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大纲
基础英语教学大纲(2024年版)

基础英语教学大纲(2024年版)1. 引言本教学大纲旨在为我国基础英语教学提供明确的指导方针和具体的教学目标,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
本大纲依据我国教育法律法规和英语课程标准,结合国内外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提出了具有时代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要求和方法。
2. 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学生需掌握英语字母、拼读规则、基本语法、常用词汇和短语,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2.2 能力目标学生能听、说、读、写四种基本技能,并能运用英语进行日常沟通和表达,为终身和发展奠定基础。
2.3 情感目标学生培养对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养成良好的惯,提高自主能力,树立国际视野。
3. 教学内容3.1 语音教学引导学生掌握英语音标、发音规则和语音节奏,培养正确的发音和听力能力。
3.2 词汇教学通过情景、故事、游戏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并运用词汇,提高词汇量和词汇运用能力。
3.3 语法教学系统讲解英语语法知识,通过大量练,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语法现象,并在实际交流中运用。
3.4 阅读教学精选适合学生水平的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3.5 写作教学从句子、段落到篇章,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注重表达真情实感,提高写作质量。
3.6 听说教学创设丰富的听说情境,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听说技能,增强实际交际能力。
4. 教学方法4.1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完成各种真实任务,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其合作、探究和创新能力。
4.2 情境教学法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英语。
4.3 交际教学法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
4.4 激励评价法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动力。
5. 教学评价5.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等。
小学一年级英语教学大纲

小学一年级英语教学大纲课程目标- 帮助学生建立一定的英语研究兴趣和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培养学生基本的英语语音、语调和语体;- 建立学生的基础词汇量和语法知识;- 培养学生基本的应用能力,使他们能简单交流并理解简单英语用语;-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英语课堂的意识。
教学内容学期一单元一:日常问候与自我介绍- 研究基本日常问候用语和回应;- 研究简单的自我介绍和对他人进行简单介绍。
单元二:数字和基本颜色- 研究基本的数字1-10和颜色词汇;- 听、说、读、写数字和颜色。
学期二单元三:家庭与身体部位- 研究家庭成员的词汇;- 研究基本的身体部位的词汇;- 研究如何简单描述家庭成员和身体部位。
单元四:日常活动- 研究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动词和词组;- 研究如何描述自己的日常活动;- 研究如何和他人交流关于日常活动的简单问题。
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教学,引入音频、视频等多样化的教学资源;- 通过游戏、歌曲等趣味活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采用小组合作研究、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提供适当的练和作业,以巩固学生的研究内容。
评估方法- 定期进行口头测试,测试学生的听、说能力;- 组织日常活动作业,测试学生的读、写能力;-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
考核方式- 根据平时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定期进行口头和书面测试,考察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参考教材- 《小学英语第一学期教材》;- 《英语启蒙读物》;- 《英语研究助手》等。
以上是小学一年级英语教学大纲的基本框架和内容安排,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英语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具体教学细节和进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2023年版义务教育英语教学大纲

2023年版义务教育英语教学大纲前言根据我国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结合当前教育发展需求,我们制定了2023年版义务教育英语教学大纲。
本大纲旨在指导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明确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以提高英语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语言技能,使其在实际生活中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有效沟通。
2.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语法和词汇知识,为高中阶段英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3. 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语音:教学大纲中列出了英语语音的基本规则,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提高学生的语音识别和拼写能力。
2. 词汇:教学大纲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英语词汇量,并对词汇的级别进行了划分,以指导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3. 语法:大纲中明确了英语语法的主要知识点,要求教师系统地教授语法规则,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法习惯。
4. 功能:教学大纲提出了英语语言的功能,如描述、询问、建议等,要求教师通过实际语境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英语进行实际交流。
5. 话题:教学大纲涵盖了多种话题,包括日常生活、文化、科学、体育等,要求教师结合实际情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讨论不同话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交际法: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2. 任务型教学法: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各种真实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英语。
3. 情境教学法:教师可通过创设各种真实的语境,引导学生学会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英语。
4. 合作学习: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形成性评价: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观察、提问、作业批改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2. 终结性评价:学校应定期进行英语教学质量评价,包括期末考试、学业水平考试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
最新小学英语教学大纲2023

最新小学英语教学大纲2023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最新的小学英语教学大纲2023。
教学大纲是为了指导小学英语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而制定的一系列准则和目标。
2. 教学目标2.1 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
2.2 培养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兴趣和研究的积极态度。
