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名师学方法管建刚老师习作讲评课观后感
管建刚教学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管建刚教学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管建刚教学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管建刚教学读后感1会讲故事的孩子一定会写作文“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这恐怕已经成为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和问题。
许多老师对如何上好写作课深感困惑,大多学生也经常为写作文而发愁。
怎样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拓宽学生作文的思路,改进学生作文的策略,让他们爱写、乐写、会写,就成了我们一线语文老师当下该思考的重要问题。
暑假里,我认真读了学校下发的学习材料,其中管建刚老师的《“故事力”:儿童作文的核心素养》一文给我的印象最深,感触最多,就像是黑夜中的一盏明灯,为我指明了作文教学的方向。
下面我就以管建刚老师的作文讲座《“故事力”:儿童作文的核心素养》来谈谈自己的感想与其中习得的粗浅方法。
让孩子学会讲自己的故事每个孩子都拥有丰富的故事,让孩子讲清、讲好自己的故事,那是一个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作文能力。
你要知道,没有一个孩子想过“平静的日子”。
他们憧憬故事,迷恋故事,渴望故事。
没有故事,孩子就失去了“活泼的气息”。
孩子本身就是制造故事的高手。
学习平平而在伙伴中有较高威信的孩子,往往都有制造故事的“领袖”能力,他们还把握不住“故事”和“事故”的差别,一不小心“故事”成了“事故”,对于作文而言,“事故性”故事更迷人、更有吸引力。
“后进生”、“头疼生”,往往拥有丰富的故事,他们往往没有想到,他们经历的“事故”到了作文里,居然会是“宝藏”。
然而,我们的教学中,老师们很少真正让儿童写自己的故事。
有老师说,我也让孩子写自己的故事,他们没故事呀。
——不是孩子没故事,而是他们没有老师要的那种故事。
让孩子学会写自己的故事孩子作文,一旦指向自己的故事,便有了写不完的事儿。
孩子生活的本身就是由故事组成的,他们天生是制造故事的高手。
只要他们写起自己的故事,很容易忘记了作文这回事。
只有简单到你不以为自己是在“写作”,那才是真正的写作。
“最简单的写作就是最好的写作”。
管建刚作文教学读后感

管建刚作文教学读后感在阅读管建刚先生的作文教学经典著作后,我深感受益匪浅。
管建刚先生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我们呈现了一幅作文教学的精彩画卷。
下面,我将就我个人的读后感与大家分享。
管建刚先生在教学中不仅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他强调写作是一种表达能力,通过作文,学生可以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而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他提出了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首先,管建刚先生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写作能力的基础。
他认为,思维是写作的源泉,只有拥有了扎实的思维能力,学生才能够准确地把握问题的关键,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
因此,在教学中,他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其次,管建刚先生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他认为,语言是写作的工具,只有学会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才能把自己的思想传递给读者。
在他的教学中,他不仅注重学生的语法和词汇的学习,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修辞能力。
他通过丰富多样的写作练习和语言训练,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的水平。
此外,管建刚先生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他认为,作文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更是一种艺术创作。
在他的教学中,他通过文学作品的赏析和写作素材的引导,引发学生的审美情感,提升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
他让学生在写作中感受美,体验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
