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转换之漫画
图文转换之漫画题汇编

一、考点分析
2、漫画的构成
文字(可以没有): 是对画面情景的提 示或注解。
慢性自杀
主体:是构成画面的 各“因素”。
标题(可以没有):往往告知或 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
一、考点分析
3、漫画题
是指把漫画从图片转换成文字表述的一种 考题。考查的是学生的阅读、观察、分析、 理解、概括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综合性强。
例1:请概括下面漫画的寓意。
【答案示例】 讽刺(或 “批判”)了 当前的教育者 (家长或老师) 禁锢乃至扼杀 孩子的想象力 的错误行为。
①看文字 。关注漫画的标题和画
面中的文字,它们能起到提示的 作用,能指引我们的思路。
练习1:观察下面的漫画,然后指出其寓意。 【解析】一个戴着 眼镜的人坐在草 地上,捧着一本 封面写着“百科” 两字的书在看着, 身上夹着根钓鱼 竿,钓线垂入井 中。他的左前方 放着一只桶,画 的下方写着: “书上说,鱼儿 离不开水。”
摇着头,不看医生指着的视力表上最大的“人格” 两字,眼睛里只有金钱,嘴里还说:“看不见”。
(2)寓意:讽 刺了那些只 重钱财而忽 视人格的人。
②看细节 。画面中的每一个细节,
都是作者有意为之,对漫画的寓 意都有暗示或强调作用。
练习2:下面这幅漫画的寓意,概括为“讽刺 了生活中那些要钱不要脸的人”,是否正确?
揭露了人类 滥砍滥伐的行 为给生态环境 带来严重破坏, 野生动物面临 严重生存危机。
例3:试概括下面这幅漫画的寓意。
【答案示例】
批判当前某些人盲目跟风去追求美丽 和时髦,最终丧失自我的不良风气。
③看对比 。对比能更突出作者的
意图,要关注漫画中的对比,以 准确把握漫画寓意。
练习3:请观察下面的漫画,然后描述画面内 容并揭示其寓意。
2020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公开课教案+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漫画的概念、特点及组成。
2、明确高考漫画题型的命题形式。
3、掌握漫画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
教学重点:1、漫画题的三种常见的命题形式:描述画面、揭示寓意、拟写标题2、漫画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教学难点:解题思路及技巧的总结及运用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课之前,请同学说说你对漫画这种绘画形式的印象?请同学们看黑板上这两幅图,比较下这两幅图有何异同点?(讨论,小结)相同点:主题一致,都揭示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不同点:1、图一:语言直白,画面简洁,主题显而易见。
(这是一幅交通宣传画)图二则是一幅漫画。
2、幽默,主题较含蓄。
(1)即尽夸张之能事。
“我们一起唱”“我们一起(高挂树上)”:大喜大悲,反差如此之大结局:双双高怪树上(参照现实,夸大了后果)(2)极具讽刺意味“树上鸟儿成双对”:原本是美好的祝愿,放在这一情境之下,多了份讽刺的意味。
教师小结:运用夸张、比喻等手法,用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或歌颂现实,这就是漫画(出示板书)漫画的特点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性运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它取材于社会生活,又讽刺或歌颂社会现实,以讽刺现实为主)漫画生动幽默、图文并茂、使得它近几年逐渐成为图文转换题中的新宠,但因其主题较含蓄,解读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究下漫画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
