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产品硬件质量标准

合集下载

通用硬件质量标准

通用硬件质量标准

通用硬件质量标准4.1
使用说明:
1、“编码”说明:
第1、2、3位:“UHA”表示本标准代号。

其中“U”表示标准属于通用质量标准,“H”表示硬件质量标准,“A”表示本硬件质量标准适用于公司除
无线产品外县级(不含县级)以下机房和非通信机房安装的所有产品。

第4位:问题种类,即下面标准中每一个大编号为一类,按照“A”、“B”、“C”……
顺序编写。

第5、6位:该问题种类下的问题序号。

第7位:问题性质,用“A”、“B”、“C”表示。

A类问题:
表示重要问题,严重违反设备安装规范,对设备安全运行存在隐患等问题,必须整改,否则应有工程备忘录(因客户原因造成),并在质检(自检)报告中说明原因。

扣分权重大于等于2分。

B类问题:
表示次要问题,违反一般安装规范、工艺等问题,影响设备整体感观,条件允许时必须整改,否则在质检(自检)报告中说明原因。

扣分权重小于等于1分。

C类问题:
表示其它问题,安装环境、工程界面外等间接对设备安全运行有影响的问题,建议整改,若问题属于客户原因应建议客户整改。

扣分权重为0.2分或不扣分。

2、表中的“说明”栏用于填写检查时出现的具体错误内容。

3、本标准适用范围:二级标准,适用于公司除无线产品外县级(不含县级)以下机房和非通信机房安装的通信产品设备,如远端模和民房安装的ONU、宽带设备、网元等。

4、本标准解释权归质量管理部。

通用硬件质量标准

通用硬件质量标准

通讯工程质量检查标准
通讯工程质量检查标准 通讯工程质量检查标准
通讯工程质量检查标准
通讯工程质量检查标准
通讯工程质量检查标准
通讯工程质量检查标准 通讯工程质量检查标准
依照设计文件
依照设计文件
依照设计文件 通讯工程质量检查标准 通讯工程质量检查标准
通讯工程质量检查标准 通讯工程质量检查标准 通讯工程质量检查标准 通讯工程质量检查标准
信号电缆 尾纤布放: 、尾纤布 1、布放尾纤时拐弯处不应过紧或相互缠绕,成对尾纤要理 放
安装 机柜
顺绑扎,且绑扎力度适宜。 2、尾纤在线扣环中可自由抽动,不能成直角拐弯。 3、布放后不应有其它电缆或物品压在尾纤上面。 4、法兰盘必须固定。
5、套管应绑扎固定,进行必要的防割处理。 馈线表面无破皮、弯折现象,固定可靠,入室前采取必要 的避水措施。 信号电缆按规范填写标签并粘贴整齐可靠。 尾纤连接点应干净,无灰尘, 未使用的光纤头和单板光口 应用保护帽(塞)做好保护,若需清洁时应严格按公司要 求规范处理。 公司配发PDF柜、分线盒、蓄电池、防雷箱等电源设备安装 的位置应符合工程设计文件。 电源线、地线电缆走线路由应与工程设计文件相符,便于 维护扩容。 设备的电源线、地线连接正确可靠。 设备电源线、地线的线径满足设备配电要求。 电源线、地线一定要采用整段铜芯材料,中间不能有接头 设备地线、电源线余长要剪除,不能盘绕。公司发货防雷 箱与设备连接的电源线不宜剪除,允许盘绕。
检查内容 机架(机箱)安装位置符合工程设计文件 机架(机箱)固定可靠,符合工程设计文件的抗震要求。 机柜支撑件安装正确可靠,固定螺栓全部规范安装。有绝 缘设计的规范安装绝缘配件,保证绝缘。客户自制支撑件 安装符合客户要求。 机柜的结构附件应按规范正确安装,螺栓全部正确紧固。 机柜的活动件动作正常。 机架垂直偏差度应小于3mm。 主走道侧各行机柜应对齐成直线,误差应小于5mm。 整行机架表面应在同一平面上,排列紧密整齐。 机架各部件安装不能造成油漆脱落、碰伤、变形等影响设 备外观现象。 机柜所有进出线孔应封闭。 机柜表面及内部应干净,无杂物。 室外安装的设备应进行防水、防腐处理。 机柜标识粘整齐、可靠。 信号电缆走线路由应与工程设计文件相符,便于维护扩容 信号电缆不应有破损、断裂、中间接头。 信号电缆插头安装或加工正确、插接牢固可靠。电缆芯线 卡接或绕接应牢固可靠,并进行导通测试。 信号电缆布放应横平竖直,理顺、不交叉(出机柜1m内允 许交叉),转弯处留适当余量。 电缆绑扎间距均匀整齐,松紧适度。 信号电缆不能布放于散热网孔上,影响机柜散热及电缆寿 命。 尾纤机柜外布放时,必须采取保护措施,如加保护套管或 槽道。

