世昌嘿嘿一笑,“没那么容易。
”他叫人把全体人员集中到甲板上,他有话说。
全舰的官兵都来了,个个身上带着伤,目光炯炯地注视着他。
邓世昌用犀利的目光在每个人脸上扫了一遍,平静地说:“我们已经是弹尽粮绝了,大家说怎么办吧。
”静静的,没有回音,只听见海浪拍击着船帮发出的哗哗声。
邓世昌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再过一会儿,我们就要和‘致远’舰一起沉入海底。
兄弟们,难道我们就这样眼睁睁地等死吗?”话音刚落,海仓陡然地从人群中蹦出来,吼道:“加足马力,把‘致远’舰开过去,撞沉日本的‘吉野’!”众人一齐怒吼起来:“对,撞沉它!撞沉它!与‘吉野’同归于尽!”“吉野”舰是日本海军的灵魂,只要把它击沉,敌人必定会像无头苍蝇一样大乱。
邓世昌被这惊心动魄的吼声震撼了,他深情地望着每一张熟悉的面孔。
多么好的弟兄啊,真想再看大家几眼,真想再和大家出一趟海,一起在甲板上唱一支北洋水师的歌。
他不再多想,把手一挥,立即下达命令:“开足马力,以最快的速度把‘吉野’撞沉。
”“轰隆隆……”马达声又响了,“致远”舰拖着愤怒的火焰,带着满身的创伤,咆哮着向“吉野”冲去。
大海惊呆了,慌忙闪开一条水路,让“致远”跑得更快一些,一朵朵浪花举起手臂在为“致远”呐喊、助威。
邓世昌高擎着那把雪亮的指挥刀屹立在高高的指挥台上。
海风更大了,他头顶上那破烂不堪的指挥旗不时在他脸上拂动,他全然不顾,随手一甩,将旗角撩到一边,依然威武地立着,怒视着前方。
甲板上的数百名北洋水师的将士们全都用严峻的目光盯着越来越近的“吉野”。
邓世昌的这一招儿把“吉野”舰上的小胡子舰长吓得走了神。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同步阅读练习及答案(两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同步阅读练习及答案(一)抗日小英雄──王朴王朴,也作王璞,生于1928年,牺牲于1941年,河北省完县人。
他生长在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13岁。
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
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卢沟桥事变,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
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在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村子里,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
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
“你一定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那里,说出来就放你回家。
”“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鬼子和狗汉奸!”王朴面不改色地回答。
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说,你不说死了死了的!”王朴面对日本鬼子强盗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言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
就这样,年仅十三岁的小英雄王朴英勇地为自己的祖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自古英雄出少年。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涌现出了一批少年英雄。
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他们跟父辈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担起了沉重的抗争。
他们的传奇事迹经过艺术家们的演绎,成了经典的歌曲、小说、电影,几十年来被人们传颂,经久不衰。
1.短文从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几个方面刻画了王朴的小英雄形象,请按要求摘抄语句。
(3分)(1)神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语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画“──”的句子是对人物___________的描写,该句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第四单元语文要素主题阅读(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语文要素单元阅读(含答案)第四单元主题阅读甲午海战中的邓世昌(节选)舰体倾斜得更厉害了,邓世昌的身体也随着舰身在倾斜,他清醒地意识到,为国捐躯的时刻终于到了。
日本舰队也停止了炮击。
