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生儿早发型B族链球菌病的预防
B族链球菌筛查与预防

B族链球菌筛查与预防(一)Q——1、是否有必要在中国常规开展孕妇GBS筛查?背景:GBS对孕妇特别是新生儿的危害已愈发引起我国围产界医护人员的重视,但由于国内对GBS的研究起步晚,特别是相关的流行病学研究较少,各地区感染率高低不一,对临床展开GBS的筛查与预防项目的价值仍存在许多争议。
A——11、GBS定植率受区域、种族、年龄、经济状况、性行为等因素影响;2、GBS阳性检出率:受标本采集的位置、数量及培养方法的影响。
目前国内对GBS的取样及培养方法规范程度不一,这也是影响各院内GBS(+)检出率偏低及高低不一的主要原因。
3、国内是否应做常规检查?建议:需做更多GBS流行病学研究作为依据。
可以是基于一个医院人群的研究,在一段时间内对所有的孕妇都采样进行GBS培养筛查以获得最基本的中国孕产妇GBS定植数据资料。
我们也可以借鉴既往其它国家人群研究经验,选取高危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上来明确开展B族链球菌常规筛查的必要性。
Q——2、是否有必要对孕妇的阴道和直肠均进行采样?能否用同一拭子进行采集?背景:国外常规在阴道下1/3和肛门2.5cm处取样进行GBS培养,但与垂直感染或分娩时感染密切相关的应该还是阴道细菌定植,是否有必要对两个部位均进行采样?若阴道标本筛查阴性而肛门标本筛查阳性,是否可认为存在GBS定植,是否还需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A——2答案是肯定的,两个部位都要采样进行GBS培养筛查,任何一个部位阳性即可认为存在GBS定植,研究显示这种标本采集方法可提高10%-15%的阳性率,孕妇分娩时需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同时还应注意,任一部位的GBS定植都可以是间断的,两个部位细菌定植都会相互作用,在某个时间仅有肛门GBS定植筛查阳性,但至分娩时可能阴道GBS定植筛查阳性,因此,两个部位同时筛查是检测孕妇GBS定植最有效的方法。
关于能否用同一拭子进行采集的问题,美国CDC制定的《围产期GBS预防指南》在标本采集环节中早已有建议:“使用同一拭子或两个不同拭子先擦拭较低的阴道壁(阴道口),接着再擦拭直肠(即,用拭子插入肛门括约肌)。
新生儿早发型B组链球菌感染的预防和管理

新生儿早发型B组链球菌感染的预防和管理
潘千;余加林
【期刊名称】《儿科药学杂志》
【年(卷),期】2016(22)11
【摘要】B组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亦称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是兼性革兰阳性球菌。
侵袭性GBS感染可发生在新生儿、孕产妇及有基础疾病的成年人中,其中新生儿发病率最高,可引起新生儿严重的全身性及局灶性感染[1]。
孕妇泌尿生殖道定植的GBS,可上行性传播导致新生儿定植和感染。
自20世纪70年代,GBS在西方发达国家引起的新生儿败血症和脑膜炎发病率显著增加,
【总页数】5页(P48-52)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肺炎;B组链球菌感染;早发型;侵袭性;无乳链球菌;泌尿生殖道;局灶性感染;革兰阳性球菌;STREPTOCOCCUS;基础疾病
【作者】潘千;余加林
【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2.1
【相关文献】
1.新生儿B族溶血链球菌感染早发型与晚发型的临床研究 [J], ;
2.新生儿B族溶血链球菌感染早发型与晚发型的临床研究 [J], 深圳市新生儿GBS
感染研究协作组
3.新生儿早发型B族链球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J], 何笑笑; 朱敏丽; 杨祖钦; 林振浪
4.预防新生儿早发型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新策略 [J], 祝垚;林新祝
5.产时抗菌药物预防治疗B族链球菌感染对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发生率及病原菌分布的影响 [J], 彭周杰;包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B链球菌群感染的预防课件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B链球菌群感染? 2. 为何要预防B链球菌群感染? 3. 如何预防B链球菌群感染? 4. 谁应参与预防工作? 5. 何时采取预防措施?
