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背景下的中国农业问题经济学院03级6班

合集下载

WTO下我国农产品贸易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WTO下我国农产品贸易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WTO下我国农产品贸易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题目:WTO下我国农产品贸易问题研究
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产品贸易已经成为中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农产品在WTO框架下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例如货物贸易壁垒、技术贸易壁垒、投资壁垒等问题。

这些壁垒限制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和竞争力,影响了我国内农业发展的长远规划。

因此,本研究将重点研究WTO下我国农产品贸易的问题,深入分析其原因及影响,并提出解决方案,以促进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介绍WTO及其与我国的关系。

2. 分析WTO框架下我国农产品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原因。

3. 从政策和行业角度,提出解决WTO框架下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对策和建议。

4. 对我国的农产品贸易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及分析。

本研究将以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利用相关的文献资料和数据进行定量及定性分析。

研究预期成果:
1. 对WTO框架下我国农产品贸易壁垒的原因进行深入扣研,并从政策和行业角度提出解决方案,为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

2. 对我国农产品贸易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深入预测及分析,为规划农业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3. 本次研究结果将以研究报告形式呈现,以期为政府、企业及相关研究机构提供科学参考。

WTO背景下的中国农业问题经济学院03级6班

WTO背景下的中国农业问题经济学院03级6班

加入WTO 加入WTO对我国农业有利的方面 WTO对我国农业有利的方面

促进中国农村产业结构和农产品进出 结构的调整 发挥比较优势 将使中国能够掌握参与制订国际农业 贸易新规则的主动权

加入WTO 加入WTO对我国农业不利的方面 WTO对我国农业不利的方面
就比较而言,国外一些大宗农产品,如 小麦、玉米、大豆、棉花、食糖、油料 等相对价格较低,进入WTO后它们的进口 对我国这些大宗农产品主产区及其农民 会产生不利影响。 加入WTO后,我国目前农村一些卖难,又 缺乏竞争力的农产品及农民收入增长缓 慢、劳力转移等问题有可能会在一定程 度上表现得更为突出。
加入WTO 加入WTO对我国农业有利的方面 WTO对我国农业有利的方面
享受现有成员无歧视贸易待遇
例如可享受WTO135个成员提供的多边、稳定、无条件的 最惠国待遇,可改善我国农业出口环境,降低农产品贸易谈 判成本和交易成本,并获得解决农产品贸易问题的规范“渠 道”。
农业国际化
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农业的对外开放,有利于吸引更多的 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主动迎接农业国际化的 挑战。
WTO背景下的中国农业问题 WTO背景下的中国农业问题
经济学院03级6班 第五章案例分析
前 言
分析背景:1999年11月15日,中美两国正式签署 了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双边协议。 这标志着中国加入这个全球最大的多边贸易机构 的最大障碍已经排除。WTO离我们已经不太远了。 在WTO面前,中国的农业、汽车业、电信业等各个 行业都将面临着新的竞争环境。其中农业又首当 其冲。
绿箱政策政策一般性政府服务食物安全目的的公共储备通过投资提供的农业结构调整计划地区援助计划通过生产者休耕计划提供的结构调整援助通过资源休闲计划提供的结构调整援助环境规划计划与生产不挂钩的收入支持国内食品援助自然灾害救济支付利用利用农业协议农业协议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规定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规定wto农产品协定规定某种农产品的进口量超过国内总消费量的一定比例或者进口的农产品价格低于国内价格的一定比例海关就可以征收额外的关税以达到保护国内农产品的目的

WTO框架下中国农产品贸易中的法律问题研究与对策.

WTO框架下中国农产品贸易中的法律问题研究与对策.

