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光电对抗技术概要知识分享
光电对抗

所谓光电对抗,是指敌对双方利用光电相关的设备、器材,在光波段实施电子进攻和防御的军事行动。
通常先以技术手段获取敌方光电武器和侦测器材的工作信息,然后再采取措施破坏或削弱其作战效能,并保护己方光电装备正常工作。
光电对抗装备主要指光电侦察告警装备和光电干扰装备。
光电侦察告警装备光电侦察告警装备用于实时探测指向目标的导弹或激光束,确定其特征、方位和威胁程度,并及时发出告警指示或启动相应的干扰和对抗措施。
按照侦察方式又可以分为光电主动侦察和光电被动告警两类装备。
(1)光电主动侦察装备。
光电主动侦察是利用被侦察设备光学系统的反射特性来进行的,包括红外主动侦察和激光主动侦察。
其中红外主动侦察由于光源隐蔽性较差,已被逐渐淘汰。
激光主动侦察是利用光学设备对激光反射的“猫眼效应”进行侦察的,即向敌方光电装备主动发射激光束,然后接收其反射回波并进行分析,就可以确定敌方光电设备的特性和位置,并引导激光干扰。
激光主动侦察装备进行空间扫描采用的是低能激光脉冲。
(2)光电告警装备。
光电告警装备利用光电探测器,对敌方武器设备所辐射或散射的光波进行侦察、截获及识别,判断威胁的性质和危险等级、确定来袭方向,然后发出警报并启动与之相连的防御系统实施对抗,如引导激光致盲武器对来袭导弹进行软杀伤,或引导高能激光武器实行硬摧毁。
光电告警装备已广泛应用,在实战中成效显著。
依据探测器所用波段,光电告警装备可分为红外告警、紫外告警和激光告警三类。
目前,红外告警装备已发展了三代,具有全方位的告警能力,紫外告警装备虚警率低、无需低温冷却、无需扫描、体积小、质量轻,已成为装备最多的导弹逼近告警系统之一;激光告警装备是目前光电对抗侦察告警装备的发展重点,已广泛应用于战机、战舰和陆上重要目标的自卫。
光电干扰装备在现代高科技战争中提高目标生存能力,首先要设法使敌侦察装备无法正常工作,降低目标被发现的概率或在目标被发现前摧毁威胁源。
光电干扰装备通过光电技术手段改变或模拟目标的典型光电特征,扰乱、欺骗或压制敌光电侦察设备和精确制导武器,使其迷茫或失效。
走进科技课程报告:光电干扰技术

电子对抗技术之光电对抗走进科技这门课一共听了两节,课上老师放了关于机器人、核融合及信息对抗的视频。
看了视频后,感觉对我们信息专业的学生挺有益处的,于是课下试着去了解了电子对抗技术中的光电对抗。
光电对抗指敌对双方在光波段范围内,利用光电设备和器材,对敌方光电制导武器和光电侦察设备等光电武器进行侦察告警并实施干扰,使敌方的光电武器削弱、降低或丧失作战效能;同时利用光电设备和器材,有效地保护己方光电设备和人员免遭敌方的侦察告警和干扰。
光电对抗分为光电侦察、反光电侦察、光电干扰及反光电干扰。
光电侦察是指利用光电技术手段对敌方光电设备辐射或散射的光波信号进行搜索、截获、定位及识别,并迅速判别威胁程度,及时提供情报和发出告警。
光电侦察有主动侦察和被动侦察两种方式。
主动侦察是利用对方光电装备的光学特性而进行的侦察,即向对方发射光束,再对反射回来的光信号进行探测、分析和识别,从而获得敌方情报的一种手段:被动侦察是指利用各种光电探测装置截获和跟踪对方光电装备的光辐射,并进行分析识别以获取敌方目标信息情报的一种手段。
光电干扰是指利用辐射、散射、吸收特定的光波能量,或改变目标的光学特性,破坏或削弱敌方光电设备的正常工作能力,以达到保护己方目标的一种干扰手段。
光电干扰分为主动干扰和被动干扰两种方式。
主动干扰是利用己方光电设备发射或转发某种敌方光电装置相应波段的光波,对敌方光电装备进行压制或欺骗干扰。
被动干扰是利用特制器材或材料,发射、散射和吸收光波辐射能量,或人为地改变目标的光学特性,使敌方光电装备效能降低或受骗失效,以掩护真目标的一种干扰手段。
光电对抗领域中的反侦察与反干扰是指防御敌方对己方光电装备的发现、探测、识别和干扰而采取的相应措施。
光电对抗是否有效必须符合如下四个基本特征:光电频谱匹配性、干扰视场相关性、最佳距离有效性和干扰时机实时性。
光电频谱匹配性指干扰光电频谱必须覆盖或等同被干扰目标的光电频谱。
干扰视场相关性是指光电侦察、光电制导和光电对抗均具有方向性较好的光学视场,干扰信号必须在被对抗的敌方装备光学视场范围内。
光电对抗技术在反无人机作战中的应用

光电对抗技术在反无人机作战中的应用作者摘要:现代防空战场中,无人机已成为一种现实威胁,对现代防空作战提出严峻的挑战。
通过对无人机主要机载光电设备的分析,提出了利用光电对抗技术反无人机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反无人机作战光电对抗技术军事应用1. 引言现代防空战场中,军用无人机已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空中威胁。
