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
太阳能热水设计方案

太阳能热水设计方案太阳能热水设计方案一、背景介绍太阳能热水系统是利用太阳能热能进行加热水的一种可再生能源技术。
本旨在提供一种最新最全的太阳能热水设计方案,供参考用。
二、系统设计1. 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原理及工作流程在此章节中详细介绍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原理,包括光热转换原理和工作流程。
2. 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组成部份本章节将详细介绍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各个组成部份,包括太阳能集热器、热水储存装置、热水管路等。
3. 太阳能集热器的选择与设计在此章节中,将对太阳能集热器的选择考虑因素进行详细阐述,并提供相关设计方案。
4. 热水储存装置的选择与设计本章节将介绍热水储存装置的选择与设计,包括容量计算、材料选用等。
5. 热水管路的设计与布置在此章节中,将详细介绍热水管路的设计与布置,包括管道材料、管道直径、斜率等。
6. 辅助加热装置设计本章节将阐述太阳能热水系统中的辅助加热装置的设计,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性能计算与优化1. 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性能计算在此章节中,将对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性能进行计算,包括日热水产量、能量利用系数等。
2. 太阳能热水系统的优化方法本章节将介绍太阳能热水系统的优化方法,包括光热转换效率的提高、系统结构的优化等。
四、施工与安装1. 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施工准备工作在此章节中,将详细介绍太阳能热水系统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场地选择、安全措施等。
2. 太阳能集热器的安装本章节将阐述太阳能集热器的安装步骤及注意事项。
3. 热水储存装置与管路的安装在此章节中,将详细介绍热水储存装置和管路的安装方法。
五、维护与保养1. 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日常维护在此章节中,将介绍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日常维护方法,包括清洗、防冻等。
2. 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定期保养本章节将阐述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定期保养内容及频率。
六、附件本所涉及附件如下:1. 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示意图2. 太阳能集热器选型表格3. 热水储存装置容量计算表格4. 太阳能热水系统施工安装说明书5. 日常维护记录表七、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1. 可再生能源:指能够源源不断地产生并不断更新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
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案例

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案例太阳能热水系统是一种利用太阳能直接或间接加热水的技术,它是一种环保且节能的热水供应方式。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设计原理,并通过一个应用案例来说明其实际应用价值。
一、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设计原理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设计原理基于太阳能的收集和转换。
主要包括太阳能集热器、热水储存装置、热水循环管道和控制系统。
1. 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集热器是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核心组件。
它通常由太阳能热管、平板集热器或真空管集热器等组成。
太阳能集热器的作用是将太阳辐射能转换为热能,并传导给储水装置。
2. 热水储存装置热水储存装置用于存储从太阳能集热器传导过来的热能。
常见的储水装置包括热水箱和热水储罐。
热水储存装置应具备一定的保温性能,以保持储存热水的温度。
3. 热水循环管道热水循环管道将储存于热水装置中的热水输送到使用点。
它通常由热水管、循环泵和阀门等组成。
热水循环管道的设计应合理,以确保热水能够高效地输送到各个使用点。
4.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用于监测和调节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运行状态。
它通常由温度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机构(如阀门或泵)等组成。
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自动控制、定时控制和温度调节等功能,以满足不同使用需求。
