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上语文第八单元知识点归纳
2024学年人教版六年级 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核心知识点

第八单元核心知识点一、字词盘点1.字(1)易读错的字郑(zhèng)厨(chú)缚(fù)骤(zhòu)瞬(shùn)(2)易写错的字厨:被包围部分中“豆”的最后一笔横变提。
掷:“扌”直挺有力,“阝”的竖为悬针竖。
萍:上下结构,不是左右结构。
瞬:左部是“目”,不是“日”。
凝:左部是“冫”,不是“氵”。
(3)多音字撒sǎ(撒种)供gòng(供品)澄chéng(澄清)差cī(参差)sā(撒网)gōng(供给)dèng(澄沙)chā(差别)chà(差不多)chāi(出差)削xuē(瘦削)传zhuàn(自传)号háo(号叫)xiāo(削苹果)chuán(传说)hào(号召)处chù(住处)场chǎng(下场)chǔ(处理)cháng(场院)2.词(1)必须掌握的词家景郑重供品祭器讲究盼望厨房毡帽项圈刺猬伶俐经历字节跳动者动者节跳动者者字节跳动者字节跳动者字节跳字节跳潮汛预告昏沉错综澄碧荡漾解散退缩瘦削浮动瞬间凝视骤然凌乱陡然(2)四字词语一滴一滴哈哈大笑(3)成语一望无际无穷无尽各色各样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马马虎虎恍然大悟饱经风霜模模糊糊(4)近义词家景~家境祭祀~祭拜郑重~慎重熟识~熟悉无端~无故伶俐~灵活无穷无尽~层出不穷错综~交错解散~遣散融合~交融退缩~畏缩瘦削~瘦弱瞬间~霎时凝视~注视骤然~突然去世~逝世追悼~悼念惊异~诧异爱戴~拥戴羞愧~惭愧悔恨~后悔感激~感动囫囵吞枣~一知半解恍然大悟~幡然醒悟伟大~崇高情愿~宁愿到处~处处永远~永久抬举~抬爱(5)反义词郑重→轻率高兴→沮丧熟识→陌生伶俐→笨拙危险→安全无穷无尽→寥寥无几昏暗→明亮昏沉→清楚幽雅→喧杂解散→集合融合→分离退缩→扩张瘦削→肥胖凌乱→整齐团聚→分离紧张→镇静难受→舒服慈祥→凶狠痛苦→幸福深奥→浅显枯瘦→丰满伟大→渺小情愿→勉强永远→暂时抬举→贬低(6)词语归类①ABCB 式词语:一动不动类似的词语:一了百了将心比心应有尽有字节跳动者动者节跳动者者字节跳动者字节跳动者字节跳字节跳②AABB 式词语:马马虎虎来来往往类似的词语: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安安全全③ABAC 式词语:又高又直又扁又平类似的词语:多才多艺尽善尽美绘声绘色④含有数字的词语:一望无际类似的词语:四面八方四分五裂五湖四海⑤量词:一轮圆月一柄钢叉一顶小毡帽一块空地一条皱纹⑥修饰词: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五色的贝壳囫囵吞枣地看微弱的光饱经风霜的脸⑦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的四字词语:一视同仁一清二白大公无私义无反顾正气凛然正直无私执法如山刚正不阿冰清玉洁二、佳句积累1.比喻句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八》知识点讲解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八》知识点讲解一、交流平台读课本“交流平台”的内容,明白本次交流的是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课本介绍了通过列提纲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我们还可以根据文章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方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除了“交流平台”提到的通过列提纲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外,你还知道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有哪些?(1)要素归纳法。
记叙文一般包含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等要素。
找出文中的相关要素,并把它们合理组织起来就是主要内容。
如《董存瑞舍身炸碉堡》一文的几个要素:时间是1948 年5 月25 日,地点是隆化中学附近,人物是董存瑞,事件是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概括这些要素可得出主要内容:1948年5 月25 日,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董存瑞在紧急关头毅然舍身炸毁了前进途中的碉堡。
(2)摘录句段法。
有的文章中的总起句、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
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
如《养花》一文,可根据结尾段来概括它的大意:课文主要写养花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3)取主舍次法。
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根据主要的事件来概括它的主要内容。
如《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和尝花生几件事。
从文章看,“种花生”和“收花生”写得简略,是次要的,“尝花生”写得详细,是主要的。
根据主次可以这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我们”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形。
(4)问题回答法。
有些问题,只要回答出来也就是概括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针对《飞夺泸定桥》提出了下面的问题:①文章写的是红军在什么情况下飞夺泸定桥的?②他们是怎么“飞”又是怎么“夺”的?③结果怎样?把这些问题的答案归纳一下,就是主要内容。
二、词句段运用1.读下面各组题目,说说你的发现和同学交流。
罗列的文章题目各有特点。
第一行题目是文章中主要人物做题目(书上泡泡里的原话);第二行是用主要事件做题目;第三行是用文章主要道具(物品)做题目;第四行是以立意为题。
六上第八单元知识点总结

