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钢6号高炉开炉实践

合集下载

浅谈长钢六号高炉开炉生产实践

浅谈长钢六号高炉开炉生产实践

浅谈长钢六号高炉开炉生产实践一、概述2008年12月份停炉大修,2009年7月29日才正式点火开炉,而此次开炉仅两天多的时间,在7月31日利用系数达到3.681,入炉焦比359kg/t,煤比167kg/t,燃料比543kg/t,创造了长钢炼铁史上的一次最顺、最快、最佳的开炉过程,是真正意义上的一次安全、科学、有序,高效的开炉实践。

二、烘炉工作1.6#高炉于2009年7月12日8:10开始烘炉,实际烘炉中在300℃恒温只有3个班(8小时/班)在500℃持续到7月21日02:00,从02:00开始以50℃/h的降幅凉炉,至06:50降到250℃左右。

06:55分开始全程试压,重新启动风机后逐加风压至0.05Mpa,维持约半小时后无异常情况又逐步加风至0.1Mpa,再次维持至08:56分,至此试压完毕休风。

2.试压过程中风量及风压情况:三、开炉料及各参数情况1.7月28日下午15:12开始装炉料工作,大修后现六高炉Vu=402.42m3,Hu=18m,Hu/D=2.936,符合高炉趋于矮胖型发展的要求。

2.参数设定。

全炉焦比3570kg/t,正常料焦比1000kg/t,全炉碱度0.71,正常料碱度0.83。

正常料压缩率为:13%,净焦、空焦为14%。

3.开炉料配比与成分。

矿批8T,炉料结构为45%烧结矿+55%球团矿。

原燃料采用长钢新区烧结和焦炭。

四、点火开炉操作1.7月29日06:00高炉点火送风,指定风压100KPa,堵2#,7#,11#风口。

风量704m3/min,风温748℃。

06:10左右全部风口燃烧见亮。

11:25铁口来渣后堵铁口,11:50引煤气,,12:40加风至130KPa。

12:51料线由原来的2.0m改为1.6m,15:35分出第一炉铁。

17:05加风至155KPa。

17:55喷煤。

相继在18:30、19:40捅开2#、11#风口。

后逐步加风至180Kpa,风量达到1214m3/min.30日00:35分加风至185KPa。

2021年包钢6号高炉实习报告

2021年包钢6号高炉实习报告

包钢6号高炉实习报告一、时间200X年X月X日—X月X日二、实习地点武汉钢铁公司炼铁厂五号高炉、毕业设计办公室。

三、实习目的(1)对高炉结构、主要的技术指标及任务措施的认识了解。

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到武汉钢铁公司炼铁厂五号高炉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毕业实习。

在实习期间,对其高炉结构、主要的技术指标及任务措施做了全面的了解。

武钢股份有限公司炼铁厂现有六座现代化大型高炉,是我国生铁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炼铁厂 1958年9月13日建成投产。

经过49年的建设、改造和发展,年生产规模达到1000万吨。

炼铁厂5号高炉是武钢自行投资建成的一座集国内外十余种先进技术于一身的特大型现代化高炉。

有效容积3200m3,32个风口,环形出铁场设有四个铁口,对称两个铁口出铁,另两个铁口检修备用,日产生铁达7000t 以上。

引进卢森堡PW公司的第-四-代水冷传动齿轮箱并罐式无钟炉顶设备,设计顶压可达0.245MPa。

矩形陶瓷燃烧器内燃式热风炉可稳定地提供1150℃的风温。

5号高炉1991年10月19日点火投产。

投产初期高炉强化冶炼水平不高,技术经济指标较差。

经过广大技术人员及职工的共同努力,高炉冶炼技术不断进步,从1993年开始进入强化冶炼期,生产水平逐年提高,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并超过了国内先进水平。

