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贲门癌早期诊治与临床分析
贲门癌的诊治

中国肿瘤2001年第10卷第4期230收稿日期:2001-02-06The Dia g nosis and Treatment of Cardiac CarcinomaY AN Fu 2lai严福来(浙江省肿瘤医院,浙江杭州310022)摘要:讨论了贲门癌(含近侧胃癌)的诊断和治疗。
力争“三早”才能收到满意效果,对进展期癌宜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手术方法以达到合理切除及适当淋巴结清扫为目的,努力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贲门肿瘤;诊断;治疗中图分类号:R73512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242(2001)04-0230-02贲门癌(含近侧胃癌)的发病值得重视,该部位癌发生率为胃癌的10%左右。
贲门癌因解剖部位隐蔽,症状不典型,早期发现困难。
又因病灶上可至食管,下到胃体的扩展及转移,给治疗带来诸多问题,故贲门癌的治疗效果仍不佳。
临床发现时已有11%的病人发生壁内转移,70%病人向近侧的食管下段蔓延。
本文对其诊治方面问题作一讨论,供同道参考。
1诊断现今对贲门癌的诊断首先靠主诉,怀疑时再进一步行X线、食管拉网、内窥镜、B 超、CT 及必要的免疫组化检查,而拉网找脱落细胞及内镜可靠性更大,有时可获得早期诊断,早诊率约2%~4%。
治疗前CT 、EUS (或MR 及EUS )加X 线检查可有一个初步的T NM 分期。
因为可了解区域淋巴结转移及外侵程度。
有时锁骨上可疑肿大淋巴结行穿刺涂片找癌细胞或活检以利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法,但有人认为对贲门癌来说CT 难以发现腹部淋巴结肿大以及肝内的小转移灶,只对较大的转移灶有较高发现率,对了解肝及肾上腺的病灶和原发灶的扩展情况是有意义的。
如果对与食管癌、胃癌相似致病条件的高危人群进行普查,定期行拉网或内镜检查则肯定会有早期病例的发现。
2治疗211手术治疗贲门癌以手术为主。
中晚期患者应注重综合治疗,同期病例综合治疗可比单一手术5年生存率提高10%以上。
国内贲门癌治疗后5年生存率为16%~25%,10年生存率5%~10%。
早期食管癌诊断与治疗进展

112 放 大 内镜 与 电 子染 色 内镜 : 用 常 规 内镜 发 现 可 疑 病 .. 使 灶 时 , 过手 动 变 焦 放 大 内 镜 对 可 疑 病 变 部 位 的 上 皮 乳 头 内 通 毛 细 血 管 袢 ( C ) 行 观 察 , 可 疑 部 位 取病 理 活 检 , 以 提 I L进 P 对 可 高 早 期 食 管 癌 及 其 癌 前 病 变 的 内镜 敏 感 性 " 。 】 临 床 通 常 将 放 大 内镜 和 电子 染 色 内镜 结合 即放 大 色 素 内
成 像 系 统 构 建 予 内镜 探 头 上 , 虽然 其 应 用 于 临 床 时 间 很 短 , 但
已经 显 示 了其 对 消 化 系 统 的 诊 断 价 值 , 可 将 细 微 结 构 放 大 他 1Oo , 内镜 检查 同 时 无 需 进 行 活 检 就 能 观 察 到 黏 膜 表 面 o倍 在
移。
11 内镜 诊 断 技 术 : . 目前 内镜 检 查 已 经 在 各 级 医 院 普 遍 , 高 危 人 群 的 随 访 和定 期 复 查 也 越 来 越 完 善 , 镜 检 查 已 逐 步 成 内
为食管癌筛查 的首选方 法 , 常规 内镜检查 时早 期食 管癌仍 但 容易漏诊。 目前 , 各种新 内镜技术被应用 于临床 , 大大提高早
射频消融治疗 , 随访 6周 一3年 m】所 有 患者痊 愈 , 发生 出 , 未
血 、 孔 并 发 症 , 管 功 能 保 持 良好 。 射 频 消 融 术 也 是 阻 断 食 穿 食 管 癌 变 发 生 发 展 的 首 先方 法 当然 , 期 食 管 癌 的 内 镜 治 疗 方 法 还 有 很 多 , 激 光 治 早 如
中国食管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PPT课件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
将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与内镜相结 合,实现对食管黏膜的实时在体 细胞级观察,提高早期食管癌的 诊断水平。
激光共聚焦显微内镜
利用荧光物质对食管黏膜进行染 色,通过特定波长的光激发荧光 物质发出荧光信号,从而发现早 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
07
针对不同筛查结果的诊治与管理 建议
阳性结果患者进一步诊治流程建议
背景
