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复习知识重点
第八单元复习要点(知识清单)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复习要点一、掌握如下词语:鲁迅闰土一望无际一匹猹家景郑重供品祭器讲究拜访收租盼望厨房毡帽项圈害羞竹匾播撒束缚刺猬伶俐抱头鼠窜经历潮汛预告烟雾昏沉错综搁置幽雅澄碧萍藻荡漾解散退缩融合参差瘦削浮动瞬间凝视骤然凌乱陡然投掷追悼爱戴囫囵吞枣张冠李戴恍然大悟饱经风霜和谐臧克家不朽二、词语了解:家景:家境,家中经济状况。
仿佛年纪:年纪差不多大。
参差:长短、高低不齐的样子。
泼剌:象声词,形容鱼在水里跳跃的声音。
奔迸:逃散、溅射,表示水波动的样子。
泼剌奔迸:描绘了大红花倒影在水波中,当鱼在水中跳跃时,会形成一种泼剌的声音,这种声音与水波的跳动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动态的、充满生机的画面。
囫囵吞枣:不加咀嚼地把枣儿整个吞下。
比如学习时不加分析,不求充分理解。
张冠李戴:姓张的帽子戴到了姓李的头上,比喻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
恍然大悟:对某一事物突然明白,突然醒悟。
(近义词:豁然开朗)饱经风霜: 经历过种种艰难困苦。
三、字音:猹chá祭祀sì正zhēnɡ月装弶jiànɡ竹匾biǎn 秕bǐ谷鹁bó鸪ɡū獾huān猪毡zhān帽刺猬wei 伶línɡ俐窜cuàn走搁ɡē置膝髁kē错综zōnɡ乌桕jiù伽qié蓝蓑suō笠澄chénɡ碧萍pínɡ藻zǎo 荡漾yànɡ参cēn差cī瘦削xuē胭yān脂泼剌là凝nínɡ视骤zhòu然蹙cù眉投掷zhì陡dǒu然虹霓ní明晃晃huǎnɡ殡bìn仪馆吊唁yàn 追悼dào 怒号háo女佣yōnɡ臧zānɡ克家硼péng酸囫囵吞枣húlún四、理解课文重点内容:1.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以及大量杂文。
八年级英语上册第八单元的重点内容

八年级英语上册第八单元的重点内容
八年级英语上册第八单元的主题是“绕口令”。
这个单元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绕口令技巧,提高他们的口语流利度和发音准确性。
以下是该单元的一些重点内容:
1.绕口令的基本概念和技巧:绕口令是一种有趣的练习口语的方式,
通过快速、准确地说出一系列发音相近的单词或音节来提高口语流利度和发音准确性。
这个单元将介绍一些基本的绕口令技巧,如连读、失去爆破、弱读等。
2.练习绕口令:学生将通过练习一些简单的绕口令来提高他们的口
语技能。
这些绕口令将包括一些常见的英语单词和短语,如“Peter Piper Picked a Peck of Pickled Peppers”和“A big black bug bit a big black bear, made the big black bear bleed blood”。
3.绕口令的应用:绕口令不仅是一种有趣的练习方式,还可以在实
际生活中应用。
学生将学习如何在实际交流中使用绕口令,如参加英语角、与外国人交流等。
总之,八年级英语上册第八单元将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有趣的学习机会,帮助他们提高口语流利度和发音准确性,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第八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知识复习

第八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知识复习一、公顷的定义公顷(hectare)是国际制计量单位,通常用于测量土地面积。
公顷的符号是ha,它等于一百公亩或者1万平方米。
公顷是在1789年法国大革命期间引入的,它是通过将土地面积与公顷相等的正方形区域的边长定义为100米来确定的。
二、公顷的换算2.1 公顷与其他单位的换算关系•1公顷 = 100公亩•1公顷 = 10,000平方米•1公顷 = 0.01平方千米2.2 实际生活中的公顷应用举例公顷的单位较大,在国家级或区域级的土地测量和规划中常常使用。
以下是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公顷应用举例:1.农田面积测量:农业生产中,常用公顷来测量农田的面积。
农民可以根据土地面积选择合适的农作物种植和农业技术。
2.城市规划:公顷也常用于城市规划中,用于测量土地用途和建筑物的占地面积。
规划者可以根据公顷数来确定不同区域的用途和建筑密度。
3.自然保护区面积:公顷也被应用于自然保护区的面积测量。
保护区的面积大小对于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和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三、平方千米的定义和换算3.1 平方千米的定义平方千米是国际制计量单位,通常用于测量较大面积,如城市面积、国家面积等。
平方千米的符号是km²,它等于一百万平方米。
3.2 平方千米与其他单位的换算关系•1平方千米 = 100公顷•1平方千米 = 1,00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 = 0.3861平方英里3.3 实际生活中的平方千米应用举例平方千米的单位较大,在国家级或区域级的面积测量中常常使用。
以下是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平方千米应用举例:1.国家面积测量:平方千米常用于测量国家的总面积。
对于国家的规划、发展和国际比较非常重要。
2.城市面积测量:平方千米也常用于测量城市的面积。
城市的面积大小对于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和资源利用都很重要。
3.湖泊面积测量:平方千米也可以用于测量湖泊和水域的面积。
这对于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四、总结公顷和平方千米是用于测量面积的国际制计量单位。
六上第八单元知识点总结

六上第八单元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知识点总结如下:
1. 重点词语:
雕刻:在金属、木材、石头等材料上刻划或塑造形象。
缠绕:环绕着某个物体。
恭恭敬敬:对尊长或宾客致敬的态度和言行。
灿烂夺目:形容光彩鲜艳耀眼。
赞不绝口:不住口地称赞。
