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能、势能、机械能及转化(精选、提高)

动能、势能、机械能及转化(精选、提高)
动能、势能、机械能及转化(精选、提高)

15.4—15.5动能、势能、机械能及相互转化

1、(2012?梅州)如图所示,一个小球由静止从光滑曲面的顶

端自由滑下,若它在顶端的重力势能为65J ,则滑到底端的动能是( )

A .35J

B .50J

C .55J

D .65J

2、(2012?桂林)如图5所示,小华把悬挂的铁锁拉近并紧贴自己的鼻子,稳定后松

手,头保持不动,铁锁向前摆去又摆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锁不断地来回摆动,是因为动能不断增加 B .锁向下摆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 .锁摆到最低点后会继续上升,是因为受重力作用

D .锁摆动的过程中,机械能总量不变,所以摆回来时会碰到鼻子 3、(2012?广州)把篮球抛向空中,忽略空气阻力,图3 哪一图象能正确反映球离

手后至落回地面前机械能(E )与篮球离地- 高度(h )的关系( )

4、(2012?武汉)一辆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洒水车正在洒水作业,关于该洒水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机械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B 、机械能变小,重力势能、动能变小

C 、机械能不变,动能变小

D 、机械能变小,动能不变

5、(2012娄底)玩“过山车”是一项非常惊险刺激的娱乐活动.如

图所示,过山车时而从轨道的最低点D 上升到最高点A ,时而从最高点A 飞驰而下。过山车在运动过程中,若不计能量损失,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点机械能小于

B 点机械能 B .D 点动能最大,A 点势能最大

C .

D 点动能最大,A 点机械能最大 D .A 点势能最大,机械能最大 6、(2012常州)把上紧发条的玩具车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玩具车由静止开始加速跑

动,此过程中玩具车能量的变化情况是( )

A .弹性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B .弹性势能减小,动能减小

C .弹性势能增大,动能增大

D .弹性势能增大,动能减小 7、.(2011四川)2011年4月10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

火箭,成功将北斗八号导航卫星发射到预定椭圆轨道,该椭圆轨道近地点约200千米,远地点约3599千米,如图是北斗八号导航卫星的轨道示意图。已知该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关于该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

点运行过程中势能、动能、速度的变化是

A .势能增加、动能减小、速度减小

B .势能减小、动能增加、速度增加

C .势能减小、动能增加、速度不变

D .势能不变、动能不变、速度不变 8.(2011年福建省泉州市第19题)骑自行车下坡.不踩脚踏板也会越来越快.在这

个过程中( )

A .动能增加,势能减少

B .动能增加,势能增加

C .动能不变,势能减少

D .动能减少.势能增加

9.(2011广东深圳,第28题)图8是研究滚摆运动的实验,在滚摆向上运

动的过程中,若不计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机械能不变

B .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机械能增加

C .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机械能不变

D .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机械能减速 10.(2011江苏苏州,第6题)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所引起

的大规模海啸,冲毁了建筑,卷走了村落,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海啸具有极大破坏力的主要原因是海啸行成的海浪具有巨大的 A.电能 B.机械能 C.核能 D.内能

11.(2012嘉兴)据报道,一辆横穿铁路的拖拉机,因故障而停在铁道上,此时远处

驶来一列火车,尽管司机及时采取紧急制动措施,但缓慢驶进的列车还是将拖拉机撞飞了,这是因为火车的 A.动能很大 B.速度很大 C.势能很大 D.功率很大

12.(2012茂名)如图所示,小明每次都让小车在斜面上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然

后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关于这实验,下面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在同一高度静止释放小车是为了保证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惯性相同

B .小车的轮子起到减小摩擦的作用

C .小车下滑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 .小车滑下斜面后,由于惯性在水平面上还能滑行一段距离 13.(2012哈尔滨)如图,小球上下运动的过程中,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小球上下运动过程中,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B .小球向下运动过程中,小球所受的重力对小球做功

C .小球对弹簧施加拉力,弹簧对小球也施加拉力

D .小球上下运动过程中,动能与势能不断相互转化

14.(2012常州)把上紧发条的玩具车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玩具车由静止开始

加速跑动,此过程中玩具车能量的变化情况是

A .弹性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B .弹性势能减小,动能减小

C .弹性势能增大,动能增大

D .弹性势能增大,动能减小 15.(2012大庆)下列物体的动能与势能转化中由动能转化为势能的是

图5

16.(2011安徽芜湖,第3题)“歼20”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身重型歼击机,

具有卓越的机动性能,当它在空中加速向下俯冲时,动能____________,重力势能____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7.(2012?广东省)如图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的圆弧轨道,将一小

球由轨道的P 点自由释放,滚动到Q 点。在此过程中,动能先变 后变 ,重力势能 。大;小;先变小后变大

18.(2012?上海市)如图所示的游戏中,球被传出主要表明力可以

改变物体的 ________ 。中间同学在向上跃起的过程中,其质量 _______ 、重力势能 ______ (均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运动状态,不变,增大 19.(2012福州)神州8号飞船完成与天宫一号对接任务后返回。

在距离地面1m 时,返回舱的4台发动机开始向下喷气,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的,舱体受到向上的阻力增大,

因此再次减速下降,在这个过程中返回舱的动能_________,重力势能__________。

20.(2012宁波)如图,倾斜轨道上的滚动体由A 处自由释放,向B 处滚动(不计摩

擦及空气阻力),所受重力的方向 。有三位同学分别对此过程作了以下判断,你认为正确的是 (选填序号)。 ①滚动体在A 处受力平衡

②滚动体在B 处的势能小于A 处的势能 ③滚动体在A 处的动能大于B 处的动能

21.(2012株洲)2011年11月3日凌晨,我国自主设计的“神舟八号”飞船与“天

宫一号”成功实现安全对接,携手遨游太空。对接后,“神舟八号”相对于“天宫一号”是 的(填“运动”或“静止”);它们沿椭圆形轨道绕地球运行时,动能较小的点是 。(填“近地点”或“远地点”)

