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加固专项施工方案
地下室外墙模板单边加固专项施工方案

编 制 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编制单位:成都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 编制日期: 2016 年 5 月 11 日
一、工程概况 3
目录
二、模板加固方案选择 3
三、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5
四、技术保证措施 9
五、安全注意事项 9
六、外墙模板计算书 9
根据《规范》JGJ162,面板验算按简支梁。梁截面宽度取单位宽度即
b=1000mm W=bh2/6=1000×152/6=37500mm3,I=bh3/12=
1000×153/12=281250mm4
考虑到工程实际和验算简便,不考虑有效压头高度对面板的影响。
1、强度验算
q=bSmax=1.0×48.42=48.42kN/m
(4)、支撑稳定杆设置:将斜撑通过钢管扣件呈反三角连接,同 时在连接结点处设置纵横通长连杆,要求所有斜撑杆单段长度不大于 1.5米,以保证斜撑杆件稳定。
(5)支模架搭设:将外墙板加固完毕后,再进行支模架的搭设, 支模架支撑系统采用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模架。立柱、纵横钢管、剪刀撑 和扫地杆等材料均为φ48钢管。扣件由可锻铸铁制作,分为直角扣件、 旋转扣件、对接扣件,梁、板侧模、底模选用900mm×1800mm×18mm 机制胶合板,模板下部龙骨支撑采用50×100木方,梁底梁侧方木均垂直 于梁截面设置,大梁侧面加固内龙骨采用50×100木方,外龙骨采用φ48 钢管,对拉措施采用直径φ14对拉螺杆。立柱钢管纵横间距、龙骨间 距、对拉螺栓间距均由计算确定,扫地杆离地高度均为200mm,纵横水 平钢管步距均为1.5米,立柱上端伸出顶部水平杆件均为100mm,纵横 剪刀撑及水平剪刀撑的设置间距等详见支模架搭设构造要求。
工地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XX项目2. 工程地点:XX市XX区XX路XX号3. 工程规模:总建筑面积XX万平方米,建筑层数XX层4. 施工单位: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5. 设计单位:XX建筑设计研究院6. 监理单位:XX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二、模板工程概述模板工程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结构安全、施工进度和成本控制。
本方案旨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三、施工准备1. 人员准备- 模板工程技术人员需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施工经验,负责施工方案的编制、现场指导和质量监督。
- 施工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掌握模板工程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
2. 材料准备- 模板材料: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钢模板、木模板等,确保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 支撑体系:选用质量可靠的支撑杆、扣件、斜撑等,确保支撑体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连接件:选用高强度、耐腐蚀的连接件,如螺栓、扣件等。
3. 设备准备- 模板吊装设备:如起重机、卷扬机等。
- 钻孔设备:如电钻、气钻等。
- 测量仪器:如水准仪、全站仪等。
4. 施工方案编制- 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要求,编制详细的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明确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和安全措施。
四、施工工艺1. 模板设计- 根据结构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进行模板设计,确保模板的尺寸、形状和结构合理。
- 模板设计需考虑模板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变形和误差。
2. 模板制作- 模板制作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进行,确保模板的尺寸和形状准确。
- 模板表面应平整、光滑,无裂缝、翘曲等缺陷。
3. 支撑体系搭设- 根据模板设计和施工要求,搭设支撑体系,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 支撑体系应与模板牢固连接,防止因支撑体系失稳导致模板变形或坍塌。