什么是B链球菌群感染?
什么是B链球菌群感染? 定义
B链球菌群感染是由B链球菌引起的一类细菌感染 ,常见于新生儿及免疫力低下的患者。
为何要预防B链球菌群感染? 社会影响
减少B链球菌感染的发生有助于减轻医疗系统 的负担,提升公共健康水平。
有效的预防能带来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如何预防B链球菌群感染?
如何预防B链球菌群感染? 孕期筛查
所有孕妇在怀孕35-37周时应进行B链球菌筛查, 阳性者需接受相应治疗。
及时治疗能有效降低新生儿感染风险。
知晓自身健康状态是预防的第一步。
谁应参与预防工作? 医疗机构
医院和产科医生应加强对B链球菌的筛查和管 理流程。
提供必要的教育和资源给孕妇。
谁应参与预防工作? 社区支持
社区应组织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大众对B链球 菌感染的认识。
增强公众的预防意识和知识储备。
何时采取预防措施?
何时采取预防措施? 孕期
孕期进行B链球菌筛查是预防的关键时刻,应在 35-37周内进行。
这一时间段的干预最为有效。
何时采取预防措施? 分娩阶段
分娩时需根据孕妇的B链球菌筛查结果迅速采取 措施。
及时使用抗生素可显著降低感染几率。
何时采取预防措施? 新生儿期
对出生后72小时内的新生儿进行监测,确保无感 染迹象。
早期发现问题有助于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B链球菌可通过母体传播给途径
B链球菌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包括直接接触感染 者或受污染的环境。
预防新生儿早发型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新策略

预防新生儿早发型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新策略祝垚 林新祝(厦门市妇幼保健院 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 新生儿科 厦门市围产-新生儿感染重点实验室,福建 厦门 361003)·专题笔谈· B族溶血性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是引起羊膜腔内感染和早发型新生儿感染的主要病原菌。
由于围产期GBS感染死亡率高、危害大,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对其预防和处理给予了高度重视。
1996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针对围产期GBS的防治制订了规范化方案[1],随后于2002年和2010年进行了两次修订[2-3],随着预防与治疗指南的不断更新,美国新生儿早发型GBS疾病(GBS early-onset disease,GBS-EOD)发生率从1990年的1.8/1 000个活产婴下降到2015年的0.23/1 000个活产婴,降幅达80%[4-5]。
2019年6月和2020年2月由美国妇产科协会(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 ACOG)先后两次对指南进行更新(782和797号文件)[6-7],2019年7月美国儿科协会(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也做出新生儿GBS感染的风险管理[5],以上方案作为预防围产期GBS感染的最新临床指导。
预防GBS-EOD的关键措施包括产前基于阴道直肠GBS培养的普遍筛查、正确的取样和运送、合适的产时抗生素预防性治疗(intrapartum antibiotic prophylaxis,IAP)和产儿科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
欧洲大部分国家多采用美国的GBS防治方案,但2017年英国[8]和2020年昆士兰[9]GBS-EOD的预防指南中有与之不同之处。
