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选第一学期期末本科B卷

合集下载

《历史文选》B卷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历史文选》B卷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的意义。

(每小题1分,共15分)1. 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不肖:2.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书:3.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

患:4.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无所逃隐,且懼奔辟而忝.两君。

忝:5.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以为:6.夫星之队,木之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

是:7.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

或:8.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孰与:9.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期:10.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戚戚:11. 若辩其辞,则恐人怀其文,忘其用,直.以文害用也。

直:12.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

顿:13.师退,次.于召陵.次:14.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津:15.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多: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30分)1.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用本义的一句是(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B.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

C.四鄙.之萌人。

D.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2.下面对“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中“逝”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逝:往。

B.逝:跑。

C.逝:死。

D.逝:通“誓”,发誓。

3.“殓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临”在句子中应理解为( )A.面对B.临视C.哭悼死者D.从高处向低处看4.下面列举的词义变化的例子,其变化类型属词义缩小的一例是( )A.响:回声—声音B.色:脸色—颜色C.狱:案件—监狱D.坟:土堆—坟墓5.在下面的同义词辨析中,对“恭”和“敬”两词的词义差异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A.“恭”可以用作动词带宾语;“敬”没有动词用法。

B.“敬”表示一般的对人尊敬;而“恭”则表示对人非常尊敬。

C.“敬”多用于对人有礼貌,不怠慢;“恭”多指对事严肃认真,不掉以轻心。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期末B卷含解析卷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期末B卷含解析卷

期末复习培优卷B卷(满分:100分;时间:8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2022·广西南宁·七年级期中)在“北京周口店文化节”的活动现场,小明很想体验北京人的原始生活。

当主办者发给他一块瘦肉让他切割时,他选择的最佳工具应该是()A.石制工具B.铁制工具C.棍棒D.硬质土块2.(2022·河北·廊坊市第十中学七年级期中)下图是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和装饰品,据图片判断山顶洞人()A.已经开始交换生活用品B.已经懂得人工取火C.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D.已经有了爱美的意识3.(2022·山东临沂·七年级期中)在一处原始聚落遗址博物馆,小明看到了如图文物和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由此可知,他参观的原始人类遗址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4.(2022·山东临沂·七年级期中)教人结网驯服鸟兽的伏羲氏,教人构木为居的有巢氏,教人钻燧取火的燧人氏,教人播种五谷的神农氏都曾被列入传说中的“三皇”。

“三皇”传说虽名目不一,但共同反映了()A.传说中可能蕴含着历史史实B.史实都是由传说演变而来C.“三皇”时代属于青铜时代D.历史传说没有任何可信度5.(2022·江西宜春·七年级期中)按下面的编制思路,其中“①”处应为()A.世袭制B.郡县制C.禅让制D.分封制6.(2022·广东·深圳市海湾中学七年级期中)识读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卷(24年秋)(B)

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卷(24年秋)(B)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卷(24年秋)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2道试题,每题2分,计24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他的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被习近平总书记视为饱含着“报国情怀”。

他领导的虎门销烟彰显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他就是()A.林则徐B.关天培C.陈化成D.魏源2.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

”站在北京西北郊的一处(如下图)废墟上,我们可以解读到的历史是()A.邓世昌壮烈殉国B.戚继光抗倭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D.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3.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和以往农民起义最大的不同在于()A.政府的残酷镇压B.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C.农民军内部分裂D.提出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4.19世纪60年代以后,英国支持浩罕国军事头目阿古柏入侵新疆地区。

俄国出兵侵占新疆伊犁地区。

法国控制越南,中法战争爆发。

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1884年法国进攻台湾。

据此构建的合适主题是()A.边疆危机B.瓜分狂潮C.救亡图存D.开眼看世界5.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历史趋势是()A.由屈辱走向振兴B.由封闭走向开放C.由分裂走向统一D.由专制走向民主6.创刊于1922年9月的《向导》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份中央机关报,该报持之以恒地宣传“打倒帝国主义”和“打倒封建军阀”。

该报的主张符合()A.中共一大确定的党的中心工作B.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大口号C.中共二大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D.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7.下面时间轴反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其中“★”处对应的内容是()A.辛亥革命B.国民革命C.二次革命D.土地革命8.张学良、杨虎城说:“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

”这表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是为了()A.要求与日本进行“和谈”B.发动政变,取而代之C.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D.实行“兵谏”,逼蒋抗日9.某校历史社团为举办图片展览搜集了下面的图片,该展览反映的主题是()A.抗日战争中人民军队与老百姓鱼水情深B.全民族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法宝C.海外华侨的支援是抗战胜利的重要条件D.两个战场的相互配合是抗战胜利的关键10.国民党《中央日报》的总主编陶希圣说:“我们明知道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气。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B卷新版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B卷新版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在下面诸子百家的思想中,不属于孟子思想的是A.反对兼并战争,主张实行“仁政”;B.反对空谈,提倡“法治”;C.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D.宣扬“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观念。

