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电阻率法分辨率影响因素研究及应用

合集下载

高密度电阻率法及其在工程勘查中的应用

高密度电阻率法及其在工程勘查中的应用

高密度电阻率法及其在工程勘查中的应用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发展、基本工作原理、野外工作方法和室内资料处理方法,以实例说明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工程勘查的工作应用,阐明充分研究工作区地质及地球物理条件,恰当选用物探方法,合理进行工作部署,从而取得良好的勘查效果的工作思路。

关键词:高密度电阻率法;电阻率;温纳装置;偶极装置;RES2DINV二维高密度电法反演软件1 高密度电阻率法的概述高密度电阻率法又称为电阻率影像法。

该方法实际上是一种阵列勘探方法,野外测量时只需将全部电极(几十至上百根)置于测点上,然后利用程控电极转换开关和微机工程电测仪便可实现数据的快速和自动采集,当将测量结果送入微机后,还可对数据进行处理并给出关于地电断面分布的各种图示结果。

高密度电法的基本设计思想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就由英国的地球物理工作者提出了。

英国学者所设计的电测深偏置系统实际上就是高密度电法的最初模式。

八十年代中期,日本地质计测株式会社曾借助电极转换板实现了野外高密度电阻率法的数据采集,只是由于整体设计的不完善性,这套设备没有充分发挥高密度电阻率法的优越性。

八十年代后期,我国地矿部系统率先开展了高密度电阻率法及其应用技术研究,从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角度,进一步探讨并完善了方法理论及有关技术问题、研制成了几种类型的仪器。

近年来该方法先后在重大场地的工程地质调查、坝基及桥墩选址、采空区及地裂缝探测等众多工程勘察领域取得了明显的地质效果和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2 工作原理与仪器简介2.1 高密度电阻法的基本工作原理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基本工作原理与常规电阻率法大体相同,是以地壳中不同岩(矿)石的电阻率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人工电场的分布规律和特点,实现解决各类地质问题的一种电法勘探方法。

将直流电送入地下,在地下即可建立起人工电场。

如果在电场控制的范围内存在不同的导电岩(矿)石时,它们就会影响正常电场的分布,使正常电场产生畸变。

高密度电阻率法二维层析成像研究与应用

高密度电阻率法二维层析成像研究与应用

2 0世 纪 8 0年代初 , 日本地 质计测 株式会 社研 究
标 体 内部 的物 性值 分 布,作 为断 面再 构成 图像 的一 种 技术 。高密度 电阻率层 析成像 技术 , 称 R 又 T技术 , 它 是基于 静 电场 理论, 以探测 目标 体 的电性差异 为前
成 功 了 高密 度 电 阻率 探查 法 ( 简称 高 密 度 电法 ) ,并 且 广泛 应用 于工 程 地质 及水 文地 质 中l。高 密度 电
ph i ghe ha ha r dii l e ho y shi rt n t tofta tona m t d.
Ke r s r ss v t mo r p y fn t l me t t o ; i l td a n ai g i v ri n y wo d : e it i t i y o g a h ; i e e n h d smu ae e n ; n e so i e me n l
a e a e n t e me s r me t fp t n ila d c re tv l e n t e b u d re . ti s e ta l if r n r m r a b s d o h a u e n s o o e t n u r n a u so h o n a i s I s e s n i l d f e e tfo a y t ea o si n l c r ma n t mo r p y I i a r a rt t e fn t l me tu e o t o h c u t a d e e to g e i t c co g a h . n t sp pe , tf s, h iee e n s d m s c mm o l s h i i n y i RT i n d s u s d a d t e smu a e n e ln f R i v r i n meho ,a d t e ic s e i l t d a n a i g a g — ic s e n h i lt d a n a i g o T n e so t d n h n we d s u s d smu ae n e ln l o rt m n t p l a i n t e itv t n e p e ai n Th i l t d a n a i t o s a p i d t - r ss v t i h a d isa p i to o r s s i i t r r t t . e smu ae n e l c i y o ng me h d i p l o 2 D e i t i e i y i v r i n T e i sa c fr ssi i o n e so . h n t n e o e i t t t mo r p y i i e I si d c t d t a h e o u i n o e itv t o v y g a h sg v n. ti n i a e h t e r s l to fr ssi i t mo r — t y g a

高密度电阻率法实验报告

高密度电阻率法实验报告

高密度电阻率法实验报告实验报告:高密度电阻率法实验研究一、实验目的高密度电阻率法是一种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主要用于研究地下岩土体的电学性质,如电阻率、电导率等。

本实验旨在通过高密度电阻率法实验,掌握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测量方法和技术流程,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对地下岩土体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高密度电阻率法基于地下岩土体的电学性质差异,通过测量不同位置的电位分布,推断地下岩土体的电阻率分布情况。