WTO框架下中国农产品贸易中的法律问题研究与对策分析2.中国与WTO框架下的《农业协议》2.1中国在《农业协议》下所作的承诺在中国漫长的“复关”和“入世”的谈判中,签订的第一个农业领域的双边协议就是《中美农业合作协议》1。

由于美国在农产品贸易上的优势地位,所以它一直以来都想把自己的触角伸向具有广阔市场的中国,因而借中国“入世”的关头,逼迫中国就范并在农业问题上做出让步。

不过,与服务贸易等议题相比,农产品贸易并非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真正难点。

中国也是在权衡利弊之下,以退为进,把农产品贸易的让步作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入门费”的一部分。

依照《农业协议》的规定,中国在农产品市场准入、出口补贴和国内支持等三个方面均做出了实质性的承诺。

2.1.1市场准入鉴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再加上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对外贸易体制,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对农产品贸易进行集中管理。

尤其是1995年以后,我国一些大宗农产品(如玉米、棉花、大豆等的价格已超过世界市场水平,而且在质量方面也不如竞争对手,面临的进口压力不断增大。

在此情形下,中国对粮食、棉花、食用植物油、食糖、羊毛、烟草等重要农产品采取了进口数量配额、进口许可证等多种非关税措施进行管理。

与非关税措施相比,中国的农产品关税水平并不突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曾多次主动削减关税,1997年10月以后,我国进口商品的平均税率已降至17%,其中农产品平均税率为21.2%。

21.取消非关税措施根据《中国加入WTO议定书》中的相关承诺,在执行GATT1994第3条3、第11条4和《农业协议》的规定时,中国应取消且不得采取、重新采取或实施不符合《WTO协定》之规定的非关税措施。

5议定书所指的非关税措施主要包括进口许可证、进口配额和进口投标等,中国对部分农产品(糖类、烟草、粮食、植物油、酒类等进口采用的均为前两种措施。

按照议定书附件3所列的非关税措施取消时间表,中国必须于加入WTO之日取消所有农产品的进口许可证和进口配额。

加入WTO背景下的我国农业问题

加入WTO背景下的我国农业问题

微观经济学讨论题小组成员:梁文贤,王琬蓉,刘潇潇,郑伟乐,李笑菡问题:石油输出国组织为什么不能保持石油的高价格?原因:(1)组织内部原因●欧佩克是一个大的石油输出国组织,虽然那些国家掌握了世界石油命脉,但由于组织内定的价格都一样的,对于每个成员来说出多出少石油对大家都一样,但是,这只是个组织,没人去强有力监管,所以很多国家都会暗中出口石油,把价格调在欧佩克组织之下,这样就可以多赚钱了,所以要欧佩克这组织调节世界石油市场价格是很难做到的,除非花大力度,制定政策,签订合约等解决。

●石油输出国组织本身不团结,目前的产量大于需求,而输出国组织没有自律精神限制或者缩减自身的产量。

自己产少了,别的国家就获益多了。

石油是低成本的暴利行业,以中国为例可以辅助说明石油的超额高利;当原油价格超过40美元/桶时,国家将向原油开采企业征收20%~40%的“暴利税,现如今原油价格远远高于40美金的暴利税底线。

(2)弹性●石油是富有弹性的商品,每一单位的价格变动会带来较大商品数量的变化,所以石油的需求曲线比较平缓,这就意味着降价往往能使石油的总收益得到增加。

●短期中,石油的供给与需求都是较为缺乏弹性的。

供给缺乏弹性是因为,已知的石油贮藏量和石油开采能力不能迅速改变;需求缺乏弹性是因为,购买习惯不会立刻对价格变动作出反应。

因此,如图(a)所示,短期中,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是陡峭(缺乏弹性)的,当石油供给从S1移动到S2时,价格从P1到P2的上升幅度很大。

●长期中,情况则非常不同。

OPEC以外的石油生产者对高价格的反应是加强石油勘探并建立新的开采能力;消费者对高价格的反应是更为节俭,例如用节油汽车代替耗油汽车。

因此,如图(b)所示,长期中,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是平坦(富有弹性)的,当石油供给从S1移动到S2时,价格从P1到P2的上升幅度很小。

(3)供求关系石油是可替代,在如今高科技的时代,已经有很多新能源能够成为石油的替代品,比如生物能源,天然气,可燃冰等等,还有现在的节能技术也相当先进,大多数发达国家对OPEC 的依赖度在逐渐减小,主要是金砖四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把油价给抬高,以七八十年代美国滞胀现象为例,当石油价格高居不下,但随着SUV节能轻型小汽车开发,石油市场也一度萎靡不振,所以并不是石油市场总是供不应求。

WTO与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WTO与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温铁军摘要:按照WTO的一般原则,国际农产品协议大部分在1995-2000年实施。

