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总复习.ppt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复习课》课件

介绍电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电荷、电流、电压和电阻。
9. 静电场和电荷
研究静电场和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潜在的应用。
10. 电场强度
了解电场强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探索电场对电荷的影响。
11. 电势能和电势差
深入研究电势能和电势差的概念,并了解它们在电路中的应用。
12. 电容
研究电容的定义、计算和实际应用,以及与电荷和电势差的关系。
研究电磁感应的原理和法拉第定律,并了解它们在发电机和变压器中的应用。
18. 电磁波
理解电磁波的性质和传播特性,以及它们在通信和医学中的应用。
19. 光学基础
了解光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光的传播、折射、反射和色散。
20. 光的传播特性和光学仪器
研究光的传播特性和光学仪器的原理,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初中物理复习课》PPT 课件
在这个《初中物理复习课》的PPT课件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物理的基本概念和 各个重要主题,以帮助您巩固知识、提高理解和应用能力。
1. 物理基本概念
探索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测量、单位、运动和力等基本概念。
2. 运动学
了解物体的运动,如速度、加速度、位移和运动图。
3. 动力学
13. 恒定电流
学习恒定电流的特性和电阻的概念,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
14. 非恒定电流
研究非恒定电流和电路中的电感,以及它们在电磁感应中的作用。
15. 磁学基础
了解磁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磁场、磁力线和磁场的形成。
16. 磁场
探索磁场的特性和磁力的作用,以及磁场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
17. 电磁感应
深入研究力的作用和其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4. 牛顿定律
探索牛顿定律的三个基本原理,以及它们在力学中的应用。
初中物理总复习物态变化(共54张PPT)

A. 凝固
B. 升华
甲
用久的灯泡灯丝会变细,是因为钨丝发生了下列哪种现象? ( )
硬纸板上有小水滴,它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
温度是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
冰变成水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给B加盖,同时抽气,降低气压,降低沸点。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
的性质制成的。
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叶子表面积小,减少蒸发,保持水份。
液化气是如何装入罐中?
给B加盖,同时抽气,降低气压,降低沸点。
常用温度计的刻度是把
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把
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分别用
分成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 。
(3)据此可以判断,实验时,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标准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AB段处于
状态,BC段处于
状态, CD段处于
甲为_____________
(3)据此可以判断,实验时,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标准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给A中水加盐,提高水的沸点。
当A中水沸腾时,B中的水_______沸腾.
给B加盖,同时抽气,降低气压,降低沸点。
小明用图中的小试管B装有水,悬放在烧杯A的水中。
(1)根据表格中所给数,作出A、B中水的沸腾图像。
T/℃ 100
98
tA
96
tB
94
92
90
0 1 2 3 456 7
t/min
(2)由图象可以判断出:在当时条件下,A的沸点是_______℃,
B的9沸8 点是_______℃;在沸腾96过程中A的温度_______,B的温度 __不__变___(选“升高”,“降不变低”或“不变”)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复习课件-精品课件

23、(多选题)下面实例中,通过做功使
物体内能发生变化的是( ACD )
A、锯木头时锯条发烫 B、冬天把手放在炉子旁边取暖 C、卫星残骸坠入大气层时与大气摩擦燃烧 D、划火柴取火
24、下面是在小宇同学“物理学习笔记本”
中的部分摘录,其中错误的是( C )
A.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 效的 B.扩散现象表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 规则运动 C.物体内能的大小只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D.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 在的
应该采用 和 两种方法。
将200克、80℃的热水和20℃的水相混合,混 合后水的温度为40℃,不计热量损失,求:(1) 混合过程中热水放出的热量是多少?(2)混合时 加入的冷水是多少克?