22.(2012鸡西)甲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乙图是探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关系”的实验装置,两个实验都要控制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滑,这是为了保证物体到达水平面开始端的相同,在下滑的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3(2012?湖南娄底)如图所示,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用质量不同的A 、B 两个小球(m A >m B )碰撞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纸盒.实验中控制小球的高度相同,是为了控制两球到达底端时__________相同;实验中通过观察纸盒被推动的距离的大小,可以比较A 、B 两个小球的________ 的大小。

(2)将(甲)与(乙)两实验比较可知,小球动能的大小与小球的_______有关.

将(甲)与(丙)两实验比较可知,小球动能的大小与小球的_______有关. (3)本次实验采用物理最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

毛巾 棉布 木板

乙 图

甲 图

(甲) (乙)

(丙)

动能和势能 机械能及其转化

动能和势能 机械能及其转化 【学习目标】 1、知道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及机械能的概念; 2、了解影响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 3、掌握探究影响动能、重力势能大小的实验过程; 4、了解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 【要点梳理】 要点一、能 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要点诠释: 1、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即说明此物体具有能。但是有能不一定正在做功。物体能做多少功,就说它具有多少能。 2、功就是能转化多少的量度。功代表了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一另种形式,因而功和能的单位也是相同的。功的单位是焦耳(J ),能的单位也是焦耳(J )。 要点二、机械能 要点三、动能和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1、在一定的条件下,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如将一块小石块,从低处抛向高处,再从高下落的过程中,先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后,后来又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2、在一定的条件下,动能和弹性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如跳板跳水运动员,在起跳的过程中,压跳板是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跳板将运动员反弹起来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要点四、机械能守恒 机械能守恒。如果一个过程中,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和就保持不变。这个规律叫做机械能守恒。 (1)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和增大——如果除重力和弹力外没有其他外力做功即:没有其他形式能量补充或没有能量损失),则动能势能转化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2)题中如果有“在光滑斜面上滑动”则“光滑”表示没有能量损失——机械能守恒;“斜面上匀速下滑”表示有能量损失——机械能不守恒。 机 械 能 势能 重力 势能 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决定其大小的因素: 物体质量越大、举得越高,势能就越大 弹性 势能 定义: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 决定其大小的因素: 物体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 动能 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决定其大小的因素: 物体速度越大、质量 越大,动能就越大

动能势能机械能提高练习

动能势能机械能练习 1、如图4所示.在起 重机匀速向上起吊重物的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物所受的重力与重物对钢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 重物对钢绳的拉力与钢绳对重物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 若重物所受的一切外力突然消失,它将会静止 D. 在匀速向上运动的过程中,重物的机械能不变 2、脚将毽子踢出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毽子飞行过程中受到重力和脚对它的踢力 B 、 毽子向上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C 、 毽子能继续向上运动是由于毽子具有惯性 D 、由于惯性,毽子下落过程中会越来越快 3、如图是推出的铅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速度 V 随着时间t 变化的图像,正确的 是() 4、2011年3月11 日,日本发生里氏级地震所引发的大规模海啸, 冲毁了建筑, 卷走了村落,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海啸具有极大破坏力的主要原因是海啸形成 的海浪具有巨大的( ) A.电能 B.机械能 C 核能 D 内能 A

5、在学校组织的登山比赛中,小杨同学第一个登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身体悬挂不动时,势能为零 B. 身体上升时,重力做功,势能减少 C ?身体下降时,重力做功,势能增加 D .身体上升时,克服重力做功,势能增加 A. 车和人的动能变大 B. 车和人的重力势能变小 C. 车和人的机械能变小 D. 车和人的机械能不变 11、一中学生骑自行车下坡时,不蹬脚踏板恰好匀速向下运动。在此过程中, 他的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变化情况是( ) A. 动能不变,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B. 动能增大,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C. 动能减小,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D .动能不变,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A. 小杨同学做的功最多 B. 小杨同学做功最慢 C. 小杨同学的动能增大了 D. 小杨同学的重力势能增大了 6跳远运动的几个阶段如图4所示,则运动员( A. 助跑阶段机械能不变 B. 起跳时机械能为零 C. 经过最高点时动能最大 D. 经过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大 abb 7、在一次参观中,外地游客丁先生从渠江公园乘电梯到思源广场, 在电梯匀速 上升的过程中,丁先生的() A 、重力势能不断增大 B 、 动能不断增大 C 、 机械能保持不变 D 、 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8、小明同学站在匀速上行的启动扶梯上由一楼升到二楼的过程中, 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 小明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B. 小明的动能大小保持不变 C. 小明的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D. 自动扶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9、图5是小明在体育考试中测试 “引体向上”时的示意图。关于“引体向上” 10、某同学骑自行车下坡滑行时,速度越来越快,

