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中国历史期末试题

合集下载

中职《中国历史》试题

中职《中国历史》试题

中职《中国历史》试题##职专《中国历史》试卷一、填空题(2分﹡15)1.西周统治者为巩固统治,经济上实行()制,政治上实行()制和()制。

2.春秋五霸指的是()、()、()、()、()。

3. 刘邦建立西汉后,吸取秦朝速亡教训,采取()的政策,多次减免田租赋税,使社会得到迅速发展。

4. 儒学成为西汉的统治思想,是采纳了董仲舒的()的建议。

5. 汉武帝创建了()和(),确立了中国封建官学制度。

6. 嫁给松赞干布唐朝公主是()公主。

7. 《步辇图》的作者是()。

8. 在你知道的唐朝诗人中,写出一位现实主义诗人是()。

二、选择题(2分*10)1.距今一万八千年,会钻孔技术,懂人工取火的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2.下列属于半坡文化是()A彩陶 B用火遗迹 C良渚文化 D打制石器3.远古传说中,教民稼穑是()A燧人氏 B有巢氏 C神农氏 D伏羲氏4.盘庚迁殷所在朝代是()A夏 B商 C西周 D东周5.政治上主张“无为”的是()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子6.在下列皇帝中,重用文臣限制武将的皇帝是()A汉高祖B文景帝 C汉武帝 D光武帝7.通西域被司马迁称为“凿空”的人是()A张骞 B班固 C卫青 D霍去病8.发明“麻沸散”的是()A张仲景 B华佗 C蔡伦 D张衡9.龙门石窟在()A山西 B河南 C山东 D河北10.开元盛世是()皇帝在位时期A唐太宗 B武则天 C唐玄宗 D唐高祖三、简答题(10分*5)1. 商鞅变法主要内容是什么?2.秦朝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创立并加强中央集权制度主要措施有哪些?3.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推行一系列措施,主要内容包括哪些?4.唐太宗励精图治措施有哪些?这些措施的实施取得了什么效果?5.简述澶渊之盟、宋夏和议、绍兴和议的内容。

中职生历史期末试题

中职生历史期末试题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旬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13-2014-1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第 2套) 时间:100 分钟 分值:100 分一、选择题(2分/题,30分) 1.下列各项与禹无关的是( )A .治水有功B .以世袭来继承王位C .建立夏朝D .定都于阳城2.下列关于商朝历史的各项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 A.殷是商朝前期的都城 B .殷是商朝后期的都城 C.迁殷使商统治不稳固 D .二里头文化反映商代 3.西周统治者实行井田制与分封制的共同目的是为了( ) A.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统治 B .扩大中原文化的影响 C.巩固奴隶制的统治 D .实行中央集权制度4.据《史记》记载,周厉王“暴虐侈傲”,引起国人暴动,“厉王出奔”,西周政权出现“共和行政”,共和元年是公元前841年,共和十四年,厉王死于外地,这是( )A .公元前855年B .公元前854年C .公元前828年D .公元前827年5 下列关于西周井田制的各项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它是西周奴隶制的土地制度 B .因耕地阡陌纵横而称为井田C .一切土地属于周王所有D .受田农民负担十分沉重 6.夏、商、西周时期,主要的生产部门是( ) A .青铜铸造业 B.畜牧业 C .农业 D .工商业 7.下列关于商周时期农作物品种的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 A .后来习称的“五谷”都是这时育成的 B.后来习称的“五谷”这时都已种植了C .这时人们把全部农作物称为“五谷”D .这时的“五谷”已包括后世所有品种8.据历史记载:“五霸桓公为盛,葵丘之会,诸侯……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的目的是( ) A.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 B .促进诸侯国间的交流 C.协调诸侯国间的争端 D .尊崇周王的最高地位 9.春秋后期的霸主是( )命题教师:雷波《历史》第3页,共8页《历史》第4页,共8页…………○…………密…………封…………线…………内…………不…………要…………答…………题…………○…A.齐桓公和郑庄公B.晋文公和楚庄王C.秦穆公和宋襄公 D.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10.下列战役发生在今天山西境内的是()A.晋楚城濮之战 B.晋楚邲之战C.齐魏桂陵之战D.秦赵长平之战11.著名的都江堰是()A.航运水道工程B.防洪灌溉综合工程C.灌溉渠道工程D.防御体系的一部分12.春秋时,齐国管仲提出“相地而衰征”,其实质是()A.确立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B.巩固与维护周王的所有权C.承认私田主人土地所有制D.打击高利贷者与商人利益13.下列先秦诸子典籍中,其内容包括较多物理学知识的是()A.《论语》B.《墨子》C.《荀子》D.《庄子》14.鲁国是春秋时期著名的诸侯国,以文化昌盛著称。