一、 热机 二、 热机的效率 三、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知识点1:热机
1、热机是把内能转 化为机械 能的机器。 (蒸汽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等)
如果用Q吸表示吸收的热量,用c 表示比热容,用m表示物体的质量, 用t0表示物体原来的温度,用t表示物
体后来的温度,则:
吸收热量的公式为:
Q吸=cm(t - t0)
放出热量的公式Q为=:cmΔt
Q放=cm(t0- t )
例一: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运动的是( B )
A、扫地时,灰尘满屋 B、炒菜时,满屋飘香 C、洒水时,水雾飞舞 D、煮饭时,米粒翻滚
小关系是cA < cB.(填
“<” 、“>”或 “=”)
例四:
10g的冰从-10℃升高到0℃,需要吸 收多少热量?若这些热量由从5℃降到 0℃(水未凝固)的水来提供,需要多 少克的水? [已知c冰=2.1×10 J/(kg·℃),c 水=4.2×10 J/(kg·℃)]
初中物理中考总复习课件: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点拨3】 找到物距和像距的关系,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判 断成像性质及其应用. 规律小结: 一焦定虚实,二焦分大小;实像总倒立,虚像总 正立;(实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 小. (虚像)物近像近像变小. 实像异侧,虚像同 侧.
变式拓展3:(2019·鄂州)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 规律”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利用图11甲测出了 透镜的焦距后,正确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如图11 乙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2. 投影仪是利用 凸透镜 来成像的,成像时,物体 到镜头的距离要 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 , 它成的是 倒立 、 放大 的 实 像.
3. 放大镜是 凸透 镜,它成 正立 、放大 的 虚 像, 使用放大镜时,被观察物体必须放在凸透镜的 . 焦点以内.
四、 眼睛和眼镜(10年2考,2017、2011年考)
A. 由甲图可知该透镜焦距为40cm B. 乙图中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符合放大镜的 成像原理
C. 在乙图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 屏的位置互换,则成像情况符合投影仪的原理
D. 如果在烛焰与透镜之间放置一近视眼镜的镜片, 则将光屏适当左移可得一个清晰的像 C
回归课本
1. 某同学为进一步了解“视力矫正”的原理,利用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实验. 他在发光体和 凸透镜之间放置不同类型的眼镜片,观察到了如下 现象. (1)将近视眼镜片放在发光体与凸透镜之间,光屏 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透镜,又能 在光屏上看到发光体清晰的像. 这说明近视眼镜对光 线有 发散 作用,它应该是 凹 透镜. 由此 可知,在近视眼得到矫正之前,物体的像成在视网 膜的 前方 (选填“前方”或“后方”).
探究焦距变化 对成像的影响
初中物理中考总复习课件:第三章 物态变化

1. 汽化和液化:液体气体吸气体液体放
2. 汽化的两种方式:
表面 缓慢 液体的温度表面积 空气流速
汽化
内部 表面 剧烈
不变 吸
【点拨】
(1)蒸发能使它周围环境的温度下降,所以它具 有 制冷 作用.
(2)液体沸腾的条件:① 温度达到沸点 ;② .
继续吸热 两者缺一不可.
(3)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同种液体的沸点 与 气压 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海波的熔点是 48 ℃;海 波是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5)如图4所示 BC 段表示熔化 过程,海波熔化共用了 3 分钟; 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内能增大;海波处于固液共存态; 40℃时海波处 固 态,50℃时海 波处于 液 态(选填“固”“液”或“固液 并存”).
3.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 降低温度 和压缩体积. (1)家里的煤气罐中的石油气是通过 压缩体积 的
方式液化的. (2)雾和露的形成是通过 降温 的方式液化的. (3)气体液化,使其体积变 小 ,便于储存和运输.
四、 升华和凝华(10年1考,2010年考)
固体 气体
气体
吸
固体
放
【点拨】升华吸热有制冷作用,如用于干冰人 工降雨.
变式拓展2:(2019·衡阳)下列现象产生的过程中 要吸热的是( D )
三、 晶体熔化、液体沸腾的条件
例3 如图10所示,一个烧杯中盛有碎冰,把装有 碎冰的试管插入烧杯中的碎冰中(试管底部不接 触烧杯底),对烧杯缓缓加热,当烧杯中有一半 冰熔化时,试管中的冰将( A ) A. 不会熔化 B. 熔化一半 C. 全部熔化 D. 有可能熔化一小半或更少一些
续吸热,但她发现撤掉酒精灯时,烧杯内的水没有
2. 汽化的两种方式:
表面 缓慢 液体的温度表面积 空气流速
汽化
内部 表面 剧烈
不变 吸
【点拨】
(1)蒸发能使它周围环境的温度下降,所以它具 有 制冷 作用.