4. 模板安装- 模板安装应按照施工顺序进行,确保模板的定位准确、连接牢固。
- 安装过程中应检查模板的垂直度和水平度,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地下室模板支撑加固专项方案

地下室模板支撑加固专项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地下室位于_____,建筑面积为_____平方米。
地下室层高为_____米,结构形式为_____。
由于地下室施工环境复杂,混凝土浇筑量大,为确保模板支撑体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特制定本专项方案。
二、编制依据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5、本工程地下室施工图纸三、模板支撑体系设计(一)模板选型1、地下室墙模板采用_____模板,板厚为_____mm。
2、地下室梁模板采用_____模板,板厚为_____mm。
3、地下室顶板模板采用_____模板,板厚为_____mm。
(二)支撑体系设计1、墙模板支撑竖向龙骨采用_____,间距为_____mm。
横向龙骨采用_____,间距为_____mm。
对拉螺栓采用_____,间距为_____mm×_____mm。
2、梁模板支撑梁底支撑采用_____,间距为_____mm。
梁侧支撑采用_____,间距为_____mm。
梁底横杆采用_____,间距为_____mm。
3、顶板模板支撑立杆间距为_____mm×_____mm。
横杆步距为_____mm。
扫地杆距地面高度为_____mm。
四、材料要求1、钢管应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 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 3091)中规定的 Q235 普通钢管,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中Q235A 级钢的规定。
2、扣件应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作,其质量和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1)的规定。
3、模板应选用表面平整、无裂缝、无变形的板材,其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工程模板加固方案

工程模板加固方案一、项目概况项目名称:某某建筑加固工程项目地点: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区建筑结构类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物使用年限:20年二、加固目的和依据该建筑物建成20年,存在一定程度的老化和磨损,为了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可靠使用,加固工程必不可少。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加固与加固设计规范》等相关规范和标准,以及相关结构安全评估报告和专家意见,制定该加固方案。
三、加固设计方案1. 加固对象:主要针对建筑主体结构进行加固,包括梁、柱、墙等构件。
2. 加固材料:选用高强度钢筋、高强度混凝土和专用加固胶等材料,具有较好的抗压、抗拉和抗剪性能。
3. 加固方法:主要采用粘贴加固法和包裹加固法,具体包括:(1)粘贴加固法:在需要加固的构件表面清理干净,采用专用加固胶将加固材料粘贴在构件表面,并采用专用工具将其压实固定。
(2)包裹加固法:将高强度钢筋包裹在构件周围,并浇筑高强度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构件。
4. 加固方案选择:结合建筑结构的实际情况和加固效果的预期,采用在建筑物运行过程中适用的、经济的和可行的加固方案。
四、加固施工方案1. 前期准备工作:清理施工现场,进行测量和勘测,规划加固施工区域。
2. 施工工序:(1)加固构件表面处理:对需要加固的构件表面进行清理,确保无油污、灰尘等污染物。
(2)粘贴加固施工:将加固材料切割成规定尺寸,使用专用加固胶粘贴在构件表面,并压实固定。
(3)包裹加固施工:先进行高强度钢筋的绑扎工作,然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和振实,确保钢筋混凝土构件质量。
3. 设备和工具准备:提前准备好所需的施工机械设备和必要的工具,保证施工工序的顺利进行。
4. 安全防护措施: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五、质量控制1. 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材料和工序的质量监督和控制,确保加固工程的施工质量。
2. 完成施工后,进行加固工程的验收,满足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标准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
500厚单面模板施工加固方案