2.3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3. 教学内容3.1 语音与发音- 研究正确的英语语音和发音规则。
- 发展学生的听辨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2 词汇与语法- 研究基础的英语词汇,包括常用单词和短语。
- 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结构,如时态、句型等。
3.3 阅读与写作-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阅读短文、故事和简单的文章。
-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书写句子、段落和简单的作文。
3.4 听力与口语- 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包括听懂简短的对话和问题。
-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包括日常生活用语和简单对话。
3.5 跨文化交际-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包括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的俗和传统。
- 提供跨文化交际的实践机会,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
4. 教学策略4.1 创设情境- 利用真实的情境和场景来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研究和运用英语。
4.2 多媒体辅助- 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录音、视频和图片,来帮助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发展。
4.3 合作研究- 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研究,通过小组讨论、合作项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4 游戏与竞赛- 设计适合小学生的英语游戏和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
5. 评估方法5.1 日常评估- 通过课堂练、作业完成情况等方式进行日常评估,了解学生的研究进展并及时给予反馈。
5.2 定期考核- 设计定期考核,包括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方面的评估,以检验学生的英语能力。
5.3 综合评价- 综合考虑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英语教学大纲(全英版)

英语教学大纲(全英版)目标和背景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英语研究经历,以培养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并帮助学生在英语环境中自信地进行交流和表达。
这份大纲适用于英语教育的各个层次和年龄段的学生。
教学目标1. 开发学生的听力技能,包括理解各种英语口语表达和听懂日常会话。
2.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发音、语调和流利度。
3.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包括理解不同类型的英语文章和提取关键信息。
4.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撰写简单的句子、段落和简短的文章。
5. 强化学生的语法知识和词汇量,以便更好地应用于听说读写中。
教学内容1. 听力训练:通过听录音、参与对话和听取不同语速的材料来提高学生的听力技能。
2. 口语表达: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和口语练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文章、解答问题和进行课堂讨论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写作练:通过书面作业、写日记和撰写短文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5. 语法和词汇:通过教授基本的语法规则和常用词汇来加强学生的语言知识。
教学方法1. 任务型教学:通过设置实际任务,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动力。
2.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促进互相交流和研究。
3.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资源和技术,使教学过程更生动、多样化。
4. 自主研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研究,并提供自主研究的机会和资源。
评估方式1. 日常口语表现评估:通过听取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参与度,评估学生的口语能力。
2. 笔试评估:通过阅读理解和写作作业,评估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3. 听力测验:通过听力理解测试,评估学生的听力技能。
4. 课堂参与评估: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学生的整体表现。
这份英语教学大纲旨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其英语语言能力。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我们将提供一个积极、鼓励和互动的学习环境,以促进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持续进步和成功。
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1. 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英语语言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的基本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知识。
3.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运用水平。
4. 培养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语感和语感应用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5.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沟通能力,拓展他们的国际视野。
二、教学内容1. 语音:学习基本的英语语音知识,掌握英语各种音节和音素的发音规律。
2. 词汇:学习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英语单词和短语,积累词汇量。
3. 语法:学习英语的基本语法知识,掌握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
4. 阅读:学习阅读英语简单的文章和故事,培养阅读能力。
5. 听力:进行听力训练,提高学生听力理解能力。
6. 口语:进行口语练习,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7. 写作:进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情景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任务设置,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并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3.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4. 合作教学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考核方式:定期考试、作业评定、课堂表现评价等多种方式综合评定学生英语学习情况。
2. 教学效果评估:定期进行教学效果评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确保教学质量。
五、教学保障1. 师资保障:配备合格的英语教师,定期进行教师培训,提升师资水平。
2. 教材选择:教学教材丰富多样,符合学生英语学习需求,充分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3. 教学设施:提供整洁、安全、舒适的教学环境,配备必要的多媒体教学设备。
六、总结通过本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和实施,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英语水平,培养其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促进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和国际视野拓展。