该方法采用高密度电极排列,能够快速获取大量数据,提高测量精度和分辨率。

三、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1)收集实验场地信息,包括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2)准备实验仪器,包括高密度电阻率仪、电极、导线等;(3)设计实验方案,包括电极排列、测量深度、扫描范围等。

2.现场布置(1)根据实验方案,布置电极排列;(2)连接导线,确保连接稳定可靠;(3)检查仪器设备,确保正常运行。

3.数据采集(1)设置测量参数,包括采样间隔、扫描速度等;(2)开始测量,记录电位数据;(3)检查测量数据,确保质量合格。

4.数据处理与分析(1)处理测量数据,进行滤波、去噪等操作;(2)根据处理后的数据,绘制电阻率分布图;(3)结合地质资料,对电阻率分布进行分析解释。

5.实验总结与报告编写(1)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2)编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结果分析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获取了实验场地的电阻率分布数据。

根据数据绘制出的电阻率分布图显示,实验场地的电阻率值存在明显的差异。

结合地质资料分析可知,这些差异可能与地下岩土体的类型、含水性等因素有关。

通过对数据的进一步处理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更精确的电阻率分布情况,为后续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五、实验结论与建议本次实验通过高密度电阻率法测量了实验场地的电阻率分布情况,掌握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

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我们得到了地下岩土体的电阻率分布情况,并对其进行了解释。

高密度电阻率法实验报告

高密度电阻率法实验报告

高密度电阻率法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在不同电极间施加电场,测量样品体积内所产生的电势差,得到样品电阻率,并掌握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实验仪器:高密度电阻率仪,电极系统,计算机等。

实验原理:高密度电阻率法是一种间接测量样品电阻率的方法。

当在样品内部施加一定的电势差时,通过测量样品内部产生的电流强度,可以计算出样品电阻率的大小。

在实验中,首先将样品置于电极系统中,然后通过高密度电阻率仪在不同电极间施加一定的电势差。

当电场强度足够大时,样品内部会产生电流,电流的大小与电势差和电极间距有关。

通过测量样品内部电流的大小和样品尺寸,可以计算出样品电阻率的大小。

实验步骤:1. 准备样品和电极系统。

样品应具有一定的导电性,表面应平整,干净。

电极系统应密封严密,电极间距应根据样品尺寸和电势差确定。

2. 连接电路。

将电极系统连接到高密度电阻率仪上,并根据仪器说明连接相应的控制和测量电路。

3. 施加电势差。

根据实验要求,通过仪器控制,施加一定的电势差。

4. 测量电流强度。

在施加电势差的同时,测量样品内部产生的电流强度。

5. 计算电阻率。

根据测量结果,通过计算公式计算样品电阻率的大小。

6. 统计实验结果并分析。

实验注意事项:1. 样品应保持干净,避免外部因素影响实验结果。

2. 电极间距应根据实验需要进行调整,太近或太远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3. 电势差应尽量稳定,避免突然的变化。

4. 对于不同类型的样品,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电势差和电极间距,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结果:样品编号:001样品尺寸:10cm x 10cm x 10cm 电极间距:5cm施加电势差:10V测量电流强度:0.5A计算电阻率:1Ωm样品编号:002样品尺寸:20cm x 20cm x 20cm 电极间距:10cm施加电势差:20V测量电流强度:0.8A计算电阻率:0.5Ωm实验结论:通过高密度电阻率法实验得到的样品电阻率结果,与样品本身的导电性质有关。

高密度电阻率法物探技术及其应用

高密度电阻率法物探技术及其应用

高密度电阻率法物探技术及其应用作者:邱信强来源:《地球》2014年第01期[摘要]高密度电阻率法作为物探方法中的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勘探方法,在特殊地质的勘探和工程勘查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我国地勘队伍在解决相应地质问题时带来许多便利之处。

本文主要通过对高密度电阻率法工作原理的研究,结合二维成像技术和正反演技术在工程中的运用,提出了一些针对不同环境下勘测时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高密度电阻率法二维成像技术正反演技术[中图分类号] P631.3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1-90-20引言高密度电阻率法基本工作原理与传统的电法勘探是相同的,主要是根据岩石、矿石以及不同地层、不同地质体等导电性的差异,通过地面的测定,研究人工或天然电场的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来推断地下电阻率分布,从而准确的推断出不同地质体的分布状况。

高密度电阻率法凭借其测试简便、效果好、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在勘探工程中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高密度电阻率法是一种快捷的地质勘探方法,其工作的范畴属于直流电阻率,其采用高密度的布点进行二维电断面测量,采集的数据量大、全面、准确、观测的精度高,在我国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勘探中运用非常的广泛。