动能势能机械能内能热量

动能势能机械能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小明在做模拟“蹦极”的小实验,一根橡皮筋一端系一个小石块,另一端固定在A点,B点 是橡皮筋不系小石块自然下垂时下端所在的位置,C点是小石块从A点自由释放后所能达到的最低点。关于小石 块从A点到C点运动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石块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B.从A点下落到B点的过程中,小石块受到重力和弹力的作用 C.从B点下落到C点的过程中,小石块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小石块在C点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2.在物理学中能量的单位是( ) A.千克B.牛顿C.焦耳D.瓦特 3.如图为小强打篮球时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篮球表面凹凸不平的花纹是用来增大压力的 B.相对于在空中飞行的篮球,篮球筐是静止的 C.投入篮筐的篮球在空中下落时,势能主要转化为动能 D .篮球抛出后仍能向上运动,是由于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4 .如图所示的情景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是 A.箭离开弓过程B.运动员撑起过程C.杠铃被举起过程D.运动员下落过程 5.如图所示,人造卫星沿椭圆形轨道绕地球运行,当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动能逐渐增大,机械能增大B.势能逐渐减小,机械能减小 C.动能逐渐增大,势能逐渐减小,机械能不变D.动能逐渐增大,势能逐渐减小,机械能减小 6.对雨滴在空中匀速下落过程的分析(不考虑雨滴质量的变化和雨滴受到的浮力),正确的是 A.雨滴的机械能不断减少B.雨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雨滴只受到重力的作用D.雨滴只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 7.如图所示是滑雪运动员从山上滑下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员加速下滑过程中动能增大 B.运动员下滑过程中,若一切外力都消失,他将处于静止状态 C.运动员穿上滑雪板,因增大了与雪地的接触面积,而增大了摩擦力 D.运动员弓着腰,是通过降低重心来增大重力的 8.“长征二号”运载火箭自带的燃料和助燃剂,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式将含有氢和氧的气体______(选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储存在火箭内.它将“神州八号”飞船送入预定轨道后,飞船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过 程中,机械能的转化过程为______. 9.从桌面掉到地上的乒乓球会自动弹起,球在上升过程中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由于球与空 气有摩擦,上升过程中球的机械能__________. 10.莆田是国家级射箭训练基地,2015年3月份全国射箭冠军赛在我市举行.如图甲,拉满的弓将箭射出, 是弓的___能转化为箭的___能.手在拉弦的同时感到弦也在拉手,这是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的.如 图乙,运动员拉弦的手要戴上“护指”,这是通过增大手的受力面积来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弦对手 的压强. 1.如图是一运动员做蹦床运动的一幅图片,针对蹦床运动,从动能与势能相互转化的角度提出一个问题并回答。 (不计空气阻力)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为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科学小组利用斜面、钢球、木块等器材开展了如图所示的活动。 (1)实验中通过比较木块_____________来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 (2)在图甲和图丙中,用质量不同的两个钢球从斜面上相同高度自由滚下,目的是使钢球撞击木块时的 _____________相同;比较甲、乙两图,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3)由实验中钢球撞击木块做功,同学们联想到汽车撞击行人出现交通事故的情景,并猜想到交通事故的危害 程度与“超载”、“超速”有关。进一步探究,获得了表格内的数据: 分析表格内的数据可知,利用甲、丙两次实验可验证危害程度与_____________有关(选填“超载”或“超 速”);在质量和速度两个因素中,对动能影响较大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在体育活动中,从铅球下落陷入沙坑的深度情况猜想到:物体的重力势能可能与物体的质量、下 落高度和运动路径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大小、形状相同的A、B、C、D四个铅球,其中A、C、 D三球的质量为m,B球质量为2m,让A、B两球从距沙表明高H静止下落,C球从距沙表面高2H静止下落,D

动能和势能 练习题(含答案)

《动能和势能》练习题(一) 一.填空题 1.动能是指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其大小与物体的和有关. 2.势能包含势能和势能两种.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势能,它与物体的和有关;物体由于发生而具有的能叫做势能,它的大小与有关. 3.我们常用的能量单位是,用字母来表示. 4.判断下列物体是否具有动能或势能,如果有,说出能量的名称,如果没有,说明原因. ①在水平地面上滚动的铅球:____________;②悬挂在室内的电灯:____________;③玩具汽车中被卷紧的发条:_____________;④弹簧:_____________; ⑤在空中飞行的波音747客机:_____________;⑥静止在水平轨道上的列车: ___________. ⑦高速升空的火箭.⑧被拉弯的钢板尺. ⑨被水电站拦河坝拦住的上游水.⑩空中下落的皮球. 5.质量较大的喜鹊与质量较小的燕子在空中飞行,如果它们的动能相等, 那么飞得快. 6.如果卡车空载和满载时都以同样的速度行驶,那么空载时具有的动能 满载时具有的动能.停放在山顶上的卡车具有的重力势能该卡车下 山时具有的重力势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7.如图14-5所示,一个同学在蹦床上玩,从跳起到上升至最高点的过程 中,能逐渐增大,能逐渐减小。 8.如图14-6所示,在“研究物体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将A、B、C三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的h A、h B、h C高处滚下(m A=m B<m C,h A=h C>h B)推动纸盒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1)要研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我们要选择两图来进行比 较。 (2)从图中可以看出,A、B、C三个小球刚到达水平面时,球 的动能最大。 ^ 二.选择题 1.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线悬挂着的物体,它没有做功,它不具有机械能 B.在空中飞行的子弹,因为它能做功,所以它具有机械能 C.甲物体的运动速度比乙物体的大,则甲物体的动能一定比乙物体的大D.甲物体的高度比乙物体的高度大,则甲物体的势能一定比乙物体的大2.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中,他的() A.动能增大,势能不变B.动能不变,势能减小C.动能、势能都不变D.动能减小,势能增大图14-6 ]

