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传导性性杀菌剂
常见杀菌剂作用机理、防治对象及延缓抗药性方法

常见杀菌剂作用机理、防治对象及延缓抗药性方法一、杀菌剂类别凡是对病原物有杀死作用或抑制生长作用,但又不妨碍植物正常生长的药剂,统称为杀菌剂。
随着杀菌剂的发展,又区分出杀细菌剂、杀病毒剂、杀真菌剂等亚类。
(一)按使用方式分类1、保护剂保护剂在病原微生物没有接触植物或没浸入植物体之前,用药剂处理植物或周围环境,达到抑制病原孢子萌发或杀死萌发的病原孢子,以保护植物免受其害,另当病原菌落在植物体上接触到药剂而被毒杀,这种作用方式称为保护作用。
具有此种作用的药剂为保护剂。
如波尔多液、代森锌、硫酸铜、绿乳铜、代森锰锌、百菌清等。
2、治疗剂病原微生物已经侵入植物体内,但植物表现病症处于潜伏期。
药物从植物表皮渗入组织内部,经输导、扩散、或产生代谢物来杀死或抑制病原,使病株不再受害,并恢复健康。
具有这种治疗作用的药剂称为治疗剂。
如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春雷霉素等。
3、铲除剂指植物感病后施药能直接杀死已侵入植物的病原物。
具有这种铲除作用的药剂为铲除剂。
如福美砷、五氯酚钠、石硫合剂等。
内吸性杀菌剂内吸性杀菌剂能被植物叶、茎、根、种子吸收进入植物体内,经植物体液输导、扩散、存留或产生代谢物,可防治一些深入到植物体内或种子胚乳内病害,以保护作物不受病原物的侵染或对已感病的植物进行治疗,因此具有治疗和保护作用。
如多菌灵、力克菌、多霉清、霜疫清、噻菌铜、甲霜灵、乙磷铝、甲基托布津、敌克松、粉锈宁、甲霜铜、杀毒矾、拌种双等。
(二)按传导特性分类1、内吸性杀菌剂二、延缓抗药性的方法1、防止病菌抗药性发展。
不能连续用一种杀菌剂,也不能一个生长期连续数次用同一类杀菌剂,对内吸剂应限制使用次数。
2、要根据传病规律,采取相应对策。
农作物病害有空气传播病原、种子苗秧带菌传播土壤或土杂肥带菌传播有害昆虫和螨类传播等几大类。
如蚜虫、飞虱等传播病毒造成的病害,则应在带毒害虫危害作物前治虫。
若带毒昆虫已吸食寄主汁液,再治虫已不能防病。
种传达室病害、如许多禾本科作物的黑穗病等需在种子处理方面下功夫,秧苗带菌则应先处理秧苗后下田。
“杀菌王”-氯溴异氰尿酸,使用时不懂这些应用技巧,等于浪费

“杀菌王”-氯溴异氰尿酸,使⽤时不懂这些应⽤技巧,等于浪费氯溴异氰尿酸属于新型,防效⾼、杀菌⼴普、低毒、低残留、绿⾊环保、完全溶于⽔,喷施在作物表⾯能逐渐释放次溴酸(HBrO)和次氯酸(HClO),次溴酸的活性是次氯酸的8倍,⾼活性,强氧化剂,有极强的扩散、内吸、传导、穿透病原微⽣物细胞膜的能⼒,可在10--30秒内杀死病原微⽣物,称瞬间杀菌剂。
对真菌、细菌、病毒、疑难杂症,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三重功效,对⼈畜低毒,对作物种⼦、幼苗安全、⽆残留、⽆⼆次污染、不产⽣抗性,是⽣产绿⾊⾷品,有机蔬菜和中药材的⾸选杀菌剂。
氯溴异氰尿酸功能强悍,但要注意:单独使⽤效果却不及与其他农药复配使⽤效果好。
那么如何能让氯溴异氰尿酸更好的体现其杀菌全能王的称号,关键还是在于懂得氯溴异氰尿酸与其他农药产品如何复配使⽤,否则将事倍功半,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下边根据冯⽼师30多年的实践经验,先为⼤家总结以下⼏点。