总体而言,管建刚先生的作文教学思想开阔而深刻,他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审美意识。
他的教学方法新颖独特,教学内容丰富有趣。
通过读他的作品,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我将努力学习和应用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
通过阅读管建刚先生的作文教学著作,我深切感受到了他对作文教学的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
他的作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经验,更为我们指明了一条有效的提高作文能力的路径。
我相信,只要我们积极运用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就能够在作文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2023年“讲评”重于“指导” 读管建刚的作文主张有感

“讲评〞重于“指导〞——读管建刚的作文主张有感管老师的作文教学主张之四是“讲评〞重于“指导〞。
管老师直言“作前指导是食之无味,弃之不惋惜的鸡肋〞。
读到这句,我不禁震惊,这场作文革命真可谓是石破天惊,打破了甚至是否认了以前的常规作文教学。
想来,我也做了十几年的语文教师,一直都是着重作前“指导〞轻作后“讲评〞。
我往往在备课时花大量的经理时间备“指导〞,每次指导都是两课时,第—课时无非是讲习作要求,参加作文技巧的知识讲解,再来篇范文引路;第二课时为学生当堂作文,力求学生当堂完成。
讲评一课时,有时是教师全批全改,讲评无非概括此次作文情况,更正错别字,听两篇好作文,最后自由修改〔这一环节根本上是虚设〕;有时是让学生互批作文,老师提几点要求,学生读后写上评语,收上作文本完事。
管老师说“讲评〞是最好的“指导〞,就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顺写而教〞。
他的作文讲评课贯彻六字方针:“观赏〞、“挑刺〞、“训练〞。
第—环节,观赏。
以句子的形式出现,这样表扬面积大。
第二环节,挑刺。
没读管老师系列之前,我殊不知作文中还有如此多的病例,如“我〞病、“心想〞病、“关联〞病、“然后〞病等。
这些病例让学生修改作文时做到有的放矢,作文语句更通顺,更简洁。
第三环节,训练。
这也就是将作前指导移到了作后讲评。
这“练〞来自两处,一是从学生写得好的地方引伸出来;二是从学生写得不好的地方引伸出来。
这些话写到了我茅塞顿开。
我迫不及待地开始了仿效,尝试采纳此种方法讲评(猜猜他是谁)。
赏析时,我没有安排赏析全篇,主要展示的佳句展现,这样能在短时间内让更多的孩子得到鼓舞;挑刺两处,一是事件写的不具体,二是作文格式不标准,三是标点符号的不会标;四是条理不清。
训练一点,把事件写具体,方法是让作文中的人物开口说话,场景重现抓动作。
我发觉这种作后讲评方法颇受孩子们喜欢,不少学生直言自己最喜欢上作文讲评课了。
但其间老师付出的比作前指导多得多,不知老师是怎样坚持这么多年的,实在令人佩服。
让作文教学有的放矢——观管建刚作文讲评课及讲座有感

让作文教学有的放矢——观管建刚作文讲评课及讲座有感听完管老师深入浅出的作文讲评课和讲座,我如梦初醒,豁然开朗。
他没有华丽的词藻,却有朴实中肯的箴言;没有大气磅礴的谈风,却有细腻的情感和可贵的童心;没有高谈阔论,却有娓娓道来的教学中的甜酸苦辣;没有激昂的气势,却有细品之下悠长的余韵。
管老师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的名言时常在我耳边回响:作文讲评课才是真正的班本化教学;假话作文是中国人的尴尬;发表文章满足学生的发表欲……思考着的实践者才是真正的智者,只有不断实践、思考、反思、总结的教学智者才能有这样的真切的感悟吧!“讲评”重于“指导”,这是管老师的一个观点。
基于此,管老师有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教学应该是学生在前面小跑,教师在后面跟着,当学生遇到坑坑洼洼的时候,要跌倒的时候,上前去扶一把,告诉他应该注意的事项。
而不是教师在前面按照自己的想法跑啊跑,让学生在后面跟啊跟。
以“指导”为核心的作文教学,实际上就是教师跑在前面,让学生拖鞋带帽地跟着走。
为什么不换个方式呢?让学生在前面一路欢快地小跑,教师在后面跟着,看到美好的表现方式,就说,你写得真好,大家一起来学一学;看到学生摔了个跟头,出了点问题,教师就说,停一停,有人受伤了,我们调整一下。
后者,就是以“讲评”为核心的作文教学。
然而,当前的作文教学,大家似乎都注目于作前指导,仿佛不“指导”,就难以体现作文课的价值。
事实上,99%的“指导”都是好心办坏事。
教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写出更好的作文,但却时常帮“倒忙”。
一千个人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眼中的世界是千差万别,迥然不同的,然而,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作文,却如出一辙,格式化有余而个性不足。
因此,作前指导如同作文教学中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但是,将作后讲评弃如敝履却万万不可。