最新:预防围产期B族链球菌病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最新:预防围产期B族链球菌病中国专家共识(全文)B族链球菌(GBS)是导致新生儿感染的主要病原体。
孕妇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GBS定植是新生儿早发型GBS病(GBS-EOD)的主要危险因素。
《预防围产期B族链球菌病(中国)专家共识》旨在规范妊娠期GBS筛查时机和检测方法、妊娠期GBS菌尿的诊治以及产时预防性抗生素使用方案,指导临床实践,预防新生儿GBS-EOD。
GBS感染的流行病学GBS又称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是一种兼性厌氧的革兰阳性球菌,可间断性、一过性或持续性定植于消化道和生殖道。
GBS在新生儿中的定植和感染很大程度与分娩时母体定植相关。
GBS阳性孕妇中约50%会垂直传播给新生儿,约有1% ~2%可发展成新生儿早发型GBS感染。
除了感染新生儿,GBS还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者(如恶性肿瘤、糖尿病、HIV感染者)发生侵袭性感染。
此外,无脾症或功能性无脾患者(如镰状细胞病)也存在侵袭性GBS感染的风险。
在过去的20年间,未妊娠成年人群GBS 病的发病率增加了2-4倍,多数为存在潜在疾病或65岁以上人群。
妊娠期GBS 筛查1、对所有孕35~37 周的孕妇进行GBS筛查;(推荐等级1B)2、孕期患GBS 菌尿者或既往有新生儿GBS 病史者可直接按GBS 阳性处理。
(推荐等级1B)3、对于条件不足的机构,推荐基于危险因素(产时发热≥38℃、早产不可避免、未足月胎膜早破、胎膜破裂≥18 h)进行预防性治疗。
(推荐等级1B)4、GBS 筛查有效期为5 周,若GBS 阴性者超过5 周未分娩,建议重复筛查。
(推荐等级1B)5、在不使用阴道窥器的情况下,用拭子在阴道下1/3 取样,然后用同一拭子通过直肠括约肌在直肠内取样。
(推荐等级1B)围产期抗生素使用方案1、孕35~37 周GBS 筛查为阳性的孕妇,或既往有新生儿GBS 病史者,或此次孕期患GBS 菌尿者,在发生胎膜早破或进入产程后,建议针对GBS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B链球菌群感染的科普知识

B链球菌群感染的症状
B链球菌群感染的症状
新生儿症状
感染的新生儿可能出现发热、呼吸急促、喂养困 难、乏力等症状。
有时,感染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如败血症 或脑膜炎。
B链球菌群感表现出发热、尿路感染症状,或 者在分娩时出现羊水感染。
B链球菌群感染的治疗
B链球菌群感染的治疗 抗生素治疗
GBS感染通常通过静脉注射抗生素来治疗,特别 是在孕妇和新生儿中。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和头孢菌素。
B链球菌群感染的治疗
住院治疗
严重感染的患者可能需要住院治疗,以便进行更 密切的监测和护理。
新生儿如果出现感染迹象,通常需在医院观察至 少48小时。
B链球菌群感染的治疗 后续观察
感染后需要定期随访以评估恢复情况,尤其是新 生儿可能出现的长期影响。
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健康状况,及时就医。
B链球菌群感染的相关研究
B链球菌群感染的相关研究
疫苗研发
目前正在进行GBS疫苗的研究,旨在预防孕妇及 新生儿感染。
疫苗的研发进展将可能在未来显著改善公共卫生 。
GBS是一种常见的细菌,通常在成人的肠道和阴 道中存在,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感染。
什么是B链球菌群感染?
传播途径
B链球菌通常通过母婴传播,分娩时可能通过产 道传递给新生儿。
此外,GBS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的伤口或体 液传播。
什么是B链球菌群感染? 风险因素
孕妇如果有多次流产、早产、或有GBS阳性的历 史,感染风险会显著增加。
这一措施显著降低了新生儿感染的风险。
如何预防B链球菌群感染?