2 . 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

这一做法: ()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3 . “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出自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是A.刘邦、项羽起义B.春秋争霸战争C.秦一统六国D.陈胜、吴广起义4 . 我国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A.18000年前B.20万年前C.70万年前D.170万年前5 . 《周礼》记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种鼎之齐。

”这反映了()A.甲骨文的雕刻技巧B.金文的形成与发展C.青铜器的铸造工艺D.铁农具的制造技术6 . 东汉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发展,出现“光武中兴”的繁荣局面,其原因不包括A.释放奴婢B.合并郡县C.兴办太学D.惩处贪官7 . 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

《三字经》中“赢秦氏,始兼并。

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A.秦﹣﹣﹣西汉B.西汉﹣﹣﹣东汉C.东汉﹣﹣三国D.三国﹣﹣西晋8 . 下列有关下图原始人类的陈述正确的一项是()A.开始使用磨制石器B.已经使用天然火C.会烧制陶器D.会装扮自己9 . 下列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A.黄河流域的统一B.北方政权的更迭C.三国鼎立局面结束D.北方民族大融合10 . 2000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1000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年前,茶叶是中国的名片…,其中与“丝绸是中国的名片”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文景之治B.昭君出塞C.张骞出使西域D.江南地区的开发11 . 某电视剧摄制组根据剧情布置了一个曹操的书房,其道具有四样,根据史实判断其中有误的是()①屏风上画有《洛神赋图》②墙上挂有《魏国疆域图》③桌上有《孙子兵法》一书④书柜中摆放着纸质书稿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2 . 中国封建社会政权的更替,多数由农民起义推动。

2010级中国古代史上试卷B卷

2010级中国古代史上试卷B卷

华中师范大学2010-2011学年第1学期期(末)考试试卷(B 卷) 课程名称 中国古代史 课程编号83210001 任课教师 尤学工一、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5分) 1、管仲改革2、五德终始说系别 专业年级学生姓名:学号-------------------------------------------------密----------------------------------封-----------------------------线---------------------------------------------------------3、内朝4、侯景之乱二、简答题:(共4题,每题8分)1、简述春秋战国时期“私家”对“公室”的斗争。

2、简评汉武帝时中外朝格局的形成。

3、简述东汉豪强地主田庄的主要特点。

4、简评北魏孝文帝。

三、材料分析题:(共2题,每题12分)1、“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请根据以上材料,分析诸葛亮的治国策略。

2、材料一:“凡厥衣冠,莫非二品,自此以还,遂成卑庶”。

(《宋书》卷九四《恩幸传序》)材料二:“(宗越)本为南阳次门,安北将军赵伦之镇襄阳,襄阳多杂姓,伦之使长史范觊之条次氏族,辨其高卑,觊之点〔宗〕越为役门。

……为扬武将军(官品四品),领台队。

元嘉二十四年,启太祖(宋文帝)求复次门,移户属冠军县,许之。

”(《宋书》卷八三《宗越传》)材料三:北魏文成帝和平四年,“尊卑高下,宜令区别,……制皇族、师傅、王公侯伯及士民之家,不得与百工、伎巧、卑姓为婚,犯者加罪”。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含答案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甩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一律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

第I卷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封建的元素,本有两个:一为爵禄,受封者与凡官吏同。

一为君国子民,子孙世袭,则其为部落酋长时固有的权利,为受封者所独。

”下列有关其表述最准确的是()A.封建社会存在世官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对国家的统一是个威胁C.后者有害于统一,前者则不然 D.封建社会中,分封制长期存在2.刘邦称帝后,大封刘姓子弟为王,“自为枝辅,以卫王室”。

允许后代继承封号,并规定“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由此可见当时存在着()①分封遗风②宗法观念③神话皇权④世袭制度A.①②B.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3.“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制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

这一论断评价的是()A.孟子“仁政”学说 B.荀子礼法并施的主张 C.董仲舒新儒学 D.韩非法家思想4.随着生产和耕作技术进步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下列有关该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①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开始形成②传统自耕农经济形成并开始成长③精耕细作技术进入全面成熟期④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已被打破A. ①②③B. 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5.《醒世恒言·施润泽滩阙遇友》中的施润泽在捡到一大笔银子后有一段内心独白:“有了这银子,再添上一张机……算到十年之外,便是千金之富。

中国历史文选B卷

中国历史文选B卷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历史学院(系、部)历史学专业 08 级《中国历史文选》期末考试试卷 B 卷姓名:学号:成绩:憲法久則必差,推步後而愈密,前人所以論司天也,而史學亦複類此。

