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p-LCMS培训教材
Agile教材nt7700ICP-MS现场培训课本

Agilent 7700 ICP-MS现场培训教材 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化学分析仪器部 7700 ICP-MS 现场培训教材 一、 培训目的:基本了解7700 ICP-MS 硬件操作。
掌握7700 ICP-MS 的开机、关机、参数设定及数据采集,全定量分析的基本操作。
二、培训准备: 1、仪器设备: Agilent 7700 ICP-MS? C oncentric Nebulizer (同心雾化器)。
2、气体准备: ?氩气压力 700KPa ±3.5%?反应气(氢气和氦气)压力 40KPa ±20KPa3、循环水: ?循环水的要求为:蒸馏水; 温度:15-20 ?C ;压力:230-400Kpa(33—58PSI) ?循环水中加入50ml IPA ,防止生菌。
4、排风: ?要求排风量为:5-7m 3/min(4.7-6.6m/s) 。
Agilent 7700 Series7700 ICP-MS MassHunter基本操作步骤:一、 开机:1、开PC 显示器、打印机。
2、开PC 主机。
(password: 3000hanover)3、开ICP-MS 7700 电源开关。
(仪器背后总电源及前面板左下角的电源开关)4、双击桌面的“ICP-MS Top ”图标进入MassHunter,如下图所示:ICPMS工作站工具栏上提供了以下快捷方式5、从Instument菜单中选择“Instrument control ”或者单击“Instrument control ”图标进入下图所示的仪器控制面板。
从“Vacuum ”菜单中选择“vacuum on”,抽真空,仪器由shutdown状态向standby 状态装换*** 从Meters菜单中选择Meter Control Panel,进入如下图所示的画面,可以对真空、水流量、环境温度、雾室温度、气体压力及射频功率进行实时监测。
(最多同时可选 5 项) IF/BK Pressure---接口及背压阀压力; Analyzer Pressure---分析腔压力; TMP Revolution—分子涡轮泵转数; Water RF/WC/IF–循环水流量;Water Temperature–循环水温度;Inlet Temp仪器环境温度;Internal Temp仪器内部温度;S/C Temperature 雾室温度; Forward Power入射功率;Reflected Power反射功率;Plasma Freq等离子体频率 Carrier Gas Press载气压力;Ar Gas Tank Press氩气钢瓶压力; Carrier Gas载气流量;MU/Dil.Gas补充气/稀释气流量;Aux Gas辅助气流量6、如使用碰撞反应池,从Maintenance菜单中选择Reaction Gas,勾选Open Bypass Valve,设置所需反应气流量2-5ml/min,进行反应气气路吹扫。
PE 气相教材色谱相培训课本-(版本2 0)

PerkinElmer公司气相色谱培训教材PerkinElmer Clarus GC美国珀金埃尔默仪器(上海)有限公司内容组成第一部分:气相色谱工作原理及其触摸屏参数设定第二部分:气相色谱软件培训部分第三部分:仪器简单维护-------------------------------------------------------------------第一部分:气相色谱工作原理及主机触摸屏参数设定气相色谱工作原理:是利用试样中各组份在气相和固定液液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当汽化后的试样被载气带入色谱柱中运行时,组份就在其中的两相间进行反复多次分配,由于固定相对各组份的吸附或溶解能力不同,因此各组份在色谱柱中的运行速度就不同,经过一定的柱长后,便彼此分离,按顺序离开色谱柱进入检测器,产生的离子流讯号经放大后,在记录器上描绘出各组份的色谱峰.气相色谱仪实际照片如下:带有FID检测器的情况下组成如下:1.气相色谱在各个行业的应用在石油化学工业: 炼厂气,天然气 ,煤气, 永久气体,原油, 汽油,柴油, 渣油, 乙烯,丙稀,煤化工,多晶硅.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可用来监测土壤, 大气和水的质量;在农业上可用来监测农作物中残留的农药;包装材料: VOC的测定在公安用于鉴别药物中毒或毒品类型.2.气相色谱的各个组成部分由以下五大系统组成:气路系统、进样口、色谱柱、温控系统、检测记录系统。