中职中国历史期末试题

中职中国历史期末试题

;.职业技术学院期末试卷【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课程名称:《中国历史》17级4班卷别:(A)卷考试形式:闭卷考核类型:考试本试卷共三大题,共 4 页,卷面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 3分,共60 分)1.某校历史学习小组开展“感知170万年前生活,寻找远古人类遗迹”的活动,他们应该去()A、北京周口店B、云南元谋县C、浙江余姚D、陕西西安2.2005年5月,宋楚瑜先生率领亲民党大陆访问团祭拜黄帝陵。

与黄帝一起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传说时代的人物是( )A.舜.B.禹C.尧D.炎帝3.公元前21世纪比公元前16世纪()A、晚500年B、早5000年C、晚5000年D、早500年4.“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这首诗与下列哪位人物最相关()A、曹操B、孙权C、周瑜D、诸葛亮5.战国时期,主张“兼爱”、“非攻”的是()A.儒家 B.法家C.墨家 D.兵家6.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A、秦朝 B、夏朝C、商朝 D、西周7.中国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皇帝,他统治期间民族关系和睦,被少数民族首领拥戴为“天可汗”。

“他”是()A、汉武帝B、隋文帝C、唐太宗D、唐玄宗8.“元旦那天,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

……这是宋代人在过哪个节日?()A、端午节B、中秋节C、春节D、元宵节9.元朝开创的重要制度是()A. 八旗制度B. 分封制C. 行省制D. 三省六部制10.“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这段话反映了我国明末清初时期,台湾曾经被西方殖民者占据。

话中“贵国”指的是:()A. 西班牙B. 葡萄牙C. 荷兰D. 英国11.明朝有不少只会背诵四书五经的书呆子却能考中科举做上高官,这考生答题不得超过此线;.是因为明朝政府()A、废除行中书省B、设立锦衣卫C、设立军机处D、实行八股取士1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北京条约》B.《南京条约》C.《望厦条约》D.《黄埔条约》13、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掀起了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的是()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14、在中国,有这样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三十万中国军民的罪行而饮恨,它就是()A.北京B.上海C.广州D.南京15、红军被迫开始长征的原因是()A.要以陕北为根据地B.要锻炼红军战士的意志C.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坚决主张D.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6、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唯一取得彻底胜利的是()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中法战争D、抗日战争17.1979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对哪两个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的政策与优惠措施()。

中职生历史试题及答案

中职生历史试题及答案

中职生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哪项制度来加强中央集权?A. 分封制B. 郡县制C. 宗法制D. 世袭制答案:B2. 唐朝时期,哪位皇帝开创了“开元盛世”?A. 唐太宗B. 唐高宗C. 唐玄宗D. 武则天答案:C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贸易往来B. 宣扬国威C. 寻找长生不老药D. 军事征服答案:B4.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对西藏地区采取了哪些措施?A. 建立西藏地方政府B. 派遣驻藏大臣C. 颁布《西藏法典》D. 以上都是答案:D5. 辛亥革命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A. 武昌起义B. 黄花岗起义C. 保路运动D. 戊戌变法失败答案:C6.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倡导者是谁?A. 陈独秀B. 胡适C. 鲁迅D. 以上都是答案:D7.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在哪个战役中取得了重大胜利?A. 平型关大捷B. 台儿庄战役C. 百团大战D. 长沙会战答案:B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是?A. 1949年10月1日B. 1948年10月1日C. 1950年10月1日D. 1949年9月1日答案:A9.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和地点是?A. 1921年,上海B. 1921年,北京C. 1922年,上海D. 1922年,北京答案:A10.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A. 深圳B. 珠海C. 厦门D. 汕头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是________。

