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 胸部
《医学影像学胸部》PPT课件

3
误区三
过度依赖影像学检查而忽视临床表现。应避免方 法:将影像学检查与临床表现相结合,进行全面 分析。
提高诊断准确率的建议
加强基础知识学习
熟练掌握胸部正常影像学表现及 常见病变的影像学特征。
多角度分析
从多个角度观察和分析病变,如 不同窗宽窗位、不同重建算法等。
全面了解病史和临床表现
在阅片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 症状、体征等,以便对病变有初 步的认识。
观察纵隔及心脏大血管
纵隔位置、形态及密度是否正常, 心脏大血管形态、走行及密度有 无异常。
常见误区及避免方法
1 2
误区一 仅凭单一影像学表现作出诊断。应避免方法:结 合多种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病史进行综合分析。
重要性
胸部影像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 部分,对于胸部疾病的诊断、治疗 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胸部影像学检查方法
01
X线检查
包括胸部透视、摄片等,是胸部疾病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02 03
CT检查
采用X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 层面的X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 转换器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
包积液
诊断要点
03
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进行诊断,需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
纵隔增宽
纵隔肿瘤
分类 前纵隔肿瘤、中纵隔肿瘤、后纵隔肿瘤
影像学特征
不同部位的纵隔肿瘤具有不同的影像学表现,如前纵隔肿 瘤多呈圆形或椭圆形,中纵隔肿瘤多位于心脏大血管周围, 后纵隔肿瘤多位于脊柱旁
诊断要点 结合肿瘤部位、形态、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进行诊断, 需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肿瘤性质
医学影像学胸部(课堂PPT)

一、X线检查
胸部透视:对胸部摄片起辅助诊断作用。 胸部摄影:体检及呼吸系统疾病诊断首选。 特殊检查:体层摄影、支气管造影,较少用, 多为CT取代。
1
透视
透视是呼吸系统疾病最简单的检查 方法。透视可以随意从不同的角度观察 肺部病变,但由于透视影像的空间分辨 率及密度分 辨率均较低,在显示胸部 病变的形态、密度及范围等方面有限度, 且不能保留影像资料,因而此种方法逐 步被胸部摄片所代替。
8
CT增强扫描
增强扫描是静脉注射造影剂后,再 对胸部进行CT扫描。
用于肺门及纵隔淋巴结与血管的 鉴别、淋巴结的定性诊断及肺内结节 病灶的鉴别诊断等。
9
三、MRI检查
主要用于纵隔和大血管病变的检查。 不需使用对比剂即能将纵隔内实性病变与 大血管和脂肪影鉴别。
能直接三维和任意角度成像,定位准确。 对肺内病变显示不如CT清晰
X线可无异常发现,当胸膜增厚时CT 纵隔窗能显示增厚的胸膜呈弧线较高密 度影。
65
结核性胸膜炎
渗出性胸膜炎: 机体对结核菌具有高度的敏感性时发生,
胸腔内有液体积聚。临床上可有发热、胸 痛,积液量多时可出现气急,呼吸音减弱 及消失。
胸腔积液量少时X线不易发现或见肋隔 角变钝,CT见沿后胸壁弧形均匀致密影。 积液量大时下部或一侧胸腔呈致密影,CT 呈半月形。
62
63
结核性胸膜炎
结核菌进入胸腔后,由于机体胸膜对于 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的变态反应而引起胸 膜炎症。胸膜发生炎症时产生胸膜充血, 淋巴细胞浸润,纤维素性及浆液性渗出等。 临床分干性胸膜炎和渗出性胸膜炎 两种。
64
结核性胸膜炎
干性胸膜炎: 机体对结核菌的敏感性较低时发生,
即胸膜仅有少量纤维素渗出而无明显渗 液。其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及胸部剧烈 疼痛,深呼吸及咳嗽时胸痛加重,听诊 可闻胸膜摩擦音。
2024版年度医学影像学胸部

01辅助诊断胸部影像学是辅助诊断胸部疾病的重要手段,能够提供肺部、心脏、纵隔等胸部结构的详细信息。
02早期发现病变通过胸部影像学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肺部肿瘤、炎症、结核等病变,有助于及时治疗和改善患者预后。