Qcell 5G产品硬件安装质量标准_R1.0

Qcell 5G产品硬件安装质量标准_R1.0

适用对象:本标准是Qcell 5G产品系统硬件安装质量检查的要点,适用于现场施工人员、质量管理人员在Qcell产品系统硬件安装完工时检查安装质量的指导文件。

本标准适用于TDD的Qcell 5G产品,具体规范请参照相关产品的技术文件资料。

Qcell 5G产品的主设备包括:BBU:V9200MAU:ZXSDR MA1020pBridge:PB1124FpRRu: R8129、R8139本检查标准有些项目没有列出,检查时以技术协议书、工程设计、产品验收规范、运营商标准、设备安装所在国家的国家标准为准。

与上述文件中含“必须”、“严禁”、“不得”等字样的条款不符的过程和结果均为严重错误,其它为一般错误。

本标准所列指标与上述文件要求不一致的地方,以上述文件为准。

目录1主设备安装规范 (1)2线缆安装规范 (3)2.1电源线和保护地线 (3)2.2光缆 (4)2.3以太网线 (5)3装配及标识 (5)3.1设备外观及装配 (5)3.2标识 (6)1 主设备安装规范Qcell产品为有源室分系统,整体构架分为三级,分别是:基带单元(BBU)、远端汇聚单元(PB)以及远端射频单元(pRRU)。

如果存在2G馈入场景,还需增加MAU,MAU为多制式接入单元。

Qcell产品主设备在工程安装过程中需满足各设备自身的安装指导书、工程安装规范和标准。

1. 设备安装应符合设备安装指导书和设计方案要求,要求所有的设备单元安装符合设计要求、牢固,无损伤、掉漆的现象;2. 设备安装位置应符合工程设计文件要求,安装位置偏差符合设计偏差范围(无工程设计文件时应符合用户要求,并得到用户签字认可);3. 设备安装位置附近无高压电力线、强磁场、强电火花;4. 设备安装位置附近不应有给水、排水、煤气及消防管道通过;5. 设备安装场所应干燥、灰尘少且通风良好;6. 设备安装附近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7. V9200、MAU及PB挂墙安装时,应尽量与其它设备的底部或顶部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保证设备的整体美观和协调性;8. V9200、MAU及PB严禁安装在空调或馈线窗的正下方,严禁安装在蓄电池上方;9. V9200设备支持多种安装方式,不同的安装方式对设备平面布置要求如下:(1)设备采用VC9181机架(简易安装架)挂墙安装时,对设备平面布置要求:空间要求:VC9181左右两侧至少50 mm以内不能有挡风物体。

无线BSC&RNC&DNB&PDSN产品硬件质量标准V6.10

无线BSC&RNC&DNB&PDSN产品硬件质量标准V6.10

无线BSC/RNC/DNB/PDSN产品硬件质量标准V6.10总则:1.申明本标准旨在规范安装和维护华为公司设备的相关操作,不作为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用于工程验收的标准。