个人卫生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和避免与 感染者密切接触。
新生儿早发型B族链球菌感染的预防指南解读(ACOG)

背景
▪ B组链球菌,也称为无乳链球菌,是一种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阳性链球菌。 胃肠道是GBS的储库和泌尿生殖道定植的来源。GBS的阴道-直肠定植可 能是间歇性的,短暂的或持续性的。妊娠妇女阴道或直肠定植的患病率 在10%至30%之间。据报道,黑人女性的这种情况较高,并且可能因地 理位置而异。
▪ 在某些条件下,B组链球菌可以转变为致病菌,可能引起母体尿路感染, 羊膜腔内感染或子宫内膜炎,并与早产和死产有关。最近对世界范围内 发表的研究进行的系统评价报道,GBS定植的孕妇早产风险增加。此外, 当作为母体GBS菌尿明显定植时,与早产的关系更强。
▪ 目前,培养法是产前GBS筛查的金标准,实验室还可以对产前培养物进行直接乳胶凝集 试验或核酸扩增试验(NAAT)作为替代方法。
需要实施IAP产妇的鉴别
▪ 使用NAAT方法对肉汤培养基 18-24 小时进行增菌后检测,结果等同于培养法甚至更 好。但是对于青霉素过敏的女性,NAAT的GBS结果阳性,还需额外的培养和抗生素 药敏试验。
建议和结论
⑥ 如果一名妇女在足月分娩时未知GBS定植状态,并且没有其他产时抗 生素预防使用的风险因素,但先前妊娠中有GBS定植的已知病史,那 么新生儿GBS EOD的风险可能会增加,这种根据孕妇的GBS定植史提供 产时抗生素预防是合理的。
⑦ 静脉注射青霉素仍然是产时预防的首选药物,静脉注射氨苄青霉素备 选。对于青霉素低过敏风险或严重程度不确定的女性,建议使用第一 代头孢菌素(即头孢唑啉)。对于青霉素具有高过敏反应风险的女性, 只有在已知GBS分离株对克林霉素敏感的情况下,克林霉素才是青霉 素的推荐替代品。
⑨ 对于报告青霉素过敏高风险且其GBS分离株对克林霉素不敏感的女性,产时抗生素预防静 脉注射万古霉素仍是唯一的药物代谢和微生物学可靠选择。用于产时GBS预防的万古霉素 剂量应基于体重和基线肾功能(每8小时静脉注射20 mg / kg,每次剂量最多2 g)。
新生儿早发型GBS疾病危险因素与预防策略探究与阐述

新生儿早发型GBS疾病危险因素与预防策略探究与阐述【摘要】新生儿早发型GBS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以脓毒血症、肺炎等症状为主要表现,具有起病急、病情进展快的特点,也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本文在分析新生儿早发型GBS疾病危险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有效预防措施。
【关键词】预防策略;危险因素;新生入早发型GBS疾病B族链球菌(GBS)作为溶血性的一种革兰染色阳性链球菌,又被称之为无乳链球菌,其定植部位以妊娠妇女的泌尿生殖道和下消化道为主,可诱发围产期孕妇感染,也是导致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一个主要病原菌[1]。
临床上将发病时间作为基本依据,可以将新生儿感染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晚发型GBS疾病(GBS-LOD)和早发型GBS疾病(GBS-EOD),其中后者的临床表现发生于24h内,以脓毒血症、暴发性肺炎为主要表现,一些还会出现化脓性脑膜炎,并且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关系密切,可导致NEC发病率增加。
对于新生儿GBS-EOD疾病的临床治疗和预防,当前尚无统一定论。
因此,本文综述了GBS-EOD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
1.危险因素研究[2]发现,在出生24h内出现临床症状的GBS-EOD患儿占90%,分析原因与母婴垂直传播有关。
若GBS定植于孕妇生殖道内,在胎膜破裂或者分娩发动时,细菌经阴道逆行至羊水可导致新生儿感染,或者新生儿从产道中通过时细菌定植于黏膜或者皮肤,即使具有完整的羊膜,也会发生GBS感染,从而诱发早产、死产或者流产。
通常情况下,侵袭性GBS感染是指产程中的新生儿吸入或者吞咽GBS感染的羊水,从而导致新生儿败血症。
对于GBS-EOD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母体GBS定植,主要为重度定植,即在细菌培养中,不需要采用选择性肉汤培养基,在普通培养皿上可显示为阳性。