《尚書》變而為《春秋》,則因事命篇、不為常例者,得從比事屬辭為稍密矣;《左》、《國》變而為紀傳,則年經事緯,不能旁通者,得從類別區分為益密矣。

紀傳行之千有餘年,學者相承,殆如夏葛冬裘,渴飲饑食,無更易矣。

然無別識心哉,可以傳世行遠之具,而斤斤如守科舉之程式,不敢稍變,如治胥吏之簿書,繁不可刪。

以云方智,則冗複疎舛,難為典據;以云圓神,則蕪濫浩瀚,不可誦識。

蓋族史但知求全於紀、表、志、傳之成規,而書為體例所拘,但欲方圓求備,不知紀傳原本《春秋》,《春秋》原合《尚書》之初意也。

《易》曰:“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紀傳實為三代以後之良法,而演習既久,先王之大經大法轉為末世拘守之紀傳所蒙,曷可不思所以變通之道歟!左氏編年,不能曲分類例;《史》《漢》紀、表、傳、志,所以濟類例之窮也。

族史轉為類例所拘,以致書繁而事晦;亦猶訓詁注疏所以釋經,俗師反溺訓詁注疏而晦經旨也。

夫經為解晦,當求無解之初;史為例拘,當求無例之始。

例自《春秋》左氏始也,盍求《尚書》未入《春秋》之初意歟!神奇化臭腐,臭腐複化為神奇,解莊書者,以謂天地自有變化,人則從而奇腐雲耳。

事屢變而複初,文飾窮而反質,天下自然之理也。

《尚書》圓而神,其於史也,可謂天之至矣。

非其人不行,故折入左氏,而又合流於馬、班。

蓋自劉知幾以還,莫不以謂《書》教中絕,史官不得衍其緒矣。

又自隋《經籍志》著錄,以紀傳為正史,編年為古史,歷代依之,遂分正附,莫不甲紀傳而乙編年。

則馬、班之史,以支子而嗣《春秋》;荀悅、袁宏,且以左氏大宗,而降為旁庶矣。

司馬《通鑒》病紀傳之分而合之以編年;袁樞《紀事本末》又病《通鑒》之合而分之以事類。

按本末之為體也,因事命篇,不為常格,非深知古今大體,天下經綸,不能網羅隱括,無遺無濫。

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B卷

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B卷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统考(B)卷历史试题(本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一、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世界通史》中说:“它所基于的大体假想是荒谬的。

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完全的进程,要么完全照抄,要么通盘否定。

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致使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

因此,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保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减弱这一文明。

”这一思想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反思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 D.辛亥革命二、19世纪70年代末,一名英国人写道:“一个重庆商人若是要在上海采办洋货,他可以到一个钱庄……押借一笔款项。

……(然后)将定货单寄与他在上海的代理人;钱庄领导也通知与他有关系的上海钱庄或其分庄,由后者向洋行或其中国的代理人处付予这笔款项。

”可见此时的钱庄A.已经完全变成了洋行的附庸B.在中外贸易中居于关键地位C.一般不肯支持土货出口业务D.在洋货内销中具有重要作用3、1897年2月11日,著名中外的商务印书馆在上海诞生了,那时最有利于其诞生的国内环境是A.上海成为中国与世界接轨的窗口 B.清政府放宽对民营企业的限制C.“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蓬勃开展4、下表是1920-1936年在中国投资的工业资本中中国资本与外国资本的产值及比重(货币单位:亿元),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A.这一时期外国资本始终占主导地位 B. 这一时期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这一时期中国资本增加率超过外国 D.中国资本增加的前提是社会和平稳定五、一名历史学家在回忆南京解放前夕的生活时称:“中央大学每一个月发薪水的那一天,可以说是最紧张的一天。

各人在会计处拿到薪水,就得赶紧奔向新街口换成银元,立刻嘘嘘地赶到米市买米。

”这反映了A.纸币无法用于购买粮食 B.市场上粮食和食物奇缺C.囤积银元和粮食现象普遍 D.银元币值较纸币稳定六、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备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抽恃,舍身喂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文选》试卷(B)
政法系历史专业本科
一、列举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举出“四书五经”
2、举出《史记》三家注
3、举出《汉书》新创四志
4、举出《后汉书》新创列传七篇
5、举出两晋南北朝方志地理书三部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古文尚书”
2.《史记》“三家注”
3.《汉书.艺文志》
4.《三国志注》
5.郦道元
三、简答题(每小题8 分,共16分)
1.简述《三国志》对正统问题的处理方法?
2.《汉书》与《史记》相比较在体例和内容上有何继承、发展和创新?
四.翻译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昏弃厥肆祀,弗答;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

2.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衰微,诸侯力征,时君世主,好恶殊方。

是以九家之说,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候。

3.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4.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

游文于六经,留意于仁义之际。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于道最为高。

矣,而果得晋国,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民之情伪,尽知之矣。


1.臣请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给上面一段文字加上标点并回答
①焚书令中哪些书烧哪些书不烧?
②对违背法令的人如何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