本总则的各条说明与华为公司相关流程制度相冲突时,以华为公司相关流程制度为准。

2.计分办法总分为35分。

采用扣分制,违反一条就扣掉该条款对应的分数,质量得分为35减去所有扣分,最低0分。

得分小于31.5分为质量不合格。

3.扣分原则一个工程(对应一个工程号)含有多个产品时,各产品质量问题扣分要累加计算。

一个工程(对应一个工程号)含有多个局点时,各个局点质量问题扣分要累加计算,但最多累计3个局点。

一个工程(对应一个工程号),相同质量问题扣分必须累加计算,但最多累计3次。

对于自检报告中遗漏的问题,或自检报告中注明的原因不符合华为公司相关规定,或没有注明原因的问题,华为公司在质量检查时要按照该标准条款进行扣分。

4.整改要求A、违反A类条款(标准条款编码的最后一位为“A”)所有问题必须整改,否则必须与客户签署备忘录。

经过多方协调客户仍然不同意签署备忘录时,请知会华为公司工程管理相关人员,且必须在自检报告中注明以备查。

B、违反B、C类条款(标准条款编码的最后一位为“B”或“C”)本次工程产生的问题:本次工程产生的无法整改的质量问题可以不整改(必须在自检报告中注明原因以备查),其余必须全部整改。

本次工程以前的遗留问题:本次工程如果有条件整改时必须整改。

5.自检报告的填写规范工程督导必须将工程存在的所有违反质量标准的问题(包括质量检查工具误判的问题),在自检报告中全部列出,同时注明其原因。

未整改的以及没有注明合理原因的问题,在自检报告中应该按照质量标准进行扣分。

6.数据的及时归档工程督导应在华为公司规定时间归档或刷新CEAS系统工程文档,华为公司在质量检查时所使用的相关数据若取自CEAS系统,因CEAS数据问题,造成华为公司的质量检查结果出错,责任由工程督导及相关单位承担,华为公司不会因此更改质量检查结果。

网络路由器通用技术规范

网络路由器通用技术规范

网络路由器通用技术规范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网络路由器作为连接不同网络、实现数据传输和共享的关键设备,其性能和质量直接影响着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为了确保网络路由器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并在各种应用场景中发挥良好的作用,制定一套通用的技术规范是至关重要的。

一、外观与接口网络路由器的外观应设计简洁、美观,便于安装和使用。

其外壳应采用耐用的材料,具备良好的散热性能,以保证设备在长时间运行时的稳定性。

在接口方面,常见的接口包括以太网接口(RJ45)、USB 接口、无线接口等。

以太网接口应支持 10/100/1000Mbps 自适应速率,以适应不同的网络环境。

USB 接口可用于连接存储设备、打印机等外部设备,实现资源共享。

无线接口应支持常见的无线标准,如 80211ac、80211ax 等,并具备足够的信号覆盖范围和传输速率。

二、性能参数1、处理能力路由器的处理能力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应具备足够的CPU 处理能力和内存容量,以应对大量的数据处理和并发连接。

一般来说,路由器的 CPU 主频应在 1GHz 以上,内存容量应不低于 256MB。

2、数据转发速率数据转发速率直接影响网络的传输效率。

路由器在不同的网络协议(如 TCP/IP)下,应能够实现高速的数据转发,确保数据包的低延迟和高吞吐量。

对于有线网络,转发速率应不低于 1Gbps;对于无线网络,5GHz 频段的转发速率应不低于 867Mbps。

3、无线信号强度和覆盖范围对于具备无线功能的路由器,其无线信号强度和覆盖范围是用户关注的重点。

在室内环境中,无线信号应能够覆盖常见的房间布局,并且在不同位置保持稳定的连接。

信号强度应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测试和评估,如 dBm 值。

三、功能特性1、网络地址转换(NAT)NAT 功能是路由器实现多设备共享一个公网 IP 地址的关键。

它应能够准确地进行 IP 地址转换,确保内部网络的设备能够正常访问外部网络,同时保障网络安全。

wifi测试标准

wifi测试标准

wifi测试标准Wi-Fi测试标准。

Wi-Fi技术作为无线网络连接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对于Wi-Fi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测试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保证Wi-Fi产品在不同的环境下都能够稳定可靠地工作。