(2)液体沸腾的条件:① 温度达到沸点 ;② .
继续吸热 两者缺一不可.
(3)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同种液体的沸点 与 气压 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海波的熔点是 48 ℃;海 波是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5)如图4所示 BC 段表示熔化 过程,海波熔化共用了 3 分钟; 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内能增大;海波处于固液共存态; 40℃时海波处 固 态,50℃时海 波处于 液 态(选填“固”“液”或“固液 并存”).
3.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 降低温度 和压缩体积. (1)家里的煤气罐中的石油气是通过 压缩体积 的
方式液化的. (2)雾和露的形成是通过 降温 的方式液化的. (3)气体液化,使其体积变 小 ,便于储存和运输.
四、 升华和凝华(10年1考,2010年考)
固体 气体
气体
吸
固体
放
【点拨】升华吸热有制冷作用,如用于干冰人 工降雨.
变式拓展2:(2019·衡阳)下列现象产生的过程中 要吸热的是( D )
三、 晶体熔化、液体沸腾的条件
例3 如图10所示,一个烧杯中盛有碎冰,把装有 碎冰的试管插入烧杯中的碎冰中(试管底部不接 触烧杯底),对烧杯缓缓加热,当烧杯中有一半 冰熔化时,试管中的冰将( A ) A. 不会熔化 B. 熔化一半 C. 全部熔化 D. 有可能熔化一小半或更少一些
续吸热,但她发现撤掉酒精灯时,烧杯内的水没有
初中物理《光学》总复习 课件

光的折射考点解析
光的折射现象及规律
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折射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折射考点在中考中的地位和分值
光的色散考点解析
光的色散原理:不同颜色的 光具有不同的波长,当它们 经过棱镜时折射率不同
光的色散定义:白光通过棱 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
光的色散现象:红、橙、黄、 绿、蓝、靛、紫七种颜色依
光的折射现象: 光从一种介质斜 射入另一种介质 时,传播方向发 生改变,从而使 光线在不同介质 表面发生偏折。
光的折射规律: 入射光线、折射 光线和法线在同 一平面内,入射 光线和折射光线 分居法线两侧, 入射角大于折射
角。
光的折射应用实 例:水池底看起 来比实际的要浅; 插入水中的筷子 向上弯折;海市
光的色散应用:彩虹、眼镜等
03
光学实验与探究
光的直线传播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光在同种均匀 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实验器材:激光笔、水、玻璃 砖、果冻等
实验步骤:在水、玻璃砖、果 冻等介质中观察光的传播路径
实验结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 中沿直线传播,遇到不同介质 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光的反射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05
光学考点解析与解题技巧
光的直线传播考点解析
光的直线传播 的概念:光在 同种均匀介质 中沿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 的应用:小孔 成像、影子的 形成、日食月
食等
光的直线传播 的规律:光在 同种均匀介质 中沿直线传播, 遇到障碍物时, 光将发生反射
和折射
光的直线传播 的注意事项: 光速不变原理、 光的直线传播 与光的传播速 度的特点可结
初中物理中考总复习课件: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电阻.
课堂精练
考点一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如图12所示,能正确描述电阻一定时,电流随 电压变化的图像是( A )
2.小刚同学用如图13所示的电路探究“一段电 路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在此实验过程中, 当电阻R由5Ω更换为10Ω后,为了探究上述问 题,他接下来应该采取的操作是( B ) A.将电池的个数增加 B.适当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 C.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不动 D.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成正比
,跟导体反的比电阻成
.
2. 数学表达式: I=U/R ,变形公式:
U= IR ,R= U/I .