二、明确漫画的组成1、师:要解读漫画,首先要明确漫画的组成,一幅漫画主要由标题、主体、注释三部分构成。
标题即题目,往往告知人们漫画的主题思想,有的虽没有标题但一定有鲜明的主题;主体是画面各“要素”构成的情景;注释是对画面情景的文字提示或注解。
(师出示漫画,解释标题、主体、注释)三,明确漫画的三种主要命题形式鉴于漫画的特点以及组成,高考漫画题主要的命题形式有以下四种:1.说明(描述)画面 2.揭示寓意 3.拟写标题 4.综合考查,今天我们主要就前三种题型展开学习,了解漫画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
2020高考语文语言表达图文转换之漫画类+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语言表达图文转换之漫画类——高考语言表达图文转换之漫画类漫画以生活为土壤,以画面为契机,在方寸之间展现生活百态。
它是浓缩化的生活。
其特点是夸张、象征、幽默、讽刺、典型、以小见大。
漫画一般由三部分组成:标题、画面、画中字。
其中标题明示或暗示主题,有无并存;画面是漫画主体,也是寓意所在;画中字提示或补充画面,有无并存。
漫画类高考考点:1.描述漫画内容;2.揭示漫画寓意;3.拟定漫画题目。
现仅就前两个考点作一梳理点拨。
解题思路上:观察(整体、局部)→分析(原因)→联想(现实)。
答题方法上:描述—整体及局部特征。
寓意—抓住画面特征,联系社会现实。
例一:请描述下面漫画的内容并揭示寓意。
步骤一:观察。
整体:老鼠,两个人。
局部:老鼠背着“造假商”袋子,大汗淋漓,脑中想“一场虚惊……”。
两个人戴着红袖章,口大张,手中举着写有“假”“打”二字的牌子。
步骤二:分析。
原因:原因:只有口号,没有行动。
步骤三:联想。
现实:现实:政令执行者搞形式主义。
组织答案如下:(1)描述:图中有一只老鼠和两个人。
左边一只老鼠大汗淋漓,背着写有“造假商”字样的包袱跑在路上,旁边两个戴红袖标的人张口大喊,分别手举写有“假”、“打”二字的牌子,老鼠在想:“一场虚惊,原来不是打假啊……”(描述—整体及局部特征)(2)寓意:漫画运用语言的倒置机趣,本为“打假”却成了“假打”,讽刺了叶公好龙的政令实施者。
(寓意—抓住画面特征,联系社会现实)语言表达是高考题的创新基地,以考点为基础,以生活为土壤,大搞创新,派生出种类繁多的新题型。
如漫画题中的拟写标题、公益广告词、评析漫画等。
万变不离其宗,以不变应万变,掌握要领,便可迎刃而解。
2.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流程图(教师版)(流程图类、漫画类、表文类、徽标类)【学习目标】1、掌握结构混乱的病句类型。
2、通过分析典型试题,总结结构的题型规律及相应的解题方法。
【考点解读】图文转换包括流程图类、漫画类、表文类、徽标类,看似只是两种表达形式的相互转换,其实涉及准确、生动、简明、连贯、得体、修辞等诸多考点,综合考查考生描述、压缩、概括等各方面的能力,更涉及考生观察社会、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综合表达的能力。
【教学资料精创】高考专题复习:图文转换之漫画

2022/11/4
注脚下,不能好高骛远。 26
• 6、阅读漫画《有手机之前和之后的生活》,按要求答题。 (1)简要描述画面的内容。 (2)你如何看待这幅漫画所 反映的现象?
答案 (1)有手机之前,三个人互相交流,脸上洋溢着笑容,其 乐 融融;有手机之后,三个人各自低头玩手机,眼睛紧盯着自己 的手 机屏幕,彼此之间没有交流。 (2)我们应理性地看待这一现象。 手机作为一种大众化的通信工 具,能使人们的生活更便捷,但是,如果过度依赖手机,不仅有损身 体健康,而且会使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疏远)。
9、仔细观察这幅漫画,写出四个句式基本整齐的句子:一 方面要清楚地表达出漫画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另一方面要揭 示出漫画的寓意。
得低分垂头丧气好不凄惶,获高分满怀兴奋喜气洋洋, 满分时趾高气扬脾气嚣张,唯分数论坏了教育的肚肠!