本文将介绍Wi-Fi测试标准的相关内容,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Wi-Fi产品的测试标准。

首先,Wi-Fi测试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传输速率、覆盖范围、信号强度、干扰抑制、稳定性和兼容性。

传输速率是衡量Wi-Fi产品性能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到用户的网络体验。

覆盖范围和信号强度则关系到Wi-Fi产品在不同区域的覆盖能力,这对于大型场所和办公楼等环境尤为重要。

干扰抑制是指Wi-Fi产品在复杂的无线环境中能够有效抑制干扰信号,保证网络的稳定性。

稳定性是指Wi-Fi产品在长时间运行中能够保持良好的网络连接状态,不会出现频繁掉线或者断网的情况。

兼容性则是指Wi-Fi产品能够与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设备进行良好的兼容,确保用户可以自由选择设备进行连接。

其次,针对以上几个方面,Wi-Fi测试标准需要遵循一定的测试方法和流程。

传输速率的测试可以采用吞吐量测试、距离测试等方法,通过模拟不同应用场景下的网络负载情况来评估Wi-Fi产品的传输速率。

覆盖范围和信号强度的测试可以采用场强测试、覆盖测试等方法,通过在不同区域进行测试来评估Wi-Fi产品的覆盖能力和信号强度。

干扰抑制的测试可以采用干扰源加入测试、干扰信号注入测试等方法,通过模拟复杂的无线环境来评估Wi-Fi产品的干扰抑制能力。

稳定性的测试可以采用长时间稳定性测试、断网恢复测试等方法,通过长时间运行和模拟网络异常情况来评估Wi-Fi 产品的稳定性。

兼容性的测试可以采用设备兼容性测试、协议兼容性测试等方法,通过连接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设备来评估Wi-Fi 产品的兼容性。

最后,Wi-Fi测试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到不同的应用场景和用户需求。

tl9000-h-s-v相关标准要求

tl9000-h-s-v相关标准要求

文章标题:深度解读TL9000-H-S-V相关标准要求在现今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社会背景下,通信行业的发展对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TL9000-H-S-V标准则是针对通信行业而制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其要求包括了硬件、软件和服务质量的各方面内容,涵盖了全面的产品和服务生命周期。

在本文中,将深度探讨TL9000-H-S-V标准的相关要求,以便更深入地理解和运用这一质量管理标准。

1. TL9000-H-S-V标准的重要性TL9000-H-S-V标准是由全球通信行业的领导者和专家共同制定的一项质量管理标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通信产品和服务的供应链中,质量管理关乎到产品稳定性、服务可靠性以及客户满意度,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遵循TL9000-H-S-V标准的要求,能够帮助企业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降低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2. TL9000-H-S-V标准的深度要求在了解TL9000-H-S-V标准的深度要求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其所涵盖的范围。

这一标准要求包括了硬件(H)、软件(S)和服务(V)三个方面的质量管理要求。

在硬件方面,TL9000标准对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包括了设计、生产、测试、验证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特别是对于产品的环境适应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更是严格,以确保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产品能够正常工作,保障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软件方面,TL9000标准对软件产品的设计、开发、测试、验证,以及维护等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提出了要求。

对软件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兼容性等方面也有详细的规定,以保障软件产品的品质和用户体验。