六上第八单元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知识点总结如下:
1. 重点词语:
雕刻:在金属、木材、石头等材料上刻划或塑造形象。
缠绕:环绕着某个物体。
恭恭敬敬:对尊长或宾客致敬的态度和言行。
灿烂夺目:形容光彩鲜艳耀眼。
赞不绝口:不住口地称赞。
2. 重点句子:
他先是一愣,然后微笑着说:“老爷爷,您真爱开玩笑!”
爸爸拿起一幅画,沉思起来。
3. 重点段落:
课文第3自然段介绍了这幅画的作者及创作背景,突出了画家的艺术成就和画作的历史价值。
4. 中心思想:
通过学习本单元的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和”的思想,以及这种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
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欣赏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和文化素养。
5. 写作方法:
本单元的课文采用了多种写作方法,如记叙、描写、议论等,这些方法有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注意积累各种写作方法,并尝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
6. 文学常识:
学生可以了解一些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和作家,如《红楼梦》、《西游记》等,这些作品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素养有很大帮助。
以上是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六年级上册语文书第八单元笔记

六年级上册语文书第八单元笔记
以下是六年级上册语文书第八单元的笔记:
1. 本单元主要学习的是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包括《长歌行》、《七步诗》、《鸟鸣涧》、《芙蓉楼送辛渐》、《江畔独步寻花》、《石灰吟》和《竹石》等作品。
2. 通过学习这些诗歌,可以了解到古代诗歌的特点和风格,如讲究平仄、韵律和意境等。
3. 诗歌中常常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来表达情感或思想。
4. 学习诗歌不仅要熟读背诵,还要理解其深层含义,如《长歌行》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表达了珍惜时光、努力奋斗的积极人生态度。
5. 在学习诗歌时,要注意体会其语言美、音韵美和意境美,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希望这些笔记能够帮助您更好地学习六年级上册语文书第八单元的内容。
2024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课文知识点大全

2024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课文知识点大全第25课少年闰土一、我会写组词郑:zhèng(郑重、郑国、郑州)拜:bài(拜年、祭拜、对拜)租:zū(收租、租房、出租)厨:chú(厨师、下厨、厨房)毡:zhān(毡帽、毡布、如坐针毡)羞:xiū(害羞、怕羞、羞涩)撒:sǎ(播撒、撒种、撒谷子)缚:fù(束缚、绑缚、作茧自缚)猬:wèi(猬集、小刺猬)伶:líng(伶仃、伶俐、伶人)俐:lì(伶牙俐齿、口齿伶俐)窜:cuàn(窜改、逃窜、东跑西窜)二、多音字正:zhēng (正月)zhèng (正常)撒:sǎ(撒种)sā(撒谎)供:gòng(供词)gōng(提供)三、近义词郑重——慎重讲究——重视允许——许可盼望——希望熟识——熟悉伶俐——机灵希奇——稀罕无端——无故凶猛——厉害一望无际——无边无际四、反义词郑重——轻率讲究——随便允许——禁止熟识——生疏凶猛——温顺伶俐——笨拙新鲜——陈旧危险——安全五、理解词语家景:家庭的经济状况。
祭祀:旧俗备供品向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尊敬并求保佑。
值年:同族的人家,在祭祀祖先时,每户轮流负责准备,轮到谁准备的那一年,就叫值年。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
弶:一种捕捉鸟兽的工具。
明晃晃:光亮闪烁。
许下愿心:即许愿。
迷信的人对神佛有所祈求,许下某种酬谢。
秕谷:不饱满的稻谷或谷子。
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
潮汛:一年中定期的大潮。
六、句子解析1.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是当地的风俗,人们认为用圈子套住孩子,孩子就不会死。
这虽是一种迷信的说法,但说明闰土的父亲很疼爱他。
2.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六上语文的第八单元知识梳理