二、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应用案例以下是一家住宅小区中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应用案例。
该小区共有100户居民,为了满足居民们的热水需求,设计了一套太阳能热水系统。
该系统采用平板集热器作为太阳能集热器,并设置了50台热水箱作为热水储存装置。
所有的热水储存装置都通过热水循环管道连接起来,以实现热水的输送。
为了保证热水的稳定供应,系统还安装了控制系统,根据不同的需求自动调节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运行。
在实际应用中,该太阳能热水系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首先,它能够满足小区居民的热水需求,几乎不需要使用传统的电热水器或燃气热水器。
其次,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运行非常稳定,几乎不受外界环境影响。
再次,该系统的安装和维护成本相对较低,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常见问题分析及建议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常见问题分析及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太阳能热水系统是一种利用太阳能将水加热供应民用建筑热水的环保节能设备。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能源危机的临近,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我国,民用建筑的温水需求占全国能源消耗的相当大比例,因此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设计和运行质量directly 关系到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
目前太阳能热水系统在设计和运行过程中存在一些常见问题,如系统效率低、设备损坏频繁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使用效果。
对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常见问题及解决建议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深入分析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中的问题和改进建议,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为未来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意义太阳能热水系统在民用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具有节能环保、可再生利用等优势,对减少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设计上的常见问题,如系统效率低、维护困难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性能和使用效果。
分析并解决这些设计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对优化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常见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为设计人员提供指导,帮助他们避免设计上的常见错误,提高系统的效率和性能。
探讨系统效率低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有助于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减少能源浪费,降低使用成本。
对系统的维护保养进行研究,可以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
本研究对于推动太阳能热水系统在民用建筑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可以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也可以为未来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与运行的研究提供参考,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有益借鉴。
1.3 研究现状目前,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热水供应方式。
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原理

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原理一、太阳集热器安装倾角的选取为了得到最大的年太阳辐照能量,集热器应面向赤道,其安装倾角应近似等于当地纬度角。
如果要在冬季获得较佳太阳辐照能量,倾角应等于当地纬度加10度。
而春夏秋三季使用的太阳热水器,集热器安装倾角要比当地纬度小10度为宜。
二、集热器前后排距离的确定为了使太阳光充分投射到太阳集热器采光面上,要求在热水器使用期内,前排集热器阴影不遮挡后排集热器。
对于全年使用的太阳热水器,当集热器在同一水平面安装时,一般要求集热器前后排距离大于太阳集热器安装高度,在我国南方地区,这一距离要小于北方地区,对于不同地区的间距单位估算方法如下。