目前,无人机执行的主要任务是战场监视、侦察、目标截获和提供图像情报等,其先进的光电侦察探测设备是无人机实施侦察和监视的可靠保障。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的几场局部战争中,装备小巧成像侦察设备的无人机在战场侦察、监视作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而光电技术(特别是光电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促进了光电对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光电对抗手段的不断创新。
光电制导武器和光电侦察设备都有两个敏感单元:信息获取单元(光电传感器)和信息处理单元,就像人的眼睛和大脑。
光电对抗技术就是针对敌方光电制导武器和光电侦测设备的“眼睛”和“大脑”,采用强光致盲、致眩干扰使其“眼睛”变瞎,采用烟幕遮蔽干扰使其“眼睛”看不见目标,采用光电迷惑干扰使其“大脑”无法识别目标,采用光电欺骗干扰使其“大脑”产生错误判断而攻击假目标,从而有效对抗敌方光电制导武器和光电侦测设备。
无人机是一个高科技的综合体,载有大量的光电设备,利用光电对抗技术对无人机进行抗击和防御是一种全新而有效的方法。
2. 光电对抗的基本特征2.1 光电对抗的内涵光电对抗指敌对双方在光波段(紫外、可见光、红外波段)的抗争,即一方使用电磁能量去探测、利用、削弱或阻止敌方使用的电磁频谱,并保护己方有效使用电磁频谱。
具体来说,就是指敌对双方在光波段范围内,利用光电设备和器材,对敌方的光电武器和光电侦察设备等进行侦察告警并实施干扰,使敌方的光电武器效能降低或丧失作战效能;同时利用光电设备和器材有效地保护己方光电设备和人员免遭敌方的侦察告警和干扰。
这种侦察干扰和反侦察干扰所采取的各种战术技术措施总称为光电对抗。
光电知识点总结

光电知识点总结光电技术是一门涉及光和电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光和电能量之间的相互转换和作用规律。
光电技术涉及到光电器件的设计、制造和应用,涵盖了光电转换、光电检测、光电调制等方面的内容。
光电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要领域,在通讯、医疗、能源、环境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光电效应1. 光电效应概述光电效应是指材料受到光照射后,发生电子的发射、传输或者输运现象的过程。
光电效应包括外光电效应和内光电效应两种。
外光电效应是指光照射在材料表面,引起材料表面电子的发射,产生光电流现象;内光电效应是指光照射在材料内部,通过光生载流子(电子-空穴对)的发生,从而产生光电流。
2. 外光电效应外光电效应是指光照射在金属或半导体表面时,引起金属或半导体表面电子的发射,产生光电流现象。
外光电效应是实现光电转换的关键过程,应用广泛。
3. 内光电效应内光电效应是指在光照射下,材料内部的电子-空穴对的产生和输运过程。
内光电效应是光电器件的工作原理,包括光电二极管、太阳能电池等。
二、光电器件1. 光电二极管光电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光电转换器件。
光电二极管分为光电探测二极管和光发射二极管两种。
光电探测二极管是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光电器件,主要应用于光通信、光电传感等领域。
光发射二极管是将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的光电器件,主要应用于光通信、显示屏等领域。
2. 光电场效应器件光电场效应器件是一种基于光电效应的半导体器件,主要包括光电场效应晶体管、光电场效应器件。
光电场效应器件主要应用于光电调制、光电开关等领域。
3. 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光电转换器件,是目前能源领域的热门技术之一。
太阳能电池主要包括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多晶硅太阳能电池、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等。