食管癌是中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 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食管癌的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 仍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如筛查覆盖率不足、早期诊断率低等。 因此,制定并推广食管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至关重要。
注
由于您要求不出现与时间相关的信息,因此在上述扩展结果中未涉及任何具体的时间描述。同时,为了保持内容的丰富性和专 业性,我尽可能详细地解释了目的和背景的内容。
的发病风险。
食管癌流行趋势及预测
发病率变化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环境污染的加剧,食管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死亡率变化
食管癌的死亡率也呈上升趋势,但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早期食管癌的治愈率有所提高。
流行趋势预测
未来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可能继续上升,需要加强预防和早期筛查工作,以降低食 管癌的发病和死亡风险。同时,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新药物的研发应用,食管癌的 治疗效果和治疗手段也将不断改善和提高。
对于已经发生的并发症,应及时进行处理,以减轻患者 痛苦和促进康复。
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出血、感染、穿孔等,应采取相应的 预防措施。
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信心,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和护理。
THANKS
感谢观看
生活习惯
长期吸烟、饮酒、热饮热食、 咀嚼槟榔等不良生活习惯可增
食管癌诊治的指南

食管癌诊治指南1围本指南规定了食管癌的诊断依据、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
本指南适用于地市级、县级具备相应资质的医疗机构(二级)及其医务人员对食管癌的诊断和治疗。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2.1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从下咽到食管胃结合部之间食管上皮来源的癌。
2.1.1食管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食管鳞状细胞分化的恶性上皮性肿瘤。
2.1.2食管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主要起源于食管下1/3的Barrett粘膜的腺管状分化的恶性上皮性肿瘤,偶尔起源于上段食管的异位胃粘膜,或粘膜和粘膜下腺体。
2.2早期食管癌early stage esophageal cancer指局限于食管粘膜和粘膜下层的肿瘤,不伴淋巴结转移,包括原位癌、粘膜癌和粘膜下癌。
2.3Barrett食管 Barrett esophagus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单层柱状上皮所代替。
2.4食管的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癌前疾病包括慢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炎、食管白斑症、食管憩室、食管失弛缓症、返流性食管炎和食管良性狭窄。
癌前病变指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包括轻度、中度和重度不典型增生。
3 规化诊治流程3.1食管癌诊断与治疗的一般流程图1 食管癌规化诊疗流程4诊断依据4.1高危因素食管癌高发区, 年龄在40岁以上,有肿瘤家族史或者有食管癌的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者是食管癌的高危人群。
4.2症状吞咽食物时有哽噎感、异物感、胸骨后疼痛,或明显的吞咽困难等,考虑有食管癌的可能,应进一步检查。
吞咽食物时有哽噎感、异物感、胸骨后疼痛一般是早期食管癌的症状,而出现明显的吞咽困难一般提示食管病变为进展期。
临床诊断为食管癌的病人出现胸痛、咳嗽、发热等,应考虑有食管穿孔的可能。
4.3体征4.3.1大多数食管癌病人无明显相关阳性体征。
探讨65例早期食道癌的X线诊断及临床分析

表1 食管早期癌 各型X线表现
[ 2 ] 赵晖 . 4 5 例早 期食道癌 的 x线 影像诊断分析 『 J 1 . 健康必读 ( 下旬
刊) ,2 0 1 1 ,5 ( 1 ) : 2 3 4 — 2 3 5 .