动能和势能 机械能及其转化练习题

动能和势能机械能及其转化(1~12基础 13~14能力提升) 1、电梯厢在匀速上升过程中,动能,机械能.(“增大”、“减小”或“不变”) 2、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对于火箭搭载的卫星来说,动能________,重力势能__________,卫星的机械 能是由火箭燃料的_____________转化而来。 3、如图所示,小明从滑梯上自由加速下滑时,感到臀部灼热,这是因为他的重力势能一部分转化成了 ______能和________能,下滑过程中,他的机械能_____________。 4、在体育考试中,小刚投出的实心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实心球从离开手 后到达最高点的过程中,球受______个力的作用,球的机械能________,在最高点时,球的动能 ________零。 5、在大型游乐场里,小明乘坐如图所示匀速转动的“摩天轮”,正在向最高点运动,对此过程,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小明的重力势能保持不变 B.小明的动能保持不变 C.小明的机械能守恒 D.小明的动能先大后小 6、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A、雨滴自由下落 B、跳伞运动员减速下降 C、热气球匀速下降 D、火箭点火发射升空 7、下列四种情况,动能和势能之间没有发生相互转化的是() A、用弓将箭射出 B、上升的滚摆 C、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D、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 8、受高空落物伤人的启示,美军正在研制一种名为“上帝之杖”的太空武器.“上帝之杖”实质就是高 密度、耐高温的金属棒,它要依托太空平台的搭载,借助小型火箭助推和高空下落产生的巨大动能,对 地球战略目标实施打击,破坏力巨大.它攻击目标的巨大能量主要来源于() A.小型火箭助推动能 B.“上帝之杖”本身的内能 C.下落过程重力势能转化的动能 D.与大气摩擦产生的能量 9、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制作的“会跳的卡片”,用手把它平压在桌面上,使橡皮 筋伸长,迅速松手后,卡片就会弹跳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橡皮筋恢复原状时弹性势能转化成动能 B、橡皮筋恢复原状时动能转化成弹性势能 C、橡皮筋恢复原状后卡片上升时重力势能转化成动能 D、橡皮筋恢复原状后卡片上升时弹性势能转化成重力势能 10、把篮球抛向空中,忽略空气阻力,哪一图象能正确反映球离手后至落回地面前机械能(E )与篮球 离地面高度(h )的关系()

11.4认识动能和势能_教案

《11.4认识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作课教师:马晨楠作课对象:九年级197班时间:2014年9月12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什么是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 ⑵知道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分别与哪些因素有关, 2.过程与方法 ⑶通过描述所观察各种能量现象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⑷通过探究动能和势能分别跟哪些因素有关,学习运用控制变量研究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加强科学方法教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⑸通过探究实验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敢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及交流合作的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动能和势能的概念;探究影响动能的因素. 难点:势能的概念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讲述故事,提示学生思考相关的问题。 (1)《小子弹和大石头》:抗日战争期间,一天,日军进攻我军,火力很猛,我军的子弹快要打光了。“准备大石头,节约子弹!”我军连长发出了命令。战士们立即利用战斗间隙,把一块块石头搬到战壕前沿。“敌人进攻了,滚石头!”连长又发出了命令。战士们用力向下一推,几百块巨大的石头从山头滚下,犹如发生了山崩,砸得日军死的死,伤的伤,龟缩到山脚下面去了。滚下的石头为什么具有这么大的杀伤力?

(2)一铁路职工“中弹”昏倒:一乘客从疾驰的火车里扔下一个小小的馒头,正好砸在一位在铁路边值班的工人的头上,这位工人当即昏倒。为什么小小的馒头能把人砸伤?学完这节课大家自然会明白。 二、进行新课 1.什么是能 让学生仔细观察教材上的图11-19,讨论分析: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 (2)这些物体是否能够做功?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3)从功的角度来看,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特点?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给出“能量”的定义。再引导学生列举一些生活和自然界中物体做功事例,让学生正确认识、感悟“能量——物体能够对外做功,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 紧接着引导学生思考下面事例中的问题:四、五级风能够推动帆船“逆水行舟”,八、九级大风可以使大树“前仰后合”,而飓风能把大树连根拔起。 问:哪种风具有的能量最大?(答:飓风。) 问:你怎样判断能的大小?(答:比较它们能够做的功的多少。)通过学生的回答总结:在物理学中,能量和做功有密切的联系,能量反映了物体做功的本领。一个物体能做的功越多,这个物体的能量就越大。能的单位和功的单位相同,都是焦耳。 2.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图11-20和11-21针对上述实例,分析思考下列问题。,得出动能的初步概念。 (1)以上这些物体是否具有能量?为什么?(答:具有能量,因为它们都能做功。) (2)它们为什么能够做功?(答:因为它们都是运动的。)

动能和势能 机械能及其转化 知识讲解

动能和势能机械能及其转化 撰稿:肖锋审稿:蒙阿妮 【学习目标】 1、知道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及机械能的概念; 2、了解影响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 3、掌握探究影响动能、重力势能大小的实验过程; 4、了解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 【要点梳理】 要点一、能 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要点诠释: 1、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即说明此物体具有能。但是有能不一定正在做功。物体能做多少功,就说它具有多少能。 2、功就是能转化多少的量度。功代表了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一另种形式,因而功和能的单位也是相同的。功的单位是焦耳(J),能的单位也是焦耳(J)。 要点二、动能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要点诠释: 1、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物体的质量,二是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当物体的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其动能越大,物体的速度越小其动能越小。具有相同运动速度的物体,质量越大动能越大,质量越小动能越小。 2、动能是“由于运动”这个原因而产生的,一定不要把它理解成“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动能”。例如在空中飞行的飞机,不但有动能而且还具有其它形式的能量。 要点三、势能 1.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 2.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要点诠释: 1、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则它的重力势能越大。 2、重力势能是“被举高”这个原因而产生的,一定不要把它理解成“被举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例如在空中飞行的飞机,不但有重力势能而且还具有其它形式的能量。 3、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 要点四、机械能 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要点五、动能和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高清课堂《动能和势能、机械能及其转化》机械能及其转化) 1、在一定的条件下,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如将一块小石块,从低处抛向高处,再从 高下落的过程中,先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后,后来又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2、在一定的条件下,动能和弹性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如跳板跳水运动员,在起跳的过程中,压 跳板是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跳板将运动员反弹起来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3、机械能守恒。如果一个过程中,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和就保持不变。这个规律 叫做机械能守恒。 4、水能和风能的利用:自然界的流水和风能都是具有大量机械能的天然资源。利用水能发电,一定量的水,上、下水位差越大,水的重力势能越大,能发出的电就越多。利用风能发电,在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同时安装几十台到几百台风力发电机,组成“风车田”联在一起供电。