但是也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例如在进行野外勘探时数据处理不够精准、正反演成像技术在进行图像分析时存在误差、二维成像技术的反演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勘测人员在理论与实际工程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将高密度电阻率法应用更加的广泛。

1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工作原理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工作范畴包括数据的采集与数据的处理,与常规的电阻率法工作原理相同,主要是以地下介质之间的导电性的差异为基础,通过A、B两个电极向地下传递电流,然后在M、N电极之间测得电位差△V,从而求得该记录点的视电阻率值Qs=K△V/I。

在进行现场的勘测时,只需要将全部的电极合理的安放在一定距离的测点上,然后将多芯电缆连接到由单片机控制多路电极自动转换开关,这样机器就能够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电极与测点之间的自动转换。

高密度电阻率法介绍课件

高密度电阻率法介绍课件

04
考古研究: 用于寻找地 下文物和遗 址
高密度电阻率法的优 缺点
优点
01
精度高:,效率 高
03
成本低:设备简单,成本低 廉
04
应用广泛:适用于各种地质条 件,如土壤、岩石、地下水等
缺点
01
测量精度受地下介质的 影响较大
02
测量结果受环境因素的 影响较大
03
测量成本较高
04
测量速度较慢
05
测量结果受测量设备的 影响较大
06
测量结果受操作人员的 技术水平的影响较大
适用范围与局限性
适用范围:适用于地下水、土 壤、岩石等介质的电阻率测量
局限性:不适用于高电阻率介 质,如金属、石墨等
局限性:受温度、湿度、土壤 结构等因素影响较大
局限性:测量精度受电极间距、 测量深度等因素影响较大
灾害预警等
市场竞争:与其 他电阻率测量方 法竞争,如电磁
法、地震法等
政策支持:争取 政府政策支持, 推动高密度电阻 率法在相关领域
的应用和发展
谢谢
工程勘察
地质勘探:用 于地下地质结 构的探测和分

地下水探测: 用于地下水资 源的探测和评

环境监测:用 于地下污染源 的探测和评价
工程设计:用 于工程设计和 施工方案的优
化和改进
物探领域
01
地质勘探: 用于寻找地 下矿产资源
02
工程勘察: 用于评估地 下工程风险
03
环境监测: 用于检测地 下水污染和 地质灾害
含水率、孔隙度等特征。
高密度电阻率法通过测量地层的电阻 率,可以推断地层的岩性、含水率、
孔隙度等特征。
高密度电阻率法可以应用于地质勘 探、地下水探测、工程地质调查等 领域,为地质研究和工程设计提供

高密度电阻率法应用(含举例、图解)

高密度电阻率法应用(含举例、图解)

⾼密度电阻率法应⽤(含举例、图解)⾼密度电阻率法在岩溶探测上的应⽤[摘要]简要介绍了⾼密度电阻率法的基本原理,详细分析了⼀个探测实例,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说明了利⽤⾼密度电阻率法进⾏岩溶探测是⼀种有效的探测⼿段。

[关键词]⾼密度电阻率法装置岩溶0 引⾔衢州⼀窑上⾼速公路某段为挖⽅段路基,挖⽅⾼度为6—8m,该路段路基部分开挖⾄路基设计标⾼时,显露出直径⼤⼩不⼀的孔洞7个,⼈⼯插⼊钢钎发现孔洞深浅不⼀,伴有涌⽔现象,洞⼝有扩⼤趋势。

为了查清地下孔洞的分布范围,为进⼀步的治理提供依据,决定利⽤地球物理勘查⽅法进⾏探测,接受委托后,笔者随即对⼯区进⾏了早期调研,根据委托⽅提供的钻孔资料及野外踏勘,场地的地层⾃上⽽下有:亚粘⼟、卵⽯含亚粘⼟、碳质泥岩、灰岩等。

表1为该区各地层岩⽯的电阻率,由表可以看出,这些岩⽯的电阻率差异是明显的,适合进⾏电法勘查⼯作。

灰岩区内的不良地质现象主要是⼟洞和溶洞、溶蚀带,从地质资料可知,⼟洞是发育在覆盖⼟层中,要么是空的,要么充填很松散的⼟、电阻率偏⾼,⽽⼟层的电阻率⼜普遍偏低,因此,⼟洞在等值线剖⾯中的反映是仅次于⼟层中的⾼阻异常;溶洞位于基岩⾯以下,由溶蚀带逐渐溶蚀形成的,多充填有⽔⼟,从⽽电阻率偏低,由于完整灰岩的电阻率普遍偏⾼,因此在灰岩⾯下明显的封闭或半封闭低阻异常基本上是有充填溶洞的反映,不能封闭的带状低阻异常则是溶蚀带的反映,由于⼟洞、溶洞发育的位置、形状、⼤⼩都难有规律可循,根据委托⽅的勘查要求以及⼯区的地质地球物理前提,确定了利⽤⾼密度电法进⾏孔洞勘查。