其中as为太阳高度角,h为集热器安装高度,D为集热器之间安装距离。
显然D=h.cosas,太阳高度角as在正午当地纬度角φ大于赤纬角δ时,有as=90°-φ-δ,因而估算出不同地区的安装距离D值。
例如北京冬至时δ=23.4 °,则as=90°-40°-23.4°=26.6°。
于是在北京地区太阳集热器安装距离D=hctg26.6°=2.h。
三、集热器面积的确定在确定太阳热水系统运行方式和太阳集热器类别之后,可根据太阳热水器的非稳态效率方程式,或太阳集热器瞬时效率曲线方程式、热水器贮热水温度、水量,利用该地区可获得的太阳辐照度、环境温度等气象资料,用数学模型确定不同季节下所需的采光面积。
多年工程实践给出,在北京地区若采用优质太阳平板集热器,每平方米集热器从上午9点至下午3时运行,春秋季节可获温度为40~60℃的热水60~80千克,夏季100~120千克,冬季25~35千克,年平均每平方米太阳集热器日产水量70千克左右。
真空管热水器在北京地区年平均每平方米产热水量与平板型太阳热水系统相当。
区别在于夏季平板型热水系统产热水量高于真空管热水系统,冬季则真空管热水器产热水量优于平板型太阳热水器。
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设计与安装

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设计与安装引言太阳能热水系统是一种利用太阳能将热能转换为热水的环保能源系统。
它可以有效减少传统能源的消耗,降低家庭能源开支,对环境友好。
本文将介绍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设计与安装过程,包括系统的组成部分、设计原理和安装方法。
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组成部分太阳能热水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1. 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集热器是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核心组件,负责将太阳能转换为热能。
常见的太阳能集热器有平板式和真空管式两种。
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由多个玻璃板和铜管组成,太阳能热水系统通过集热板的吸热管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
真空管式太阳能集热器由玻璃管和吸热管组成,内部采用真空技术,可以更高效地转换太阳能。
2. 热水储存罐热水储存罐用于储存太阳能转换而来的热水。
根据家庭需求和太阳能集热器的容量,热水储存罐的容量可以有所不同。
常见的热水储存罐有垂直式和水平式两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类型。
3. 管路系统管路系统负责连接太阳能集热器、热水储存罐和家庭用水设施。
管道材料通常选用耐高温和耐腐蚀的材料,如不锈钢或铜管。
管路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水流速度、压力损失等因素,以保证热水的正常供应。
4.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温度控制器、泵和阀门等。
温度控制器用于控制太阳能集热器和热水储存罐之间的热水循环,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泵负责将热水从太阳能集热器传输到热水储存罐,阀门用于控制流量和防止逆流。
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设计原理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设计原理主要由太阳能的收集和热水的储存组成。
下面将详细介绍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设计原理。
1.太阳能的收集太阳能集热器通过集热板或真空管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
太阳能集热器表面的玻璃板或玻璃管可以吸收太阳辐射的能量,将其转化为热能。
吸热管内的介质(如水或液体)会被加热,形成热水。
2.热水的储存热水储存罐用于储存太阳能转换而来的热水。
当太阳能集热器产生热水时,泵将其输送到热水储存罐中进行储存。
热水储存罐的保温层可以减少热量损失,保持热水的温度。
建筑节能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方案

建筑节能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方案随着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建筑节能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能源,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介绍一种建筑节能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方案,以期为建筑行业提供一种可行的节能解决方案。
一、方案简介该设计方案旨在利用太阳能作为热水供应的主要能源,通过太阳能集热器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热能,为建筑提供热水。
同时,该系统还将配备储热装置,以便在太阳能不足以满足需求时提供稳定的热水供应。