六上语文的第八单元知识梳理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主要内容包括《朱自清小说选》和《朱自清散文选》两部分内容。
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学习朱自清的代表作品,并通过阅读和学习,了解朱自清的生平和文学成就,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能力。
首先,朱自清小说选中的作品有《春》、《荷塘月色》、《背影》等。
这些作品以其细腻的描写、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内涵而著称。
学生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可以感受到朱自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情趣。
其次,朱自清散文选中的作品有《匆匆》、《荷塘月色》、《背影》等。
这些作品以其优美的文字、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情感而著称。
通过学习这些散文作品,学生可以了解朱自清散文的特点和风格,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评能力。
此外,学生在学习这个单元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总的来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的知识梳理主要包括朱自
清的小说和散文作品,通过学习这些作品,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六上语文第八单元知识点

六上语文第八单元知识点一、单元内容回顾本单元主题是“外国文学名著”,由《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鲁滨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四篇课文组成。
二、文学常识梳理1.《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
讲述了在大年夜,一个小姑娘在旧围裙里兜着一把火柴,在大街上卖火柴。
她从早到晚也没卖掉一根火柴。
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
天气太冷了,她只好擦燃了火柴,在火光中,她看到了美好的幻象。
第二天,她不幸悲惨地冻死在街头。
2.《凡卡》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一篇著名小说,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件事,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
其中第三自然段是写凡卡回忆乡村生活的,这是全文的高潮部分,也是课文中“量”的部分。
3.《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笛福的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在船只失事后,独自在荒岛上生活了28年的故事。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梗概、精彩片段和梗概。
梗概部分按照鲁滨逊漂流的时间顺序记叙;精彩片段部分则详细描写了鲁滨逊在岛上遇到种种困难以及他是怎样克服的;梗概部分则概括了鲁滨逊在岛上生活的情况。
4.《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一篇儿童小说,主要讲述了汤姆·索亚和他的小伙伴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生活而经历的种种冒险故事。
全文分为两个部分:梗概和精彩片段。
梗概部分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了汤姆·索亚的五次历险;精彩片段部分则具体描写了汤姆·索亚的最后一次历险。
三、生字生词梳理1. 易错字音(1)火柴梗(gěng) 擦(cā)燃企(qǐ)盼惩(chéng)罚(2)孤(gū)单冻(dòng)死糖(táng)果舷(xián)窗(3)打嗝(gé) 岂(qǐ)不皎(jiǎo)洁保佑(yòu)2. 多音字组词(1)参:cān(参加) shēn(人参) cēn(参差)(2)曾:céng(曾经) zēng(曾祖父)3. 形近字组词(1)梗(gěng) 溉(gài) 惩(chéng) 撤(chè)(2)孤(gū) 弧(hú) 拔(bá) 拨(bō)4. 近义词辨析(1)光亮—亮光沉睡—长眠羞愧—惭愧惊愕—惊讶(2)诧异—惊异惩罚—惩处悲惨—凄惨疲倦—疲惫5. 其他生词蜷:quán 拳拳在念心头一缕脸颊嘟囔橱窗惩罚别墅打嗝儿肇事者岂不白昼搅和皎洁保佑。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知识归纳(素材)