主要包括3个内容:增加进口市场准入;削减国内生产者支持;减少出口补贴。

对于中国农业能否适应WTO原则的讨论,应该扩展至“三农问题”即农民、农村和农业出发,而不是仅仅从农业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WTO;中国;农民WTO的原则,第一是消除贸易壁垒,第二是降低关税,第三是市场准入。

按照WTO的一般原则,国际农产品协议大部分在1995-2000年实施。

主要包括三个内容:增加进口市场准入;削减国内生产者支持;减少出口补贴。

对于中国农业能否适应WTO原则讨论,应该扩展至“三农问题”即农民、农村和农业出发,而不是仅仅从农业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一、中国在农产品贸易上作出的让步农产品贸易谈判,历来是关贸总协定谈判和世界贸易组织谈判中最困难的部分,1999年4月在美国签字的《中美农业合作协议》,是中国为加入世贸组织与美国应该达成的双边协议中的组成部分。

美国农业部长格得克曼在协议签字之后称赞这份农产品贸易协议是“美国农业的一个重要突破”。

因为中国同意美国西北部小麦主产区7个州的小麦可以直接从西雅图出口,从而降低运输成本提高价格竞争优势。

过去所谓“有争议的壁垒”,主要是中国防止这些地区的小麦黑穗病(TC K),而禁止直接从西海岸进口。

除此之外,中国在农产品贸易上做出的让步主要体现在中美双边谈判的的一揽子协议中。

由于中国方面至今没有正式公布的资料介绍中国的双边谈判中的出价,这次北京谈判之后,美国报刊在农场主的乐观反映时又披露,美国在农业条款上,没有从4月协议已经得到的利益上后退半步。

因此,我们现在可以认为美国4月8日“单方面公布”的资料中的农业条款,就是最后双方谈判的结果。

摘要如下:中国同意大幅度增加最低关税限额(TRQ1—3%)的农产品进口数量,并且应美国的要求减少国营外贸垄断进口所占的比例。

到2006年,进口大豆从现在时的170万吨增加到330万吨,增加幅度为94%,其中私营部门应该达到90%;小麦从200万吨增加到930万吨,为现在的4.65倍,私营部门最初应有10%;玉米配额从450万吨增加到720万吨,如果达到则为现在进口量25万吨的28.8倍,私营部门应该达到40%;大米配额从260万吨增加到530万吨,如果达到则为现在25万吨进口量的21.2倍,私营部门应该达到50%。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农业的挑战与对策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农业的挑战与对策

农业经济问题1999年第11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农业的挑战与对策X肖光恩目前,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已经进入了决定性阶段,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泰国等38个成员国正在与我国谈判,其中土耳其、韩国、捷克、斯洛伐克、巴基斯坦、新加坡、印尼、日本、新西兰和匈牙利等10个国家与我国的谈判已经结束,1999年4月10日5中美农业合作协议6的达成,标志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因此,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虽然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重大的发展机遇,但在现阶段我国农业将直接面临国际大农业的冲击。

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一)对我国农业生产的挑战加入WTO以后,我国农业生产将直接面对国际生产的竞争,在农业生产方面我国将处于劣势。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我国农产品生产成本高于世界水平,处于价格竞争的劣势。

(2)我国农产品品种单一,质量不高,处于非价格竞争的劣势。

(3)我国农产品的安全性可能遭受国际市场的不信任。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如空气污染、灌溉水污染、农药残留污染和农产品加工过程的污染、包装污染等,食品安全性能不高,易被国外的消费者抵制,影响农产品国际竞争能力。

(4)对我国粮食安全的挑战。

目前,我国粮食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人均占有量为387公斤,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粮食自给率达到95%左右,基本实现了自给。

但粮食的供给依然面临严峻的形势。

农产品市场开放以后,按比较优势进行生产资源配置,一些生产要素将流出农业部门,农业生产产出将下降,稻米生产将下降114%,羊毛将下降37%(李善同、翟凡,1999)。

据国内的测算,下世纪初我国粮食的供需缺口大约为2000)3000万吨,粮食缺口需要通过进口才能平衡。

对于世界粮食市场而言,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将导致发达国家削减国内生产与出口补贴,逐步纠正被扭曲的世界市场价格,从而引起价格的普遍上涨,这对我国进口粮食非常不利,要增加更多的外汇支出。