二、系统组成与原理1. 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集热器是该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主要原理是利用太阳辐射能将水进行加热。
太阳能集热器通常由太阳能吸收器、传导管道和保温层组成。
在太阳辐射下,太阳能吸收器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热能,然后通过传导管道将热能传递给水。
2. 储热装置储热装置主要是为了弥补夜晚或阴雨天气等情况下太阳能供应不足的问题。
通过储热装置,系统可以将白天收集到的太阳能热量储存起来,以供后续使用。
常见的储热方式包括热水储罐和地源热储存。
3. 热水供应系统热水供应系统包括热水管道、水泵和热交换器等组成部分。
热水管道将太阳能集热器产生的热水传输到需要热水的地方,水泵则负责将热水提供给用户。
热交换器起到了分离传统冷热水系统和太阳能集热器的作用,确保水质卫生安全。
三、系统优势1. 节能环保太阳能作为绿色能源,具备无污染、无噪音等特点,使用太阳能作为热水供应的主要能源,可以大大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2. 经济效益虽然太阳能设备的投资较高,但长期使用来看,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运营成本较低。
太阳能资源充足的地区,太阳能热水系统可以实现长期的节能和减排效益,为用户节约用水和用能费用。
3. 可持续发展太阳能资源是可再生的,通过合理利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可以有效延长非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寿命。
这有助于保护自然资源,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四、需注意的问题1. 设备选型与维护在设计和选择系统设备时,需要考虑到当地的太阳能资源充足程度、季节变化等因素。
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

12
竖单排
12
竖单排
12
竖单排
12
竖单排
12
竖单排
12
竖单排
12
竖单排
12
竖单排
Ф58×1500
Ф58×1800
Ф100×1700 Ф100×2000
1620 1580 1620 1880 1920 1800 2100
1000 892 1132 892 1132 1000 1000
12
竖单排
12
竖单排
19
31
50 129.8 88.6 11.3 77.0 13.0 65.5 15.3
20
30
50 125.6 91.6 10.9 79.6 12.6 67.7 14.8
21
29
50 121.4 94.7 10.6 82.4 12.1 70.0 14.3
22
28
50 117.2 98.1 10.2 85.3 11.7 72.5 13.8
86400
Qh 70243W
(2)热水量计算 取
qr 0.983 kg / L;tr 60C;t1 20C
代入公式 则
qrh
Qh
1.163(tr t1)r
qrh 1536L / h
式中:
Qh 热水系统设计小时耗热量; Kh 小时变化数,按表1取用; m 用水计量单位数,人数或床位数;
• 温升:40℃
•
1000kg热水所需能量:
•
1㎡集热面积产热量为:
•
1t热水所需要的集热面积为:
•
则3t热水所需要的集热面积为:
17.76㎡×3=53.28㎡
• 则集热器的规格选用按表3选取:
太阳能热水器温度控制系统-毕业设计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目录
01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系 统 概 述
03 硬 件 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计
04 软 件 设 计
05 系 统 测 试 与 优 化
06 结 论 与 展 望
Part One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研究太阳能热水器 的温度控制与物联 网技术的结合
THANKS
汇报人:
测试环境:室内温度、光照 强度、水箱容量等
测试结果:系统稳定性、准 确性、响应速度等
优化方案:根据测试结果, 调整系统参数,提高系统性
能
优化方案与实施
优化目标: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温度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优化方案:采用PID控制算法,实现温度闭环控制 实施步骤:搭建测试平台,进行参数调整和优化 优化效果:提高温度控制精度,降低温度波动,提高系统稳定性
Part Five
系统测试与优化
测试环境与设备
测试环境:室内、室外、晴天、 阴天、雨天等不同环境
测试设备:温度传感器、控制 器、太阳能热水器、数据采集 器等
测试方法:模拟实际使用环境, 进行长时间连续测试
测试指标:温度控制精度、响 应时间、稳定性、安全性等
测试过程与结果
测试方法:模拟实际使用环 境,记录温度变化、系统响 应时间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自动开关机:根据设定时间自动开 关热水器
远程控制:可以通过手机APP远程 控制热水器的运行状态
系统组成
太阳能集热器:收 集太阳能并将其转 化为热能
储水箱:储存热水, 保持水温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项目设计原则太阳能集热器设计项目应遵循以下几方面的设计原则,科学设计太阳热水系统,使其达到合理、可靠、先进。
