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七上《单细胞生物》同课异构 精品教案 (10)

合集下载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3.4《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3.4《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3.4《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一、课题名称《单细胞生物》二、课程课时1课时三、教材内容分析教材主要介绍了单细胞生物的种类、结构特点以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通过对草履虫等典型单细胞生物的观察和学习,让学生了解单细胞生物虽然个体微小,但能够独立完成生命活动,如呼吸、排泄、运动、生殖等。

同时也阐述了单细胞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人类对单细胞生物的利用和防治。

四、核心素养目标1.生命观念: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多样性和适应性,理解单细胞生物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的特征。

2.科学思维: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培养逻辑思维和归纳总结能力。

3.探究实践:让学生参与观察单细胞生物的实验,提高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4.态度责任: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正确认识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五、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单细胞生物的种类和结构特点。

理解单细胞生物能够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2.教学难点观察草履虫的实验操作和现象分析。

正确看待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六、课的类型及主要教学方法1.课的类型:新授课。

2.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讨论法。

七、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8分钟)教学环节:教师精心制作了一个多媒体课件,课件的开头是一段微观世界的视频,视频中展示了各种微小的生物在水中游动、觅食、繁殖的场景。

视频画面清晰,色彩鲜艳,配上轻松的音乐,给人一种神秘而奇妙的感觉。

教师活动:教师微笑着对同学们说:“同学们,大家看这个视频(播放视频),在这个神奇的微观世界里,生活着许多我们肉眼看不到的生物。

它们虽然个体微小,但却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命活动。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微观世界,学习《单细胞生物》,探索这些微小生命的奥秘。

”学生活动:学生们全神贯注地看着视频,被视频中的微观世界所吸引。

有的学生小声地说:“这些生物好小啊,它们是怎么生活的呢?”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微观世界的视频,从视觉和听觉上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对单细胞生物的兴趣,为后续的学习营造一个积极的氛围,自然地导入新课。

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3)巩固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拓展延伸:结合现实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5)总结反思:组织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观察、讨论、实验操作等,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方面: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单细胞生物的基本概念、分类、结构和功能。具体包括:
(1)掌握单细胞生物的定义,了解其与多细胞生物的区别。
(2)了解单细胞生物的分类,如原生动物、藻类、真菌等。
(3)学习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鞭毛、纤毛等。
(2)单细胞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具有哪些作用?
5.探究题:选择一种单细胞生物,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实物或进行实验,了解其生活习性、生殖方式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撰写一篇关于该单细胞生物的探究报告。
作业要求:
1.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确保书写规范、答案准确。
2.对于选择题和判断题,要求同学们在答题过程中不仅选出正确答案,还要简要说明原因。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对单细胞生物的定义、分类、结构和功能进行总结。
2.教学方法:采用师生互动、学生自主总结等方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
3.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单细胞生物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思考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2.方法方面: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创新和实践。

初中生物教案《单细胞生物》

初中生物教案《单细胞生物》

初中生物教案《单细胞生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单细胞生物的概念,知道单细胞生物的结构特点。

2. 让学生掌握单细胞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3. 培养学生对单细胞生物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单细胞生物的概念及分类。

2. 单细胞生物的结构特点和生活习性。

3. 单细胞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单细胞生物的概念、结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难点:单细胞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意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单细胞生物的特点和生态环境。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单细胞生物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单细胞生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单细胞生物。

2. 讲解单细胞生物的概念及分类:明确单细胞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

3. 分析单细胞生物的结构特点:介绍单细胞生物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4. 探讨单细胞生物的生活习性:讲解单细胞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生活方式。

5. 总结单细胞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意义:强调单细胞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角色。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单细胞生物的认识。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观察身边的单细胞生物,并写一篇观察日记。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单细胞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如草履虫对污水净化作用,让学生了解单细胞生物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如制作临时装片观察草履虫,让学生亲身体验单细胞生物的形态和生活习性。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确保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讨论和实践中。

2.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及时解答,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描述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特点。

2.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产生反应。

3.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5.培养学生关爱生物,关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1.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2.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恐龙拥有庞大的身躯,在历史上曾显赫一时,而今天却化为乌有,只有它们的化石在向人们诉说它们辉煌的历史;小小的单细胞生物,尽管形态、结构简单,却历经沧桑,繁衍生息到了今天,你想了解它们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吗?(导入设疑让学生对单细胞生物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草履虫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学生分组相互讨论,回答问题:草履虫生活在有机质丰富、水流平缓的池塘和污水沟中。

