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及水泥混凝土

合集下载

水泥、混凝土知识分析

水泥、混凝土知识分析

≥6.5 ≥7.0 ≥8.0
品种
强度等级
42.5
普通硅酸盐水泥
42.5R 52.5
52.5R
32.5
矿渣硅酸盐水泥 火山灰硅酸盐水泥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复合硅酸盐水泥
32.5R 42.5 42.5R 52.5
52.5R
强度要求
抗压强度
3d
28d
≥17.0 ≥22.0
≥42.5
≥23.0 ≥27.0
3.孔洞 ⑴孔洞是指混凝土结构存在着较大的孔隙,局部或全部无混泥土。 ⑵产生原因: ①混凝土流动性差,混凝土分层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
浆,振捣不密实。 ②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落差大,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
松散小孔。 ③混凝土内掉落石块、木板等杂物。 ④钢筋配置过密,骨料粒径过大,导致混凝土下料时被钢筋阻拦。 ⑶防治措施: 在钢筋密集处及结构复杂部位,用细石子混凝土浇灌,认真分层振捣
≥52.5
≥10.0 ≥15.0
≥32.5
≥15.0 ≥19.0
≥42.5
≥21.0 ≥23.0
≥52.5
抗折强度
3d
28d
≥3.5 ≥4.0
≥6.5
≥4.0 ≥5.0
≥7.0
≥2.5 ≥3.5
≥5.5
≥3.5 ≥4.0
≥6.5
≥4.0 ≥4.5
≥7.0
(2)凝结时间
硅酸盐水泥初凝不小于45min,终凝不大于390min;普通硅酸盐 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 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初凝不小于45min,终凝不大于600min.
水分被吸去。造成混凝土脱水疏松、脱落。 ②炎热、刮风天气浇筑混凝土,脱模后未适当护盖、浇水

水泥和混凝土的区别

水泥和混凝土的区别

水泥和混凝土的区别水泥和混凝土是建筑行业中常用的材料,它们在建筑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尽管它们经常被提到,但很多人对水泥和混凝土的区别并不清楚。

本文将介绍水泥和混凝土的区别,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两种材料。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水泥。

水泥是一种细粉状物质,主要由石灰岩、粘土和石膏等原料经过煅烧和细磨而成。

它具有较高的粘结能力,在混凝土制作过程中起着胶凝剂的作用。

水泥适用于各种建筑和基础工程,包括楼房、桥梁以及道路等。

由于水泥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它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

然而,水泥并不是直接用于建筑的材料,它需要与其他材料混合使用,最常见的就是混凝土。

混凝土是由水泥、砂子、骨料和水等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

这种混合物在凝固后变得坚固,适合用于建筑结构中。

混凝土不仅可以用于制作建筑物的地面、墙壁和柱子等部分,还可用于制作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工程。

混凝土的制作过程相对简单,首先将适量的水泥、砂子和骨料放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

然后逐渐加入水,同时继续搅拌,直至混合物变得均匀。

最后将混合物倒入模具中,并经过一段时间的凝固和干燥,即可形成坚固的混凝土结构。

水泥和混凝土在性质上也存在一些区别。

首先,水泥粉末本身并不具有粘结能力,只有在与水混合后才能发挥作用。

而混凝土则是由水泥和其他材料混合而成,它具有较高的粘结能力,使得建筑物结构更加牢固。

其次,水泥具有较高的硬化速度,也就是说,一旦与水混合,水泥会迅速发生化学反应并变得坚硬。

而混凝土的硬化过程相对较慢,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全凝固。

因此,在施工期间,需要特别注意混凝土的养护,以确保其正常硬化和稳定性。

此外,水泥和混凝土在用途上也存在一些差异。

水泥可以用于制作其他建筑材料,如砖块和石膏板等。

而混凝土则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工程中,包括住宅、商业和公共设施等。

综上所述,水泥和混凝土虽然密切相关,但在原料、制作过程、性质以及用途方面存在一些区别。

水泥是一种粘结剂,而混凝土是由水泥、砂子和骨料等混合而成的建筑材料。

水泥、混凝土、砌体强度表示方法

水泥、混凝土、砌体强度表示方法

水泥、混凝土、砌体强度表示方法1 水泥水泥标号是按规定龄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划分,强度以KGF/ CM2 计。