漫画题的命题形式: 1.说明(描述)画面
语 2.揭示寓意 言 3.拟写标题
例4:这幅名为《砍》的漫画中,一个无 头的人,一只脚踩在树桩上,另一只手拿 着斧头,自豪地站在那里,而周围只剩一 个个树桩,表现了人类在毁灭自然的同时 也在毁灭自己。
无需揭示寓意
总结一 描述画面类
画面上有什么就描述什么,不要加入自己 的看法,不宜进行想像虚构,只需把漫画内 容客观地描述出来。
不要遗漏信息,注意字数限制。 按照一定的顺序描述, 做到条理清晰, 主次分明
寓意参考: 讽刺了现实中有些人打着集体利益的
旗号,却干着牟取私利的勾当的丑行。 标题示例:
如此“团结”
假公济私
公饱私囊
请认真研读下面这幅漫画,用简洁的语言 描述画面内容并概括漫画的主旨。(不超 过150字)(6分)
答案: 内容:画面的左边,一位衣着时尚的女子紧 搂大树,准备与大自然合影。右边的时髦 男子一边举着相机为她拍照,一边兴高采 烈地赞叹道:“景色美极啦!”在他们的脚下, 是随意丢弃的垃圾和被踩踏的草地。 主旨:批判了那些打着欣赏美的旗号,破坏 美、践踏美的行为。(或“讽刺了那些打 着欣赏美的旗号,破坏美、践踏美的旅游 者”)
最新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专题训练之漫画(含答案)

图文转换专项练习之漫画1.请描述下面一幅漫画的内容,并说明其寓意。
要求语言连贯,不超过85字。
(6分)2.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用简洁的语言介绍画面内容,并概括漫画的寓意。
(6分)(2)寓意:Array 3.观察下面的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
(6分)(1)给漫画拟写一个题目。
(2分)(2)阐述漫画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并说说你的看法。
(4分)4.观察下面这幅漫画,然后回答问题。
(6分)《时间都去哪儿啦》(1)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试阐述作者设计这幅漫画的用意。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5.2016年8月,广东省公布了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并从2018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施。
新方案最大亮点是给学生多种选择的机会,也因此给学生和家长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此,广东某地方报纸作了相关报道,并配发了下面这幅插图,请仔细观察,根据要求作答。
(6分)(1)简要说明画面内容。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从这幅插图的创意出发,揭示画面的内涵。
图文转换——漫画类

砍
审读画面
砍
构成要素: 标题: 砍 主体: 人 背景: 树桩 注意细节 人无头,手里握着斧头,一只脚踩在树桩上 周围全是树桩。 注意顺序: 如上-下,因-果,背景-人物等 读懂漫画是正确解题的前提
合理想象 (关系)
人砍完了所有的树木 导致环境恶化。
砍
类比联想(画面→生活)
(2)要理解人或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及原因。
上面这幅漫画的结果令人难以理解。视力正常 的狗掉进了窨井,而盲狗却躲过了窨井。这有些 违背常理。那么,我们就要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 原因。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那些视力正常 的狗只用望远镜看远处,而没有注意脚下,所以 才掉进了窨井。因此这幅漫画的寓意也就可以表 述为:每个人都应该踏踏实实,关注今天,关注 脚下,不能好高骛远。
漫画含义: 耕地在逐步被住房蚕食, 要保护耕地。(意思对即可)
请写出下面漫画的含义。
环境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意思对即可)
仔细观察下边的漫画,写出漫画的含义。
漫画含义: 安全防范意识淡薄;安全 责任重于泰山。(意思对即可)
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漫画内容,并说 说下列漫画的含义。
【参考答案】漫画含义: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的影响对子女很重要。(意思对即可)
破坏环境,将殃及人类自身。
思维方法: 1、由果推因,由表及里,揭示事件的本质。 2、由图画到生活,找出讽刺或赞颂的人或行 为。
错误答案:
这幅漫画中有几个树墩,
有一个没有脑袋,手拿斧子的人,
《砍》
一脚踏在中间的那个树墩上。 (2分) (忽略标题) 一棵棵被砍伐的树木,留下了一墩墩 树桩,失去了树木的伐木人,拎着斧子。 (1分) (忽略细节-人物外形)
图文转换一(漫画类)

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
市级文物 王府的部分屋 墙被挖掘机推 倒、破坏,王 府前的两头石 狮哭着拥抱在 一起。
惜别
按照一定的顺序对画面各要素进行描述
题型一:说明(描述)漫画的主要内容