2. 重点句子:
他先是一愣,然后微笑着说:“老爷爷,您真爱开玩笑!”
爸爸拿起一幅画,沉思起来。
3. 重点段落:
课文第3自然段介绍了这幅画的作者及创作背景,突出了画家的艺术成就和画作的历史价值。
4. 中心思想:
通过学习本单元的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和”的思想,以及这种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
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欣赏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和文化素养。
5. 写作方法:
本单元的课文采用了多种写作方法,如记叙、描写、议论等,这些方法有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注意积累各种写作方法,并尝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
6. 文学常识:
学生可以了解一些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和作家,如《红楼梦》、《西游记》等,这些作品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素养有很大帮助。
以上是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知识梳理(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课程标准: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通过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
学习重点:国共第二次合作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难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的原因与过程一、局部抗战1.日本侵华的原因(1)侵华是日本既定国策:(2)转嫁经济危机:(3)国际局势:国际社会绥靖之风盛行。
2.日本侵华的过程(1)九一八事变:1931 年9 月18 日夜,日本关东军制造了九一八事变,这一事变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随后,日军扩大侵略,占据整个东北。
(2)中国局部抗战的地位和意义(背):揭开了中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空前大觉醒;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抗战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一·二八事变:1932 年 1 月28 日,日军又在上海挑起侵略战争。
(4)伪满洲国的建立:1932 年3 月,日本扶植清废帝溥仪做傀儡,在东北了建立伪满洲国。
(5)华北事变:1935 年,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三省以后,又将侵略矛头指向华北,逼迫国民政府签署了一系列协定,实际上控制了热河、河北、察哈尔三省,进而又加紧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
日本蓄意制造的这一连串事件,总称“华北事变”。
3.中国各界的应对(1)国民政府: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方针,以主要力量“围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对日本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寄希望于英美等国出面调停,幻想依赖国际联盟迫使日本撤兵。
(2)东北人民:在深重的民族危机面前,民众抗日救亡运动兴起。
由游击队改编而来的东北人民革命军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下坚持抗战。
(3)中国共产党①1935 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②1935 年底,中共在瓦窑堡会议上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统一了党内思想。
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8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8单元知识汇目录第8单元重点知识归纳总结 (2)一、易读错的字 (2)二、易写错的字 (2)三、重点词语 (2)四、多音字 (3)五、形近字 (3)六、近义词 (3)七、反义词 (4)八、词语搭配 (4)九、词语归类 (4)十、句子积累 (5)十一、考点提示 (5)第8单元重点知识归纳总结一、易读错的字羞耻.(chǐ)默而识(zhì)之教诲.(huì) 窥.(kuī)视皆.(jiē)有朗诵.(sònɡ)恒.(hénɡ)心缺.(quē)少斩.(zhǎn)断某.(mǒu)种水浒.(hǔ)传.(zhuàn) 栩.(xǔ)栩如生呻.(shēn)吟琐.(suǒ)事衰.(shuāi)老过瘾.(yǐn)书籍.(jí) 馈.(kuì)赠酵.(jiào)母借鉴.(jiàn) 磁.(cí)铁皎(jiǎo)洁二、易写错的字耻:耳字旁的第六笔是“提”。
窥:结构要紧凑,“穴”要扁,“夫”两横稍向上拉、捺变为一小点。
缺:右边横折要小、下横要长、左边不封闭。
凯:左边第六笔是竖提。
衰:上窄下宽,“口”要扁、有一长横贯穿,下边长撇和捺舒展、长撇下的竖提要短。