同时,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灵活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英语语法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语法课程教学大纲一. 课程简介A. 课程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语法的基本知识和规则。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英语语法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在英语写作和口语表达中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B. 课程持续时间1. 本课程为一学期,共计16周。
C. 适用对象1. 本课程适用于具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学生。
二. 教学内容A. 词法1. 词汇分类和构成2. 词义辨析3. 词形变化(时态、语态、数、格等)4. 常用词汇及短语搭配B. 句法1. 句子的构成要素2. 主谓一致3. 语序和修饰语的使用4. 从句的引导词和结构5. 各类句式和语态6. 并列与连接词的使用C. 语篇1. 语段的结构和重点句子2. 文章的整体结构和连贯性3. 段落间的过渡和衔接4. 常见修辞手法的使用三. 教学方法A. 综合教学法1. 教师通过讲解、示范和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语法知识。
2. 学生通过模仿、对话、写作等方式,巩固语法知识并运用于实际情境当中。
B. 任务型教学法1. 根据实际情境设置语言任务,促使学生主动运用所学语法知识。
2. 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四. 评估方法A. 课堂测试1. 定期进行语法知识点的测试,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B. 作业评估1. 布置书面练习作业,对学生的语法运用进行评估和指导。
2. 提供批改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和纠正错误。
C. 期末考试1. 考察学生对整个学期所学语法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五. 参考教材A. English Grammar in Use, Raymond MurphyB. Practical English Usage, Michael Swan六. 学习资源A. 在线学习平台B. 学校图书馆的相关书籍和期刊C. 学生自主查阅的英语语法参考资料七. 教学须知A. 课程的通过标准:学生需达到70%以上的考试成绩,方可通过本课程。
B.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完成作业的情况将作为评分的参考依据。
最新人教版新目标英语教学大纲

最新人教版新目标英语教学大纲简介本教学大纲是针对最新人教版新目标英语教材制定的指导文件。
旨在为英语教师提供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指导,以确保学生在英语研究中获得全面和系统的发展。
教学目标本教学大纲根据学生年级和英语学科特点制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
主要包括:- 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使其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其具备与外国人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
教学内容根据最新人教版新目标英语教材的章节划分,本教学大纲对各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
具体包括:- 各单元的词汇和语法知识;- 各单元的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技能;- 各单元的阅读材料和相关练;- 各单元的文化背景和研究策略。
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教学大纲提供了多种教学方法供教师选择和使用。
推荐的教学方法包括:- 听力训练:通过多样化的听力活动培养学生的听力技能;- 口语练:通过角色扮演、情境对话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阅读训练:通过阅读理解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写作指导:通过写作任务和写作指导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评估与考核本教学大纲强调对学生英语研究成果的评估与考核。
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以下评估方法:- 日常评估:包括课堂练、小组活动等;- 测试评估:包括单元测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 综合评估:包括口语表现、阅读理解能力等综合能力评估。
总结本教学大纲为最新人教版新目标英语教材的教学提供了全面的指导。
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个体差异,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同时,评估与考核应针对性强,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英语学习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英语(一)学分: 3总学时: 48讲课学时:48实验学时:(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规定填写)如果有课内实验学时,在大纲后面接着编写一份(课内)实验大纲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高中英语或预备级教程适用专业:全校普通专业开课系或教研室:大学外语教学部(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一门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
它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
2.课程任务大学英语教学要让学生了解英语语言的语音、语法、句法和结构等特征;熟悉和掌握英语国家一些基本的人文、地理、习俗和经典文化;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语言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各高校之间情况差异较大,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
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
这是我国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经过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与实践应当选择达到的标准。
一般要求是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是为有条件的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类型和人才培养目标所选择的标准而推荐的。
各高等学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并创造条件,使那些英语起点水平较高、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达到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
1.英语(一)课程学分为3学分,理论课时为48学时,课程教学的具体要求如下:1)阅读理解能力:能基本读懂一般性题材的英文文章,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50词。
在快速阅读篇幅较长、难度略低的材料时,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60词。
能就阅读材料进行略读和寻读。
能借助词典阅读本专业的英语教材和题材熟悉的英文报刊文章,掌握中心大意,理解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
能读懂工作、生活中常见的应用文体的材料。
能在阅读中使用有效的阅读方法。
2)书面表达能力:能完成一般性写作任务,能描述个人经历、观感、情感和发生的事件等,能写常见的应用文,能在半小时内就一般性话题或提纲写出不少于100词的短文,基本表达自己的思想,用词相对准确,有一定的语法、语用错误。
能掌握一些熟悉的写作策略。
3)翻译能力:能借助词典对题材熟悉的段落进行英汉互译,英汉译速为每小时约220个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约180个汉字。
译文基本准确,无重大的理解和语言表达错误。
4)词汇认知能力:到第一学期课程结束时,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应达到约3500个单词和300个词组(含中学应掌握的词汇),其中约1200个单词为积极词汇,即要求学生能够在认知的基础上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两个方面熟练运用的词汇。