关注画面各要素,特别是人 或物的表情、动作、语言。 解 题 要 领 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客观 地描述漫画内容。 按照一定的顺序描述,注意 空间、时间、逻辑顺序。
紧扣画面的主体或寓意拟写 解 题 要 领 借助一些标点(如双引号) 和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 主要用汉语表达,句末不用句号
读懂漫画、答好试题
提示语(标题、画注)
看
画面要素(人、物、景) 主要特征:夸张、变形……
抓
画面各要素间的关系
联 明
由表及里,联系生活 不同题型的解题要领
一、说明漫画的内容 常规题型 二、揭示漫画的寓意 三、拟写漫画的标题 据漫画寓意拟写广告语 新题型
标题)——挖掘隐含信息——揭示的主题。通常要采取联想的
方法,由物及人,彰显意义。
(2)拟加标题的技巧 标题是漫画的眉目,它有暗示漫画寓意或揭示讽刺或颂扬 对象的作用。 拟加标题先要弄清漫画讽刺或颂扬的主体和漫画的主题, 然后围绕讽刺或颂扬的主体或漫画的主题拟加标题。拟题可直
接以讽刺或颂扬的主体命名,也可扣住漫画的主题命名。
(3)描述漫画的技巧 描述漫画一定要仔细观察画面上的人物的动作、表情、语
言等,适当补充连缀,按照一定的顺序描述,并解释画面的寓
意,以拓展答案的深度。
有 概 括 寓 意 的 动 词 由 表 及 里 , 联 系 生 活
题型二:揭示漫画的寓意
抓住画面主要特征(夸张、变形) 和画面各要素间的关系。
解 题 要 领
由表及里,联系生活(道德、品 质、教育、法律、环保等) 有概括寓意的动词(反映、告诉、 讽刺、批评、警示等)
图文转换之漫画PPT课件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希沃白板课件

示例3:这幅名为《砍》的漫画中,
一个人一只手拿着一把大斧,一只脚 踏在树桩上,他砍光了树,脑袋也不 翼而飞了,一只手放在抬起的腿上。
说明顺序砍不当
参考答案:
这幅名为《砍》的 漫画中,有许多树桩, 一个人一脚踏在树桩上, 站立着。一只手拿着一 把大斧,另一只手放在 抬起的腿上。他砍光了 树,脑袋也不翼而飞了。
标题:过于“专注” 要抬头看路 低头一族
寓意:讽刺了当今社会中只知道低头玩手 机、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手机上的人。
谢谢欣赏
THANK YOU FOR LISTENING
一句点明介绍对象,然后依次介绍画面内容。
审读画面
砍
构成要素: 标题: 砍 主体: 人 背景: 树桩
注意细节
人无头,手里握着斧头,一只脚踩在树桩上 周围全是树桩。
示例1:一棵棵被砍伐的树木,只 留下了一个个树桩,失去了树木 的伐木人,拎着斧子。
没抓住关键细节
示例2:在这幅名为《砍》的漫画中,
一个手里拿着一把大斧、没有脑袋的 伐木者,站在一片树桩中,骄傲地说: 瞧,我多伟大!
方法: 一、采用中心事件命名
二、引用画中语言命名
标题:1罚款后
三、扣住漫画的寓意命名
2咱照样横行
3治标还得治本
仔细观察漫画,并为它拟写一个标题。
寓意:面对灾难,要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 标题: 乐观 笑对磨难
为下列漫画拟一个标题
寓意:科技虽 然能给人们带 来方便但也会 有负面影响。
标题: 进步与倒退 科技是把双刃剑
露出一只手,急待救援;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几个新闻记者赶到现场,架起摄像机,拿着话 筒,正在等待救援者。
题型2、揭示寓意题
揭示寓意,即通过漫画揭示出事件的本质内涵。 答题步骤: 1、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题(可以没有):即题目,往往告知 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
典型例题 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3
分),并揭示其中的寓意(2分),50字左右。
砍
审读画面
砍
构成要素: 标题: 砍
主体: 人 背景: 树桩 注意细节
人无头,手里握着斧头,一只 脚踩在树桩上,周围全是树桩。
注意顺序:
读懂如漫上画-是下正,确因解-题果的,前背提景-人物等
2、借物喻人,巧妙表意
漫画中的物往往是寄予了喻意的,无人物的漫画却时时透视出 人和人类社会的内容:人类的思想、人类社会复杂的内容。
这是丰子恺先生的漫画,一位师傅把一块块泥放进模子 里,印出了一个个一模一样的泥娃娃。这就是我们的传统教 育——千人一面,抹杀个性。
该漫画通过比喻的手法告诉人们因循守旧的模式化教学会 阻碍大批有创造潜能的儿童的发展,并将导致综合国力的下降。
三、拟写标题
标题是漫画的眉目,它有揭示 漫画寓意或揭示讽刺对象的作用。
仔细阅读右边这幅漫画, 按要求作答。 1、 简要说明你对漫画内涵
的理解。 2、为漫画拟定一个标题。
(不超过10个字) 注意:不能以“无题”为题。
[解析]
这幅漫画由两部分构成。中间的一棵大树枝繁叶 茂,浓荫密匝。下面的小树一棵细小瘦弱,一棵歪 斜倾倒。由于这幅漫画运用了象征手法,所以答题 难度较大。考生要通过大树与小树之间的关系,联 系到当代家庭与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教育方式问题。 而这正是解答问题的关键。
给下图拟标题,不超过4个字。
求职遭遇或如此招聘
四、编拟公益广告
请根据漫画内容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语。要求:体现 画意,通俗易懂,有一定文采。(不超过16个字)
参考答案:
1、毒品就是焚尸炉! 2、一次沾染,危害终生——毒品!
