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历史 中国史期末试题1
中职《历史》期末试题

中职《历史》期末试题2019级《历史》2019年秋季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答题卡⼀、请将单选题的标准答案填在对应的题号内(每题2分)⼀、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50题)1.促使原始⼈过定居⽣活的根本原因是【A 】A.原始农业的发展 B.⾃然环境的优劣C.学会建造房屋的技术D.⽒族公社的形成2.海外华⼈常⾃豪地称⾃⼰为“炎黄⼦孙”,是因为【B 】A.华⼈是黄⽪肤的黄⾊⼈种B.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C.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D.海外华⼈散居世界各地3.“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说明西周时期实⾏分封制的主要⽬的是【B】A.保证国家的财政收⼊B.巩固周王的统治C.分割诸侯的兵⼒D.保证国家的兵源4.如果拍摄⼀部关于尧、舜、禹时期的电影,能够出现的情节是【B】A.舜建⽴中国历史上第⼀个王朝B.年⽼的舜把部落联盟⾸领的位置禅让给禹C.尧通过世袭制成为部落联盟的⾸领D.黄帝和炎帝共同视察⼤禹治⽔的⼯作5.西晋时期导致⼤批中原民众纷纷南迁的原因不包括【 D 】A.西晋的皇族内乱B.内迁各族起兵反晋C.北⽅的割据混战D.江南地区风景美丽6.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刘渊⾃认为先祖曾经与汉朝皇帝“约为兄弟”,鲜卑⼈建⽴政权,则奉其远祖为黄帝。
这说明少数民族的內迁加强了【 B 】A.制度认同B.⽂化认同C.习俗认同D.思想认同7.史料解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
《资治通鉴》记载:“(魏主)今欲断诸北语,⼀从正⾳。
其年三⼗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
三⼗已下,见在朝廷之⼈,语⾳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该史料反映了北魏孝⽂帝改⾰的哪项措施【B 】A.迁都洛阳B.改说汉话C.改穿汉服D.改⽤汉姓8.北魏孝⽂帝改⾰的根本⽬的是【 D 】A.恢复北⽅农业⽣产B.促进北⽅民族的封建化进程C.学习汉族⽂化D.巩固北魏对黄河流域的统治9.南北朝时期,统治者宣扬佛教的根本⽬的是【D 】A.⿇痹⼈民B.发展⽯窟艺术C.扩⼤寺院势⼒D.维护封建统治10.以下哪⼀⽯窟与莫⾼窟、龙门⽯窟与麦积⼭⽯窟共称为“中国四⼤⽯窟”【 A 】A.云冈⽯窟B.天龙⼭⽯窟C.剑川⽯窟D.柏孜柯⾥克⽯窟11.20世纪90年代,在陕西章台出⼟了⼀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等县名。
中职生历史期末试题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旬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13-2014-1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第 2套) 时间:100 分钟 分值:100 分一、选择题(2分/题,30分) 1.下列各项与禹无关的是( )A .治水有功B .以世袭来继承王位C .建立夏朝D .定都于阳城2.下列关于商朝历史的各项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 A.殷是商朝前期的都城 B .殷是商朝后期的都城 C.迁殷使商统治不稳固 D .二里头文化反映商代 3.西周统治者实行井田制与分封制的共同目的是为了( ) A.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统治 B .扩大中原文化的影响 C.巩固奴隶制的统治 D .实行中央集权制度4.据《史记》记载,周厉王“暴虐侈傲”,引起国人暴动,“厉王出奔”,西周政权出现“共和行政”,共和元年是公元前841年,共和十四年,厉王死于外地,这是( )A .公元前855年B .公元前854年C .公元前828年D .公元前827年5 下列关于西周井田制的各项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它是西周奴隶制的土地制度 B .因耕地阡陌纵横而称为井田C .一切土地属于周王所有D .受田农民负担十分沉重 6.夏、商、西周时期,主要的生产部门是( ) A .青铜铸造业 B.畜牧业 C .农业 D .工商业 7.下列关于商周时期农作物品种的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 A .后来习称的“五谷”都是这时育成的 B.后来习称的“五谷”这时都已种植了C .这时人们把全部农作物称为“五谷”D .这时的“五谷”已包括后世所有品种8.据历史记载:“五霸桓公为盛,葵丘之会,诸侯……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的目的是( ) A.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 B .促进诸侯国间的交流 C.协调诸侯国间的争端 D .尊崇周王的最高地位 9.春秋后期的霸主是( )命题教师:雷波《历史》第3页,共8页《历史》第4页,共8页…………○…………密…………封…………线…………内…………不…………要…………答…………题…………○…A.齐桓公和郑庄公B.晋文公和楚庄王C.秦穆公和宋襄公 D.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10.下列战役发生在今天山西境内的是()A.晋楚城濮之战 B.晋楚邲之战C.齐魏桂陵之战D.秦赵长平之战11.著名的都江堰是()A.航运水道工程B.防洪灌溉综合工程C.灌溉渠道工程D.防御体系的一部分12.春秋时,齐国管仲提出“相地而衰征”,其实质是()A.确立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B.巩固与维护周王的所有权C.承认私田主人土地所有制D.打击高利贷者与商人利益13.下列先秦诸子典籍中,其内容包括较多物理学知识的是()A.《论语》B.《墨子》C.《荀子》D.《庄子》14.鲁国是春秋时期著名的诸侯国,以文化昌盛著称。
中职中国历史期末试题

;.职业技术学院期末试卷【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课程名称:《中国历史》17级4班卷别:(A)卷考试形式:闭卷考核类型:考试本试卷共三大题,共 4 页,卷面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 3分,共60 分)1.某校历史学习小组开展“感知170万年前生活,寻找远古人类遗迹”的活动,他们应该去()A、北京周口店B、云南元谋县C、浙江余姚D、陕西西安2.2005年5月,宋楚瑜先生率领亲民党大陆访问团祭拜黄帝陵。