讲评的作用,远大于它的字面意思。
比如:批改的时候,发现学生作文表达上的精彩之处,由此引出一个训练点;或是发现学生作文表达上普遍存在的一个缺陷,由此引出一个训练点。
作文讲评课管建刚表达真情实感

作文讲评课管建刚表达真情实感
作文讲评课,管建刚老师总是满怀真挚的感情。
他对学生的文字赏析中,不仅透露出对语文教学的热忱,更流露出对生命的独特体悟。
上个月,我随班参加了他的一节讲评课。
当天,管老师首先诵读了几篇学生的优秀作文,用略带沙哑的嗓音,娓娓道来字里行间的精华。
他对文字的细腻品读,让人如同在品味一盅浓香的上佳茗茶,悠然自得。
"这位同学用'清风拂面'四字,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春天里宜人的气候。
"管老师说,"这样的写作不啻是一种禅意的体现,让人頗有身临其境之感。
"他赞许有加,引领我们去领会作者的体验和心境。
当评点到另一篇作文时,他突然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人总是容易被美好的事物所打动?这是因为,美是生命本源最质朴、最纯净的东西。
"顿了顿,他慷慨陈词:"只有用颗虔诚的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去体味生命的律动,才能在平凡的文字里,写出不平凡的艺术。
"
那一刻,我被管老师的话语深深打动了。
原来,他赞美学生的文字,不只是在评判一篇作文的得失,更是在阐释一种对生命的艺术体悟。
从他的言语中,我看到了一位老师对教育的执著,对学生的关爱,对文字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的敬畏。
就这样,在管老师富有情操的讲评中,我们不知不觉地受到了生命的启迪。
我想,这正是语文教师的魅力所在——他们用文字的艺术,让我们
在品味语言的同时,也领略到了生命的真谛。
从此,每当我提笔疾书,都会虔诚地怀揣着这样的期许:用文字的力量,去感悟生命的律动,去表达真挚的情感。
听管建刚作文讲评课及讲座有感教学文稿

听管建刚作文讲评课及讲座有感教学文稿听管建刚作文讲评课及讲座有感听管建刚作文讲评课及讲座有感松柏塘小学:祝志军2009年11月7日和8日连续两天,松柏塘小学语文科组老师到广州中山大学北校区礼堂参加了全国“新视野”小学作文教学研讨会,此次作文教学研讨会由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实验广东推广中心主办。
会上,来自广州市的资深教研员黄莉莉上了三年级生活作文示范课,并由上海师大小语专家吴忠豪教授作了点评;另外,来自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管建刚、北京市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分别上了精彩的作文示范课以及作了专题报告。
会上,名师们精彩的课堂实例让在座来自全省各地的老师们赞叹不已,他们的报告不时博得在座老师的阵阵掌声,我校语文老师均说受益匪浅。
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管建刚的作文讲评课以及他的讲座。
管建刚,江苏省吴江爱德双语实验小学副校长,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著有《魔法作文营》、《不做教书匠》、《我的作文教学革命》、《一线教师》。
曾获2008年度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专心于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我的作文教学革命”“我的作文教学主张”系列讲座、文章,引起广泛反响。
11月7日下午是管建刚老师的课例和讲座。
当他面带微笑出现在讲台前,告诉大家:今天我上一节作文讲评课。
我就纳闷,为什么不上作文指导课?课在继续,不容我多想,随着一节课听下来,方知管建刚老师认为作文讲评重于作文指导。
他谈到要上好一节讲评课,首先教师要认真阅读全班学生的作文;然后做好详细的记录。
记录大致分三类:一是好的句、段;二是不足的句、段;三是可“救”的句、段。
讲评课上管老师把这些句、段依次展示,让学生逐一认知、概括。
好在什么地方,比如:这一段心理描写细腻,这一句中某个词用得准确生动,这个比喻句具体形象生动,这段场面描写精彩……不足的:有:“哑巴病”“我病”“关联病”……上完课后管老师作了《我的作文革命》的报告。
他主要强调发表平台的重要性。
为了使学生的作品有展示空间,他在班级创办了《作文墙》《手抄小报》《班级作文》。
管建刚作文教学读后感

管建刚作文教学读后感在阅读管建刚作文教学这本书之后,我深深感受到了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其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这本书通过介绍作文教学的理论、方法和案例分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我看来,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教师的必备工具,也是一本对学生发展有重要意义的读物。
管建刚作文教学这本书首先介绍了作文教学的重要性。