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的强度龄期为3 D、28 D ,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和复合水泥的强度龄期为3 D、7 D、28 D。

强度的检验方法按《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177 85)(简称GB 法,此标准已于1999 年5 月1 日废止)执行。

各类水泥的强度共设275、325、425、425R、525、525R、625、625R 和725R 九个标号。

强度等级:水泥强度等级也按规定龄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划分,唯强度以MPA 计。

各类水泥的强度龄期统一为3 D、28 D。

强度的检验方法按《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 法)》(GB/ T17671 1999)(简称ISO 法,此标准于1999 年5 月1 日实施)执行。

常用各类水泥的强度共设32. 5 、32. 5R、42. 5 、42. 5R、52. 5 、52. 5R、62. 5 和62. 5R 八个等级。

相应的产品新标准是《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 1999)、《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344 1999)和《复合硅酸盐水泥》(GB12958 1999)。

这三项标准于1999 年12 月1 日起实施。

考虑水泥生产、检验及使用方面的实际情况,规定了为期1 年的过渡期。

过渡期内新老标准的水泥并行,从而实现平稳过渡。

标号与强度等级:水泥强度从标号到强度等级的变化,主要是由于采用了不同的强度检验方法,即由GB 法改为ISO 法。

这是国水泥标准为向国际标准靠拢并与其保持一致做出的重大修改。

两种检验方法在胶砂组成(标准砂、灰砂比、水灰比)、搅拌方法、振实成型方法、养护、加载速度、试验条件控制和仪器设备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别。

经试验对比,老标准水泥采用GB 法和ISO 法的试验结果是:抗折强度差值不大,对水泥强度指标的影响可忽略不计;而抗压强度用ISO 法检验的则普遍较用GB 法检验的降低了大约一个强度等级。

水泥与水泥混凝土试验方法

水泥与水泥混凝土试验方法

一、水泥试验检测方法
• 4、安定性 • 1)意义:通过安定性试验,检测一些有害成分在水泥水化凝固过程 中是否造成过量体积上的变化, 以此对这些有害成分的不良影响 程度进行判断 。 现行水泥安定性试验可检测出游离氧化钙引起 的水泥体积变化,以判断水泥安定性是否合格。 • 2)仪器设备注意事项: • I.雷氏夹:当一根指针在根部悬挂在一根金属丝或尼龙丝上,另一 根指针的根部挂上300g质量的砝码时,两根指针的针尖距离增加值 应为17. 5mm±2. 5mm。而当去掉砝码后,针尖的距离应恢复到悬 挂砝码之前的状态。
一、水泥试验检测方法
• 5)注意事项: • I.采用代用法时,如果固定用水量法的结果和调整用水量法的结果 有冲突时,以调整用水量法的结果为准。 • II.当水泥全部加人搅拌锅时,应记录下这一时刻所对应的时间,以备 随后的凝结时间测定时用。
一、水泥试验检测方法
• 3、凝结时间 • 1)意义: 通过测定水泥从加水时刻起,到水泥开始失去塑性和完全 失去塑性产生凝固所需要的时间,来指导水泥拌制混凝土施工时的 适宜施工周期。 • 2)仪器设备注意事项: • I.试针:初凝用试针长度50mm ±1mm,直径φ1.33mm± 0. 05mm;终 凝用试针长度30mm ±1mm,直径相同,但终凝试针下端带有一个 环形附件。两种试针可滑动部分的总质量均为300g±1g。
一、水泥试验检测方法
• 2、标准稠度用水量 • 1)意义:水泥浆对标准试杆或试锥的沉人具有一定的阻力,通过 针对不同用水量水泥净浆的穿透性试验,以确定水泥净浆达到标准 稠度所需的水量,以此作为水泥凝结时间和安定性两项物理指标测 定时所需的水泥浆材料。 • 2)仪器设备注意事项: • ①用标准法进行标准稠度试验时,维卡仪上的标尺刻度自下而上从 0-75 ;而当采用代用法的试锥操作时,标尺刻度宜自上而下从75 ~0。