与黄帝一起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传说时代的人物是( )A.舜.B.禹C.尧D.炎帝3.公元前21世纪比公元前16世纪()A、晚500年B、早5000年C、晚5000年D、早500年4.“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这首诗与下列哪位人物最相关()A、曹操B、孙权C、周瑜D、诸葛亮5.战国时期,主张“兼爱”、“非攻”的是()A.儒家 B.法家C.墨家 D.兵家6.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A、秦朝 B、夏朝C、商朝 D、西周7.中国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皇帝,他统治期间民族关系和睦,被少数民族首领拥戴为“天可汗”。
“他”是()A、汉武帝B、隋文帝C、唐太宗D、唐玄宗8.“元旦那天,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
……这是宋代人在过哪个节日?()A、端午节B、中秋节C、春节D、元宵节9.元朝开创的重要制度是()A. 八旗制度B. 分封制C. 行省制D. 三省六部制10.“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这段话反映了我国明末清初时期,台湾曾经被西方殖民者占据。
话中“贵国”指的是:()A. 西班牙B. 葡萄牙C. 荷兰D. 英国11.明朝有不少只会背诵四书五经的书呆子却能考中科举做上高官,这考生答题不得超过此线;.是因为明朝政府()A、废除行中书省B、设立锦衣卫C、设立军机处D、实行八股取士1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北京条约》B.《南京条约》C.《望厦条约》D.《黄埔条约》13、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掀起了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的是()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14、在中国,有这样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三十万中国军民的罪行而饮恨,它就是()A.北京B.上海C.广州D.南京15、红军被迫开始长征的原因是()A.要以陕北为根据地B.要锻炼红军战士的意志C.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坚决主张D.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6、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唯一取得彻底胜利的是()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中法战争D、抗日战争17.1979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对哪两个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的政策与优惠措施()。
中职生历史试题及答案

中职生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哪项制度来加强中央集权?A. 分封制B. 郡县制C. 宗法制D. 世袭制答案:B2. 唐朝时期,哪位皇帝开创了“开元盛世”?A. 唐太宗B. 唐高宗C. 唐玄宗D. 武则天答案:C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贸易往来B. 宣扬国威C. 寻找长生不老药D. 军事征服答案:B4.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对西藏地区采取了哪些措施?A. 建立西藏地方政府B. 派遣驻藏大臣C. 颁布《西藏法典》D. 以上都是答案:D5. 辛亥革命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A. 武昌起义B. 黄花岗起义C. 保路运动D. 戊戌变法失败答案:C6.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倡导者是谁?A. 陈独秀B. 胡适C. 鲁迅D. 以上都是答案:D7.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在哪个战役中取得了重大胜利?A. 平型关大捷B. 台儿庄战役C. 百团大战D. 长沙会战答案:B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是?A. 1949年10月1日B. 1948年10月1日C. 1950年10月1日D. 1949年9月1日答案:A9.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和地点是?A. 1921年,上海B. 1921年,北京C. 1922年,上海D. 1922年,北京答案:A10.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A. 深圳B. 珠海C. 厦门D. 汕头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是________。
答案:秦朝2.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__。
答案:李渊3. 明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__。
答案:朱元璋4. 清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__。
答案:皇太极5.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是________。
答案:孙中山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一?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多项措施巩固统一,包括推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修建长城,以及焚书坑儒等。
中职一年级《中国历史》期末试卷

**职专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一)年级(**)班《中国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60)1.“市井经济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
……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如耍闹处,通宵不绝。
”以上经济现象开始出现于()A.秦朝都城咸阳 B.西汉都城长安C.隋朝都城长安 D.北宋都城东京2.唐太宗曾说:“其(夷狄)情与中夏不殊……四海可使如一家。