4. 光电晶体管光电晶体管是一种能够实现光电转换的半导体器件,是现代光电器件中最重要的一种。
光电晶体管主要应用于光电检测、光电调制、光电放大等领域。
浅析光电对抗技术及其发展

浅析光电对抗技术及其发展光电技术在武器的火控和制导系统中的日益广泛应用,已经使得基于它的对抗技术得以迅速发展。
光电对抗与电子对抗一样,是一种军事行动,是敌对双方利用光电激光设备所进行的电磁争夺战。
光电对抗已成为近年来电子战中发展最快、投资比重日益加大的一个新兴领域。
下面对光电对抗技术相关内容进行阐述。
一、光电对抗技术光电对抗是指为削弱、破坏敌方光电设备的使用效能,保护己方光电设备正常发挥效能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措施的统称。
具体地讲,就是指在敌对双方光波段范围内,利用光电设备和器材对敌方的光电武器进行侦查告警并实施干扰,使敌方的光电武器削弱、降低或丧失作战效能;通常,光电对抗按照不同的分类,有不同的方式和名称,比如:按波段分类分为激光对抗、红外对抗和可见光对抗,按平台分类分为车载光电对抗装备、机载光电对抗装备和舰载光电对抗装备。
随着红外和激光技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光电探测和光电制导技术的发展,使得光电对抗技术和装备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都加紧对这一领域进行竞争和研究,光电对抗的地位及其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防御及对抗提供及时的告警和威胁源的精确信息。
实现有效防御的前提是及时发现威胁,光电侦查告警设备能够查明和收集敌方军事光电情报,为及时采取正确的军事行动、实施有效干扰或火力摧毁提供依据。
二是扰乱、迷惑和破坏敌光电探测设备和光电制导系统的正常工作。
通过有效的干扰使他们降低效能或完全失效,以保障己方装备和人员免遭敌方光电侦查、干扰或火力摧毁,为己方的对抗行动创造条件。
光电对抗技术包括侦查、干扰、反侦查和抗干扰等。
光电侦查是指对敌方辐射或散射的光谱信号进行搜索、截获、测量、分析、识别以及对光电设备测向、定位,以获取敌方光电设备技术参数、功能、类型、位置、用途,并判明威胁程度,及时提供情况并发出告警。
光电干扰是指采取某些技术措施破坏或削弱敌方光电设备的正常工作,以达到保护己方目标的一种干扰手段。
第4章之5 电子对抗技术

电子对抗手段
2、无线电通信干扰 利用无线电干扰设备或普通的电台 等发出强大的干扰信号,从而使敌方的 等发出强大的干扰信号, 无线电通信设备不能正常工作的作战行 动。
电子对抗手段
(1)瞄准式干扰
指用于干扰的载频与对方通信信号频率重 频谱宽度基本相同, 合,频谱宽度基本相同,干扰功率明显强于对 方通信信号。 方通信信号。
电子对抗手段
基本原理
利用敌方雷达等电子设备的电磁辐射, 利用敌方雷达等电子设备的电磁辐射,作 为反辐射武器的制导信号,对雷达进行寻的、 为反辐射武器的制导信号,对雷达进行寻的、 跟踪直至摧毁; 跟踪直至摧毁;或是利 用高能电磁脉冲, 用高能电磁脉冲,使敌 方雷达等电子设备元器 件过载而烧毁。 件过载而烧毁。
电子对抗手段 光电无源干扰:利用本身不产生和发射光 光电无源干扰: 频辐射的器材,吸收、 频辐射的器材,吸收、反射或散射对方光波的 能量,以及人为地改变目标的学特性等手段, 能量,以及人为地改变目标的学特性等手段, 使对方光电设备效能降低、失效或受骗。 使对方光电设备效能降低、失效或受骗。 无源干扰常用方法有:烟幕或水幕等遮 无源干扰常用方法有: 涂料伪装、投掷光电干扰箔条、 障、涂料伪装、投掷光电干扰箔条、热抑制 等。
电子对抗手段
测向与定位
无线电通信测向是 无线电通信测向是利用无线电定向接收设 备来确定正在工作的敌方通信电台的方位。 备来确定正在工作的敌方通信电台的方位。 无线电通信定位利用两部以上配置在不同 无线电通信定位利用两部以上配置在不同 地点的测向机,同时对一部电台测向, 地点的测向机,同时对一部电台测向,从而确 定被测电台的位置。 定被测电台的位置。
电子对抗手段
光电对抗主要包括: 光电对抗主要包括: ◆光电侦察 ◆光电干扰
电子对抗技术知识点归纳