组分能否分开,关键在于色谱柱;分离后组分能否鉴定出来则在于检测器,所以分离系统和检测系统是仪器的核心。
2.1部分: 进样口的设定作用:样品进样和汽化. 控制温度和载气流速, 进样口有如下几种:CAP (普通分流不分流毛细柱进样口),PSS( 可以进行温度编程的分流不分流毛细柱进样口),POC ( 柱头进样口),PKD (填充柱进样口).PSS进样口与CAP进样口相比,温度可以编程.而CAP进样口的温度是恒定的进样口的实际结构如下:进样口参数在触摸屏上的设定如下: (PSSI进样口为例) 设定进样器温度及程序:2.2部分: 柱温箱,色谱柱的设定(下面是柱温箱的横剖面)点OVEN 图标,开始输入方法参数和条件。
Agilent7500AICP-MS培训教材25页

Agilent 7500a ICP-MS 现场培训教材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化学分析仪器部一、培训目的:7500a ICP-MS现场培训教材•基本了解7500a ICP-MS 硬件操作。
•掌握化学工作站的开机,关机,参数设定, 学会数据采集,全定量分析的基本操作。
二、培训准备:1、仪器设备:Agilent 7500a ICP-MS•Babington(高盐雾化器)。
2、气体准备:•准备三瓶高纯 Ar 气,接上减压阀后,将三气瓶并联后输出到 7500a ICP-MS 的 Ar 气的进气口。
/或用液 Ar 罐。
(要求纯度为 99.9995%)•输出压力为0.7Mpa±3.5%(Babington 高盐雾化器)。
3、循环水:•循环水的要求为:Flow=5L/Min.;温度:15-20℃;压力:230-350Kpa(33—51PSI)•循环水中加入一定量IPA,防止生菌。
4、排风:•要求排风量为:5—7.5m3/min(4.7—8.1m/s)。
Agilent 7500 Series17500a ICP-MS 化学工作站基本操作步骤:一、开机:1、开PC 显示器、打印机。
2、开PC 主机。
(password: 3000hanover)3、开ICP-MS 7500a 电源开关。
(仪器前面的电源开关)4、双击桌面的“ICP-MS Top”图标进入工作站,如下图所示:5、点击“ICP-MS Top”画面的“ICP-MS Instrument control”图标进入下图所示的仪器控制画面。
点击“Vacuum” 菜单,选择“VACUUM ON”进行抽真空程序,仪器由Shutdown -转换。
2***可以点击“Meters”图标,进入如下图所示的画面,选中真空的显示选项进行压力监测。
(最多可选5 项)IF/BK Pressure---接口及背压阀压力。
Analyzer Pressure---分析器压力。
TMP—分子涡轮泵。
安捷伦液质联用培训教材(中文版)

=安捷伦 G6300 系列LC/MSD Trap现场培训教材质谱数据系统毛细管电泳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注意包含在该文件中的信息将可能在未通知的情况下改变。
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不对与该材料有关的任何活动做担保。
这些活动包括但不仅限于为了某特殊目的而进行的销售和适应性。
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将不会对包含在材料里的与装备,表现和材料使用有关的错误或导致的损失负责。
这份文件中的任何部分都不得拷贝或复制或未经安捷伦科技公司的预先允许进行翻译。