WTO规则下中国农业补贴问题

WTO规则下中国农业补贴问题

WTO规则下中国农业补贴问题提要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

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农业大国来说,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加入WTO以来,中国农业发展很快,但不容否定的是中国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中最薄弱的环节,农业发展整体水平低,离现代化的目标相差甚远,农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还不高,不能有力地应对WTO的挑战,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快中国农业发展。

关键词:WTO规则;农业补贴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加入WTO,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标志着我国经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

在经济全球化及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对各国来说,尤其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农业一直是最敏感的经济部门。

我国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国,也是农业消费大国,而且我国农业总体发展水平比较低下,基础设施薄弱,劳动生产率低。

因此,加入WTO对我国农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WTO规则中的农业补贴规则根据WTO成员国必须共同遵守的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的《农业协议》,农业的国内支持政策可以根据其对生产和贸易的扭曲性程度,划分为三类:绿箱政策、黄箱政策和蓝箱政策。

所谓的“绿箱政策”,是指由政府提供的、其费用不得转嫁给消费者,且对生产者不具有价格支持作用的政府服务计划和措施。

这些措施对农产品的贸易和农业生产不会产生或仅有微小的扭曲影响,那么,该成员方就无须承担约束和削减义务。

“绿箱政策”主要有:(1)一般的农业服务支出:农业科研、病虫害控制、培训、推广和咨询服务、检验服务、农产品市场促销服务、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2)粮食安全储备补贴;(3)粮食援助补贴;(4)与生产不直接挂钩的收入补贴;(5)收入保险计划;(6)自然灾害救济补贴;(7)农业生产者退休或转业补贴;(8)农业资源储备补贴;(9)农业结构调整投资补贴;(10)农业环境保护补贴;(11)落后地区援助补贴等。

所谓的“黄箱政策”,是指政府对农产品的直接价格干预和补贴。

从WTO框架下看我国农业国内支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从WTO框架下看我国农业国内支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从WTO框架下看我国农业国内支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作者:王思雨来源:《法制与社会》2014年第25期摘要众所周知,农业补贴政策一直贯穿于各个国家的农业政策之中,是一个国家保护本国农业的重要手段,在乌拉圭回合达成《农业协定》之后,各个国家都开始依据《农业协定》进行农业补贴的调整,以期更好的推动本国农业的发展。

我国在入世之后,应该如何调整农业补贴政策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农业国内支持《农业协定》黄箱政策绿箱政策蓝箱政策作者简介:王思雨,四川大学法学院国际法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经济法。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9-183-02一、农业补贴的定义要了解什么是农业国内支持就必须知道什么是农业补贴。

根据《农业协定》的描述,农业补贴包括出口补贴和国内支持两个部分。

那什么是农业补贴呢?由于乌拉圭回合《农业协定》中并没有直接提及农业补贴的概念问题,但是根据该协定可以判断它是指一成员方政府对国内农业生产及农产品的综合支持。

农业补贴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农业补贴是指政府及其相关公共机构所给予农业产业或农产品的一切形式的资金及实物的支持,例如免征税款或直接的资金投入等。

而狭义的农业补贴则仅指国家为了实现特定的农业产业目标而进行的现实的财政资金直接转移中的“赠款性”补助金或补贴金的依法发放,德国公法学界称之为“亏损性补贴”,意指“不要求返还的金钱给付,对国库来说,这种给付是一种…亏损‟”。

二、农业国内支持的概述(一)农业国内支持的定义根据农业补贴的定义可以看出国内支持首先是一种农业补贴,也就是说它的大致含义与农业补贴相同,都是指一国内的政府及相关公共机构给予农业和农产品各种形式的支持和保护的一系列措施。

但是由于《农业协定》的相关规定,农业国内支持是在该协定允许情况下存在的一种农业补贴。

简单来说,农业国内支持就在特定条件下被允许存在,政府可以合理实施,用来保证本国农业良性发展的一种农业补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农产品市场 是否适用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我国农产品市场:
某一买者,卖者都没有影响市场供需的能力 但并非市场力量自然决定产品价格 政府管制both P and Q 产品几乎完全同质 信息不完全-农民对需求了解很有限 相对自由,但 “退出”也许对民生有影响
我国农产品市场 是否适用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完全竞争市场只是理论模型,在现实中并不存在, 但西方学者多数认为,农产品市场与之比较接近。
加入WTO 加入WTO对我国农业有利的方面 WTO对我国农业有利的方面