作文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作文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作文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思维逻辑和观察能力,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水平。
因此,作文教学在学生的个人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接着,管建刚作文教学介绍了一些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
他提出了“写作模式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写作评估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这些方法在教师指导下,能够引导学生从模仿到创新,从学习样式到培养风格,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写作思维和风格。
此外,书中还介绍了一些实用的写作技巧和策略,如如何构思文章结构、如何运用修辞手法等等。
这些方法和技巧对于学生提高写作水平以及培养写作兴趣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管建刚作文教学的案例分析部分,书中给出了一些学生作文的范文和改进建议。
这些案例分析既可以让教师们了解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以让学生们学习到一些优秀作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通过对这些范文的研究和分析,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写作的要领和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同时,教师们也可以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更好地指导学生,帮助他们克服写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总的来说,管建刚作文教学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学习这本书,我认识到作文教学对学生的重要性以及作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积极影响。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运用这些作文教学方法和技巧,更好地指导学生,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水平和培养写作兴趣。
我相信,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和实践,学生们的作文水平一定会有显著的提高,并受益终生。
总结起来,管建刚作文教学这本书是一本在作文教学领域具有很高价值的读物。
管建刚作文教学读后感

管建刚作文教学读后感最近读了管建刚老师的作文教学相关书籍,真的让我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以前总觉得教学生写作文是件让人头疼的事儿,学生们要么抓耳挠腮半天写不出几个字,要么写出来的东西干巴巴的,像记流水账。
可管建刚老师的方法,就像是给我这个在黑暗中摸索的人点亮了一盏明灯。
管老师特别强调写作要有“真话意识”。
这让我想起了班上的一个小男生,暂且叫他小宇吧。
有一次布置写“我的妈妈”这个作文题,大多数孩子都写妈妈如何温柔、如何勤劳、如何关心自己,千篇一律的,看得我都审美疲劳了。
可小宇的作文却让我眼前一亮。
他写道:“我的妈妈可凶啦,每次我考不好,她就会瞪大眼睛,像只母老虎一样对我吼。
”看到这儿,我心里“咯噔”一下,想着这孩子也太实诚了。
接着他又写:“有一次,我数学只考了 70 分,妈妈知道后,脸一下子拉得老长,声音高得能把屋顶掀翻,‘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题都做错!’我吓得不敢说话,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看到这里,我都能想象出当时的场景,仿佛那个凶巴巴的妈妈就站在我面前。
然而,小宇并没有就此结束,他继续写道:“不过,晚上我睡觉的时候,妈妈悄悄地走进我的房间,帮我盖好被子,还在我脸上亲了一口。
我知道,妈妈虽然凶,但她还是很爱我的。
”就是这么一篇充满真实情感的作文,没有华丽的词藻,却让我感受到了小宇对妈妈那种又爱又怕的复杂心情。
管老师还主张“发现重于观察”。
这让我想起了一次带学生们去公园春游的经历。
到了公园,我让孩子们观察花草树木,观察湖水假山,想着回来能写出一篇不错的写景作文。
结果呢,收上来的作文大多还是大同小异,什么“花儿红的像火,白的像雪,粉的像霞”,什么“湖水清澈见底,像一面大镜子”。
可有个小女孩的作文却不一样,她写:“我在草丛里发现了一只小蜗牛,它背着重重的壳,慢慢地往前爬,触角一动一动的,好像在探索前方的路。