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售后服务电话:800-8203278手机用户:400-8203278中文网站:/chem/cn2007年6月G6300A 系列离子阱软件概述以及开机关机操作仪器硬件概述1.1典型配置1.2仪器原理简介1.2.1离子阱的主体包含一个环电极和两个端电极,环电极和端电极都是绕Z轴旋转的双曲面,并满足r20=2Z20( r0为环形电极的最小半径,Z0为两个端电极间的最短距离)。
射频电压V rf加在环电极上,两个端电极都处于零电位。
1.2.2与四极杆分析器类似,离子在离子阱内的运动遵循马修方程,也有类似四极杆分析器的稳定图。
在稳定区内的离子,轨道振幅保持一定大小,可以长时间留在阱内,不稳定区的离子振幅很快增长,撞击到电极而消失。
离子阱的操作只有射频RF电压,没有直流DC电压,因此离子阱的操作只对应于稳定图上的X轴。
对于一定质量的离子,在一定V rf下,不同质量数的离子按照m/z由小到大在稳定图的X轴上自右向左排列。
当射频电压从小到大扫描时,排在稳定图上的离子自左向右移动,振幅逐渐加大,依次到达稳定图右边界,从离子阱中抛出,经过高能打拿极然后由电子倍增器检测。
1.3仪器硬件概述1.3.1离子源1.3.2离子源原理1.3.3仪器构造-示意图1.3.4 仪器构造-实物离子阱整体离子阱分解图1.3.5 LC-MSD Trap 的典型操作模式(以MS2为例):首先样品组分通过LC 进行分离,然后通过大气压电离源电离产生离子,离子阱在电场作用下,通过离子电荷控制(ICC )在阱中进行离子累积存储一定数量的离子,然后通过扫描隔离掉低于目标离子质量数的离子,通过在端电极上施加附加电场排除掉阱中高于目标质量数的离子,这个过程为Isolation ,接下来通过在端电极上施加特定离子的共振波形,使其与He 碰撞导致离子内能增加而使离子碎裂,此过程称之为Fragmenation 或CID ,最后在离子阱上扫描Rf 电压得到二级质谱。
WatersLCMS液质联用培训讲义

校正的时候必须同时校正两个质量分析器的三种模式(静 态扫描、动态扫描、扫描速率补偿)的缘故。
Waters 四极杆质谱培训
©2005 Waters Corporation
仪器质量校正
Waters 四极杆质谱培训
仪器质量校正
©2005 Waters Corporation
©2005 Waters Corporation
6. 混合扫描
• 样品: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
基苯甲酸丁酯与氨基酸混合液。
• 要求:一次实验同时完成多种扫描组合方式 • 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
丁酯采用母离子扫描
• 氨基酸采用中性丢失扫描
Waters 四极杆质谱培训
Waters 四极杆质谱培训
仪器质量校正
©2005 Waters Corporation
5. 从下拉式选单选择适当的参考档案,如以碘化钠铯,从 下拉式选单选择适当的参考档案,如以碘化钠铯校正质 量范围两千以内可选择 Naics2 。确认后按开始键。
Waters 四极杆质谱培训
©2005 Waters Corporation
实验要点:通过调谐仪器各项参数,不同化合物ESI/APCI的响应,毛细管电压,锥 孔电压,RF lens,离子能量,去溶剂化气温度,去溶剂化气流量,反吹气流量等参 数,找出目标化合物最佳响应参数,发挥最佳仪器检测灵敏度.
1.全扫描 full scan
Collision
MS1
Cell
MS2
Scanning (m/z M)
:609 (CV=45)
Waters 四极杆质谱培训
LCM培训教材

LCM显示器有限公司生产部LCM《培训教材》作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录第一章L CM的基本知识一.LCM的定义和特性二.LCM的结构及连接方法三.LCM的驱动原理四.LCM显示的采光技术五.LCM构成的主要元器件第二章LCM制作一.LCM流程图二.LCM工艺流程概述三.LCM产品检验标准及检验方法四.LCM简单故障排除第三章LCM生产工艺控制一.SMT生产工艺控制二.COB生产工艺控制三.HS生产工艺控制四.组装工艺控制及技巧第一章LCM的基本知识一.LCM的定义和特性液晶显示器件是将液晶显示器件、连接件、集成电路、控制驱动电路和PCB线路板、背光源、结构件装配在一起的组件;通常将点阵型液晶显示器件和驱动器做在一块成套出售,这种产品称为液晶显示模块或模组(LCM: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二.LCM的结构和连接方法1.LCM的装配结构原理液晶显示器件是用透明导电玻璃做基板粘合而成的,外引线是透明电极,液晶显示器件只有将驱动电路的电场信号施加到ITO导电电极上,才能实现显示器件的显示,因此,LCM 的装配结构原理就是将液晶显示件的导电电极与驱动电路的电场信号连接起来。