⼀、⼟壤及种⼦消毒1.长期重茬、连茬、连作、死苗烂根严重地块,⽤50%氯溴异氰尿酸2-3公⽄兑细⼟100公⽄(或细沙)混匀,再加⼊98%恶霉灵0.4-0.5公⽄或80%恶霉·福美双可湿性粉剂0.5公⽄再与⼟混匀,撒施于地表。
翻耕、施耕于⼟、⼤⽥混匀,可有效防治青枯、⽴枯、枯萎、茎基腐、根腐病,对真菌细菌都有很好的防效;2.晒种后⽤50%氯溴异氰尿酸1克浸种1⽄,浸种20-60分钟。
可杀死种⼦表⽪和内部的真菌、细菌病毒。
⼆、育苗场消毒1.⼯⼚化育苗的⼚房、场地、⽳盘⽤50%氯溴异氰尿酸200-300倍消毒,可在1-3分钟内杀死真菌、细菌病毒。
50%氯溴异氰尿酸杀菌效果是⾼锰酸钾的10倍;2.育苗基质消毒,⽤50%氯溴异氰尿酸10克+10%苯醚甲环唑5克,拌基质10公⽄混匀,也可⽤50%氯溴异氰尿酸600倍+10%苯醚甲环唑1000倍,喷、拌基质50-75公⽄,堆闷5-10⼩时即可使⽤;3.苗床育苗可⽤50%氯溴异氰尿酸1000倍+丁⼦·⾹芹酚500-600倍,可防治细菌,灰霉、炭疽、猝倒病等多种病害。
常用非内吸性杀菌剂

常用非内吸性杀菌剂非内吸性杀菌一般为广谱性,一种药剂能够防治的病害种类较多;药剂多在植物体表形成药膜,以保护植物不受病菌侵染,有些药剂虽能就近渗入植物体内,却不能传导至未直接施药的部位,一般多作为预防性施药,即在病原菌尚未侵入植物体时用药,第一次施药时起是否合适,至关重要,常会左右整个生长季节的负增长效果。
1、石硫合剂为无机杀菌剂,由石灰、硫磺和水混合熬制而成的枣红色透明液体,有较浓的臭鸡蛋味,其有效成分是多硫化钙(CaSx)。
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杀菌、杀螨、杀虫剂。
分解产生硫磺细粒,对植物病害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可用于防治树木花卉上的各种锈病、白粉病、花腐病、细菌性穿孔病和叶螨、介壳虫等。
常用的配料比例是生石粉1份、硫磺粉2份、水12份。
2、波尔多液是一种杀菌谱广、持效期长的保护性杀菌剂。
有效成分为碱式硫酸铜,喷洒药液后在植物体和病菌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药膜,该膜不溶于水,但在二氧化碳、氨、树体及病菌分泌物的作用下,使可溶性铜离子逐渐增加而起杀菌作用,可有效地阻止孢子发芽,防止病菌侵染。
可用于防治早期落叶病、炭疽病、轮纹病、霉心病、锈病、霜霉病等。
使用上不能与石硫合剂等碱性农药混用。
生产上常用的波尔多液比例有波尔多液石灰等量式(硫酸铜:生石灰=1:1)、倍量式(1:2)、半量式(1:0.5)和多量式(1:3~5)。
3、代森锌为有机硫杀菌剂,有臭鸡蛋味。
属于低毒、高效、广谱性的保护剂。
有触杀作用,药效期短,不能与铜制剂混合使用。
可用于防治各种园林植物霜霉病、锈病、炭疽病等。
剂型有60%、80%可湿性粉剂。
4、福美双又名阿脱生、赛欧散。
属中毒、高效、低残留和广谱性的有机硫类保护剂,无内吸作用。
对种子传播及土壤传播的病害有较好的杀伤作用。
可用来防治立枯病、炭疽病、猝倒病、白粉病、疫病等。
剂型有50%、70%可湿性5、代森锰锌又名百利安、速克净和爱富森等,是一种代森锰和锌离子的络合物,为有机硫类杀菌剂。
其作用机理主要是抑制菌体内丙酮酸的氧化,从而达到杀菌目的,并且使病原菌不易产生抗性。
农药杀菌剂分类

农药杀菌剂分类及作用机理一、核酸合成抑制剂(1)作用机理:核酸是重要的遗传物质,抑制和干扰核酸的生物合成和细胞分裂,会使病菌的遗传信息不能正确表达,导致生长和繁殖停止。