水泥和混凝土的标号及强度

水泥和混凝土的标号及强度

1水泥标号:水泥标号是按规定龄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划分,强度以kgf/ cm2 计。

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的强度龄期为3 d、28 d ,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和复合水泥的强度龄期为3 d、7 d、28 d。

强度的检验方法按《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177 85)(简称GB 法,此标准已于1999 年5 月1 日废止)执行。

各类水泥的强度共设275、325、425、425R、525、525R、625、625R 和725R 九个标号。

强度等级:水泥强度等级也按规定龄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划分,唯强度以MPa 计。

各类水泥的强度龄期统一为3 d、28 d。

强度的检验方法按《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 法)》(GB/ T17671 1999)(简称ISO 法,此标准于1999 年5 月1 日实施)执行。

常用各类水泥的强度共设32. 5 、32. 5R、42. 5 、42. 5R、52. 5 、52. 5R、62. 5 和62. 5R八个等级。

相应的产品新标准是《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 1999)、《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344 1999)和《复合硅酸盐水泥》(GB12958 1999)。

这三项标准于1999 年12 月1 日起实施。

考虑水泥生产、检验及使用方面的实际情况,规定了为期1 年的过渡期。

过渡期内新老标准的水泥并行,从而实现平稳过渡。

标号与强度等级:水泥强度从标号到强度等级的变化,主要是由于采用了不同的强度检验方法,即由GB 法改为ISO 法。

这是我国水泥标准为向国际标准靠拢并与其保持一致做出的重大修改。

两种检验方法在胶砂组成(标准砂、灰砂比、水灰比)、搅拌方法、振实成型方法、养护、加载速度、试验条件控制和仪器设备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别。

经试验对比,老标准水泥采用GB 法和ISO 法的试验结果是:抗折强度差值不大,对水泥强度指标的影响可忽略不计;而抗压强度用ISO 法检验的则普遍较用GB 法检验的降低了大约一个强度等级。

水泥及水泥砼

水泥及水泥砼

一、常用水泥品种(1)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熟料中掺入0~5的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等混合料。

完全不掺混合料的Ⅰ型硅酸盐水泥(P.Ⅰ),混合料掺入量不超过5%称为Ⅱ型`硅酸盐水泥(P.Ⅱ)。

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

水泥的生产工艺生产水泥的原材料主要是石灰质原料(如石灰石、白去石等)和粘土质原料(如粘土、黄土等),前者主要为不尼提供CaO,而后者主要为水泥提供SiO2、Al2O3和Fe2O3等氧化物。

在水泥熟料中加入石膏是用来调节水泥的凝结速度,因此,石膏是水泥组成中的缓凝剂。

掺入的混合料大致可分为活性和非活性两类,所起的作用主要是提高产量、降低水化热的作用,这类混合料主要有石英砂、石灰石、粘土等。

水泥的技术性质一、物理性质1、细度:细度的大小反映了水泥颗粒粗细程度或水泥的分散程度,它结水泥的水化速度、水泥的需水量、和易性、放热速率和强度的形成都有一定的影响。

所以水泥的细度愈大,水化反应和凝结速度就愈快,早期强度就愈高,因此水泥颗粒达到较高的细度是确保水泥品质的基本要求。

水泥细度测定方法是比表面积法和筛析法——它以80μm标准水泥筛上存留量的多少来表示细度,操作的方法又分为水筛和负压筛两种方式。

2、标准稠度:水泥标准稠度是指水泥净浆对标准试杆沉入时所产生的阻力达到规定状态所具有的水和水泥用量百分率。

目的:为使测试结果具有可比性,测定水泥凝结时间和安定性,必须采用标准稠度的水泥净浆。

方法:水泥标准稠度测定方法有标准维卡仪法(试杆法)和代用维卡仪法(试锥法)两种方式。

标准法是让标准试杆沉入净浆,在规定时间内,当试杆沉入的距离正好离底板6mm±1mm时的水泥浆就是标准稠度净浆,此时的用水量为该品种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