500厚单面模板施工加固方案施工加固方案:500厚单面模板一、工程背景: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保障工人的安全,我们选择对500厚单面模板进行加固处理。
通过对模板进行细致的施工加固,能够提供稳固的施工平台,确保工人在高空作业时的安全。
二、加固方法:1.钢筋加固:在模板的承重部位,如梁、板等主要结构部分,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布置钢筋,以提高模板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施工前,应计算加固所需的钢筋数量和直径,并在现场布置好钢筋,并使用扣件或焊接等方式将其与模板连接在一起。
2.承重梁加固:在长跨度的500厚单面模板的承重梁上,可设置U形钢筋或C形钢筋作为加固材料。
将U形或C形钢筋焊接在梁底部,以增加梁的抗弯承载能力和抗挠性。
3.纵、横向支撑:在模板的边缘和中间等位置,设置纵向和横向的支撑,以增加模板整体的稳定性和刚度。
可以通过竖杆垂直于地面的方式进行纵向支撑,同时使用水平杆或横杆进行横向支撑。
合理设置支撑点的间距和高度,确保模板在施工过程中不发生下沉或变形。
4.边缘加固:为了增加模板的强度和稳定性,需要对模板的边缘进行加固处理。
可以使用木料或金属材料做边缘加固。
选择合适的加固材料,将其固定在模板的边缘位置,以增加模板的刚性。
5.连接件加固:在模板的连接处,应加强连接件的使用和加固。
通过使用更多的螺栓、螺钉或扣件等连接件,可以增加模板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三、施工步骤:1.计算加固需求: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计算出模板各个部位的加固需求,包括钢筋数量和直径,支撑点的布置和间距,边缘加固所使用的材料和长度等。
2.准备施工材料:根据加固方案的需求,准备好所需的施工材料,包括钢筋、支撑竖杆、水平杆或横杆,边缘加固材料等。
3.加固钢筋布置:根据加固方案的要求,将钢筋布置在模板的承重结构部位,使用扣件或焊接等方式将其与模板连接在一起。
4.承重梁加固:在模板的承重梁上焊接U形或C形钢筋,以增加梁的抗弯承载能力和抗挠性。
5.纵、横向支撑设置:根据加固方案的要求,设置纵向和横向的支撑点,使用竖杆和水平杆或横杆进行支撑,确保模板的稳定性和刚性。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XX项目2. 工程地点:XX市XX区XX路XX号3. 工程规模:总建筑面积约XX万平方米,地上XX层,地下XX层4. 施工单位:XX建设集团有限公司5. 施工周期:XX个月二、模板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依据1. 国家及地方有关模板工程的相关规范、标准和规定2. 工程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3. 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施工条件4. 施工单位的技术能力和资源条件三、模板体系选用原则1. 模板体系应满足工程结构形式、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要求。
2. 模板体系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重复性和便于施工操作的特点。
3. 模板体系应经济合理,降低施工成本。
4. 模板体系应符合国家及地方有关模板工程的相关规范、标准和规定。
四、模板体系选用及配置1. 模板体系选用(1)模板材料:采用钢模板、木模板、竹模板等,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施工要求选择。
(2)模板连接件:采用螺栓、销钉、扣件等连接件,确保模板连接牢固。
(3)模板支撑系统:采用钢管、木方、竹片等支撑材料,确保模板体系的稳定性。
2. 模板配置(1)模板数量:根据工程结构尺寸、施工进度和施工要求,合理配置模板数量。
(2)模板尺寸:根据工程结构尺寸、施工要求及模板材料特性,合理确定模板尺寸。
(3)模板连接方式:采用螺栓、销钉、扣件等连接方式,确保模板连接牢固。
五、模板施工工艺1. 模板施工准备(1)模板材料进场验收:对模板材料进行验收,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2)模板施工方案编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施工要求,编制模板施工方案。
(3)模板施工人员培训:对模板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其掌握模板施工技能。
2. 模板安装工艺(1)模板定位:根据施工图纸及施工要求,确定模板位置。
(2)模板支撑:根据模板位置,设置模板支撑系统,确保模板稳定性。
(3)模板连接:采用螺栓、销钉、扣件等连接方式,确保模板连接牢固。
(4)模板校正:对模板进行校正,确保模板平整、垂直。
模板加固施工方案

模板加固施工方案一、背景在建筑工程中,模板是承载混凝土浇筑的重要工具之一。
为了确保模板的稳固性和安全性,必须进行加固处理。
本文将探讨模板加固施工的方案和方法。