(2)化学结构类型:有酰苯胺类、酰胺类、杂环类、嘧啶类。
(3)通性:碱性条件下不稳定;单剂极易诱致病菌产生抗药性,目前生产上使用的多为复配剂;嘧啶类对哺乳动物低毒,不易在土壤中积累;易产生交互抗性。
(4)有效成分:苯霜灵、甲霜灵、精甲霜灵、精苯霜灵、乙嘧酚、乙嘧酚磺酸酯、恶霜灵。
二、细胞有丝分裂抑制剂(1)作用机理: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是细胞有丝分裂的典型抑制剂。
苯菌灵和硫菌灵在生物体内也转化成多菌灵起作用,所以它们有类似的生物活性和抗菌谱。
多菌灵通过与构成纺锤丝的微管的亚单位β-微管蛋白结合,阻碍其与另一组分α-微管蛋白装配成微管,或使已经形成的微管解装配,破坏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有丝分裂停止,表现为染色体加倍,细胞肿胀。
芳烃类和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最主要的作用机理是引起脂质过氧化反应,还可观察到影响真菌DNA的功能,出现DNA断裂和染色体畸形,从而抑制有丝分裂或减少分裂次数。
(2)化学结构类型:苯并咪唑类和氨基甲酸酯类、酰胺类、噻唑类、脲类。
(3)通性:单剂极易诱致病菌产生抗药性;通常使用复配制剂;易产生交互抗性和负交互抗性;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紧紧结合于植物表面,降解速度慢,其残留物活性高,沉积于植物表面可用于再分配。
对寄主植物和土壤具有高选择性毒性和强吸收作用。
目前抗性十分严重。
对大多数病原真菌都具有内吸治疗性防效,但对链格孢菌、轮枝孢菌、长蠕孢菌以及卵菌和细菌无效。
氨基甲酸酯类酸性条件下稳定,碱性条件下易分解,与苯并咪唑类有负交互抗性。
在土壤中残留时间短,对哺乳动物毒性低。
脲类杀菌剂与保护性杀菌剂混用,可提高持效性。
大多数酰胺类杀菌剂的杀菌谱较窄,对卵菌纲防效显著。
(4)有效成分:多菌灵、苯菌灵、噻菌灵、甲基硫菌灵、乙霉威、苯酰菌胺、噻唑菌胺、戊菌隆、氰烯菌酯、氟吡菌胺。
50种常见杀菌剂使用分类大全

50种常见杀菌剂使⽤分类⼤全为园林⼈倾⼼打造的学习平台每⽇推送园林养护技术,更有园林植保预警等优质内容。
学习⼒就是⽣产⼒。
昨天为⼤家介绍了常见病害的诊断,可以直接点击右边⽂字回顾如何快速通过症状确认园林病害?很多朋友询问杀菌剂,今天⼩编为⼤家整理了常见杀菌剂,您还会每次都使⽤百菌清吗?1、代森锌⼴谱保护性杀菌剂。
触杀作⽤较强阻⽌病菌侵⼊植物体内,主要起预防作⽤。
防治对象:霜霉病、晚疫病、绵疫病、炭疽病、早疫病、叶霉病、斑枯病、褐纹病、锈病等。
注意事项:不能与碱性及含铜药剂混⽤,安全间隔期为15天。
2、代森锰锌杀菌谱⼴。
预防、保护作⽤为主。
病菌不易产⽣抗性,对植物安全。
防治对象:真菌性病害,如早疫病、晚疫病、叶霉病、斑枯病、霜霉病、炭疽病、蔓枯病、褐纹病。
注意事项:不可与含铜或碱性药剂混⽤;建议安全间隔期为15天。
3、氢氧化铜预防、保护作⽤为主,并对植物⽣长有刺激作⽤。
防治对象:细菌性⾓斑病、细菌性叶斑病、软腐病、早疫病、晚疫病、霜霉病等多种细菌或真菌性病害,尤其对细菌性病害效果更佳。
注意事项:(1)不能与强酸、强碱性农药混⽤。
(2)幼苗期、对铜敏感的植物、⾼温⽓候、⾼湿⽓候慎⽤。
(3)鱼类及⽔产动物有毒,使⽤时避免药液污染⽔源。