九年级物理上册12.1动能势能机械能练习题新版苏科版

动能势能机械能 1.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高山上静止的石头不具有能 B.物体已做的功越多,说明物体具有的能越多 C.只要物体能够做功,就说明物体具有能 D.只有正在做功的物体才具有能 1.答案:C 2.甲、乙两物体处于同一水平地面上,甲的动能比乙的动能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大 B.甲能够做的功一定比乙多 C.甲的速度一定比乙大 D.甲已经做的功一定比乙多 2.答案:B 3.关于物体的机械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高山上的石头,稳稳地静止在那里,它没有重力势能 B.运动速度大的物体,具有的机械能不一定就大 C.一根弹簧被拉长时具有的弹性势能大,被压缩时具有的弹性势能小 D.没有做功的物体一定没有能 3.答案:B 4.下列情况中,动能转化为势能的是()。 A.钢球从斜面顶端滚下 B.张开的弓把箭射出去 C.雨点从高处落下 D.手中抛出的小球上升 4.答案:D 5.甲、乙两个物体,如果它们具有相等的动能,则() A.两个物体的质量一定相等 B.两个物体的速度一定相等 C.两个物体的质量和速度一定都相等 D.无法判断它们的质量和速度是否相等 5.答案:D 6.质量相等的两只小鸟,以相等的速度飞行在不同的高度,则它们的()。 A.动能和机械能都相等 B.动能和机械能都不等 C.动能相等,机械能不等 D.动能和重力势能都相等 6.答案:C 7.若不计空气阻力,乒乓球在由桌面弹起上升的过程中()。 A.动能逐渐减小,势能逐渐增大,机械能不变 B.动能逐渐增大,势能逐渐增大,机械能增大 C.动能逐渐增大,势能逐渐减小,机械能不变 D.动能逐渐减小,势能逐渐增大,机械能减小 7.答案:A 8.下列情况中,动能和势能都不变的是()。 A.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 B.打桩机的重锤下落 C.机车沿斜面向上匀速开动 D.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 8.答案:A 9.一辆汽车在上坡过程中,可以肯定()。 A.它的动能在减小 B.它的重力势能在增大 C.它的机械能在增大 D.它的动能一定不变 9.答案:B

《动能势能机械能》教学反思

《动能势能机械能》教学反思 《动能势能机械能》教学反思 郭云洁 《动能和势能》这一节课是《机械能》的第一节课。机械能属于力学的范畴,另外“能”又可以看作是一门专门的学问,初中阶段要接触的能量包括机械能、内能、电能、核能等等。这一章内容并不太重要,本节主要讲机械能的各种类型,以及影响其大小的因素,并不困难,但是内容较多较杂。 一、对教法的反思: 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1、大量选择网络资源,2、课堂语言简洁化、形象化,3、纲要信号图示,4、演示实验等方法进行教学。 在选择网络资源方面,我所选的大部分动画都很明白地说明了问题,但是对于“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这个问题,我选的动画效果不是很好,需要教师在学生看动画进行点播才能让学生明白相关知识点。在课堂语言简洁化、形象化方面,我本来打算不说无用处的话,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回答一出现困难我就忍不住给学生说出了结果,有点越俎代疱。在纲要信号图示方面,主要表现在板书设计上,对本节内容的总结是很成功的。在演示实验方面,我主要演示了“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和“弹性势能的定义”这两个实验,实验都较成功。 二、对学法的反思: 在学法上,我引导学生运用1、观察法,2、阅读法,3、讨论法,4、训练法等方法进行学习。 在观察法方面,我主要让学生观察教师演示实验和链接的几个动画。学生的观察能力不强,他们有观察的兴趣,没有观察的良好方法,往往看了却没有多大收获。以后需要在这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在阅读法方面,我让学生通过阅读得出

了以下几个问题的答案:“能量的定义是什么,”“什么是弹性形变,”以及“为什么能的单位与功的单位相同”。让学生阅读较少,要求阅读的问题也简单。在讨论法方面,我让学生展开了较多的讨论,比如每看完一个动画我都让学生讨论动画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的讨论效果是很好的,但是讨论放不开,有的同学不参加讨论,不善于同别人合作。在训练法方面,主要是让学生做了伴你学上部分习题,题目的选择也较好,只是在处理时方式没有变化,显得较平板。 三、对教学效果的反思: 整个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导入、新授和训练三个方面。导入包括章题的导入和节题的导入两部分,新授是本节课的重点所在,我动用了各种方式,力求使教学效果最优化,训练是新授的延伸,是学生掌握新知识的必要途径之一。我的整个教学显得比较流畅,学生配合也较好。从中反映出的不足之处有: 1、对于影响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这几个问题,我本打算让学生在观看动画和教师相关的演示实验后通过自己的分组讨论得出结论,最好是自己的结论。但是学生只满足于从课本上找到现成答案,而不去自己思考,用自己语言总结自己的所得。我想这是长期以来我们都是以课本为本进行教学造成的后果,在以后的教学过 程中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包括不成熟的甚至不正确的观点,并且教师不能对学生的失误和错误进行嘲笑。 2、在训练方面,我所选的题目典型,尤其是其中的讨论题,对于学生理解本节内容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我觉得漏掉了一个方面,那就是在机械能的组成方面没有设计一道相关的计算题。对于“机械能的组成和单位”的巩固就显得不够。 3、本节课若能结合白板效果会更好些,特别是引课和结尾中结合了白板,学生兴趣会更高些的。