答案示例:
“请勿尝试,毒是死神的化身” “小心别踏进了死亡陷阱——吸毒” ——比喻 “莫以好奇轻试毒,试毒是条不归路” ——顶真 ““一劝吸君足莫成染千吸古毒恨瘾”,独留白骨向黄昏”——化用名句 “不吸不知道,一吸就完了——请勿试毒” “远离毒品不尝试,你好我好大家好” —移用广告
这幅漫画形象地提醒人们:
家长在满足孩子的要求时,不能越过是非的底线。
仔细观察漫画《啃老》,说说漫画的含义。
讽刺了那会现象。
练一练:
简要说明下图漫画的内容和寓意。要求:寓意的字 数在15到30之间,标题与寓意之间具有相关性。
读漫画《这并不是胜利》, 完成下面的题目: ( 1)用不超过100字的文字,简要介绍漫画内容。(2分 ( 2)结合漫画的标题,用一句话谈谈你渎漫画后的感受或启示。
讽刺了某些只重钱财而忽视人格的人。
“名牌”的诞生
揭露了某些名牌产品是通 过造假方式制造的现实。
讽刺(批判)那些形同虚设的防范 犯罪或防范出错的法规和制度。
“吹” 虫 成 龙
这幅漫画批判了虚假宣传不负 责任地吹劣为优的现象。
请仔细观察这幅漫画,用仙 人掌的刺(或仙人掌)作喻 体写一个比喻句,揭示出这
合理想象 (关系)
砍
人砍完了所有的树木 导致环境恶化。
类比联想(画面→生活)
破坏环境,将殃及人类自身。
思维方法: 1、由果推因,由表及里,揭示事件的本质。 2、由图画到生活,找出讽刺或赞颂的人或行为。
示例答案,请你评分(3分)
1、 这幅漫画中有几个树墩,
《砍》
有一个没有脑袋,手拿斧子的人, 一脚踏在中间的那个树墩上。
画面中有一个不 法商人,他手持 一把大伞,伞上 写有“国家允许” 的字样,在大伞 的遮盖下,他在 某食品中加入有 害的化学物质。
4、说明介绍漫画内容。 (50字左右)
漫画中有个男
子,他左手托着只 鸟笼,右手比划看 手势,嘴里发出乐 音,鸟笼里却是只 纸折的鸟。在他身 后,是许多被砍剩 下的树桩。(说明要 点:男子、鸟笼、纸 鸟、逗鸟、树桩。)
一、画面描绘
这是对漫画的描述。 用说明或描述性的语言 把画面的内容描摹出来。
1、看下面的漫画,先简要说说漫画内容,再揭 示漫画的寓意。(3分)
①请描述一下漫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30个字)( 2分)
【房参子准审读考各确题 图答个答: :案“题明 读三确 全】脸步要 读雾色骤求懂霾”肆很虐难, 看,表虽达带:着有序口有罩据,亦咳 个不停,真是十面“霾” 伏。(点到“雾霾”得1分,
1、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 颂扬的对象,要联系生活,学会由“实” 及“虚”,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到事 物的本质。不就事论事。
2、要语言简明,一般可选用“反 映”“讽刺”“揭露”“批评”等词语 作为概括寓意的谓语中心词。
(2012年江苏)阅读漫画,在句子后写出合适 的一句话,不超过25字。 (5 分)
观察漫画《等待》,用简洁的文字说明 漫画内容,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漫画《等待》中有一个人掉到水里
了,只露出一只手,急等着有人来救援。而岸 上有一群记者,扛着摄像机并回头张望,在等 着拍摄救援的场面。
等待
二、揭示寓意
用概括性的语言,揭示漫 画主题,指出漫画的弦外之 音,概括漫画给人的思考和 警示。
幅漫画的主题。(4分)
• 人言(或舆论)就像仙人 掌上的刺一样令人生畏。
• (评分标准 :本体与喻体要有 相似之处,符合比喻句要求 得2分;切合题意,准确揭示 漫画的主题得2分。
1.细看画面构成,明确画面指向。 2.找准讽刺、颂扬的对象。 3.联系现实,运用联想想象,揭示本 质。
(画面—社会生活,物—人,人—一类人)
了解漫画的五大特点
1、夸张渲染,突出特质
《好险》
这是一个刚过铁路还
站在轨道边的旅行者,他 的西服已被切去了一角, 裤子也被剐破,露出花内 裤,旅行箱也被剐去了一 半,显然是火车通过产生 的后果。这如果是在现实 生活中,旅行者早就命赴 黄泉了,但漫画作者却没 有让他去死,作者正是通 过夸张的手法,突出了违 反交通规则的危险。
参考答案: 漫画内容:四人同划一龙舟参加竞赛,第 四个人却拿着看似划浆的鱼网捕鱼。
寓意:讽刺社会上假公谋私的现象
示例(1)漫画的主体部分,画了一棵手掌形的 树。“于指”被砍去了三根,只剩下光秃秃的 “食指”和“中指”成“V”形。画面的左上角 有“这不是胜利”的字样。 (2)示例:这不是表示胜利,而是对人类的控诉。 这不是胜利,而是人类的毁灭。(能说出漫画的 含义,且能结合标题去说,意思相近即可。)
3、幽默诙谐,辛辣讽刺
漫画最大的功效就在于针砭时弊,完成这一任务的
手段,就是借助幽默诙谐,造成辛辣的讽刺。
左边这幅漫画中的主 人翁把“自我批评”的样 子的确做到家了。你看他 主动露出臀部,把巨大标 志“自我批评”的注射器 高高举起,大有“恨病打 针”的气度。可是,落到 实处,注射器上连针头就 没有,真是虚伪至极!