电子对抗大纲1.雷达侦查概述一概述1.1雷达侦查基本内容1.2雷达侦查分类1.3雷达侦查特点1.4雷达侦察设备的基本组成1.5雷达侦查的信号环境1.6对现代雷达侦察系统的要求二侦查作用距离三对雷达信号频率的测量3.1测试系统的主要指标3.2测频技术分类3.3频率搜索式超外差接收机3.4模拟信道化接收机3.4压缩接收机3.5数字接收机2.宽带数字信道化接收技术引言数字下变频数字信道化4.1 抽取4.2 内插4.3 多相滤波结构4.4 基于多相滤波技术的数字信道化结构4.5 复信号的数字信道化的多相滤波实现4.6 低通原型滤波器设计及抽取倍数的考虑4.7 实信号的数字信道化的多相滤波实现电子侦察信号实时检测技术1)相关积累检测算法3.分数阶傅里叶变换与分数信道化一、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定义(3种形式)1)积分形式(重要)2)特征值3)加权类分数阶傅里叶变换二、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重要性质1)时延性质2)频移性质三、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卷积和乘积定理1)傅里叶变换的卷积定理和乘积定理2)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乘积定理3)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卷积定理四、分数阶的解析信号与分数阶Hilbert 变换五、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采样理论六、分数阶傅里叶域的数字角频率七、M倍抽取的分数阶傅里叶分析1)M倍抽取的傅里叶分析2)信号抽取的分数傅里叶域分析八、1/M倍抽样率转换的分数阶傅里叶域分析九、L倍内插的分数傅里叶域分析十、分数阶傅里叶域的信号多相结构十一、分数傅里叶域M通道滤波器组1)准确重建条件2)M通道滤波器组的多相结构十二、分数阶傅里叶域的数字信道化接收结构1)原理推导2)分数阶傅里叶滤波器的设计3)分数信道化的时域高效实现4.线性调频信号的检测与参数估计1)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原理)2)基于FRFT的chirp信号检测与参数估计3)基于RAT的chirp信号检测4)基于固定延迟模糊函数和解线调的方法5雷达电子干扰一、雷达电子攻击的概念二、雷达干扰分类1)按照干扰能量的来源分类2)按照干扰的作用机理分类3)按照雷达、目标、干扰机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分类三、干扰方程1)基本能量关系2)功率准则3)干扰方程四、遮盖性干扰1)遮盖性干扰的作用2)遮盖性干扰的分类1.瞄准式干扰2.阻塞式干扰3.扫频式干扰五、噪声调幅干扰1)噪声调幅干扰的统计特性六、噪声调频干扰1)噪声调频干扰的统计特性七、噪声调相干扰八、欺骗式干扰1)欺骗式干扰的工作原理2)欺骗式干扰的作用3)欺骗式干扰的分类1.按照假目标和真目标在V中参数信息的差别分类2.按照假目标和真目标在V中参数差别的大小和调制方法分类九、对雷达距离信息的欺骗1)距离假目标干扰2)距离波门拖引干扰十、对雷达速度信息的欺骗1)速度波门拖引干扰2)假多普勒频率干扰3)多普勒频率闪烁干扰十一、干扰机设备1)干扰机的主要类型1.噪声干扰机2.欺骗式干扰机3.双模干扰机4.一次使用干扰机5.自适应干扰机6.相控阵干扰机2)干扰机的主要指标要求1.具有一定的频率覆盖范围2.具有足够的干扰功率3.选择合适的干扰样式4.缩短系统响应时间5.干扰能力强3)干扰机的收发隔离和效果监视1.收发隔离2.效果监视6基于DRFM技术的雷达干扰技术一、DRFM技术1)DRFM技术概述2)各个模块的功能如下:一共7个二、DRFM样本采集方式1)完整脉冲采样2)部分脉冲采样3)间歇脉冲采样三、干扰信息调制1)干扰调制方法四、宽脉冲信号间歇采样的假目标干扰技术1)间歇采样干扰原理2)对线性调制信号的移频干扰分析五、对线性调频信号的间歇采样干扰效果分析六、间歇采样多假目标干扰特点(共6个)七、间歇采样频率/对干扰效果的影响和选择。
(完整word版)光电对抗原理与应用

(完整word版)光电对抗原理与应用第一章概述光电对抗的基本概念光电对抗指敌对双方在光波段范围内,利用光电设备和器材,对敌方光电制导武器和光电侦察设备等光电武器进行侦察告警并实施干扰,使敌方的光电武器削弱、降低或丧失作战效能;同时利用光电设备和器材,有效地保护己方光电设备和人员免遭敌方的侦察告警和干扰。
被动侦察电视侦察告警微光夜视技术红外侦察告警激光被动侦察告警紫外告警综合被动侦察告警光电侦察光电对抗无源干扰反光电侦察涂料、伪装欺骗/编码技术主动侦察激光测距近红外主动侦察激光主动侦察告警改变目标光学特征,改变光传输特性热抑制措施水幕光箔条钓饵弹烟幕遮蔽、消光剂致盲干扰光电干扰红外调制干扰压抑式干扰摧毁式干扰反激光辐射武器有源干扰欺骗式干扰散射式干扰编码技术、距离选通技术多光谱技术、自适应技术抗干扰电子技术和结构技术各种光电防护和激光加固措施应答式和转发式干扰反光电干扰图1光电对抗技术体系光电对抗与现代战争光电对抗是随着光电技术的发展而起来的。