三、重点词语不耻下问所谓诵读恒心缺一不可舅父诸葛亮述说荒唐访问书刊质朴因此英雄厌烦斩断无限凯旋贾宝玉衰败辛酸篇章刊物烦琐某年真情实感一知半解津津有味 栩栩如生 无病而呻 岂有此理 管中窥豹 皆大欢喜诲人不倦 一事无成 四、多音字好⎩⎪⎨⎪⎧hǎo (好事)hào(好奇) 卷⎩⎪⎨⎪⎧juàn(万卷书)juǎn (花卷)传⎩⎪⎨⎪⎧zhuàn(自传)chuán(传阅) 煞⎩⎪⎨⎪⎧shà(地煞)shā(煞尾)差⎩⎪⎨⎪⎧chā(差别)chà(差不多)chāi (出差)cī(参差不齐)五、形近字⎩⎪⎨⎪⎧诲(教诲)悔(后悔) ⎩⎪⎨⎪⎧耻(羞耻)聒(聒噪) ⎩⎪⎨⎪⎧谓(所谓)胃(脾胃) ⎩⎪⎨⎪⎧诵(诵读)涌(涌现) ⎩⎪⎨⎪⎧皆(皆有)谐(和谐) ⎩⎪⎨⎪⎧津(天津)律(规律) ⎩⎪⎨⎪⎧斩(斩断)暂(暂时) ⎩⎪⎨⎪⎧寇(敌寇)冠(冠军) ⎩⎪⎨⎪⎧刊(刊物)刑(刑法) ⎩⎪⎨⎪⎧衰(衰老)哀(悲哀)⎩⎪⎨⎪⎧瘾(上瘾)隐(隐藏)⎩⎪⎨⎪⎧籍(书籍)藉(慰藉)⎩⎪⎨⎪⎧鉴(鉴定)签(签字)六、近义词不耻下问—谦虚谨慎 诲人不倦—谆谆教导 学而不厌—手不释卷敏而好学—明而善学 华丽—豪华 赞誉—称赞 领悟—领会无病而呻—无病呻吟 一知半解—似懂非懂 津津有味—兴致勃勃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流光溢彩—灿烂夺目浮想联翩—思绪万千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呕心沥血—煞费苦心七、反义词不耻下问—好为人师学而不厌—骄傲自满诲人不倦—不教而诛华丽—朴素烦琐—简单赞誉—谴责津津有味—索然无味无病而呻—有感而发一知半解—融会贯通流光溢彩—暗淡无光千篇一律—千差万别呕心沥血—敷衍了事八、词语搭配(栩栩如生)的人物(华丽)的词句(流光溢彩)的画页(宽大)的衣衫(沉甸甸)的果实(灿烂)的笑容(清冷)的黄昏(皎洁)的月亮(别出心裁)的构思(蓝色)的天幕(呕心沥血)的创造(一知半解)地读(囫囵吞枣)地读(卖力)地呐喊九、词语归类1.AABC 式词语:津津有味栩栩如生滔滔不绝姗姗来迟欣欣向荣循循善诱2. 含有“如”字的词语:如饥似渴如花似玉如胶似漆如狼似虎如火如荼如痴如醉3. 形容做事认真投入的词语:一丝不苟废寝忘食专心致志孜孜不倦鞠躬尽瘁兢兢业业殚精竭虑4. 数量词语:一(个)家庭一(幅)画页一(块)绿洲一(位)教师一(阕)乐章十、句子积累1. 比喻句:(1)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重点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重点知识点总结一、内容概览通过对古代文化的深入学习,引导学生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课文选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文化篇章,如诗词、历史传说等,让学生感受到古代文化的魅力。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相关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内涵。
本单元还涉及一些名人故事的学习。
通过学习名人的成长经历、成就和思想,学生可以了解名人的品格和价值观,从而受到启发和激励。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关注文章的结构和叙述方式,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方式。
本单元还包含了一些关于自然景观的描写。
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学生需要学会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来展现自然景观的特点,提高写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本单元重点知识点总结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古代文化、名人故事和自然景观等方面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注重积累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关注文章的结构和叙述方式,培养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也需要注重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做到学以致用。
1. 简述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的主题和重要性。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涵盖了丰富的文学内容与深刻的人文内涵,其主题聚焦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这一单元集结了多篇经典文学作品,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和感受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底蕴。
在这一阶段,学生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不仅能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更能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该单元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层面。
它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所选取的文学作品均为经典之作,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有助于学生领略文学的魅力,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本单元的学习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对古代诗词、历史故事等内容的探究,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同中华文化,从而自觉成为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该单元的知识点也是语文学习的重点,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知识点汇总