4、百菌清对多种真菌病害有较强预防作⽤,⽽治疗作⽤较⼩。
防治对象:预防多种真菌性病害,如霜霉病、炭疽病、⽩粉病、疫病、早疫病、晚疫病、绵疫病、灰霉病。
注意事项:不能与碱性农药混⽤。
百菌清对鱼类有毒,要避免药液污染池塘和⽔域。
5、甲基硫菌灵为⼴谱、内吸性杀菌剂,在植物体内转化为多菌灵,有预防保护和治疗作⽤。
防治对象:纹枯病;菌核病;棉花病害;⽩粉病、炭疽病、灰霉病;灰霉病;褐斑病。
注意事项:不能与含铜和碱性、强酸性农药混⽤。
连续使⽤易产⽣抗药性,应与其他药剂交替使⽤,但不宜与多菌灵轮换使⽤。
不少地区⽤此药防治灰霉病、菌核病等已难奏效,需改⽤其他对路药剂防治。
6、多菌灵多菌灵为⾼效低毒内吸性杀菌剂,有内吸治疗和保护作⽤。
19种常见保护性杀菌剂介绍及使用方法

19种常见保护性杀菌剂介绍及使用方法保护性杀菌剂区别于治疗性杀菌剂的关键就是使用时间,它是在病菌侵染作物之前,先在作物表面上施药,防止病菌入侵,起到保护作用。
防病特点原理是能在作物表面形成一层透气、透水、透光的致密性保护药膜,这层保护膜能抑制病菌孢子的萌发和入侵从而达到杀菌防病的效果。
保护性杀菌剂特点是:①在病害发生前使用,就是敌人来之前就要准备好武器。
②病害初期有效,就是在敌人尚未强大时“围而歼之”。
③直接作用于病害的生命循环,也是不让敌人的有后勤补给。
④对病原菌作用位点,不易产生抗性;也就是保护性杀菌剂可以多方位,全时空的打击敌人,使敌人顾头不顾尾。
1、代森锰锌作用特点:杀菌谱较广的保护性杀菌剂。
主要是抑制菌体内丙酮酸的氧化。
对果树、蔬菜上的炭疽病、早疫病等多种病害有效,同时它常与内吸性杀菌剂混配,用于延缓抗性的产生。
使用方法:1、马铃薯晚疫病:80%可湿性粉剂1140-2160克/公顷,喷雾。
2、烟草炭疽病:80%可湿性粉剂1920-2160克/公顶,喷雾;烟草赤星病:80%可湿性粉剂1680-2100克/公顷,喷雾。
3、黄瓜霜霉病:80%可湿性粉剂2040-3000克/公顷,喷雾。
4、西瓜炭疽病:80%可湿性粉剂1560-2520克/公顷,喷雾。
5、辣椒(甜椒)炭疽病、辣椒(甜椒)疫病:80%可湿性粉剂1800-2520克/公顷,喷雾。
6、番茄早疫病:80%可湿性粉剂1840-2370克/公顷,喷雾。
7、柑橘树炭疽病、疮痂病:80%可湿性粉剂1333-2000毫克/千克,喷雾。
8、苹果树轮纹病、斑点落叶病、炭疽病:80%可湿性粉剂1000-1500毫克/千克,喷雾。
9、梨树黑星病:80%可湿性粉剂800-1600毫克/千克/喷雾10、葡萄黑痘病、葡萄霜霉病、葡萄白腐病:80%可湿性粉剂1000-1600毫克/千克,喷雾。
11、花生叶斑病:80%可湿性粉剂720-900克/公顷,喷雾。
12、荔枝树霜疫霉病:80%可湿性粉剂1333-2000毫克/千克,喷雾。
常见三唑类杀菌剂

常见的三唑类农药简介
一、三唑酮
简介三唑酮是第一个被广泛应用的高效、低毒、低残留、持效期长、内吸性强的三唑类杀菌剂,被植物各个部分吸收后能在植物体内传导。
作用机理比较复杂,主要是主要是抑制菌体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三唑酮在某些病菌体内活性很强,但离体活性较差,对白粉病、锈病具有预防、治疗、铲除和熏蒸作用。
对多种作物病害如小麦云纹病、叶枯病、玉米圆斑病、黑穗病、凤梨黑腐病均有效果。
使用方法:可以适用于茎叶喷雾、处理种子、消毒土壤等多种方法,对鱼类和鸟类安全,对天敌和蜜蜂无害。
二、戊唑醇
戊唑醇杀菌性能与三唑酮相似,杀菌广谱,用量低并具有较强的内吸性。