3、凝结时间:初凝时间是指从水泥全部加入水中到水泥浆开始失去塑性所需的时间;终凝时间是指从水泥全部加入水中到完全失去塑性所需的时间。

初凝时间太短,不利于整个混凝土施工工序的正常进行;但终凝时间过长,又不利于混凝土结构的形成、模具的周转,以及会影响到养护周期时间的长短等。

水泥和水泥混凝土

水泥和水泥混凝土

t水泥及水泥混凝土一.水泥的基本概念了解:1、常见五大水泥的含义.大致特点及适用范围.(1)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熟料中掺入0%~5%的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等混合料,以及适量石膏混合磨细制成的水泥.其中完全不掺混合料的称为I型硅酸盐水泥(P.I)混合料掺入量不超过5%的称为II型硅酸盐水泥(P.II)适用于1、配制高强度混凝土。

2、先张预应力制品、石棉制品。

3、道路、低温下施工的工程。

(2)普通硅酸盐水泥:在硅酸盐水泥熟料中掺入6%~15%的混合料及适量石膏加工磨细后制成的水泥.适应性较强、无特殊要求的工程都可以使用。

(3)矿渣水泥:在硅酸盐水泥熟料中掺入20%~70%的粒化高炉矿渣和适量石膏加工磨细制成的水泥.适用于1、地面、地下、水中各种混凝土工程。

2、高温车间建筑。

(4)火山灰水泥:在硅酸盐水泥熟料中掺入20%~50%的火山灰质材料和适量石膏加工磨细制成的水泥.适用于1、地下水下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2、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

(5)粉煤灰水泥:在硅酸盐水泥熟料中掺入20%~40%的粉煤灰和适量石膏加工磨细制成的水泥。

适用于1、地下水下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2、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

2、水泥的生产过程、掺加石膏及外掺料的原因所在生产水泥的原材料主要是石灰质原料和粘土质原料,前者主要为水泥提供氧化钙,而后者主要为水泥提供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和三氧化二铁等氧化物。

将原料按一定的比例掺配,混合磨细,在水泥生产窑中经1450 的高温煅烧,形成以硅酸钙为主要成分的水泥熟料。

然后在数料中加入3%左右的石膏再加工磨细就得到硅酸盐水泥。

在水泥熟料中加入石膏是用来调节水泥的凝结速度,是水泥水化速度的快慢适应实际使用的需要。

因此,石膏是水泥组成中必不可少的缓凝剂,。

但石膏的用量必须控制否则过量的石膏会造成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体积上的不安定现象。

在水泥熟料中或多或少要掺入一些混合料。

这些外掺混合料所起的作用是在增加水泥产量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用来改善水泥的品质。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判定依据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判定依据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判定依据
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是公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够评估材料的性能
和可靠性,确保公路的建设质量和持久性。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及其判定依据。

1. 水泥试验
1.1 强度试验:常用的水泥强度试验有抗压强度试验和抗折强度试验。

按照标
准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后,根据试验结果与规定值的比较,判断水泥的强度等级。

1.2 初凝时间试验:测定水泥糊状物质开始凝固的时间。

根据规定的时间要求,判定水泥是否符合要求。

1.3 凝结时间试验:测定水泥糊状物质完全凝固的时间。

根据规定的时间要求,判定水泥是否符合要求。

2. 水泥混凝土试验
2.1 强度试验:水泥混凝土的强度试验包括抗压强度试验和抗折强度试验,根
据试验结果与规定值的比较,判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2.2 骨料试验:对水泥混凝土中的骨料进行试验,包括颗粒分布试验和含泥量
试验。