具体参数见表1。

表1 5号高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1999年 2000年 xx年实产生铁,万t 165.9 200.2 213.2 192.2 183.5 233.0 245.2 241.9 245.4 249.7利用系数,t/(m3?d) 1.424 1.718 1.829 1.812 1.572 2.082 2.189 2.160 2.185 2.229风量,m3/min 4941 5843 5902 6001 5313 6133 6224 6274 6283 6285风速,m/s 210 218 221 228 212 232 233 234 236 237透气性,Q/△P 34.08 37.70 38.08 38.22 36.90 39.06 40.42 40.74 42.17 41.08顶压,kPa 152 187 191 188 168 199 207 210 208 204热风温度,℃ 1034 1088 1130 1133 1075 1136 1130 1125 1102 1104富氧率,% / 0.06 1.09 1.33 1.368 1.213 1.433 1.568 1.520 1.588入炉焦比,kg/t 491.3 485.9 470.8 477.7 477.0 428.9 412.8 405.9 398.7 396.1小焦比,kg/t 9.8 17.4 15.5 16.3 22.6 30.0 32.4 29.7 22.8 26.2煤比,kg/t 31.5 69.4 77.9 82.8 79.5 99.5 108.2 120.0 122.1 123.3综合焦比,kg/t 540.7 545.9 536.8 550.0 547.3 527.6 523.6 525.6 514.6 515.6CO利用率,% 40.04 42.08 43.10 42.93 41.33 44.66 44.57 44.25 44.19 44.192 主要技术措施1991年5号高炉投产以后,广大技术人员通过提高精料水平、改进高炉管理和操作方式,提高了高炉利用系数,对炼铁工艺的薄弱环节展开攻关活动,高炉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实现了高炉的优质、高产、低耗、长寿。

本钢6号高炉长期休风复风操作实践

本钢6号高炉长期休风复风操作实践
了长期休 复风操作 的一些经验 。
部有利 于前期快速上风。 提 高炉温 降低配料碱度
休风 前的准备
休 风前适 当提 高炉 温 、降低配料 碱度 ,可 以确
高炉休风前 的准备工作既决定着 高炉能否按时 、 保 渣铁 有充足 的物理 热及 良好流 动性 。应 提前 4个 顺利 休风 ,按 计划 开始设 备检修 ; 也决定 着复 风后 冶炼周 期降低 核算炉渣 碱度 。此次休风 前末次 铁炉 能否快速恢 复炉况 ,最短时间 内恢复正 常生产水平 。 温 06 %,基 本合适 。但铁 中硫 含量 0 2 %,说 明 . 5 .2 0 准备 工作 的关键是 确保休 风前 炉况稳 定顺行 ,炉缸 碱度偏 高 ,因此 下次休 风核算 炉渣碱度 还可进 一步 工作 状态 良好 。本 次休 风前炉 况顺行 状态 良好 ,全 降低。 风 运行 ,风 量风压 曲线平 稳 ,炉 缸状 态活跃 ,料层 分 布有序 ,软熔带 形状合 理 ,有利 于送 风后煤 气流
操作雾
本铜 专栏
夯钢6 号高炉 长期
复 掾怍雾践
Op r to r cieo n e m o n — o n b o n e ain P a tc f Lo gT r Bl wi g d wn a dRe lwi g
o o 6Bls u a ei nN . a t r c BX TEEL F n n S
1 6
岔 砖哲尊 2 1 年第6 01 期
炉 前 生 产 组 织 及 压 料 操 作
炉前生产组织的要求 1 )加强炉 内、炉外配合 ,控制好 出铁 时间 ,休 口同时 出铁 。2 )休风期 间 ,炉前要 为复风后 出铁做
重新组建 ,使炉况顺利恢复。
加净焦和轻负荷 风时炉缸热量充 足 ,复 风后及时补充炉缸热量 损失 ,

湘钢6号高炉开炉达产实践_王周勇

湘钢6号高炉开炉达产实践_王周勇
, ,

炉 前 准 备 工作 充 分 特 别是 制 作 不 同 口 径 的 铁 口 煤气 导 出 管 使 高 炉 烘 炉 期 间 炉 缸 加 热 均 匀 开 炉 后 铁 口 状 况 良 好


为 开 炉 出 铁 和 后期 的 强 化 冶 炼创 造 条 件 开 炉 期 间 主 要 设备 运 行 稳 定 为高 炉 快速达 产 达效 提 供 了 有 力 的 保 障