在服务方面,TL9000标准要求对通信服务的质量进行全面管理和评估,包括了服务的设计、交付、运营、反馈等各个环节。

针对服务人员的培训、服务质量的监控、客户投诉的处理等方面也有详细的要求,以确保服务水平的持续改进和客户满意度的提升。

3. TL9000-H-S-V标准的广度要求除了对硬件、软件和服务的质量管理要求外,TL9000标准还涵盖了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要求。

无线动能开关的质量标准

无线动能开关的质量标准

无线动能开关的质量标准无线动能开关是一种科技感十足的新型开关,为开关行业带来了变革。

它可以提供更灵活的控制方式,使用起来更加便捷。

该开关可以在家庭、酒店、学校、办公室等各种场合使用。

搭配控制器,通过无线技术,可以实现远程控制。

下面详细说明无线动能开关的质量标准:一、外观质量1.无线动能开关的外观应无明显的损伤、缺陷和变形,表面光滑、整洁、字迹清晰、无明显划痕和毛刺。

2.开关的尺寸和形状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位置和方式应方便、易于操作和维修。

3.开关的材质和颜色应符合设计要求,不易生锈、老化、变色或变形。

二、性能质量1.无线动能开关应具有稳定的性能和可靠性,能够长期稳定地工作。

2.开关的响应速度应快,控制精度应高,不易出现误操作和失控现象。

3.开关的耐久性应强,能够经受长期使用和恶劣环境的考验。

4.开关应具有防触电、防火、防水的功能,以确保使用安全。

5.开关的抗干扰能力应强,能够抵抗各种电磁干扰和雷击等影响。

三、安全性质量1.无线动能开关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如IP67级防水、防触电和防火材质等。

2.开关的安装和使用应符合安全规范,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3.开关应有漏电保护和过载保护等功能,以保障使用安全。

四、一致性质量1.无线动能开关的生产应符合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一致性。

2.开关的检测和验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3.对于不合格的产品,应及时进行追溯和纠正,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总之,无线动能开关的质量标准是多方面的,包括外观质量、性能质量、安全质量和一致性质量等。

只有符合这些标准的产品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并在市场上获得认可和好评。

同时,生产厂家也需要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质量,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稳定可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订人* 拟制/修订日期* 符宏会 2004年9月份
无线产品质量标准V5.0
无线产品质量标准V6.0
符宏会
2006年9月份
无线产品质量标准V6.10 符宏会
2009年2月份
无线产品质量标准V6.20 符宏会
2011年2月份
修订内容说明* 对质量标准按照编码规则进行修订,确定了ABC扣分属性,确定质量标准的使用规范和扣分规范。 硬件质量标准的数量没有变化,主要修订的内容有: 1、增加了“多余的工程物料应该妥善保管,不能有工程物料故意浪费和随意丢弃”项目。 2、增加了“工程施工过程应遵守施工行为、安全生产、电源操作、客户机房等相关规范要求”项目。 3、增加了“基站完工照片的提交:工程督导要求提交基站完工照片,并且与基站的硬件自检报告一起上载到 EPMS系统”和“G-BSC,C-BSC,RAC,RAN设备完工照片的提交:工程督导要求提交设备完工照片,并且与硬件 自检报告一起上载到EPMS系统”项目。 根据无线产品发展变化的需求,去掉ETS硬件质量标准,新增分布式基站硬件质量标准,其它的几个硬件质量 标准进行优化升级。 1、原产品“GSM、CDMA、ETS450D、CDMA-WLL、Wimax、WCDMA、TD-SCDMA”名称更新为“GSM、 WCDMA、SingleRAN、LTE、CDMA、Wimax、TD-SCDMA”。 2、删除的检查项目: (1).自检报告归档:工程督导未提交工程硬件质量自检报告。 (2).自检规范性检查:公司或办事处的检查得分比自检得分低或高2分或2分以上时,追加扣分。 (3).设备完工照片的提交:工程督导要求提交设备完工照片,并且与硬件自检报告一起上载到EPMS系统。
评审人* 俞伟
批准人
郭鹏
郭鹏
李群艺、白 明鹏、符宏 会、刘烈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