20世纪50年代中期,工作波段为1~3μm,不用致冷的硫化铅(PbS)探测器件问世,空对空红外制导应运而生。
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工作于3~5μm波段的锑化铟(InSb)器件和致冷的硫化铅器件的相继问世,光电制导武器进一步发展,地对空和空对空红外制导又获得成功。
20世纪70年代中期,红外、紫外双色制导和红外成像制导相继问世。
光电子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光电制导技术的发展。
光电制导武器精确的指导精度和巨大的作战效能,促进了光电对抗的形成。
光电对抗技术的发展又导致光电制导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从而促进光电对抗技术在更高水平上不断发展。
光电对抗的应用现代战争的光电胁主要来自光电制导武器和光电侦察告警装备,而光电干扰主要包括应用于各种作战平台的光电有源干扰和光电无源干扰装备,光电对抗效果的评估和仿真是光电对抗装备研制、试验必不可少的环节。
1.光电制导武器光电制导武器主要包括红外制导武器、激光制导武器、电视制导和光纤制导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光电对抗技术概要第4章光电对抗技术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49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 ➢ 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有红外辐射,这就是为目标和景物的探测、识别奠定了客观基础。
红外系统一般以“被动方式”接受目标的信号,故隐蔽性很好,更易于保密,也不易被干扰。
红外探测是基于目标与背景之间的温差和发射率差,传统的伪装方式不可能掩盖由这种差异所形 成的目标红外辐射特性,从而使红外系统具有比 可见光系统优越的多的识伪能力。
目标离开后,其特有的红外辐射会在原地滞留相当长的时间而不会立即消失,借助于此,红外系 统变更均由其独特的“追忆记录”功能。
50➢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 ➢ 相对于雷达而言,红外系统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容易制成灵巧装备,且不怕电磁干扰,特 别适合于“发射后不管”的精确制导武器。
红外技术的缺点:✪ 大气层内的探测能力不如微波雷达,且只能利用在 三个大气窗口内的目标辐射信息;✪ 红外材料品种太少;✪ 探测器工艺复杂,成本高昂,其尺寸小,大大限制了红外系统的战术技术性能;✪ 现役红外装备大多需制冷手段,影响其应用。
51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 ➢ 主动红外夜视仪用近红外光束照射目标,将目标反射的近红外辐射转换为可见光图像,实现有效 地“夜视”,故它工作在近红外区。
大气向后散射的影响✪ 当照明光束穿过大气时会被散射,会有部分散射光沿逆向进入观察系统,即向后散射。
✪ 它在像平面上造成附加背景,降低图像的对比度。
在能见度较差时,情况更加严重,甚至成为约束此 类系统性能的基本因素52精品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4.1.3 热像仪 ➢ ➢ 热成像技术把目标与场景个部分的温度分布、发 射率差异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再转换为可见光 图像热像仪的温度分辨力较高,可达0.1-0.01℃,使 观察者容易发现目标的蛛丝马迹它工作于中、远红外波段,使之具有更好的穿透 雨、雪、雾和常规烟幕的能力,具有很好的洞察 掩体和识破伪装的本领它不怕强光干扰,且昼夜可用,使之更适用于复 杂的战场环境它在常规大气中受散射的影响小,故通常有更远 的工作距离 53➢ ➢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4.1.4 搜索侦察与预警系统➢ 红外搜索侦察系统按设定的规律不断扫描待查地 域、海域或空间,持续收集红外辐射,基此发现 目标,进而标示目标位置并发出一定的信号。