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知识点汇总一、词语王戎尝试诸多竞选唯一虎豹委派管理人烟新娘淹没干旱逼迫迎接徒弟扔掉求饶骗人灌溉收成眼睁睁浮上来娶媳妇面如土色无能为力聚精会神百发百中土地荒芜人烟稀少讳疾忌医(1)描写人物心情的词语:提心吊胆胆战心惊魂飞魄散心急如焚喜出望外手舞足蹈热泪盈眶欣喜若狂(2)描写人物头部特征的词语:眉清目秀明眸皓齿鹤发童颜慈眉善目(3)描写人物形体特点的词语:亭亭玉立膀大腰圆短小精悍老态龙钟(4)描写人物精神气质的词语:文质彬彬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容光焕发二、形近字王戎尝试竞赛唯一仍然诸位淹没浮力徒弟饶命戒尺偿还竟然雄伟扔掉烟渚掩护俘虏陡峭阻挠灌溉干旱雪豹娶亲妇人日历立即拔河大概早晨礼貌相聚回归严厉既然拨打三、句子1. 读一读,体会每组中的两个句子在表达上的不同。
【长话短说】(1)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
官绅跪地求饶。
分析:第一个例句比第二个例句增加了对官绅们的脸色、动作等具体的描写,突出了他们内心的恐惧。
方法:提取主要信息:人物+事件(1)蔡桓侯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扁鹊,你这次见了大王,为什么一声不响就跑掉了?”蔡桓侯派人问扁鹊,他为什么不说话就跑掉了。
分析:简单来说,第一个例句是直接引语,第二个例句是间接引语,第一个例句通过详细的语言来表现扁鹊的“奇怪”,第二个例句则比较直白和简略。
方法:使用间接引语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转述句)的方法:1.改标点:冒号变逗号,双引号去掉,问号、叹号改句号。
2.该人称:我变成“他”,你变成“我”或“人名”,他变成“人名”。
3.特殊句型:“问”字句和“让”字句。
(3)文成公主和她的随从们,跨过一条条大河,翻过一座座高山,走了一程又一程,终于来到了拉萨。
文成公主和她的随从们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了拉萨。
分析:上面的例句中,长句子详细的描写了文成公主到达拉萨的旅程。
短句子则简明扼要、直截了当。
方法:概括提炼信息2.长话短说的练习:(1)蔡桓侯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知识重点
25课《七律长征》
主要内容:不仅如实地写出了红军长征途中所经历的千难万险,更揭示出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不畏艰险、藐视一切困难的英雄主义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是全诗的总纲(主旨句),它们体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毅精神。
“远征难”三个字怎么理解?
远征:行程之远,时日之难:牺牲之大,经历之苦
远征难:总括了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难。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
承接总纲的“千山”,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表现红军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概。
逶迤:形容绵延不断磅礴:形容巍峨高大
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
承接总纲的“万水”。
“暖”字写出了5月春暖的金沙江风高浪急、暖气蒸腾的实景;烘托出红军战士渡江脱险的喜悦心情和一片沸腾的景象。
“大渡桥横铁索寒”状写了红军征服“万水”途中所战胜的艰难险阻;突出了红军克敌制胜、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
4、“更喜岷山千里雪,”
“更喜”承上启下,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对革命前途的美好向往和自信。
5、“更喜岷山千里雪。
”
充分表达了毛泽东对红军二、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殷切希望和信任。
26、《开国大典》
1、主要内容: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
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展现了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2、重点句子理解:
1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一齐”说明了人民群众的心是一致的,对国家领袖都充满了崇高与爱戴之情。
2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光明”不仅指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而且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北京城永远摆脱了过去黑暗统治,获得了光明。
3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五星红旗”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五星红旗升起来了,代表中国人民推翻了反动统治,翻了身,当家作主了。
4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写法,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无比信赖和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大公无私
大公无私:主人公:祁黄羊。
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
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例句:他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人,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
大公无私的为人民报务,是每个人民公仆的责任。
六、日积月累八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