(1)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太阳能、给排水、采暖和土建等专业的相关标准、规范。
(2)综合考虑产品、系统的技术先进性、运行可靠性、经济性、使用便利性和使用寿命等各方面因素,选择实用、经济的方案。
(3)系统设计应安全可靠,内置加热系统必须带有保证使用安全的装置,并根据不同地区采取防冻、防结露、防过热、防雷、防雹、抗风、抗震等技术措施。
(4)安装在建筑上或直接构成建筑围护结构的太阳能集热器,应有防止热水渗漏的安全保障措施;应设置防止太阳能集热器损坏后部件坠落伤人的安全防护设施;集热器不应跨越建筑变形缝设置。
(5)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给水应对超过有关标准的原水做水质软化处理。
(6)安装在建筑上的太阳能热水系统不得影响该部位的建筑功能,并应与建筑协调一致,保持建筑统一和谐的外观;应避免集热器的反射光对附近建筑物引起的光污染。
(7)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管线应有组织布置,做到安全、隐蔽、易于检修;为减少热损及循环阻力,循环管路尤其热水循环管路应尽量短而少弯;为了达到流量平衡和减少管路热损,绕行的管路应是冷水管或低温水管;管路的通径面积应与并联的集热器或集热器组管路通径面积的总和相适应。
(8)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结构设计应为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埋设预埋件或其他连接件;轻质填充墙不应作为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支承结构。
储水箱和集热器的安装位置应使其在满载情况下分别满足建筑物上其所处部位的承载要求,必要时应请建筑结构专业人员复核建筑载荷。
2.项目设计要求鉴于该项目为连云港地区太阳能工程项目,并采用电辅助能源热水系统用于日常生活使用的特点,我认为,该项目设计要求有以下几点:(1)根据图纸的要求,在不影响楼房外观的情况下,合理设计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集热系统布置方式、色彩等应尽可能做到与建筑相协调。
(2)系统采用楼面太阳能集中集热方式,春、夏、秋、冬晴天以太阳能制热为主,以电辅助加热为辅。
要求24小时热水供应,打开龙头既有热水。
(3)系统应备有超压保护、低温保护、过热保护等功能。
(4)系统应保证全天供应热水,并考虑在高峰用水情况下,确保热水供应问题,循环供水方式打开淋浴头进出热水。
(5)系统设计应考虑优先利用太阳能源加热热水;当太阳能不足时,再利用辅助能源补充热能,以达到环保和节能降耗的目的。
(6)要综合考虑建筑设计,合理选择太阳能和其他主要设备的放置位置。
(7)太阳能系统和电辅助加热系统应可靠、耐用、方便管理。
(8)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的性价比。
3. 项目设计依据(1) GB50015-20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2) GB/T50364-2005《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3) GB/T20095-2006《太阳能热水系统性能评价规范》(4) GB/T4271-2007 《太阳能集热器性能实验方法》(5) GB/T18713-2002《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安装及工程验收技术规范》(6) 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7) B5009-2001《建筑结构载荷规范》(8) B50207-200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9) 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0)50242-200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1)50303-2002《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2)5030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13)GB/T4271-2007 《太阳能集热器性能实验方法》(14)GB/T17581-1998《真空管太阳集热器》(15)NY/514-2002《家用太阳热水器储水箱》(16)GB/T18708-2002《家用太阳热水系统热性能试验方式》(17)NY/T343-1998《家用太阳热水器技术条件》(18)NY/T6510-2002《家用太阳热水系统安装、运行维护技术规范》(19)NY/T513-2002《家用太阳热水器电辅助热源》4.项目基本设计(1)根据连云港地区冬季寒冷结冰的特点,选用抗冻性强、热效率高、安全可靠的热管真空管型集热器。
(2)太阳能系统设计为定温加温差循环太阳热水系统,达到充分利用太阳能,系统集热效率高;电辅助加热采用温控方式作为太阳能热水系统辅助能源。
(3)冬季采用自限温伴热带防止管路结冰冻坏。
(4)供水承压供水,供水方式简单、方便。
(5)采用先进的中央快速热水器作为太阳能的补充能源,当遇阴雨天气太阳能不足时系统自动切换至电辅助加热模式,客人的全天候用水需求。
(6) 采用工业级可编程电脑控制器,实现太阳能和辅助加热系统的全自动化、智能化,确保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实现自动化运行,并具有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任意修改控制程序,使系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控制和智能化管理。