萍钢 炼铁 配矿 小 组 每 月 确 定 铁 矿性 价 比 好

坏的


个基准 值 这 个 基 准值 也 就 是 炼 铁要 控 制 的
= == :
修回


萍 乡 萍 钢 纖補公 司


201 5




22
4 0

批净 焦

+3 2
批空 焦 +

送 风后 焦

2 所 变化如 图 号 高= 开 炉 顶 压 风雕 制 约







20
日 01
25



号 咼 炉开 始 喷 煤 起始 喷




开 炉第
扯 据 下 料批 数 和 炉 况
且市



i 十
哲讲且
+#
雄 P








々口





【技术文摘】济钢6号高炉开炉达产实践

【技术文摘】济钢6号高炉开炉达产实践

【技术文摘】济钢6号高炉开炉达产实践酒军涛周军利吴德杰张发军(河南济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炼铁厂)摘要总结了炼铁厂6号高炉大修开炉过程,分析了本次开炉的成功和失误之处,指出了高炉开炉操作计算和炉内外信息共享的重要性,为今后高炉开炉积累经验。

关键词烘炉装料碱度达产1 前言河南济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炼铁厂6号高炉有效容积508m3,2006年8月3日点火开炉,于2014年2月10日停炉大修,一代炉龄7年6个月7天,单位炉容产量9503.83吨。

6#高炉采用陶瓷杯炉缸,密闭软水循环冷却系统,串罐PW炉顶等技术。

本次大修还采纳了将炉喉无冷区域改成第十四层冷却壁,炉顶放散阀液压驱动,取消渣口,铁水主沟全贮铁式,铁口预埋氧枪等成熟技术。

开炉一个礼拜即实现了达产。

2 开炉前准备2.1 高炉烘炉高炉从4月10日开始烘炉,时长8天,烘炉期间采用大风量、低风温措施,以炉缸中心温度为依据,以风量调节为手段,控制顶温≯400℃,气密箱内温度≯70℃,严格按照烘炉曲线(图1)烘炉,目的是缓慢驱逐高炉耐火材料砌体内水分,提高内衬固结强度,避免开炉时升温过快,水份快速蒸发导致砌体开裂损坏。

但是在整个烘炉过程中,顶压偏低致炉内压力炉低,不利于炉墙内水汽排出。

2.1 高炉试水、试压、检漏高炉试水工作是在炉体冷却系统具备通水试压条件后进行,本次试水采用在烘炉前试水,对炉体软水系统通水加压,直至加压到设计压力0.6~0.7MPa,检查漏点并进行处理,之后保持这一压力直至开炉。

开炉前试风,检查热风炉、高炉的炉壳及附属设备的可靠性和管道结构的强度,以保证高炉顺行开炉。

利用高炉风机对高炉本体、热风炉及管道系统进行充压检漏,对发现的漏气点做好标记,试压结束后及时进行了处理。

3 开炉料计算3.1 开炉参数设定开炉料结构:净焦+空焦+负荷料。

造渣位置设定:借鉴以前几次开炉料中造渣情况,本次开炉造渣位置下移,设定炉缸上部20%净焦参与造渣。

3.3 开炉料装料单设定死铁层、炉缸、炉腹、炉腰的1∕2以下填净焦;炉腰1∕2以上及炉身上1∕4填充空焦,白云石集中加在炉腰1∕2以上及炉身上1∕4空焦内;负荷料从炉身的1∕4以上开始,详见见表5。