在重度定植中,GBS菌尿症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标志。
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GBS定植在发达国家孕妇的定植率为20%-30%,而在发展中国家则为30%-4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新生儿早发型B族链球菌病的预防
【摘要】
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是新生儿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
母亲存在泌尿生殖道、胃肠道GBS定植是引起新生儿早发型GBS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约50%存在GBS定植的产妇在胎膜破裂后或分娩过程中将GBS垂直传播给新生儿。
如产时未预防性应用抗生素,GBS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早发型GBS疾病发生率可达1%~2%。
美国妇产科学会建议孕妇在妊娠36~37周进行GBS筛查,筛查阳性者应在分娩前≥4 h接受抗生素预防治疗(胎膜完整且产程没有发动的剖宫产分娩者无需预防)。
如有必要终止妊娠,不能单纯为在分娩前用满4 h抗生素而延迟分娩。
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是导致新生儿早发型脓毒症或细菌性脑膜炎的主要病原之一,一旦发病,危害极大,而在产时合理地给予产妇抗生素可预防超过80%的新生儿早发型GBS疾病(GBS early-onset disease,GBS EOD)。
虽然预防工作由产科实施,但儿科医师了解预防指征和方案对于评估新生儿发生GBS EOD的风险极为重要。
2010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颁布"围产期GBS预防指南",2011年4月美国妇产科学会据此发布了预防新生儿早发型GBS感染,即第485号意见,通过实施和改进
基于产前GBS筛查与产时抗生素干预(intrapartum antibiotic prophylaxis,IAP)的预防策略,有效降低了新生儿GBS EOD;2019年7月,美国妇产科学会发布了早发型新生儿B族链球菌病的预防建议,用以替代2011年4月发布的第485号文件。
本文摘译2019年美国GBS EOD预防指南的关键内容,主要针对GBS EOD 的预防措施提出指导建议,旨在帮助儿科医师了解相关内容,进一步指导临床诊疗。
一、推荐和结论
1.对产前GBS筛查阳性或有新生儿GBS EOD高危因素(早产、极低出生体重、胎膜早破时间长、宫内感染、母亲年龄小和母亲为黑人)的产妇,产时通过静脉给予抗生素,可以有效预防GBS EOD。
需注意,产前或产时口服或肌肉注射抗生素均不能达到静脉应用抗生素预防GBS EOD的效果。
2.若产妇存在妊娠期GBS菌尿或既往分娩过GBS感染新生儿,则应在产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而无需再行GBS筛查。
其他孕妇无论预期分娩方式如何,均应在妊娠36~37周期间接受GBS筛查(阴道-直肠取样培养)。
由于筛查结果的有效期为5周,因此只要在上述时间窗内完成GBS筛查,那么即使41周分娩,筛查结果也是有效的。
3.除胎膜完整且产程没有发动的择期剖宫产外,其他所有GBS筛
查阳性的孕妇均应接受合理的产时静脉抗生素预防。
4.GBS培养阳性的孕妇,如果在胎膜完整且产程没有发动的情况
下择期剖宫产,则无需应用抗生素预防新生儿GBS EOD。
5.如果产程发动时GBS筛查结果未知,有GBS EOD危险因素的
产妇应接受抗生素预防。
危险因素包括:可能早产、未足月胎膜早
破、足月胎膜早破≥18 h、体温≥38℃。
如果怀疑宫内感染,应使
用覆盖GBS的广谱抗生素,而非仅针对GBS的抗生素,见表1。
表1 产时抗生素预防早发型新生儿GBS疾病的适应证
分娩期预防应用抗生素的指征分娩期无需预防应用抗生素的指征
母亲病史分娩过患侵袭性GBS疾病的新
生儿
既往孕期曾有GBS定植且已知本次妊
娠GBS阴性
本次妊娠此次孕36周起查GBS培养阳
性(除非在胎膜完整且产程没
有发动的情况下行剖宫产分
娩)此次孕期任何时间出现G
BS菌尿
此次孕36周起查阴道-直肠GBS培
养阴性在胎膜完整且产程没有发动
的情况下行剖宫产(无论有否GBS定
植,无论胎龄)