物理:12.1《动能 势能 机械能》教案1(苏科版九年级上)

第十二章机械能与内能 第十二章机械能与内能 课标要求1.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它形式的能的转化。 2.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3.结合实例认识功的概念。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4.了解热量的概念。 5.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6.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7.能通过具体事例,说出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节次教学要求程度说明 一、动能势能机械能●通过实例分析,理解运动的物体能做功,具有动能。 ●认识到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 有关,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 ●理解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的概念和决定因素, 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 ●通过观察和实验理解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过程, 能解释一些有关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之 间相互转化的简单的物理现象。 ●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设计;逐步养成 在实验中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ⅢA ⅡA ⅡA ⅢA ⅡC 要能结合实例来说明 动能、势能大小的影响 因素及其相互转化的 情况。 例如,通过“卡片为什 么会跳起来”实验,培 养学生仔细观察、勤于 思考的习惯。

二、内能 热量●了解内能的概念,通过类比的方法,知道任何一个 物体都具有内能。 ●能简单描述温度与内能之间的关系。 ●结合实例分析,知道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 式,是内能的转移过程。 ●了解热量的概念,知道热量的单位,能正确使用“热 量”这一术语。 ●会进行关于物体吸、放热的简单计算。 ●了解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在生产、生活中 的应用,会应用相关知识解释一些现象。 Ⅰ Ⅰ ⅡA Ⅰ Ⅲ Ⅲ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了 解内能、温度及其相互 关系,不要求作出严格 地定义。 热量的计算限于一个 物体吸放热的情况 三 、机械 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通过活动,认识到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 是其他形式能向内能的转化过程; ●通过观察、分析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实例,知道热机 的工作原理; ●借助模型或挂图等媒体,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结 构及其工作过程; ●通过阅读“热机的发展历程”,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 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知道不同燃料 的热值不同,会查热值表; ●会进行燃料燃烧放热的简单计算; ●初步认识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树立可 持续发展的观念。 Ⅱ Ⅰ Ⅰ Ⅰ Ⅱ Ⅲ ⅡC 通过阅读“化石燃料的 燃烧和环境保护”一 文,认识燃烧排放物对 环境的影响,培养环保 意识,

廊坊市香河县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15:动能和势能 机械能

廊坊市香河县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15:动能和势能机械能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2020·花都模拟) 甲、乙是两个相同的小球。如图所示,在同一高度同时以大小相等的速度v 将甲球竖直向下抛出,乙球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抛出瞬间,乙球的机械能大于甲球的机械能 B . 落地前的运动中,甲球的动能转化成重力势能 C . 落地前的运动中,乙球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少 D . 落地前的运动中,甲球与乙球的机械能一直相等 2. (2分)(2017·自贡) 如图所示,一名运动员投掷铅球的过程示意图.铅球在b点离手,c点是铅球运动的最高点,不计空气阻力.在a到d的整个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只有在a到b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 B . 在b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机械能先增加后减少 C . 在c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重力势能减少 D . 在a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运动状态在不断的变化 3. (2分) (2016八下·杨浦期末) 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运动5秒,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大于2米,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 甲的动能大于乙的动能 B . 甲的s﹣t图象一定为图线a C . 乙的s﹣t图象可能为图线c D . 甲的合力大于乙的合力 4. (2分)(2018·玉林) 2018年世界杯正在俄罗斯举行,如图所示,是正在加速下降的足球,在此过程中,对其机械能的变化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 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B .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C . 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D .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5. (2分) (2019九上·张家港期中) 如图所示,足球以初速度v沿着凹凸不平的草地从a运动到d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 在b,d两点动能相等 B . 在a ,d两点机械能相等 C . 从c到d的过程重力势能减少 D . 从b到c的过程机械能减少 6. (2分)(2012·梧州) 2012年9月29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火箭成功地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送入太空预定轨道.关于火箭加速上升时(如图所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机械能不变 B . 动能越来越大 C . 动能越来越小 D . 势能越来越小 7. (2分)我国研制的新型消雾无人机在加速飞往雾霾区域的过程中,它的()

九年级物理精编练习12.1动能 势能 机械能练习(含答案)