5)听力理解能力:能听懂英语授课,能听懂日常英语谈话和一般性题材的讲座,能听懂语速较慢(每分钟80~100词)的英语广播和电视节目,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
能运用基本的听力技巧。
6)口语表达能力:能在学习过程中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并能就某一熟悉主题做简短的发言,表达基本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能熟练背诵任课教师本学期指定的10篇经典诵读文章。
2.考核方式本课程总评成绩的评定标准如下:非英语专业本科(含专升本)学生大学英语期末总评成绩计算办法为:本学期期末考试成绩×60%+本学期平时成绩×40%。
其中,平时成绩以满分100分来计算。
本学期包括出勤(20%),作业(20%),课堂表现(20%),自主学习(20%)和口语测试(20%)。
(三)课程教学内容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以课本为主,加强语言基础训练,如语音、词汇、语法等英语基本知识和听说读写译等英语基本技能;在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发展他们的语言技能;注重交际能力和教学技能的培养;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必须坚持课堂精讲、课外多练、以学为主的原则,用多种手段进行大量的听说练习,为英语(二)阶段的英语学习打下扎实的语言基本功。
1.英语精读(一)的主要内容如下:Unit 1 Growing UpUnit 2 FriendshipUnit 3 Understanding ScienceUnit 4 The American DreamUnit 5 Work to Live or Live to WorkUnit 6 RomanceUnit 7 Animal IntelligenceUnit 8 Educational Problems其中Unit 1、2、4、5为重点讲授单元,其它单元布置学生课外阅读并完成课后练习,老师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并解答学生疑问。
2.英语视听说(一)的主要内容如下:※Unit 1 How’s Your College life?Unit 2 Do you work out?※Unit 3 Tell me about your friendsUnit 4 How’s the weather today?※Unit 5 What’s your favorite food?Unit 6 Being healthy feels great!※Unit 7 How much does it cost?Unit 8 On or off campus?Unit 9 Do you surf the Net?Unit 10 Have a nice Holiday!其中Unit 1、3、5、7为重点讲授单元,其它单元布置学生课外阅读并完成课后练习,老师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并解答学生疑问。
3.自主学习系统和作业系统的应用本学期要求学生完成自主学习系统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第一册(第二版)的Unit 2、4、6、8、9、10六个单元。
(四)学时分配表1. 英语(一)精读学时分配表2.英语(一)视听说学时分配表3. 英语(一)自主学习:16课时,新视野网络学习系统1级(五)教材及参考书教材:1.《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版) 第一册学生用书李荫华外教社 2013年3月2.《大学英语泛读》(第三版)第一册学生用书董亚芬外教社 2011年4月3.《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第二版第一册学生用书郑树棠外研社 2011年8月4. 《新视野大学英语长篇阅读》第二版第一册学生用书郑树棠外研社 2014年4月参考书:1.《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版) 第一册教师用书李荫华外教社 2013年3月2.《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第二版第一册教师用书郑树棠外研社 2011年8月3.《大学英语泛读》(第三版)第一册教师用书董亚芬外教社 2011年4月《英语(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英语(二)学分: 3总学时: 48讲课学时: 48实验学时:(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规定填写)如果有课内容实验学时,在大纲后面接着编写一份(课内)实验大纲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英语(一)适用专业:全校普通专业开课系或教研室:大学外语教学部(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一门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
它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
2.课程任务大学英语教学要让学生了解英语语言的语音、语法、句法和结构等特征;熟悉和掌握英语国家一些基本的人文、地理、习俗和经典文化;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语言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各高校之间情况差异较大,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
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
这是我国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经过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与实践应当选择达到的标准。
一般要求是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是为有条件的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类型和人才培养目标所选择的标准而推荐的。
各高等学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并创造条件,使那些英语起点水平较高、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达到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
1.英语(二)课程学分为3学分,理论课时为48学时,课程教学的具体要求如下:1)阅读理解能力:能基本读懂一般性题材的英文文章,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60词。
在快速阅读篇幅较长、难度略低的材料时,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80词。
能就阅读材料进行略读和寻读。
能借助词典阅读本专业的英语教材和题材熟悉的英文报刊文章,掌握中心大意,理解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
能读懂工作、生活中常见的应用文体的材料。
能在阅读中使用有效的阅读方法。
2)书面表达能力:能完成一般性写作任务,能描述个人经历、观感、情感和发生的事件等,能写常见的应用文,能在半小时内就一般性话题或提纲写出不少于100词的短文,内容基本完整,中心思想明确,用词恰当,语意连贯。
能掌握基本的写作技能。
3)翻译能力:能借助词典对一些科普类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英汉译速为每小时约260个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约220个汉字。
译文基本准确,无重大的理解和语言表达错误。
4)词汇认知能力:掌握的词汇量应达到约4200个单词和500个词组(含中学应掌握的词汇),其中约1600个单词为积极词汇,即要求学生能够在认知的基础上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两个方面熟练运用的词汇。
5)听力理解能力:能听懂英语授课,能听懂日常英语谈话和一般性题材的讲座,能听懂语速较慢(每分钟100~120词)的英语广播和电视节目,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
能运用基本的听力技巧。
6)口语表达能力:能在学习过程中用英语交流,并能就某一特定主题进行简单讨论,能就日常话题用英语进行简短交谈,能经准备后就所熟悉的话题做2-3分钟发言,表达比较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能在交谈中使用基本的会话策略。
能熟练背诵任课教师本学期指定的10篇经典诵读文章。
2.考核方式本课程总评成绩的评定标准如下:非英语专业本科(含专升本)学生大学英语期末总评成绩计算办法为:本学期期末考试成绩×60%+本学期平时成绩×40%。
其中,平时成绩以满分100分来计算。
本学期包括出勤(20%),作业(20%),课堂表现(20%),自主学习(20%),期中考试(10%)和口语测试(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