产时产程发动时,不知道GBS定植状态(没有做筛查或是结果还此次孕期36周起的阴道-直肠GBS 培养阴性,不论有无其他危险因素产
没出)且符合以下任意一条1. 胎龄<37周2. 胎膜早破时间≥18 h3. 产时体温≥38.0°C
4. 产时GBS核酸扩增试验阳性
5. 产时GBS核酸扩增试验阴性但是有危险因素(如胎龄<37周,胎膜早破时间≥18 h,或产时体温≥38.0°C)
6. 既往孕期GBS阳性程发动时GBS定植状态未知,核酸扩增试验阴性,且无产时危险因素(如胎龄<37周,胎膜早破时间≥18 h,或产时体温≥38.0°C)
注:GBS为B族链球菌;如果考虑宫内感染,应使用覆盖GBS的广谱抗生素治疗
6.如果足月分娩时GBS定植状态未知,且无其他产时抗生素应用指征,但是既往妊娠期曾有GBS筛查阳性,此次分娩新生儿患GBS EOD的风险可能会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应用抗生素预防是合理的,可根据经验选择抗生素种类。
7.静脉青霉素是产时预防的首选抗生素,静脉氨苄西林可作为替代抗生素使用。
如产妇诉青霉素过敏,但程度非常轻微或程度不确定,推荐使用第一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唑林)。
如果青霉素过敏风险高,且该产妇阴道-直肠分离出的GBS菌株对克林霉素敏感,则推荐使用克林霉素替代治疗。
8.对青霉素过敏风险低或过敏情况不明的女性,孕期行青霉素皮试是安全且有益的。
如果皮试阴性,应首选青霉素预防GBS EOD,
而不用替代抗生素,今后也可以应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实际上大部分自诉有青霉素过敏史的妇女均能够耐受青霉素。
9.对于青霉素过敏高危的孕妇,医生需要在GBS产前筛查申请单上清楚地标明青霉素过敏,这样在GBS培养阳性时,实验室工作人员就会特别注意检测GBS对克林霉素的敏感性,也要求临床医生在阅读报告时特别注意GBS对克林霉素的敏感性。
10.如果GBS筛查阳性孕妇对青霉素高危过敏,且分离出的GBS 菌株对克林霉素不敏感,那么万古霉素是唯一的选择,需根据体重以及肾功能计算万古霉素的剂量[静脉给药,20 mg/(kg·次),每8 h一次,单次最大剂量2 g]。
11.如果产科医生认为有必要加快产程或终止妊娠,不要为了产前用满4 h抗生素而延迟产科干预,比如使用催产素、人工破膜、剖宫产等,应根据产妇情况决定是否采取措施。
二、本次意见添加的内容
1.青霉素过敏低危者可以做青霉素皮试,如果皮试阴性将获益。
2.临床医生需要在申请GBS培养时特别标明患者青霉素过敏,以确保如果GBS培养阳性,实验室工作人员会做克林霉素药物敏感试验。
3.强调万古霉素剂量需要根据体重计算,并考虑肾功能情况。
4.足月临产GBS定植状态不明,但前次孕期有GBS定植的产妇,产时需要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三、总结与展望
孕期筛查GBS定植状态联合IAP是当前降低新生儿围产期GBS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最有效的策略。
这种策略可以显著降低GBS EOD的发生率,且不增加孕产妇和新生儿的不良反应。
采用核酸扩增试验来进行产时GBS筛查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很高,但是需要数小时富集才能达到可检测水平,故无法在需要急查时很快得到结果。
对那些选择核酸扩增试验作为GBS筛查首选方式的医务工作者和检验人员而言,在筛查时应同步检测GBS对青霉素以外其他抗生素的敏感性。
尽管IA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被证实,我们仍需继续研究预防GBS EOD的策略。
因为新生儿过早接触抗生素会导致肠道菌群改变,并与今后发生的过敏、哮喘和肥胖相关。
但是产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是否会对新生儿肠道菌群造成影响,目前尚无定论。
另外,预防GBS定植的疫苗还在研究阶段,尚未能用于临床实践。
地方和国家卫生机构应建立监控体系,以监测GBS EOD发病率、因耐药菌引起的孕妇和新生儿感染率以及广泛使用抗生素引起的并发症,比如母亲的严重过敏反应和对新生儿微生物菌群的长期影响。
恰当采集阴道-直肠标本进行GBS筛查培养,合理选用抗生素,正确预防性应用产时抗生素,以及加强对这些临床实践的理解
和教育,是降低GBS EOD发病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