03评估治疗效果胸部影像学可用于评估治疗效果,如肺部炎症的吸收情况、肿瘤的缩小程度等。
胸部影像学重要性包括胸部透视和胸部摄片,是常用的初步检查方法,能够显示肺部的大体病变。
X 线检查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能够提供胸部横断面图像,显示肺部细微结构和病变。
CT 检查即磁共振成像,对肺部病变的显示效果不如CT ,但可用于评估纵隔疾病和胸部血管病变。
MRI 检查主要用于评估胸腔积液和胸膜病变,对肺部实质性病变的显示效果有限。
超声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方法肺部疾病包括肺炎、肺结核、肺脓肿、肺肿瘤等肺部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心脏疾病可用于评估心脏大小、形态、结构和功能,辅助诊断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心包积液等心脏疾病。
纵隔疾病包括纵隔肿瘤、纵隔气肿等纵隔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胸部外伤评估肋骨骨折、气胸、血胸等胸部外伤的严重程度和并发症情况。
胸部影像学应用范围03位于胸前壁正中,由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三部分构成。
胸骨共12对,呈弓形弯曲,后端与胸椎相关节,前端仅第1-7肋借软骨与胸骨相连接。
肋骨共有12个,与肋骨和胸骨共同围成胸廓,保护胸腔内重要脏器。
胸椎胸部骨骼结构01020304覆盖于胸廓表面,具有保护和感觉功能。
皮肤位于皮肤深面,含有丰富的脂肪组织。
浅筋膜位于浅筋膜深面,包绕胸廓各肌并形成肌鞘。
深筋膜包括肋间肌、胸大肌、胸小肌等,具有辅助呼吸和维持胸廓稳定性的作用。
胸廓肌胸壁软组织层次01胸腔02纵隔由胸廓和膈围成,内含心、肺等重要脏器。
位于胸腔正中,两侧胸膜腔之间,其内包含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等结构。
根据解剖位置,纵隔可分为上、下、前、后四个分区。
胸腔及纵隔分区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分叶状,质软,呈海绵状,富有弹性。
《医学影像学胸部》课件

01
胸部影像学正常表 现
胸部X线正常表现
胸部X线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 方法,可以显示胸部结构和病 变。
正常胸部X线表现包括:胸廓 对称,肋骨走行自然,纵隔居 中,心影不大,肺纹理清晰等 。
不同年龄和生理状态下,胸部 X线的正常表现也有所不同。
超声可以动态观察胸部结构和病变, 对指导胸腔穿刺和引流等治疗有重要 意义。
01
胸部影像学异常表 现与疾病诊断
肺部疾病
肺炎
肺炎是肺部感染性疾病,影像学 表现为肺部斑片状或大片状密度 增高影,可伴有胸腔积液。
肺结核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 肺部感染,影像学表现为肺部斑 片状、条索状或结节状影,可伴 有空洞形成。
02
X线检查对于肺部炎症、气胸、胸腔积液等病变的诊 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03
X线检查操作简便,价格相对较低,是临床常用的检 查手段之一。
CT检查
CT检查是胸部影像学的重要检查方法,具有高分辨率和高轴位成像的特点 。
CT检查可以清晰显示肺部结节、肿块、支气管扩张等病变,对于肺癌的诊 断具有很高的价值。
正常胸部MRI表现包括:胸壁、胸膜、纵隔 、支气管等结构清晰,无异常信号。
MRI对显示肺部血管和淋巴结非常 敏感,对肺癌和纵隔肿瘤的诊断有 重要价值。
胸部超声正常表现
01
02
03
胸部超声是一种无创、无痛、无辐射 的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胸腔积液、胸 膜病变等的诊断。
正常胸部超声表现包括:胸腔无积液 ,胸膜光滑,肺实质回声均匀等。
《医学影像学胸部》 PPT课件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医学影像解剖胸部课件

➢肺泡囊(23级):最后一级分支,为盲端。
医学影像解剖胸部
• 气管以软骨、肌肉、结缔组织和粘膜构成。软骨为“C”字形的软骨 环,缺口向后,各软骨环以韧带连接起来,环后方缺口处由平滑 肌和致密结缔组织连接,保持了持续张开状态。管腔衬以粘膜, 表面覆盖纤毛上皮,粘膜分泌的粘液可粘附吸入空气中的灰尘颗 粒,纤毛不断向咽部摆动将粘液与灰尘排出,以净化吸入的气体。
胸廓