[护 理管理 I J J . 中 国医药导报 ,
1 5 例 患者 ,占 2 3 . 1 %。( 3 )局限性充盈缺损 ,突人食 管腔内
见 ,发生增粗迂 曲等现象 ,多数呈树皮样或橘皮样改变 ,少 期 发现 ,及时 治疗 ,有 效延 缓患者 的生命 ,同时提升 生活
参 考 文 献
【 1 ] 苏济 豪 . 食道 癌和贲 门癌 【 M ] . 北京 :北京 医科大学 、中国协和 医
状 态 ;吞钡 时管腔充盈完全 ,可掩 盖病变 。( 2 )局限性小充 盈 缺损 :直径 0 . 5 ~ 2 c m,边缘 不规则 毛糙 ,局部黏膜有紊乱
低张气钡双对 比造影有着相互 作用 、相互 弥补的关联 。如果 在低张气钡双对 比造影应用的过程 中 ,能够对其 他检 查方法
进行运用 ,及时对病 变的性质及 范围进行检查 ,则可较好 地 总之 ,造影检查方法具有一定 的危害性和创 伤性 ,检查 过程 中 ,患者表现较 为痛苦 ,且检查 所需 的费用也 比较高 。 所 以作为医务人员 ,应严格掌握造影的检查 质量 ,避免不 良
比造影对癌症类型进行检测 ,且检出率都 比较低 ,容易出现 漏诊的现象 。相关研究表明 ,及时利用低张力双对比造影进
行检测 ,也会 出现一定的漏诊现象 ,而大多数是因为原位癌
显示不 明最造成的。一般来说 , 对于食道早期癌 x线 的诊 断 , 其成功率取决于具体 的检 出方法 ,而最为有效的就是双对 比 造影 ,这样就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及早 的发现病变 ,通过早期 治疗可降低对患者生命 的影 响 ] 。 对 于食道癌患者 而言 ,x线 检查非常的重要 ,及时准确
34例早期食道癌x线分析

34例早期食道癌的x线分析食管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5年生存率在90%以上,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尽最大努力发现早期食管癌。
近几年来,我们应用双对比造影发现了不少早期食管癌,现将资料完整的34例经手术病例证实的早期食管癌进行x线分析。
1 材料和方法34例早期食管癌应用食管气钡双对比造影、低张双对比造影和钡剂单对比造影三种方法检查病变。
所有病例都经食管镜活检检查、手术标本和病例切片观察,且和x线对照。
同时用三种检查方法观察食管癌早期x线分型即糜烂型、斑块型、乳头型和平坦型的检出率、x线表现与病变浸润深度的关系。
2 结果34例早期食管癌中男16例,女18例,年龄31-72岁,平均年龄58岁。
主要病状是胸骨后疼痛、不适26例,占76.5%,食管梗阻感7例,占17.6%。
病程最短者2周,最长者13月。
41例早期食管癌各型x线改变:(1)粘膜增粗,破坏,扭曲呈断续状改变29例,占85.3%,其中糜烂型13例,斑块型5例,乳头型10例,平坦型1例。
(2)有多个小龛影及浅淡的钡池,呈小水潭样改变12例,占35.3%,其中糜烂型8例,斑块型3例,乳头型1例。
(3)食管边缘不规则,有小的充盈缺损,呈小蕈伞状突入官腔内,基底部较窄,食管扩张度差8例,占23.5%,其中斑块型1例,乳头型7例。
(4)食管壁毛糙,粘膜轻微破坏,有微小龛影,无充盈缺损,局部扩张度好17例,占50%,其中糜烂型6例,斑块型2例,乳头型8例,平坦型1例。
以上x线改变表现最多为糜烂型和乳头型,分别占27和26例次。
34例早期食管癌用三种检查方法各型早癌检出率:用单对比造影法共检出5例,占14.7%,其中10例乳头型检出5例,占50%。
用双对比造影法共检出21例,占61.8%,其中13例糜烂型检出9例,占69.2%,5例斑块型检出4例,占80%,10例乳头型检出8例,占80%。
用低张双对比造影共检出30例,占88.2%,其中13例糜烂型检出13例,占100%,5例斑块型检出5例,占100%,10例乳头型检出10例,检出率100%,6例平坦型检出2例,检出率33.3%。
202X年早期胃癌诊治共识意见

其他因素
遗传遗(yí传ch因uá素n)因素
家族聚集倾向
遗传性胃癌
散发型胃癌
保护因素
地质、饮用水等环境因素 精神心理社会因素 人群对胃癌防治知识的认知度
第八页,共五十页。
水果和蔬菜、维生素C、类胡萝卜 素、维生素E及微量元素硒、食物冷藏
技术
报警 症状 (bào jǐng)
4. 检查前5min给予1%盐酸达克宁胶浆或1%利多卡因胶浆5-10ml含 服,或咽部喷雾麻醉。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可在麻醉医师配合下使 用静脉镇静或麻醉
第十五页,共五十页。
内镜检查(jiǎnchá)—检查过程
1. 患者左侧卧位,头部略向前倾,双腿屈曲(qū qǔ)
2. 经口插镜,在内镜直视下从食管上端开始循腔进镜,依次观察食管、贲门、 胃体、胃窦、幽门、十二指肠球部及十二指肠降部。退镜时依次从十二指肠 、胃窦、胃角、胃体、胃底贲门、食管退出
我国胃癌早期诊断(zhěnduàn)率低于日本和韩国,应当加强早期诊断(zhěnduàn)、治疗
第七页,共五十页。
人口学
年龄:>40岁
性别:男性
危险 因素 (wēixiǎn)
生活(shēnghuó)饮 食
高盐饮食、腌熏煎烤炸食品、不良饮食习 惯、吸烟、饮酒
早早期期感胃胃染癌癌因诊诊素断断率率
H.pylori感染 I类致癌因子 根除H. pylori能否降低胃癌死亡率,减少CAG,
每年内镜精查
内镜检查(jiǎnchá)—检查前准备