本钢6号高炉开炉实践

本钢6号高炉开炉实践

( )“ 2 眼睛形 ” 燃烧 室及 矩形 陶瓷 燃烧 器 ;
( )高 温 区采 用硅 砖 ; 3
( )简单 实用 的 热风炉 出 口结 构及 平 拱 式三 4
叉 口结构 ; ( )独 特 的混 风室 结构 ; 5
( )分 离式 热管余 热 回收 系统 。 6
表 1 热 风 炉 结构 参数
本 钢 二铁 厂 6号高 炉配 备 了 3 霍戈 文 内燃 座
式 热 风炉 ( 主要 参数 见表 1 , 结 构特点 如 下 : )其
( ) 链 线形 拱顶 与关 节砖 ; 1悬
董 辉 ( 4 4 7 2 4 1 , 级 工 程 师 , 9 4年 毕 业 于 东 北 大 01- 815 )高 19 学 辽 宁 分 校 钢 铁 冶 金 专 业 。 冶 工 程 硕 士 在 读 . 任 本 钢 第 二 炼 钢 现 铁 厂 6号 高 炉 专 职 工 程 师 ( 10 0 。 1 7 0 )
烘 炉介 质 采用 焦 炉煤 气 ( 温 达 1 0 , 顶 2 0C) 制
作 安 装 了临 时用烘 炉燃 烧器 。采 用正 压烘 炉法及 专 门设 计 的 焦炉 煤 气烧 嘴 , 用 助燃 风 机 通 过 陶 使
瓷燃 烧器 空气 及煤 气人 口供应 助燃 空气 。陶瓷燃
维普资讯
1 前 言
本 钢二铁 厂 6号高 炉 ( 6 0 ) 2 0 m3由重庆 钢铁 设 计 院设计 . 用 了一 系歹 新 技术 , 采 J I 如新 一 代 P 并 W 罐无 料钟 炉顶 , 串联 软水 密 闭循 环冷却 , 陶瓷杯 技 术 与 碳 砖水 冷 薄 炉衬 结 构 ( 4段 铜 冷 却 壁及 1 带 段 铜 冷 却 板 ) 旋 风 除 尘 、 肖夫 、 . 比 Ⅱ 相 结 合 的

本钢6#、7#焦炉作业设计

本钢6#、7#焦炉作业设计

施工作业设计(筑炉部分)工程名称:本溪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焦化厂6、7#焦炉工程工程编号:焦6-2-2编制:赵光吉审核:赵光吉批准:赵光吉受控编号:目录1.编制依据: 22.工程概况: 23.施工内容及施工准备的条件: 34.施工工艺及方法: 45.炉体砌筑质量标准: 66.分部分项划分: 87.质量检查计划: 88.质量保证措施: 99.劳动组织安排: 1010.焦炉砌筑用小型工器具: 1111.木制作计划: 121.编制依据:本施工作业设计编制依据:1.1.鞍山焦化耐火材料设计研究院设计图纸2.2.鞍山焦耐院《焦炉砌筑规程》图号13B1212.3.GB211-87《工业炉施工及验收规范》2.4.GB50309-92《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检验评定标准》2.5.GB50026-95《工程测量规范》2.6.本钢6#、7#焦炉移地大修焦炉砌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7.本钢焦炉移地大修焦炉砌筑工程《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及以往施工经验2.工程概况:2.1.本溪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焦化厂60孔6米炭化室JN-6型焦炉由三冶筑炉公司承担焦炉本体冷、热态砌筑工程。

2.2.工程地点位于本溪钢铁公司焦化厂厂区内。

2.3.承包方式为包工不包料。

2.4.设计单位:鞍山焦化耐火材料设计研究院。

2.5.工程质量为优良。

2.6.合同工期:6#焦炉冷态砌筑3月21日~5月19日,60天; 6#焦炉烘炉及热态施工5月30日~7月28日,7月29日6#焦炉装煤。

7#焦炉冷态砌筑7月25日~9月22日,60天;; 7#焦炉烘炉及热态施工10月3日~12月1日,60天;12月2日7#焦炉装煤。

2.7.炉体主要几何尺寸:焦炉总长81700mm、高12150mm,其中;基础顶板厚240mm、蓄热室高4100mm、斜道八层高800mm、炭化室高6000mm、炉顶高1250mm。

碳化室长15980mm、炭化室平均宽450mm、炭化室中心距1300mm、立火道中心距480mm。

辽宁本钢炼铁厂实习报告

辽宁本钢炼铁厂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实习单位:辽宁本钢炼铁厂实习时间:xxxx年xx月xx日至xxxx年xx月xx日实习内容:在我大学期间的实习生涯中,我有幸来到了辽宁本钢炼铁厂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入了解了炼铁厂的生产工艺流程,并对炼铁厂的各项业务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