• 胸廓(thoracic cage)是胸腔壁的骨性基础和支架。胸廓由12个胸椎, 12对肋(ribs),和1个胸骨(sternum)借关节、软骨连结而组成。
• 成人胸廓呈前后略扁的圆锥形。胸廓入口由第1胸椎体、第1肋和 胸骨柄上缘围成,是颈部与胸腔之间的通道。胸廓下口较大,由 第12胸椎体、第12肋和11肋前端、肋弓和剑突围成。相邻两肋之 间的间隙称肋间隙,共11对。两侧肋弓之间的夹角称胸骨下角。 新生儿的胸廓呈桶状;老年人的胸廓则扁长;成年女性的胸廓短 而园。
• 上纵膈内主要有胸腺、出入心的大血管、迷走神经、膈神经、气管、食管、 胸导管等。前纵膈仅含有少量结缔组织和淋巴结,中纵膈主要含有心包、心 及出入心的大血管根部,后纵膈内含有胸主动脉、奇静脉及其属支、主支气 管、食管、胸导管、迷走神经、交感神经和淋巴结等。
医学影像解剖胸部
纵膈
T8
医学影像解剖胸部
(四)纵隔 Mediastinum Definition and structure
医学影像解剖学
•
第三章 胸 部
医学影像解剖胸部
第一节 肺与纵膈
医学影像解剖胸部
呼吸系统临床解剖和生理功能
医学影像学读片诊断图谱胸部分册

肺炎是胸部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X光和CT图像上,肺炎通常表现为肺叶或 肺段的实变影,边缘模糊,内部可见支气管气束影。在进展期,实变影内可见支 气管充气征。
肺癌是肺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CT图像上,肺癌通常表现为肺部的结节或 肿块,边缘不光滑,有毛刺征或分叶征。周围型肺癌常表现为空泡征或支气管截 断征。增强扫描时,肺癌通常有明显的强化。
《医学影像学读片诊断图谱胸部分册》的目录具有系统、全面、实用的特点。 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读者可以更好地掌握胸部疾病的诊像学读片诊断图谱胸部分册》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医学影像学读片诊断图谱胸部分册》是一本非常优秀的医学影像学读片指 南。它不仅内容丰富、图谱精美,还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阅读这本书, 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医学影像学水平,还对医学影像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我相信这本书对于医学影像学领域的从业者来说,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籍。
目录分析
《医学影像学读片诊断图谱胸部分册》是一本专门针对医学影像学中胸部疾 病的诊断图谱。本书的目录经过精心设计,按照疾病的分类和病理生理机制进行 组织,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系统、全面的胸部疾病诊断指南。以下是对本书目录的 分析:
医学影像学读片诊断图谱胸部分册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疾病
图谱
诊断
胸部
读者
诊断
包括
胸部
影像
影像 介绍
知识
医学
应用
鉴别
医学
通过
临床
表现
内容摘要
《医学影像学读片诊断图谱胸部分册》内容摘要
2024版医学影像学胸部课件

MRI表现 对于显示胸腔积液的性质和来源有较好的效果。
19
05
胸部影像学新技术与 新进展
2024/1/25
20
低剂量CT在胸部的应用
2024/1/25
降低辐射剂量
01
采用低剂量CT技术,可以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显著降低患
性质和程度。
结合临床
影像学诊断不是孤立的,需要结 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实验 室检查等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正
确的诊断。
2024/1/25
6
02
胸部正常影像学表现
2024/1/25
7
胸部X线表现
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
2024/1/25
纵隔居中,无增宽或移位
两侧肺野透过度正常,未 见异常密度增高影
心脏大小、形态在正常范 围内
功能成像
MRI功能成像技术可以评估胸部病变的代谢、血流等生理功能, 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信息。
无创性检查
MRI检查无需注射造影剂或接受放射性辐射,是一种安全、无创 的胸部检查方法。
2024/1/25
22
PET-CT在胸部的应用
2024/1/25
肿瘤定位与分期