12.1动能势能机械能练习 1.小明五一去张家界的天门山旅游,在他坐着缆车匀速上升的过程中,其机械能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动能减小,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减小 B.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增加 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加 2.下列各过程中,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A.踢出去的足球向上运动 B.汽车正在沿斜坡上行 C.瀑布飞泻而下 D.雪花正在匀速下降 3.如图所示,弹簧的上端固定一块木板,小虎同学从地面跳上木板后,向 下压缩弹簧的过程中,他的重力势能、弹簧的弹性势能变化情况是() A.重力势能减小,弹性势能增大 B.重力势能增大,弹性势能减小 C.重力势能增大,弹性势能增大 D.重力势能减小,弹性势能减小 4.荡秋千时,从一侧最高点荡到另一侧最高点的过程中() A.动能一直增大 B.动能先减小后增大 C. 重力势能一直减小 D.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5.如图,套圈出手后,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套圈”由a到b过程中,动能逐渐增大 B.“套圈”在b点的机械能大于a点的机械能 C.“套圈”由b到c过程中,机械能逐渐变小 D.“套圈”由a到b再到c过程中,重力势能先变大后变小 6.关于能量大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运动速度越大的物体,它的动能越大 B.物体的质量大,它的重力势能不一定大 C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物体的动能就越大. D.质量越大的物体,被举得越高,它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7.跳水运动是奥运会的正式项目,我国运动员在该项目上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比赛中,跳水运动员从腾空跳起向上运动后再向下落入水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在整个空中运动过程中,运动员的() A.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机械能不变 B.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减小先后增大,机械能不变 C.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机械能增大 D.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机械能减小 8. 两只完全相同的铁球从同一高度分别以相同的速度抛出,甲球竖直向上抛,乙球竖直向下抛,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两球到达地面时的动能是()。 A.甲球的大B.一样大.C.乙球的大D.无法比较. 9. 如图所示的是运动员在铅球比赛中的场景.铅球离手后,在空 中飞行过程中动能E K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最接近的是() A B C D 10.体积相同的铜块和铁块,从同一高度沿光滑的斜面滑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顶端势能一样多,底端铜块的动能大于铁块的动能 B.与铁块相比铜块在顶端势能少,到底端动能也少 C.与铜块相比铁块在顶端势能少,到底端动能也少 D.两金属块在顶端势能不一样,到底端动能一样 11. 如图人造卫星沿椭圆形轨道绕地球运行,说法正确的是()

初中物理动能势能机械能专项练习

初中物理动能势能机械能专项练习 1.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高山上静止的石头不具有能 B.物体已做的功越多,说明物体具有的能越多 C.只要物体能够做功,就说明物体具有能 D.只有正在做功的物体才具有能 1.答案:C 2.甲、乙两物体处于同一水平地面上,甲的动能比乙的动能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大 B.甲能够做的功一定比乙多 C.甲的速度一定比乙大 D.甲已经做的功一定比乙多 2.答案:B 3.关于物体的机械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高山上的石头,稳稳地静止在那里,它没有重力势能 B.运动速度大的物体,具有的机械能不一定就大 C.一根弹簧被拉长时具有的弹性势能大,被压缩时具有的弹性势能小 D.没有做功的物体一定没有能 3.答案:B 4.下列情况中,动能转化为势能的是()。 A.钢球从斜面顶端滚下 B.张开的弓把箭射出去 C.雨点从高处落下 D.手中抛出的小球上升 4.答案:D 5.甲、乙两个物体,如果它们具有相等的动能,则() A.两个物体的质量一定相等 B.两个物体的速度一定相等 C.两个物体的质量和速度一定都相等 D.无法判断它们的质量和速度是否相等 5.答案:D 6.质量相等的两只小鸟,以相等的速度飞行在不同的高度,则它们的()。 A.动能和机械能都相等 B.动能和机械能都不等 C.动能相等,机械能不等 D.动能和重力势能都相等 6.答案:C 7.若不计空气阻力,乒乓球在由桌面弹起上升的过程中()。 A.动能逐渐减小,势能逐渐增大,机械能不变 B.动能逐渐增大,势能逐渐增大,机械能增大 C.动能逐渐增大,势能逐渐减小,机械能不变 D.动能逐渐减小,势能逐渐增大,机械能减小 7.答案:A 8.下列情况中,动能和势能都不变的是()。 A.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 B.打桩机的重锤下落 C.机车沿斜面向上匀速开动 D.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 8.答案:A 9.一辆汽车在上坡过程中,可以肯定()。 A.它的动能在减小 B.它的重力势能在增大 C.它的机械能在增大 D.它的动能一定不变 9.答案:B

2018年九年级物理全册12.1动能势能机械能练习题

2018年九年级物理全册12.1动能势能机 械能练习题 12.1动能势能机械能练习 1.小明五一去张家界的天门山旅游,在他坐着缆车匀速上升的过程中,其机械能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动能减小,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减小B.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增加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加 2.下列各过程中,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A.踢出去的足球向上运动 B.汽车正在沿斜坡上行c.瀑布飞泻而下D.雪花正在匀速下降 3.如图所示,弹簧的上端固定一块木板,小虎同学从地面跳上木板后,向下压缩弹簧的过程中,他的重力势能、弹簧的弹性势能变化情况是() A.重力势能减小,弹性势能增大 B.重力势能增大,弹性势能减小 c.重力势能增大,弹性势能增大D.重力势能减小,弹性势能减小 4.荡秋千时,从一侧最高点荡到另一侧最高点的过程中() A.动能一直增大 B.动能先减小后增大c.重力势能一直减

小D.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5.如图,套圈出手后,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套圈”由a到b过程中,动能逐渐增大 B.“套圈”在b点的机械能大于a点的机械能 c.“套圈”由b到c过程中,机械能逐渐变小 D.“套圈”由a到b再到c过程中,重力势能先变大后变小 6.关于能量大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运动速度越大的物体,它的动能越大 B.物体的质量大,它的重力势能不一定大 c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物体的动能就越大. D.质量越大的物体,被举得越高,它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7.跳水运动是奥运会的正式项目,我国运动员在该项目上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比赛中,跳水运动员从腾空跳起向上运动后再向下落入水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在整个空中运动过程中,运动员的() A.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机械能不变 B.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减小先后增大,机械能不变 c.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机械能增