二、加固目的模板加固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施工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减少模板的损坏,延长模板的使用寿命。
通过加固处理,可以有效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保障工程质量。
三、加固方案1. 工程准备在进行模板加固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周密的准备工作。
包括清理工作区域,确定加固范围,准备必要的加固材料和工具等。
2. 加固材料常用的模板加固材料包括钢管、钢筋、连接件等。
根据加固的具体情况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确保加固效果达到预期。
3. 加固方法•钢管加固:利用钢管作为支撑结构,加强模板的承重能力,提高整体稳定性。
•钢筋加固:在模板内部设置钢筋,增强模板的抗拉强度,避免模板变形和破坏。
•连接件加固:使用连接件将模板与支撑结构连接紧密,确保模板与支撑之间的稳固性。
四、施工步骤1. 模板检查在进行加固工作之前,对模板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损坏的部分。
2. 加固处理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加固处理,采取相应的加固方法和材料,确保加固效果达到要求。
3. 完成验收加固施工完成后,进行验收工作,确保加固效果符合设计要求,经得起现场实际使用的考验。
五、注意事项•操作人员需熟悉加固方案和操作规程,做好个人防护。
•施工现场要保持整洁有序,确保施工安全。
•施工过程中需注意材料的质量和加工工艺,确保加固效果可靠。
六、总结模板加固是建筑施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体工程的安全性和质量。
通过科学合理的加固方案和施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模板的稳固性和使用寿命,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希望本文介绍的模板加固施工方案能为相关工程施工提供参考和指导。
加固施工方案

加固施工方案第一篇:加固施工方案模板加固施工方案(1)技术性能必须符合相关质量标准(通过收存、检查进场木胶合板出厂合格证和检测报告来检验)。
(2)外观质量检查标准(通过观察检验)任意部位不得有腐朽、霉斑、鼓泡。
不得有板边缺损、起毛。
每平方米单板脱胶不大于0001m2。
每平方米污染面积不大于0005m2 (3)规格尺寸标准厚度检测方法:用钢卷尺在距板边20mm处,长短边分别测3点、1点,取8点平均值;各测点与平均值差为偏差。
长、宽检测方法:用钢卷尺在距板边100mm处分别测量每张板长、宽各2点,取平均值。
对角线差检测方法:用钢卷尺测量两对角线之差。
翘曲度检测方法:用钢直尺量对角线长度,并用楔形塞尺(或钢卷尺)量钢直尺与板面间最大弦高,后者与前者的比值为翘曲度。
第二篇:修复加固施工方案XX市公共厕所震后修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010年月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XX市城区,砖混结构。
受5.12特大地震破坏该两幢建筑结构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经震后受损房屋安全鉴定,其鉴定结论为B级,中等破坏,需进行加固修复。
二、编制方案依据:1、根据XX市建筑规划勘测设计院(2009-127),出据设计图纸及设计总说明的具体要求。
2、《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6-98。
3、《砼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T50204-2002。
4、《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
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6、《建筑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1-2001。
7、《四川省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技术规程》(试行DB51-T5059-2008)。
三、维修加固所用材料要求:(加固所用材料均应符合现行国家规范,标准要求)。
1、进场材料必须要有材质保证资料及合格证。
2、主要材料必须要复检、合格后方右使用。
3、植筋,要做拉扒检验。