第八单元知识点归纳 25 少年闰土一、会写字郑重(zhènɡ) 拜托(bài) 收租(zū)厨房(chú)毡帽(zhān)害羞(xiū)撒下(sǎ)束缚(fù)猬集(wèi)伶俐(línɡ lì)抱头鼠窜(cuàn)二、形近字Error! Error!三、重点词语理解一望无际:一眼看不到边,形容辽阔。
讲究:文中指讲求,重视。
伶俐:聪明;灵活。
无穷无尽:指没有止境。
四、重点句子品析1.“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并不知道”“也没有知道”“素不知道”“所不知道”体现了“我”对少年闰土见多识广的敬佩和羡慕,说明了“我”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表达了“我”对自己所处的地位和环境的不满。
2.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这是“我”直接抒发感想的句子。
“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指“我”生活的天地非常狭窄,“我”与生活在海边的闰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整天生活在高墙大院里,不能广泛地接触大自然,像井底之蛙,眼界狭窄。
这句话表达了“我”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不满,流露了对农村丰富多彩的生活的向往,同时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五、疑难探究1.第1自然段写了哪些内容?作者为什么将这些内容安排在文章的开头?这段话先写了清幽的月色和美丽的瓜地,再写了机智勇敢的少年,最后写了狡猾伶俐的猹,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海边瓜地少年刺猹的画面。
这是根据闰土讲的故事展开的想象,是闰土给“我”留下的最深的印象,其中也流露出“我”对农村生活的向往。
“我”一想起闰土就会先想到这样一幅画面,所以把这段话放到文章开头,以突出闰土的形象和“我”的向往。
2.少年闰土是个怎样的形象?闰土是一个机智勇敢、健康朴实、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少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
脸颊恬静霎时飞奔遇难陌生肖像抿嘴赴约垂落悄然矜持过瘾璀璨盎然鞠躬抻直溺爱宠物憋屈模仿喝彩弹琴沐浴山峦朦胧空旷陶醉入场券绷着脸蹿上来
转瞬即逝伯牙绝弦有朝一日不解之缘波涛汹涌微波粼粼有朝一日大洋彼岸暗无天日眼冒金星为所欲为暑去寒来不在话下响遏行云
25、伯牙绝弦
①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②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
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③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④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
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①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
②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
巍峨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就像巍峨的泰山!”
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澎湃的江河,钟子期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 ③无论伯牙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说出他心中所想的。
钟子期去世后,伯牙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比钟子期更了解自己的知音了。
④于是,他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断绝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钟子期发自内心的赞叹以及伯牙遇到知音时欣喜若狂的心情。
峨峨泰山洋洋江河徐徐清风依依杨柳皎皎明月潇潇春雨
绝:断绝鼓:弹。
善:擅长,善于。
善哉:表示赞叹
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
哉:语气词,表示感叹也表示"啊"的意思。
峨峨:高
兮:语气词,相当于“啊”。
若:像~~一样。
洋洋:广大。
念:心里所想的。
必:一定,必定。
之:他。
谓:认为。
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乃:就。
复:再,又。
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
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根据这个传说创作了《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收在《警世通言》中。
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知音知己的诗句名言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
酒逢知己千杯少
25月光曲
这是一篇意境优美的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而同情穷兄妹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为什么又弹奏了一曲?他深深地被这穷苦兄妹对生活和音乐的热爱打动了,他见盲姑娘不仅爱音乐而且懂音乐,自己遇到了知音,胸中的感情有如大海的波涛。
于是即兴再为盲姑娘弹了一曲。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着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
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
‖(月亮初升音乐轻幽舒缓)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月亮越升越高音乐气势增强)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着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波涛汹涌音乐高昂激越)贝多芬是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被尊称为“乐圣”。
作品:《英雄》、《命运》、《田园》、《合唱》。
贝多芬高超的技艺,琴声带给兄妹俩无穷无尽的想象,音乐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蒙娜丽莎》达.芬奇
语文园地八
本组课文,有的在写欣赏艺术的感受时,融入了作者的联想和想象。
如《月光曲》一课,写盲姑娘兄妹听贝多芬弹琴时,具体地写了他俩想象中的情景;《蒙娜丽莎之约》在具体描述画像时,作者把眼前看到的和内心的想象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日积月累
雕梁画栋巧夺天工独具匠心引人入胜古色古香余音绕梁不落窠臼雅俗共赏美不胜收脍炙人口曲高和寡妙笔生花阳春白雪笔走龙蛇不同凡响别具一格响遏行云
1.雕梁画栋:指有彩绘装饰的很华丽的房屋.
2.巧夺天工:形容技艺巧妙,多指工艺美术.
3.独具匠心:具有独到的灵巧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有创造性.
4.引人入胜:指美妙的境地或生动的情景.现多指山水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
5.古色古香:形容书画,器物等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
6.余音绕梁: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7.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老套子.
8.雅俗共赏:旧时用来形容某种艺术作品,各种人都能够欣赏.
9.美不胜收:形容好的东西很多,看不过来.
10.脍炙人口:比喻好的文艺作品为人们所称赞和传诵.
11.曲高和寡:旧时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和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不多. 12.妙笔生花: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13.阳春白雪:用来比喻较高级的文学艺术作品,经常与"下里巴人"对比着用.
14.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洒脱.也指书法速度很快,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
15.不同凡响比喻人或事物与众不同,超凡脱俗。
16.别具一格:具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我们可以用( 余音绕梁)来赞美伯牙的《高山流水》、贝多芬的《月光曲》;用(独具匠心)来赞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当我们面对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是,我们可以说(巧夺天工),而我们读到一篇好文章,我们可以说它是(妙笔生花)。
1、小作者真是(妙笔生花),写出的文章构思(匠心独运),内容(引人入胜)。
2、音乐会上,既有(雅俗共赏)的流行音乐,也有脍炙人口的世界名曲,一曲终了,余音绕梁,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