教师提供下面一段材料,供学生阅读思考:一个草履虫每小时大约能够形成60个食物泡,每个食物泡中大约含有30个细菌,因此,草履虫一天大约可以吃掉4.3万个细菌。

(1).草履虫的主要食物是什么?(2)。

草履虫对污水处理有何作用?学生阅读资料,思考回答:(1)。

草履虫的主要食物是细菌和单细胞藻类。

(2)。

净化作用。

教师出示草履虫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下列问题:(1)。

草履虫的形态是怎样的?学生观察模型,相互讨论,回答问题:(1)。

草履虫像倒转的草鞋底。

教师:你能分辨出草履虫的前端和后端吗?学生:能,钝圆的一端是它的前端,较尖的一端是它的后端。

教师:草履虫的表膜有何功能?学生:具有呼吸和排泄功能。

教师:你能结合模型,模拟草履虫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吗?让一名学生走上讲台,拿着草履虫模型,一边旋转,一边前进。

其他学生观看,指出不当之出。

教师多媒体演示草履虫运动及内部结构的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1)草履虫由外到内包括哪几部分?体内还有哪些结构?(2)仔细观察草履虫结构图,体内食物泡是否只有一个?食物泡有何功能?(3)伸缩泡在体内的分布情况怎样?你能找出它们的.收缩与舒张有什么关系吗?有何功能?学生观察草履虫的运动,结合课本阅读,小组相互讨论,回答问题:(1)观察得出包括细胞膜(表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体内有食物泡和伸缩泡等结构。

人教版生物七上《单细胞生物》同课异构 精品教案 (11)

人教版生物七上《单细胞生物》同课异构 精品教案 (11)

单细胞生物2、自主完成学案中的自主学习一.3、小组内交流讨论,同学间答疑解惑、优势互补,鼓励一名同学展示自学效果. 2、(1).从草履虫培养液的吸一滴培养液,放在载玻片上,用和观察草履虫.(2).盖上盖玻片,防止草履虫运动过快,应在培养液的液滴上放几丝_________.(二)、实验:观察草履虫1. 实验目的:观察草履虫的外形和运动.2、学生动手操作,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3、小组内交流讨论,展示观察结果,提出质疑.(三)、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1. 大声朗读课文68-69页,了解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2、自主完成学案中的自主学习.3、小组内交流讨论,同学间答疑解惑、优势互补,鼓励一名同学展示自学效果.三、合作交流1.每次自主学习后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分析图片,初步思考学案合作交流中的相对应的问题并把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做出标记.2.组长组织本组同学讨论解决疑难问题.四、当堂达标1、学生自主完成相应题目.2、小组内讨论交流答案.3、有问题的同学举手提问,让其他同学为其讲解,老师随时做好点拨准备.五、学有所获学生自由发言说出本节课的收获,既有知识方面,又有能力方面和情感方面. 3、结合草履虫的结构示意图,在标号后填草履虫的结构名称,找出他们的功能.拓展提高向草履虫培养液中分别加入食盐和肉汁,它们会往哪个方向运动?分析一下原因?二、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阅读教材P68-6页文字及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益:多数单细胞生物是鱼类的;草履虫可,净化污水.有害:某些单细胞生物寄生在人体内,,比如、痢疾内变形虫. 海水中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可造成________.2.形成赤潮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的排入海洋中,而导致某些大量繁殖,使鱼虾因水中缺氧而死亡.板书设计第四节单细胞生物一、单细胞生物的概念和种类二、草履虫的结构和功能有利三、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害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一、学习目标1、说出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2、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3、举例说出动物运动的意义.二、预习导学1、导入:绝大多数动物(如:珊瑚虫和海葵)能够迅速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动物的栖息环境可分、、三大类. 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相适应的现象.2、知识点一: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主要是:①水母、乌贼可靠伞部做漂浮运动或运动.②草履虫(细胞动物【填单或多】):靠纤毛在水中做运动.③蛙、鹅、鸭等趾间有发达的 . 有利于适应水中的生活环境.