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张京玲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哪些内容
药品不良反应科普

药品不良反应科普
药物不良反应指患者在用药后产生的药物副作用或不良事件。
不良反应可以是一种常见而轻微的副作用,也可以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不良事件,甚至可能导致生命威胁。
以下是关于药物不良反应的一些科普知识:
1. 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药物不良反应可以分为两大类:预测性不良反应和非预测性不良反应。
预测性不良反应是已知的、可预测的且与药物作用机制相关的不良反应。
而非预测性不良反应是不可预测的、多种原因引起的不良反应。
2. 药物不良反应的常见表现:药物不良反应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皮肤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神经系统反应(如头痛、头晕、昏迷)、肝脏损害、肾脏损害等。
3. 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因素: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因素包括个体因素和药物因素。
个体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基因型、肝肾功能等;药物因素则包括药物剂量、给药途径、药物相互作用等。
4. 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和管理: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关键在于合理用药,即选择合适的药物、调整适当的剂量和给药途径,并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对于已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给予对症治疗或特殊的药物解救治疗。
5. 药物不良反应的报告和监测:为了提高对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和管理,各国纷纷建立了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系统,鼓励医务人员和患者主动报告药物不良反应,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药物安全措施。
总之,了解药物不良反应是保证药物安全使用的重要一环。
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药物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并随时与医生沟通和咨询。
全国注册药师的药理学典型药物不良反应解析

全国注册药师的药理学典型药物不良反应解析药理学是药师专业领域内的核心知识之一,药师必须熟练掌握药物的作用机制以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
以下将针对全国注册药师考试中常见的药理学典型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解析,帮助药师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一、降压药物(如利尿剂、β受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1. 利尿剂:利尿剂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电解质紊乱(如低钾、低钠)、低血容量以及尿崩症等。
此外,长期使用利尿剂还可能导致代谢性碱中毒。
2. β受体阻断剂:β受体阻断剂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心脏传导阻滞、低血压、心动过缓等。
部分患者可能还会出现水肿、咳嗽和低血糖等反应。
3.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干咳、低血压和高血钾等。
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皮疹和味觉异常等反应。
二、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1. 青霉素: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如荨麻疹、皮疹、过敏性休克等。
部分患者可能还会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和腹泻等。
2. 头孢菌素:不良反应与青霉素类似,也包括过敏反应和消化道不良反应。
此外,头孢菌素还可能引发血小板减少和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3.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主要不良反应为肾毒性和耳毒性。
肾毒性表现为肾小管损伤和肾小球损伤,患者可能会出现尿量减少、尿蛋白阳性和肾功能异常等症状。
耳毒性则表现为听力下降和耳鸣等。
三、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乙酰苯胺酸等)1. 布洛芬: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刺激症状,如胃痛、恶心、溃疡和出血等。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高血压、水肿和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
2. 乙酰苯胺酸: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刺激症状。
此外,乙酰苯胺酸还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和血液系统损伤等。
四、心脏病药物(如洋地黄、硝酸甘油、β受体激动剂等)1. 洋地黄:洋地黄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心律失常、心绞痛和中毒症状。
过量服用洋地黄可能导致严重心律失常和中毒性心肌炎等,甚至危及生命。
药品不良反应及药害报告制度

04
药品不良反应及药害的预 防与控制
预防的措施与方法
严格把控药品质量
从源头上保证药品质量,加强药品研制、生产、流通等环节的监 管,确保上市药品的安全性。
合理用药
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既往 病史等因素,合理选用药物,避免不必要的使用和滥用。
药品说明书与患者教育
药品说明书应详细列出药品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加强患者对 药品使用的了解和自我保护意识。
要点二
方法
通过询问患者及其家属,查阅相关病历、用药记录,进 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以获取全面的信息。
处理的程序与要求
程序
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处理方案,包括暂停 使用该药品、采取补救措施、给予患者治 疗等。
VS
要求
处理过程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 ,确保患者安全和权益。同时,应及时向 有关部门报告药品不良反应及药害情况, 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损害。
保密与公开的规定
保护患者隐私
在收集、报告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时,应严 格保护患者隐私,避免泄露个人信息。
信息公开与共享
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应及时公开药品不良 反应信息,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提高公 众对药品安全性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05
药品不良反应及药害报告 制度的意义与作用
对公众的意义与作用
提高公众安全用药水平
通过报告制度,公众可以及时了解药品不良 反应及药害事件,从而更加科学、合理地使 用药品,提高安全用药水平。
保障公众健康权益
报告制度能够及时发现并控制药品不良反应 及药害事件,有效保障公众的健康权益。
对企业的意义与作用
促进行业自律
企业通过报告制度可以及时了解自身产品的问题,从而 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促进行业的自律和良性发展。
不良药物反应分级