3.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1)电阻的串联:
①等效电路:
②理解:电阻串联起来之后,相当于增加了导体 的 长度 ,所以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都 大 .
③规律:R串=R1+R2+……Rn.
(2)电阻的并联:
③导体的电阻大小只与导体本身因素(长度、横 截面积、材料和温度)有关,与通过的电流和两 端的电压无关,凡是说导体电阻与电流或电压有 关或成比例关系,都是错误的.
变式拓展1:从欧姆定律可导出公式R=U/I, 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B ) A.导体的电阻由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决 定 B.导体的电阻可以由它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 流的比值来测量 C.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它两 端的电压成正比 D.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通过 它的电流成反比
变式拓展4:(2016·广东节选)物理课外兴趣小 组利用如图8中所示的电路图进行一些电学实验, 其中电阻R有20Ω、15Ω、10Ω、5Ω、1Ω五个供 选择,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10Ω 1A”,电源电 压5V保持不变.
课堂精练
考点一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如图12所示,能正确描述电阻一定时,电流随 电压变化的图像是( A )
2.小刚同学用如图13所示的电路探究“一段电 路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在此实验过程中, 当电阻R由5Ω更换为10Ω后,为了探究上述问 题,他接下来应该采取的操作是( B ) A.将电池的个数增加 B.适当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 C.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不动 D.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成正比
,跟导体反的比电阻成
.
2. 数学表达式: I=U/R ,变形公式:
U= IR ,R= U/I .
3.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1)电阻的串联:
①等效电路:
②理解:电阻串联起来之后,相当于增加了导体 的 长度 ,所以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都 大 .
③规律:R串=R1+R2+……Rn.
(2)电阻的并联:
③导体的电阻大小只与导体本身因素(长度、横 截面积、材料和温度)有关,与通过的电流和两 端的电压无关,凡是说导体电阻与电流或电压有 关或成比例关系,都是错误的.
变式拓展1:从欧姆定律可导出公式R=U/I, 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B ) A.导体的电阻由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决 定 B.导体的电阻可以由它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 流的比值来测量 C.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它两 端的电压成正比 D.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通过 它的电流成反比
变式拓展4:(2016·广东节选)物理课外兴趣小 组利用如图8中所示的电路图进行一些电学实验, 其中电阻R有20Ω、15Ω、10Ω、5Ω、1Ω五个供 选择,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10Ω 1A”,电源电 压5V保持不变.
初中物理中考总复习课件:第十八章 电功率

端, 甲
灯更亮;若并联接在该电源两端,
两灯消耗的功率之比P甲:P乙= 1:2 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
.(忽略
9.(2019·阜新)如图13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
9V且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后,当滑片P在右端时,
电流表示数为0.3A,滑动变阻器消耗功率为1.8W,
当滑片P移至中点时,电压表示数变化了2V,小灯
考点三 关于电功率的综合计算
7.(2019·凉山州)当某导体两端的电压是6V时, 通过的电流是0.3A,当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减小到 3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 0.15 A,此时该导体 消耗的电功率为 0.45 W.
8.(2019·威海)将分别标有“6V 6W”和“3V
3W”的甲、乙两只灯泡串联接在电压为3V的电源两
2 . 充电宝是一个可充放电的锂聚合物电池. 某充
电宝部分相关参数如表所示. 该充电宝完全充满
电时储存的电能为
3.6×104
J,输出功
率为
5
W.
课堂精练
考点一 电能与电能表
1.(2019·广东)如图8所示,电能表的示数为
201.9 kW·h,在某段时间内. 转盘转过
1800圈,则此段时间内用了
0.5 度电.
(1)作用:电能表是测量 电能
的仪器.
(2)读数方法:电能表计数器上前后两次
示数之差 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
(3)电能表的铭牌上通常标有的内容如图1有:
220V—表示这电能表的 额定电压为220V ,
是在家庭电路中使用的;
10A—表示 20A—表示
额定电流为10A ; 额定最大电流为20A ;
720r/(kW·h)——表示用电器每消耗1千瓦时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