通过试验结果,评估骨料的质量,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2.3 声波试验:用声波试验仪测定混凝土中的声速,根据声速值判断混凝土的
质量。

声速值越大,表示混凝土的密实度越高,强度越大。

2.4 渗透试验:通过渗透试验,测定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渗透试验结果越小,
表示混凝土的抗渗能力越好。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用于评估材料的性能和可靠性,确保公路建设质量。

通过水泥强度、初凝时间、凝结时间、混凝土强度、骨料质量、声波和渗透试验等,可以判定材料的性能是否符合要求,从而保证公路工程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冲刷下以50r/min方式转动; ③喷头:直径55mm,分布孔径为0.5~0.7mm的90
个孔,喷头出水高度离标准筛的筛孔距离要求 50mm为宜。 ④天平:感量小于O.O5g。 ⑤烘箱:能控温在105℃±5 ℃ 。
筛析法检测水泥细度
(2)试验步骤 ①称取水泥试样25g,记作m0,倒入标准筛中。
先用水冲刷,将大部分水泥冲洗过筛,然 后再将水筛安放在水筛架上,用喷头连续 冲洗3min ②冲洗结束后,取下标准筛,用少量水把筛 上的筛余物冲到蒸发器皿中,在水泥颗粒 全部沉淀后,倾倒出上部的清水,放入烘 箱烘干,称出筛上的筛余物,记作m1。
特点
水泥细度大小对水泥性能的影响
细度的大小反映了水泥颗粒粗细程 度或水泥的分散程度,它对水泥的水化 速度、水泥的需水量、和易性、放热速 率和强度的形成都有一定的影响。水泥 的水化硬化过程都是从水泥颗粒的表面 开始的,水泥的颗粒愈细,水泥与水发 生反应的表面积愈大,水化速度就愈快。
水泥细度大小对水泥性能的影响
2、普通硅酸盐水泥:
在硅酸盐水泥熟料中掺入6%~15% 的混合料及适量石膏加工磨细后得到的 水泥。
3、矿渣水泥:
在硅酸盐水泥熟料中掺入20%~70 %的粒化高炉矿渣和适量石膏加工磨细 制成的水泥。
4、火山灰水泥:在硅酸盐水泥熟料中掺入 20%~50%的火山灰质材料和适量石膏 加工磨细制成的水泥。
水泥细度的概念
水泥细度是表示水泥被磨细的程度或 水泥分散度的指标。 常用的表示方法:筛余量和比表面积 筛余量——指没有从筛孔通过留在筛中的
材料的数量(对应筛析法) 比表面积——单位质量水泥材料表面积的
大小(对应比表面积法)
水泥细度的概念
水泥细度测定常采用的方法是筛析 法,它以80μm(0.08mm)标准水泥筛上 存留量的多少来表示细度,操作的方法 又分为水筛和负压筛两种方式,当两种 不同筛析方式所得的试验结果有争议时, 以负压筛法为准。另一种测定方法是比 表面积法,它以单位质量水泥材料表面 积的大小来表示细度。
代用法的判定标准:是以稠度仪的试锥贯 入的深度正好为28mm±2mm时的水泥浆为 标准稠度净浆,此时的拌和水量即为该 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筛析法检测水泥细度
1、负压筛法 (1)试验仪器 ①负压筛析仪:能够产生4000~6000Pa的负
压。 ②试验用负压标准筛:孔径为0.080mm (80μm)的方孔筛,并带有透明筛盖; ③天平:感量小于O.O5g。
筛析法检测水泥细度
(2)试验方法和步骤 ①正式筛析试验前,先通过接通电源打开仪器,
检查仪器是否能够达到4000~6000Pa负压压力。 如低于一4000Pa时,应先清理吸尘器中的水泥 积存物,以保证达到负压要求。 ②称取25g水泥试样,记作m0,倒在负压筛上, 扣上筛盖并放到筛座上。开动负压筛析仪,持 续过筛2min。如筛析过程中看到有水泥附着在 筛盖上,可通过敲击使试样落下。 ③筛析结束后,用天平称取筛中的筛余物,记作 ml。用筛余物的多少表示水泥的细度。