从应用的角度而言,实际侦察的范围越大越好, 但过大空间内信息的同时收集势必大量增加干扰 和假信息。
一般用小的瞬时视场去扫描足够大的 空间范围,使每一瞬间实时获取信息的空域足够 小。
搜索侦察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发现目标,其次是粗 略测定目标方位。
➢ ➢ 54精品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4.1.5 红外制导 ➢ ➢ ➢ 50年代中期,美、英、法等国相继研制成功“响 尾蛇”、“火光”和“马特拉”等第一代红外制 导的空空战术导弹。
导弹的红外导引头采用非致冷硫化铅探测器,工 作波段1~3微米。
它只能对敌机作尾追攻击,易 受阳光干扰。
60年代以后,在三个大气窗口都相继有了可供实 用的红外系统,攻击方式从尾追发展到全向攻击, 制导方式也有了全红外制导(点源制导和成像制导)和复合制导(红外/电视、红外/无线电指令、红 外/雷达)。
55精品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红外点源制导系统已广泛应用于空空、地空、岸舰和舰舰导弹等数十种战术导弹上。
目前,点源 制导系统仍是上述战术导弹的主要制导方式之一 红外成像制导系统的研制工作始于70年代中期,它比红外点源制导系统提供的信息丰富,具有更 强的识别能力和更高的制导精度。
80年代初,已 在“小牛”空地导弹上使用。
随着焦面阵列器件的研制成功,红外成像制导系统将进一步提高识别能力,并使导弹具有自主攻 击能力。
➢ ➢ 56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4.1.6 激光技术➢ 激光是利用光能、热能、电能、化学能或核能等 外部能量来激励物质,使其发生受激辐射而产生 的一种特殊的光。
57精品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2、激光的特性 ➢ 一是能量集中,亮度高。
✪ 高亮度激光束经聚焦后,可产生几百万个单位的高 温高压,千分之一秒内使任何金属汽化。
✪ 激光的亮度可以比太阳表面的亮度还要高出一百亿 倍以上,1毫瓦氢氖激光器:太阳亮度=44:1。
➢ 二是方向性强,波束扩散小。
✪ 激光照射到三、四百公里远时,其波束直径也只扩 散到30米左右;雷达波束发射到这同样的距离时, 其直径将扩散到1万米左右。
➢ 三是单色性好,波长范围很窄。
✪ 激光的波长范围很窄,比一千万分之一埃还要小, 是普通光的几亿分之一。
➢激光测距的原理是:通过向目标发射激光信号,根据激光信号往返于测点与目标之间所用的时间而求出距离的。
激光测距在军事上可用于地形测量,战场前沿测➢距,坦克及火炮的测距,测量云层、飞机、导弹及卫星的高度等。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利用激光束搜索、跟踪和测量活动目标的装置叫激光雷达。
激光雷达的工作原理和微波雷达相似,都是利用电磁波照射目标并接收回波的方法,发现、识别和指示目标的,只是工作波段不同。
激光雷达在军事上的应用:✪ 武器鉴定试验、武器火控、跟踪识别、指挥导引、➢大气测量等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精品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3、激光制导 ➢ 应用激光作为跟踪目标和传输信息的手段,将导 弹、炮弹、航空炸弹等导向目标的技术。
激光制导具有命中精度高、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等 优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是精确制导武器的一 种重要制导方式。
激光制导的种类主要有:✪ 半主动回波式制导、全主动回波式制导和波束式制➢ ➢ 导。
✪ 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是半主动回波式制导。
精品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4、激光通信 ➢ ➢ 激光通信是把光作为传递信息的载体,通过把信 息(音频信号)调制到光波上,经介质(大气、 光缆等)的传输,将信息传至对方,再经接收终 端解调,还原成声音而实现通信的。
按照激光传播途径的不同✪ 激光通信可分为大气激光通信,空间激光通信,水下激光通信和光导纤维通信等方式精品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5、激光武器 ➢ ➢ 利用激光的能量直接摧毁目标或杀伤破坏其组成 部分使之丧失战斗力的武器称为激光武器。