PET-CT融合图像可以精确定位胸部肿瘤,并评估其大小、范围和 转移情况,为肿瘤分期提供准确依据。
MRI成像原理和扫描技术
胸部MRI检查的扫描范围 和参数设置
2024/1/25
33
胸部MRI检查实践与应用
2024/1/25
胸部MRI检查的常见病变和诊断要点 肺部炎症性病变的MRI表现 肺部占位性病变的MRI表现
34
胸部MRI检查实践与应用
医学影像学课件胸部断面及影像

左肺上叶 支气管
左肺下叶 支气管
左肺下叶 上段支气管
左肺下叶
5. 经肺动脉干的矢状层面CT(纵隔窗)
胸骨柄
左头臂静脉 胸骨体
肺动脉干 剑突
升主动脉 肝
左颈总动脉 左锁骨下动脉 主动脉弓 左肺动脉 左主支气管 胸主动脉 左心房
右肺上叶 右肺斜裂
左肺上叶 左肺斜裂
右肺下叶
左肺下叶
三、胸部的矢状层面影像解剖
1. 经左第3肋中份的矢状层面 2. 经左第2肋中份的矢状层面 3. 经左第1肋外侧份的矢状层面 4. 经左肺门的矢状层面 5. 经肺动脉干的矢状层面 6. 经胸部正中的矢状层面 7. 经上腔静脉的矢状层面 8. 经右肺门的矢状层面 9. 经右第1肋外侧份的矢状层面 10. 经右第2肋中份的矢状层面 11. 经右第3肋中份的矢状层面
右肺上叶 水平裂 右肺中叶 右肺下叶
左肺上叶
左肺上 叶舌段
左肺下叶
3. 经主动脉口的冠状层面CT(纵隔窗)
头臂干 上腔静脉 右心房 右心室
肝
左颈总 动脉
肺动脉干
升主动脉
左心室
胃
经主动脉口的冠状层面CT(肺窗)
右肺上叶 右肺水平裂
右肺中叶 右肺斜裂 右肺下叶
左肺上叶
左肺上叶 舌段
左肺斜裂
左肺下叶
右颈总 动脉 气管
胸部的断面解剖及影像
一、胸部的横断面解剖及影像 二、胸部的冠状层面影像解剖 三、胸部的矢状层面影像解剖
一、胸部的横断面解剖及影像
1. 经第2胸椎椎体的横断层面 2.经胸肋结合上缘的横断层面 3.经主动脉弓的横断层面 4.经气管杈的横断层面 5. 经肺动脉杈的横断层面 6. 经左肺上叶支气管的横断层面 7.经主动脉窦的横断层面 8. 经左、右下肺静脉的横断层面 9.经四腔心的横断层面 10.经三腔心的横断层面 11.经膈腔静脉孔的横断层面 12.经膈食管裂孔的横断层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左 胸腔 中部——纵隔
右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胸部
二、表面解剖 (一)体表标志 1、颈静脉切迹 2、胸骨角 3、剑突 4、锁骨和锁骨下窝 5、肋弓和剑肋角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胸部
(二)标志线
1.前正中线 2.胸骨线 3.锁骨中线 4.胸骨旁线 5.腋前线 6.腋后线 7.腋中线 8.肩胛线 9.后正中线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胸部
第二节 胸壁
结构层次:
皮肤 浅筋膜 肾筋膜 胸廓外肌层
胸廓
肋间肌 胸内筋膜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胸部
一、浅层结构
(一)皮肤 薄、细、白、大
(二)浅筋膜 1、浅血管
胸廓内动脉穿支 动脉 肋间后动脉前、外侧穿支
胸肩峰动脉、胸外侧动脉 静脉:胸腹壁静脉 胸外侧静
腋中线 肩胛线 8肋 10肋 10肋 11肋
二、结构 (一)肺叶:左二右
三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胸部
(二)肺门和肺根
肺根结构的排列 关系
支气管 肺动脉
肺静脉
(三)支气管肺段
(自学)
三、血管、淋巴和神 经(自学)
肺动脉 支气管 肺静脉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胸部
第六节 纵 隔 一、概述 (一)位置境界 概念:左右纵隔胸膜间全部器 官、结构的总称。 位置:矢状位、胸腔正中偏左
第四节 胸膜和胸膜腔
一、胸膜 胸膜的配布
二、胸膜腔 1、肋膈隐窝 2、肋纵隔隐窝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胸部
三、胸膜反折线的体表投影 1、胸膜前界 2、胸膜下界
四、胸膜的血管、淋巴和神经(自学)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胸部
第五节 肺
一、位置和体表投影
锁骨中线 肺下界 6肋 胸膜下界 8肋
2、血供及神经分布 胸廓内动脉的3-6穿支
动脉 3-7肋间后动脉的穿支 4-6肋间神经外侧皮支
神经 2-4肋间神经前皮支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胸部
3、形态结构 皮肤+ 纤维+脂肪+乳腺 重要结构: 乳腺小叶15-20个 输乳管与乳腺叶以乳头为 中心放射状排列 乳房悬韧带
乳腺癌时,cooper韧带不 能随着腺组织增大而延长, 形成反拉皮肤的作用,加 上癌组织增生,淋巴管阻 塞所造成的局部皮肤水肿, 引起皮肤形成许多小凹陷,