九年级物理上册12.1动能势能机械能教学案新版苏科版

第一节动能势能机械能

学点1动能 1.理解能量的概念,认识动能. 问题1:“一个物体能对另一个物体做功,就表明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相互交流对这句话的理解,判断下列关于能量认识的正误,其中错误是() A.能量的单位和功的单位相同 B.不做功的物体没有能量 C.物体具有能量就能够对外做功 D.物体对外做功的过程中,将消耗物体具有的能量 E.物体能对外做多少功,物体就具有多少能量 F.物体具有多少能量,就能对外做多少功 [答案] B 问题2:锤子运动起来后就能将钉子钉入木板,子弹运动起来后就能射穿鸡蛋,这两个事例说明的一个共同问题是:__运动的物体能对其他物体做功(或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__.尝试再举一个类似的事例:__流动的空气能推动帆船前进(合理均可)__.问题3:判断物体是否具有动能的标准是什么?飞机一定具有动能吗? [答案] 判断物体是否具有动能的标准是看物体是否运动,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运动的飞机具有动能,静止的飞机不具有动能. 2.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猜想:动能的大小与__质量__和__速度__有关. (2)实验探究的主要方法:__控制变量法__. (3)实验中研究对象是__小车__(选填“小车”或“木块”). 控制小车运动速度相同的具体方法是:__将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处释放__;比较运动物体(小车)动能大小的具体方法是:__比较置于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被小车推动的距离__. (4)如图12-1-1甲所示的一组实验,探究的是动能与__速度__的关系,探究得到的结论是:__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物体所具有的动能就越大__. 图12-1-1 如图乙所示的一组实验,探究的是动能与__质量__的关系,探究得到的结论是:__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物体所具有的动能就越大__. 综合上述两组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__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和质量有关,速度越大,质量越大,物体所具有的动能就越大__. 学点2势能 1.弹性势能 问题1:如图12-1-2(a)所示,拉伸的橡皮筋能将子弹射出;如图(b)所示,上紧的发条能带动钟表的齿轮和指针转动;如图(c)所示,压缩的弹簧能弹开小车.这三个事例说明的一个共同问题是:__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能对其他物体做功(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__.尝试再举一个类似的事例:__拉开的弓能将箭射出(合理均可)__.

动能和势能及其转化练习题

八年级下册物理练习题——动能和势能及其转化 一.填空题。 1.如果一个物体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2.物体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具有的能叫动能;物体由于_____________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物体由于发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 3、影响动能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弹性势能的因素是物体发生_______________。 4、以同样速度行驶的大卡车和小轿车,_____________的动能大,所以在同样的道路上,不同车型的限制车速是不同的,大卡车的最大行驶速度应比小轿车_______(填“大”或“小”) 5、汽车在匀速爬坡的过程中,动能_________ ,重力势能__________ ,机械能____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6、运动员进行跨栏比赛,在跃起身体上栏的过程中,____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当到达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 7、有甲、乙、丙三个物体在做不同的运动:甲在空中下落(不计空气阻力),乙沿斜面匀速下滑,丙在水平面上做曲线运动且速度大小保持不变,那么在这三个物体中,机械能总量不变的是__________ ,动能不变而势能减少的是_____________。 8、自行车下坡时,不蹬踏板速度也会越来越快,在此过程中,自行车的动能逐渐_________,自行车的重力势能逐渐______________。 9.甲乙两人同时登上山顶,甲的体重大于乙的体重,则甲的势能_____________乙的势能。(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二.选择题。 1.竖直上抛的石子,如不计空气的阻力,在上升过程中() A.动能减少,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减少;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C.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不变; 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2.人从地面登上二楼,发生显著变化的物理量是() A.质量;B、重量;C、动能;D、势能。 3.对于小孩从滑梯匀速下滑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小,机械能不变; B.动能变大,重力势能变小,机械能不变; 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大,机械能变大; 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小,机械能变小。 4.滚摆在上、下运动时(不计摩擦阻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中间处机械能是最大;B、各处机械能一样大; C、在最高点重力势能最大; D、在最低点时动能最大。 5.一辆汽车匀速驶上斜坡,则它的() A.重力势能增大,动能不变;B、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少;

机械能和势能相互转换

§12.1机械能势能(2) 执笔人:谢志成学校:冷遹中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能量的初步概念。 (2)知道什么是动能及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3)知道什么是势能及影响势能大小的因素。 (4)知道机械能和机械能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2.方法与过程: (1)通过观察和分析,知道机械能和势能的相互转换 (3)体验用类比方法,加深对物理概念理解的过程,学会迁移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有应用科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积极性。 (2)通过探究,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 (3)学会自己查找资料,培养自学的能力。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手持粉笔头高高举起。以此事例提问:被举高的粉笔具不具有能量?为什么?2.引入新课 学生回答提问后,再引导学生分析粉笔头下落的过程。首先提出当粉笔头下落路过某—点时,粉笔头具有什么能量?(此时既有重力势能,又有动能)继而让学生比较在该位置和起始位置,粉笔头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各有什么变化?(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 3.进行新课 在粉笔头下落的过程,重力势能和动能都有变化,自然界 中动能和势能变化的事例很多,下面我们共同观察滚摆的运动, 并思考动能和势能的变化。 实验1:滚摆实验 出示滚摆,并简单介绍滚摆的构造及实验的做法。事先应 在摆轮的侧面某处涂上鲜明的颜色标志,告诉学生观察颜色标 志,可以判断摆轮转动的快慢。引导学生复述并分析实验中观 察到的现象。开始释放摆轮时,摆轮在最高点静止,此时摆轮 只有重力势能,没有动能。摆轮下降时其高度降低,重力势能 减少;摆轮旋转着下降,而且越,转越快,其动能越来越大。 摆轮到最低点时,转动最快,动能最大,其高度最低,重力势 能最小。在摆轮下降的过程中,其重力势能逐渐转化为动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