④鱼的身体呈纺锤形有利于减少在水中的,身上还长有各种鳍,人们模仿了鱼的制造了浆和橹.3、知识点二: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请说出以下动物在陆地的主要运动方式:蜗牛鸵鸟袋鼠蛇大象蝗虫捕食的猎豹4、知识点三:动物在空中的主要运动方式是:①在空中飞行的有鸟类、和哺乳动物 .②是飞行动物一种省力的运动方式. 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是5、思考:一种动物是否只有一种运动方式,举例说明.6、意义: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运动方式也有所不同,表现出对其生活环境的 . 通过运动可以出击获取,可以逃避和迁移到适宜的场所,可以完成和等,这些都有利于动物的,有利于和种族.7、小结:(1)水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2)陆地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3)空中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 .8、拓展:仿生学是指模仿生物建造技术装置的科学. 在生活中有许多仿生例子,小组结合课文举例. 如:浆模仿鱼鳍,天线模仿昆虫的触角,锯子模仿锯齿草,电子蛙眼模仿青蛙, .三、课堂检测1.下列除哪项外都是青蛙的运动方式()A.跳跃B.行走C.爬行D.游泳2.动物运动的意义是()A.有利于进化和争得配偶B.有利于寻找食物和依赖环境C.有利于冬眠和渡过寒冬D.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3.蚯蚓的运动方式是()A.飞行B.蠕动C.奔跑D. 行走4.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里有这样一段描写:“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这里描写了动物的哪些运动方式:()A.飞行爬行B.跳跃爬行C.跳跃游泳D.飞行游泳5.小明很喜欢看《动物世界》这一电视节目,动物的一些奇妙现象激发着他的灵感,他常把动物的行为和军事、交通工具进行类比. 下列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鸟在空中展翅滑翔时不会坠落下来——飞机B.鱼通过改变鱼鳔内的空气量在水中自由沉浮——潜水艇C.骆驼用宽大的足在松软的沙漠上行走自如——履带式坦克D.蝙蝠通过发出和接受超声波确定猎物的方位——雷达6.鱼的体形大多呈纺缍形,这有利于()A.增大浮力B.减少阻力C.减少浮力D.增大阻力7、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体表有大量纤毛,该特征有利于它在水中A、爬行B、飞行C、游泳D、奔跑。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四节《单细胞生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四节《单细胞生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单细胞生物》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单细胞生物》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单细胞生物》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单细胞生物》的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单细胞生物》的教学目标和《单细胞生物》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单细胞生物》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单细胞生物》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3.科学探究:通过小组合作、实验观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能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
4.生物伦理:引导学生关注单细胞生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提高学生对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伦理意识和责任感。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单细胞生物的定义和特点
2.常见单细胞生物的生活习性
3.信息化资源:网络教学资源、单细胞生物相关视频、图片、学术论文等。
4.教学手段:小组讨论、实验操作、课堂讲解、互动提问等。
5.教学辅助工具:PPT、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作业评价表等。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单细胞生物》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单细胞生物》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