”下列史实与唐太宗直接相关,并体现他话中理念的是()A.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 B.执政清明开创贞观之治C.允许高僧玄奘西行求法 D.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3.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是()A.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B.三国鼎立,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C.激化了民族矛盾,不利于民族融合 D.局部统一,为大统一创造了条件4.“贞观十五年,公主嫁到吐蕃,加强了中原与吐蕃的经济文化联系。
”材料评述的是()A.宋夏议和的意 B.宋辽议和的意义C.宋金议和的意义 D.义唐蕃和亲的意义5.历史上曾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的是()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诸葛亮6.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唐朝宰相共369人,共出自98个家族,其中少数民族宰相多达24人,出自15个家族,占唐朝宰相总数的6%左右。
这反映了唐代()A.汉族人才匮乏 B.民族政策开明C.中原文化衰落 D.中外文化融合7.西晋作为一个统一的王朝只存在了三十多年,类似秦朝短命而亡。
下列关于西晋短命而亡的原因不正确的是()A.西晋统治集团奢侈腐化 B.民族矛盾尖锐,氐族人推翻了西晋C.统治集团内斗,耗尽国力 D.西晋地主残酷压迫内迁少数民族8.唐朝僧人鉴真的贡献是()A.七下西洋,交流中外 B.六次东渡,弘扬佛法C.出使西域,开通丝路 D.西行天竺,求取真经9.南朝时期,下列政权:①陈、②宋、③梁、④齐,出现的先后顺序为()A.②④③①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①②③④10.与“精忠报国”“直捣黄龙”“郾城大战”有关的历史人物是()A.岳飞 B.韩世忠 C.秦桧 D.文天祥11.西晋时,内迁的少数民族是()A.匈奴,鲜卑,羯,氐,羌 B.匈奴,山戎,羯,羌,氐C.匈奴,山戎,氐,羌,犬戎 D.匈奴,犬戎,羯,氐,羌12.“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导致了西晋衰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人口迁徙的高潮。
中职《历史》期末考试及答案

《历史》本卷满分100分,90分钟完卷。
得分:答题卡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答案请填入答题卡中)1、下列最能体现河姆渡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是()A、粟的种植B、水稻的种植C、玉米的种植D、小麦的种植2、“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这句话指的是()A、井田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3、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A、秋收起义B、广州起义C、南昌起义D、武昌起义4、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A、中央集权B、郡县制C、君主专制D、宗法制5、下列选项中,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A、甲午中日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鸦片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6、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根本目的是:()A、极力加强皇权B、削弱相权C、削弱将帅权利D、削弱地方财权7、“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这首诗与下列哪位人物最相关()。
A、曹操B、孙权C、周瑜D、诸葛亮8、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成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沿海经济开发区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D、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9、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在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分。
”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A、重实用,缺乏理性精神B、求善而不在存真C、具有很强的封闭性D、落后于西方国家10、张载曾庄严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在明清之际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吁。
中专历史考试题及答案

中专历史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A. 商朝B. 秦朝C. 西周D. 汉朝答案:B2. 唐朝时期,实行科举制度的皇帝是:A. 唐太宗B. 唐高宗C. 武则天D. 唐玄宗答案:A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 贸易B. 宣扬国威C. 寻求佛教经典D. 寻找新大陆答案:B4.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对国家统一做出重大贡献的战役是:A. 雅克萨之战B. 平定三藩C. 收复台湾D. 平定准噶尔答案:B5. 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A. 巴黎和会B. 辛亥革命C. 戊戌变法D. 甲午战争答案:A6.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年份是:A. 1919年B. 1921年C. 1927年D. 1949年答案:B7.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A. 国共两党矛盾B. 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C.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D. 封建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答案:A8.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A. 农业B. 轻工业C. 重工业D. 服务业答案:C9. 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严重破坏的领域是:A. 经济B. 政治C. 文化D. 军事答案:C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显著成就包括:A. 经济的快速发展B. 社会制度的完善C. 国际地位的提升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包括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和______。