⾼密度电法获取信息量⼤,分辨率⾼,在岩溶地区地下岩溶分布空间定位中有许多成功的例⼦。

1 ⾼密度电阻率法概述⾼密度电阻率法是近⼏⼗年发展起来的⼀种电法勘探新技术,它在⼯程勘察领域得到了⼴泛的应⽤,其基本原理与传统的电阻率法完全相同,所不同的是⾼密度电法在观测中设置了较⾼密度的测点,现场测量时,只需将全部电极布置在⼀定间隔的测点上,然后进⾏观测。

工程物探-高密度电阻率法

工程物探-高密度电阻率法
测量信号用电极转换开关送入微机工程电测仪,并将测量 结果依次存人随机存储器。将数据回放并送人微机便可按 给定程序对原始资料进行处理。
二、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法
高密度电阻率法勘探系统结构示意图
二、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法
高密度电阻率法可以实现数据的快速采集和 微机处理,从而改变了电阻率法勘探传统的 工作模式,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 劳动强度,使电法勘探的智能化程度大大的 向前迈进了一步。
(c)非均匀初始模型的反演结果
(5)实例二:二极装置(古城墙勘查)
-AB/2
-5
视电阻率断面 -10
-15
5 0
10
15
20
25
30
35
40
-5
反演断面 -10
Depth(m)
-15
5
10
15
20
25
30
35
(6)实例三(矿产勘查) 实测视电阻率断面
-50
-100
-150
-200
50
100
150
正演:已知地下介质物性参数的空间分布信 息,获取与物性参数有关的数据,这个数 学或物理实现过程,就被成为正演。
反演:根据获取与物性参数有关的数据,反 推地下介质物性参数的空间分布信息,这 个数学或物理实现过程,就被成为反演。
Depth(m)
1、正演——有限元法
-10 -20 -30
(a)正演模型 10m
数据处理阶段 成果应用阶段
三、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工作流程
2、排列的合理设计
电极的排列长度和点距的大小直接影响着高密度电法对地下目标 物的勘探能力。 1> 点距越小对目标体的探测精度相对越高, 2> 但是如果电极数不变,随着点距的减小,排列长度也相应减小, 从而也减小了探测深度,影响了对埋深较大的异常体的探测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密度电阻率法分辨率影响因素研究及应用高密度电阻率法是在常规直流电阻率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其原理与直流电阻率法相同。

在高密度电阻率法勘探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完善和解决,如勘探深度与电极距的关系问题、定量解释问题、分辨能力等等。

反映在反演图中,这些问题大体可归结于分辨率问题,对分辨率的研究,可为这些问题找到解决之道。

针对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分辨能力方面的研究仍有所欠缺,当需要详查时,其纵向分辨率、横向分辨率的影响因素就必须得到充分讨论分析。

本文由直流电阻率法的基本理论出发,研究了高密度电阻率法的正、反演技术,并通过自编程序及专业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验证了自编程序的准确性。

通过分析各装置的灵敏度,讨论各装置的探测特点及探测深度、分辨效果,进而总结出高密度电阻率法分辨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异常体与围岩电阻率差异、电极距、埋深、异常体尺寸等。

本文分别针对高密度电阻率法的横向、纵向分辨率,详细分析了四个影响因素分别对单个异常体、多个异常体、无限延伸垂直异常体、无限延伸水平异常体的分辨率影响,分三种装置进行讨论。

然后将四个因素归一化处理,对四个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总结出在埋深为0m~5m,异常体尺寸为1m~5m,电阻率差异为0.1~10倍的范围内,电极距和埋深的变化对横向、纵向分辨率的影响程度最大。

本文对高密度电法的横向、纵向分辨率进行的综合分析研究表明:三种装置各自的影响因素曲线基本一致,且横向、纵向影响基本一致;而各影响因素总体对纵向分辨率的影响更大。

在对整体分辨率进行分析、讨论各因素影响程度的基础
上,提出在埋深为0.5m~3.5m,异常体尺寸为1.5m~4.5m,异常体与围岩电阻率差异为0.1~7倍的范围内,电极距由3.5m逐渐减小至0.5m,能极大提高高密度电法的整体分辨率,电极距由0.5m~1.5m变化过程中,采用β装置能在最大程度保证分辨率的基础上增加探测深度,达到最佳地质效果。

分辨率的研究应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理论研究来指导实际工作,而实际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会推动理论的更深入研究。

最后将本文对横向、纵向、整体的分辨率的分析,应用于工程实例中,以管线探测和地下空洞探测为例,验证了本文讨论分析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通过理论分析及工程实例,此研究能为高密度电法的分辨率研究提供一定数据基础,能够得到更好的地质效果,提高工作效率及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