不良药物反应分级
药物不良反应根据其严重程度通常分为以下五级:
1. 轻度不良反应:通常是轻微的、暂时的,不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明显影响。
这些反应可能包括头痛、恶心、呕吐、皮疹等。
2. 中度不良反应:这些反应可能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但通常是可以忍受的。
例如,腹泻、失眠、头晕等。
3. 重度不良反应:这些反应可能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较大影响,需要医疗干预。
例如,呼吸困难、心律失常、过敏性休克等。
4. 严重不良反应:这些反应可能会导致患者住院或延长住院时间,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例如,肝衰竭、肾功能衰竭、心脏骤停等。
5. 致死性不良反应:这些反应可能导致患者死亡。
需要注意的是,不良药物反应的分级可能因药物类型、患者个体差异以及临床表现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患者应详细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
如果出现任何不适,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药物。
教你认识药物的不良反应

龙源期刊网 教你认识药物的不良反应作者:孙学东来源:《家庭医学》2007年第03期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假药“亮菌甲素注射液”,造成了不少用药者的严重毒副作用,导致11人中毒死亡,震惊了全国。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出重要批示:彻底清查假药事件,依法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值得所有制药、用药、受药者的重视与高度警惕。
药物的不良反应是药物负面作用的统称,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特异质反应等,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是药三分毒”的道理。
不论是医务工作者,还是服用药物的病人,都必须警惕不良反应,学会主动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及时正确处理各类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与身体健康。
◆副作用:指药物在治疗剂量时,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例如治疗胃痛的阿托品,会发生口干、视力模糊、眼内压增高等副作用。
副作用对一般病人来说,虽然感到不适,但可以耐受,停药后即可消失。
副作用对病人来说是有害的,例如患青光眼的病人,本来眼内压已经升高,如果药物的副作用正好是使眼内压升高的,岂不是“雪上加霜”——病情更重。
因此,尽管副作用是一种较轻的不良反应,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患者自己在看病时,要主动将自己有什么疾病如实告诉医生,供医生在开药时参考。
同时,病人在服用药物的过程中,应仔细地观察与体会.用药后有什么不适或者异样的感觉,及时向医生反映,以便及时处理。
同类型药物不要同时服用,因为其副作用也是会累加的。
◆毒性反应:是指超剂量用药时发生的不良反应,有时是长期使用正常剂量造成药物在体内蓄积产生的毒性作用。
例如,洋地黄是治疗心脏病的药物,但洋地黄的剂量要严格掌握,否则就容易发生毒性反应。
因此,不论是非处方药或处方药,都要严格按剂量服用,按疗程用药,遵医嘱治疗。
一旦发生了毒性反应立即停药,并及时请医生正确处理。
在此,再一次提醒慢性病患者,绝不能一种药物长期服用,避免产生毒性作用。
也不能认为某药疗效不理想而任意加大用药量。
◆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是指用药者在使用正常剂量的情况下,出现全身或局部过敏的现象.多出现皮肤反应,如瘙痒、各种类型的皮疹、荨麻疹等。
药物不良反应总览

药物不良反应总览1. 引言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在合理用药条件下,使用药物后产生的不良的、没有期望中的作用或效果。
药物不良反应是临床中常见的问题,对患者的健康和安全具有潜在的风险。
本文将总结一些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以供参考。
2. 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2.1 药物过敏反应药物过敏反应是由于患者对某种药物生理上的异常反应而引起的。
常见的症状包括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等。
严重的药物过敏反应可能会导致过敏性休克或药物热尤因森-约翰逊综合征(Stevens-Johnson syndrome)。
2.2 药物副作用药物副作用是指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期望的药理学效应。
常见的药物副作用包括头晕、恶心、呕吐、腹泻等。
严重的药物副作用可能会影响机体的正常功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2.3 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时,其中一种药物影响了其他药物的效果或药代动力学。
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导致药物的疗效降低或增强,甚至产生新的不良反应。
2.4 药物滥用和误用药物滥用和误用是指患者或使用者在用药过程中不遵守医嘱或药物说明书的规定,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常见的药物滥用和误用包括过量使用药物、长期滥用药物等。
2.5 药物依赖和成瘾药物依赖和成瘾是指患者在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后,对药物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和渴求。
药物依赖和成瘾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3. 预防和处理药物不良反应预防和处理药物不良反应需要医生、药师和患者共同努力。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并对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充分的告知。
患者应按照医嘱正确使用药物,并及时报告任何不良反应。
药师应提供药物咨询和指导,帮助患者正确使用药物。
4. 结论药物不良反应是临床中常见的问题,对患者的健康和安全具有潜在的风险。
了解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并采取预防和处理措施,可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医生、药师和患者共同努力,可以提高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效果。
以上为药物不良反应总览的内容,仅供参考。
不良反应常识解析

不良反应常识解析
不良反应是指在使用药物后,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副作用。
这些反应通常是由于药物的药理作用、毒性作用、过敏反应等引起的。
首先,不良反应分为许多类型,包括药物的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还有特异性反应、继发反应等。
最常见的副作用是胃肠道不适症状,如恶心、反酸、腹泻等。
这些症状通常较轻,停药后即可好转。
其次,有些药物会产生严重的过敏反应,如青霉素过敏,可能会出现皮疹、发热、寒战等表现。
对于妊娠期的妇女,某些药物还可能对胎儿产生致畸作用。
此外,一些药物还可能具有致癌、致突变等作用。
最后,为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患者在使用药物时应按照规定的剂量和用法使用,避免超剂量或不当使用。
同时,如果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总之,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对于安全用药非常重要。
在使用药物时,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注意观察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和分类