答案:火药2. 唐朝时期,著名的佛教石窟艺术是______。
答案:龙门石窟3.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______制度。
答案:密折制度4. 五四运动中,提出的口号是“外争国权,______”。
答案:内惩国贼5. 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第一次土地改革是______年。
答案:1950年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中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A. 北京人B. 元谋人C. 山顶洞人D. 蓝田人。
2.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其中著名的青铜器是()A. 司母戊鼎B. 四羊方尊C. 青铜立人像D. 毛公鼎。
3.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进行变法,其中秦国商鞅变法的内容不包括()A. 承认土地私有B. 奖励耕织C. 建立县制D. 以德行教化民众。
4. 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推行的制度是()A. 分封制B. 郡县制C. 禅让制D. 世袭制。
5. 汉武帝时期,为了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派()出使西域。
A. 张骞B. 班超C. 甘英D. 卫青。
6. 东汉末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打败的对手是()A. 袁绍B. 孙权C. 刘备D. 刘表。
7.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8. 科举制正式诞生于()A. 隋文帝时期B. 隋炀帝时期C. 唐太宗时期D. 武则天时期。
9. 唐朝时期,被称为“诗仙”的诗人是()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
10. 宋代商业繁荣,城市中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A. 市舶司B. 交子C. 瓦子D. 勾栏。
11. 元朝时期,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A. 回族B. 满族C. 蒙古族D. 维吾尔族。
12. 明朝时期,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在中央废除的制度是()A. 丞相制度B. 行中书省C. 三司D. 厂卫制度。
13. 清朝前期,为了加强对台湾的管辖,设置的机构是()A. 台湾府B. 澎湖巡检司C. 宣政院D. 伊犁将军。
14.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15. 洋务运动的口号是()A. “自强”“求富”B. “民主”“科学”C. “扶清灭洋”D. “实业救国”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西周为了巩固统治,实行_分封制_。
2.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叫做_大泽乡起义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隋朝在历史上重新统一了分裂的中国,但它却是一个短暂的王朝,其统治类似于历史上的()
A.东汉B.秦朝C.北魏D.元朝
2.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进士、举人、状元等称号主要是从下列哪种途径获得的()A.战功B.辛勤劳动C.科举考试D.经商
3.当今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石拱桥建于()
A.隋朝B.唐朝 C.宋朝D.元朝
4.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A.《古兰经》B.《圣经》C.《金刚经》D.《诗经》
5.少数民族曾在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上写下灿烂的篇章。
你知道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是哪一个吗?( )
A.辽 B.金 C.元D.清
6.小强对历史巨著《资治通鉴》很感兴趣,作了如下归纳。
但有一项错误,是哪一项呢?( )
A.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巨著
B.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
C.作者北宋司马光
D.书名的含义是总结出许多的历史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
7.北宋司马光编纂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下面哪个人物不可能出现在他的笔下?( ) A.秦始皇B.张骞C.玄奘D.岳飞
8.《宋史》记载“……有造突火枪,内安子窠,如燃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五十余步。
”它描绘的是我国“四大发明”中哪一项的应用?( )
A.造纸术B.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
9.假如你跟随郑和的船队下西洋,下面哪些地方是船队没有到过的地方()A.红海沿岸B.非洲东海岸C.地中海沿岸D.印度洋沿岸
10.下列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中,两项都属于同一个领域的一组是()
A.《千金方》和《本草纲目》B.《水经注》和《农政全书》
C.《缀术》和《天工开物》D.《齐民要术》和《本草纲目》
11.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是()
A.关汉卿B.马致远C.汤显祖D.曹雪芹
12.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平方公里。