答案:秦朝2.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__。

答案:李渊3. 明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__。

答案:朱元璋4. 清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__。

答案:皇太极5.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是________。

答案:孙中山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一?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多项措施巩固统一,包括推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修建长城,以及焚书坑儒等。

中职一年级《中国历史》期末试卷

中职一年级《中国历史》期末试卷

**职专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一)年级(**)班《中国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60)1.“市井经济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

……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如耍闹处,通宵不绝。

”以上经济现象开始出现于()A.秦朝都城咸阳 B.西汉都城长安C.隋朝都城长安 D.北宋都城东京2.唐太宗曾说:“其(夷狄)情与中夏不殊……四海可使如一家。

”下列史实与唐太宗直接相关,并体现他话中理念的是()A.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 B.执政清明开创贞观之治C.允许高僧玄奘西行求法 D.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3.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是()A.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B.三国鼎立,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C.激化了民族矛盾,不利于民族融合 D.局部统一,为大统一创造了条件4.“贞观十五年,公主嫁到吐蕃,加强了中原与吐蕃的经济文化联系。

”材料评述的是()A.宋夏议和的意 B.宋辽议和的意义C.宋金议和的意义 D.义唐蕃和亲的意义5.历史上曾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的是()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诸葛亮6.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唐朝宰相共369人,共出自98个家族,其中少数民族宰相多达24人,出自15个家族,占唐朝宰相总数的6%左右。

这反映了唐代()A.汉族人才匮乏 B.民族政策开明C.中原文化衰落 D.中外文化融合7.西晋作为一个统一的王朝只存在了三十多年,类似秦朝短命而亡。

下列关于西晋短命而亡的原因不正确的是()A.西晋统治集团奢侈腐化 B.民族矛盾尖锐,氐族人推翻了西晋C.统治集团内斗,耗尽国力 D.西晋地主残酷压迫内迁少数民族8.唐朝僧人鉴真的贡献是()A.七下西洋,交流中外 B.六次东渡,弘扬佛法C.出使西域,开通丝路 D.西行天竺,求取真经9.南朝时期,下列政权:①陈、②宋、③梁、④齐,出现的先后顺序为()A.②④③①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①②③④10.与“精忠报国”“直捣黄龙”“郾城大战”有关的历史人物是()A.岳飞 B.韩世忠 C.秦桧 D.文天祥11.西晋时,内迁的少数民族是()A.匈奴,鲜卑,羯,氐,羌 B.匈奴,山戎,羯,羌,氐C.匈奴,山戎,氐,羌,犬戎 D.匈奴,犬戎,羯,氐,羌12.“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导致了西晋衰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人口迁徙的高潮。

中职《历史》期末考试及答案

中职《历史》期末考试及答案

《历史》本卷满分100分,90分钟完卷。

得分:答题卡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答案请填入答题卡中)1、下列最能体现河姆渡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是()A、粟的种植B、水稻的种植C、玉米的种植D、小麦的种植2、“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这句话指的是()A、井田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3、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A、秋收起义B、广州起义C、南昌起义D、武昌起义4、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A、中央集权B、郡县制C、君主专制D、宗法制5、下列选项中,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A、甲午中日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鸦片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6、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根本目的是:()A、极力加强皇权B、削弱相权C、削弱将帅权利D、削弱地方财权7、“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这首诗与下列哪位人物最相关()。

A、曹操B、孙权C、周瑜D、诸葛亮8、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成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沿海经济开发区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D、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9、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在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分。

”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A、重实用,缺乏理性精神B、求善而不在存真C、具有很强的封闭性D、落后于西方国家10、张载曾庄严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在明清之际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吁。

中职历史 中国史期末试题15

中职历史 中国史期末试题15

一、单项选择题1、在全国首先推行郡县制度和行省制度的朝代分别是( )A.秦朝和唐朝B.秦朝和隋朝C.秦朝和元朝D.唐朝和元朝2、“今我朝罢丞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我朝”指的是()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3、“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