2.LCM外引线连接方法液晶显示器件装配中的连接方式有:导电橡胶连接、金属插脚连接、热胶片连接、直接集成连接。
(1)导电橡胶连接这是一种可以称之为传统的普通连接方式。
液晶的外引线是ITO导电膜,不能焊接,但是利用一条导电橡胶条却可以轻而易举的将LCD和线路板(PCB)连接起来,使用导电橡胶连接时,必须用一结构件将LCD与导电橡胶和PCB板固定在一起,这就是压框的功能,一种压框是用硬塑料注塑而成,另一种压框则是用金属冲压而成。
LCMS-MS定量培训班D3

MS
© 2007 Applied Biosystems
参数优化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参数
• • • • • • • • •
22
喷针位置调整 气体的流量/压力(喷雾气、辅助气、气帘气、碰撞气) 离子源的温度 离子喷射电压 (ESI) 电晕放电针电压 (APCI ) 解簇电压(DP) 碰撞气(N2)压力 碰撞能量(CE) 分辨率
• 灵敏度高
• 具有流速依赖性 • 基质抑制现象较为明显 • 放电现象
© 2007 Applied Biosystems
15
适合于ESI分析的化合物(食品安全分析)
正离子模式分析样品
• • • • • •
碱性或含碱性基团的化合物 碱性杀虫剂 硝基呋喃 孔雀石绿/隐性孔雀石绿 偶氮染料 三嗪类除草剂
7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B China
© 2008 Applied Biosystems
API Triple Quadrupole Instrument and Analyst ® Software Operator Training Course
● 用流动相配的标样,初步优化确定LC条件是否合适 ● 标准品工作液现配现做,尤其是较低浓度,时间长了可能因吸附分解等降低 ● 进样顺序要先稀后浓 ● 洗针液要常换,进过浓样后要进1~2针空白,检验是否有残留污染 ● 顺序:纯样-添加样-实际样品 ● 流动相液优化后,空白提取液配制标准再优化,考察干扰情况;空白添加再 提取,考察回收率 ● 用空白提取液配制标准品,或在空白样品中加入标准品进行提取,制做标准 工作曲线,可以有效排除样品前处理过程的干扰因素
17 © 2007 Applied Biosystems
离子源的选择--- APCI
LC、LCMS(MS)检测原理及维护培训教材(PDF 68页)

溶剂前处理-过滤
过滤:0.45 μm或更小孔径滤膜
目的:除去溶剂中的微小颗粒,避免堵塞 色谱柱,尤其是使用无机盐配制的缓冲液
滤膜类型: 聚四氟乙烯滤膜:适用于所有溶剂,酸和盐。
醋酸纤维滤膜: 不适用于有机溶剂,特别适用 于水基溶剂。
尼龙66滤膜:
适用于绝大多数有机溶剂和水溶 液,可以用于强酸,不适用于 DMF,THF, CHCl3 等溶剂
• APCI:对样品的基质和流动相组成的敏感度小;可使用稍高浓度 的挥发性强的缓冲液;有机溶剂的种类和溶剂分子的加成影响离子 化效率和产物
ESI和APCI的比较(3)——溶剂
• ESI:溶剂pH对在溶剂中形成离子的分析物有重大的影响;溶 剂pH的调整会加强在溶液中非离子化分析物的离子化效率
• APCI:溶剂的选择非常重要并会影响离子化的过程;溶剂的 pH值对离子化效率有一定的影响
去离子水重蒸; 二次或三次重蒸水;
不管采用何种途径,配制流动相应用新鲜水
水的等级
未注入样品时空白梯度的色谱图
水中不纯物的出峰
水中的不纯物保留在柱中,随之被乙腈洗脱
有机溶剂的等级
有机溶剂的等级
HPLC级 优级纯 分析纯
微量分析、梯度洗脱
都经过蒸馏和0.45 μm的过滤(除纤维毛,未溶解的机械颗粒) 优级纯的纯度比分析纯大,但里面含有防腐剂和抗氧化剂 HPLC级经过0.2 μm的过滤,且除去有紫外吸收的杂质
正离子模式还是负离子模式?