上窄下宽、前短后长 境界:前界:胸骨
后界:脊柱胸段 两侧:纵隔胸膜 上界:胸廓上口 下界:膈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胸部
(二)分区:解剖学常用四分法
上纵隔
纵隔
胸骨与心 前纵隔:包之间的
部分
下纵隔
心包及出 中纵隔:入心的大
血管根部 所在部位
后纵隔:心柱包胸与段脊之 间的部分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胸部
(三)肋间隙
1、肋间隙的特点 上部宽、下部窄 前部宽、后部窄 5-8肋曲度大 2、肋间肌 ⑴肋间外肌 ⑵肋间内肌 ⑶肋间最内肌 3、肋间血管与神经
⑴动脉:肋间后A
⑵静脉:肋间后V
1、2来自肋颈干 3-11来自胸主动脉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胸部
制作:陕西中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上:颈V切迹、胸锁关节
锁骨上缘、肩峰与隆椎
棘突的连线
境界 下:剑突、肋弓、11肋前
端、12肋下缘于12T棘 突连线 两侧:三角肌前后缘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胸部
分区
胸前区
胸壁 胸外侧区
胸背区
脉 腋静脉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胸部
2、皮神经 (1)锁骨上神经 :第二肋以上 (2)肋间神经的外侧皮支和前皮支
节段性分布 : T2-胸骨角 T4-乳头 T6-剑胸结合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胸部
(三)乳房
1、位置 胸肌筋膜前面 胸骨旁线与腋中线之间 平2—6肋 有乳房后隙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胸部
外侧部和中央部
上部
内侧部 内下部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胸部
临床联系 乳头内陷(输乳管相对变短)
乳腺癌表现 “桔皮样”改变 肿瘤表面皮肤凹陷
乳房手术切口 : 乳房内脓肿-放射状切口 乳晕皮下脓肿-弧形切口 乳房后脓肿-弧形切口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膜腔穿刺术临床要点 一般选择在肋角外侧沿肋间隙进入 不低于第9肋间隙,以防损伤膈; 自肩胛线第8或9肋间隙进针; 在肋角外侧稍靠但不宜紧靠肋上缘进针 如肋间隙过窄,宁可沿肋骨上缘刺入 肋间隙前部可沿间隙中部进针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胸部
(四)胸廓内血管 (五)胸内筋膜
局部解剖学课件——胸部
二、深层结构
(一)深筋膜 1、浅层:较薄,胸大肌与
前锯肌表面。 2、深层:胸大肌深面 锁胸筋膜:有胸内外侧神经
胸肩峰动脉 头静脉进出 切开时应注意保护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胸部
(二)胸廓外肌层 浅 一层:胸大肌、腹外斜肌
和腹直肌上部 二层:锁骨下肌、胸小肌、前锯肌 三层:肋间肌 深 四层:胸横肌
局部解剖学课件——胸部
⑶神经:肋间神经11对
肋间臂神经
⑷血管神经排列关系
①血管神经走在二、三层之间 ②以肋角为界有所不同
肋角以后(内侧): 肋间隙中央,排列次序不定。
肋角处(附近):分上下两支 肋角以前(外侧):上支在肋沟
处自上而下排列为V、A、N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胸部
胸膜上膜 膈胸膜筋膜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胸部
第三节 膈
一、位置毗邻 二、分部
胸骨部 肋部 腰部 三、薄弱区 胸肋三角 腰肋三角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胸部
四、裂孔 腔静脉裂孔 食管裂孔 主动脉裂孔
T8 T10 T12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胸部
呈桔皮样改变。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胸部
4、淋巴回流 (1)外侧部、中央部: 注入胸肌淋巴结(主要、早); (2)上部: 注入尖淋巴结和锁骨上淋巴结; (3)内侧部: 注入胸骨旁淋巴结和对侧吻合; (4)下内侧部: 与腹前外侧壁淋巴管,膈下间隙和肝淋巴管吻合; (5)深部: 注入胸肌间淋巴结或尖淋巴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