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A.井田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4、标志着西方列强首先打开中国大门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5、圆明园首度遭到侵略者的野蛮洗劫发生在(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中日甲午战争期间D.抗日战争期间6、下列文献中,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是( )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海国图志》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7、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A.中华民国成立B.新文化运动开始C.五四运动爆发D.中国共产党成立8、中国人创办第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是在( )A.鸦片战争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洋务运动时期D.戊戌变法时期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 )A.阶级斗争B.经济建设C.政治建设D.文化建设10、诸子百家的学说后来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是( )A.法家B. 道家C.墨家D.儒家11、据目前所知,商朝出现的成熟文字是()A.甲骨文B.小篆C.隶书D.原始刻划符号12、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A.《民报》的创办B.中国同盟会的建立C.《青年杂志》的创办D.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13、《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进入新阶段的是( )A.增开通商口岸B.赔款白银二亿两C.割台湾等地给日本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14、“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这首诗反映了()A. 孟子的“仁政”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C.王阳明的“心学”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15、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最主要是因为()A.创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B.为两汉至宋元政治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C.统一了度量衡D.统一了法律16、“昔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完整word)中职历史 中国史期末试题14 (2)

(完整word)中职历史 中国史期末试题14 (2)

嵊州职教中心14学前大专第一学期历史期末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

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A、封号和耕牛B、土地和耕牛C、土地和人口D、人口和铁梨2、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龙门石窟佛像造型逐渐呈现汉化的风格.这反映了A、佛教的传入B、疆域的扩大C、民族的融合D、全国的统一3、德国哲学家康德在题为《中国》的口授记录中介绍中国大运河:“由广州通向北京,就其长度而言,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其实,大运河的起讫地应该是A、北京到广州B、扬州至杭州C、北京至杭州D、杭州至广州4.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正确的是A.西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B.隋唐时期已经有了活字印刷的书籍C.唐时发明管形火器“突火枪” D.宋代在航海交通上已普遍使用指南针5。

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女词人.她中年以后作品的突出特点是A.怀念中原故土,渗透了忧伤的感情B.着重揭露封建统治的腐朽和黑暗C。

着重表达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D。

反映市民生活面貌,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6.参加“开心辞典”网上答题,其中有一个问题是:“我国在什么时期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请问应该选择的答案是A.唐朝时期B.两宋时期C.元朝时期D.明清时期7.在现代社会中,刷卡消赞已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纸币最早出现于A.北宋前期安徽地区 B.南宋后期山西地区C.北来后期河南地区 D.北宋前期四川地区8.西藏成为中国正式行政区,由中央政府任用官吏、驻扎军队、清查户口、征收赋税开始于A.两汉时期B。

唐朝 C.宋朝D。

元朝9.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中华五十六个民族大家庭中,哪个民族是在元朝时经过长期融合而形成的新民族A。

回族B。

维吾尔族C。

苗族D。

土家族10.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是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以下朝代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期末试卷
【2017~2018学年度 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 《中国历史》17级1.2班 卷 别: (A ) 卷 考试形式: 闭卷 考核类型: 考试 本试卷共 三 大题,共 4 页,卷面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1.某校历史学习小组开展“感知170万年前生活,寻找远古人类遗迹”的活动,他们应该去( )
A 、北京周口店
B 、云南元谋县
C 、浙江余姚
D 、陕西西安
2.2005年5月,宋楚瑜先生率领亲民党大陆访问团祭拜黄帝陵。

与黄帝一起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传说时代的人物是( ) A.舜. B.禹 C.尧 D.炎帝 3.公元前21世纪比公元前16世纪( ) A 、晚500年 B 、早5000年 C 、晚5000年 D 、早500年
4.“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这首诗与下列哪位人物最相关( )
A 、曹操
B 、孙权
C 、周瑜
D 、诸葛亮 5.战国时期,主张“兼爱”、“非攻”的是( )
A .儒家
B .法家
C .墨家
D .兵家 6.隋朝在历史上重新统一了分裂的中国,但它却是一个短哲的王朝,其统治类似
于历史上的( )
A 、东汉
B 、秦朝
C 、北魏
D 、元朝
7.中国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皇帝,他统治期间民族关系和睦,被少数民族首领拥戴为“天可汗”。

“他”是( )
A 、汉武帝
B 、隋文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8.“元旦那天,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