以下是我在实习期间的学习和实践经历。

一、炼铁厂概况辽宁本钢炼铁厂是我国东北地区最大的炼铁厂之一,主要生产高炉铁水,为钢铁企业提供优质的原料。

炼铁厂拥有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和技术,设有高炉、热风炉、炼铁炉等关键生产设施。

炼铁厂的生产规模较大,日产铁水量达到数千吨。

二、实习过程1. 生产工艺流程学习在实习期间,我首先了解了炼铁厂的生产工艺流程。

从矿石的供应、破碎、筛分,到炉料的制备、高炉操作,再到铁水的出炉、净化,最后是铁水的运输,我对炼铁厂的整个生产过程有了清晰的认识。

2. 岗位实习在掌握了生产工艺流程的基础上,我分别在炼铁厂的多个岗位进行了实习,包括高炉操作工、炉料制备工、铁水净化工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对各个岗位的职责和工作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3. 设备维护与检修在实习过程中,我还参与了炼铁厂设备的维护与检修工作。

跟随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我学习了设备维护的基本知识,了解了设备故障的排查与处理方法。

4. 安全生产教育炼铁厂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在实习期间,我参加了炼铁厂组织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学习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炼铁厂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以及事故应急预案等。

三、实习收获1. 专业知识提升通过实习,我对炼铁厂的生产工艺流程、设备操作维护、安全生产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专业知识得到了很大提升。

2. 实践能力增强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实际的生产操作和设备维护工作,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3. 团队协作意识加强炼铁厂的生产工作需要各个岗位的密切配合。