我想逗逗它,就用小树枝碰了碰它的壳,结果它一下子就缩进壳里去了,怎么弄都不出来,真是个胆小鬼!”她没有去描写那些大家都能看到的花花草草,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了一只小小的蜗牛身上,写得生动有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向名师学方法管建刚老师习作讲评课观
后感
向名师学方法管建刚老师习作讲评课观后感
这学期我们观摩了管建刚老师的网络视频《记一件成功的事》的作后讲评,感到受益匪浅。
管老师在习作讲评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习作,课堂分三大板块:一是欣赏,二是纠错,三是指导。
一、欣赏,树立学生写作的信心。
习作要树立学生习作的信心,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怎样树立学生信心,激发学生兴趣呢?管老师运用的就是“欣赏法”。
把学生创作的好词佳句美文展示出来,让全班同学欣赏。
这一举动极富教学艺术,一箭数雕,一举多得。
1.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导向,让大家认识到美的语言是这样的:是充满现代元素的,是恰当运用了语气词捕捉到了内心真实的心理活动,是充满趣味性的“童话”,是富有节奏的诗一般的语言。
2.管老师不仅使学生欣赏到了鲜活的语言,也使优美的语言得到了发酵和传递。
管老师说过,作文讲评的教学是双文本教学,他让学生的语言“从学生中来,回学生中去。
”在这个过程中语言得到了发酵,传递。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会在以后的创作中模仿,在模仿中创新,这样就会涌现
大量鲜活的语言。
3.树立了学生的写作信心。
让创作的学生自己美美地朗读,孩子的那份自豪感就甭提了,树立信心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感受成功!自己写出来的好词佳句美文在班级上得到了展示,自己的劳动得到了认可,使学生的创作信心空前膨胀,同时激发了更大的写作热情。
没有得到展示的学生也会跃跃欲试,希望得到展示。
老师提供一个平台,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展示自我的机会,是树立学生写作信息,激发写作动力的一条好途径。
4.使全体学生在欣赏中获得了创作的方法。
学生找到了身边学习的榜样,知道了美的语言是怎么来的,从生活中来的,从阅读中来的,从幽默中来的,更是捕捉了内心一刹那的心灵活动中来的。
管老师在讲评中积极引导学生积累、运用、发展学生语言。
二、诊断,引导学生避开创作的误区。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那么什么才是假话、空话、套话呢?我的认识一直比较模糊,没有一个完整的清晰地认识,而管老师的课却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能应用于很多篇作文的开头的“万金油”式程式化语言,就是套话。
一片大道理,实际上根本做不到的话,就是大话。
其实以前我还曾经为这样的开头和结尾叫好,管老师的作文教学革命,让我感觉似乎认识了一个未知
的世界。
我们常让学生互相修改作文,怎么修改?方法是要靠老师教给学生的。
管老师先让学生认识“高帽子病”和“长尾巴病”,继之以让学生当医生诊断,而后以课文为范例,管老师还用幽默诙谐的语言画蛇添足:“如果按照我们的写作思路,应该这样写……”管老师在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一时间,那样“假、大、空、套”的开头和结尾变得面目可憎,学生受到了真话、实话、心里话的魅力感染,以后将自觉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三、发现,提高学生写作的技能。
管老师的习作指导,重在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在习作提纲中发现故事发展的曲线图,在故事发展中发现心理活动的曲线图。
总结出“作文,寻找故事的曲折点;故事,寻找内心的曲折点”这一写作方法。
并在比较中引导学生发现,故事曲折与内心曲折,吸引读者的程度是不同的,从读者的角度考虑创作,让自己的写作更富有魅力。
指出了学生习作的方向:“写文章,写故事的外部曲折给人的震撼远远及不上写你内心的曲折所带来的震撼。
所以,以后你写文章,写作的重心指向你内心的曲折,而不是指向外在故事的曲折,要指向你的内心,要去挖掘内在的心里矛盾、困惑、担心、害怕,这是写好作文的一大秘诀。
”
当然,为了多展示一点作文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学
生获得的语言规律和习作方法,怎样通过训练内化为学生的习作技能的?管老师并没有进行充分展示,正如他曾在报告里所说的,“实际上我自己在家里教师的时候,我不会教这么多内容的”,要“不断地把前面的(方法)消化,使知识成为他的用语言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习惯。
”我想这对于我们一线教师也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