7-1 水泥材料的技术性质和技术标准
一、水泥的基本概念 水泥是一种人造水硬性胶凝材料。
水泥与水混合后,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 学作用,形成坚硬的结构体。 大纲要求: 了解:常见五大水泥品种的定义、大致 特点及适用范围
1、硅酸盐水泥:
硅酸盐水泥熟料中掺入0~5%的石 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等混合料,以及适 量石膏混合磨细制成的水泥。其中完全 不掺混合料的称为I型硅酸盐水泥(常用 P.I表示),混合料掺入量不超过5%称为 Ⅱ型硅酸盐水泥(用P.Ⅱ表示)。
所以水泥的细度愈大,水化反应和凝 结速度就愈快,早期强度就愈高,因此水 泥颗粒达到较高的细度是确保水泥品质的 基本要求。
注意:随着水泥细度的提高,需水量随之 增加,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的收缩变形明 显加大,且不易长期存放。同时,提高水 泥细度必定加大粉磨投入,增加成本。因 此,水泥细度应控制在合理范围。(不是 越细越好)
掌握:维卡仪法稠度测定方法;试锥法中调整 用水量和固定用水量法的关系及操作步骤。
标准稠度概念
水泥标准稠度是指水泥净浆对标 准试杆沉入时所产生的阻力达到规定 状态所具有的水和水泥用量百分率。 意义:使得测定水泥凝结时间和安定性 等试验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的基础。
标准稠度测定的方法
标准法的判定标准:是让标准试杆沉入净 浆,当试杆沉入的距离正好离底板 6mm±1mm时的水泥浆就是标准稠度净浆, 此时的拌和用水量为该品种水泥标准稠 度用水量
5、粉煤灰水泥:在硅酸盐水泥熟料中掺入 20%~40%的粉煤灰和适量石膏加工磨 细制成的水泥。 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在实 际工程中应用最为普遍。
水泥生产工艺中掺石膏的目的(在水 泥熟料中)
加入量:3%左右
加入目的:来调节水泥的凝结速度,使水 泥水化速度的快慢适应实际使用的需要。
因此,石膏是水泥组成中必不可缺少 的缓凝剂。但石膏的用量必须严格控制, 否则过量的石膏会造成水泥在水化过程中 体积上的不安定现象。
筛析法检测水泥细度
(3)试验结果计算: F=m1/m0×100%
式中: F—水泥样品的筛余百分率,%;
ml—标准筛上的筛余量,g; m0—试验用水泥试样质量,g。
筛析法检测水泥细度
2、水筛法: (1)仪器设备 ①专用水筛:孔径为0.080mm的方孔筛; ②水筛架:用于安放标准筛,试验时在喷头水的
筛析法检测水泥细度
(3)试验结果计算: F=m1/m0×100%
式中: F—水泥样品的筛余百分率,%;
ml—标准筛上的筛余量,g; m0—试验用水泥试样质量,g。
(Ⅱ)标准稠度
大纲要求:
了解:水泥净浆稠度和标准稠度概念;确定水 泥净浆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意义。
熟悉:两种标准稠度测定的方法——标准方法 (维卡仪法)和代用法(试锥法)的试验原 理;两种方法各自对标准稠度判断方法。
二、水泥的技术性质 (一)物理性质 (Ⅰ)细度(Ⅱ)标准稠度(Ⅲ)凝结时间 (Ⅳ)安定性 (二)力学性质——强度 (三)化学性质 (Ⅰ)有害成分(Ⅱ)不溶物(Ⅲ)烧失量
(一)物理性质
(Ⅰ)细度 大纲要求: 了解:水泥细度大小对水泥性能的影响 熟悉:表示水泥细度的概念——筛余量和
比表面积 掌握:筛析法检测水泥细度的操作方法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