应用:由于其具有很强的内吸性,用于处理种子,可杀灭附着在种子表面的病菌,也可在作物内向顶传导,杀灭作物内的病菌;用于全叶喷雾,可杀灭叶片表面和内部的病菌。
作用机理:主要是抑制病菌体内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与三唑酮类似,其生物活性比三唑酮和三唑醇高,使用表现为用药量低。
三、腈菌唑
是一种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的三唑类杀菌剂,杀菌广谱,内吸性强,对病害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可以喷洒,也可用于处理种子。
作用机理为抑制病菌体内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对作物安全,持效期长。
四、丙环唑
是一种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的内吸性杀菌剂,可被植物根茎叶吸收,并很快的在作物体内向上传导。
丙环唑可以防治由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特别是对小麦根腐病、白粉病、水稻恶苗病等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对卵菌病无效。
五、氟硅唑
氟硅唑是三唑类的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渗透性强,其作用机理是破坏和阻止病菌的细胞膜重要组成成分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导致细胞膜不能形成。
常用杀菌剂的种类(精品编辑)

常用杀菌剂的种类常用杀菌剂的种类、性质及作用奥美塞克——750g/十三吗啉1、“奥美塞克”杀灭枝干腐烂病、干腐病、轮纹病特效。
是目前防治枝干病害最为特效的产品。
2、“奥美塞克”具有内吸、爱护、治疗、铲除四大高能作用。
既安全,又别易产生抗性。
对白粉病、霉心病、赤星病、褐斑病及烂根病也具有显著防效。
(一)农用抗生素1、多抗霉素【中文通用名称】多抗霉素【英文通用名称】polylxin【商品名称】宝丽安、多氧霉素、科生霉素、多氧清等。
【化学名称】肽嘧啶核苷类抗生素【制剂类型】10%、3%、2%、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0.3%多抗霉素水剂【理化性质】该类抗生素含有A至N 14种同系物的混合物。
我国生产的多抗霉素要紧成分是多抗霉素A和多抗霉素B,是多抗霉素金群产群链霉菌(Streptomyces aureo chromogenes)所产生的代谢物,含量为84%(相当于84×10单位/g),系无群针状结晶,熔点(m.p.)180℃。
XXX产的多抗霉素称为多氧霉素,是可可链霉素阿苏变种(Streptomyces cacaoi var.asoensis)产生的代谢产物,要紧成分为多抗霉素B,占22%~25%(相当于22×10~25×10单位/g),系无定形结晶,分解温度(m.p.)为160℃。
多抗霉素易溶于水,多抗霉素对人、畜低毒,在动物体内无蓄积,易排出体外。
对鱼、水生生物及蜜蜂低毒。
是环保型绿XXX农药。
【作用】多抗霉素是广谱性、具有内吸传导作用的抗生素类杀菌剂。