• 质谱数据以正离子还是负离子模式采集,需考虑被测样品结 构和特性等
– 由于C-O、C-N、双键、三键及碱性化合物具有较强的质子亲和力 ,上述基团或化合物更倾向于形成正离子
– 含–COOH, -F, -Cl, -HSO3 的化合物由于具有较强的质子给予能力 ,更倾向于形成负离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气(Purge):排除管路中的 气泡和更换旧流动相的过程
自动进样器工作原理
色谱柱 输液泵
输液泵
色谱柱
进样针
样品瓶 计量泵
装填状态
进样状态
色谱柱
类型
分析型 半制备型 制备型
规格
4.6 mmID×250 mmL 20 mmID×250 mmL 50 mmID×250 mmL 5 μm
粒径
流速
1 mL/min 15-20 mL/min 80-90 mL/min
一. 制备色谱基本概念 二. 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基本概念
三. 质谱引导型制备高效液相色谱 四. 制备纯化方法建立
五. 制备液质系统使用注意事项
HPLC分类
微量液相(0.3 - 1 mmID) 半微量液相(1 - 3 mmID)
常规液相(4 - 8 mmID)
半制备液相(10 - 20 mmID) 制备液相(20 - 50 mmID)
水的等级
HPLC用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得到:
专门的纯水机或超纯水机:理想的HPLC用水应为18.2 MΩ 的超纯水,并通过0.22 μm的滤膜,除去热源、有机物、 无机离子及空气等。 去离子水重蒸; 二次或三次重蒸水;
不管采用何种途径,配制流动相应用新鲜水
有机溶剂的等级
有机溶剂的等级
送液压力
柱塞往复泵结构示意图
单向阀工作原理
单向阀结构 单向阀工作原理
吸液冲程
宝石球
出口单向阀
排液冲程
抛光面
泵头 球座
进口单向阀
洗脱系统组成
等度洗脱系统
梯度洗脱系统
等度
B%
B%
梯度
时间
时间
使用梯度洗脱的原因
当采用等度洗脱时:
MeOH / H2O = 6 / 4 分析时间长
分离度差
MeOH / H2O = 8 / 2
工业制备(> 50 mmID)
0.001 0.1
0.4
2
20
150 (mL/min)
制备液相的规模和目的
规 模
半微量级(Column i.d- 2.0 mm) 常规级(Column i.d- 4-6 mm) 半制备级 (Column i.d- 10-20 mm) 实验室级(Column i.d- 30-50 mm)
流动相选择
先根据固定相的类型匹配选择,再筛选溶剂种类
柱效
非线性色谱条件下,当色谱柱严重过载时,色谱柱的柱效 将会类似指数下降,使其分离能力急剧降低甚至基本没有什么 分离能力。
样品的影响
固定相的影响
流动相的影响
塔板数
分析范围
制备范围
色谱柱的影响
上样量(组分/固定相)
容量因子
容量因子的增加可以改善分离的效果,当达到一定数 值后,容量因子对分离度的影响不是很大。
进样器
手动进样器 自动进样器 要求: 无残留 扩散小 进样体积可变 可承受高压
手动进样器的原理图
装填状态
输液泵
进样状态
输液泵
6
1
2 6
1
2 5 4
色谱柱 色谱柱
5 4
3
3
1
6
1
6
4
5
4
5
自动进样器
由计算机自动控制定量阀,按预先编制注射样品的操 作程序工作
清洗(Rinse):进样针移动到 清洗口,针的外壁被清洗液清洗 的过程
5,10,15 μm 10,15 μm
保护柱:有效阻止溶解 性差和易产生死吸附等 物质对色谱柱的伤害。
制备柱架和梯度混合器
制备柱架
可安装2根内径20~50 mm制备柱,1 根内径 4.6 mm分析柱 可安装各种手动切换阀4个 可安装制备用混合器、分析用混合器
梯度混合器
混合体积 14mL 有效流速范围 10~150 mL/min
样品性质 产品纯度 制备量 时间 成本
组成,理化性质,相态,浓度,价值 <100%,达标 样品性质 方法,设备 效率,规模 时间 硬件,耗材
成本
产品纯度
制备分离的五要素
制备量
制备分离策略
色谱法研究的基本点是要使混合物得到分离。
非线性色谱中,分离因子,柱效和容量因子 没有上述的等式关系 作为指导色谱条件优化的重要关系式,改善 分离应该努力的方向
Anti-Langmuirian型
Cm
非线性吸附(分配)等温线
非线性色谱
特点1
mAu
色谱流出峰形不对称
mAu
t Langmuirian型 Anti-Langmuirian型
t
色谱峰“拖尾”或“伸舌”,使得色谱峰谱带变宽,色谱柱效降低。
非线性色谱
特点2.色谱峰的保留时间随样品量的大小而发生变化
mAu mAu
生物化学样品 结构分析和生化制备
目 的
结构分析,前处理,纯化 纯化和前处理
工业制备级(Column i.d- 100 mm)
纯化
(半)制备液相系统
馏分收集器
色谱柱 进样器 检测器