5.项目具体设计5.1 连云港地区气象参数、太阳能资源调查情况(1)太阳能资源情况:江苏省连云港市处于暖温带南部,属于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区,维度为北纬34.7度,年日照时数在2500小时左右;水平面上太阳能辐照量为4200—5400MJ/㎡.a 。
(2)气象参数:年平均温度14.3℃。
1月平均温度-0.4℃,极端低温-19.5℃:7月平均温度26.5℃,极端高温39.9℃。
历年平均降水量920多毫米,常年无霜期为220天,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气象资料显示:连云港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每年大约紧有20-30天处于阳光不足状况状态。
5.2 热水系统负荷计算5.2.1系统日耗热量、热水量计算本项目设计对象为高级宾馆,要求是全日供热水,24小时热水供应且即开即热,并采用集中式热水供应。
实际客房12间,床位24个,人数24人。
人均日用水量取60L 。
日耗热量可按此公式计算:Q d =q r c ρ(t r -t L )m/86400式中:Q d 为日耗热量,单位W ;q r 为热水用水定额,取60L/人;C 为水的比热容,C=4178J/(kg ·℃);ρ为热水密度,60℃密度为0.982kg/L ;t r -t L 为温升,设计温升45℃(连云港地区t L 取15℃);m —用水设计单位,为24。
经计算可得日耗热量Q d =3077w设计日热水量可按此公式计算:q rd =q r ·m经计算日热水量q rd =1440L5.2.2 设计小时耗热量、热水量计算小时耗热量计算:()/86400h h r r l Q K q c t t m ρ=- 式中:q r —热水用水定额,60L/单位。
K h —小时变化系数,查表得K h =6.84。
t r -t l —温升,设计温升45℃。
m —用水设计单位,取24床位。
ρ—热水密度,60℃密度0.982kg/L 。
计算得小时耗热量Q h =21000w小时热水量计算:q rh =Q h /1.163(t r -t L )ρ计算得小时热水量q rh =408.6L/h5.3 太阳能集热系统设计太阳能集热系统主要包括太阳能集热器、贮水箱及相应的阀门和控制系统,由于该项目为强制循环系统包括循环水泵。
5.3.1 太阳能集热系统选型太阳能集热系统选型主要考虑以下因素:①太阳能集热器类型:本项目要求为采用全玻璃真空管集热器;②系统工作方式:本项目系统为强制循环;③换热方式:本项目系统为直接系统;④备份热源:本项目系统为电加热器。
本项目系统选用双排直插式全玻璃真空管集热器,集中集热—集中供热方式,系统为强制循环运行方式,换热方式为直接系统,辅助能源为电加热。
5.3.2 太阳能集热面积的确定根据我国现行标准,太阳能热水系统根据贮水箱容积可分为家用太阳能热水器(贮水箱容积小于600L )和太阳能热水系统(贮水箱容积大于600L ),本项目系统贮水箱容积明显大于600L ,所以属于太阳能热水系统。
直接式太阳能热水系统集热的总面积可根据系统的日平均用水量和用水温度确定,按以下公式计算:)1()(01L cd W W C J f T T C Q A ηη--=A C —集热器采光面积/㎡Q W —日均用热水量,LC W —水的定压比热容 4.18KJ/(KG ·℃)T 1 — 要求水温T 0 —初始水温f —太阳能保证率J —平均日辐照量17540KJ/(m 2·d)ηcd —集热器全日集热效率ηL —热损失率式中相关参数按以下方法确定:(1)日均用热水量 Q W由5.2.1计算结果日热水量q rd =1440L ,鉴于极端天气情况,热水供应设计为日均1500L 。
(2)T 1 — 要求水温,要求为60℃,T 0 —初始水温,连云港地区年平均水温为15℃。
(3)太阳能保证率ƒ是确定系统所需集热器面积的一个关键因素,也是影响太阳能热水系统经济性能的重要参数。
实际选用的太阳能保证率与系统使用期内的太阳辐射、气候条件、系统热性能、用户使用热水的规律和特点、热水负荷、系统成本和投资者的预期投资规模等因素有关。
通常在工程的方案设计阶段,太阳能保证率ƒ可用经验法确定。
表1是按我表1 不同地区太阳能保证率的选值范围用表1选取ƒ值时,全年使用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取中间值,连云港地区属于资源一般区,ƒ值取40%∽50%中间值,为45%。
(4)ηcd —集热器全日集热效率的确定当缺乏相关数据时,ηcd 可按经验在0.25~0.5之间取值,取ηcd =0.48。
(5)ηL —热损失率的确定当条件限制无法进行精确计算时,可取经验值0.2~0.3。
保温较差时取上限,反之取下限,本项目取0.2。
综上所述:式中取值代入上面公式,可以得出集热器采光面积A C =18.85㎡ 。
5.3.3 太阳能集热个数、类型的确定由5.3.2计算出的集热器采光面积A C =18.85㎡可以得出,若本工程采用Ф47*1500型双排直插式全玻璃真空管,单根集热面积为 3.14*(0.047-0.01)*(1500-40)/2=0.0848㎡,所需真空管数目为18.85/0.0848=223,其中双排直插式全玻璃真空管每组有50根全玻璃真空管,故需4.5组,鉴于工程需要,本项目需5组模块。
太阳能集热系统采用串联形式。
5.3.4 太阳能集热器的定位由于本工程太阳能集热器类型为双排直插式全玻璃真空管,在安装时无需考虑集热器安装倾角,水平安装即可。
安装时,在建筑上或直接构成建筑围护结构的太阳能集热器,应有防止热水渗漏的安全保障措施;应设置防止太阳能集热器损坏后部件坠落伤人的安全防护设施;集热器不应跨越建筑变形缝设置。
另外,安装时,在建筑上的太阳能热水系统不得影响该部位的建筑功能,并应与建筑协调一致,保持建筑统一和谐的外观;应避免集热器的反射光对附近建筑物引起的光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