对链格孢菌、葡萄孢菌、灰霉菌等真菌病害有较好防治效果。
当药剂喷到病菌体上后,病原菌细胞壁壳多糖的生物合成受到干扰,使以壳多糖为基质构成细胞壁的真菌,芽管和菌丝体局部膨大、破碎,细胞内容物溢出,导致病原菌细胞别能正常生长发育而死亡。
并且,该药剂还具有抑制病菌产生孢子及病斑扩大等作用。
多抗霉素在北方降叶果树上,要紧是用来防治苹果斑点降叶病、霉心病、梨黑斑病、草莓的灰霉病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杀得®2000 DF 35
1.5-2.0
可杀得叁千TM WG 30
1.0-1.4
噻菌铜 20%悬浮剂 300~480克/公顷
2-氨基-5-巯基-1,3,4-塞二唑铜络合物
壬菌铜 30%微乳剂 540~600克/公顷
噻森铜 20%悬浮剂 300~400克/公顷
N、N’-甲撑-双(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铜
CuCl2.3Cu(OH)2王铜(氯氧化铜)
金属铜与盐酸反应
Cu2O氧化亚铜(铜大师、靠山)
金属铜电解产生 铜的天然氧化物
Cu(OH)2氢氧化铜
由金属铜电解产生
氢氧化铜可以直接释放二价铜离子
波尔多液 (Ca (OH)2) 2 -Cu So4
当波尔多液喷施到到叶面上就变成了“碱式碳 酸铜 ”,随后分解出氢氧化铜释放出二价铜离 子
Kocide: Copper hydroxide 可杀得® :氢氧化铜
氢氧化铜直接释放二价铜离子
Cu (OH)2
3CuO·CuCl2·4H2O
Copper oxychloride COC 氯氧化铜
Cu Cl2 ,3 Cu(O H)2
氯氧化铜被转换成氯化亚铜(非可利用性铜), 然后变成氢氧化铜释放二价铜离子
铜制剂通过化学反应释放出二价铜离子
Copper sulphate
波尔多液
(Ca(OH)2) CuSO4
Copper oxychloride
王铜/氯氧化铜
3 Cu (OH)2 Cu Cl2
CuCO3, Cu(OH)2
Copper hydroxide
氢氧化铜
Cu (OH)2
Cupric chloride
剂型: 70%和80%代森锰锌WP,
( 80%喷克(美国仙农)、大生M-45(陶氏)、 新万生(杜邦)WP)
防治对象:主要用于防治蔬菜霜霉病、炭疽 病、褐斑病等。 叶面喷洒,隔7-10 d喷1次,也可用作种子 处理 。 使用剂量:1800~2500克/公顷
百泰(代森联+吡唑醚菌酯)
作用机理及产品特点
非传导性杀菌剂作用特点
不传导,对植物体内的病原菌效果相对较差; 杀菌谱广,干扰病原菌的生物氧化; 多作用位点,不易产生抗药性. 有些品种经过剂型的改进,显著提高了生物活性。
如氧化亚铜的粉粒带电荷,增加了附着性,代森 锰锌粉粒细度可通过700目,增加覆盖面积和黏附 性;百菌清加工成水分散性粒剂,大大改善了制 剂性能。
百泰是由德国巴斯夫公司2005年投放中国市场 的一种新型杀菌剂,由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杀菌 成分-吡唑醚菌酯和代森联复配而成,对几乎所有 的真菌性病害都有着较好的防治效果,早期使用 还可以很好地促进作物抗病毒蛋白的形成,有效 地预防病毒病的发生,其具有预防、免疫、治疗、 调节植物增产等多重功效。
有机硫杀菌剂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 三氯甲硫基(Cl3CS--)
代森锰锌 Mancozeb