输液泵 流动相
馏分
废液
(半)制备液相系统
规模放大系统
进样器 分析色谱柱
分析混合器
馏分收集器
输液泵
制备混合器 流路切换阀
延迟时间 调整管路
HPLC常用检测器
检测器 UV-VIS RF RID ELSD PDA MS 化合物需具备的 紫外-可见光 荧光吸收化 所有有机 特征性 吸收化合物 合物 化合物 主要应用范围 定量 定量 ~0.1 ppb 高 定量 所有有机化 紫外-可见光 所有有机化 合物 吸收化合物 合物 定量 定性和定量 定性和定量 ~100 ppb 中 ~0.1 ppb (SIM) 高
流动相的选择
采用 “HPLC” 级溶剂 避免使用会引起柱效损失或保留特性变化的溶 剂 对试样有适宜的溶解度 溶剂粘度要小 与检测器相匹配
水的等级
水的等级
纯化水 蒸馏水 去离子水
吸 光 率 去离子水 纯化水 波长 (nm) 因为不纯物的存在,去离子的吸光率较高 纯化水中去除了无机和有机的污染物
真空室
脱气管
到泵
真空室内的脱气管由特 殊的透析材料制成,当溶 剂流经脱气管时,溶解在 溶剂中的气体穿过管壁被 脱出。
储液瓶
输液泵
LC-20AP
项目 外观 内容 同LC-20A系列一致
尺寸
260(W)×210(H)×500(D)mm
流速范围
0.01-150 mL/min 42 MPa(0.01~100 ml/min) 30 MPa(100~150 ml/min)
0.2ml/min
质谱仪
0.02ml/min
20ml/min
延迟时间 调整管路 分流
19.98ml/min
紫外 检测器
T2
来自色谱柱
对于质谱触发来说, 样品到达组分收集器的时间应该 在样品到达质谱时间之后。检测MS和SPD-20A的保留 时间。 (T2>T1) 使用延迟时间调整管路套件(Tubing kit for the Delay time),以确保T2大于T1。 (比如, 1.6mm(O.D.)x1.0mm(I.D.), 10MT)
( column : ODS )
使用梯度洗脱的原因
当采用梯度洗脱时:
95%
甲 醇 浓 度 30%
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佳的分离
梯度洗脱要点
梯度洗脱:
优点:可提高分离度、缩短分离时间、降低最小检测量和提高 分离精度
注意事项:
溶剂的纯度要高,否则梯度洗脱的重现性差 梯度混合的溶剂互溶性要好 梯度洗脱应使用对流动相组成变化不敏感的选择性检测器(如紫 外吸收检测器或荧光检测器),而不能使用对流动相组成变化敏 感的通用型检测器(如示差折光检测器) 查看空白实验的数据 遵守分析周期。(最初的分析数据不采用)
岛津制备液质操作培训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分析仪器事业部 分析中心
一. 制备色谱基本概念 二. 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基本概念
三. 质谱引导型制备高效液相色谱 四. 制备纯化方法建立
五. 制备液质系统注意事项
色谱起源
石油醚
色谱
色素混合物
分离组分
碳酸钙颗粒
色谱发展史
20世纪初,俄国植物学家M.S. Tswett提出经典液相色谱法; 20-40年代,柱分配色谱和纸色谱; 50年代,气相色谱,薄层色谱,Van Deemter 速率理论 60年代,超临界流体色谱,逆流色谱,凝胶渗透色谱,亲和 色谱,模拟移动床色谱,高效液相色谱; 70年代,高效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80年代,电色谱;
容量因子的增加以时 间和大量的溶剂消耗为 代价,除非是价值很高 的物质的制备,否则不 采用增加容量因子的办 法。
容量因子控制在1-5
分离度 R
容量因子 k
条件优化
选择最佳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条件 在分析型设备条件下进行分离测试 放大到制备型规模进行制备分离 采集馏分
分析型设备 纯度检测 合并组分 收集目标物
流路特点
脱气机
补偿泵 补偿液 输液泵 色谱柱 进样器 分流阀 紫外检测器 PDA检测器 质谱检测器 馏分收集器
延迟管路
储液瓶
馏分
废液
储液瓶
由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好的不锈钢、玻璃或聚四
氟乙烯材料制成
使用过程中储液瓶应适当密闭
所有溶剂应先过滤,再装入储液瓶
脱气机-在线真空脱气
脱气机主要由脱气管、 真空室和真空泵组成。
HPLC级 优级纯 分析纯
微量分析、梯度洗脱
都经过蒸馏和0.45 μm的过滤(除纤维毛,未溶解的机械颗粒) 优级纯的纯度比分析纯大,但里面含有防腐剂和抗氧化剂 HPLC级经过0.2 μm的过滤,且除去有紫外吸收的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