促进中国农村产业结构和农产品进出 结构的调整 发挥比较优势 将使中国能够掌握参与制订国际农业 贸易新规则的主动权

加入WTO 加入WTO对我国农业不利的方面 WTO对我国农业不利的方面
就比较而言,国外一些大宗农产品,如 小麦、玉米、大豆、棉花、食糖、油料 等相对价格较低,进入WTO后它们的进口 对我国这些大宗农产品主产区及其农民 会产生不利影响。 加入WTO后,我国目前农村一些卖难,又 缺乏竞争力的农产品及农民收入增长缓 慢、劳力转移等问题有可能会在一定程 度上表现得更为突出。
长期政策
积极创造条件,推动土地要素流动,实现土地适 度规模经营 保证国家对农业投资稳定增长的同时,多渠道筹 集资金 缩小种植业比重,大力促进畜牧业和渔业的发展 通过立法和政府调控,对农业资源和环境进行有 效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坚持科技兴农原则
我们的期望
中国加入WTO,不要光喊狼来了, 而要与狼共舞,更要做狼群中的老虎。
分析目的:WTO究竟给中国的农业带来了什么
讨 论 主 题
分析要点 我国农产品市场是否适用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农产品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农业的市场化 WTO对我国农业的影响 我国如何保护WTO背景下的农业发展
我国农产品市场 是否适用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完全竞争市场基本条件: 买卖者众多,皆为市场价格的接受者 产品同质 市场的信息完全畅通 自由进入或退出
WTO农产品协定规定,某种农产品的进口量超过国内总 消费量的一定比例或者进口的农产品价格低于国内价格的一 定比例,海关就可以征收额外的关税,以达到保护国内农产 品的目的。 我国与WTO成员国谈判时,允诺在商业可行性基础上每 年可以允许外国向我国出口一定数量的农产品,而且我国允 许在进口配额内,采用较低的关税税率,这就防止了外国农 产品无节制地涌入我国。 我国还可以利用WTO关于对农产品管理方面的卫生、检 疫、质量等方面的标准,对进口粮食进行监测,把不符合标 准的粮食拒之门外。
加入WTO 加入WTO对我国农业不利的方面 WTO对我国农业不利的方面
进一步对外开放,中国进口粮食的压力会加大 进一步对外开放,
近10年来,随着我国粮食生产成本的提高,国内粮食价 格也快速上升,我国小麦、玉 米等大宗农产品的价格已高出 国际市场价格二至五成。开放市场后 ,我国粮食进口增加已 不可避免。以小麦为例,据美方估计,目前我国约每年进口 200万吨 美国小麦,加入WTO后,有可能增加到500万吨美国 小麦。玉米可能成为我国进口最多的粮食 品种,据估计进口 量可能达到2000~4000万吨。大量外国粮食的进口将挤掉我 国农产品的一 部分市场,使卖粮难的问题更加突出,必将减 少以种粮为主的农户的经济收入。
我国如何保护 WTO背景下的农业发展 WTO背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农业发展
加入WTO并不意味着农产品市场的完全开放。 加入WTO并不意味着农产品市场的完全开放。 WTO并不意味着农产品市场的完全开放 我们仍然可以利用“农业协议” 我们仍然可以利用“农业协议”中对我们有利 的规定保护国内农业的发展。 的规定保护国内农业的发展。 短期政策 长期政策
我国而言,所谓农产品市场是指哪部份?
小農自給自足- 70% 小農自給自足- 約 70 % 商品量- 30% 商品量 - 約 30 %
案例上数据表明, 國家定購佔商品量- 40~ 60% 國家定購佔商品量- 約 40 ~ 60 % 我国粮食总产量中的70% 是小农自给自足的,商品量只占30-35%, 国家定购粮食占商品量的40-60%,即仅 占总产量的约15%。
买卖者人数,产品性质方面看的确近似,但我国农 产品市场存在一个巨大的不可忽略的外部因素--政府干预。
政府定价﹑补贴﹑ 政府定价﹑补贴﹑生产配额
影响市场价格 e.g. 1979-1982, 1992-1996 两次大幅度行政性提价 出口补贴 e.g.玉米﹑棉花﹑大米等 国内价格远高于国际价格
生产配额﹑进出口配额﹑关税……
WTO对我国农业的影响 WTO对我国农业的影响
主要农产品价格的国际比较