4、砼、砂浆,要经现场监理见证抽样,要有强度压力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编制依据1、工程施工情况及施工图纸2、*******地块项目施工组织设计3、《施工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五版)4、《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7、《高层建筑砼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10、《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30-2011、工程概况1、基本概况三、模板施工施工方法1、模板体系选择为了确保工期,提高质量,减低成本,结合该项目的施工图纸及实际情况,本工程选用多层复合木模板体系,复合模板加工方便,成型灵活,能适用于结构复杂的地下室工程及上部主体结构,同时其成型后的混凝土结构观感质量、垂直度、表面平整度及阴阳角成品质量较高。
本工程高层计划配置一层墙柱模板和三层梁板模板,在工程施工前对模板体系进行设计配置,按设计图纸进行加工编号,模板加固按使用部位及编号进行拼装。
在能满足拆模条件时,及时报验拆除模板支撑体系和模板,以便及时周转至上层使用。
支撑体系采用扣件式钢管满堂脚手架。
2、模板支设要求模板组装要严格按照模板配板图尺寸拼装成整体,现场拼装时要控制好相邻板面之间的拼缝,梁板接头处要做防渗措施,防止漏浆。
拼装精度要求如下:(1)两块模板之间拼缝<2(2)相邻模板之间高低差<1(3)模板平整度<2(4)模板平面尺寸偏差±3现浇梁跨度大于或等于4.0m时,按2%。
起拱,悬挑梁长度大于2.0m时,按照跨度的L/200起拱,且起拱高度不超过20mm3、模板施工目标混凝土表面颜色均匀一致,无蜂窝麻面、露筋、夹渣、分化、烂根和明显的气泡存在;结构阴阳角部位方正,无缺棱掉角;梁柱及墙梁的接头处平滑方正, 模板拼缝无明显痕迹;表面平整光滑,线条顺直,几何尺寸准确,外观尺寸允许偏差在规范允许范围;本工程目标达清水混凝土的质量标准:混凝土密实,表面垂直平整光滑,无接槎痕迹,无蜂窝麻面现象,线角顺直,无缺棱掉角现象。
本工程的现浇梁、板、柱、墙将推广和执行清水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具体施工方案如下:(1)现浇楼板,剪力墙及未与墙体相连的且不作装饰的的独立柱、梁均按清水混凝土施工。
(2)剪力墙模板采用12mn厚多层复合板散装散拼。
(3)模板拼装后,板缝在2 mm以内的将板缝表面用宽胶带纸粘贴, 防止板缝跑浆漏浆及模板接缝痕迹,达到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线角顺直。
(4)梁模板的线角通直上线,其误差控制在2 m之内。
(5)梁板的底模标高控制,采用水准仪逐梁逐板进行抄平,其标高误差控制在3 m之内。
清水混凝土检查标准:按中级抹灰标准衡量。
4、剪力墙模板施工(1)施工流程放线T墙、附墙柱钢筋绑扎T钢筋隐蔽T支第一步模板T穿套管、螺杆、固定T支第二步模板T穿套管、螺杆、固定(重复第二步,直到完成)T模板紧固校正T与柱墙、楼板模板连接T模板验收T浇砼T拆模养护砼T模板修复、保养(2)施工方法墙模板采用12mn厚复合模板,内楞(竖向背楞)用50X 80mn木方和50*50mn方钢管间隔布置,间距不大于20cm外楞(横向背楞)为2①48钢管或2根50*50的方钢管,间距50cm用①14对拉螺杆加固,竖向间距不大于500mm水平间距不大于500mm内支撑砂浆块条采用与剪力墙等强度的减石子砂浆预制,用镀锌绑扎铁丝与剪力墙钢筋绑扎牢固,加固方法如图下所示。
(3)施工步骤及工艺模板定位、垂直度调整-模板加固-验收-混凝土浇筑-拆模1)放设墙身位置线及复核定位线(从墙身边线向外偏移200mr),焊接模板底部限位钢筋与墙体钢筋固定,高度距墙身底部10cm距1000mm2)按照墙身定位线及模板设计编号图安装模板,安装模板宜采用墙两侧模板同时安装,第一步模板边安装锁定边插入穿墙螺杆和套管,并将两侧模板对准墙线使之稳定,然后用蝶形扣件与钢管固定于模板背楞上,调整两侧的平直,同样方法安装其它若干模板到墙顶部,用螺母将蝶形扣件拧紧,使两侧模板成为一体,安装斜撑调整模板垂直,合格后与墙、柱、梁板模板连接。
次楞选用50*80mm方木或50*50方钢管,间距500mm主楞采用© 48mn双钢管或定型化方钢加固体系,间距500mm第一道主楞距墙身底部20cm,采用© 14mm勺螺栓对拉连接,在模板对接处附加50*80mm 方木,防止模板侧向变形;5、墙柱模板施工(1)施工流程放线T绑扎墙、柱筋T安装墙、柱模板T墙、柱箍加固T调整垂直度预检T复核模板上下口尺寸T(2)施工方法在墙、柱钢筋绑扎前,测放模板定位线;根据定位线焊接模板下口 限位钢筋,在柱四个侧面各焊两根,距地面高度为 10cm墙、柱钢筋绑扎验收,并将墙、柱施工缝处理完,并冲洗干净后封 闭柱模。
约束边缘翼缘墙柱模板加固示意图,!IVV4j43x35ritfil^5DDH^UtM@5Q0i -二 RffiWeiOOO] 一’-1 'r--對归结 卜4航対帥门林顽I呷七溜科:约束边缘端柱模板加固示意图6、柱、剪力墙底部处理柱、剪力墙根部烂根现象为常见的质量通病,本工程此处外侧采用 双面胶条粘海绵条措施,内侧采用角钢封堵措施。
剪力墙模板下端置于 楼面上,楼板处加固木方上提30伽,剪力墙加固完后,楼板面处将海绵 条置于模板外,用模板条将海棉条压住再用楔塞子塞紧钉牢。
外剪力墙 接头处,剪力墙模板及木枋下落100mm 在接头砼侧面贴好双面胶条宽 度20mm 将海绵条贴住, 然后利用穿梁套管及对拉螺栓将模板按如图所示加固,螺栓间距500mm 内侧模板根部预留10-20mm 清扫口,清扫 完成后,清扫口外部用角钢封堵,剪力墙、柱模板竖向背楞挤紧。
采用 此种做法对防止柱根部漏浆和错台有明显的效果,从而保证不漏浆、不 错台,混凝土剪力墙不变形。