在实习期间,我学会了与同事沟通交流,团队协作意识得到了加强。

4. 安全生产意识提高通过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我深刻认识到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安全意识得到了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次采用直径 108 管, 用法兰将其与直吹管 连接。直径 108 管与风口间缝隙用石棉绳塞死。烘 炉 4h 左右时 24 号风口窜出, 同时有少量风口石 棉绳吹出, 被迫减风处理。缝隙重新用石棉绳塞 死, 并在石棉绳外侧用炮泥加固, 重新恢复原风量
阶 段 恒温 升温 恒温
温度区间 ℃ 250
200~ 500 500
ing on the techno log ists, choo sing su itab le op eration regu lation s, reducing rap id [ Si], sho rten ing the tim e of sm elting found ry iron and tim ely regu lating charg ing regu lation, etc. .
44 10. 9
37 10. 8
40
单位体积加热面积 m 2 单位蓄热面积 m 2 燃烧器长度 m
每座热风炉加热面积 m 2 格子砖体积 m 3
42. 55 80 4. 2
69271 1628
烘炉介质采用焦炉煤气 (顶温达 1200℃) , 制 作安装了临时用烘炉燃烧器。 采用正压烘炉法及 专门设计的焦炉煤气烧嘴, 使用助燃风机通过陶 瓷燃烧器空气及煤气入口供应助燃空气。 陶瓷燃 烧器和大烟囱不单独烘烤, 而是利用最终烘炉时
董辉 迟臣焕 本钢 6 号高炉开炉实践
产生的烟气烘烤; 热风主管和围管单独烘烤。 根据硅砖的特性, 确定烘炉时间为 14 天, 3
座热风炉同时烘炉。热风炉烘炉参数见表 2, 烘炉 曲线见图 1。
表 2 6 号高炉热风炉烘炉参数
拱顶温度 ℃ 100 (启动)
升温速度 ℃·h- 1 恒温
所需时间 h 1
Abstract N o. 6 BF in Benx i Iron and Steel Co. has realized safe b low 2in and designed cap acity ach ieving rap id ly by a series of m easu res, such as seriou s readying befo re the b low 2in, streng then ing train2
(2) “眼睛形”燃烧室及矩形陶瓷燃烧器; (3) 高温区采用硅砖;
(4) 简单实用的热风炉出口结构及平拱式三 叉口结构;
(5) 独特的混风室结构; (6) 分离式热管余热回收系统。
表 1 热风炉结构参数
项目
参数
项目
参数
蓄热室断面积 m 2 燃烧室断面积 m 2
格子砖高度 m 硅砖高度 m 格孔直径 mm
5 高炉开炉方案的制定
当外界具备开炉条件, 如各系统联合试车合 格, 高炉、热风炉烘炉和打压试漏工作结束, 原燃 料能够满足高炉生产需要时, 进行点火开炉。根据 6 号高炉原料条件前期能力不足、渣铁罐运输制 约 (鱼雷罐开炉前期不能投入) 以及水渣系统不能 投入生产等因素, 特制定如下开炉方案。 5. 1 开炉装料方案
董辉 迟臣焕 本钢 6 号高炉开炉实践
·35·
6 开炉实践
6. 1 送风
6 号高炉开炉初始风量为 1000m 3 m in、风压
为 165kPa、风温 700℃, 堵 12 个风口, 开 18 个风
口, 送风面积为 0. 2209m 2。 送风 40m in 后风压平
稳回调, 加风至 2250m 3 m in、风温 850℃; 1h 后风
风压 125kPa, 待焦炭烧出空间料正常下料后开始
适应性上料, 并加风至 2200m 3 m in。 上料 12h 后 出第一炉铁, 渣铁流动性较好, [Si ] 6. 04% , [ S ]
01042% , [ Si]比预计的高。炉温虽偏高, 但顺行较
好。
6. 2 热制度
高炉开炉顺利的关键之一是尽快的将铁水硅
关键词 高炉 开炉 装料制度 中图分类号: T F 542.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24613 (2006) 0320032204
B low 2in P ract ice fo r N o. 6 B F in B enx i Iron and S teel Co.
D ong Hu i Ch i Chenhuan (B enx i Iron and Steel Co. )
·32·
A
N
GA
鞍钢技术
N G T ECHNOL
O
GY
20总06第年3第39
3期 期
本钢 6 号高炉开炉实践
董辉 迟臣焕 (本溪钢铁集团公司)
摘要 本钢 6 号高炉通过开炉前的认真准备、加强人员培训、选择合适的操作制度、送风 后尽快降硅、减少冶炼铸造铁的时间以及适时调整装料制度等一系列措施, 实现了安全开炉和 快速达产。
100~ 300
2
100
300~ 600
3
100
600~ 900
4
75
900~ 1200
5
60
合计
336