根据激光器输出功率的大小,激光武器可区分为 低能激光武器和高能激光武器两大类。
✪ 低能武器主要指激光干扰与致盲武器,它是重要的 光电对抗装备,主要用于干扰和致盲敌方的光电传 感器和敌方官兵的眼睛✪ 高能激光武器也称死光武器,它是借助于激光束的 热能直接摧毁目标,可用于打击导弹、卫星、坦克、飞机等精品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在军事上其他方面的应用 ➢ 激光技术在军事的应用除上述几个方面外,还包括:激光侦察、激光核聚变、激光计算机、激光 陀螺等。
精品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4.2 光电对抗技术 4.2.1 光电对抗定义、分类和特征1、光电对抗的定义➢ ➢ ➢ 光电对抗是敌对双方在光波段的抗争,它采用光 电技术的手段去探测敌方目标,同时采取必要的 光谱对抗措施去削弱、阻止对抗使用光波段电磁 频谱,尽力保证己方有效使用光波段电磁频谱。
光电对抗具有两方面的作战效能: ✪ 一方面是最大限度地削弱、降低、甚至彻底破坏敌 方光电武器的作战效能;✪ 另一方面是有效地保护己方光电装备和人员免遭敌方干扰而正常发挥作用。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3、光电对抗基本特征➢➢ ➢ (1)频谱匹配性 (2)视场相关性(3)快速反应性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4.2.2 光电对抗技术体系➢ ➢ ➢ 光电对抗技术体系包括光电侦察、光电干扰和光 电伪装与防护三个方面的内容光电侦察告警是实施有效干扰的前提。
光电侦察告警是指利用光电技术手段对敌方光电 装备或武器平台辐射或散射的光波信号进行搜索、截获、定位及识别,并迅速判别威胁程度,及时 提供情报和发出告警。
➢光电侦察告警有主动侦察告警和被动侦察告警两种方式。
✪ 主动侦察告警是利用对方光电装备的光学持性而进行的侦察,即向对方发射光束,再对反射回来的光信号进行探测、分析和识别,从而获得敌方情报;✪ 被动侦察告警是指利用各种光电探测装置截获和跟踪对方光电装备或武器平台的光辐射,并进行分析识别以获取敌方目标信息情报。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光电干扰指采取某些技术措施破坏或削弱敌方光电设备的正常工作,以达到保护己方目标的干扰手段。
光电干扰分为有源干扰和无源干扰两种方式。
✪ 有源干扰又称为积极干扰或主动干扰,它利用己方光电设备发射或转发敌方光电装备相应波段的光波,对敌方光电装备进行压制或欺骗干扰;✪ 无源干扰也称消极干扰或被动干扰,它是利用特制器材或材料,反射、散射和吸收光波能量,或人为地改变己方目标的光学特性,使敌方光电装备效能降低或被欺骗而失效,以保护己方目标的一种干扰手段。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光电伪装与防护是指为保护己方的武器装备以及光电装备或设施免遭敌方的光电探测、和光电干扰或强光攻击,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或对抗手段。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3、光电侦察告警的关键技术 ➢➢ ➢ ➢ (1)大视场低虚警率红外告警技术 (2)高灵敏度低虚警率大动态范围激光告警技术 (3)微弱紫外光探测技术 (4)激光主动侦察目标识别技术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光电干扰的特点➢➢ ➢ (1)干扰手段多样化 (2)快速反应能力强(3)效能消费比例高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3、光电干扰的关键技术 ➢➢ ➢ ➢ (1)激光欺骗干扰信号模式技术 (2)激光攻击精密跟踪引导技术 (3)红外诱饵材料配方技术(4)宽光谱烟幕材料及大面积快速成烟技术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3、光电伪装与防护的关键技术 ➢➢ ➢ ➢ (1)高效光电隐身材料技术 (2)多波段复合伪装技术 (3)反超光谱侦察伪装技术 (4)多波长激光防护与加固技术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