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和分类1. 说到药物不良反应,这可真是个让医生和病人都头疼的话题!简单来说,就是咱们吃了药后出现的一些不该出现的情况,就像是点了一份主菜,却意外送来了不想要的"赠品"。
2. 这些不良反应啊,就是在正常用药的情况下,按照医生说的剂量吃药,结果身体冒出些奇奇怪怪的反应。
这就像是按说明书组装玩具,却发现零件不听使唤,自己跑偏了!3. 要说这不良反应的类型,那可就多了去了!咱们把它分成几大类,就像给调皮的孩子们分班一样。
有的反应来得快去得也快,有的可能会赖着不走,真是让人又气又急!4. 第一类是剂量相关的不良反应,这是最常见的类型。
就像是吃火锅,放太多辣椒肯定受不了。
药物也一样,用得太多,副作用就来敲门了。
这种情况最好理解,减少剂量就能好转。
5. 第二类是过敏反应,这可真是让人措手不及!明明是普普通通的药,有些人吃了却浑身起疹子,就像是对这个药"天生犯冲"。
这种情况可得格外当心,一旦发现赶紧找医生!6. 第三类是慢性反应,这个更狡猾,像个潜伏的特务。
可能吃了很久的药,突然有一天才发现出问题了。
就像是长期喝含糖饮料,牙齿悄悄坏了才发觉。
7. 第四类是停药反应,这个更有意思了。
明明是停了药,结果身体还在闹别扭,就像是被惯坏的孩子,突然不给糖吃就撒泼。
这种情况需要慢慢调整,让身体适应。
8. 还有一种是延迟性反应,这个最捉摸不定。
吃完药好几天后才显露出来,就像是种下一颗种子,过段时间才发芽。
这种情况最难判断是不是药物造成的。
9. 有些不良反应特别奇怪,比如有的人吃了感冒药反而更精神了,睡不着觉。
这就像是喝了提神咖啡一样,完全搞反了效果,真是让人哭笑不得!10. 医生们现在特别重视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
就像是给药物安装了监控摄像头,时刻关注它们有没有使坏。
一旦发现问题,立马就会采取措施。
11. 对付这些不良反应,最重要的是要提前预防。
就像打仗要未雨绸缪,用药前先问问有没有过敏史,看看是不是有什么禁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药理学》
主讲教师:张京玲
一、请同学们在下列(20)题目中任选五题,写成期末试卷答案,每题20分。
1、试述一级消除动力学和零级消除动力学的特点有哪些?
2、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哪些内容?
3、药物的作用机制有哪些内容?
4、新斯的明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用途有哪些?
5、阿托品的药理作用有哪些?
6、阿托品的临床用途和不良反应有哪些?
7、肾上腺素、去甲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的临床应用有哪些?
8、普萘洛尔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有哪些?
9、试述氯丙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10、试述地西泮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11、吗啡的临床应用与禁忌症有哪些?
12、试述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
13、试述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药物分类、每类药物的治疗原理,各举出一个药名。
14、举例说明常用利尿药的代表药物、作用机制及其主要作用部位有哪些?(可列
表说明)
15、降压药可通过哪几种作用方式(作用原理)产生降压作用?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16、ACEI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是什么?临床可治疗哪些心血管疾病?常见副
作用有哪些?
17、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有哪些?
18、举例说明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有哪些?
19、举例说明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制有哪些?其获得性耐药性的转移方式有哪些?
20、按照其作用机制的不同,抗肿瘤药物可分为哪几类?请各举出一至两个药名并
说明其临床应用。
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哪些内容
药物引起的不符合药物治疗目的,并给病人带来痛苦或危害的反应。
引起的疾病称药源性疾病。
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有:
副作用,药物在治疗剂量引起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毒性反应,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药物在体内积蓄过多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
特殊毒性:致癌、致畸胎、致突变。
后遗效应,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下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留的药理效应。
变态反应,药物引起的免疫反应,反应性质与药物原有性质无关。
停药反应,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原有疾病加剧(回跃反应)。
继发反应,药物的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
如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造成的二重感染。
3、药物的作用机制有哪些内容?
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有:
影响神经递质或激素,药物可通过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摄取释放、灭活等方式改变递质在体内或作用部位的量,进而引起机体功能的变化如麻黄碱促进腎上腺素能神经未梢释放。
影响酶的作用,许多药物通过影响酶而起作用,某些抗菌药和抗肿瘤药能抑制某些酶,如磺胺药可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
作用于受体,受体是细胞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细胞蛋白成分,能识别周围环境中的某些物质并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息转导与放大系统触发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
作用于细胞膜离子通道,如钙通道拮抗剂可阻滞Ca+通道,降低细胞内C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