■■■ 1轴驹翱时射; _____________ 卜01冲册顾5D0x5D0 ;^L2np、亍I □薰 日口內击內爾万门「ii 匚4 2 <3^5i inmiag5fl£L^ 槪单恻?¥也『上①门新」烫热:014 JitaiftflSODnni \3、0叫8们们量貳15口厲储:7、特殊部位模板施工(1)短肢剪力墙转角柱及端部模板J kf以}.”鞋制钿氐i^aOnm;1短肢剪力墙结构的端部及转角等特殊部位模板的加固,是模板工程的重点。
模板支设和加固方式参见插图所示。
(2)梁墙接头处理梁墙接头的处理是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关系到结构外观和混凝土的质量,必须保证定位准确、模板不漏浆,不爆模。
(3)楼梯模板楼梯结构施工时,应根据楼梯间内装饰要求(装饰完成后,平台相邻对应台阶应在同一垂直投影线上),对楼梯踏步的平面位置作相应调整,施工过程应加强测量管理。
楼楼踏步宽、高应保持一致,如有偏差,同一楼梯段内应按等分原则调整。
在楼梯底模施工缝处开始往上留设一个100~250mr宽的开口,以便卫生清理,避免垃圾在此处的堆积,并配置同等宽度的活动模板条,临时半固定在开口上部的模板上(见下图),待钢筋绑扎完毕及卫生清理完毕T . ' !后混凝土浇筑之前,把上部半固定的模板条启下并放入开口处,加固钉牢,然后进行混凝土浇注。
&阴阳角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阴阳角极易出现漏浆、胀模等质量通病。
产生原因为:阴阳角处模板拼缝不严;木枋钢管加固不牢;模板周转次数过多,导致模板边缘“糟碎”等。
为防止以上问题的出现,在模板施工过程中要对这些关键部位进行严格控制,以敲击捶打的方式进行检查,甚至做“破坏性”试验。
对边缘“糟碎”的模板要及时进行切边,保证模板边缘整齐。
以达到良好的接触效果。
四、模板拆除1、拆除原则一般情况下,包括短肢剪力墙墙模、梁侧模等模板在砼强度达到1.2Mpa以上方可拆除(常温约18~24小时)。
承重模板拆除时间v 4m的梁阳角模板企口做法示意图针对此种问题,我们采用双企口拼缝做法。
具体做法如下图:墙柱等竖向构件阳角模板企口做法示意图以同条件养护砼试块强度为准,拆除时构件强度详见插表4-1所示拆除承重结构模板的混凝土强度要求表要保证拆模时不沾模、棱角完整。
后浇带模板待后浇带浇筑完毕达到拆模强度后再拆除。
2、拆模顺序一般为松开支撑-抽出对拉螺杆-模板调运-模板清理。
同时遵守板拆除顺序与安装顺序相反,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除非承重模板, 后拆除承重模板,先拆纵墙模板后拆横墙模板,先拆外墙模板后拆内墙模板。
3、拆模要求拆模时严禁野蛮施工,在拆除过程中如发现有影响结构安全问题时, 应立即停止拆除,报项目部及监理部门共同商定采取有效措施后方可继续拆除。
拆模时严禁使用大锤,应使用撬棍等工具,大模板拆除时,不得随意乱放,防止模板变形或受损,并应及时清理码放整齐。
注意成品保护,杜绝由人为造成的缺棱掉角等外观质量问题。
4、模板维修保养:模板拆除后,及时吊运至木工车间立放于支架上,清理残留混凝土、密封条等杂物,模板上的钉子起干净,模板上的孔眼修补好,涂刷隔离剂后分类立放于支架上,隔离剂选用水性隔离剂,损坏的模板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六、质量标准1、保证项目模板及其支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2、一般项目模板接缝不应漏浆。
模板与混凝土接触表面清理干净并涂隔离剂,严禁隔离剂污染钢筋与混凝土接槎处。
3、允许偏差模板施工时按照规范要求严格控制模板施工质量,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中的规定。
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mm详见插表所示。
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和预留孔洞均不得遗漏,安装必须牢固,位置准确,其允许偏差应符合插表所示。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七、安全及文明施工1、安全施工(1)施工现场入口处及现场所有危险作业区域要挂安全生产宣传画、标语、安全危险标,提醒工人注意安全。
(2)建立健全安全施工岗位责任制,实行木工加工车间、堆放场地安全负责人制度,落实专人负责。
进行安全教育,严格实行安全奖罚措施。
(3)任何人进入现场区域必须戴好安全帽,不准穿拖鞋,高跟鞋、硬底鞋或赤脚,从事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
(4)特殊工种必需持证上岗,严禁非正式特殊工种代替特殊工种作业,电气焊操作必需有安全防范措施。
模板加工、堆放区域要远离钢筋加工车间。
(5)施工现场注意防火,及时清理刨花、木屑等易燃物品,严禁施工人员吸烟,同时配备防火设备(灭火器),明确责任人。
施工作业面内不得吸烟,吸烟必须到指定吸烟区。
(6)加强现场临电管理,经常检查配电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如有损坏,及时更换,除电工之外的任何工种不准私自接改电线,需用时应申请电工完成接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