大海恢复了平静,海风送来了日本舰上的呼喊,叽里呱啦的,邓世昌一句也听不明白,他问身边的人:“他们在叫什么?”那人回答:“叫我们挂上白旗。
”“投降?!”邓世昌嘿嘿一笑,“没那么容易。
”他叫人把全体人员集中到甲板上,他有话说。
全舰的官兵都来了,个个身上带着伤,目光炯炯地注视着他。
邓世昌用犀利的目光在每个人脸上扫了一遍,平静地说:“我们已经是弹尽粮绝了,大家说怎么办吧。
”静静的,没有回音,只听见海浪拍击着船帮发出的哗哗声。
邓世昌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再过一会儿,我们就要和‘致远’舰一起沉入海底。
兄弟们,难道我们就这样眼睁睁地等死吗?”话音刚落,海仓陡然地从人群中蹦出来,吼道:“加足马力,把‘致远’舰开过去,撞沉日本的‘吉野’!”众人一齐怒吼起来:“对,撞沉它!撞沉它!与‘吉野’同归于尽!”“吉野”舰是日本海军的灵魂,只要把它击沉,敌人必定会像无头苍蝇一样大乱。
邓世昌被这惊心动魄的吼声震撼了,他深情地望着每一张熟悉的面孔。
多么好的弟兄啊,真想再看大家几眼,真想再和大家出一趟海,一起在甲板上唱一支北洋水师的歌。
他不再多想,把手一挥,立即下达命令:“开足马力,以最快的速度把‘吉野’撞沉。
”“轰隆隆……”马达声又响了,“致远”舰拖着愤怒的火焰,带着满身的创伤,咆哮着向“吉野”冲去。
大海惊呆了,慌忙闪开一条水路,让“致远”跑得更快一些,一朵朵浪花举起手臂在为“致远”呐喊、助威。
邓世昌高擎着那把雪亮的指挥刀屹立在高高的指挥台上。
海风更大了,他头顶上那破烂不堪的指挥旗不时在他脸上拂动,他全然不顾,随手一甩,将旗角撩到一边,依然威武地立着,怒视着前方。
甲板上的数百名北洋水师的将士们全都用严峻的目光盯着越来越近的“吉野”。
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四单元主题阅读(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四单元主题阅读(含答案)人教部编版第四单元主题阅读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
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
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
他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道。
等待着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
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将军思索着。
队伍忽然放慢了速度,前面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
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前面有人冻死了。
”警卫员跑回来告诉他。
将军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跑去。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
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
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
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将军的话音。
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
①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来源:Z_xx_]“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
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②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
他的眼睛湿润了。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
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1.【感悟写法】短文的第1自然段是________描写,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主题阅读练习及答案

第四单元主题阅读甲午海战中的邓世昌(节选)舰体倾斜得更厉害了,邓世昌的身体也随着舰身在倾斜,他清醒地意识到,为国捐躯的时刻终于到了。
日本舰队也停止了炮击。
大海恢复了平静,海风送来了日本舰上的呼喊,叽里呱啦的,邓世昌一句也听不明白,他问身边的人:“他们在叫什么?”那人回答:“叫我们挂上白旗。
”“投降?!”邓世昌嘿嘿一笑,“没那么容易。
”他叫人把全体人员集中到甲板上,他有话说。
全舰的官兵都来了,个个身上带着伤,目光炯炯地注视着他。
邓世昌用犀利的目光在每个人脸上扫了一遍,平静地说:“我们已经是弹尽粮绝了,大家说怎么办吧。
”静静的,没有回音,只听见海浪拍击着船帮发出的哗哗声。