……这是宋代人在
过哪个节日?( )
A 、端午节
B 、中秋节
C 、春节
D 、元宵节 9.元朝开创的重要制度是( )
A. 八旗制度
B. 分封制
C. 行省制
D. 三省六部制
10.“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这段话反映了我国明末清初时期,台湾曾经被西方殖民者占据。

话中“贵国”指的是:( )
A. 西班牙
B. 葡萄牙
C. 荷兰
D. 英国
11.明朝有不少只会背诵四书五经的书呆子却能考中科举做上高官,这
考 生 答 题 不 得 超 过 此 线
图2
是因为明朝政府( )
A 、废除行中书省
B 、设立锦衣卫
C 、设立军机处
D 、实行八股取士 12.下列选项中,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3、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掀起了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的是 ( )
A .戊戌变法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14.下列表格归纳了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四次重大探索。

请按提示在下表的①、②、③处填写最佳答案
A .①五四运动 ②孙中山 ③曾
国藩
B .①洋务运动 ②孙中山 ③陈独秀
C .①五四运动 ②曾国藩 ③胡适
D .①洋务运动 ②陈独秀 ③梁启超
15、在中国,有这样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三十万中国军民的罪行而饮恨,它就是 ( )
A .北京
B .上海
C .广州
D .南京
16、红军被迫开始长征的原因是 ( )
A .要以陕北为根据地
B .要锻炼红军战士的意志
C .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坚决主张
D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17、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唯一取得彻底胜利的是 ( )
A 、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中法战争
D 、抗日战争 18.歌曲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时代精神。

图2歌曲所反映的重大事件是
A .公车上书
B .辛亥革命
C .五四运动
D .北伐战争
19. 教育部基础教育上司下发2017年1号函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
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要求各地在2017年春季始全
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精神“十四年抗战”始于
A .九一八事变
B .八一三事变
C .西安事变
D .七七事变
20. 解放战争时期,当毛泽东得知一场战役的胜利消息时,欣然提笔写下了“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的诗句。

这场战役是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请同学们将选择题答案抄写要下方表格内,否则不得分。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综合题:
梦想
重大探索 代表人物 自强求富梦 ①
李鸿章 变法强国梦 戊戌变法 康有为 民主共和梦 辛亥革命 ② 民主科学梦
新文化运动

21.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历史文物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灿烂辉煌的文明。

写出下图中它们的名称。

上图A、B分别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4分)
表现的是哪个朝代在哪个领域的成就?(4分)
22.某班开展历史知识竞猜活动,其中有请为下列人物图片找出他们各自的介绍语,(将正确选项字母填到横线上)(6分)
A.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政治上主张为政以德。

B.东汉末年医学家,曾研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

C.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曾经统一黄河中下游地区。

图1是________________
图2是_________________ 图3是_______________
23、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充满了坎坷,许多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4分)
(1)将下列字母代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8分)
A.民报 B.江南制造总局C.新青年(青年杂志)D.康有为
①属于洋务运动时期的是____________
②属于戊戌变法时期的是____________
③属于辛亥革命时期的是__ _ ____
④属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是__________
(2)选用所学知识问答题
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

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到强侵略,国门被迫打开的情况中艰难开始,主要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师夷长
技”
→维新变法→→
②从这些思想主张的发展变化,你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有什么特点?(2分)
2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们党的纲领如下:
(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
(2)直到阶级结束为止,即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时为止,承认
无产阶级专政……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俄文译稿)材料二1928年2月毛泽东率领部队在罗霄山脉中段开展游击战争,建立共产党组织和工农兵政府。

以宁冈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初具规模,湘赣边界的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材料三中共中央同共产国际之间的秘密电台在长征战斗中毁坏,原有的联系中断。

它的直接结果是中国共产党可以而且只能完全独立自主地根据面对的实际情况决定自己的行动和主张,它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这次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不仅承担了抗日战争后期中国战场对日作战的主要任务,也成为中国抗日进入反攻阶段、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夺取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前线战场。

摘编自步平《中国共产党是引导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的旗帜》请回答:
(1)材料一所反映的内容是在哪一次会议上通过的?(2分)
(2)材料二中“以宁冈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指的是哪一革命根据地?
由此,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4分)
(3)材料三中的“会议”是指哪次会议?根据材料指出此次会议标志
着中共从幼年走向成熟的理由。

(4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