A.六十多万B.四十多万C.一百六十多万D.一百五十多万
13.魏源则被称为西学中用第一人,他提出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成为经典,成为拿来主义的开山鼻祖。
他提出的“长技”是指()
A.西方的先进技术 B.西方的政治制度
C.西方优秀的思想文化 D.西方开放的对外政策
14.洋务运动后期提出的口号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师夷长技以自强”
C.“自强”D.“求富”
15.19世纪六七十年代,支持中亚浩罕国阿古柏侵占中国新疆造成中国西北边疆危机的国家是()
A.英美B.英俄C.英法D.俄日
16.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条约是()
A.《天津条约》B.《北京条约》 C.《瑷珲条约》D.《辛丑条约》
17.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掀起戊戌变法运动的目的是()
A.推翻清政府
B.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C.建立共和国
D.挽救民族危亡
18.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宏伟的水利工程之一。
孙中山先生最早提出开发三峡水利的设想,这主要体现了他的哪一思想主张()
A.国共合作 B.民族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权主义
19.在中国人民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①长征精神②井冈山精神③五四精神。
这些精神财富产生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
20.下列文艺作品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有()
①小说《小二黑结婚》②历史剧《逼上梁山》③歌剧《白毛女》④诗歌《雷锋之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判断题
1、《唐本草》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订的药典,比欧洲早800多年(√)
2、火药技术在宋元时期开始应用于军事(×)
3、四大楷书家是唐朝的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和元朝的赵孟頫,他们分别创制了欧体、柳体、颜体和赵体四种楷书体(√)
4、我国早在宋元时期就形成了传染病学,并已经能够用人痘接种预防天花(×)
5、明末清初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关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百科全书(√)
6、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方案的是洪仁玕的《资政新篇》(√)
7、京剧在清朝乾隆年间徽戏和楚戏、昆曲等地方剧种互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剧种,并很快发展为北京的主要剧种(×)
8、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在中国沿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
9、李大钊是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他第一次全面系统的介绍马克思主义是《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这篇文章(×)
10、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是由中共在东北成立的东北电影制片厂出品的优秀作品(×)
三、简答题
1、例举中国古代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至少3位),选择其中一位介绍他们的主要观点。
荀子(战国):人定胜天;制天命而用之;君舟民水
王充(东汉):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死不为鬼
范缜(南北朝):形神合一
(唐朝)柳宗元、刘禹锡
(明末清初)王夫之:世界由物质构成,物质世界是独立存在的;世界上的一切都在不停运动变化;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不断进步的。
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法治;以相权和学校限制君权;工商皆本。
顾炎武:宇宙由物质构成;反对君主专制;社会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学以致用。
2、唐朝统治者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简述唐朝中央政府与边疆主要少数民族的关系,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对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
唐朝中央政府与边疆少数民族有战有和,以和平统一为主流。
(1)西北突厥族:先以武力打击控制,后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该地区;(2)北方回纥族:接受唐朝领导,设行政机关进行管辖,册封首领;(3)东北方向靺鞨族:设行政机构“黑水都督府”、“渤海都督府”;(4)西南南诏:册封其首领为云南王;(5)西南吐蕃族:以和亲加强联系和统一。
3、例举中国古代著名医药学家(至少4位),选择其中2位简述他们的主要成就。
扁鹊:脉学之宗,四诊法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华佗:麻醉书、五禽戏
葛洪:《金匮药方》、《肘后救卒方》
陶弘景:《本草经集注》
孙思邈:《千金方》
李时珍:《本草纲目》
4、简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并谈谈对新文化运动各项主张的理解。
内容: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理解: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5、简述中国书法字体的演变历程,例举4位著名书法家和他们的代表性书法作品或字体。
字体:秦朝统一文字为小篆,秦至东汉年间由小篆发展为隶书,汉至晋年间由隶书发展形成草书、楷书、行书。
书法家:曹魏的钟繇,最擅长楷书;
东晋王羲之《兰亭序》
唐朝张旭、怀素创狂草体;颜真卿创颜体楷书,代表作《颜氏家庙碑》、《多宝塔碑》;柳公权创柳体楷书,代表作《玄秘塔碑》
宋朝宋徽宗的瘦金体;赵孟頫创赵体楷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