邓世昌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再过一会儿,我们就要和‘致远’舰一起沉入海底。
兄弟们,难道我们就这样眼睁睁地等死吗?”话音刚落,海仓陡然地从人群中蹦出来,吼道:“加足马力,把‘致远’舰开过去,撞沉日本的‘吉野’!”众人一齐怒吼起来:“对,撞沉它!撞沉它!与‘吉野’同归于尽!”“吉野”舰是日本海军的灵魂,只要把它击沉,敌人必定会像无头苍蝇一样大乱。
邓世昌被这惊心动魄的吼声震撼了,他深情地望着每一张熟悉的面孔。
多么好的弟兄啊,真想再看大家几眼,真想再和大家出一趟海,一起在甲板上唱一支北洋水师的歌。
他不再多想,把手一挥,立即下达命令:“开足马力,以最快的速度把‘吉野’撞沉。
”“轰隆隆……”马达声又响了,“致远”舰拖着愤怒的火焰,带着满身的创伤,咆哮着向“吉野”冲去。
大海惊呆了,慌忙闪开一条水路,让“致远”跑得更快一些,一朵朵浪花举起手臂在为“致远”呐喊、助威。
邓世昌高擎着那把雪亮的指挥刀屹立在高高的指挥台上。
海风更大了,他头顶上那破烂不堪的指挥旗不时在他脸上拂动,他全然不顾,随手一甩,将旗角撩到一边,依然威武地立着,怒视着前方。
甲板上的数百名北洋水师的将士们全都用严峻的目光盯着越来越近的“吉野”。
邓世昌的这一招儿把“吉野”舰上的小胡子舰长吓得走了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同步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给我一个承诺
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一位名叫克雷斯的年轻人因为汽车“抛锚”被困在郊外。
正当他万分焦急的时候,有一位骑马的男子正巧经过这里。
见此情景,这位男子二话没说便用马帮助克雷斯把汽车拉到了小镇上。
事后,当感激不尽的克雷斯拿出不菲的美钞对他表示酬谢时,这位男子说:“这不需要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也要尽力帮助他。
”
于是,在后来的日子里,克雷斯主动帮助了许许多多的人,并且每次都没有忘记转述那句同样的话给所有被他帮助的人。
几年后的一天,克雷斯被突然暴发的洪水困在了一个孤岛上,一位勇敢的少年冒着被洪水吞噬的危险救了他。
当他感谢少年的时候,少年竟然也说出了那句克雷斯曾说过无数次的话:“我不需要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克雷斯的胸中顿时涌起了一股暖暖的激流。
无独有偶,几年前,国内的一家知名大企业在某高校无条件资助贫困大学生时,也动情地提出了一个相似的“条件”:公司不需要你们回报,但希望你们将来走上社会后,不要忘记中国还有千千万万个失学儿童在等着你们的帮助……
给我一个承诺。
克雷斯的故事告诉我们,传递爱心、关心他人也就是善待自己、关心自己。
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弱势群体需要我们去关心与帮助,残疾者、孤寡老人、失学儿童……在他们艰难的人生旅途中,会遭遇太多的“抛锚”时刻,也会常常突遇“洪水”被困生活的“孤岛”,这时候能否伸出援手,往往就需要我们给自己一个承诺了。
练习:
1、从文中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着急()答谢()淹没()激情()
2、根据文本内容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在相应的括号中打“√”
一沓.美钞:①量词;()②多;()
冒.着被洪水吞噬的危险:①向外透,往上升;()②不顾(恶劣的环境或危险等)()③不加小心,鲁莽冲撞。
()
3、在文中,“给我一个承诺”中这个“承诺”是指:
4、在骑马的男子帮助克雷斯后,克雷斯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承诺的?。
5、课文的开头和结尾的段落中都出现了“抛锚”一词,你认为它们的意思一样吗?你是怎么理解的?
6、按事情的发展,请给下面的几句话排个序
()几年后的一天他被困孤岛,救他的少年说出了同样的要求
()一家知名大企业在资助贫困大学生时也提出了相似的“条件”。
( 1 )克雷斯因为汽车“抛锚”被困在郊外,一位骑马的男子用马帮助克雷斯把汽车拉到了小镇上,并让克雷斯给他一个尽力帮助他人的承诺。
()克雷斯信守承诺,帮助了许多人,并转述着那句承诺。
7、为什么听到少年的话后,克雷斯的胸中顿时涌起了一股暖暖的激流。
()
A 克雷斯高兴,因为他被救了
B 克雷斯感谢少年救了自己
C 克雷斯的承诺被转述给了更多的人,有更多的人在帮助别人
D克雷斯实现了自己的承诺
8、你觉得克雷斯还有可能在什么情况下听到类似于他的承诺的话?仿照文本中的某一个情景,发挥想象写一写。
9、读了这篇文章,我产生了许多感想。
想到了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参考答案:
1、焦急酬谢吞噬激流
2、①②
3、“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也要尽力帮助他。
”
4、在后来的日子里,克雷斯主动帮助了许许多多的人,并且每次都没有忘记转述那句同样的话给所有被他帮助的人。
(意思对即可)
5、不一样。
前者指汽车等发生故障而停止行驶,后者指在生活道路上遇到困难而无法前进。
6、3 4 1 2
7、C
8、略
9、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