1. 检查前患者应禁食≥6h,禁水>2h,有梗阻或者不全梗阻症状的 患者应延长禁食、水的时间,必要时应洗胃
2. 检查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恐惧感,嘱其平静呼吸、不 要吞咽口水,避免不必要的恶心反应
贲门肿瘤最佳治疗方案

3.综合治疗
(1)营养支持:根据患者营养状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2)心理干预:关注患者心理变化,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3)康复训练:术后早期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四、治疗期间监测与评估
1.定期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检查,评估治疗效果及副作用。
-定期随访,监测肿瘤复发和转移情况。
-提供康复指导,包括饮食、运动和心理支持。
-及时发现并处理治疗后的长期并发症。
本方案遵循科学、合法、人性的原则,旨在为患者提供全面、细致的治疗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治疗反应,灵活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最佳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第2篇
贲门肿瘤最佳治疗方案
一、疾病概述
贲门肿瘤,位于胃与食管交界处的恶性肿瘤,其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治疗方案需综合考量患者的合规、人性化的治疗策略,以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二、治疗目标
1.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2.有效控制肿瘤生长,缓解症状。
3.最大限度地保护正常组织功能,降低治疗副作用。
4.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康复。
三、治疗方案
1.病理诊断与临床分期
-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和全面的体格检查。
-实施胃镜检查,结合活检,明确病理类型。
-运用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评估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确定临床分期。
2.治疗策略
(1)手术治疗
-适应症:适用于早期和部分中期患者,无远处转移,全身状况允许。
2.治疗方式
(1)手术治疗:
①适应症:早期或中期贲门肿瘤,无远处转移,患者身体状况良好。
②手术方式:根治性手术,包括贲门肿瘤切除、淋巴结清扫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管贲门癌早期诊治与临床分析
食管癌和贲门癌是我国北方特别是太行山区最常见的上消化道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三早”中的早期诊断尤为重要,如何提高食管癌和贲门癌的早期诊断,及早进行手术治疗,提高病人的远期疗效,提高病人的存活期限,一直是我们研究的重点课题,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手术治疗食管和贲门早期癌49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49例中,男34例,女15例,(
2.27:1),年龄42~72岁,平均年龄57.3岁,早期贲门癌27例,早期食管癌22例,其中病变位于胸上段4例(18.2%),胸中段15例(68.2%),和胸下段3例(1
3.6%)。
1.2临床表现无临床症状者7例(14.3%),单纯进食时吞咽梗噎感11例,胸骨后不适伴吞咽疼痛8例,上腹饱胀、隐痛、吞咽不顺12例,中上腹不适及其他症状6例,突然呕血2例。
病程0~8个月,平均2个月,有家族史者18例。
1.3x线检查本组49例均行x线检查,22例早期食管癌病例中,10例无任何异常表现(45.5%),7例表现为黏膜紊乱、不规则,5例表现为黏膜破坏、充盈缺损,27例早期贲门癌,11例无异常表现(40.7%),7例表现为黏膜皱襞增粗、不整和中断,5例表现为黏膜皱襞增粗、出现小龛影,4例表现为黏膜破坏、充盈缺损。
1.4胃镜检查全组均行胃镜检查,镜下观察早期食管癌22例中,糜烂11例,隐伏3例,斑块6例,乳头2例。
早期贲门癌27例中,糜烂18例,隆起1例,隐伏2例,溃疡5例,乳头1例。
大部分一次内镜检查结合咬检、刷检确诊,但有3例食管癌2
次内镜检查结合咬检、刷检确诊,1例检查4次才确诊,5例早期贲门癌也是多次内镜检查结合咬检、刷检才确诊的。
本组8例经食管镜下黏膜染色指示下活检确诊。
1.5治疗结果 22例早期食管癌均行开胸食管癌根治、食管胃吻合术,其中颈部吻合3例(13.6%),主动脉弓上及弓下吻合分别为17例(77.3%)和2例(9.29%)。
27例早期贲门癌中,10例行开胸手术切除、食管胃吻合术(37.0%),17例经腹贲门癌根治、食管胃腹部吻合(63.0%)。