化学名称:代森锰和 锌离子的配位化合物 使用:广谱,真菌性 叶部病害 剂型:70%可湿性粉剂
作用特点:氮原子上仍保留一个游离的氢原
子能使H2S或HS-分裂出来,形成异硫氰酸
酯类化合物,(
)抑止病原菌丙酮酸
的氧化作用。
氯化亚铜
Cu Cl2
Kocide® : copper hydroxide
可杀得® :氢氧化铜
Cu (OH)2
直接释放二价铜离子
(100%)
Cu ++
Cu ++
氢氧化铜:一种含有最高可利用二价铜离子浓度的含铜形式
%铜含量 施药量kg/Ha
杜邦铜制剂的开发历程
可杀得®101WP 50
3.0—3.5
可杀得® DF 40
废液 洗涤 废液 回收
多硫化钡(barium polysulfide)
分子式:Ba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Sx 俗名硫钡粉,深灰色粉末。约含硫化钡
40%~45%,硫黄20%~25%,其他如煤屑、硫酸 钡、碳酸钡、碳酸钡和硅石等30%~35%。用水配 制时,硫化钡与硫黄化合成多硫化钡溶液(四硫 化钡和五硫化钡)。水溶液呈黄色至深橙色或樱 红色。可用于防治小麦锈病、赤霉病、水稻的纹 枯病和害虫红蜘蛛等。由重晶石用无烟煤加热还 原成硫化钡,粉碎熔融后,加适量硫黄研磨均匀 而成。
石硫合剂(Lime Sulphur)
CaS·Sx
性质:褐色,臭蛋味,碱性,易被氧化。 使用:白粉病、锈病、炭疽病。 药害:幼嫩组织 配制:石灰:硫磺:水=1:2:13 石灰乳液 煮沸 加硫磺粉 继续煮45分钟
多硫化钙生产工艺
调制分散(分散剂、崩解剂) 密封包装 Cao S 催化反应 热滤 冷结晶 分离 真空包装 H2o
优秀的保护性杀菌剂 有效预防各种真菌性和细菌性病害 350~600克/公顷
铜制剂:化学特性和生物学特性的差异
CuSO4.5H2O硫酸铜:五水硫酸铜
铜矿或废铜在热的硫酸中溶化 当溶液冷却形成硫酸铜晶体 形成五水硫酸铜
波尔多混合液/碳酸钠波尔多液
波尔多液=硫酸铜+熟石灰(氢氧化钙) 碳酸钠波尔多液=硫酸铜+碳酸钠
喹啉铜
喹啉铜作为一种喹啉和铜离子化合的有机铜螯合物。具有内吸性 ,同时具备保护和治疗双重效果。当药液喷到作物的表面时,铜离子 对作物形成一层严密的保护膜防治病菌的入侵达到保护作物的目的; 当病菌已经入侵到作物的组织,喹啉铜能进入病原菌内部,抑制病原 菌的主要传导物如葡萄糖酸、磷酸脱氧酶、淀粉酶等活动和传导,从 而杀死病原菌。 登记对象:霜霉病 300~400克/公顷
晚疫病 150~190克/公顷 梨黑斑病:500~600克/公顷
苯并咪唑喹啉铜
防 治 对 象 : 低 等 病 原 真 菌 性 病 害 苯并咪唑-2-氨基甲酸酯-8-羟基喹啉铜
二、含硫杀菌剂
• 硫 磺(Sulphur) • 有效成分:元素硫—S • 生物活性:防白粉病(杀螨,杀虫)
单质硫主要有单斜硫和斜 方硫两种形式.但斜方硫是 室温下唯一稳定的硫的存 在形式
一、铜制剂
1.波尔多液(Bordeaux mixture) (碱式硫酸铜)
CuSO4·xCu(OH)2·yCa(OH)2·zH2O
波尔多液的发明
波尔多液(Bordeux Mixture)
Cuso4 Cao
超微粉碎
混合
包装
络合剂.增粘剂
氢氧化铜系列
• 杜邦可杀得101(77%氢氧化铜WP) • 杜邦可杀得2000(53.8%DF) • 杜邦可杀得3000(41.6%氢氧化铜WG) • 杜邦泉程(可杀得低铜悬浮剂(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