(2分) (忽略标题) 2 、一棵棵被砍伐的树木,留下了一墩 墩树桩,失去了树木的伐木人,拎着斧子。
(1分) (忽略细节-人物外形)
典型例题分析
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
并揭示其中的寓意,50字左右。
右上角题为“砍”的画面中一个没有脑
袋的人正趾高气昂地将一只脚踩砍在树桩上,
他手里还握着斧头,周围全是树桩。
社会上那种以次充好、损
害消费者利益的欺诈行为。
5、对比强化,彰显重点
对比是最能凸现事物特征的艺术手法。漫画通常也采 用这种手法,把事物的特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本漫画通过对比的手法,警示人们 一味乱砍滥伐将导致的严重后果。
漫画的构成:
注释(可以没有):是 对画面情景的提示与 注解。
某公下蛋
主体:是画面各“因素” 构成的情景。(对象、 背景、细节)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
图文转换专题——
了解 漫 画
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 幽默性的绘画。它多 从和政治事件生活现 象中取材,通过夸张、 比喻、象征、寓意等 手法,表现为幽默、 诙谐的画面,借以讽 刺、批评或颂扬某些 人或事。
3月15日在网络上一 幅画火了,画画的人是一 位来自意大利那不勒斯的 18岁女孩,她的名字叫 奥罗拉(Aurora),奥 罗拉设计的这幅画中是意 大利地图,被两位护士托 举起,其中最上面的护士 身上的颜色是意大利国旗 的绿白红三种颜色,下面 的一个护士身穿的是中国 国旗的衣服,很显然这是 感谢来自中国的护士支援 意大利。
A、坐而论道 B、座无虚席 C、一劳永逸 D、脚踏实地
【解析】该题是非常有特色的一道题。审题时要注意题目中强调的是讽刺的寓意。 漫画中人物双脚叠加坐在椅子上,却把鞋子穿在椅子脚上,无疑是想制造双脚着 地的假象。很明显,该漫画是讽刺那些弄虚作假籍以掩人耳目之人,故可轻易判 断为D选项。其它三项均非从讽刺角度拟标题,故可排除。
紧扣画面内容或寓意拟写。 一般可采用三种方法: 1、中心事件描述法、 2、引用画中人物语言法 3、比喻法
观察这幅漫画,并给这幅漫画拟一个标题 (注:讲课的是鸡,听课的是鸭)
示例标题:
①外行领导内行 ; ②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③纸上谈“泳”终觉浅; ④教鸭游泳鸡为师; ⑤门外汉误人子弟; ⑥“专家”授课; ⑦如此专家。
点到“咳”得1分。同时, 语言要表达清晰。)
2、认真观察这幅漫画,按照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请简要说明这幅漫画的内容。(40字 以内) (3分)
参考答案:一个老人 摔倒在地上,一群人 在边上围观却无人伸 手扶助,担心被老人 的家属诬陷成肇事者。
3、仔细观察右边的漫 画,用说明性语言简要 介绍画面的内容。(3分)
4、以点带面,含义丰富 左图画面中一共有3只
漫画毕竟是一小方天 地,因此,它要反映 社会问题就必须借助 于点来带面。
苹果,左边的一只上面商 家没有作任何标记,表示 这是一只普通苹果,已经 长出虫子;右边的两只苹 果上面贴着“优”字的标
记,表示这是优质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