品种 小麦 大米 玉米 大豆 豆油 白糖 棉花 单位 元/吨 元/吨 元/吨 元/吨 元/吨 元/吨 元/吨 国 内 价高 国内价格 国际价格 出比率% 145O 1OO6 44.1 226O 1796 25.8 13OO 777 67.3 24OO 1523 57.6 84OO 3611 132.6 29OO 1651 75.7 1234O 1O521 17.3
进口农产品对我国农业市场的冲击
玉米进口配额量为117亿斤(585万吨),相当于国内 玉米进口配额量为117亿斤(585万吨),相当于国内 117亿斤 万吨), 产量的5.5%,商品量的10%左右。2003年玉米进口配额 5.5%,商品量的10 产量的5.5%,商品量的10%左右。2003年玉米进口配额 量全部进口,国产玉米停止出口, 量全部进口,国产玉米停止出口,国内市场供给量将增加 250亿斤左右 这将对国内玉米价格构成极大的压力。 亿斤左右, 250亿斤左右,这将对国内玉米价格构成极大的压力。 小麦进口配额169亿斤(845万吨),相当于国内产 小麦进口配额169亿斤(845万吨),相当于国内产 169亿斤 万吨), 量的8.5%,商品量的22%左右。 8.5%,商品量的22 量的8.5%,商品量的22%左右。小麦进口将冲击国产优 质小麦生产。 质小麦生产。 大米进口配额79.8亿斤(399万吨),折稻谷110亿 大米进口配额79.8亿斤(399万吨),折稻谷110亿 79.8亿斤 万吨),折稻谷110 斤左右,相当于国内产量的3%,商品量的11%左右。 商品量的11 斤左右,相当于国内产量的3%,商品量的11%左右。
短期政策
“绿箱”政策 绿箱”
一般性政府服务 食物安全目的的公共储备 通过投资提供的农业结构调整计划 地区援助计划 通过生产者休耕计划提供的结构调整援助 通过资源休闲计划提供的结构调整援助 环境规划计划 与生产不挂钩的收入支持 国内食品援助 自然灾害救济支付
短期政策
利用“农业协议” 利用“农业协议”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规定
---史炜
国务院体改办研究所 《WTO与中国经济对策》 课题组组长
~THE END~
谢谢大家
经院六班
加入WTO 加入WTO对我国农业有利的方面 WTO对我国农业有利的方面
享受现有成员无歧视贸易待遇
例如可享受WTO135个成员提供的多边、稳定、无条件的 最惠国待遇,可改善我国农业出口环境,降低农产品贸易谈 判成本和交易成本,并获得解决农产品贸易问题的规范“渠 道”。
农业国际化
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农业的对外开放,有利于吸引更多的 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主动迎接农业国际化的 挑战。
WTO背景下的中国农业问题 WTO背景下的中国农业问题
经济学院03级6班 第五章案例分析
前 言
分析背景:1999年11月15日,中美两国正式签署 了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双边协议。 这标志着中国加入这个全球最大的多边贸易机构 的最大障碍已经排除。WTO离我们已经不太远了。 在WTO面前,中国的农业、汽车业、电信业等各个 行业都将面临着新的竞争环境。其中农业又首当 其冲。
农产品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农产品市场是国民 经济的基础。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突出地表现在粮 食的生产上。
农产品市场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
农业的市场化
农产品的市场化就需要有相应的政策调整。随着农产品贸 易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产品的流通体制也发生了变化,各 种利益群体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种变化 不仅消化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而且促进了地区城镇化的水平。 农产品的市场化意味着要离开政府的保护伞。市场化一是 对农产品流通体制产生深刻影响,并对国有企业带来冲击和压 力;二是将影响粮食生产和贸易格局。要在市场中站住脚,提 高产品的竞争力是必经之路。 农产品的市场化短期对农民带来的冲击较大,但是长期来 看有助于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