图 1 热风炉烘炉曲线
·33·
正压烘炉具有如下特点: (1) 加快炉内的传热速度和耐火砌体水分排
出的速度; ( 2) 拱顶温度的升温速度控制更精确, 温度
波动小; (3) 烘炉效果好, 烘炉过程易于控制; (4) 烘炉时间短。
表 3 6 号高炉烘炉参数
升温速度 ℃·- 1
时间 h
风量 m 3·m in- 1
0
16
1500
20
12. 5
2000
0
67. 5
2000~ 2500
顶压 M Pa 0. 05 0. 05
0. 05~ 0. 055
炉顶温度 ℃ 300 300 300
图 2 6 号高炉烘炉曲线
烘炉。为了使烘炉效果更好, 本次烘炉实际风量偏 多, 但由于烘炉后道工序—— 打压试漏相关工作 没有准备就绪, 导致烘炉时间延长, 实际烘炉时间 108h。 烘炉结束后, 废气含水与大气相差 1. 3g m 3, 达到了烘炉目标。
( 1 ) 全 焦 开 炉, 开 炉 料 总 焦 比 确 定 为 2200kg t, 正常料焦比 700kg t。
( 2) 假 定 生 铁 成 分 为 Fe92. 0%、Si3. 0%、 M n0. 8%、S0. 030%。
(3) 正常料碱度为 CaO SiO 2= 0. 90。 ( 4) 炉缸、炉腹、炉腰全部为净焦, 炉身中下 部为过渡料, 炉身中上部为正常料。 (5) 开炉料组成为 79K + 12H 1+ 24H 2 (K: 焦 炭 12. 0t; H 1: 焦炭 12. 0t+ 烧结矿 22. 40t+ 球团 4. 0t+ 锰矿 1. 0t; H 2: 焦炭 12. 0t + 烧结矿 22. 4t + 球团 4. 0t+ 锰矿 1. 0t+ 硅矿 1. 3t)。 开炉装料时, 对串罐无料钟炉顶设备的性能 进行了实际测试。同时, 在高炉开炉装料过程中需 对称量料罐的最大装料容积、矿石和焦炭的下料 速度与下料闸开度的关系、料流轨迹、料面形状以 及料层厚度等进行测量。 5. 2 开炉操作方案 5. 2. 1 送风点火 ( 1) 按送风程序送风点火开炉, 用最高风温 点火, 待风口明亮、焦炭燃烧后开冷风大闸, 将风 温控制在 900℃左右。 (2) 点火时风压控制在 0. 12~ 0. 15M Pa, 炉 料顺利下降后逐步加风, 按风压操作。 ( 3) 点燃铁口导出管瓦斯火, 待渣铁喷出自 动凝死后, 方可拔出, 然后用泥炮封死。 ( 4) 点火后, 如炉况顺行、炉前设备正常、煤 气成分合格、炉顶压力> 0. 01M Pa, 且煤气爆炸试 验合格后, 可由煤气技师联系引煤气。
4 高炉打压试漏方案的制定
由于所承受的压力不同, 高炉系统的打压试 漏工作计划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 将冷风管道、热 风炉本体、热风主管与围管及冷风系统的压力打
·34·
《鞍钢技术》2006 年第 3 期 总第 339 期
到 0. 35M Pa; 第二步, 将高炉本体、煤气上升管、 下降管、旋风除尘器及煤气清洗系统的压力打到 0125M Pa。由于各系统的施工安装质量较好, 在实 际打压试漏过程中没有出现较大的泄漏点, 各段 打压一次成功。
(5) 点火后 5m in 取一次煤气样, 风口全亮后 取第二次煤气样, 以后每小时取一次, 直至引煤 气, 以后每班做一次全分析。
(6) 送煤气后除尘器立即放尘, 防止结瘤。 (7) 送 风 24~ 30h 出 首 次 铁, 铁 口 角 度 为 10°。 5. 2. 2 上料 ( 1) 采取多环布料方式, 布料矩阵待料面测 量后确定。 (2) 料线暂定为 1. 5m。 5. 2. 3 热制度 ( 1) 炉温不稳定期: 送风初期由于煤气利用 差, 铁水硅含量控制在 3. 0% 以。 ( 2) 降温期: 为了炉缸、炉腹的长寿, 炉温不 宜 降 得 过 快, 送 风 48h 后 将 铁 水 硅 含 量 降 至 1125%~ 2. 0% 左右, 10 天后降至 110% 左右, 铁 水物理热 1480℃左右。风温根据负荷变动逐步提 高至正常水平。 (3) 正常生产期: 高炉各系统运转正常后, 逐 步将铁水硅含量降至 0. 5% , 风温大于 900℃, 喷 煤系统正常后送煤。 5. 2. 4 送风制度 (1) 加风原则 应保证风量、风压平稳, 炉况稳定顺行, 渣铁 物理热充沛, 炉前渣铁排放正常, 确保 3 个铁口、 渣铁沟及炉前设备具备出铁条件, 设备运行稳定, 风速大于 200m s。 (2) 开风口顺序 原则上由铁口区域向两边开, 每日开风口不 超过 3 个 (适应外围条件) , 全焦高炉剩 2~ 3 个风 口作业为宜, 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3) 加风速度 根据设备运行状态、高炉顺行状况及渣铁排 放情况而定。应保证足够的鼓风动能及风速, 注意 防止边缘气流发展。开炉前两天炉内常压操作, 顶 压不超过 0. 08M Pa。 5. 2. 5 冷却水及水渣系统 开炉后高炉本体冷却水量控制在正常水量的 3 4, 随着风量的增加, 可适当增加冷却水量, 炉况 正常后, 根据热负荷确定水量。要保证水渣系统在 开炉点火后能够正常运转, 当 [Si ] < 2. 0%、渣铁 流动性及分离良好时, 开始冲水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