生物七年级上册《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探究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

2.概述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方法与过程目标:1.通过对草履虫的观察学习,进一步强化显微镜的操作技能。

2.通过对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的学习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扩散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

二、教材分析:单细胞生物非常的微小,仅凭肉眼根本无法观察。

而且虽然单细胞生物的种类非常丰富,但是学生所知道的却非常少,知道的最多的是细菌。

但是学生虽然对细菌有了一些初浅的认识,却很难清楚地知道细菌能有哪些生命活动,而且细菌的生命活动也无法利用显微镜进行直接的观察。

所以教材选择了很常见,又具有丰富生命活动的草履虫。

单细胞生物的定义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虽然陈述的话很简单,但是其内涵却很深。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出草履虫是一个细胞?如何使学生体会到草履虫具有丰富的生命活动呢?学生在以前已经学习过了观察法,所以本节课引导学生由外及内,由表及里地对草履虫进行观察和学习:第一步:引导他们观察草履虫的外形,从而介绍草履虫,并使学生明白草履虫是如何命名的。

为了加深他们的印象,教师利用鞋垫作为道具,让他们兴趣高涨的同时也记忆常留。

第二步:引导学生观察草履虫的运动,这是最直接最容易观察的一种生命活动,这个难度不大,学生很容易完成。

第三步: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入手,草履虫能够进行运动,就说明有相应的结构。

纤毛用我们的普通低倍显微镜较难观察到。

所以结合教材68页的图来引导学生对草履虫内部的结构和相应的功能进行观察和学习,再通过连线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2单元第2章第4节《单细胞生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2单元第2章第4节《单细胞生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2单元 第2章 第4节《单细胞生物》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七年级生物上册第2单元第2章第4节《单细胞生物》。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单细胞生物的定义、种类、生活习性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具体内容有:
1. 单细胞生物的定义:介绍单细胞生物是由单个细胞组成的生物体,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拓展与延伸
1. 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 《微生物的世界》:介绍微生物的种类、特点和作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 《单细胞生物的奇妙世界》: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单细胞生物的形态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对单细胞生物的兴趣。
- 《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介绍单细胞生物在医药、食品、环保等方面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单细胞生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8. 辅导资料: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相应的辅导资料,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确保辅导资料与教材内容相匹配,有助于学生的复习和巩固。
9. 安全提示:如果实验涉及有毒有害物质,需要提前向学生讲解安全注意事项,确保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安全。
10. 教学评价工具:准备一份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评价工具,以便对学生的学习成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行评估。评价工具应包括对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等方面的评估。
在知识方面,学生对单细胞生物的了解有限,对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功能和生活习性认识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深入了解单细胞生物的特点。
在能力方面,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等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设计富有挑战性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在素质方面,学生可能存在对生态环境关注不足、关爱生物意识淡薄等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生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细胞生物
《单细胞生物》是一节包含了实验操作的生物课,实验操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1.教学设计、教学理念
因为单细胞生物的个体十分微小,不易看到,所以课前学生很少见到单细胞生物. 在本节课中,首先让学生观察一杯水,创设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在看到显微镜下的一滴水中有大量的单细胞生物引入课题,然后再通过观察草履虫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再设计实验过程中,学生先用肉眼观察试管中的草履虫,只能看到小白点,明确草履虫的个体十分微小,用肉眼很难看到,所以要借助显微镜来观察其结构,其次学生们还要解决一个问题,就是草履虫为活的生物,在不停地运动,要想看清其内部结构就要想办法限制其运动,针对这个问题学生再进行讨论,说出解决方法,培养了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科学思维的习惯,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
2.学生当堂学习效果
学生从情景教学中获得学习的兴趣,通过亲自动手实验,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通过显微镜观察到了草履虫的结构,认识到身体只有一个细胞的单细胞生物也能独立的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并通过观看视频熟悉单细胞生物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进而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意识到了生命的珍贵,大自然的神秘,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好奇心. 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
一、学习目标
1、说出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
2、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
3、举例说出动物运动的意义.
二、预习导学
1、导入:绝大多数动物(如:珊瑚虫和海葵)能够迅速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动物的栖息环境可分、、三大类. 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相适应的现象.
2、知识点一: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主要是:
①水母、乌贼可靠伞部做漂浮运动或运动.
②草履虫(细胞动物【填单或多】):靠纤毛在水中做运动.
③蛙、鹅、鸭等趾间有发达的 . 有利于适应水中的生活环境.
④鱼的身体呈纺锤形有利于减少在水中的,身上还长有各种鳍,人们模仿了鱼的制造了浆和橹.
3、知识点二: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
请说出以下动物在陆地的主要运动方式:
蜗牛鸵鸟袋鼠蛇
大象蝗虫捕食的猎豹
4、知识点三:动物在空中的主要运动方式是:
①在空中飞行的有鸟类、和哺乳动物 .
②是飞行动物一种省力的运动方式. 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是
5、思考:一种动物是否只有一种运动方式,举例说明.
6、意义: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运动方式也有所不同,表现出对其生活
环境的 . 通过运动可以出击获取,可以逃避
和迁移到适宜的场所,可以完成和等,这些
都有利于动物的,有利于和种族.
7、小结:(1)水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
(2)陆地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
(3)空中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 .
8、拓展:仿生学是指模仿生物建造技术装置的科学. 在生活中有许多仿生例子,小组结合课文举例. 如:浆模仿鱼鳍,天线模仿昆虫的触角,锯子模仿锯齿草,电子蛙眼模仿青
蛙, .
三、课堂检测
1.下列除哪项外都是青蛙的运动方式()
A.跳跃
B.行走
C.爬行
D.游泳
2.动物运动的意义是()
A.有利于进化和争得配偶
B.有利于寻找食物和依赖环境
C.有利于冬眠和渡过寒冬
D.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
3.蚯蚓的运动方式是()
A.飞行
B.蠕动
C.奔跑
D. 行走
4.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里有这样一段描写:“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这里描写了动物的哪些运动
方式:()
A.飞行爬行
B.跳跃爬行
C.跳跃游泳
D.飞行游泳
5.小明很喜欢看《动物世界》这一电视节目,动物的一些奇妙
现象激发着他的灵感,他常把动物的行为和军事、交通工具
进行类比. 下列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鸟在空中展翅滑翔时不会坠落下来——飞机
B.鱼通过改变鱼鳔内的空气量在水中自由沉浮——潜水艇
C.骆驼用宽大的足在松软的沙漠上行走自如——履带式坦克
D.蝙蝠通过发出和接受超声波确定猎物的方位——雷达
6.鱼的体形大多呈纺缍形,这有利于()
A.增大浮力
B.减少阻力
C.减少浮力
D.增大阻力
7、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体表有大量纤毛,该特征有利于它在水中
A、爬行
B、飞行
C、游泳
D、奔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