切除率100%,术后肺部感染4例(18.6%),心律失常3例(6.12%),切口感染2例(4.08%),吻合口出血1例(
2.04%),均治愈,无手术死亡和吻合口瘘发生。
1.6术后病理手术切除标本病理报告,鳞癌22例,腺癌27例,长度在5mm~7cm之间,平均2cm,其中1例食管中段癌上残端有癌残留,原位癌11例(2
2.4%),粘膜内浸润癌14例(28.6%),和粘膜下浸润癌24例(49.0%),4例有淋巴结转移,均为粘膜下浸润癌。
全组共切除淋巴结338枚,最少2枚,最多15枚,平均每例6.9枚,其中14枚淋巴结转移(4.14%),本组1例同时发生食管和贲门早期癌,2例食管早期癌合并贲门晚期癌。
2讨论
消化道癌症尤其是上消化道食管癌和贲门癌,自1976年全国普查以来,一直是北方太行山区群众的多发病,群众谈癌色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态势不减,严重影响者群众的身心健康,成为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拦路虎。
对食管癌和贲门癌正确的早期诊断,正真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减轻病人的痛苦,延长病人的存活期限,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早期癌症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我院30年来的工作,特别是近10年49例早期癌临床资料,研究探讨多手段联合应用在早期癌症诊断方面的作用,旨在与大家共享。
我们知道癌症从早期到晚期平均33.9个月,而晚期发展快,从食管癌发展到死亡的全过程20~78个月,平均43.6个月[1]。
早期多发展缓慢,可以长时间稳定,给早期诊断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早期症状轻微,易被医患忽视,如何尽量多的发现和诊断早期癌,是我们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本组有7例无临床症状(14.3%),为体检时胃镜检查发现。
x线检查是简单易行、对设备要求不高的一项辅助检查,如摄片还能前后比较,多人反复加以读片讨论,特别适合基层医院开展工作。
在良好的气钡双重造影检查中,多数病例能做出正确诊断,但常规钡餐造影有可能遗漏粘膜的早期改变,故粘膜碘染色指导病检或刷片有确定的制度意义,x线的误诊率为24%[2],本组早期食管癌、贲门癌漏诊、误诊率分别为45.5%和40.7%。
自从上世纪60年代食管脱落细胞学诞生以来,发现了很多早期食管癌和贲门癌,经外科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5年生存率90%,10年生存率60%以上[3~4]。
80年代以后,由于胃镜(目前电子胃镜的清晰度更高,有利于微小病变的发现)的发展,特别是粘膜染色和指示性组织活检的进步,大大提高了食管和贲门癌早期的诊断水平[5],实践证明,胃镜检查、胃镜刷片、粘膜碘染色和指示性活检是食管癌和贲门癌早期诊断的可靠方法,但应注意多点起源和多处原发癌,一处早期另一处也可能是早期,本组1例同时发生食管和贲门早期癌,2例发生食管和贲门双原发癌。
检查应全面细致,组织活检、胃镜刷检同时并举,对提高食管和贲门早期癌的诊断有确定的意义,同时防止漏诊和误诊。
本组第一次咬检49例,阴性40例,重复检查全部确诊,8例为胃镜粘膜染色指示下活检确诊。
外科手术治疗是早期食管癌和贲门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手术切除病变的同时可进行淋巴结清扫,传统的手术方式是开胸切除病变和食管胃吻合术。
值得注意的是本组27例早期贲门癌中17例是经腹行根治术的,我们认为腹部切口创伤小,对心肺功能干扰少,可彻底清除腹腔淋巴结,特别是腹部自动拉钩和一次性吻合器的应用,能切除足够长度的食管,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和普及。
适用于贲门癌未累及食管或伴有心肺功能不全不适宜行开胸手术者。
食管癌和贲门癌的外科治疗已有大半个世纪的历史,经过几代
专家的不懈努力,在防治工作中取得了许多科研成果,随着“少发早治”工作的深入,黏膜染色的广泛普及与提高,我们期待着有更多的早癌患者能够发现和治疗,以提高早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率。
参考文献
[1] 张毓德.肿瘤防治研究,1982;9:75
[2] 董玉珍.中华放射学杂志,1985;19(5):286
[3] 邵令方,高宗人,李章才,等.204例早期食管癌和贲门癌切
除治疗的远期结果.中华外科杂志,1993;31:131~133
[4] 邵令方,王其彰.新编食管外科学.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66
[5] 王国清,王贵齐,张晓华,等.早期食管癌的内镜诊断和治疗.
北京:2000年全国肿瘤学术大会(教育集),2000.623
作者单位:154100 黑龙江省鹤岗市鹤矿集团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